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敬沒有說的是,或許這個重睿與他們要找的礦脈有關。
自古沒有哪個皇帝是真傻,他既然能得到陛下的信任,想來定是在某一方麵特別出色。
如果沒有征兵令這回事,他可能真猜不到,但征兵令一出,再結合他們昨晚的推測,陛下的目標恐就在於封鎖礦脈。
那麽,重睿於他而言最大的用處想必就與礦脈有關。
這點並不難以猜想,吳杳很快也想到了此處,隻有陸路是真心抱著公主夢上路。
他一掃先前的憤慨,大搖大擺地走在豫州城內,就如路霸一般,一個人占了兩個人的道。
長敬和吳杳就慢悠悠地跟在他後邊兒。
此去上京路也不算太遠,也就是穿過半個東文帝國而已。
他們打算在出豫州城前再準備兩匹良馬,城內騎馬太過惹人注目,不如就在城外騎馬繞行,如此既可避開城內敵人的耳目,也可方便在附近山地中尋找礦脈的下落。
雖然這樣看著有些大海撈針,但也好過漫無目的地閑逛。
此時豫州城內的人又多了起來,對於百姓們來說,即使真打起仗了,日子也要照常過,該吃吃該喝喝,一樣都少不了。
還有一樣東西也是,那就是儲夢枕。
長敬他們一行走了一個上午,正想找個茶樓喝杯茶休憩一下的時候,就見身邊走過了幾個灰袍織者,戴著兜帽,低著頭從他們身旁經過。
織夢閣的人。
長敬和吳杳麵不改色地繼續走進茶樓,隻在回旋的樓梯上往外望了一眼。
那幾個灰袍織者並沒有走遠,快步走進了他們斜對麵的一家鋪子。
純玉石打造的招牌和地磚,闊氣的前堂,上書三個古字——枕月舍。
真是巧了,好像他們自投羅網一般。
長敬端起茶盞,隱去笑意。
雖說不致於他們看到的每個織者,或是每個枕月舍的門人都是異端勢力,但人心難測,他們除了防備,別無他選。
況且,方才這幾個人看著可不像是善茬。
早在長敬出麵館的時候,他就知道後麵跟上了三個小尾巴,正是這幾個灰袍織者。
但在別人的地盤上還是奉行敵不動我不動的守則更有利於他們的計劃實施。
更何況,對方這不也變方式了嘛,不再上來就喊打喊殺,改走迂回政策了。
約莫是想跟著他們,看他們到底想做什麽,然後再伺機而動,城內不方便動手,就到城外去。
長敬放下茶錢,又打包了些幹糧,就帶著吳杳和陸路下了茶樓,繼續往城門處走去。
雖然昨日整個城內到處都貼滿了征兵令,但是從城門處的看守並沒有增加這一點就能看出,這出戲碼的水分。
他們很順利地就買到了馬匹,出城時也沒有遇到多大阻礙。
東文帝國境內多平原少高山,溫江水流到此處大多匯成了濕地,形成天然的良田萬頃,辛勤農作的田間人隨處可見。
稍微寬些的田地上,還會有商隊從中借路,一派祥和寧靜。
東文人還有一條自己的母親河,喚作瑀江,發源自帝國西部的第一高山圖拉山脈,江寬水清,一路橫穿東文全境,直至最東角的望日島盡頭,匯流入海。
傳說是東文帝國的開國始皇親自為這條母親河賜名,因其在落日霞光下猶如瑪瑙珠玉般醇淨光亮,故便稱其為瑀。
每一代東文人都是喝瑀江水長大,這裏的河流從不凍結,水質一如百年前般清澈甘冽,因此所有東文人對它也很愛護,不僅限製了每日航運的船隻數量,還規定了每年漁民可從其中獲取的魚群規模。
還有些州郡,因為瑀江從他們的地界內穿過而頒布法令,設置了每年的三月初三為瑀江節,全州的男女老少都可在瑀江邊留下一塊寄予他們希望的卵石,祈禱瑀江保佑他們心想事成。
此時在長敬三人眼前的,就正是這條全民愛戴的瑀江上遊。
他們現在還不算離開了整個豫州轄區,嚴格說起來,豫州十二郡,他們方才不過路過了三個,與最近的州郡圍寧還有幾百裏路。
但是天色已黑,他們隻好尋了座小山頭露營,借著月光望去,正好能看到一截瑀江水泛著波光。
長敬三人圍坐在剛燃起的火堆旁,烘烤著熱氣驅趕夜晚的寒意。
“陸兄,北地能看到溫江嗎?”
