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有許多人見此情景,猜想太後一定早就對林落兒有所不滿,此刻正在借機發泄而已,故而暗地裏偷笑,個個幸災樂禍,盼望著能借太後之手除掉林落兒。
誰知太後忽然輕笑一聲,麵上竟有幾許欣賞之色:“敢用這樣的語氣對哀家說話,你還是頭一個。”
“太後?”林落兒一臉錯愕,“奴婢一時情急,言語不敬之處,還望太後恕罪。”
“哀家從來都不相信所謂紅顏禍水的說法,又怎會給你安上這個罪名呢?”太後緩緩道。
“太後如此了解奴婢的想法,奴婢欣慰之至,榮幸之至。”林落兒展顏道,心中卻不大明白緣故。
“你這個樣子,倒和當年哀家剛進宮時有幾分相似。”太後忽然感慨道。
林落兒怔了怔,正不知該如何接話,太後卻伸手親自扶她起來,邊扶邊問:“皇兒,不知你打算怎樣冊封林落兒呢?”
吳承運一愣,旋即囁嚅道:“母後,這個……”
太後笑了起來:“行了行了,哀家知道你早有打算,你就多賣幾天的關子好了。”
林落兒想不到太後竟然會有如此的言行,一時間隻覺得事情變化得有些快,還不太能適應過來。此時又忍不住抬眼看吳承運,隻見他的臉上終於有了輕快的笑意,顯見剛才他也虛驚一場。
太後又接著道:“後宮之事哀家向來不會過問,陛下要怎樣安置你哀家都沒意見。不過,哀家想問你一句話,後宮之位有高有低,倘若結果讓你失望了,你會怎麽辦?”
林落兒想也不想便答道:“就算無名無分,奴婢也心甘情願追隨陛下於左右。奴婢本就沒有期望什麽,又何來失望之理?太後多慮了。”
太後長長地吸了一口氣,輕笑道:“陛下果然沒有看錯人。”
吳承運聽了,不由自主看向林落兒,兩人目光交會,溫柔滿溢。
太後瞧在眼裏,不禁欣慰道:“好了,大家都回座吧,相信今天的安排一定會很精彩。”
眾人見最後居然如此輕描淡寫收場,有的當然大感失望:原本林落兒就已經炙手可熱了,誰知太後竟也站在了她那一邊,方才的一番話擺明了對她大有好感。不過讓她們略感欣慰的是,太後畢竟不理後宮,形同隱居,這種支持也無足輕重。
林落兒走下台時,故意埋著頭,因為她深知,此時正有無數隻眼睛正投向她。被嫉妒和憤恨包裹的滋味並不好受,所以她趕緊坐回到了位子上,直到真的落座才陡然一鬆,也才感到背心早已透涼。
一陣樂聲飄來,四海坊的眾位舞姬翩然而至,跳起了宴會上常見的《綠腰舞》,以助賓客之興。一曲終了,眾人不禁拍手稱好,連素有“閔王細腰”之稱的怡充容也暗自感歎。
可是,眾人的心思似乎都不在四海坊的歌舞表演上。
果然,幾曲歌舞下來,眾人早已迫不及待地伸長脖子,靜候著本屆采女的登場。先前出場的幾個采女都來自江淮一帶,個子高挑,且眉如翠羽,又各有各的美。乍一看,和安修儀蘇美人等幾位蘇杭籍的妃嬪有一脈相承的氣韻。歌舞雖非大家閨秀的必修技能,然同裕朝盛世繁華,以前一直被世人看作是風月之人才會研習的歌舞,也漸漸成為了官家女子的閨中功課。這幾位采女雖然論歌喉舞姿固然不能與四海坊的官方歌舞姬相比,不過至少看得出來她們必定經過了一番精心的準備。貼花子乃是同裕朝女子最鍾愛的慣常裝飾,因此這幾人又都用各式花子裝點眉間,或成月牙形或成牡丹形,媚而不妖,恰到好處,再加上為了此次壽宴的精妙妝容,任何人看到都會發自內心地愉悅起來。太後開始看時沒什麽反應,繼而頻頻點頭。於是對吳承運耳語了幾句,但見吳承運微微頷首。
不出所料,待這幾人表演完,皇帝一一詢問了每個人的姓名籍貫等訊息,考量了一下她們的才學,幾人俱都口齒流利,顯得頗為聰慧。
太後點了點頭,便小聲詢問吳承運:“幾位采女可謂學無不覽,論姿貌也屬上上之選。依陛下看,這幾人如何呢?”
