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行聽了,正自低頭思索,就聽溫有恒問道:“就為了此等閑言?你便憂心至此?”慧行便開口問道:“母親,先不說旁人,母親如何看待此事?”周氏看著慧行說:“我自覺在吃穿用度上不曾虧待你,隻是終比不了你親娘。”慧行說:“母親為何要和娘親比?若真要比,娘親已故去,女兒十歲後都是母親照料日常,娘親並未做什麽。”周氏沒想到慧行會如此說,想了想,又說:“我自覺沒有關懷你的學業和成長,又沒有及時了解你的想法。”慧行說:“母親為女兒請了教習師傅,還允許女兒去長青寺學習,母親做的並無不妥,若是說沒做到的,那女兒也有責任,女兒出家前以為言不如行,向來不願與人多作交流,不曾向母親稟告學業進展和自己的想法。”周氏聽了不知說什麽好。溫有恒聽了又說道:“若說你這個繼母有過錯,那我這個親生父親不是更有錯。”


    慧行說:“女兒之前已說過,女兒出家修行是幸事,父親母親是真心對女兒好,才能成全此事。”而後看父母麵色緩和,又說道:“有此等閑言傳出,想來是因為有人屬意霜兒而想考究其品行。若是聽信此等閑言的人家,母親也應考量是不是值得霜兒托付。”溫有恒聽了也點點頭,說道:“若是如此是非不分的人家,我溫家也不屑與其結親。”慧行便再說道:“且請父親母親寬心,既是謠言,遲早會自動止息,母親還是應該多想想正法。”周氏聽了,便問道:“你可有何正法?”慧行略一思量,說道:“女兒有幾個建議稟告母親,一來,母親可去長青寺內小住,好好休養休養,霜兒若是願意,也可同行,趁機也學些佛法。二來,溫家本是行醫世家,慈悲為懷,但凡有修橋鋪路,施粥舍藥的善事,母親不必自己籌算,可與父親商議,父親定也願意多出些物力。三來,可以安排霜兒和鬆兒去參加些各寺觀的法會,以增長見聞交遊。四來,母親本是師父親授五戒的在家弟子,可與師父商討在溫家舉行供佛宴,宴請師父或某位師太前來說法,再廣邀親朋參加,如此旁人自可感知溫家的家風。”


    周氏聽了,起身鞠躬行禮道:“我仍要叫你一聲慧行師傅:多謝慧行師傅開示。”慧行也起身回禮。溫有恒看了看妻女,便也站起來說:“好了,我們再去院子裏坐坐,叫霜兒和鬆兒出來見見。”三人便依言回到院子裏,周氏又叫桂香去請溫如霜和溫乘鬆來。溫如霜很快就來了,看見慧行,親近的過去喊道:“大姐姐。”慧行微笑點頭。周氏說:“你大姐姐如今是出家修行的人,你該向她行佛禮。”溫如霜聽了,便向慧行行佛禮,問道:“大姐姐今日怎麽有空回家來?”慧行回禮說:“我今日請父親去寺裏出診,便來看看你和鬆兒。”溫如霜聽了,又往慧行身邊湊了湊,悄聲說道:“大姐姐你救救弟弟吧,他天天被爹關在房裏看醫書,都快憋出病來了。”慧行聽了,還未答話,溫有恒便看著溫如霜說:“你是不是想去陪鬆兒一起讀?”溫如霜聽了,躲在了慧行身後。慧行便拍了拍她的手,說道:“你近日又在忙什麽?”溫如霜說:“我在練刺繡,真說起來還不如讀醫書呢。”慧行說:“那你去讀些醫書也不錯,不求治病救人,隻求保重自身。”溫如霜聽了點點頭,看向溫有恒問道:“爹爹肯教我嗎?”溫有恒說:“我何時說不教你,是你一直都有借口不學,如今不必我教你,讓鬆兒教你就行了。”而後,溫乘鬆也來了,見了慧行,便向她行禮道:“慧行師傅。”慧行便回了禮,問了些他學業的事,溫乘鬆都一一作答,溫如霜又跟弟弟問學醫的事。又坐了一刻,管家來報馬車已備好,溫有恒便辭別了家人,帶著慧行從溫家出發,坐馬車前往長青寺。


