第十五章 虛有淩雲誌 何言報國家
六朝群英傳之南朝一帝 作者:冬涉川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穆之這才想起七年之前,劉裕遊街示眾一事,故而對著劉裕說道:“德輿,我知道你小時所受到的屈辱,然而,現在我們依舊不是那刁逵的對手啊,為今之計,隻有蓄而待發,觀時待變了,我本不信當時稚遠所言,如今,聽你所言,觀你所行,卻益發相信——德輿,你可為一代英雄!”
“道和大哥,你莫要如此稱讚我,一切的一切,就交給時間吧,我所做的這些,也是出於我的本心。”劉裕淡淡道。
“德輿,休要自謙,你若隻是想安穩過完此生,為何知道這天下大勢?須知,這北方戰事,我亦是前些日子才得以知道,由此可見,德輿你胸懷天下啊,隻是不與他人言說罷了。”劉穆之說道。
“胸懷天下,又有何用?想我一介布衣,又有何人知我?隻恨報國無門!徒增感傷而已。”劉裕聽完,感歎道。
“哈哈,德輿,你武藝高強,為人謙遜,想要報國,又有何難?隻怕德輿你的誌向遠非於此啊?不知,可否告我?”劉穆之忽然笑道。
“願道和大哥教我!”劉裕並沒有沒回答劉穆之的疑問,卻說出這番話來。
“如今,天下紛亂,乾坤沸騰,四海之內群雄並起,九州之中戰火紛呈,僭秦固然可恨,占我朝舊都,奴我朝百姓,然則其卻能一統諸戎,為何?一賴人謀,二賴軍力,如今這亂世之中,誰手中若有一錚錚之師,鏘鏘之旅,必能獨霸一方。以我觀之,德輿你力能扛鼎,氣宇不凡,有呂布之勇卻無呂布之鈍,可稱‘萬人敵’,有誰若得德輿為將,必將虎生兩翼,如今,各鎮刺史,各路諸侯,都在招兵買馬,擴充軍備,以德輿兄的實力,為何不去一試呢?”劉穆之朗聲說道。
“道和兄所言,劉裕我並非沒有想過,可是……”
“哈哈,德輿,這如何從軍?怎樣從軍?何時從軍?這才是你困惑的地方,你隻需記住二言,那便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劉穆之未等劉裕說完,搶先笑著說道。
“多謝道和大哥提點!”劉裕聽畢,施了一禮。
“毋須言謝,他日兄台若有所成,隻需知會穆之一聲,穆之必會前來相助!今日相救之恩,穆之沒齒難忘!”那劉穆之又還了一禮。
“公子啊,你們這拜來拜去的,看著孫大好生糊塗,不過這位少俠,確實是神鬼莫測,武藝高強!孫大我也算是個老江湖了,有少俠這般武藝的,平生還未見到,假以時日,少俠,你定能名動江湖啊!”孫大不知何時已經到了劉穆之身邊。
“孫大哥,那三位兄弟傷勢如何?”劉穆之問道。
“當時都被那四個賊子打的痛暈過去了,現在都清醒了過來,正在馬車旁邊躺著呢。”孫大朝馬車那邊指了指。
“多久才能恢複?須知明早我便要去那琅琊,見那江內史大人。”劉穆之問道。
“公子莫要擔憂,方才那四個賊子,不知怎的,也許隻為錢財,並未痛下殺手,隻是用力打了風池穴,故而昏倒於地,現在已無大礙,片刻即可出發。”孫大說道。
“哎,這亂世啊!”劉穆之歎了一口氣。
“道和大哥,你快快啟程吧,現已快過午時,莫要耽誤了時辰。”劉裕說道。
“好!客套之話我也不多說了,德輿,後會有期!”劉穆之抱拳說道。
“道和大哥,一路保重!”劉裕亦躬身說道。
“對了,德輿,我與功曹臧大人私交甚好,你若在京口有什麽難處,自可去找臧大人,我到琅琊之後,亦會修書一封。”劉穆之忽然想到了什麽,對劉裕笑著說道。
“多謝!”劉裕也沒拒絕。
“那,德輿兄!我們後會有期!”
