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奇景幻虛實 怪詩言真假
六朝群英傳之南朝一帝 作者:冬涉川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卻說劉裕大叫一身,自以為命喪於此,孰料其身急落之勢驟緩,身下若有棉絮托起一般,因四周漆黑,劉裕似感覺其置身於半空之中,忽上忽下,搖搖晃晃。
此刻劉裕正不知其身處何處,身下所托為何物,哪裏敢動彈?萬一其腳下是萬丈深淵,亦或是身下所托之物有厚有薄,踩錯一步,便屍骨無存了。
正在劉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之時,忽而四周強光驟起,照耀洞內如同白日一般,劉裕急起而環顧四周,一臉驚愕之色。
諸位看官你們道劉裕為何如此之驚詫?且聽某慢慢道來。
且說那地為何如棉絮般?原來其竟是彩雲而鋪,柔柔軟軟,五彩斑斕——此則劉裕所以上下左右而晃動也。
其更奇之處在於:
日月星辰,蟲魚鳥獸,亭台樓榭,花草樹木——一應俱有,仿佛另外一天地,世外之桃源。
後冬涉川客有古風一篇為證:
世外桃園何處尋?樵山青翠怪石橫。
入山行路卻不見,伐木易石難窺門。
有緣瞬時即可至,無緣咫尺不相逢。
奇妙天地虛實幻,勝過昆侖蓋萊蓬。
地鋪彩雲霓虹橋,河淌美玉九霄風。
鶴鳴聲聲蒼竹翠,猿嘯悠悠攀古藤。
瓊樓危危瑞霞繞,雕閣隱隱薄霧蒸。
雲海偶有蛟龍越,桐枝常見鸞鳳騰。
紅芍常開木樨香,蕙芷梅蘭惹杜蘅。
此景誰道天上有?神仙亦不曾聽聞。
仙人亦會驚歎,況凡人乎?神仙之事,某暫且不談;且說劉裕見此情此景,如何不異?又如何不驚?心中念道:“今日方信左元所言非虛也。”遂緩步而走,行至一石門前,隻見石門之上刻有兩字,曰:
吳梅
左右各書一聯,曰:
有花呼梅,梅美沒魅
存國名吳,吳梧無汙
劉裕見之,心中念道:“此處定是洞府主人種梅之處。”果然,其過門之後,但見園中梅花:五色齊全,爭奇鬥豔,齊齊怒放。
園中央有一石壁,其上青苔點點,但光滑如鏡,劉裕近而觀之,見其上竟有一畫,畫分三片,每片之間隱約相連:
第一片:隻見一人,體態莊重,頭戴冕冠,衣著華麗,有日月之表,龍鳳之姿,其右上有一青鳥,振翅而飛,此人似追逐之。
第二片:群山翡翠,樹木重重,紅芍花開,綠草幽幽,有二人攜手,並遊於群山之中;一人男子裝束,青衣博帶,行於另一人之前;一人女子打扮,紅袖宮裝,緊隨其後。
第三片:有兩婦人並肩而立。其一顏甚美,體輕盈,其身後卻有一青蛇,緊緊隨之;另一婦人,相貌醜陋,體態肥胖,其身後卻有一素菊,含苞待放。
畫下卻題一詩,詩曰:
二人相遊峒山裏,橫岩豎壑一點紅。
枯木兩棵難掩翠,鸝鵑聲聰飛耳中。
而今崆峒山何在?友人又去月複來!
淇水西逝花零落,相思邈無走邊台。
孟薑女亡一人依,愧羞東南慘向北。
故人相遺猶尚在,塘淺水隱貝依存。
一人亦可傾一城,普天之下無二人!