陸路啃著幹糧雜餅,又猛灌了口涼水才道:“能啊,咱西岩的溫江比這啥破瑀江還能寬出數十裏你信不?”
“你們是沒到過真正的北境,那裏有別處都沒有的冰山雪原,源頭的溫江水幹淨地跟天空似的,湛藍湛藍的,那才是真正的母親河。”
長敬和吳杳邊聽邊想象著,他們確實沒有去過北境,也沒看過大雪,他們從小長在溫江中下遊的南城。
因為西岩百年來一直在開礦的緣故,境內的許多山脈都被挖空了,積累的廢土廢渣就順著溫江水一路衝進了河道,等到了南邊兒,那水底早已積滿了淤泥,連水質也變得渾濁。
“要我說啊,這瑀江也沒什麽厲害的,都是給捧出來的。你看,你從這兒望下去,那江水是越流越窄,肯定是沉積物太多,平白占據了水域,指不定水底都成啥樣了!”
長敬原先還真沒注意上下遊的差別,此時仔細一看,確實有些奇怪。
他們能看到的瑀江長度約有千米,最寬處約有百米。
看水流走向,靠近他們這側的是下遊,但豫州地處平原,本應當下遊比上遊寬闊平緩,但此時的瑀江看起來就像是一條吞了幼獸的巨蟒,在“腹部”位置古怪地凸起一塊,形成了一個扁長的“o”型。
“下去看看?”
吳杳見長敬一直盯著瑀江不語,也覺得確實有異,反正他們此時距離也不遠,下山到河道邊來回也不過小半時辰。
長敬應了聲,當真站起身準備下山。
“不是吧,一條破江你們也要看?那我就不去了,我給你們看火唄。”
“好啊,那就麻煩陸兄給我們烤幾個熱餅吧,回來嚐。”
“得嘞!”
長敬笑笑,也沒勉強,而且本就不是非去不可,他一個人去也可以。
吳杳本也想同去,卻被長敬按住了肩膀。
“我去去就回,你就留在這兒暖暖身子吧,下麵濕氣重。”
吳杳猶豫了下,卻見長敬眨眨眼,讓她安心,她便隻能道:“快去快回。”
“遵命!”
長敬最後看了一眼溫暖的火源就帶著笑下山去了。
陸路見長敬的身影很快隱在了樹林裏,便湊到吳杳旁邊,打趣道:
“你們家還真是女子掌權啊?我看長敬對你百依百順的,馭兄有道啊!”
吳杳瞥了他一眼,沒搭話,長敬看起來好像什麽都順著她,其實他才是他們團隊的主心骨,最有主見的那個人。
可不知為何,她看著長敬離去的背影莫名有種不安的預感縈繞心頭。
她望著黑漆漆的瑀江久久未語……
而很快走到了河道邊的長敬此時也已經斂了笑意,形單影隻的背影非但沒有顯得孤立無援,反倒有一種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漠威懾。
長敬看著平靜無波的瑀江,聽著潺潺的流水聲許久未動,令人猜不到他心中所想。
半晌,他突然對著空無一人的河道邊道:
“出來吧。”
死一般的寂靜。
靜到仿佛連江水都放緩了流速,隻有偶然路過的一陣微風掀起輕輕的梭梭聲。
長敬一直背對著空曠的長灘沒有回頭,見藏在暗處的那人遲遲沒有現身,嘴角勾起了一道玩味的笑。
“你們都跟了一路了,現在我落單了,不是正好你們下手嗎?”
“哦或許你們還打算再藏下去,一直到我真的發現你們的秘密再現身……”
“那我就不客氣了。”
長敬似是在自言自語一般,可說完最後一句話,他就往瑀江又走了一步。
就在這時,利物在半空中飛速襲來的聲音打破了僵持的局麵!
長敬幾不可查地微微一側頭,就躲過了這致命的一擊,有一道銀光“噗”地一聲落入水中。
“哎呀,這準頭不行啊……”
他的嘲諷還沒說完,破空聲再起!
