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曜也是個明白之人,此些年中,那王國寶雖是謝安之婿,然而卻一直不被其委以重任,整日也是悶悶不樂,這些左右侍臣皆有暗報,近日來,司馬曜又聽說這個王國寶想要投靠自己的弟弟——司馬道子,於是便將那王國寶傳進宮來。司馬曜雖然知道王國寶對那謝安心懷不滿,可是那王國寶畢竟是謝安的女婿,司馬曜心中還是不放心,故而才有上文之對話。


    那王國寶何許人也?已故中書令王坦之的第三個兒子,宰相謝安的東床快婿,自幼便是聰明狡黠,加上一副好看的皮囊,更是左右逢源,做起事來也是投機取巧,唯利是圖。隻可惜王坦之四十六歲便去世了,王家在朝中的大權也是一落千丈,謝安也看不上這品行不端的姑爺,一直不給他重要的官職,王國寶對這嶽丈也是一直懷恨在心,本來打算下個月就去司馬道子那裏謀個差事,也比在這建康城中混吃等死強,誰知司馬曜突然召見他,這讓他大吃一驚。


    當王國寶看見司馬曜這首詩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原來這當今天子也和這謝安水火不容啊,本來還以為這司馬曜年方十九,難有作為,如今一看,卻大大超出了王國寶心中所想的,故而拚命地將謝安詆毀一方,無論這司馬曜怎麽說,王國寶也是一口咬定:謝安乃是不忠、不孝之人,自己和他隻有仇恨,對他沒有任何好感。


    這一君一臣,彼此都心知肚明,卻相互演戲,好不熱鬧!


    王國寶聽聞司馬曜說道:“原來如此!隻怪朕年幼無知!竟然被其蒙騙如此!卿,快快起來吧,卿之忠心真是日月可表,天地可鑒啊!”


    “陛下!臣願為陛下,為大晉,窮畢生之力,雖萬死而不辭!”王國寶這才顫抖著起身,眼淚還在臉上掛著。


    “自從太後還政於朕,朕本以為能有一番作為,然而卻處處受製於人,賞罰褫封,不由朕主,朕亦是寢食難安,怕這祖宗基業,皆毀於朕之手中啊!”司馬曜方才還是恍然大悟之樣,現在已經是淚花點點。


    王國寶剛要起身,此刻卻又是“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抱著司馬曜的雙腳,大聲哭道:“陛下,臣無能!臣無用啊!直到現在,臣才方知陛下之苦,可惜臣既無家父之才,也無家父之功,終日碌碌無為,苟且偷生,難以為陛下分憂啊!”


    “卿,快快起來,莫要如此。”


    這時,王國寶才真正的站了起來,不時以衫袖抹眼,悲痛異常。


    “自從王中書走後,朝中大權盡皆落於謝安之手,朝中百官雖有心向朕,然卻懼謝安之淫威,惶惶恐恐,不敢諫言,朕也是有心無力,隻得整日居於禦書房內,以墨為伴,以書為友。”司馬曜歎了一口氣。


    “陛下,臣已然看出那謝安與死去的恒溫實為一人,甚至更勝一籌。”王國寶忙說道。


    “恐怕那謝安不是恒溫啊。”司馬曜眼中噙著淚水。


    “恕臣愚鈍,那謝安還會是誰?”王國寶問道。


    “恐怕是漢朝之王莽,三國之曹操啊!”司馬曜忍不住,放聲大哭。


    “陛下莫要悲傷,臣見陛下如此,亦是肝腸寸斷。”王國寶臉上的淚水方擦幹,此時又哭道。


    “敢問卿有乃父之誌否?”司馬曜突然問道。


    “陛下!臣無時無刻不想著家父當年抵禦恒溫之誌,無時無刻不想著報效陛下啊!隻要陛下一聲令下,臣可不懼刀兵,不懼斧鑊,萬死不辭!”王國寶朗聲道。


    “卿不愧為忠良之後,朕有卿之輔助,心中甚安矣!”司馬曜用手輕撫著王國寶躬著的後背。


    王國寶聽完,心中大喜,然而麵卻又作悲痛之狀,哭道:“臣能輔助陛下,臣之幸也,若陛下心中能稍解煩悶,更是臣之喜也!惟願陛下善保龍體,臣亦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朕亦想委卿以重任,可如今這朝中大權盡在謝氏之手,奈何!奈何!”司馬曜頓足說道。


    “以微臣愚見,陛下當徐徐削謝安之權,不可操之過急。”王國寶似乎很早就將這個問題想好了,很快便回答道。


    “可是,朕當如何緩緩削其之權呢?那謝安亦不是個糊塗之人,隻怕難啊。”司馬曜歎聲說道。


    王國寶被這一問,一時間沒了主意,卻也不慌,反而緩緩答道:“陛下,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草率行事,一時間沒有主意,亦是正常,容臣回府細細思量,再來與陛下密議。”