何人無情何人倦?寒渡水枯舟斜橫。
劉裕先觀畫中之景,本心中疑惑,後讀此詩,豁然念道:“此必是兒女情長之景,作此畫者故弄玄虛,不足為奇。”遂不以為意,匆匆而過。
過梅園,一雕閣忽現,此閣通體朱紅之色,劉裕入之,但見閣內屏開孔雀,褥設芙蓉,細風暖暖,香氣襲人,竟似少女閨閣一般。其閣右方,有妝奩台,其上擺有折梅兩枝,梅花甚豔。台上懸一畫,畫中有一女子,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其容貌竟似之前撫琴之女,隻是其氣質卻大相庭徑。其畫右上有一詩,詩曰:
滿天落英輕袖舞,
紙上欲繪倩影無。
亂花叢中香蹤隱,
言與春風風滿都。
劉裕自道:“此亦是私情之語,況此閨閣之地,吾亦不宜久留。”遂快步從後門而出。
過此閣,其後有一樓宇,直聳穿霞,甚是肅穆,似廟宇一般,劉裕步行其中,隻見樓閣裏甚是寬闊,但除一花一樹一蒲團之外,卻毫無一物,倍顯冷清;
列位看官,你們道這一花一樹是何花何樹?率臣拙笨,竟也不知,隻知其花高約三尺,葉色墨玉近乎黑,花如細絲盤卷,色紅而如烈火;此樹高約十丈有餘,其頂童童如華蓋,葉灰灰然卻有光,枝繁繁然而有序。
劉裕見此寂寞之景,正欲離開,忽而轉身,望見其樹身之上隱隱有字,遂趨步而觀之,原來亦是一詩,隻見其字如劍刻一般,筆鋒淩厲,詩曰:
一人一花倚一樹,
休行休效生休事。
杜鵑血啼哀聲怨,
望帝飄淚春雨遲。
劉裕尋思道:“此詩倒是別有意境,可惜盡是玄幻之語,不能經世濟國,又有何用?”複覺樓中寒風襲來,加之寂靜之意,劉裕急出此樓。
方行數十步,有一拱橋橫跨於雲海之間,劉裕拾級而上,及至拱頂,遠遠望去,豁然開朗。但見雲海漫漫,瑞霞蒸蒸,遠處有一山峰,其色通玄,近處偶有玉葉隨風飄然而上,翩然起舞。
劉裕觀之良久,方踱步而下,將至橋頭,忽見石階之上有一畫,劉裕拾而觀之:
隻見一山,山峰破天,山頂黃雲滿天,山下殘紅無數,落葉遍地,山前有一孤影,零零而立。其左上有一詩,詩曰:
花皆凋謝葉飄零,
愁雲漫漫雨霖霖。
昆吾山下影何在?
莫癡不妨聽風吟。
劉裕念道:“是何人經此等悲愁之景,寂寞之狀,方有如此之詩?但卻與我境遇不符,留之不吉。”遂棄畫於地,步入橋旁一小閣之中。
此閣雖小,卻有四座雕像立於案台之上,其雕工精湛,栩栩如生。
其一:一人危坐於寶椅之上,其容貌裝束竟似之前石壁畫上一般,在此,某不在贅述。
其二:乃是一青鳥,樣似杜鵑,振翅欲飛,模樣亦似之前石壁上之青鳥。
其三:但見一怪魚,似越海而騰起之狀。其背黑玄而腹底白,嘴微張,邊有須,眼中似有淚。
其四:乃是一大鵬展翅而飛,其頭白身黑,喙有鉤,爪如刀;其翼竟長過其身雙倍有餘。觀之,其頗有渺視大地萬物之態。
四座雕像之前,立一木板,棗黑色,有光澤;其高約二尺,寬約一尺;其上文字龍飛鳳舞,鐫刻一詩,其詩曰:
望帝杜鵑誰是誰?
鯤鵬相變誰解昧?
