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瑀江雖然不會凍結,可依然冰寒徹骨。
隻有真的進到了瑀江深處,你才能明白它溫和流淌的表象與潛藏的狂躁奔湧截然不同。
身上的疼痛都在遠去,隻有越來越深刻的寒冷在侵入骨髓,麻木著長敬的四肢和神經。
他一直竭力讓自己不要閉上眼,往上遊,往上……
水波蕩漾下,他隻能看見一團溫暖的火焰在遠處的小山上燃燒著,那裏還有人在等他……
那個女刺客就在他旁邊,她的背後中了好幾隻箭。
隻要他一直拉著她,她也就死定了……
但是他不能死……
長敬用盡全身最後一絲力氣,想要攀住水底的卵石,不讓自己再被水流不斷衝向前。
但手中傳來的異樣觸感,又讓他忍不住去看。
這卵石比河水還要冰涼……
定睛一看,這塊卵石的表麵不知道是因為河水衝刷的緣故還是被人為開鑿過,有一塊顏色特別黑亮的部分露出來。
是特種礦脈……
不止這一塊,還有很多……
從沒有人說過特種礦脈是在瑀江水下的,而且看這石頭的大小和開采狀態顯然是被人礦脈位置運輸至此處,再投入瑀江隱藏的。
這種礦石不懼水火,長時間放在水下也不會變質,同時也不易被人發現。
但大量礦石的堆積抬高了水位,這才致使河道的曲線看起來如此奇怪。
這也是為什麽他一靠近瑀江,那些黑衣人就忍不住動手的原因。
可是礦石又是從哪裏運輸過來的呢?
他的頭越來越痛……
金瞳靈眸依舊在,他能清晰地感覺自己的每一下心跳,可身體的溫度似乎也在隨著心跳在胸前的這個“大洞”裏流失。
缺氧的窒息感正在不斷侵蝕著他最後的神智,雙眼也逐漸從清涼轉變成了刺痛感,他忍不住想要閉上眼睛。
就在這時,他的腳踝處突然傳來一陣拉扯感……
……
“你有沒有聽到什麽動靜?”
瑀江似一頭沉睡的巨獸,靜謐平緩地流動著。
但吳杳的不安感卻愈加強烈,她一直在注視著江邊的動靜,可是有太多灌木在黑夜中阻隔,她始終沒有看清長敬所在的位置。
“起風了吧,江邊就是這樣,風聲大,呼呼的,你要是怕,可以離哥哥我近一點。”
吳杳沒有心情打趣,她總覺得聽到了什麽東西極速在空中劃過的聲音,可再仔細聽很快又沒有了。
“我下去找下長敬,你在這裏等我們回來。”
吳杳突然站了起來轉身就走,她還是無法忽視心中的直覺,她必須要親眼看到長敬平安。
“誒,你們都走了,我在這兒幹啥啊……真是服了你們了,這一天天的都睡不好覺……等我!”
陸路澆滅了火堆,追著吳杳的身影下了山。
這一夜,注定無法入眠。
……
“你確定李長敬已經死了?”
“屬下親眼看見他和顏閣老一起掉入了瑀江之中,顏閣老還用匕首刺中了他的前胸,他必死無疑。”
“找到屍體了嗎?”
“還,還沒有……屬下帶人沿著瑀江下遊找了一夜,暫未發現屍體。”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再去找。”
“是!”
“他的同伴呢?”
“還有兩個正在瑀江邊找李長敬,我們的弟兄一直在後麵跟著,是否要動手?”
“先不要,有她在,李長敬如果還活著就一定會去找她,我們就……”
然而,天亮時,黑衣人沒有找到長敬,吳杳和陸路也沒有。
“長敬這小子跑哪兒去了?難不成扔下我們自己跑了……”
“不可能。”
吳杳眉心緊皺,麵露憂色,長敬做事向來穩妥,從不會輕易拋下同伴做無準備的事。
“那我們現在怎麽辦,去哪兒找他啊?”
吳杳一直注視著平靜無波的江麵,許久未語。
“去上京。”
“啥?我們不找長敬了啊?你怎麽說走就走啊!”