吳承運不作答,轉頭去問皇後:“皇後覺得呢?”
皇後本來正在和承平公主說話,這時見吳承運突然找她,倒有些驚愕:“陛下做主就好了,臣妾沒有意見。”
“你是六宮之首,當然要讓你過過眼了。”
“臣妾惶恐。”皇後見皇帝始終尊重她,如同上次眾人大鬧乾陽宮之時,仍舊給予自己信任一樣,不禁暖意升騰,笑靨如花,“這幾位采女都各有千秋,可謂百花齊放,臣妾覺得無一不好,但請陛下安置吧!”
吳承運沉吟著點點頭,對閔信厚吩咐了幾句,閔信厚旋即直起身子,朗聲宣布這四位才女晉封為正九品選侍,擇日另行賞賜。
四人高興得叫出了聲,互相看了看,臉上全都笑開了花:這最後的機會終於被她們把握住了。
旋即叩首謝恩,太後即命人為她們安排了座位。
台下眾人長長地鬆了一口氣,放下心來:選侍不過是最末等的品級,宮裏多幾個又有什麽關係?
“今年的采女都十分出眾啊,開場的這四位已經如此吸引大家了,卻不知後麵的還會有怎樣的驚喜?哀家今天可算是大飽眼福了。”太後心情極好,邊笑邊說。
“難得母後如此開心。信厚,接下來還有誰?”吳承運道。
閔信厚躬身道:“回陛下,下麵應該是河北道雲州府潼縣縣丞之女方潔雅方采女了。”
方潔雅?終於輪到她了。雲昭儀眼前一亮。
“哦?她有何才藝?”太後問道。
“回太後,內侍省報上來的名冊說,方采女要獻的是長袖舞《雙飛袁》。”
“長袖舞?這舞可不簡單啊!”太後微微吃驚:要知道長袖舞並非人人都能跳好,因為此舞對舞者的身段、力度、靈敏度、柔軟度、指腕肘肩的配合以及對樂曲節奏的把控上要求都很高,所以即便在歌舞升平的同裕朝,也少有人能將長袖舞發揮到人人稱羨的地步。
雲昭儀用餘光掃過方尹怡寧和琬妃,見二人臉色果然微微有變。
“那就宣她上殿吧!”吳承運道,目中也帶有幾分好奇。
誰知太後忽然輕笑一聲,麵上竟有幾許欣賞之色:“敢用這樣的語氣對哀家說話,你還是頭一個。”
“太後?”林落兒一臉錯愕,“奴婢一時情急,言語不敬之處,還望太後恕罪。”
“哀家從來都不相信所謂紅顏禍水的說法,又怎會給你安上這個罪名呢?”太後緩緩道。
“太後如此了解奴婢的想法,奴婢欣慰之至,榮幸之至。”林落兒展顏道,心中卻不大明白緣故。
“你這個樣子,倒和當年哀家剛進宮時有幾分相似。”太後忽然感慨道。
林落兒怔了怔,正不知該如何接話,太後卻伸手親自扶她起來,邊扶邊問:“皇兒,不知你打算怎樣冊封林落兒呢?”
吳承運一愣,旋即囁嚅道:“母後,這個……”
太後笑了起來:“行了行了,哀家知道你早有打算,你就多賣幾天的關子好了。”
林落兒想不到太後竟然會有如此的言行,一時間隻覺得事情變化得有些快,還不太能適應過來。此時又忍不住抬眼看吳承運,隻見他的臉上終於有了輕快的笑意,顯見剛才他也虛驚一場。
太後又接著道:“後宮之事哀家向來不會過問,陛下要怎樣安置你哀家都沒意見。不過,哀家想問你一句話,後宮之位有高有低,倘若結果讓你失望了,你會怎麽辦?”