陋蟲化蝶其理冥,
各中滋味自體會。
劉裕觀之,若有所思,少頃,即搖頭,念道:“想我亦曾讀過聖人之書,當記聖人之言,學聖人之行,效聖人之事,可今日卻於此地癡於老莊玄妙無用之學,實不可取也。”遂不再複觀,轉身而走。
閣樓之後又是一園,園中花白似雪,細而觀之——乃梨花也。園中亦有一石壁,其上亦有一字畫,畫中有一女子,長袖飄飄,翩翩起舞,眼若星辰,麵似梨花,其模樣亦與之前撫琴之女相似,隻是其身多點歡樂之氣。
其下有一詩,詩曰:
美時美景美佳人,
顏似梨花香勝春。
華舞曼姿掌中影,
貌羞秋色眼星辰。
劉裕因見過此前撫琴之景,亦迷於此女之美貌,體態之優雅,心中奇道:“何人為此女作如此之詩?莫非此間除我與此女外另有他人?”
劉裕思考之時不覺行至香徑盡頭,及出園,複入一閣,閣中竟空空如也,唯有牆壁之上,刻有一詩,其詩曰:
百世纏怨何時休?
古人亦曾是今人。
景皆隨心身無物,
勿求永恒本永恒。
劉裕念道:“此亦是虛幻無用之語。”因見閣樓空空如也,遂急而過之。
過此閣樓,忽現一河,其水如玉,汩汩流淌,河岸參差荇菜,汀蘭荰蘅,青綠嫩嫩,中有點點火紅之色,細而觀之,竟是之前樓中所栽之花。
水上有橋,碎玉而鋪,其上隱約有字,橋不甚寬,亦無闌幹;劉裕步於其上,方觀橋麵之上文字,其大如鬥,顏色紅,體草書,字字相連,直達橋之盡頭。
劉裕邊行邊讀之:
瑤池鏡鑲雲霄上,
彼岸花開九幽中。
忘情水落知何處?
孤寒月灑淚山空。
劉裕方念完,不覺其身已行至橋頭一洞前,其洞口高寬約二丈;洞口四周,碧藤環繞,藤上朵朵白花,微微有香;洞前香草遍地,鬱鬱青青;洞內微光隱隱,偶有雲霧湧出。
劉裕何曾見過如此美景?遂不及細品橋上之詩,急入洞中。
但見洞內螢光閃閃,石壁之上,綠蔓遍布,其所開之花,竟似數千盞小燈一般,其光昏黃,使得洞內若有夕陽之色;洞中有一青石,石上綠苔覆蓋,苔下似有字畫;其洞東北角,從左至右,有石門七扇,一般大小,其上有字,因距劉裕甚遠,不知其字為何;洞中亦有梅樹數棵,梨花朵朵,若雲似霞。
劉裕步近青石,輕擦苔蘚,欲觀其上之字畫,忽而那青石綠光驟起,光芒所至之處,竟顯出一幅畫來,畫中一人,峨冠博帶,手持一書,仰視宇宙,立於星月之下,其麵龐不甚清楚;少頃,其畫漸消,又有一畫而出,畫中有二人立於群山之前,相依相偎,情意綿綿,二人麵龐亦不清楚;話休煩絮,又有一畫,畫中一人體態肥胖,飲酒於華堂之上,堂中金銀遍地,其麵亦不甚清楚;又有一畫,畫中一人抱膝危坐於草廬之中,其身服飾簡陋,草廬之中但有一燭一台而已,別無他物,其麵亦不清;又有一畫,畫中一人低頭行走於崎嶇山路之上,四周風雨交加,天色黯淡無光。
此畫消失之時,青石之上忽現一詩,詩曰:
淚落幾何情幾何?
