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麽夠,至少需要1000畝的土地,可以容納數萬人的大型工廠。周叔,資金方麵,你不用擔心。我有這個資本,你是了解的。要麽不做,要麽就要做到最好,建立特區最大的製衣廠。”
眾人以為蔡致良發瘋了,不了解行情,畢竟這一大片紡織廠,加一塊也沒有1000畝。聽到蔡致良話,有激動的,有不以為然的,不一而足。
當著眾人的麵,周海也沒有反駁,總不能拆底,道:“我會盡快做個預算,向政府申請一下。”
蔡致良也是無奈,剛接手工廠,底氣不足,說到底還是沒有什麽說服力的舉措,比如外貿訂單。於是將目光投向趙誌遠,工廠的發展目前還是要靠外貿訂單,畢竟內地還沒有打開。
隨後,在周海的陪同下前往市區,入住南海酒店。並由香港美麗華集團、招商局集團、匯豐銀行聯合投資,於1983年興建了這家五星級酒店。
“蔡先生,我想在這邊多待幾天,觀察一下。”抵達酒店後,趙誌遠表達了自己想法。
“可以。”蔡致良也不會反對,“不過,在過年之前,我要看到第一筆訂單,不低於20萬美元的訂單。”
“公司那邊的授信?”趙誌遠有些疑慮。
“恒隆銀行,花旗銀行會重新評估亨達公司的授信,這你不用擔心。”蔡致良隨即問道:“你有什麽成算沒有?”
趙誌遠道:“這裏的成本很低。”
“那我就放心了。”蔡致良點點頭,成本從來都是貿易戰最為有力的武器。趙誌遠的回答讓蔡致良比較滿意,至少找對了方向,不過,能不能成功還是另外一說。
第二天上午,周海過來告知,招商辦的陳主任忙著接待馬來西亞來的貴賓,讓他們緩幾天。
蔡致良問道:“你見過馬來的人嗎?”
“是康泰集團,據說做糧油生意的。”周海說著自己打聽到的消息。
“領頭的人呢,姓龐還是姓蔡?”
“姓龐,龐鬆。”周海隨即問道:“你認識康泰集團的人?”
這世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在狹小的港島都碰不到,卻在這麽大的內陸碰見了。
“他老丈人姓蔡,跟我爺爺是堂兄弟。”蔡致良隨即笑道,“家族秘辛,你以後會知道的。”
既然來了,自然得四處走走,酒店一帶算是本地比較繁華的所在。蔡致良與帕塔一起漫無目的的閑逛。
突然眼前一亮,蔡致良喊道:“阿菁,方菁瑤……”
這算是今天的第二個意外,沒想到會在這裏遇見方菁瑤,算起來也有三個月沒見了。時已深秋,又剛下了一天的雨,雖然卡其色的大衣遮住了往日的倩影,但蔡致良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
但是話一出口,蔡致良又有些猶豫,有些不知該如何麵對。
“是你啊,好久不見。”方菁瑤就大方的多。
“是啊,好久不見。你們不是去花都了嗎,來這邊是?”蔡致良鬆了一口氣,說話自然了許多。
方菁瑤道:“在這邊投資了兩家酒店,過來查看一下工期。”
蔡致良道:“我也是,不過投資的是製衣廠,就是原先隆昌的工廠被我買下來了。”
“我記得你之前說過,製衣業沒什麽前途的。”方菁瑤疑問道。
“我是說過,不過那是香港的製衣業。”蔡致良沒想到方菁瑤還記的這件事。
“有區別嗎?”
“這裏的成本更低,僅僅憑借低價傾銷,就能將對手擠兌至破產。”蔡致良末了又加了一句,道:“就像二十年之前,港城從rb、歐美承接製衣業一般。”
兩人並肩而行,仿佛又回到了從前。隻是雙方說起話來都很客氣,沒有了往日的親密。
“都說心寬體胖,看來你在廣州過得還如意。”蔡致良莫名的調侃了一句。
方菁瑤突然停下腳步,直愣愣地盯著蔡致良,隨後指著前麵,道:“我到了,再見。”
方菁瑤隨即加快腳步,直到消失在視線中,也不知道因何突然變了臉色。
“蔡先生,還要繼續逛嗎?”帕塔近前問道,他是無所謂的。
“去吃飯吧。”蔡致良也沒了繼續逛的心情。
帕塔看看天色,想說時間還早,但是看看蔡致良的臉色,也就沒有說出口,跟在蔡致良身後,盡到一個司機的責任。
臨近中午,蔡致良回到酒店時,遇見一個實在是不想遇見的人。
“阿良,這麽巧啊。”
“姑父,四爺爺也來了嗎?”蔡致良不情願的稱呼了一聲。
龐鬆搖搖頭,道:“沒有,馬來更暖和一些,老爺子冬天一般是不出門的。”
蔡致良見龐鬆沒有介紹同伴的意思,也就沒有打招呼,道:“你這次親自來,是投資什麽項目嗎?”