這回來的是熟人!
“啪!”
長敬此時才終於回過身,左手一張,就穩穩地抓住了熟悉的長鞭。
“喲,這回倒是看得起我,來了這麽多人。”
沒錯,此時站在長敬麵前的足足有六人之多,個個武裝齊全,黑衣黑麵,殺氣重重。
站在最前頭的那人果然就是在函穀關內襲擊過他們的使鞭女刺客。
聯係兩人的就是一根繃直了的長鞭,以及無數蓄勢待發的弩箭。
“你就笑吧,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這女頭領對長敬的怨氣不是一星半點,上回戲耍了他們一整夜不說,還逼的他們平白暴露了織者的身份,要不是主上肯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現在已經是個死人了……
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她猛地一甩長鞭,迫使長敬鬆手,緊接著她就揮舞著長鞭猶如惡魔觸手般像他襲來!
與此同時,她身後的五名弩箭手數箭齊發!
長敬沒有任何求援的打算,他決定一個人下山來到河邊,不僅是因為他發現了瑀江的古怪之處,還因為這些黑衣人也因為他靠近瑀江而改變了行動,他不能將吳杳和陸路也拖入不明的風險中。
他們原先隻是不遠不近地跟著,並沒有打算下殺手,可見長敬越來越探近瑀江,他們便決定先下手為強了。
這意味著,瑀江水裏果然有見不得人的東西!
長敬一個大旋身避開了長鞭,隨後又接連幾變身位,靈巧地躲開了每一隻箭矢,金瞳靈眸仿佛成了他的護身符一般,沒有任何一處攻擊能落到他身上。
使鞭女似是怒氣更盛,進一步迫進長敬所在位置,一手長鞭舞地密不透風,隻要被抽中一下,都必然是裂膚斷骨之痛。
而那些箭矢也像是這長灘上的石子一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連連幾發,形成了一張細密的巨網,將長敬的退路封了個徹底。
哪怕是此時的長敬,額頭上也已微微見汗,他的衣袂翻飛極快,連他的身影都變得有些模糊起來,腳步也在逐漸後退,而他眼下能做的也隻有躲和等……
等對手近身……
“你們不是織者嗎?就這點能耐?”
“啪!”
長鞭猛地擦過長敬臉側,險些將長敬抽破相,那女刺客的身影又近了一步,但她依舊沒有下令使用幻夢術布陣,想來是想速戰速決,不驚動旁人,減小影響。
就在這時,長敬不進反退,似是因為力竭而踩中了濕滑的卵石,身型一倒,差點跌入瑀江。
“找死!”
長鞭沒有錯過這個機會,帶著呼嘯的戾氣以一個極其刁鑽的角度抽向長敬下盤,勢要將他一舉擊敗。
就是現在!
長敬再次抓住了長鞭,猛地一使力將長鞭拽向自己,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女刺客似是沒想到長敬還有餘力,長鞭猝不及防一緊,她下意識地往前踏了一步,進入了自己人的射擊範圍
“別管我,放箭!”
她狠厲地一喝,沒鬆手,反倒幹脆闖入了劍雨,逼近長敬,一副要魚死網破的模樣。
長敬在稍緩的箭勢中借著鞭子重新站穩,但下一刻迎接他的就是更加猛烈的圍攻。
他的眉心也終於皺了起來,這個距離……
女刺客的長鞭更適合遠距離攻擊,近了反倒不利於發揮鞭子的威力,這點她不可能不懂……
“去死吧!”
果然,女刺客還有後招。
她鬆開了自己最得意的長鞭,反手從袖中取出一把匕首,朝著長敬的胸膛狠狠劃落!
長敬一凜,反客為主地將長鞭一甩,卷住了她的身體,想要將其向外拋出,可那女刺客卻在同一時刻伸長了手,抓住了長敬的前襟!
兩張臉迅速貼近,近到根本沒有躲避的餘地。
她身後是密密麻麻的箭雨,他身前是閃著寒光的刀刃……
同歸於盡四個字出現在了長敬的腦海中。
“撲通!”