相逢有時恨有時。
癡喜亦可作嗔怨,
聚離何休日遲遲。
其文存數息便消而不見,霎時,一聲巨響,其石竟化碎屑。
劉裕大驚,疾退,忽聞一陣清香拂麵而來,急轉身,顧視之,正是之前撫琴之女!其正在劉裕之後梅花林中,麵帶淺笑,姿態悠然,擺弄疏影,其神態似沒見劉裕一般。
劉裕大喜,趨步近之,拱手抱拳道:“叨擾姑娘雅興,某之罪也,某姓劉,名裕,字德輿,途徑寶地,敢問此處何地也?倘若能知姑娘之芳名,更是某之幸也。”
正是:
夢幻之景夢幻語,
糊塗之人糊塗言。
峰回路轉佳人現,
柳暗花明輕語綿。
要知佳人如何應答,且聽下回分解。
此刻劉裕正不知其身處何處,身下所托為何物,哪裏敢動彈?萬一其腳下是萬丈深淵,亦或是身下所托之物有厚有薄,踩錯一步,便屍骨無存了。
正在劉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之時,忽而四周強光驟起,照耀洞內如同白日一般,劉裕急起而環顧四周,一臉驚愕之色。
諸位看官你們道劉裕為何如此之驚詫?且聽某慢慢道來。
且說那地為何如棉絮般?原來其竟是彩雲而鋪,柔柔軟軟,五彩斑斕——此則劉裕所以上下左右而晃動也。
其更奇之處在於:
日月星辰,蟲魚鳥獸,亭台樓榭,花草樹木——一應俱有,仿佛另外一天地,世外之桃源。
後冬涉川客有古風一篇為證:
世外桃園何處尋?樵山青翠怪石橫。
入山行路卻不見,伐木易石難窺門。
有緣瞬時即可至,無緣咫尺不相逢。
奇妙天地虛實幻,勝過昆侖蓋萊蓬。
地鋪彩雲霓虹橋,河淌美玉九霄風。
鶴鳴聲聲蒼竹翠,猿嘯悠悠攀古藤。
瓊樓危危瑞霞繞,雕閣隱隱薄霧蒸。
雲海偶有蛟龍越,桐枝常見鸞鳳騰。
紅芍常開木樨香,蕙芷梅蘭惹杜蘅。
此景誰道天上有?神仙亦不曾聽聞。
仙人亦會驚歎,況凡人乎?神仙之事,某暫且不談;且說劉裕見此情此景,如何不異?又如何不驚?心中念道:“今日方信左元所言非虛也。”遂緩步而走,行至一石門前,隻見石門之上刻有兩字,曰:
吳梅
左右各書一聯,曰:
有花呼梅,梅美沒魅
存國名吳,吳梧無汙
劉裕見之,心中念道:“此處定是洞府主人種梅之處。”果然,其過門之後,但見園中梅花:五色齊全,爭奇鬥豔,齊齊怒放。
園中央有一石壁,其上青苔點點,但光滑如鏡,劉裕近而觀之,見其上竟有一畫,畫分三片,每片之間隱約相連:
第一片:隻見一人,體態莊重,頭戴冕冠,衣著華麗,有日月之表,龍鳳之姿,其右上有一青鳥,振翅而飛,此人似追逐之。
第二片:群山翡翠,樹木重重,紅芍花開,綠草幽幽,有二人攜手,並遊於群山之中;一人男子裝束,青衣博帶,行於另一人之前;一人女子打扮,紅袖宮裝,緊隨其後。
第三片:有兩婦人並肩而立。其一顏甚美,體輕盈,其身後卻有一青蛇,緊緊隨之;另一婦人,相貌醜陋,體態肥胖,其身後卻有一素菊,含苞待放。
畫下卻題一詩,詩曰:
二人相遊峒山裏,橫岩豎壑一點紅。
枯木兩棵難掩翠,鸝鵑聲聰飛耳中。
而今崆峒山何在?友人又去月複來!
淇水西逝花零落,相思邈無走邊台。
孟薑女亡一人依,愧羞東南慘向北。
故人相遺猶尚在,塘淺水隱貝依存。
一人亦可傾一城,普天之下無二人!
