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過節
江湖坊間皆傳,黑煞決戈九霄怒,音兮嫋嫋萍蹤隱,天寒陌塵攜玉蕭,思修公子醉紅塵,指的便是江湖鼎鼎有名的四位公子,而思修公子指的便是他們少當家。據說他們少當家天資卓絕,僅僅在佛門聖地修身養性三年,便已遙遙領先當世諸多佛學大師。
當真聞名不如見麵。
白穀收了收心思,又變為如往常一般的沉穩模樣,外人麵前自然不能總是一副沒見識的模樣。
秋少棠從別院繞到辛月看診的房間。抬手敲門,進屋,遞牌動作一氣嗬成。半點讓人覺察不出不妥之處來。
辛月看到秋少棠的第一眼便未曾看出此人身上如有什麽症狀,麵色紅潤,通身給人一種被仙家拂塵掃去了一身雜質,幹淨的冒著眾生平等的仙氣兒。
這樣的人,極容易讓人忽略他同樣不染纖塵的容貌。言行舉止卻比他的容貌更讓人為之動容,這人是誰?江湖上哪位人物?當真是久未出島,江湖的諸多人物越發引人側目。
如此纖塵不染的人,讓辛月忍不住多看了兩眼,暗中揣度一番。
打量間辛月便瞧見他手中拿著看診牌,也未多做言語,到這裏來的自然身有不適者,隻是這位公子的神態,倒是未看出病痛之苦。
“公子何處不舒服,可否能詳盡道來。”辛月如同往常一般詢問。
“這位公子不食六葷,六識也未失,佛家不是向來順應本心、天道,不懼身心病痛,怎的思修公子還做起了看病就醫的舉動。”
還未等秋少棠回答,一邊的麓之恒語氣便讓人無端察覺一陣怪異。
麓之恒這般毫無緣由的針對人,辛月倒是第一次見到,這人到底是誰?怎麽會引起麓之恒那麽大反應。
“淵公子,多日不見,近來可好!”秋少棠微怔,這才想起。即便對方已換了容顏,對自己語氣間的那種憤怒倒是隻有那一人有之。行者淵……
世間常態多詭辯,他也未料到今日居然在這裏看見人稱盜聖的行者淵,還是與小醫仙同行,若非淵公子方才的語態,秋少棠自然無法識得。看來之前的事情這位淵公子果然未曾放下。
“托您照料,還喘氣兒呢!”麓之恒語氣略帶九分不善說道。
“你們認識?”聽這語氣怕是有什麽過節吧!辛月看這位公子也不像是惹是生非之人,也不知與麓之恒生了哪般不快。
“可不就認識。不僅認識,還結了梁子呢!”麓之恒腹議道。
“你麵前這人便是這藥鋪的少東家,江南織造府的下一任家主,秋家嫡子秋少棠,字羨禪。江湖人稱思修公子”
辛月驀然想起,原來是他。
她此前聽秋狄蘇提起過這位愛子,字裏行間皆是為父者的引以為傲,隻是,三年前秋狄蘇與自己說的卻是秋公子已經出家了。辛月這番還未提出疑問,麓之恒聲音隨之響起。
“據說他出入江湖不過半年便打破了江湖傳聞中銘鼎三公子三足鼎立的的局麵,與其他三位已然不分上下。而且這位秋公子曾在法度寺帶發修行三年期間影響深遠,在佛家那群整天“我佛慈悲”的大師眼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聽說,若非他本人不願意剃度出家,極為可能是下一代法度寺的最年輕的主持人選。在寺內法號思修,現江湖人稱思修公子。”
法度寺廟,那是天下一眾佛家僧人向往的聖地之一,能夠在天下第一佛門法度寺中站的一席之地,可見其佛法修為造詣之高。
且不說其修習佛法的天賦之高,就單單他本身的實力也讓人琢磨不透。
“我近日還聽說坊間流傳了一首關於秋公子的詩詞,名為《醉思修》,秋公子可要我念與你聽上一聽?”
