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福撅嘴,看著老太太趕活計,也伸手幫忙把碎布縷平縷順,小丫頭更是早早就湊到老太太身邊,針線簍子裏拿了件馬上要縫好的衣裳,接著縫了起來。
“你秀梅嬸子和你說了?”
福福一愣,見老太太問她話,想了想,該是說銀錢的事,就點點頭,“嬸子今兒一早家來了,說是先準備出十五兩,再外頭留一兩,幾個銅錢之類的。”
福福小聲和老太太念叨,“沒用蘭兒的,用了嬸子的。”
老太太點頭,嗯了聲,又回頭看了眼窗外,還是沒動靜,就扭頭接著說,“估計也快了,這日頭都出來了。”
福福也扭頭看了眼,果然,日頭出的老高,陽光已經照進屋子,明晃晃的,時候不早了。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福福的心,也跟著緊張了起來。
德正娘忙裏忙外也收拾的差不多,洗了手,屋裏來了,炕稍坐了一邊,然後開始沏茶倒水,炕上放了好幾個杯子。
這是,等人來呢。
沒一會,秀梅嬸子就過來了,是德正,西屋最先開了門,外頭把人迎進來,人卻沒跟著來東屋,回了西屋。
嬸子一進來,德正娘就倒好了茶水,遞了過去,“熱乎的,正好喝。”
德正娘和秀梅嬸子炕稍坐著,喝著茶,小聲的說著話,福福也慢慢湊了過去,留老太太和小丫頭在炕裏做針線。
“走了?”福福剛一到跟前,就聽德正娘不確定的問了這麽一句,然後見福福過來了,也沒岔過話,就接著說,“可鬧起來了?”
秀梅嬸子先是點點頭,然後看了眼福福,瞥了眼東頭方向,就接著說,“我一早瞧見了,坐著轎子走的。”
這,說的該是月娥姐了。
一早就走了?福福一愣,就聽秀梅嬸子又壓低了幾分聲音,接著說,“昨個晚上,說是吵了幾句。”
“我啊,這還是一大早,聽我家婆婆說的,”秀梅嬸子念叨著,“你也知道,老太太好打聽,也愛串門子。”
“昨個晚上的事,今兒一早,我過去送點吃的,就和我念叨了。”
“說是月娥啊,吵了幾句,但沒鬧起來,”秀梅嬸子停了停,接著說,“畢竟嫁出去的姑娘,而且月娥這又不比以往,如今人前人後跟著許多人,總是有幾分體麵的。”
“鬧不起來的,”秀梅嬸子說著,“估計啊,老張家那邊,熬不住,一會就得下來。”
“這沒了月娥顧著,”秀梅嬸子見福福伸長了脖子湊過來聽,就挪了挪身子,讓她能聽清楚幾分,“估計能少幾兩銀子。”
“我婆婆還說,”秀梅嬸子說到這,抬頭看了眼窗外,沒人來,就繼續開了口,“說是老張家的,都給那老二,張羅親了。”
“這麽快?”德正娘該是沒聽過,不知道這茬,一愣,然後搖搖頭,“估計啊,又是那山溝溝,用不了多少彩禮的。”
秀梅嬸子點頭,“可不呢,我婆婆說,說是記著老大媳婦娘家侄女,說是看上了,要年後,就張羅過門呢。”
“那老大家的過門就沒花多少,”德正娘接過話,“給咱開口要二十兩,哎呦,真是心黑的。”
兩人一句接著一句說起了話,福福湊近聽著,不漏過一句。
“來了。”
正聽的認真,就聽炕裏的老太太開了口,一句來了,屋裏一時安靜下來,靜悄悄的然後抬頭一看,就見半開的大門外,站了幾個人。
這次來的,還不少。
小丫頭的養父母,成了家的大兒子和媳婦,還有月娥的爹娘,月嬌也跟著,此時正站在大門口,德正已經跑了過去,開了門,把人迎了進來。
日頭曬著,照著院子裏的幾人,那暖暖的陽光照在他們身上,福福屋子裏瞧著,卻看不出一點暖人的味道。
德正娘和秀梅嬸子趕忙下地,炕上的老太太和小丫頭收拾起手上的針線活計,福福幫著,挪了挪身子,炕裏靠著牆,倚著枕頭,腿上蓋著薄被子,小丫頭緊緊的挨著老太太,要跟著下地,老太太就摟住不讓她動,一直炕上坐著。
收拾好,人,也就進來了。
月娥娘,福福可是有陣子沒見了,前些日子來她家,那情景,還曆曆在目,如今在上院再次見到了,卻還和印象中的那般,皮笑肉不笑的看著福福,“哎呦,福福也在啊。”
“二娘,我也是剛來。”福福客客氣氣的打著招呼,然後讓出地,過去挨著秀梅嬸子地上站著。
“哎呦,這福福,可是有日子沒見了,”月娥娘身邊跟著月嬌,說完這句話,就伸手把月嬌拉到跟前,“快,和你福福姐打個招呼。”
“你不是知道的,”月娥娘又是皮笑肉不笑的,看著自家小女兒,“你福福姐本是可大呢,又會讀書又認識字,說是現在,”說到這,還左右看了看,一陣笑,笑過之後就呲牙咧嘴的接著說,“還當女先生?教書呢?”
