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靈到了大殿之中,微微等了一會秦王便來了,隨即吩咐內侍宣讀了對右相和公子蘇處理的旨意。


    眾位大臣聽後驚訝萬分,右相和公子蘇居然在私下謀者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難怪強盛的楚國會隻要求三十萬兩銀子的賠償,果真是有問題啊。


    更讓他們詫異的是,右相家族勢力強盛,怎能如此說殺就殺呢,並且還要株連七族!絲毫不給右相一脈任何的機會了。


    並且公子蘇一直是大臣們乃至秦王心中最適合擔任秦王的人選,公子蘇現在要被發配出去了,那些沉寂下去的公子們定然會再次覬覦王位,又會掀起腥風血雨啊。


    當即便有臣子上前求情。


    劉大人和右相的交情一直不錯,早年間還受到了右相的恩惠這才有今日的站在朝堂上的輝煌,便率先站了出來。


    但他也知事關重大,別國使者呈上的折子也膽敢弄虛作假,這個口子決不能開,所以他也隻是請求秦王隻殺右相即可,放過右相的七族。


    包括公子蘇也上前為右相求情,秦王對公子蘇親情已經被此事磨了個幹淨,這次饒過了公子蘇的性命,下令將公子蘇一家老小流放他國,永世不得返回秦國,已經是全了他們父子四十年的緣分了。


    “子蘇,在方才宣旨後你便是白身了,沒資格站在朝堂上。”


    站在公子蘇一邊的周大人等人和公子蘇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公子蘇一旦倒了他們遲早也會跟著玩完了。


    趕緊跪在地上求情,“大王請三思呀,公子蘇也是為了大局考慮,還請大王對公子蘇能夠從輕發落。”


    秦王冷哼,雖然沒有證據表明,他也沒有詳細的調查此事,但是他相信站在公子蘇一方的人無論有沒有參與到其中,定然是知曉公子蘇和右相瞞天過海的事情。


    現在他雖然隻處置了公子蘇,但是公子蘇一脈的人不久之後也會被卸權了,


    “君無戲言。”他用這四個字堵住了所有的大臣的嘴。


    隨即新上任的內侍立刻吩咐侍衛將公子蘇拖出了大殿之中。


    “大王,請你給右相的家人一條生路吧。”劉大人跪在大殿的中間。


    “諸位關心同僚的心情寡人能理解,但公子蘇和右相私自謀逆罪不可恕,不過寡人會給右相及家人應有的體麵,此事不必再議。”


    右相一直站在諸位官員的前麵並沒有說話,雖然他和公子蘇為了兩國和平的謀劃失敗了,並且還要受到秦王的責罰,但他不後悔當初的決定,也預想到了一旦事情敗露之後可能遭受到的懲罰。


    木已成舟,他也沒什麽為自己辯解的,跪在地上,“謝大王。”


    “刑不上大夫,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不必謝寡人。”


    右相已經接受了秦王對於他的懲罰,劉大人也無奈的閉上了嘴,便再也沒有大臣在為此求情。


    秦王再次聽見了一件大臣匯報的事情,皆是一些無足輕重的事情便宣布小朝。


    右相拿著秦王的旨意,身後跟著大批的侍衛,每個侍衛的手中都端著一瓶毒酒,朝著右相的府邸而去。


    在他們的身後還有一大批侍衛也同樣帶著毒酒,騎著快馬超過了他們,帶著秦王的旨意出城而去。


    右相身上籠罩著悲壯的氣勢,就連侍衛也為右相動容,侍衛長歎息:“相爺,我們特意選用了最毒的烈酒,一旦服用不會感覺到任何的痛苦便會去了。”


    “多謝,此事你有心了。”右相雖然已經有了赴死的決心,但是他的家人卻是因此遭受到了無端的牽連呀,家人能夠走的輕鬆一點,他心中的內疚也能微微減輕一點。


    “相爺,我們都知道你一心為民”侍衛頓了頓又道,“秦國的百姓也不會將你當做亂臣賊子,你就放心的上路。”


    “不必唬我,也不必來安慰我”右相無所謂的笑了笑,“若是秦國的百姓知曉了我所做的事情,定會罵我墮了秦國的威風,豈會像你說的這般。”


    侍衛長繼續說,“百姓一輩子都生活在秦國土地上,眼裏也隻有自己的小日子過的是否舒坦,百姓們隻知道秦國每攻打一個國家,他們的日子就會好上一分,哪知道為了攻下別國,軍中將士們付出了多少代價。”


    “你看的還挺透徹的呀。”


    “相爺,他們不懂,但我們懂,我有好幾個兄弟都在軍中,我們都會記住你。”


    侍衛長也不想秦國和楚國開戰,秦國的百姓現在的生活已經夠好了,實在沒必要再去掠奪他國的財富,造成家破人亡的局麵。


    “偷梁換柱實非君子之風,我不配做文人表率,你們也不必記住我。”