陸路煩躁地抓了著頭發,看看已經果斷轉身向官道上走去的吳杳,又看看寬闊的江麵,一跺腳,還是跟上了吳杳。
“我們要不去最近的圍寧等他吧,他不管去哪兒都是要經過那裏的。”
吳杳騎上馬,奔著高升的紅日。
“等待是最沒用的做法,既然說好了要去上京,我們就去上京找他。他無論在哪裏,最終都會去上京與我們匯合。”
陸路想想也是,萬一在圍寧錯過了,就不知道要錯過多長時間和距離了,不如都去目的地。
“駕!”
兩人沿著長長的瑀江向東而去,新日撒在江麵上,紅彤彤的,就像是鮮血的顏色,帶給人無盡的忐忑不安。
但對於長敬來說,能再看到這輪紅日已經是再幸運不過的事。
他捂著胸口坐起來,渾然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他的衣服依舊是濕漉漉的,透著寒氣,手腳僵硬得仿佛不是自己的。
但最難受的卻還是胸口的傷。
他鬆開手低頭看了一眼,鬆了一口氣。
看來是老天爺還不想這麽早收割他的小命,匕首已經被水衝走了,紮的位置離心髒極近,但偏偏就是差了那麽一寸,這才讓他活著看到了第二天的太陽。
傷口不大,但極深,血液在他前胸染出了一個可怖的圖案,不知道損了多少元氣。若是有人此時見到他,怕不是要以為青天白日裏死人詐屍了。
但無論怎麽說,他現在還能喘氣就不算是最差的境地,而且不知是不是托了瑀江的福,水底的低溫替他止了血,現在除了疼就是……疼。
不止是傷口,還有腦袋——缺氧帶來的後遺症。
長敬環顧了一周,發現自己應該還是在瑀江附近的長灘上,有農家的炊煙在遠處升起,距離不算太遠,如果能走過去找到些藥草療傷,他這條命就算是保住了。
長敬深呼吸了一口氣,捂著傷口想要站起來,手一撐地這才發現自己左手裏還有東西。
低頭一看,原來是塊石頭。
不對,這觸感……
長敬把石頭翻了過來,看到了那黑漆漆,油亮亮的一麵。
是特種礦石。
嘿!沒想到,他不僅命大活了下來,竟然還把江底的特種礦石帶了上來。
這可是他此行的第一個重大收獲啊,不僅能佐證那些黑衣人的罪行,還能幫助它找尋礦脈的位置。
不枉他添這一個洞……
長敬花了很長時間才站起來,附近除了那處炊煙,就隻有茂密的森林,他來時的那座小山早就不見了蹤影,也找不到具體方位。
當務之急,還是療傷,等稍微好點了他就要馬上趕去找吳杳和陸路,他這一失蹤,他們還不知道會不會遇到其他追殺。
如果不出他所料,吳杳應該不會漫無目的地去找他,而是去一處他們都知道的地方匯合。
上京……
長敬腦海中冒出了相同的答案,他艱難地咧開嘴角,相信有離別就會有相逢。
至於昨晚那個女刺客,應該是已經死在瑀江裏了吧……
長敬邊整理著思路,邊往農家走,終於趕在了天黑前摸到了農戶的門。
萬幸的是,東西兩大帝國已經和平共處了近百年,現在也不在戰時狀態,什麽國仇家恨,種族歧視都扯不上,兩邊的人模樣看著也差不太多,這家農戶壓根沒問長敬來處,就收留了他。
長敬幸運的分到了一處床鋪,雖然很簡陋,但卻終於能讓他放下戒備,安心養傷。
農戶家裏隻有一對老夫妻,老爺爺以前是個獵人,就守著這片林子打獵,老了就守著一畝三分地種點糧養活自己和老婆子。
他們家的兒子聽說是去給一戶富貴人家做家丁,後來富人家去了上京做大買賣,他兒子也就跟著去了,兩三年才回來一趟。
因為老爺爺從前打獵的時候就時常受傷,家裏總是常備著一些治療外傷的草藥,這下全派上用場了。
長敬知足,也不貪心能有什麽靈丹妙藥讓他明天就下地跑,隻誠懇地道了謝,在夜晚來臨時,為這兩夫妻守一夜平安夢境。
不過說來也奇怪,他心態好是沒錯,可是這傷口也會因為心情好就好得快些嗎?
