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京城這邊的規矩,下定不比大婚,聲勢要小上不少。若是普通人家,不過是通報一聲,讓四鄰八友周知一番也就罷了。一些門第不高的殷實人家,也就是請親近的幾家親友,借機熱鬧一番,討個吉利。
蔡府這次卻大是不同。不知是蔡太太偏疼幼子過了頭,還是看重國子監祭酒家的清貴,一向走低調路線的蔡嘉義大筆一揮,一個下定而已就大半特辦,遍邀京城各家豪門,搞得滿城皆知。酒席之豐,場麵之盛,大概足夠後宅婦人們議論回味個大半年了。
當然就李家而言,李太太私心想著,皇商的身份在蔡府那絕計是上不了台麵的,這次能有此請柬主要還是他二叔得力。李四才進京時間不長,在戶部滿打滿算也不過幾個月,但卻很是傳出在公精明能幹、在私友善同僚的名聲。據說蔡大人幾次召見,都是對答如流,頗得蔡大人讚許。
不管怎麽說,終歸是好事。蔡府這樣的門第,發來請柬斷沒有不去捧場的道理。待叫來妯娌吳氏,吳氏更是喜不自勝,“真真沒想到,下定這樣的喜事,竟然還邀我們都前去,可見蔡大人是真真看重我們老爺呀!”
李太太自然連聲附和。蔡府是李家的大樹,能攀上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多年的經營。二人好一通商議,才定下厚厚的禮單。隻是鑒於上次的事情,更兼青妍禁足、嫣然體弱,女眷這邊二人還是決意自己去拜賀也就罷了,孩子們還是老實在家待著吧。
當日的情形自不用說,多少高門貴婦,多少豪門氣魄,多少賀禮相送,蔡嘉義的勢頭可見一斑。李家二位太太待著貼身仆婢早起出門,直到晚錯才回到府內。饒是天氣不熱,也是累得不想動彈。這番雖是見了世麵,卻也著實辛苦。
“今日這等場麵,也就是我們高攀不上的那些個皇親國戚、重臣權宦才有,真是平生罕見。不但諸位大人齊聚,連齊王、楚王、趙王都送來賀禮。”回到家中,李四平和老妻丫鬟幫忙下卸去裝束,換過寬軟衣服,才疏散地半倚在躺椅上閑敘。
“誰說不是呢?我在後院竟然還看見了好幾位二品的命婦。這一整天我和弟妹盡是忙著行禮了,到現在還腰膝酸軟。”李太太一邊捶著腿一邊應道。
“一邊是實權的戶部侍郎,一邊是清貴的國子監祭酒,誰不賣幾分麵子?蔡家之寶樹果然名不虛傳,我今日見著不僅人物風流,更是才華卓著。禮部尚書隨口考校,才知道世間竟真有七步成詩的奇才,明年春闈十拿九穩。”李四平眉飛色舞讚歎道。
見老妻久久沒有答言,李四平也是一頓。待轉頭看去,李太太麵上一片落寞。也是,長子已經連考多屆,偏偏至今全無準頭,明年是個什麽結果,尚不得而知。
“這樣的年輕人,別說滿京城,哪怕滿國朝也就這麽幾個。你又何必可惜他沒投生在我家呢。”夫妻這麽多年,彼此之間心頭在想什麽,再是明白不過,李四平笑著安慰老妻道。
李太太被他一說,倒是勉強扯出幾分笑意來,“怎麽,我盼著兒孫出息,反倒有錯了?”