還沒輪到福福接話,就聽邊上的月娥娘又絮絮叨叨說了起來,還拉過秀梅嬸子,不是好語氣,“我說秀梅啊,是不是柔兒和水靈兩個,跟著讀書呢?”
又沒等到秀梅嬸子開口,月娥姐就又最快的接過話,蹦豆子似的,一句接著一句,巴巴的說,“哎呦,就是了就是了,說是跟著讀書認字呢。”
“哎呦呦,女娃子家家跟著讀書認字,我還是頭一遭聽說。”
“哎呦,這就是我粗人一個,”月娥娘也說還越上癮了,屋子裏就聽她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一開始福福還想說幾句,幾番下來也就幹脆不插話了,跟在秀梅嬸子旁邊,看月娥娘還不停,“說這嚴肅的事還能笑出來,罪過了罪過了。”
“不是我說你啊,秀梅,”月娥娘開口,看著秀梅嬸子,欠欠的,“這丫頭家家的,你看哪個,讀書認字的,這要讓旁的聽聽了,可是看笑話的。”
“這丫頭啊,就得和我們月娥那樣,嫁到大戶人家,不愁吃不愁穿的,還有人伺候,體體麵麵的才是真本事呢。”
“這讀書認字,不當吃不動穿的,是丁點用處都沒有,”月娥娘拉著身旁的月嬌,低頭笑了笑,“我們這小的,你看這臉蛋,哎呦,可是隨了我年輕時候,這大了,估計啊,比她姐姐還要嫁的好呢。”
“要我說,”屋裏來了好一會,還是月娥娘這嘴巴,一直說個不停,“這丫頭家家的,哪個不是顧著臉蛋子,這生的好啊,就啥都有了。”
說完,一扭頭,好似才看到一般,故作驚訝,“哎呦大嫂子,”看的是老太太,更是上前伸手要湊過去,“你在這屋子啊,哎呦你看我這大眼睛,哎呦,沒瞧見啊。”
說完,就拉著月嬌炕沿一坐,然後又是一驚一乍,“這不是小丫頭嗎?哎呦,快,過來二嬸子看看。”
“哎呦你這孩子,”月娥娘真真的嘴快,沒人接話也不尷尬,自顧說的很是帶勁,身上穿著紅花的大襖子,一把年紀了嘴上還塗了胭脂,猩紅猩紅的,很是惹眼,“二嬸子可是有日子沒見了,怎的?咋還不過來嬸子抱抱,稀罕稀罕啊。”
說完,人鞋子都沒脫,伸手就要上前去夠小丫頭,小丫頭更是躲到老太太身後,一臉的驚恐,不讓人碰到。
老太太終於忍不住,伸手拿了手邊的茶碗,然後重重的落下,碗中的茶水,灑了大半,落在炕席上,濕了一片。
這才,月娥娘,消停了許多。
“都炕上坐吧,”老太太開口,“喝口水,咱說道說道。”
有老太太在,到底長輩,而且老太太的性子大家心裏該是都有數,老太太一發話,果然,屋子裏的人都安靜了下來,這邊的正招呼張家兄弟兩個炕稍坐,德正娘就把幾個媳婦婆子炕裏顧好。
她和秀梅嬸子,就拉了地上的板凳,一人坐了半邊,緊挨著,看著炕上的人。
日頭升了起來,那光線照著窗台上的蘿卜籃子,明晃晃的。
小丫頭一臉緊張,蹲在炕裏,挨著老太太,兩手抱著老太太胳膊不放,眼神更是不安的四下打量,對上她的,給了小丫頭一個安心的笑,福福才見她長舒了口氣,安穩了一些。
福福見人都炕上坐了,喝著茶水,卻不出聲。
又是月娥娘,最先開了口,“我說大嬸子,”對著老太太,剛喝了口茶,咕咚咚的,還沒放下茶碗呢,就又是假笑模樣,“你這身子骨,瞧著好多了呢。”
說完,還打量著老太太,“哪個大夫說的,說是大嬸子這腿腳,怕是不好養了,依我看啊,大嬸子這精神頭,用不了一兩年,好好養養,說不定能走幾步呢。”
“你說是不是?”扭頭,問的是德正娘,“大妹子?”