最後關頭,長敬本能地選擇了後仰,想離那道寒光遠一些,但身前的人影就如跗骨之蛆一般,牢牢地貼在了他的身上,與他一同落入了瑀江水中。
自古沒有哪個皇帝是真傻,他既然能得到陛下的信任,想來定是在某一方麵特別出色。
如果沒有征兵令這回事,他可能真猜不到,但征兵令一出,再結合他們昨晚的推測,陛下的目標恐就在於封鎖礦脈。
那麽,重睿於他而言最大的用處想必就與礦脈有關。
這點並不難以猜想,吳杳很快也想到了此處,隻有陸路是真心抱著公主夢上路。
他一掃先前的憤慨,大搖大擺地走在豫州城內,就如路霸一般,一個人占了兩個人的道。
長敬和吳杳就慢悠悠地跟在他後邊兒。
此去上京路也不算太遠,也就是穿過半個東文帝國而已。
他們打算在出豫州城前再準備兩匹良馬,城內騎馬太過惹人注目,不如就在城外騎馬繞行,如此既可避開城內敵人的耳目,也可方便在附近山地中尋找礦脈的下落。
雖然這樣看著有些大海撈針,但也好過漫無目的地閑逛。
此時豫州城內的人又多了起來,對於百姓們來說,即使真打起仗了,日子也要照常過,該吃吃該喝喝,一樣都少不了。
還有一樣東西也是,那就是儲夢枕。
長敬他們一行走了一個上午,正想找個茶樓喝杯茶休憩一下的時候,就見身邊走過了幾個灰袍織者,戴著兜帽,低著頭從他們身旁經過。
織夢閣的人。
長敬和吳杳麵不改色地繼續走進茶樓,隻在回旋的樓梯上往外望了一眼。
那幾個灰袍織者並沒有走遠,快步走進了他們斜對麵的一家鋪子。
純玉石打造的招牌和地磚,闊氣的前堂,上書三個古字——枕月舍。
真是巧了,好像他們自投羅網一般。
長敬端起茶盞,隱去笑意。
雖說不致於他們看到的每個織者,或是每個枕月舍的門人都是異端勢力,但人心難測,他們除了防備,別無他選。
況且,方才這幾個人看著可不像是善茬。
早在長敬出麵館的時候,他就知道後麵跟上了三個小尾巴,正是這幾個灰袍織者。
但在別人的地盤上還是奉行敵不動我不動的守則更有利於他們的計劃實施。
更何況,對方這不也變方式了嘛,不再上來就喊打喊殺,改走迂回政策了。
約莫是想跟著他們,看他們到底想做什麽,然後再伺機而動,城內不方便動手,就到城外去。
長敬放下茶錢,又打包了些幹糧,就帶著吳杳和陸路下了茶樓,繼續往城門處走去。
雖然昨日整個城內到處都貼滿了征兵令,但是從城門處的看守並沒有增加這一點就能看出,這出戲碼的水分。
他們很順利地就買到了馬匹,出城時也沒有遇到多大阻礙。
東文帝國境內多平原少高山,溫江水流到此處大多匯成了濕地,形成天然的良田萬頃,辛勤農作的田間人隨處可見。
稍微寬些的田地上,還會有商隊從中借路,一派祥和寧靜。
東文人還有一條自己的母親河,喚作瑀江,發源自帝國西部的第一高山圖拉山脈,江寬水清,一路橫穿東文全境,直至最東角的望日島盡頭,匯流入海。
傳說是東文帝國的開國始皇親自為這條母親河賜名,因其在落日霞光下猶如瑪瑙珠玉般醇淨光亮,故便稱其為瑀。
每一代東文人都是喝瑀江水長大,這裏的河流從不凍結,水質一如百年前般清澈甘冽,因此所有東文人對它也很愛護,不僅限製了每日航運的船隻數量,還規定了每年漁民可從其中獲取的魚群規模。
還有些州郡,因為瑀江從他們的地界內穿過而頒布法令,設置了每年的三月初三為瑀江節,全州的男女老少都可在瑀江邊留下一塊寄予他們希望的卵石,祈禱瑀江保佑他們心想事成。
此時在長敬三人眼前的,就正是這條全民愛戴的瑀江上遊。
他們現在還不算離開了整個豫州轄區,嚴格說起來,豫州十二郡,他們方才不過路過了三個,與最近的州郡圍寧還有幾百裏路。
但是天色已黑,他們隻好尋了座小山頭露營,借著月光望去,正好能看到一截瑀江水泛著波光。
長敬三人圍坐在剛燃起的火堆旁,烘烤著熱氣驅趕夜晚的寒意。
“陸兄,北地能看到溫江嗎?”
