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平昭十六年,元宵。
皓月當空,千燈璀璨,街市上花燈爭奇鬥豔,鑲嵌珍珠珠寶的彩燈惹來驚歎,少女們歡欣雀躍,文人墨客把酒言歡,咿咿呀呀的戲台唱著才子佳人的花好月圓,異鄉的旅人坐在茶館忍不住掬一把思鄉淚......
螢燭燈火匯聚起來的安然溫暖,明媚卻短暫,熙熙攘攘的人群自顧自的分開、匯合,再分開、再匯合,最終朝著各自的方向散去。
現世安穩,繁華三千如夢似幻,川流不息,是俗世的快樂呀。
茶樓高處,冷風吹過讓人直打哆嗦。
少女意興闌珊,半開半閉的雙眸透著銳利,俯瞰大街,慵懶地倚著窗輕敲欄杆,漠然的神色帶著拒人千裏的冷調,像是未化的冬雪,快要融進這未散的春寒裏。
“真吵。”
我素來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樓下街市喧囂,彌漫著令人厭的沒完沒了的煙火味道。
先生說人的悲喜並不相通,我深以為然。
正如此刻,他們聲情並茂得沉浸佳節的喜悅,我如何也感受不到,至於我的無聊也無人知曉。
阿楚把心心念念的城南街雲吞帶來了,好說歹說的,哄著要小姐嚐嚐。
“不錯。”謝喬漫不經心地沾一勺湯匙。其實她對吃食並沒有特別大的興致,麵對阿楚期待的樣子,又不忍叫人失望。
從小到大,謝喬對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沒有興致,對“人為何而活”這件事充滿了疑問,說出來怕叫她娘親傷心。
她想著,有時很羨慕先生和阿楚,一個生得月朗風清、一個活得天真爛漫。
“小姐小姐,你看,橋邊有才子佳人約會耶,哇哦,那佳人真是我......我見,什麽憐......”
謝喬冰冷的眼神沒有一絲波瀾,像是極度疲倦似的,道:“是我見猶憐。”
“對對,身邊的公子怪俊俏的,這叫‘花好月圓人長久’,剛路過戲台子,伶人娘子是這麽唱的呢。”
是嗎?
謝喬冷笑,俊俏公子神態傲慢,自命不凡,周身氣息渾濁,與家中某個人物倒是同類,一麵與佳人調情,另一麵對著佳人的俏丫鬟動手動腳,十足的潑皮無賴。
阿楚當然注意不到,人們總被表麵假象蒙蔽,看不到皮肉下的本真。
這街上人群百態,你賞的是繁華璀璨,而我卻見百鬼夜行......
不止有浪蕩的俊俏公子,瞧那邊三兩成群的姐妹,挽抱在一起,親親熱熱,心裏卻是一個妒來一個恨;竊文奪籌的華衣文人心虛地接受眾人追捧,座下某個寒衣正咬牙切齒;戲台上伶人身形纖細,濃妝豔抹也蓋不住凶戾之氣;捂臉抹淚的異鄉客嘴角一絲不被察覺的詭異微笑......