而且不是快了一星半點。
才三四天的功夫,長敬胸前的傷口就已經結了痂,隻要不做什麽大動作,基本都不疼了。
長敬麵上高興的很,老爺爺老奶奶也放心了許多,連連說要改行去開藥鋪做郎中了。
但長敬心裏卻不無疑惑。
他跟著爺爺學了十幾年的醫理,不說華佗在世,但基本原理都是懂的。他能在江水中泡了一夜,既不發燒,也不潰爛發膿,已經是走了大運了。
可是要說這麽快就恢複到看不出受過大傷是決計不可能的,傷筋動骨都要一百天,他這差點就見閻王的一刀會這麽簡單?
但不管他怎麽詫異不解,傷口還是一天一天好起來了,等到第七日的時候,除非脫下衣服摸著新生的傷疤,長敬已經感覺不到自己心口挨過刀這件事。
老爺爺端著小酒說他是貴人,命硬得很,他笑笑,隻禮貌地謝過他們的收留之恩,決定今天就要啟程去上京。
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神不好使了,記性也差,看著長敬就好像看到了自己兒子回家,總是拉著長敬的手把他當成親兒子念叨。
“又要走啦?阿娘給你做的吃食都帶上了嗎?記得早點回來啊,我和你阿爹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啦!”
長敬默默抓緊了老奶奶枯瘦的雙手,想起了爺爺。
“都帶上啦,我還會回來看你們的,你們一定要等我。”
老奶奶笑起來,連說了三個好,看得出是真的開心。
老爺爺精神還好,親自送了長敬到門口。
“年輕人就該出去闖闖,不要管我們這些老骨頭。大半年前,我還撿到過一個小子,也像你這般大,受了傷不喊疼,我治好了他,他就去上京了。我聽說啊,他現在可混出名頭了,連官家都很賞識他呢!
你要是在上京遇到他啊,幫我看看他好不好,他也算我半個兒子……”
長敬順口應了,又問:“他叫什麽名字?”
老爺爺自豪地笑起來,“叫重睿!還是我給他取的名兒!”
長敬一愣,“哪個重睿?”
隻有真的進到了瑀江深處,你才能明白它溫和流淌的表象與潛藏的狂躁奔湧截然不同。
身上的疼痛都在遠去,隻有越來越深刻的寒冷在侵入骨髓,麻木著長敬的四肢和神經。
他一直竭力讓自己不要閉上眼,往上遊,往上……
水波蕩漾下,他隻能看見一團溫暖的火焰在遠處的小山上燃燒著,那裏還有人在等他……
那個女刺客就在他旁邊,她的背後中了好幾隻箭。
隻要他一直拉著她,她也就死定了……
但是他不能死……
長敬用盡全身最後一絲力氣,想要攀住水底的卵石,不讓自己再被水流不斷衝向前。
但手中傳來的異樣觸感,又讓他忍不住去看。
這卵石比河水還要冰涼……
定睛一看,這塊卵石的表麵不知道是因為河水衝刷的緣故還是被人為開鑿過,有一塊顏色特別黑亮的部分露出來。
是特種礦脈……
不止這一塊,還有很多……
從沒有人說過特種礦脈是在瑀江水下的,而且看這石頭的大小和開采狀態顯然是被人礦脈位置運輸至此處,再投入瑀江隱藏的。
這種礦石不懼水火,長時間放在水下也不會變質,同時也不易被人發現。
但大量礦石的堆積抬高了水位,這才致使河道的曲線看起來如此奇怪。
這也是為什麽他一靠近瑀江,那些黑衣人就忍不住動手的原因。
可是礦石又是從哪裏運輸過來的呢?
他的頭越來越痛……
金瞳靈眸依舊在,他能清晰地感覺自己的每一下心跳,可身體的溫度似乎也在隨著心跳在胸前的這個“大洞”裏流失。
缺氧的窒息感正在不斷侵蝕著他最後的神智,雙眼也逐漸從清涼轉變成了刺痛感,他忍不住想要閉上眼睛。
就在這時,他的腳踝處突然傳來一陣拉扯感……
……
“你有沒有聽到什麽動靜?”