何人無情何人倦?寒渡水枯舟斜橫。
劉裕先觀畫中之景,本心中疑惑,後讀此詩,豁然念道:“此必是兒女情長之景,作此畫者故弄玄虛,不足為奇。”遂不以為意,匆匆而過。
過梅園,一雕閣忽現,此閣通體朱紅之色,劉裕入之,但見閣內屏開孔雀,褥設芙蓉,細風暖暖,香氣襲人,竟似少女閨閣一般。其閣右方,有妝奩台,其上擺有折梅兩枝,梅花甚豔。台上懸一畫,畫中有一女子,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其容貌竟似之前撫琴之女,隻是其氣質卻大相庭徑。其畫右上有一詩,詩曰:
滿天落英輕袖舞,
紙上欲繪倩影無。
亂花叢中香蹤隱,
言與春風風滿都。
劉裕自道:“此亦是私情之語,況此閨閣之地,吾亦不宜久留。”遂快步從後門而出。
過此閣,其後有一樓宇,直聳穿霞,甚是肅穆,似廟宇一般,劉裕步行其中,隻見樓閣裏甚是寬闊,但除一花一樹一蒲團之外,卻毫無一物,倍顯冷清;
列位看官,你們道這一花一樹是何花何樹?率臣拙笨,竟也不知,隻知其花高約三尺,葉色墨玉近乎黑,花如細絲盤卷,色紅而如烈火;此樹高約十丈有餘,其頂童童如華蓋,葉灰灰然卻有光,枝繁繁然而有序。
劉裕見此寂寞之景,正欲離開,忽而轉身,望見其樹身之上隱隱有字,遂趨步而觀之,原來亦是一詩,隻見其字如劍刻一般,筆鋒淩厲,詩曰:
一人一花倚一樹,
休行休效生休事。
杜鵑血啼哀聲怨,
望帝飄淚春雨遲。
劉裕尋思道:“此詩倒是別有意境,可惜盡是玄幻之語,不能經世濟國,又有何用?”複覺樓中寒風襲來,加之寂靜之意,劉裕急出此樓。
方行數十步,有一拱橋橫跨於雲海之間,劉裕拾級而上,及至拱頂,遠遠望去,豁然開朗。但見雲海漫漫,瑞霞蒸蒸,遠處有一山峰,其色通玄,近處偶有玉葉隨風飄然而上,翩然起舞。
劉裕觀之良久,方踱步而下,將至橋頭,忽見石階之上有一畫,劉裕拾而觀之:
隻見一山,山峰破天,山頂黃雲滿天,山下殘紅無數,落葉遍地,山前有一孤影,零零而立。其左上有一詩,詩曰:
花皆凋謝葉飄零,
愁雲漫漫雨霖霖。
昆吾山下影何在?
莫癡不妨聽風吟。
劉裕念道:“是何人經此等悲愁之景,寂寞之狀,方有如此之詩?但卻與我境遇不符,留之不吉。”遂棄畫於地,步入橋旁一小閣之中。
此閣雖小,卻有四座雕像立於案台之上,其雕工精湛,栩栩如生。
其一:一人危坐於寶椅之上,其容貌裝束竟似之前石壁畫上一般,在此,某不在贅述。
其二:乃是一青鳥,樣似杜鵑,振翅欲飛,模樣亦似之前石壁上之青鳥。
其三:但見一怪魚,似越海而騰起之狀。其背黑玄而腹底白,嘴微張,邊有須,眼中似有淚。
其四:乃是一大鵬展翅而飛,其頭白身黑,喙有鉤,爪如刀;其翼竟長過其身雙倍有餘。觀之,其頗有渺視大地萬物之態。
四座雕像之前,立一木板,棗黑色,有光澤;其高約二尺,寬約一尺;其上文字龍飛鳳舞,鐫刻一詩,其詩曰:
望帝杜鵑誰是誰?
鯤鵬相變誰解昧?
陋蟲化蝶其理冥,
各中滋味自體會。
劉裕觀之,若有所思,少頃,即搖頭,念道:“想我亦曾讀過聖人之書,當記聖人之言,學聖人之行,效聖人之事,可今日卻於此地癡於老莊玄妙無用之學,實不可取也。”遂不再複觀,轉身而走。
閣樓之後又是一園,園中花白似雪,細而觀之——乃梨花也。園中亦有一石壁,其上亦有一字畫,畫中有一女子,長袖飄飄,翩翩起舞,眼若星辰,麵似梨花,其模樣亦與之前撫琴之女相似,隻是其身多點歡樂之氣。
其下有一詩,詩曰:
美時美景美佳人,
顏似梨花香勝春。
華舞曼姿掌中影,
貌羞秋色眼星辰。
劉裕因見過此前撫琴之景,亦迷於此女之美貌,體態之優雅,心中奇道:“何人為此女作如此之詩?莫非此間除我與此女外另有他人?”