“沒錯,沒錯,隻是拿蔡家麒麟兒比,卻是有點過了。”說到這,李四平正色道,“我觀誌遠才學、心性都是有限,以後能走到哪一步,著實不敢抱太大希望。”
李太太心下一片苦澀。長子拿不起來,向來是她的一塊心病。李四平又道,“我近日與四才一起抽空去看了下另外兩個孩子的課業。讀書的事我雖不很懂,但聽四才和家中先生道來,誌希年紀尚小,文筆尚嫌稚嫩,書還讀得不深。紀堯年歲不大,卻性子沉穩,文章也做得頗有幾分意思。過些日子,他們二人均要下場秋闈。誌希那邊自然有他母親料理,紀堯這邊,你要多多上心。”
李太太聞聽得此,倒是一愣。她收容並善待小姑子母子倆,既有憐憫之意,更是顧念老爺的麵子,他們的兄妹之情。紀堯這孩子的妥帖,她是早看在眼裏的,隻是沒想到竟真這麽有才學!心思翻轉,這又牽起了她另一塊心病。
“老爺,你看,青妍與紀堯怎麽樣?”李太太小心翼翼得探看李四平臉色。
“嗯,倒比則清強不少,你這回眼光總算是長進些了。”李四平似笑非笑地道。
見老爺答複肯定,李太太一時不做聲,心內卻飛快得盤算起來。
要說才學,紀堯這邊自不必提,他二叔素有識人之明,更有先生的佐證。要說人品,紀堯來了這陣子,對府中富貴目不斜視,對母親孝順有加,對自己也多有恭敬,又有其父的反麵教材在前,想來也差不到哪裏去。要說門第,雖然庶子出身,家無餘才,但李家嫁女兒還在乎這些嗎?嫁妝再厚厚得加上三分也就是了。
況且潦倒也有潦倒的好處,他們現今就住在自家府裏,以後就算住出去,也是就近找房子,女兒說是嫁出去,還不是跟在自己家一樣?更有自己一家待小姑子的情誼在,哪裏還用擔心女兒嫁過去受苦?
李太太越想越合適,喜上眉頭,合掌輕拍道,“我怎麽早先沒想到呢?”
“那是因為你滿腦袋惦記著則清。”李四平閑閑的在一旁打趣道。
見自家太太一說起就心頭火熱,恨不得馬上去辦的急迫,李四平又潑涼水道,“紀堯性子還待細細查看,能否中舉也還要看這次秋闈結果。琳琅麵前你切莫透露半點風聲,萬一不成,生出旁的嫌隙來就不好了。”
李太太自然點頭應是,隻是晚間躺在床上足足思忖了半夜:
自家女兒種種異於俗常之事,自己這個作母親的再清楚不過,若是嫁於一般人家,隻怕對方不能相容。起先一直念著則清,也是貪娘家熟識,則清純善。隻是現在看來,則清善則善矣,全無自己主張,一切盡在嫂子掌握之中。她既不喜歡青妍,這門親事自然也就成不了。
與之相反,小姑子受盡苦楚,雖然腦子有點拎不清楚,但性子綿軟,對自己這個長嫂素來是感恩戴德的,青妍在她那邊最是穩妥不過。
蔡府這次卻大是不同。不知是蔡太太偏疼幼子過了頭,還是看重國子監祭酒家的清貴,一向走低調路線的蔡嘉義大筆一揮,一個下定而已就大半特辦,遍邀京城各家豪門,搞得滿城皆知。酒席之豐,場麵之盛,大概足夠後宅婦人們議論回味個大半年了。
當然就李家而言,李太太私心想著,皇商的身份在蔡府那絕計是上不了台麵的,這次能有此請柬主要還是他二叔得力。李四才進京時間不長,在戶部滿打滿算也不過幾個月,但卻很是傳出在公精明能幹、在私友善同僚的名聲。據說蔡大人幾次召見,都是對答如流,頗得蔡大人讚許。
不管怎麽說,終歸是好事。蔡府這樣的門第,發來請柬斷沒有不去捧場的道理。待叫來妯娌吳氏,吳氏更是喜不自勝,“真真沒想到,下定這樣的喜事,竟然還邀我們都前去,可見蔡大人是真真看重我們老爺呀!”