    父女兩人坐在馬車上,溫有恒看慧行始終神色平和,自己也感到很安定,便說道:“我如今才算明白你為何要出家修行。”慧行笑了笑,說道:“父親若是願意,女兒也可告知父親禪坐之法。”溫有恒聽了,不解的問道:“修行之法可以隨意傳人的嗎?”慧行答道:“修習醒覺之法,因醒覺至了解,因了解知慈悲,慈悲之道便是醒覺之道,因此便無法不可傳,無人不可度。”溫有恒聽了,深有觸動,說道:“等鬆兒成人,繼承了家業,為父也當找個寺廟,出家修行。”慧行說:“修行佛法便知無常,因無常性,考慮過去或將來都無意義,父親若是願意,便當從此刻開始修行。”溫有恒聽了便讓慧行教他修行之法。慧行便給溫有恒講了觀息。兩人一路修習,不知不覺間,已到了長青寺。


    此時尚是午時,慧行便領父親去了長青寺的膳堂,並在進去之前告訴他膳堂是進食之地,不能交談。膳堂裏,尼姑們已用過了午膳離去,卻在幾個大缽中留著多餘的食物,慧行請父親坐下,取了自己的缽,去溪水裏清洗後從大缽裏取了一些食物,遞給父親示意他先用。溫有恒知慧行要在他吃完之後才能再用缽去取食物,便接過快速的吃完,將缽還給了慧行,慧行取過缽複又去清洗幹淨,又取了一份食物自己專注的吃著。溫有恒看到慧行細細的咀嚼著每一口食物,透漏出一種深徹的體悟,他卻無從知曉。待慧行吃完了飯,又去清洗擦拭了自己的缽,放回原處,才領著父親出了膳堂。溫有恒出來便說:“你真該讓我在你之後吃。”慧行知父親的意思,微笑說道:“父親隨我去禪房稍坐,我給父親講我進食時靜思緣起的法門可好?”溫有恒點了點頭。


    慧行又領父親去了會客的禪房,請父親坐在蒲團上,自己坐在對麵,而後開口說道:“方才在路上已為父親講了觀息之法,留心關注呼吸以培養定力,是佛門修行的基礎法門,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修習;靜思緣起法是以念力觀想的妙法,是通過洞察事物的生,存,壞,滅,知曉事物都是因為宇宙萬事萬物之間的互緣而生起,發展和壞滅。一花一葉,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是如此,感受,思想,意識也是如此。由自已觀想,每個人都立身大地,都需要呼吸空氣,需要進食飲水,都受陽光普照,都有父母親友。而大地是所有生靈的立場,空氣承載所有生靈的呼吸,水分是所有生靈的養分,陽光普照所有生靈的身體,食物也需要大地,空氣,水分,陽光的滋養才能結出。每樣食物也都有族群。人的六識亦是如此,眼睛要看到色,需要睜開眼睛,有色身還需要有光亮,耳朵要聽到聲音需要有耳朵,有發出聲音的源頭,還要有空氣的傳播。鼻,舌,身,意也均要有對應的塵境才能生出識境,沒有可以恒常不變或獨立存在的自體。當觀想思想,細查思想的來源,便可見到因為互緣,其正確性和不正確性同時存在,當觀想行識和意識,便知道行識與意識並非一定要同時生出,也並非有固定的先後,而也是互依互緣的關係,人的色身同時反應出他的感受,思想,行念,意識,而受想行識也是如此,人就是身、受、想、行、識這五蘊的集合。當能了解到無常和無自性,便能知道萬法都是互依互存,放下傲慢,感到自己與眾生並無分別,如此便是入流。深切體悟無常和無我,突破我執,證得空性,便可參破生死。”溫有恒聽了,隻感覺世界都煥然一新,萬物都親切起來,知道這確是無上妙法。慧行接著說:“任何法門都是從醒覺大道中來,隻有圓滿醒覺,方能得解脫。”


    兩人又閉目靜坐了一刻鍾,慧行便睜開眼睛,看了看溫有恒,叫道:“父親,我們該去看餘芳菲施主了。”溫有恒也睜開眼睛,說道:“修行確是幸事,為父隻覺時間不夠。”慧行說:“修行佛法,時時刻刻都可,禪坐隻是其中一種途徑。”溫有恒點點頭,父女兩人便起身去給餘芳菲看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妃不佛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念留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念留心並收藏妃不佛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