劉裕望著劉穆之的馬車漸漸北去,心中想著“‘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兩句話,盤算著今後自己該如何而為。
忽然,從草叢中閃出一人,這自然逃不出劉裕的雙眼,劉裕定睛一看,原來那人不是別人,正是方才那四位壯漢中的其中一個,隻見那人二話不說,直奔劉裕而去,劉裕以為那人想偷襲於他,正欲招架,可是那人在突然其跟前十尺左右停住,問道:“這位少俠,方才為何不殺我兄弟四人?”
“為何要殺?你們兄弟四人亦沒起殺意,不然,那兩個下人早已身首異處了。”劉裕說道。
“少俠,你武藝高強,為何相助那官府?現在這世道為何如此這般紛亂?都是這些所謂的士大夫一首造成的!”那壯漢氣憤道。
“為何都是這些士大夫的過錯?”劉裕問道。
“這些士大夫終日素餐屍位,碌碌無為!領陣退敵渾然不會,吃酒耍樂敢為人先,家裏妻妾成群,胸中實無一策!如今這聖上也是這般,內事不決問道場,外事不決問佛堂,竟然在堂堂皇宮之內,穆穆正殿之中,設佛舍,宴沙門,講佛經,論神鬼!偏安江南一隅,不求光複中原!可恨啊!可恨!”那壯漢捶胸頓足說道。
劉裕聽聞,吃了一驚,沒想到綠林中卻有人能如此說話,便問道:“我聽壯士所言,便知壯士你胸懷天下,尋常草寇怎麽講出如此之話?不知壯士從何得知朝廷如此這般?”
“我本是會稽永興人,姓孫名處,字季高,自小也是粗讀些詩書,略知點兵法,長大之後,常恨北方竟然被那僭秦所統治,於是十五歲便辭家北上,入恒溫軍,也算是頗有戰功,那恒溫不知是不是知道自己大限將至,這北伐根本不是真正的想收複失地,隻為己之名利,統軍也是賞罰不分,法度無常,自其死後,軍隊便由他弟弟恒衝統領,那恒溫雖說為己為名,然而終究北上,殺了不少蠻夷,可那恒衝卻畏畏縮縮,一直按兵不動,我從軍七年,卻一直沒有升遷,自知待在恒衝軍中無用,又聽聞朝廷如此荒唐,便和三個兄弟商量一番,來到這丹徒,故而有方才一幕。”孫處說道。
“季高兄,按此推斷,你如今方才二十有二,何須悲歎,又何須落入這綠林之中?”劉裕說道。
“劉兄,我不知你字,故而稱你劉兄,望你莫要介意,我從恒衝軍中出來之後,也去過別處,可是現如今,沒有那些士族大戶的舉薦,那些個將軍王侯,根本不會正眼看你!我如今是虛有淩雲之誌,空懷報國之情,縱有成略於胸,獨歎棲身無地!故而才與三個兄弟,落草於此。”孫處感歎道。
“虛有淩雲之誌,空懷報國之情,縱有成略於胸,獨歎棲身無地!”劉裕腦海中想著這些話,如今的他又何嚐不是呢?家族沒落,無人引薦,參軍?參軍估計也隻是一丘八罷了!
隨即,劉裕說道:“季高兄,我表字德輿,叫我劉裕便可,真是不打不相識,你方才所感歎的,亦是劉裕心中所想的,不過人不可無遠誌,亦不可無節氣,縱使這士大夫碌碌無為,你我也不能自甘墮落,當思為國效力啊!況且,據我所知,這朝中亦有良臣,如尚書左丞王大人,就曾因聖上大設佛堂一事,上表進言,直言勸諫,不懼禍否。”
“德輿兄,看來你在這小小的京口裏中,也不是整日的為了吃喝而活啊,這王大人上書一事,我竟不曾聽聞,不知你從何得知?”