德正娘懶得搭理,不接話,月娥娘卻不在意,又自顧說了起來,還歎口氣,擺了臉色,“哎呦,就是我家月娥沒這福分,要不然呢,這頭些年,咱兩家。”
話沒說完,就讓老太太打斷了,“我說月嬌娘,那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就爛在肚子裏吧。”
說完,瞪了眼月娥娘,臉色嚴肅了幾分,“今兒大家來,為了小丫頭這事,也有些日子了,這馬上過年,還是有個了斷的好。”
“弟妹,”小丫頭養母,張老大家的,扯了一臉笑,還伸手拉了拉月娥娘胳膊,然後對著月娥娘,開口道,“大嬸子說的是,那陳年往事啊,咱就不提了。”
“月娥這日子過的好,以後德正啊,也說親的說親,過日子的過日子,兩家之前那不愉快,就過去吧,過去吧。”
張老大家的說完,身邊的大兒媳婦,也跟著接過話,“就是呢二嬸子,”對著月娥娘,也是一臉笑,還往跟前湊近了幾分,故作親昵,“月娥如今體麵,等再生了一兒半女,就更是富貴,你呀,就等著好日子吧。”
果然,幾句話,月娥娘就樂開了花,臉盤子本就大,如今這一笑,臉上褶子也多,更是連小眼睛都瞧不見了。
那一口黃牙,猩紅的嘴唇,瞧著,卻也有幾分嚇人。
福福看著,不由往秀梅嬸子跟前擠了擠,嬸子還從身後伸了手,拍了拍她。
笑過之後,月娥娘就又開了口,“不提就不提!”說完擺擺手,“這要說小丫頭嗎,”然後扭頭看了看躲在炕裏的小丫頭,笑出聲,“你說說,一個丫頭片子,要模樣沒模樣的,照我家月嬌差的遠的,還至於你們費這工夫。”
說完,還嘖嘖兩聲,“二十兩?!就小丫頭這模樣性子,黃瘦黃瘦,幹幹巴巴的,性子也倔,定是不值的。”
“可再怎麽說,”月娥娘拍拍大腿,“我大哥大嫂當初也是山溝溝把孩子撿回來,沒讓狼給叼了去,一把屎一把尿把小丫頭養到大。”
“苛待也沒苛待,”月娥娘看了眼小丫頭,“你看看,這不活的好好的。”
說完,就自己拿了茶壺,倒了水,一口氣全喝光,然後又倒了一碗,手上端著,接著說,“這要細算起來,一年的吃穿用度,也得些。而且啊,這孩子,本是給我那侄子當媳婦的,你這要了去,可不就得再花錢討老婆。”
“這算起來,二十兩,也夠數的。”
說完,就把手上的茶水一口氣又喝光了,還咂巴了幾下嘴,那滿口的胭脂色,沾的茶碗邊上紅紅的,帶著水漬。
這邊話音剛落,就見外頭又來了人,是嬸子家老叔,邊上跟著幾個老人,是昨個老太太囑咐的那幾戶,進來了。
德正出去迎,德正娘本就地上站著,這會也跟著出了門,她和秀梅嬸子起身,也走了出去,把人迎進來。
這下,人來全了。
福福外屋站著,看著人進了屋,一陣寒暄聲又起,德正娘又灶裏添了柴,茶壺裏放了茶葉,續了水,福福外屋幫著忙了一通,收拾好了,才跟在德正娘身後,屋裏來。
屋子裏滿滿的人,炕上坐的,地上站的,幾個老人炕稍坐著,喝著茶水,卻沒談小丫頭的事,正有一句沒一句說著家常。
秀梅嬸子挨著炕頭,在門口,支著炕沿一角,坐了半邊,福福一進屋,嬸子伸了她在跟前,靠在嬸子身上。
“你秀梅嬸子和你說了?”