夜晚的寒風拂過臉龐,她抽出手,指尖凍得通紅,對著燈火最亮的地方隔空觸碰。
話說起來,我幼年早慧,心思遠較他人敏銳,身旁親近之人情緒變化,不管他如何隱藏,都能被我感知。
那時隻知人有喜怒好惡,不曉人心分善惡,也過了那麽一段無憂無慮的日子。大概對世事認知的朦朧愚昧些,為人糊塗些,更能輕易找到快樂。
想來我也是夠可憐的,早年生過一場大病,夜夜惡夢纏身,遇過仙人授我清心笛曲,方驅走夢魘。
將將病愈,我眼睛又不大好使了,看人迷離不清,隻覺得其動作太多、表情太盛,三魂七魄呼之欲出,無法言狀。隻聞得,有人氣味清甜、有人惡臭不堪,家中長輩見我時時掩鼻扭捏,暗罵我衰人作怪。
他人表裏不一之處,笑裏藏刀之言,我都了然。
對我指指點點的人多了,陳媽媽從不叫我吃虧,處理起這些人來爽辣至極,畢竟年輕時溫柔得能掐出水來,為了我,竟修煉成了府邸裏獨一號的潑辣人物,但父親對她頗有微詞。
陳媽媽怕閑言碎語使我傷心,每每寬慰我,誇我聰慧過人,是“瑤池一朵奇葩”,是“九天玄女下凡”報恩來的。
我險些相信,隱隱有了與眾不同、自命不凡的神氣。
後來,先生告訴我:人外形化氣,相由心生。因我眼尖入微,能觀氣辨人善惡,洞察人心,什麽清甜或是惡臭的都是小孩子拙於表達喜惡的戲言。
謝喬自小盡知人心險惡,內心煎熬,無從排解。
這些年來,多虧了先生,常與她談心論道,聽她傾訴,解她疑惑。
跟著先生修身養性了許久,果有成效,練就了心外無物的本事,見外人能泰然處之,聚神凝氣時觀其神似能聽其腹中私語,管她情不情願,耳朵竟一一捕捉,灼燒五內,真叫人痛苦加倍。
記得有一次,大管家常叔管教新進府的仆人,年少的謝喬正巧路過,閑來好奇就看了片刻,仆人跟著各家管事俯首帖耳立侍兩排,聽著常叔說著府裏的規矩。
望著新仆,她也聽得入神,分明隻有常叔一人在說話,恍惚間卻聽到七八張嘴在吵吵。
混亂中一個小丫鬟豔羨的眼光定然,好似在對自己評頭論足,“這是哪房的小姐,衣裳真好看,我穿也不差”、“哼,隻是比我會投胎而已”、“等我有朝一日被府上的貴人相中,定不會比她差”......
又一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丫頭。
她話甚多,像是渾身長滿了嘴巴,聒噪的聲音不停往謝喬耳朵裏鑽,令內心無比狂躁。
“滾!!!”
自此,喬二小姐一戰成名,以孤僻狂放之態,於謝府的惡名深入人心。人皆道:謝府二小姐古怪偏執、傲慢少禮,是個不易相處的主兒。
比起旁人視名聲如命,謝喬卻不以為意,本就避人如蛇蠍,再無人敢輕易招惹於她,反倒自在清閑。
漫漫長夜,她清冷寂寥的眼眸劃過向深邃的長空,遙遙不知歸處。
直到燈會人流散盡,茶館打烊送客,主仆倆這才攏緊披風,打道回府。
平昭十六年,元宵。
皓月當空,千燈璀璨,街市上花燈爭奇鬥豔,鑲嵌珍珠珠寶的彩燈惹來驚歎,少女們歡欣雀躍,文人墨客把酒言歡,咿咿呀呀的戲台唱著才子佳人的花好月圓,異鄉的旅人坐在茶館忍不住掬一把思鄉淚......
螢燭燈火匯聚起來的安然溫暖,明媚卻短暫,熙熙攘攘的人群自顧自的分開、匯合,再分開、再匯合,最終朝著各自的方向散去。
現世安穩,繁華三千如夢似幻,川流不息,是俗世的快樂呀。
茶樓高處,冷風吹過讓人直打哆嗦。
少女意興闌珊,半開半閉的雙眸透著銳利,俯瞰大街,慵懶地倚著窗輕敲欄杆,漠然的神色帶著拒人千裏的冷調,像是未化的冬雪,快要融進這未散的春寒裏。
“真吵。”
我素來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樓下街市喧囂,彌漫著令人厭的沒完沒了的煙火味道。
先生說人的悲喜並不相通,我深以為然。
正如此刻,他們聲情並茂得沉浸佳節的喜悅,我如何也感受不到,至於我的無聊也無人知曉。
阿楚把心心念念的城南街雲吞帶來了,好說歹說的,哄著要小姐嚐嚐。
“不錯。”謝喬漫不經心地沾一勺湯匙。其實她對吃食並沒有特別大的興致,麵對阿楚期待的樣子,又不忍叫人失望。
從小到大,謝喬對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沒有興致,對“人為何而活”這件事充滿了疑問,說出來怕叫她娘親傷心。
她想著,有時很羨慕先生和阿楚,一個生得月朗風清、一個活得天真爛漫。
“小姐小姐,你看,橋邊有才子佳人約會耶,哇哦,那佳人真是我......我見,什麽憐......”
謝喬冰冷的眼神沒有一絲波瀾,像是極度疲倦似的,道:“是我見猶憐。”
“對對,身邊的公子怪俊俏的,這叫‘花好月圓人長久’,剛路過戲台子,伶人娘子是這麽唱的呢。”
是嗎?