    “唉,如今朝堂之上已是烏煙瘴氣,各地也是匪患不斷,朕心中甚是惶恐,卿且看這道奏疏。”司馬曜歎了一聲,將司馬道子的奏疏遞給了王國寶。


    王國寶立馬躬身向前,小心翼翼地拿起奏疏,慢慢看了起來。


    這王國寶不看還好,越看心中越驚,臉上驚訝之色一閃而過,隨即故作鎮定,將奏疏看完,又奉給司馬曜。


    王國寶這小小的表情豈能瞞得過司馬曜,這司馬曜年齡雖小,然而心中其實早有打算,他故意不將分權之法說出來,其實就是為了考驗這王國寶,如果王國寶看不出來這道奏疏所言何意,那就證明王國寶真的是蠹材一個,也不會在其對抗謝安中起到什麽作用,打發他走便可,若是王國寶看出來奏疏所言何意,他卻另有打算。


    “陛下,從這‘琅琊’、‘會稽’二地可看出,此道奏疏必是陛下胞弟琅琊王殿下所寫,臣方才還想如何分謝安之權,如今,臣卻有了主意,不知對與不對?還請陛下聖斷。”王國寶輕聲說道。


    “哦,王卿短短數息便已知曉如何分謝氏之權之法了?朕願聞其詳。”司馬曜麵露興奮之色,問道。


    這王國寶一心想證明自己優秀,竟然忘記“臣不與君爭”的道理,趕忙說道:“陛下,臣認為應當緩緩升遷琅琊王之職,更應賜予琅琊王殿下開府之權,一來可以剿滅匪患,二來可以分謝氏之權,需知,這謝安可是組建了‘北府軍’啊,若是琅琊王擁有一雄師,則必會與謝安遙遙相對,謝安則不敢妄動也!而且,琅琊王殿下與陛下乃是一母同胞,必不會辜負陛下,有負聖恩,必會知陛下深意,而有所圖矣!此乃臣之愚見,望陛下聖裁之。”


    “可是道子奏疏主要之意乃是降低賦稅,整治吏治啊!”司馬曜故作不解,問道。


    “陛下,以微臣愚見,琅琊王乃陛下之弟,其文才武略雖不如陛下之聰慧,但也堪稱少年英豪。”


    王國寶是個心思活絡之人,趕忙先奉承司馬曜一番,隨後又說道:“琅琊王殿下此書寫的好,寫的妙啊!”


    “哦,還請王卿細細說來。”司馬曜佯作好奇之色。


    王國寶一看司馬曜的表情,便來了勁,躬身說道:“臣敢斷言,此奏疏必被那謝安老兒提前看過,可那老匹夫豈知此書之妙乎?此書明明是言減輕賦稅,整頓吏治,然而琅琊王殿下卻是令有所指——借剿除匪患之由,讓陛下賜予其開府之權,以分謝安之權也,這隻是其一。”


    “王卿,難道還有其它之意?”


    “這其二嘛,便是‘減輕賦稅’是減誰屬地之賦稅?‘整頓吏治’是整頓哪一個官吏?願陛下熟思之。”王國寶笑著說道。


    司馬曜忙做恍然大悟之樣,說道:“王卿所言極是,這軍隊糧餉,大部分皆從賦稅中而出,朕若借施以仁政之名,命那謝安減輕淮、揚二地之賦稅,其斷然不敢不從,如此一來,則必會削弱其軍力;道子書中所言‘整頓吏治’一說,亦是想讓朕整頓如今之謝氏一族,且那文中亦言:‘此政之施行,雖有萬利,但不可一蹴而就也,當緩緩圖之’,乃是想讓朕當徐徐削弱謝安之權,不可莽撞。”


    “陛下果然心思聰穎,在微臣看來,還仍有一利,那便是‘減輕賦稅’此行,一來可以讓淮、揚二地之子民感陛下之聖德,二來又可削弱謝氏之權,此乃一舉兩得之事也!”王國寶又說道。


    “道子開府之事,容朕三思。”司馬曜作沉思之狀。


    王國寶眼珠子軲轆一轉,隨即又湊上前去,說道:“陛下之憂,微臣心中已明,臣願替陛下,去那琅琊,作琅琊王府一幕賓,一來可傳陛下之旨意,二來可作陛下之耳目,防患於未然。”


    那王國寶知道司馬曜乃是擔心其弟司馬道子擁兵自重,成為第二個“謝安”,但是這司馬道子畢竟是司馬曜的親弟弟,所以,王國寶也不敢明說這“患”是何“患”,也不敢說這“耳目”是監視誰的“耳目”,畢竟,這是他們司馬家自己家裏的事。


    “朕的旨意就不用王卿去傳達了,宮中自有人去,王卿即刻回家,收拾行裝,明早便去道子府中吧,待我旨意傳到,卿也差不多該到這琅琊之地了,至於作何官職,那時便見分曉。”司馬曜淡淡說道。


    “陛下,微臣告退!”王國寶重重地施了一禮。


    “此間所言,莫要與外人道也!”司馬曜提醒道。


    “此事陛下不說,臣也不會做這不忠之事,還望陛下放心!”王國寶忙伏拜於地。


    待王國寶出了禦書房,司馬曜大筆一揮,抹去了方才所寫詩的最後兩行,又添上兩句:


    雀躍鐵窗外,人囚華室中。


    三餐味淡淡,四季太匆匆。


    行動不由己,言語難抒胸。


    待到雲開日,破鎖走金龍!


    驀地,停筆,久久地望著窗外的夕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朝群英傳之南朝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涉川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涉川客並收藏六朝群英傳之南朝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