福福一愣,見老太太問她話,想了想,該是說銀錢的事,就點點頭,“嬸子今兒一早家來了,說是先準備出十五兩,再外頭留一兩,幾個銅錢之類的。”
福福小聲和老太太念叨,“沒用蘭兒的,用了嬸子的。”
老太太點頭,嗯了聲,又回頭看了眼窗外,還是沒動靜,就扭頭接著說,“估計也快了,這日頭都出來了。”
福福也扭頭看了眼,果然,日頭出的老高,陽光已經照進屋子,明晃晃的,時候不早了。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福福的心,也跟著緊張了起來。
德正娘忙裏忙外也收拾的差不多,洗了手,屋裏來了,炕稍坐了一邊,然後開始沏茶倒水,炕上放了好幾個杯子。
這是,等人來呢。
沒一會,秀梅嬸子就過來了,是德正,西屋最先開了門,外頭把人迎進來,人卻沒跟著來東屋,回了西屋。
嬸子一進來,德正娘就倒好了茶水,遞了過去,“熱乎的,正好喝。”
德正娘和秀梅嬸子炕稍坐著,喝著茶,小聲的說著話,福福也慢慢湊了過去,留老太太和小丫頭在炕裏做針線。
“走了?”福福剛一到跟前,就聽德正娘不確定的問了這麽一句,然後見福福過來了,也沒岔過話,就接著說,“可鬧起來了?”
秀梅嬸子先是點點頭,然後看了眼福福,瞥了眼東頭方向,就接著說,“我一早瞧見了,坐著轎子走的。”
這,說的該是月娥姐了。
一早就走了?福福一愣,就聽秀梅嬸子又壓低了幾分聲音,接著說,“昨個晚上,說是吵了幾句。”
“我啊,這還是一大早,聽我家婆婆說的,”秀梅嬸子念叨著,“你也知道,老太太好打聽,也愛串門子。”
“昨個晚上的事,今兒一早,我過去送點吃的,就和我念叨了。”
“說是月娥啊,吵了幾句,但沒鬧起來,”秀梅嬸子停了停,接著說,“畢竟嫁出去的姑娘,而且月娥這又不比以往,如今人前人後跟著許多人,總是有幾分體麵的。”
“鬧不起來的,”秀梅嬸子說著,“估計啊,老張家那邊,熬不住,一會就得下來。”
“這沒了月娥顧著,”秀梅嬸子見福福伸長了脖子湊過來聽,就挪了挪身子,讓她能聽清楚幾分,“估計能少幾兩銀子。”
“我婆婆還說,”秀梅嬸子說到這,抬頭看了眼窗外,沒人來,就繼續開了口,“說是老張家的,都給那老二,張羅親了。”
“這麽快?”德正娘該是沒聽過,不知道這茬,一愣,然後搖搖頭,“估計啊,又是那山溝溝,用不了多少彩禮的。”
秀梅嬸子點頭,“可不呢,我婆婆說,說是記著老大媳婦娘家侄女,說是看上了,要年後,就張羅過門呢。”
“那老大家的過門就沒花多少,”德正娘接過話,“給咱開口要二十兩,哎呦,真是心黑的。”
兩人一句接著一句說起了話,福福湊近聽著,不漏過一句。
“來了。”
正聽的認真,就聽炕裏的老太太開了口,一句來了,屋裏一時安靜下來,靜悄悄的然後抬頭一看,就見半開的大門外,站了幾個人。
這次來的,還不少。
小丫頭的養父母,成了家的大兒子和媳婦,還有月娥的爹娘,月嬌也跟著,此時正站在大門口,德正已經跑了過去,開了門,把人迎了進來。
日頭曬著,照著院子裏的幾人,那暖暖的陽光照在他們身上,福福屋子裏瞧著,卻看不出一點暖人的味道。
德正娘和秀梅嬸子趕忙下地,炕上的老太太和小丫頭收拾起手上的針線活計,福福幫著,挪了挪身子,炕裏靠著牆,倚著枕頭,腿上蓋著薄被子,小丫頭緊緊的挨著老太太,要跟著下地,老太太就摟住不讓她動,一直炕上坐著。
收拾好,人,也就進來了。
月娥娘,福福可是有陣子沒見了,前些日子來她家,那情景,還曆曆在目,如今在上院再次見到了,卻還和印象中的那般,皮笑肉不笑的看著福福,“哎呦,福福也在啊。”
“二娘,我也是剛來。”福福客客氣氣的打著招呼,然後讓出地,過去挨著秀梅嬸子地上站著。
“哎呦,這福福,可是有日子沒見了,”月娥娘身邊跟著月嬌,說完這句話,就伸手把月嬌拉到跟前,“快,和你福福姐打個招呼。”
“你不是知道的,”月娥娘又是皮笑肉不笑的,看著自家小女兒,“你福福姐本是可大呢,又會讀書又認識字,說是現在,”說到這,還左右看了看,一陣笑,笑過之後就呲牙咧嘴的接著說,“還當女先生?教書呢?”