孫處大驚,沒想到這劉裕年紀輕輕,看著隻像個樵夫,卻知朝中之事,明天下之理,說話亦不是粗俗不堪;方才一戰,孫大隻知道劉裕武功了得,氣力非凡,本想拉著他一起幹著劫富濟貧之事,看來,如今他想錯了,此子的抱負亦和他年少時一樣:為國為民,看來劉裕此子絕不是一個小小的丹徒所能限製的,這不禁加深了他對劉裕的好感。
“季高兄,不要在意事情的來曆,知道事情的結果便好。”劉裕沒有回答,淡然說道。
“想當年孔明抱膝危坐於草堂之中,卻知天下大勢,今日見到德輿,方知‘見微而知著,一葉而知秋’所言非虛。”孫處是個明白人,既然劉裕不說,他也不問,反而讚歎道。
“季高兄謬讚了,不知季高兄今後有何打算?”劉裕問道。
“我本欲想請德輿跟我們四兄弟一起,在這北固山中逍遙自在,劫富濟貧,可方才聽德輿所言,必不會如此了,如今,我已對這朝廷心如死灰,既然德輿兄無此意,我便回去找我那三個兄弟了,願德輿兄日後建功立業。”孫處說完,便欲退去。
“且慢!季高兄,我聽兄台所言,知兄台誌向,難道兄台不想建功立業嗎?難道兄台就像把這滿腹的抱負,一身的武藝,荒廢在打家劫舍中嗎?何謂‘劫富濟貧’?刺客之流耳!難道兄台真的想墮入刺客之流嗎?若如此,我方才就應該將你殺了,你怎知你劫的所謂的‘富’全是不義之財?你又怎知你濟的所謂的‘貧’全是含冤之人?大丈夫生於世,是應該逍遙自在,然而像兄台如此,不過是一枯骨罷了!”劉裕朗聲道。
劉裕方說完,又有三人“唰唰”從林後跳出,健步而來,怒道:“劉裕,雖然你手下留情,饒了我們兄弟四人之命!但是‘士可殺,不可辱’今日你竟然辱我大哥,我們就是拚上性命,也要和你搏上一搏!”
三人隨後便拿起大刀,向劉裕砍去。
“道和大哥,你莫要如此稱讚我,一切的一切,就交給時間吧,我所做的這些,也是出於我的本心。”劉裕淡淡道。
“德輿,休要自謙,你若隻是想安穩過完此生,為何知道這天下大勢?須知,這北方戰事,我亦是前些日子才得以知道,由此可見,德輿你胸懷天下啊,隻是不與他人言說罷了。”劉穆之說道。
“胸懷天下,又有何用?想我一介布衣,又有何人知我?隻恨報國無門!徒增感傷而已。”劉裕聽完,感歎道。
“哈哈,德輿,你武藝高強,為人謙遜,想要報國,又有何難?隻怕德輿你的誌向遠非於此啊?不知,可否告我?”劉穆之忽然笑道。
“願道和大哥教我!”劉裕並沒有沒回答劉穆之的疑問,卻說出這番話來。
“如今,天下紛亂,乾坤沸騰,四海之內群雄並起,九州之中戰火紛呈,僭秦固然可恨,占我朝舊都,奴我朝百姓,然則其卻能一統諸戎,為何?一賴人謀,二賴軍力,如今這亂世之中,誰手中若有一錚錚之師,鏘鏘之旅,必能獨霸一方。以我觀之,德輿你力能扛鼎,氣宇不凡,有呂布之勇卻無呂布之鈍,可稱‘萬人敵’,有誰若得德輿為將,必將虎生兩翼,如今,各鎮刺史,各路諸侯,都在招兵買馬,擴充軍備,以德輿兄的實力,為何不去一試呢?”劉穆之朗聲說道。
“道和兄所言,劉裕我並非沒有想過,可是……”
