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7年,二月廿五,東海堡,東海儲蓄所。


    “承蒙惠顧,趙兄,您的賬戶餘額是十五萬四千文,您確認一下。”


    櫃台後麵,財政部的雇傭勞工王清泉對著趙虎子如此說。


    趙虎子心裏盤算了一會兒,他數學很好,很快換算出這就是兩百貫整沒錯。他之前寄存在財政部的就是這個數額,於是點頭確認:“嗯,沒錯,多謝啊,王秀才”。


    東海商社發工資的流程是各部門發給勞工工資條,然後勞工拿著條子去東海堡內的財政部領取銅錢。由於大部分勞工沒有固定住處,不方便保存財物,就有不少勞工暫時把得到的工資寄存在財政部,等需要的時候再支取。


    這一開始隻是記筆賬的事,沒多大麻煩,後來隨著第一艦隊貿易回來,一下子又多了幾十個大額儲戶,財政部就意識到了該改革的時候。於是,他們就計劃設立一個銀行機構,管理存款業務。


    他們在正月廿三的全體大會提出申請,順利得到了批準,然後就在東海堡財政部辦公室旁邊設立了一個“東海儲蓄所”,把儲蓄業務轉移到了這裏來。


    東海儲蓄所由股東紀萍萍負責。她穿越前是正經的金融專業、銀行櫃員,到任後首先就做出了重大改革:儲蓄所的記賬單位統一改成“文”,不再使用“貫”這種別扭的770進製。


    “太奇怪了,極不合理,又不方便,我早就看它不爽了。”第一次儲蓄所內部會議上,她如是評價省陌貫製。


    儲蓄所參考後世先進的銀行業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設計了一套業務流程。開業沒幾天,首先就是把之前的儲戶一個個叫過來,跟他們確認賬戶餘額,發給他們存單。趙虎子作為儲量排名前列的vip客戶,自然是第一批過來辦業務的。


    現在在儲蓄所存款並沒有利息,儲戶們也沒什麽意見。在他們看來,不收保管費就不錯了,還想要利息?哪來的好事啊!


    “櫃員”王清泉是財政部的雇傭勞工,因為之前讀過書,腦子靈活,很快學會了阿拉伯數字和借貸記賬法,所以被紀萍萍要了過來,既當櫃員,也要做些別的工作。


    他被趙虎子稱為“秀才”,不是因為他考過科舉。實際上“秀才”作為科舉製度中的一個等級,是明朝才確定下來的,這個時代隻要讀過書就能被稱為秀才。


    金朝崩潰之後,科舉製度不複存在,隻在1238年由名相耶律楚材主持過一次試科舉,之後就一直斷絕了。


    但北方大族、鄉紳和商人仍在按照以往的習慣培養讀書人。這些基層知識分子沒法考科舉,其中有家業可以繼承的也隻是極少數,大部分人就隻能流入各種行業,做些記賬、文書、代人寫信之類的行業,形成了供過於求的局麵,東海商社就雇傭了不少。


    其實經統合部的分析,這些底層讀書人大概是最可能支持東海商社的階層了。地主和軍閥階層追求穩定,除非把刀架在脖子上,否則是不太可能支持東海商社的;而底層農民則不太在意誰在他們頭上,雖然不會反抗東海商社,但也不會主動支持。隻有這些底層知識分子,因為通天梯斷絕,所以多少對蒙古人是有些怨恨的。雖說即使科舉存在,他們中的大部分也是考不中進士的,但總是個念想不是?


    不過科舉的斷絕,也使得他們不會年複一年把青春浪費在故紙堆上,為尋生計多少會學些實學。所以北地的讀書人不會像南宋的讀書人或者後世的明清讀書人那樣有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排斥東海商社這樣的“蠻夷”。相反,他們能看出東海人是有真才實學的,願意學習東海學問,這就容易在文化上對東海商社產生認同感,成為可爭取的對象。


    王清泉就是這麽一個人,聽說他家祖上也是濰州大族,在幾十年前的亂世中跑來即墨避難,在墨水河南買了幾百畝地,勉強做了個小地主。他是家中第四子,沒家業可以繼承,雖然比普通農民強一些,但也沒什麽前途,隻能去即墨城尋點活計做。正好這時候東海商社占領了城陽區,他見這幫人似乎是講道理的,就接受了雇傭,去財政部辦事,結果對這方麵的知識一點就透,很快被重視起來。


    王清泉把兩份合同遞給趙虎子,趙虎子看了一下,上麵用的都是簡體字,他基本都認識,寫的無非是些儲蓄業務的注意事項,他覺得沒問題,就歪歪扭扭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王清泉確認了一下,也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交給了旁邊的紀萍萍。紀萍萍看了一下,簽上自己的名字,就存檔了。


    “趙兄,你是想要記名存單,還是不記名存單?”王清泉坐回櫃台,對趙虎子如此說。


    趙虎子有些奇怪,問:“記名存單是什麽?不記名又是什麽?”


    “記名存單,就是專屬你個人的存單,”王清泉拿出一張樣品來展示給他看,“你得留下花押或者密語,以後必須你本人帶著存單過來驗證花押密語之後才能取錢。”


    “嗯,是該這樣的,”趙虎子點點頭,錢就該好好保存起來才行,“那不記名呢?”


    王清泉又拿出一張票據,是用南方買回來的硬紙做的,上麵印著一些花紋,左邊寫著“100”“一百文”、“壹佰文”三個數字,右邊畫了一百個銅錢,十個一組分了十組,左下角有一長串編號,右下角有一行小字“東海02年內可提取”。


    他把這張紙遞給趙虎子,說道:“不記名存單就是這樣子的了,不管是誰拿著過來,都能取錢。你要是丟了,自然就沒了,但也有好處,如果你要買什麽東西,直接把存單給他,讓他來取錢就行了。”


    趙虎子這下子明白了,他在南邊是見過會子的,這不是差不多嘛。


    於是他把大部分存款都放進了記名存單裏,隻取了兩千文的“不記名存單”試著用一下。


    王清泉給了他10張一百麵額的和50張二十麵額的。這之後就沒有更小麵額了,現在紙張和印刷成本太貴,鑄幣稅還不夠紙錢呢。


    趙虎子接過記名存單,看了一遍,小心折起來收進懷裏。又把不記名存單數了一遍,確認沒問題之後,想了想,取出一張二十麵額的遞給王清泉,笑道:“王秀才,那你給俺把這張取了唄。”


    王清泉輕輕一笑,接過存單,到後麵的小木箱中數出20枚銅錢,交給了趙虎子。這種小額提取,他有權限直接操作,不用向紀萍萍申請,隻要結算的時候對上賬就行了。


    趙虎子接過銅錢,憨厚一笑,對王清泉和紀萍萍道了謝,就出門往南去了。今天他們海洋部還有重要的海試要做呢。


    儲蓄所搞出這個“不記名存單”,自然是對發行紙幣的一種嚐試。實際上現在東海商社還沒搞出成熟的防偽技術,不敢一下子就大量發鈔,這次隻是小規模實驗一下,發行的“不記名存單”都備足了準備金,絕無超發,而且限定了有效期,到明年就作廢了。


    路要一步步走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255再鑄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修改兩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修改兩次並收藏1255再鑄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