陸路啃著幹糧雜餅,又猛灌了口涼水才道:“能啊,咱西岩的溫江比這啥破瑀江還能寬出數十裏你信不?”
“你們是沒到過真正的北境,那裏有別處都沒有的冰山雪原,源頭的溫江水幹淨地跟天空似的,湛藍湛藍的,那才是真正的母親河。”
長敬和吳杳邊聽邊想象著,他們確實沒有去過北境,也沒看過大雪,他們從小長在溫江中下遊的南城。
因為西岩百年來一直在開礦的緣故,境內的許多山脈都被挖空了,積累的廢土廢渣就順著溫江水一路衝進了河道,等到了南邊兒,那水底早已積滿了淤泥,連水質也變得渾濁。
“要我說啊,這瑀江也沒什麽厲害的,都是給捧出來的。你看,你從這兒望下去,那江水是越流越窄,肯定是沉積物太多,平白占據了水域,指不定水底都成啥樣了!”
長敬原先還真沒注意上下遊的差別,此時仔細一看,確實有些奇怪。
他們能看到的瑀江長度約有千米,最寬處約有百米。
看水流走向,靠近他們這側的是下遊,但豫州地處平原,本應當下遊比上遊寬闊平緩,但此時的瑀江看起來就像是一條吞了幼獸的巨蟒,在“腹部”位置古怪地凸起一塊,形成了一個扁長的“o”型。
“下去看看?”
吳杳見長敬一直盯著瑀江不語,也覺得確實有異,反正他們此時距離也不遠,下山到河道邊來回也不過小半時辰。
長敬應了聲,當真站起身準備下山。
“不是吧,一條破江你們也要看?那我就不去了,我給你們看火唄。”
“好啊,那就麻煩陸兄給我們烤幾個熱餅吧,回來嚐。”
“得嘞!”
長敬笑笑,也沒勉強,而且本就不是非去不可,他一個人去也可以。
吳杳本也想同去,卻被長敬按住了肩膀。
“我去去就回,你就留在這兒暖暖身子吧,下麵濕氣重。”
吳杳猶豫了下,卻見長敬眨眨眼,讓她安心,她便隻能道:“快去快回。”
“遵命!”
長敬最後看了一眼溫暖的火源就帶著笑下山去了。
陸路見長敬的身影很快隱在了樹林裏,便湊到吳杳旁邊,打趣道:
“你們家還真是女子掌權啊?我看長敬對你百依百順的,馭兄有道啊!”
吳杳瞥了他一眼,沒搭話,長敬看起來好像什麽都順著她,其實他才是他們團隊的主心骨,最有主見的那個人。
可不知為何,她看著長敬離去的背影莫名有種不安的預感縈繞心頭。
她望著黑漆漆的瑀江久久未語……
而很快走到了河道邊的長敬此時也已經斂了笑意,形單影隻的背影非但沒有顯得孤立無援,反倒有一種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漠威懾。
長敬看著平靜無波的瑀江,聽著潺潺的流水聲許久未動,令人猜不到他心中所想。
半晌,他突然對著空無一人的河道邊道:
“出來吧。”
死一般的寂靜。
靜到仿佛連江水都放緩了流速,隻有偶然路過的一陣微風掀起輕輕的梭梭聲。
長敬一直背對著空曠的長灘沒有回頭,見藏在暗處的那人遲遲沒有現身,嘴角勾起了一道玩味的笑。
“你們都跟了一路了,現在我落單了,不是正好你們下手嗎?”
“哦或許你們還打算再藏下去,一直到我真的發現你們的秘密再現身……”
“那我就不客氣了。”
長敬似是在自言自語一般,可說完最後一句話,他就往瑀江又走了一步。
就在這時,利物在半空中飛速襲來的聲音打破了僵持的局麵!
長敬幾不可查地微微一側頭,就躲過了這致命的一擊,有一道銀光“噗”地一聲落入水中。
“哎呀,這準頭不行啊……”
他的嘲諷還沒說完,破空聲再起!