還沒輪到福福接話,就聽邊上的月娥娘又絮絮叨叨說了起來,還拉過秀梅嬸子,不是好語氣,“我說秀梅啊,是不是柔兒和水靈兩個,跟著讀書呢?”
又沒等到秀梅嬸子開口,月娥姐就又最快的接過話,蹦豆子似的,一句接著一句,巴巴的說,“哎呦,就是了就是了,說是跟著讀書認字呢。”
“哎呦呦,女娃子家家跟著讀書認字,我還是頭一遭聽說。”
“哎呦,這就是我粗人一個,”月娥娘也說還越上癮了,屋子裏就聽她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一開始福福還想說幾句,幾番下來也就幹脆不插話了,跟在秀梅嬸子旁邊,看月娥娘還不停,“說這嚴肅的事還能笑出來,罪過了罪過了。”
“不是我說你啊,秀梅,”月娥娘開口,看著秀梅嬸子,欠欠的,“這丫頭家家的,你看哪個,讀書認字的,這要讓旁的聽聽了,可是看笑話的。”
“這丫頭啊,就得和我們月娥那樣,嫁到大戶人家,不愁吃不愁穿的,還有人伺候,體體麵麵的才是真本事呢。”
“這讀書認字,不當吃不動穿的,是丁點用處都沒有,”月娥娘拉著身旁的月嬌,低頭笑了笑,“我們這小的,你看這臉蛋,哎呦,可是隨了我年輕時候,這大了,估計啊,比她姐姐還要嫁的好呢。”
“要我說,”屋裏來了好一會,還是月娥娘這嘴巴,一直說個不停,“這丫頭家家的,哪個不是顧著臉蛋子,這生的好啊,就啥都有了。”
說完,一扭頭,好似才看到一般,故作驚訝,“哎呦大嫂子,”看的是老太太,更是上前伸手要湊過去,“你在這屋子啊,哎呦你看我這大眼睛,哎呦,沒瞧見啊。”
說完,就拉著月嬌炕沿一坐,然後又是一驚一乍,“這不是小丫頭嗎?哎呦,快,過來二嬸子看看。”
“哎呦你這孩子,”月娥娘真真的嘴快,沒人接話也不尷尬,自顧說的很是帶勁,身上穿著紅花的大襖子,一把年紀了嘴上還塗了胭脂,猩紅猩紅的,很是惹眼,“二嬸子可是有日子沒見了,怎的?咋還不過來嬸子抱抱,稀罕稀罕啊。”
說完,人鞋子都沒脫,伸手就要上前去夠小丫頭,小丫頭更是躲到老太太身後,一臉的驚恐,不讓人碰到。
老太太終於忍不住,伸手拿了手邊的茶碗,然後重重的落下,碗中的茶水,灑了大半,落在炕席上,濕了一片。
這才,月娥娘,消停了許多。
“都炕上坐吧,”老太太開口,“喝口水,咱說道說道。”
有老太太在,到底長輩,而且老太太的性子大家心裏該是都有數,老太太一發話,果然,屋子裏的人都安靜了下來,這邊的正招呼張家兄弟兩個炕稍坐,德正娘就把幾個媳婦婆子炕裏顧好。
她和秀梅嬸子,就拉了地上的板凳,一人坐了半邊,緊挨著,看著炕上的人。
日頭升了起來,那光線照著窗台上的蘿卜籃子,明晃晃的。
小丫頭一臉緊張,蹲在炕裏,挨著老太太,兩手抱著老太太胳膊不放,眼神更是不安的四下打量,對上她的,給了小丫頭一個安心的笑,福福才見她長舒了口氣,安穩了一些。
福福見人都炕上坐了,喝著茶水,卻不出聲。
又是月娥娘,最先開了口,“我說大嬸子,”對著老太太,剛喝了口茶,咕咚咚的,還沒放下茶碗呢,就又是假笑模樣,“你這身子骨,瞧著好多了呢。”
說完,還打量著老太太,“哪個大夫說的,說是大嬸子這腿腳,怕是不好養了,依我看啊,大嬸子這精神頭,用不了一兩年,好好養養,說不定能走幾步呢。”
“你說是不是?”扭頭,問的是德正娘,“大妹子?”