瑀江似一頭沉睡的巨獸,靜謐平緩地流動著。
但吳杳的不安感卻愈加強烈,她一直在注視著江邊的動靜,可是有太多灌木在黑夜中阻隔,她始終沒有看清長敬所在的位置。
“起風了吧,江邊就是這樣,風聲大,呼呼的,你要是怕,可以離哥哥我近一點。”
吳杳沒有心情打趣,她總覺得聽到了什麽東西極速在空中劃過的聲音,可再仔細聽很快又沒有了。
“我下去找下長敬,你在這裏等我們回來。”
吳杳突然站了起來轉身就走,她還是無法忽視心中的直覺,她必須要親眼看到長敬平安。
“誒,你們都走了,我在這兒幹啥啊……真是服了你們了,這一天天的都睡不好覺……等我!”
陸路澆滅了火堆,追著吳杳的身影下了山。
這一夜,注定無法入眠。
……
“你確定李長敬已經死了?”
“屬下親眼看見他和顏閣老一起掉入了瑀江之中,顏閣老還用匕首刺中了他的前胸,他必死無疑。”
“找到屍體了嗎?”
“還,還沒有……屬下帶人沿著瑀江下遊找了一夜,暫未發現屍體。”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再去找。”
“是!”
“他的同伴呢?”
“還有兩個正在瑀江邊找李長敬,我們的弟兄一直在後麵跟著,是否要動手?”
“先不要,有她在,李長敬如果還活著就一定會去找她,我們就……”
然而,天亮時,黑衣人沒有找到長敬,吳杳和陸路也沒有。
“長敬這小子跑哪兒去了?難不成扔下我們自己跑了……”
“不可能。”
吳杳眉心緊皺,麵露憂色,長敬做事向來穩妥,從不會輕易拋下同伴做無準備的事。
“那我們現在怎麽辦,去哪兒找他啊?”
吳杳一直注視著平靜無波的江麵,許久未語。
“去上京。”
“啥?我們不找長敬了啊?你怎麽說走就走啊!”
陸路煩躁地抓了著頭發,看看已經果斷轉身向官道上走去的吳杳,又看看寬闊的江麵,一跺腳,還是跟上了吳杳。
“我們要不去最近的圍寧等他吧,他不管去哪兒都是要經過那裏的。”
吳杳騎上馬,奔著高升的紅日。
“等待是最沒用的做法,既然說好了要去上京,我們就去上京找他。他無論在哪裏,最終都會去上京與我們匯合。”
陸路想想也是,萬一在圍寧錯過了,就不知道要錯過多長時間和距離了,不如都去目的地。
“駕!”
兩人沿著長長的瑀江向東而去,新日撒在江麵上,紅彤彤的,就像是鮮血的顏色,帶給人無盡的忐忑不安。
但對於長敬來說,能再看到這輪紅日已經是再幸運不過的事。
他捂著胸口坐起來,渾然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他的衣服依舊是濕漉漉的,透著寒氣,手腳僵硬得仿佛不是自己的。
但最難受的卻還是胸口的傷。
他鬆開手低頭看了一眼,鬆了一口氣。
看來是老天爺還不想這麽早收割他的小命,匕首已經被水衝走了,紮的位置離心髒極近,但偏偏就是差了那麽一寸,這才讓他活著看到了第二天的太陽。
傷口不大,但極深,血液在他前胸染出了一個可怖的圖案,不知道損了多少元氣。若是有人此時見到他,怕不是要以為青天白日裏死人詐屍了。
但無論怎麽說,他現在還能喘氣就不算是最差的境地,而且不知是不是托了瑀江的福,水底的低溫替他止了血,現在除了疼就是……疼。
不止是傷口,還有腦袋——缺氧帶來的後遺症。
長敬環顧了一周,發現自己應該還是在瑀江附近的長灘上,有農家的炊煙在遠處升起,距離不算太遠,如果能走過去找到些藥草療傷,他這條命就算是保住了。
長敬深呼吸了一口氣,捂著傷口想要站起來,手一撐地這才發現自己左手裏還有東西。
低頭一看,原來是塊石頭。
不對,這觸感……
長敬把石頭翻了過來,看到了那黑漆漆,油亮亮的一麵。
是特種礦石。
嘿!沒想到,他不僅命大活了下來,竟然還把江底的特種礦石帶了上來。