這回來的是熟人!
“啪!”
長敬此時才終於回過身,左手一張,就穩穩地抓住了熟悉的長鞭。
“喲,這回倒是看得起我,來了這麽多人。”
沒錯,此時站在長敬麵前的足足有六人之多,個個武裝齊全,黑衣黑麵,殺氣重重。
站在最前頭的那人果然就是在函穀關內襲擊過他們的使鞭女刺客。
聯係兩人的就是一根繃直了的長鞭,以及無數蓄勢待發的弩箭。
“你就笑吧,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這女頭領對長敬的怨氣不是一星半點,上回戲耍了他們一整夜不說,還逼的他們平白暴露了織者的身份,要不是主上肯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現在已經是個死人了……
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她猛地一甩長鞭,迫使長敬鬆手,緊接著她就揮舞著長鞭猶如惡魔觸手般像他襲來!
與此同時,她身後的五名弩箭手數箭齊發!
長敬沒有任何求援的打算,他決定一個人下山來到河邊,不僅是因為他發現了瑀江的古怪之處,還因為這些黑衣人也因為他靠近瑀江而改變了行動,他不能將吳杳和陸路也拖入不明的風險中。
他們原先隻是不遠不近地跟著,並沒有打算下殺手,可見長敬越來越探近瑀江,他們便決定先下手為強了。
這意味著,瑀江水裏果然有見不得人的東西!
長敬一個大旋身避開了長鞭,隨後又接連幾變身位,靈巧地躲開了每一隻箭矢,金瞳靈眸仿佛成了他的護身符一般,沒有任何一處攻擊能落到他身上。
使鞭女似是怒氣更盛,進一步迫進長敬所在位置,一手長鞭舞地密不透風,隻要被抽中一下,都必然是裂膚斷骨之痛。
而那些箭矢也像是這長灘上的石子一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連連幾發,形成了一張細密的巨網,將長敬的退路封了個徹底。
哪怕是此時的長敬,額頭上也已微微見汗,他的衣袂翻飛極快,連他的身影都變得有些模糊起來,腳步也在逐漸後退,而他眼下能做的也隻有躲和等……
等對手近身……
“你們不是織者嗎?就這點能耐?”
“啪!”
長鞭猛地擦過長敬臉側,險些將長敬抽破相,那女刺客的身影又近了一步,但她依舊沒有下令使用幻夢術布陣,想來是想速戰速決,不驚動旁人,減小影響。
就在這時,長敬不進反退,似是因為力竭而踩中了濕滑的卵石,身型一倒,差點跌入瑀江。
“找死!”
長鞭沒有錯過這個機會,帶著呼嘯的戾氣以一個極其刁鑽的角度抽向長敬下盤,勢要將他一舉擊敗。
就是現在!
長敬再次抓住了長鞭,猛地一使力將長鞭拽向自己,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女刺客似是沒想到長敬還有餘力,長鞭猝不及防一緊,她下意識地往前踏了一步,進入了自己人的射擊範圍
“別管我,放箭!”
她狠厲地一喝,沒鬆手,反倒幹脆闖入了劍雨,逼近長敬,一副要魚死網破的模樣。
長敬在稍緩的箭勢中借著鞭子重新站穩,但下一刻迎接他的就是更加猛烈的圍攻。
他的眉心也終於皺了起來,這個距離……
女刺客的長鞭更適合遠距離攻擊,近了反倒不利於發揮鞭子的威力,這點她不可能不懂……
“去死吧!”
果然,女刺客還有後招。
她鬆開了自己最得意的長鞭,反手從袖中取出一把匕首,朝著長敬的胸膛狠狠劃落!
長敬一凜,反客為主地將長鞭一甩,卷住了她的身體,想要將其向外拋出,可那女刺客卻在同一時刻伸長了手,抓住了長敬的前襟!
兩張臉迅速貼近,近到根本沒有躲避的餘地。
她身後是密密麻麻的箭雨,他身前是閃著寒光的刀刃……
同歸於盡四個字出現在了長敬的腦海中。
“撲通!”
最後關頭,長敬本能地選擇了後仰,想離那道寒光遠一些,但身前的人影就如跗骨之蛆一般,牢牢地貼在了他的身上,與他一同落入了瑀江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