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又稱蝗禍,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大量的蝗蟲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蝗蟲極喜溫暖幹燥,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說法。


    天啟五年,六月底。山東等地傳來消息。說是發生了蝗災!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蟲是一種喜歡溫暖幹燥的昆蟲,幹旱的環境對它們繁殖、生長發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因為蝗蟲將卵產在土壤中,土壤比較堅實,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它們產卵。


    幹旱使蝗蟲大量繁殖,迅速生長,釀成災害的緣由有兩方麵。一方麵,在幹旱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麵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


    同時,在幹旱年份,河、湖水麵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麵,幹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


    相反,多雨和陰濕環境對蝗蟲的繁衍有許多不利影響。蝗蟲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會延遲蝗蟲生長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陰濕的環境還會使蝗蟲流行疾病,而且雨雪還能直接殺滅蝗蟲卵。另外,蛙類等天敵增加,也會增加蝗蟲的死亡率。


    當蝗群處於這個密度的時候,蝗蟲會排列成行,開始朝同一個方向前進。蝗蟲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沒有翅的“若蟲”,它們傾向於相互避開。但是如果資源變得缺乏,它們就被迫相互影響。


    然後,它們可以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這種蝗群有能力統一行動,進入近鄰的棲息地,並讓越來越多的蝗蟲加入進來,最終成為了巨大的蝗群。


    因此,預測群體行動的開始,對於控製蝗災爆發是至關重要的。這組科學家把數量逐漸增加的蝗群放在了一個圓形的場地裏,記錄下它們的行為,並用計算機軟件追蹤它們的運動。在中等密度的時候(每平方米25到62頭蝗蟲),蝗蟲會排列成行,並開始朝著同一個方向運動,甚至統一地突然改變方向。


    在實驗中,當每平方米蝗蟲數量超過74的時候,有序前進的蝗群停止改變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斷前進了8小時。這些觀察結果證實了被稱作自推進顆粒模型的計算機模型所預計的結果。buhl和他的同事認為,使用這樣的模型可能有助於設計出控製蝗災爆發的方法。他們的研究成果也支持了聯合國糧農組織關於蝗蟲若蟲群體的定義。在這個定義密度上,蝗群容易越過“引爆點”,從而觸發蝗災。


    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嚴重的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中國古書上就有“旱極而蝗”的記載。


    近幾年來,蝗蟲在後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觸碰時,蝗蟲就會改變原來獨來獨往的習慣,變得喜歡群居。


    蝗蟲通常膽小、喜歡獨居,危害有限。但它們有時候會改變習性,喜歡群聚生活,最終大量聚集、集體遷飛,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災,對農業造成極大損害。


    牛津大學的科學家說,他們對處於獨居階段的沙漠蝗蟲進行試驗,反複觸碰蝗蟲身體的多個部位,以尋找是否有某些觸覺因素使蝗蟲改變習性。結果發現,當蝗蟲後腿的某個部位受刺激之後,它們就會突然變得喜愛群居,而觸碰身體其它部位如觸角、嘴部或腹部都不會有這種效果。


    科學家認為,在某一自然環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蟲後腿彼此觸碰,可能導致其改變習性,開始成群生活,其成員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進而形成蝗災。如果能發現到底是哪些化學信號刺激了蝗蟲的神經係統促使其行為發生改變,就可能研製出防止蝗蟲群聚的新型農藥。


    蝗災是世界性的災變,而且源遠流長,《詩經》中已提到“去其螟螣(螣即蝗蟲),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日本在《日本後紀》一書中首見蝗災。中國曆史上迭起蝗災,受災區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布,嚴重時可能遍及整個黃土高原,鄧雲特《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中國古代對蝗蟲認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說法,又有“蝗魚(蝦)互化”之說,如:宋代陸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魚卵所化”。潘自牧的《記纂淵海》:“有蝗化為魚蝦”。李昉《太平禦覽》〈蝦門〉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為魚蝦。”。李蘇《見物》記載:“旱涸則魚、蝦子化蝗,故多魚兆豐年。”


    蝗災的發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為因素。蝗蟲必須在植被覆蓋率低於50%的土地上產卵,如果一個地方山清水秀,沒有裸露的土地,蝗蟲就無法繁衍。現在有些地方的生態意識不強,有的單純認為治理汙染才是保護環境,而對於改善蝗蟲適生區的植被、土壤和小氣候等工作,由於短期內看不到效益,並不重視。


    所以,要從根本上防治蝗災,應該十分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蝗災頻發的國家,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因而中國曆代蝗災與治蝗問題的研究成為古今學者關注的主題之一。早在明清時期,就出現了不少影響深遠的治蝗類農書,在蝗蟲習性、蝗災發生規律、除蝗技術等方麵有了初步的科學認識和總結。


    如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通過對明代以前蝗災的統計、分析,得出有關古代蝗災發生季節和滋生地的正確認識,成為中國古代蝗災研究的傑出成就。


    進入20世紀後,伴隨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來自不同專業的學者們投身於中國曆代蝗災與治蝗問題的研究,取得了許多引人注目的成果。尤其是在90年代,為響應聯合國提出的“減災十年”活動,


    學術界更掀起了對中國災害學、災害史的研究熱潮,蝗災史研究也成為其中一個熱點,出現了不少文章與論著。據筆者初步統計,20世紀以來約發表專題論文百餘篇,涉及蝗史研究的論著有30餘部。縱觀百年來的研究曆程,大致表現出三個發展階段:20世紀初到40年代末;5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至今。


    從長遠看,要有效防治蝗災,必須著眼於生態建設,要實行植物保護、生物保護、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四結合。特別是要確保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好蝗蟲的天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明末當皇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王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王婆並收藏穿到明末當皇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