林落兒想也不想便答道:“就算無名無分,奴婢也心甘情願追隨陛下於左右。奴婢本就沒有期望什麽,又何來失望之理?太後多慮了。”
太後長長地吸了一口氣,輕笑道:“陛下果然沒有看錯人。”
吳承運聽了,不由自主看向林落兒,兩人目光交會,溫柔滿溢。
太後瞧在眼裏,不禁欣慰道:“好了,大家都回座吧,相信今天的安排一定會很精彩。”
眾人見最後居然如此輕描淡寫收場,有的當然大感失望:原本林落兒就已經炙手可熱了,誰知太後竟也站在了她那一邊,方才的一番話擺明了對她大有好感。不過讓她們略感欣慰的是,太後畢竟不理後宮,形同隱居,這種支持也無足輕重。
林落兒走下台時,故意埋著頭,因為她深知,此時正有無數隻眼睛正投向她。被嫉妒和憤恨包裹的滋味並不好受,所以她趕緊坐回到了位子上,直到真的落座才陡然一鬆,也才感到背心早已透涼。
一陣樂聲飄來,四海坊的眾位舞姬翩然而至,跳起了宴會上常見的《綠腰舞》,以助賓客之興。一曲終了,眾人不禁拍手稱好,連素有“閔王細腰”之稱的怡充容也暗自感歎。
可是,眾人的心思似乎都不在四海坊的歌舞表演上。
果然,幾曲歌舞下來,眾人早已迫不及待地伸長脖子,靜候著本屆采女的登場。先前出場的幾個采女都來自江淮一帶,個子高挑,且眉如翠羽,又各有各的美。乍一看,和安修儀蘇美人等幾位蘇杭籍的妃嬪有一脈相承的氣韻。歌舞雖非大家閨秀的必修技能,然同裕朝盛世繁華,以前一直被世人看作是風月之人才會研習的歌舞,也漸漸成為了官家女子的閨中功課。這幾位采女雖然論歌喉舞姿固然不能與四海坊的官方歌舞姬相比,不過至少看得出來她們必定經過了一番精心的準備。貼花子乃是同裕朝女子最鍾愛的慣常裝飾,因此這幾人又都用各式花子裝點眉間,或成月牙形或成牡丹形,媚而不妖,恰到好處,再加上為了此次壽宴的精妙妝容,任何人看到都會發自內心地愉悅起來。太後開始看時沒什麽反應,繼而頻頻點頭。於是對吳承運耳語了幾句,但見吳承運微微頷首。
不出所料,待這幾人表演完,皇帝一一詢問了每個人的姓名籍貫等訊息,考量了一下她們的才學,幾人俱都口齒流利,顯得頗為聰慧。
太後點了點頭,便小聲詢問吳承運:“幾位采女可謂學無不覽,論姿貌也屬上上之選。依陛下看,這幾人如何呢?”
吳承運不作答,轉頭去問皇後:“皇後覺得呢?”
皇後本來正在和承平公主說話,這時見吳承運突然找她,倒有些驚愕:“陛下做主就好了,臣妾沒有意見。”
“你是六宮之首,當然要讓你過過眼了。”
“臣妾惶恐。”皇後見皇帝始終尊重她,如同上次眾人大鬧乾陽宮之時,仍舊給予自己信任一樣,不禁暖意升騰,笑靨如花,“這幾位采女都各有千秋,可謂百花齊放,臣妾覺得無一不好,但請陛下安置吧!”
吳承運沉吟著點點頭,對閔信厚吩咐了幾句,閔信厚旋即直起身子,朗聲宣布這四位才女晉封為正九品選侍,擇日另行賞賜。
四人高興得叫出了聲,互相看了看,臉上全都笑開了花:這最後的機會終於被她們把握住了。
旋即叩首謝恩,太後即命人為她們安排了座位。
台下眾人長長地鬆了一口氣,放下心來:選侍不過是最末等的品級,宮裏多幾個又有什麽關係?
“今年的采女都十分出眾啊,開場的這四位已經如此吸引大家了,卻不知後麵的還會有怎樣的驚喜?哀家今天可算是大飽眼福了。”太後心情極好,邊笑邊說。
“難得母後如此開心。信厚,接下來還有誰?”吳承運道。
閔信厚躬身道:“回陛下,下麵應該是河北道雲州府潼縣縣丞之女方潔雅方采女了。”
方潔雅?終於輪到她了。雲昭儀眼前一亮。
“哦?她有何才藝?”太後問道。
“回太後,內侍省報上來的名冊說,方采女要獻的是長袖舞《雙飛袁》。”
“長袖舞?這舞可不簡單啊!”太後微微吃驚:要知道長袖舞並非人人都能跳好,因為此舞對舞者的身段、力度、靈敏度、柔軟度、指腕肘肩的配合以及對樂曲節奏的把控上要求都很高,所以即便在歌舞升平的同裕朝,也少有人能將長袖舞發揮到人人稱羨的地步。
雲昭儀用餘光掃過方尹怡寧和琬妃,見二人臉色果然微微有變。
“那就宣她上殿吧!”吳承運道,目中也帶有幾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