謝喬冷笑,俊俏公子神態傲慢,自命不凡,周身氣息渾濁,與家中某個人物倒是同類,一麵與佳人調情,另一麵對著佳人的俏丫鬟動手動腳,十足的潑皮無賴。
阿楚當然注意不到,人們總被表麵假象蒙蔽,看不到皮肉下的本真。
這街上人群百態,你賞的是繁華璀璨,而我卻見百鬼夜行......
不止有浪蕩的俊俏公子,瞧那邊三兩成群的姐妹,挽抱在一起,親親熱熱,心裏卻是一個妒來一個恨;竊文奪籌的華衣文人心虛地接受眾人追捧,座下某個寒衣正咬牙切齒;戲台上伶人身形纖細,濃妝豔抹也蓋不住凶戾之氣;捂臉抹淚的異鄉客嘴角一絲不被察覺的詭異微笑......
夜晚的寒風拂過臉龐,她抽出手,指尖凍得通紅,對著燈火最亮的地方隔空觸碰。
話說起來,我幼年早慧,心思遠較他人敏銳,身旁親近之人情緒變化,不管他如何隱藏,都能被我感知。
那時隻知人有喜怒好惡,不曉人心分善惡,也過了那麽一段無憂無慮的日子。大概對世事認知的朦朧愚昧些,為人糊塗些,更能輕易找到快樂。
想來我也是夠可憐的,早年生過一場大病,夜夜惡夢纏身,遇過仙人授我清心笛曲,方驅走夢魘。
將將病愈,我眼睛又不大好使了,看人迷離不清,隻覺得其動作太多、表情太盛,三魂七魄呼之欲出,無法言狀。隻聞得,有人氣味清甜、有人惡臭不堪,家中長輩見我時時掩鼻扭捏,暗罵我衰人作怪。
他人表裏不一之處,笑裏藏刀之言,我都了然。
對我指指點點的人多了,陳媽媽從不叫我吃虧,處理起這些人來爽辣至極,畢竟年輕時溫柔得能掐出水來,為了我,竟修煉成了府邸裏獨一號的潑辣人物,但父親對她頗有微詞。
陳媽媽怕閑言碎語使我傷心,每每寬慰我,誇我聰慧過人,是“瑤池一朵奇葩”,是“九天玄女下凡”報恩來的。
我險些相信,隱隱有了與眾不同、自命不凡的神氣。
後來,先生告訴我:人外形化氣,相由心生。因我眼尖入微,能觀氣辨人善惡,洞察人心,什麽清甜或是惡臭的都是小孩子拙於表達喜惡的戲言。
謝喬自小盡知人心險惡,內心煎熬,無從排解。
這些年來,多虧了先生,常與她談心論道,聽她傾訴,解她疑惑。
跟著先生修身養性了許久,果有成效,練就了心外無物的本事,見外人能泰然處之,聚神凝氣時觀其神似能聽其腹中私語,管她情不情願,耳朵竟一一捕捉,灼燒五內,真叫人痛苦加倍。
記得有一次,大管家常叔管教新進府的仆人,年少的謝喬正巧路過,閑來好奇就看了片刻,仆人跟著各家管事俯首帖耳立侍兩排,聽著常叔說著府裏的規矩。
望著新仆,她也聽得入神,分明隻有常叔一人在說話,恍惚間卻聽到七八張嘴在吵吵。
混亂中一個小丫鬟豔羨的眼光定然,好似在對自己評頭論足,“這是哪房的小姐,衣裳真好看,我穿也不差”、“哼,隻是比我會投胎而已”、“等我有朝一日被府上的貴人相中,定不會比她差”......
又一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丫頭。
她話甚多,像是渾身長滿了嘴巴,聒噪的聲音不停往謝喬耳朵裏鑽,令內心無比狂躁。
“滾!!!”
自此,喬二小姐一戰成名,以孤僻狂放之態,於謝府的惡名深入人心。人皆道:謝府二小姐古怪偏執、傲慢少禮,是個不易相處的主兒。
比起旁人視名聲如命,謝喬卻不以為意,本就避人如蛇蠍,再無人敢輕易招惹於她,反倒自在清閑。
漫漫長夜,她清冷寂寥的眼眸劃過向深邃的長空,遙遙不知歸處。
直到燈會人流散盡,茶館打烊送客,主仆倆這才攏緊披風,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