    侍衛長再次動了動嘴唇,最終還是沒有繼續多言了,無論別人怎麽看待右相,至少在他的心中右相是為了秦國而亡。


    到了右相的府邸,侍衛便將所有的大門把控了起來,禁止任何的人出入,並且還有侍衛在城中搜尋右相的家人,一旦發現便會抓會右相的府邸。


    一夜之間右相府的三百口人全部飲下了毒酒身亡,從淩晨開始便有一具具的棺槨從右相府中運了出來。


    城中的百姓也因此知曉了此事,對右相的評價不一。


    秦王的確是信守諾言,讓右相一家走的體麵,右相家中的三百口人也好好的下葬還立了碑。


    他還吩咐人給右相一家做了法事超度,但旁人卻覺得此舉是他是在擔心,右相和其一家人會成為厲鬼來報複他。


    至於楚國的使者,則留在了王宮之中暫時安頓了下來。


    楚國使者在得知公子蘇和右相所做的事情後憤恨交加,公子蘇和右相篡改了他呈給秦王的折子,並且折子中的用詞卑微,還與他的來意正好相反,導致他空歡喜一場,還在秦國白白耽誤了很多的時日。


    便再次寫了一封折子呈給了秦王。


    這一封折子中的內容則是完全按照此行楚王的交代而書寫,至於折子上的內容秦王自然是不答應。


    秦王在批複折子的時候的態度也是趾高氣昂,甚至連三十萬白銀也不給了,至於楚國想要怎麽做他並不懼怕。


    如此一來楚國的使者注定無法完成此行的任務,得到了接過便啟程朝著楚國而去了。


    ……


    公子蘇也帶著家人離開了西垂,到了別國過著普通百姓的日子,他的職位也空閑了下來需要人來接受。


    對於這個結果公子靈已經很滿意了,公子蘇現在雖然還活著卻永世不能回到西垂,已經是與已經是個死人沒有區別,不過讓他沒有料到的是,他依然沒有受到秦王的重用。


    秦王則是將公子蘇掌管的一切事物都分到了信任的臣子手中,又提拔了幾個公子接管了一些事物,就這樣將公子蘇的權利分配完了。


    而公子靈在此事中出了不少的力氣,卻什麽好處也沒有撈到,心中出了歎息還能怎樣。


    這一日,公子靈沒有上朝,與華丹丹坐在水榭之中賞著景致。


    “若是公子蘇沒有犯下大錯,父王定會將王位傳給他。”公子靈等著酒杯,一杯接著一杯喝著。


    秦王此舉是還未確定能夠接替公子蘇的人選,華丹丹張口就想說我們現在得平心靜氣,但剛說了前兩個字,就想起上次和公子靈說了一句大道理,結果被公子靈反懟了回去,公子靈說:潘兒,你懂得這樣多道理,怎麽連王家都打理不好?懟的她是啞口無言。


    她想起了上輩子爸媽在教育她的時候,道理誰都會說,她四歲的時候就說的很溜了。因為她爸媽混得也不如周圍的鄰居或是親朋好友,所以長大後她會想是不是她爸媽在同齡人麵前受挫了,才來到她麵前找回存在感。


    她意識到,她正在成為她最厭煩的人,便開始控製著自己別跟她爸媽一樣。


    所以話鋒一轉,“我覺得你比那些公子都有實力,秦王會屬意你的,隻是時機還沒有到罷了。”


    “但願如此。對了,繆久統計了舞女懷的孩子們。”


    “你每次和幕僚、同僚吃飯都會讓舞女出來助興,每次都有人留宿,繆久做了調查,並不能肯定舞女定是懷了你的孩子。但我覺得你孩子不多,就將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養著也成,就讓他們的母親不跳舞了專心照顧他們即可。”


    “這樣也行,算算日子徐夫人一行人就快到西垂城了。”公子靈頓了頓又道,“徐夫人向來脾氣暴躁,若是知曉我正式娶了你也許上來就找你的麻煩,你到時候不必見她,讓孩子來即可。”


    “原來你喜歡暴脾氣的。”


    華丹丹現在知道為何她每次講道理公子靈都一臉厭惡的表情,反而發脾氣的時候不會。


    “算起來徐夫人的父親是我生母那邊的親戚,算我遠方表哥,在我生母的故國亡國後,家族就分崩離析,徐夫人的父親在三個國家當過臣子,正巧我路過楚國的時候遇上了徐夫人的父親。


    當時徐大人幫了我一個大忙,我們把酒言歡的時候,發現竟然是一家人。徐大人便說將我的表侄們介紹給我認識,雖然年紀相差不到十歲,但我也當他們是晚輩。但誰知徐夫人看上了我,說要嫁給我,我看徐大人也樂見其成,我就安排人下聘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女種田奮鬥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栗子番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栗子番薯並收藏農女種田奮鬥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