“哈哈,德輿,這如何從軍?怎樣從軍?何時從軍?這才是你困惑的地方,你隻需記住二言,那便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劉穆之未等劉裕說完,搶先笑著說道。
“多謝道和大哥提點!”劉裕聽畢,施了一禮。
“毋須言謝,他日兄台若有所成,隻需知會穆之一聲,穆之必會前來相助!今日相救之恩,穆之沒齒難忘!”那劉穆之又還了一禮。
“公子啊,你們這拜來拜去的,看著孫大好生糊塗,不過這位少俠,確實是神鬼莫測,武藝高強!孫大我也算是個老江湖了,有少俠這般武藝的,平生還未見到,假以時日,少俠,你定能名動江湖啊!”孫大不知何時已經到了劉穆之身邊。
“孫大哥,那三位兄弟傷勢如何?”劉穆之問道。
“當時都被那四個賊子打的痛暈過去了,現在都清醒了過來,正在馬車旁邊躺著呢。”孫大朝馬車那邊指了指。
“多久才能恢複?須知明早我便要去那琅琊,見那江內史大人。”劉穆之問道。
“公子莫要擔憂,方才那四個賊子,不知怎的,也許隻為錢財,並未痛下殺手,隻是用力打了風池穴,故而昏倒於地,現在已無大礙,片刻即可出發。”孫大說道。
“哎,這亂世啊!”劉穆之歎了一口氣。
“道和大哥,你快快啟程吧,現已快過午時,莫要耽誤了時辰。”劉裕說道。
“好!客套之話我也不多說了,德輿,後會有期!”劉穆之抱拳說道。
“道和大哥,一路保重!”劉裕亦躬身說道。
“對了,德輿,我與功曹臧大人私交甚好,你若在京口有什麽難處,自可去找臧大人,我到琅琊之後,亦會修書一封。”劉穆之忽然想到了什麽,對劉裕笑著說道。
“多謝!”劉裕也沒拒絕。
“那,德輿兄!我們後會有期!”
劉裕望著劉穆之的馬車漸漸北去,心中想著“‘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兩句話,盤算著今後自己該如何而為。
忽然,從草叢中閃出一人,這自然逃不出劉裕的雙眼,劉裕定睛一看,原來那人不是別人,正是方才那四位壯漢中的其中一個,隻見那人二話不說,直奔劉裕而去,劉裕以為那人想偷襲於他,正欲招架,可是那人在突然其跟前十尺左右停住,問道:“這位少俠,方才為何不殺我兄弟四人?”
“為何要殺?你們兄弟四人亦沒起殺意,不然,那兩個下人早已身首異處了。”劉裕說道。
“少俠,你武藝高強,為何相助那官府?現在這世道為何如此這般紛亂?都是這些所謂的士大夫一首造成的!”那壯漢氣憤道。
“為何都是這些士大夫的過錯?”劉裕問道。
“這些士大夫終日素餐屍位,碌碌無為!領陣退敵渾然不會,吃酒耍樂敢為人先,家裏妻妾成群,胸中實無一策!如今這聖上也是這般,內事不決問道場,外事不決問佛堂,竟然在堂堂皇宮之內,穆穆正殿之中,設佛舍,宴沙門,講佛經,論神鬼!偏安江南一隅,不求光複中原!可恨啊!可恨!”那壯漢捶胸頓足說道。
劉裕聽聞,吃了一驚,沒想到綠林中卻有人能如此說話,便問道:“我聽壯士所言,便知壯士你胸懷天下,尋常草寇怎麽講出如此之話?不知壯士從何得知朝廷如此這般?”