“是一家澱粉廠,還在選址。”龐鬆簡單說了一下,隨即提起鮑國威,道:“鮑先生實在是多心了,一聲不吭便離職了,讓我好生惋惜。”
蔡致良笑笑,沒有評論,道:“我也是聽說了,前些天想邀他回報社,被他拒絕了。”
這自然不是真的,鮑國威已經開始著手明秀周刊的發行。
“鮑先生的才華是有目共睹的,就是有時候不夠果決。”龐鬆似是有些遺憾,隨即道,“你最近在關注什麽項目,要是方便的話,可以一起合作。”
蔡致良道:“現在股市暴跌,到處都是抄底的機會,哪裏還需要合作,閉著眼睛買便是了。”
“股災以來,被除牌的公司都有好幾家,這萬一,一腳陷進泥潭裏,想拔都拔不出來了。”龐鬆淡淡地道:“如果阿良覺得不方便說的話,那就算了。”
“其時啊,最大的機會是在內地,大多數工廠,尤其是國有工廠。不說南方,從長江流域到東北,哦……重工業,體現一個國家實力的標誌性產業,如果有人投資,更換設備的話,想來是不愁銷路的。以康泰集團的人脈和影響力,應該能夠有更大的收獲。”蔡致良點到為止。
“是嗎?”龐鬆疑惑地看了蔡致良一眼,道:“阿良,這有些遠,你投資了?”
“我現在連擴大一下特區製衣廠的規模,都無法如意,就別提重工業了。”蔡致良擺擺手,道:“等過個一兩年,我應該會去看看,穩賺不賠的生意,這兩年,你應該有感覺。”
蔡致良希望龐鬆如自己所言,去大舉投資,或許等待他的將是一個足夠其掙紮數年的泥潭。
“就是隆昌建立的那家製衣廠?”龐鬆顯然也聽過的。
“是啊……”
蔡致良與龐鬆寒暄了幾句,便各自離去。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周海與蔡致良才見到那位陳主任,拿下工廠後麵那塊地皮沒有問題,但是陳主任明顯對蔡致良的紡織城計劃不感興趣。
不過也總算有些收獲吧,希望趙誌遠能給自己帶來一些驚喜。
蔡致良不知道,在他視察工廠的這兩天,關於他收購置地的消息,被傳的沸沸揚揚。
眾人以為蔡致良發瘋了,不了解行情,畢竟這一大片紡織廠,加一塊也沒有1000畝。聽到蔡致良話,有激動的,有不以為然的,不一而足。
當著眾人的麵,周海也沒有反駁,總不能拆底,道:“我會盡快做個預算,向政府申請一下。”
蔡致良也是無奈,剛接手工廠,底氣不足,說到底還是沒有什麽說服力的舉措,比如外貿訂單。於是將目光投向趙誌遠,工廠的發展目前還是要靠外貿訂單,畢竟內地還沒有打開。
隨後,在周海的陪同下前往市區,入住南海酒店。並由香港美麗華集團、招商局集團、匯豐銀行聯合投資,於1983年興建了這家五星級酒店。
“蔡先生,我想在這邊多待幾天,觀察一下。”抵達酒店後,趙誌遠表達了自己想法。
“可以。”蔡致良也不會反對,“不過,在過年之前,我要看到第一筆訂單,不低於20萬美元的訂單。”
“公司那邊的授信?”趙誌遠有些疑慮。
“恒隆銀行,花旗銀行會重新評估亨達公司的授信,這你不用擔心。”蔡致良隨即問道:“你有什麽成算沒有?”
趙誌遠道:“這裏的成本很低。”
“那我就放心了。”蔡致良點點頭,成本從來都是貿易戰最為有力的武器。趙誌遠的回答讓蔡致良比較滿意,至少找對了方向,不過,能不能成功還是另外一說。
第二天上午,周海過來告知,招商辦的陳主任忙著接待馬來西亞來的貴賓,讓他們緩幾天。
蔡致良問道:“你見過馬來的人嗎?”
“是康泰集團,據說做糧油生意的。”周海說著自己打聽到的消息。
“領頭的人呢,姓龐還是姓蔡?”
“姓龐,龐鬆。”周海隨即問道:“你認識康泰集團的人?”