德正娘懶得搭理,不接話,月娥娘卻不在意,又自顧說了起來,還歎口氣,擺了臉色,“哎呦,就是我家月娥沒這福分,要不然呢,這頭些年,咱兩家。”
話沒說完,就讓老太太打斷了,“我說月嬌娘,那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就爛在肚子裏吧。”
說完,瞪了眼月娥娘,臉色嚴肅了幾分,“今兒大家來,為了小丫頭這事,也有些日子了,這馬上過年,還是有個了斷的好。”
“弟妹,”小丫頭養母,張老大家的,扯了一臉笑,還伸手拉了拉月娥娘胳膊,然後對著月娥娘,開口道,“大嬸子說的是,那陳年往事啊,咱就不提了。”
“月娥這日子過的好,以後德正啊,也說親的說親,過日子的過日子,兩家之前那不愉快,就過去吧,過去吧。”
張老大家的說完,身邊的大兒媳婦,也跟著接過話,“就是呢二嬸子,”對著月娥娘,也是一臉笑,還往跟前湊近了幾分,故作親昵,“月娥如今體麵,等再生了一兒半女,就更是富貴,你呀,就等著好日子吧。”
果然,幾句話,月娥娘就樂開了花,臉盤子本就大,如今這一笑,臉上褶子也多,更是連小眼睛都瞧不見了。
那一口黃牙,猩紅的嘴唇,瞧著,卻也有幾分嚇人。
福福看著,不由往秀梅嬸子跟前擠了擠,嬸子還從身後伸了手,拍了拍她。
笑過之後,月娥娘就又開了口,“不提就不提!”說完擺擺手,“這要說小丫頭嗎,”然後扭頭看了看躲在炕裏的小丫頭,笑出聲,“你說說,一個丫頭片子,要模樣沒模樣的,照我家月嬌差的遠的,還至於你們費這工夫。”
說完,還嘖嘖兩聲,“二十兩?!就小丫頭這模樣性子,黃瘦黃瘦,幹幹巴巴的,性子也倔,定是不值的。”
“可再怎麽說,”月娥娘拍拍大腿,“我大哥大嫂當初也是山溝溝把孩子撿回來,沒讓狼給叼了去,一把屎一把尿把小丫頭養到大。”
“苛待也沒苛待,”月娥娘看了眼小丫頭,“你看看,這不活的好好的。”
說完,就自己拿了茶壺,倒了水,一口氣全喝光,然後又倒了一碗,手上端著,接著說,“這要細算起來,一年的吃穿用度,也得些。而且啊,這孩子,本是給我那侄子當媳婦的,你這要了去,可不就得再花錢討老婆。”
“這算起來,二十兩,也夠數的。”
說完,就把手上的茶水一口氣又喝光了,還咂巴了幾下嘴,那滿口的胭脂色,沾的茶碗邊上紅紅的,帶著水漬。
這邊話音剛落,就見外頭又來了人,是嬸子家老叔,邊上跟著幾個老人,是昨個老太太囑咐的那幾戶,進來了。
德正出去迎,德正娘本就地上站著,這會也跟著出了門,她和秀梅嬸子起身,也走了出去,把人迎進來。
這下,人來全了。
福福外屋站著,看著人進了屋,一陣寒暄聲又起,德正娘又灶裏添了柴,茶壺裏放了茶葉,續了水,福福外屋幫著忙了一通,收拾好了,才跟在德正娘身後,屋裏來。
屋子裏滿滿的人,炕上坐的,地上站的,幾個老人炕稍坐著,喝著茶水,卻沒談小丫頭的事,正有一句沒一句說著家常。
秀梅嬸子挨著炕頭,在門口,支著炕沿一角,坐了半邊,福福一進屋,嬸子伸了她在跟前,靠在嬸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