“我本是會稽永興人,姓孫名處,字季高,自小也是粗讀些詩書,略知點兵法,長大之後,常恨北方竟然被那僭秦所統治,於是十五歲便辭家北上,入恒溫軍,也算是頗有戰功,那恒溫不知是不是知道自己大限將至,這北伐根本不是真正的想收複失地,隻為己之名利,統軍也是賞罰不分,法度無常,自其死後,軍隊便由他弟弟恒衝統領,那恒溫雖說為己為名,然而終究北上,殺了不少蠻夷,可那恒衝卻畏畏縮縮,一直按兵不動,我從軍七年,卻一直沒有升遷,自知待在恒衝軍中無用,又聽聞朝廷如此荒唐,便和三個兄弟商量一番,來到這丹徒,故而有方才一幕。”孫處說道。
“季高兄,按此推斷,你如今方才二十有二,何須悲歎,又何須落入這綠林之中?”劉裕說道。
“劉兄,我不知你字,故而稱你劉兄,望你莫要介意,我從恒衝軍中出來之後,也去過別處,可是現如今,沒有那些士族大戶的舉薦,那些個將軍王侯,根本不會正眼看你!我如今是虛有淩雲之誌,空懷報國之情,縱有成略於胸,獨歎棲身無地!故而才與三個兄弟,落草於此。”孫處感歎道。
“虛有淩雲之誌,空懷報國之情,縱有成略於胸,獨歎棲身無地!”劉裕腦海中想著這些話,如今的他又何嚐不是呢?家族沒落,無人引薦,參軍?參軍估計也隻是一丘八罷了!
隨即,劉裕說道:“季高兄,我表字德輿,叫我劉裕便可,真是不打不相識,你方才所感歎的,亦是劉裕心中所想的,不過人不可無遠誌,亦不可無節氣,縱使這士大夫碌碌無為,你我也不能自甘墮落,當思為國效力啊!況且,據我所知,這朝中亦有良臣,如尚書左丞王大人,就曾因聖上大設佛堂一事,上表進言,直言勸諫,不懼禍否。”
“德輿兄,看來你在這小小的京口裏中,也不是整日的為了吃喝而活啊,這王大人上書一事,我竟不曾聽聞,不知你從何得知?”
孫處大驚,沒想到這劉裕年紀輕輕,看著隻像個樵夫,卻知朝中之事,明天下之理,說話亦不是粗俗不堪;方才一戰,孫大隻知道劉裕武功了得,氣力非凡,本想拉著他一起幹著劫富濟貧之事,看來,如今他想錯了,此子的抱負亦和他年少時一樣:為國為民,看來劉裕此子絕不是一個小小的丹徒所能限製的,這不禁加深了他對劉裕的好感。
“季高兄,不要在意事情的來曆,知道事情的結果便好。”劉裕沒有回答,淡然說道。
“想當年孔明抱膝危坐於草堂之中,卻知天下大勢,今日見到德輿,方知‘見微而知著,一葉而知秋’所言非虛。”孫處是個明白人,既然劉裕不說,他也不問,反而讚歎道。
“季高兄謬讚了,不知季高兄今後有何打算?”劉裕問道。
“我本欲想請德輿跟我們四兄弟一起,在這北固山中逍遙自在,劫富濟貧,可方才聽德輿所言,必不會如此了,如今,我已對這朝廷心如死灰,既然德輿兄無此意,我便回去找我那三個兄弟了,願德輿兄日後建功立業。”孫處說完,便欲退去。
“且慢!季高兄,我聽兄台所言,知兄台誌向,難道兄台不想建功立業嗎?難道兄台就像把這滿腹的抱負,一身的武藝,荒廢在打家劫舍中嗎?何謂‘劫富濟貧’?刺客之流耳!難道兄台真的想墮入刺客之流嗎?若如此,我方才就應該將你殺了,你怎知你劫的所謂的‘富’全是不義之財?你又怎知你濟的所謂的‘貧’全是含冤之人?大丈夫生於世,是應該逍遙自在,然而像兄台如此,不過是一枯骨罷了!”劉裕朗聲道。
劉裕方說完,又有三人“唰唰”從林後跳出,健步而來,怒道:“劉裕,雖然你手下留情,饒了我們兄弟四人之命!但是‘士可殺,不可辱’今日你竟然辱我大哥,我們就是拚上性命,也要和你搏上一搏!”
三人隨後便拿起大刀,向劉裕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