這世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在狹小的港島都碰不到,卻在這麽大的內陸碰見了。
“他老丈人姓蔡,跟我爺爺是堂兄弟。”蔡致良隨即笑道,“家族秘辛,你以後會知道的。”
既然來了,自然得四處走走,酒店一帶算是本地比較繁華的所在。蔡致良與帕塔一起漫無目的的閑逛。
突然眼前一亮,蔡致良喊道:“阿菁,方菁瑤……”
這算是今天的第二個意外,沒想到會在這裏遇見方菁瑤,算起來也有三個月沒見了。時已深秋,又剛下了一天的雨,雖然卡其色的大衣遮住了往日的倩影,但蔡致良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
但是話一出口,蔡致良又有些猶豫,有些不知該如何麵對。
“是你啊,好久不見。”方菁瑤就大方的多。
“是啊,好久不見。你們不是去花都了嗎,來這邊是?”蔡致良鬆了一口氣,說話自然了許多。
方菁瑤道:“在這邊投資了兩家酒店,過來查看一下工期。”
蔡致良道:“我也是,不過投資的是製衣廠,就是原先隆昌的工廠被我買下來了。”
“我記得你之前說過,製衣業沒什麽前途的。”方菁瑤疑問道。
“我是說過,不過那是香港的製衣業。”蔡致良沒想到方菁瑤還記的這件事。
“有區別嗎?”
“這裏的成本更低,僅僅憑借低價傾銷,就能將對手擠兌至破產。”蔡致良末了又加了一句,道:“就像二十年之前,港城從rb、歐美承接製衣業一般。”
兩人並肩而行,仿佛又回到了從前。隻是雙方說起話來都很客氣,沒有了往日的親密。
“都說心寬體胖,看來你在廣州過得還如意。”蔡致良莫名的調侃了一句。
方菁瑤突然停下腳步,直愣愣地盯著蔡致良,隨後指著前麵,道:“我到了,再見。”
方菁瑤隨即加快腳步,直到消失在視線中,也不知道因何突然變了臉色。
“蔡先生,還要繼續逛嗎?”帕塔近前問道,他是無所謂的。
“去吃飯吧。”蔡致良也沒了繼續逛的心情。
帕塔看看天色,想說時間還早,但是看看蔡致良的臉色,也就沒有說出口,跟在蔡致良身後,盡到一個司機的責任。
臨近中午,蔡致良回到酒店時,遇見一個實在是不想遇見的人。
“阿良,這麽巧啊。”
“姑父,四爺爺也來了嗎?”蔡致良不情願的稱呼了一聲。
龐鬆搖搖頭,道:“沒有,馬來更暖和一些,老爺子冬天一般是不出門的。”
蔡致良見龐鬆沒有介紹同伴的意思,也就沒有打招呼,道:“你這次親自來,是投資什麽項目嗎?”
“是一家澱粉廠,還在選址。”龐鬆簡單說了一下,隨即提起鮑國威,道:“鮑先生實在是多心了,一聲不吭便離職了,讓我好生惋惜。”
蔡致良笑笑,沒有評論,道:“我也是聽說了,前些天想邀他回報社,被他拒絕了。”
這自然不是真的,鮑國威已經開始著手明秀周刊的發行。
“鮑先生的才華是有目共睹的,就是有時候不夠果決。”龐鬆似是有些遺憾,隨即道,“你最近在關注什麽項目,要是方便的話,可以一起合作。”
蔡致良道:“現在股市暴跌,到處都是抄底的機會,哪裏還需要合作,閉著眼睛買便是了。”
“股災以來,被除牌的公司都有好幾家,這萬一,一腳陷進泥潭裏,想拔都拔不出來了。”龐鬆淡淡地道:“如果阿良覺得不方便說的話,那就算了。”
“其時啊,最大的機會是在內地,大多數工廠,尤其是國有工廠。不說南方,從長江流域到東北,哦……重工業,體現一個國家實力的標誌性產業,如果有人投資,更換設備的話,想來是不愁銷路的。以康泰集團的人脈和影響力,應該能夠有更大的收獲。”蔡致良點到為止。
“是嗎?”龐鬆疑惑地看了蔡致良一眼,道:“阿良,這有些遠,你投資了?”
“我現在連擴大一下特區製衣廠的規模,都無法如意,就別提重工業了。”蔡致良擺擺手,道:“等過個一兩年,我應該會去看看,穩賺不賠的生意,這兩年,你應該有感覺。”
蔡致良希望龐鬆如自己所言,去大舉投資,或許等待他的將是一個足夠其掙紮數年的泥潭。
“就是隆昌建立的那家製衣廠?”龐鬆顯然也聽過的。
“是啊……”
蔡致良與龐鬆寒暄了幾句,便各自離去。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周海與蔡致良才見到那位陳主任,拿下工廠後麵那塊地皮沒有問題,但是陳主任明顯對蔡致良的紡織城計劃不感興趣。
不過也總算有些收獲吧,希望趙誌遠能給自己帶來一些驚喜。
蔡致良不知道,在他視察工廠的這兩天,關於他收購置地的消息,被傳的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