這可是他此行的第一個重大收獲啊,不僅能佐證那些黑衣人的罪行,還能幫助它找尋礦脈的位置。
不枉他添這一個洞……
長敬花了很長時間才站起來,附近除了那處炊煙,就隻有茂密的森林,他來時的那座小山早就不見了蹤影,也找不到具體方位。
當務之急,還是療傷,等稍微好點了他就要馬上趕去找吳杳和陸路,他這一失蹤,他們還不知道會不會遇到其他追殺。
如果不出他所料,吳杳應該不會漫無目的地去找他,而是去一處他們都知道的地方匯合。
上京……
長敬腦海中冒出了相同的答案,他艱難地咧開嘴角,相信有離別就會有相逢。
至於昨晚那個女刺客,應該是已經死在瑀江裏了吧……
長敬邊整理著思路,邊往農家走,終於趕在了天黑前摸到了農戶的門。
萬幸的是,東西兩大帝國已經和平共處了近百年,現在也不在戰時狀態,什麽國仇家恨,種族歧視都扯不上,兩邊的人模樣看著也差不太多,這家農戶壓根沒問長敬來處,就收留了他。
長敬幸運的分到了一處床鋪,雖然很簡陋,但卻終於能讓他放下戒備,安心養傷。
農戶家裏隻有一對老夫妻,老爺爺以前是個獵人,就守著這片林子打獵,老了就守著一畝三分地種點糧養活自己和老婆子。
他們家的兒子聽說是去給一戶富貴人家做家丁,後來富人家去了上京做大買賣,他兒子也就跟著去了,兩三年才回來一趟。
因為老爺爺從前打獵的時候就時常受傷,家裏總是常備著一些治療外傷的草藥,這下全派上用場了。
長敬知足,也不貪心能有什麽靈丹妙藥讓他明天就下地跑,隻誠懇地道了謝,在夜晚來臨時,為這兩夫妻守一夜平安夢境。
不過說來也奇怪,他心態好是沒錯,可是這傷口也會因為心情好就好得快些嗎?
而且不是快了一星半點。
才三四天的功夫,長敬胸前的傷口就已經結了痂,隻要不做什麽大動作,基本都不疼了。
長敬麵上高興的很,老爺爺老奶奶也放心了許多,連連說要改行去開藥鋪做郎中了。
但長敬心裏卻不無疑惑。
他跟著爺爺學了十幾年的醫理,不說華佗在世,但基本原理都是懂的。他能在江水中泡了一夜,既不發燒,也不潰爛發膿,已經是走了大運了。
可是要說這麽快就恢複到看不出受過大傷是決計不可能的,傷筋動骨都要一百天,他這差點就見閻王的一刀會這麽簡單?
但不管他怎麽詫異不解,傷口還是一天一天好起來了,等到第七日的時候,除非脫下衣服摸著新生的傷疤,長敬已經感覺不到自己心口挨過刀這件事。
老爺爺端著小酒說他是貴人,命硬得很,他笑笑,隻禮貌地謝過他們的收留之恩,決定今天就要啟程去上京。
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神不好使了,記性也差,看著長敬就好像看到了自己兒子回家,總是拉著長敬的手把他當成親兒子念叨。
“又要走啦?阿娘給你做的吃食都帶上了嗎?記得早點回來啊,我和你阿爹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啦!”
長敬默默抓緊了老奶奶枯瘦的雙手,想起了爺爺。
“都帶上啦,我還會回來看你們的,你們一定要等我。”
老奶奶笑起來,連說了三個好,看得出是真的開心。
老爺爺精神還好,親自送了長敬到門口。
“年輕人就該出去闖闖,不要管我們這些老骨頭。大半年前,我還撿到過一個小子,也像你這般大,受了傷不喊疼,我治好了他,他就去上京了。我聽說啊,他現在可混出名頭了,連官家都很賞識他呢!
你要是在上京遇到他啊,幫我看看他好不好,他也算我半個兒子……”
長敬順口應了,又問:“他叫什麽名字?”
老爺爺自豪地笑起來,“叫重睿!還是我給他取的名兒!”
長敬一愣,“哪個重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