李太太自然連聲附和。蔡府是李家的大樹,能攀上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多年的經營。二人好一通商議,才定下厚厚的禮單。隻是鑒於上次的事情,更兼青妍禁足、嫣然體弱,女眷這邊二人還是決意自己去拜賀也就罷了,孩子們還是老實在家待著吧。
當日的情形自不用說,多少高門貴婦,多少豪門氣魄,多少賀禮相送,蔡嘉義的勢頭可見一斑。李家二位太太待著貼身仆婢早起出門,直到晚錯才回到府內。饒是天氣不熱,也是累得不想動彈。這番雖是見了世麵,卻也著實辛苦。
“今日這等場麵,也就是我們高攀不上的那些個皇親國戚、重臣權宦才有,真是平生罕見。不但諸位大人齊聚,連齊王、楚王、趙王都送來賀禮。”回到家中,李四平和老妻丫鬟幫忙下卸去裝束,換過寬軟衣服,才疏散地半倚在躺椅上閑敘。
“誰說不是呢?我在後院竟然還看見了好幾位二品的命婦。這一整天我和弟妹盡是忙著行禮了,到現在還腰膝酸軟。”李太太一邊捶著腿一邊應道。
“一邊是實權的戶部侍郎,一邊是清貴的國子監祭酒,誰不賣幾分麵子?蔡家之寶樹果然名不虛傳,我今日見著不僅人物風流,更是才華卓著。禮部尚書隨口考校,才知道世間竟真有七步成詩的奇才,明年春闈十拿九穩。”李四平眉飛色舞讚歎道。
見老妻久久沒有答言,李四平也是一頓。待轉頭看去,李太太麵上一片落寞。也是,長子已經連考多屆,偏偏至今全無準頭,明年是個什麽結果,尚不得而知。
“這樣的年輕人,別說滿京城,哪怕滿國朝也就這麽幾個。你又何必可惜他沒投生在我家呢。”夫妻這麽多年,彼此之間心頭在想什麽,再是明白不過,李四平笑著安慰老妻道。
李太太被他一說,倒是勉強扯出幾分笑意來,“怎麽,我盼著兒孫出息,反倒有錯了?”
“沒錯,沒錯,隻是拿蔡家麒麟兒比,卻是有點過了。”說到這,李四平正色道,“我觀誌遠才學、心性都是有限,以後能走到哪一步,著實不敢抱太大希望。”
李太太心下一片苦澀。長子拿不起來,向來是她的一塊心病。李四平又道,“我近日與四才一起抽空去看了下另外兩個孩子的課業。讀書的事我雖不很懂,但聽四才和家中先生道來,誌希年紀尚小,文筆尚嫌稚嫩,書還讀得不深。紀堯年歲不大,卻性子沉穩,文章也做得頗有幾分意思。過些日子,他們二人均要下場秋闈。誌希那邊自然有他母親料理,紀堯這邊,你要多多上心。”
李太太聞聽得此,倒是一愣。她收容並善待小姑子母子倆,既有憐憫之意,更是顧念老爺的麵子,他們的兄妹之情。紀堯這孩子的妥帖,她是早看在眼裏的,隻是沒想到竟真這麽有才學!心思翻轉,這又牽起了她另一塊心病。
“老爺,你看,青妍與紀堯怎麽樣?”李太太小心翼翼得探看李四平臉色。
“嗯,倒比則清強不少,你這回眼光總算是長進些了。”李四平似笑非笑地道。
見老爺答複肯定,李太太一時不做聲,心內卻飛快得盤算起來。
要說才學,紀堯這邊自不必提,他二叔素有識人之明,更有先生的佐證。要說人品,紀堯來了這陣子,對府中富貴目不斜視,對母親孝順有加,對自己也多有恭敬,又有其父的反麵教材在前,想來也差不到哪裏去。要說門第,雖然庶子出身,家無餘才,但李家嫁女兒還在乎這些嗎?嫁妝再厚厚得加上三分也就是了。
況且潦倒也有潦倒的好處,他們現今就住在自家府裏,以後就算住出去,也是就近找房子,女兒說是嫁出去,還不是跟在自己家一樣?更有自己一家待小姑子的情誼在,哪裏還用擔心女兒嫁過去受苦?
李太太越想越合適,喜上眉頭,合掌輕拍道,“我怎麽早先沒想到呢?”
“那是因為你滿腦袋惦記著則清。”李四平閑閑的在一旁打趣道。
見自家太太一說起就心頭火熱,恨不得馬上去辦的急迫,李四平又潑涼水道,“紀堯性子還待細細查看,能否中舉也還要看這次秋闈結果。琳琅麵前你切莫透露半點風聲,萬一不成,生出旁的嫌隙來就不好了。”
李太太自然點頭應是,隻是晚間躺在床上足足思忖了半夜:
自家女兒種種異於俗常之事,自己這個作母親的再清楚不過,若是嫁於一般人家,隻怕對方不能相容。起先一直念著則清,也是貪娘家熟識,則清純善。隻是現在看來,則清善則善矣,全無自己主張,一切盡在嫂子掌握之中。她既不喜歡青妍,這門親事自然也就成不了。
與之相反,小姑子受盡苦楚,雖然腦子有點拎不清楚,但性子綿軟,對自己這個長嫂素來是感恩戴德的,青妍在她那邊最是穩妥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