劉裕思考之時不覺行至香徑盡頭,及出園,複入一閣,閣中竟空空如也,唯有牆壁之上,刻有一詩,其詩曰:
百世纏怨何時休?
古人亦曾是今人。
景皆隨心身無物,
勿求永恒本永恒。
劉裕念道:“此亦是虛幻無用之語。”因見閣樓空空如也,遂急而過之。
過此閣樓,忽現一河,其水如玉,汩汩流淌,河岸參差荇菜,汀蘭荰蘅,青綠嫩嫩,中有點點火紅之色,細而觀之,竟是之前樓中所栽之花。
水上有橋,碎玉而鋪,其上隱約有字,橋不甚寬,亦無闌幹;劉裕步於其上,方觀橋麵之上文字,其大如鬥,顏色紅,體草書,字字相連,直達橋之盡頭。
劉裕邊行邊讀之:
瑤池鏡鑲雲霄上,
彼岸花開九幽中。
忘情水落知何處?
孤寒月灑淚山空。
劉裕方念完,不覺其身已行至橋頭一洞前,其洞口高寬約二丈;洞口四周,碧藤環繞,藤上朵朵白花,微微有香;洞前香草遍地,鬱鬱青青;洞內微光隱隱,偶有雲霧湧出。
劉裕何曾見過如此美景?遂不及細品橋上之詩,急入洞中。
但見洞內螢光閃閃,石壁之上,綠蔓遍布,其所開之花,竟似數千盞小燈一般,其光昏黃,使得洞內若有夕陽之色;洞中有一青石,石上綠苔覆蓋,苔下似有字畫;其洞東北角,從左至右,有石門七扇,一般大小,其上有字,因距劉裕甚遠,不知其字為何;洞中亦有梅樹數棵,梨花朵朵,若雲似霞。
劉裕步近青石,輕擦苔蘚,欲觀其上之字畫,忽而那青石綠光驟起,光芒所至之處,竟顯出一幅畫來,畫中一人,峨冠博帶,手持一書,仰視宇宙,立於星月之下,其麵龐不甚清楚;少頃,其畫漸消,又有一畫而出,畫中有二人立於群山之前,相依相偎,情意綿綿,二人麵龐亦不清楚;話休煩絮,又有一畫,畫中一人體態肥胖,飲酒於華堂之上,堂中金銀遍地,其麵亦不甚清楚;又有一畫,畫中一人抱膝危坐於草廬之中,其身服飾簡陋,草廬之中但有一燭一台而已,別無他物,其麵亦不清;又有一畫,畫中一人低頭行走於崎嶇山路之上,四周風雨交加,天色黯淡無光。
此畫消失之時,青石之上忽現一詩,詩曰:
淚落幾何情幾何?
相逢有時恨有時。
癡喜亦可作嗔怨,
聚離何休日遲遲。
其文存數息便消而不見,霎時,一聲巨響,其石竟化碎屑。
劉裕大驚,疾退,忽聞一陣清香拂麵而來,急轉身,顧視之,正是之前撫琴之女!其正在劉裕之後梅花林中,麵帶淺笑,姿態悠然,擺弄疏影,其神態似沒見劉裕一般。
劉裕大喜,趨步近之,拱手抱拳道:“叨擾姑娘雅興,某之罪也,某姓劉,名裕,字德輿,途徑寶地,敢問此處何地也?倘若能知姑娘之芳名,更是某之幸也。”
正是:
夢幻之景夢幻語,
糊塗之人糊塗言。
峰回路轉佳人現,
柳暗花明輕語綿。
要知佳人如何應答,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