“淵公子隨意。”秋少棠極為平靜的回複道。
麓之恒一臉憤憤不平的看著秋少棠的模樣,隻覺得的他此刻滿臉的狐狸模樣,奸詐狡異。半點沒有佛家弟子的慈悲為懷,念詩詞的聲音也比平時低沉些許。
行臥滄海醉紅塵,撣去風沙宿法門。
彌勒一笑三載恩,修得半佛半人身。
“秋公子對這詩詞可還喜歡。”麓之恒隨即問道,江湖中那些文人墨客當真整日閑來無事,作個詩詞也將他這般捧著,讓他這個凡夫俗子聽著都覺得有幾許酸味。
“淵公子有心了,少棠對此事並不知曉。況且名利與少棠而言乃身外之物。”若非今日聽麓之恒所言,他當真不知曉還有這樣一首詩詞傳頌。
秋少棠自知他並非如外界傳言的模樣,隻是對那些晦澀難懂的經文摻雜了自己的見解,也不過是領悟了些佛法中的之末細節,倒是讓旁人霧裏看花,覺得他高深難測了。
罷了想來倒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沒想到這淵公子卻將自己的出處調查的一清二楚,他自然知曉江湖上知曉他來自秋家的人並不多。
聽麓之恒這般說起,辛月這才想起,一路回來的路上的確聽說過這麽一個人,她當時也好奇這是位什麽樣的人物。沒想到自己竟然與他父親算的上是舊識。
麓之恒上次來弄京堂便是為了打聽這人的消息,哪曾想這弄京堂連一個區區夥計都極為維護他們主子,那日正是得不到任何消息才使得他铩羽而歸,此番出門才遇到後來的辛月。
沒想到今日居然讓他撞上門來,不,這可是秋少棠家所屬產業,他自己的地盤,這樣所言,撞上門來的是他麓之恒了。
想到與秋少棠結下的梁子,麓之恒便一陣胸悶,當真讓他怒火中燒,難以啟齒,他好不容易再江湖上混了個俠盜的名聲,居然敗在一個假和尚手中。
哼!豈不就是和尚,沒削發的和尚。滿口正義,壞他好事的假和尚。
“前兩次的事情,少棠多有得罪,還望淵公子能放寬心,能夠原諒少棠。也希望淵公子能改邪歸正。”說來他與麓之恒當真有些“緣分”。
半年前他剛從法度寺通關出寺,便遇見了麓之恒。
當時這位淵公子一路疾馳向自己所在的茶肆,毫無顧忌鑽入了自己所在的桌底,桌上的白布應風而起,片刻又無聲落下,剛好將他身體遮了個嚴實。
稍頃便有幾人追進茶肆,其中一位渾身肱虯肌肉孔武有力的大漢帶頭,看其行走間也運起天篤境初期的內力修為,使得周身呈現一番飛沙走石的氣勢,可見其憤怒模樣。
那大漢見四周茶肆窗扇皆大開,麓之恒又不知去向。此間僅僅隻有秋少棠一人獨飲,便對著秋少棠問道:“這位公子,請問方才可有見一位穿紅衣的小子。”
秋少棠當時雖在江湖上無甚名氣,一身氣度卻讓那大漢無法忽視。
那大漢雖長相粗獷,言語也並無失禮之處。況且他們此來時為了追捕盜聖行者淵的,自然不好在與他人多生事端。
麓之恒之所以放著大敞的窗戶不走,直接鑽入秋少棠桌下,屏氣凝神,收斂聲息。自然是為了迷惑這些人的視線的。
想來那些人也是以為他會躍窗而逃,那他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已經追他追了三天三夜了,不過是略微懲罰了他們一下,現在甩都甩不掉,也太過執著了些。
剛才一進茶肆麓之恒便看見這位穿著白金相間衣服的公子手持檀木珠,通身祥和正義,即便臉上未帶任何笑意,也讓人有如沐春風的和善。便斷定他是位通情達理,善於變通之人。
江湖中這種人大多極好正義之道。他相信,這位公子也是會出於好心幫忙隱瞞自己此番危境。
麓之恒心中這般想著,連事後道謝的話都想的極為妥帖。如不出意外,許是能交得一位江湖好友也說不定。
“他在桌子下麵。”秋少棠一邊說著還將手指想自己所在的桌子。麵色依舊平靜。仿佛他說的是這茶味道不錯一般閑適。
秋少棠卻不知此刻麓之恒心中已翻江倒海。這般情景與他想的完全不同。有生以來第一次錯判了直覺,趁著那大漢同樣愣神之際,隻得掀翻桌椅,運起源修決衝出茶肆。
即便麓之恒快,那大漢也極快的做出反應,手起刀落,擋住了麓之恒去路,麓之恒一個閃身借著刀勢之力縱身躍向另一邊窗戶,那大漢反手一刀再次飛起,麓之恒便覺得衣擺一輕,身後的衣服與自己盡數分離。
那大漢帶著一群人飛馳追趕,不忘對身後的秋少棠道了句:“多謝公子如實相告。”言語中盡是感激之意。
“我佛慈悲,出家人不打誑語。”秋少棠習慣性雙手合十有禮的回複道。
這番說完便想起,自己現在已經破陣出了法度寺。算不得寺內一名帶發修行的僧人了。果然跟隨師傅太久的緣故一時半會改不了口。
前方禦輕功飛向茶肆外樹上麓之恒聽見這句話,打了個趔趄,看了眼茶肆,運其源修決飛身入了林間。再也瞧不見蹤影。
匆匆一別雖是一麵之緣,卻也讓麓之恒印象深刻。不由得在心中給秋少棠狠狠的記了一筆。
說來第一次是巧合相遇,第二次麓之恒同樣栽在了秋少棠手中。也不過是三個月前發生的事情。
那日麓之恒剛入了一家地方商豪的房屋內便準備大肆劫掠後還富於民。據麓之恒所查,這位商豪為富不仁,魚肉鄉裏。惡行累累。
曾與一位當地百姓極為愛戴的百善商賈合作一樁買賣時,將其坑害的傾家蕩產,舉家破敗之後,那位百善商賈因不堪負債累累,跳崖身亡。其夫人被這位商豪逼以賣身,不堪受辱而自盡。
這樣一位商豪自然是麓之恒下手的最好對象。他想要偷的東西,從未失手。卻不想那晚卻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
秋少棠不知何時跟蹤與他,在麓之恒恰要得手時,出手阻攔。麓之恒清楚記得秋少棠當時的平靜與自己的憤怒形成了顯明的對比。
江湖坊間皆傳,黑煞決戈九霄怒,音兮嫋嫋萍蹤隱,天寒陌塵攜玉蕭,思修公子醉紅塵,指的便是江湖鼎鼎有名的四位公子,而思修公子指的便是他們少當家。據說他們少當家天資卓絕,僅僅在佛門聖地修身養性三年,便已遙遙領先當世諸多佛學大師。
當真聞名不如見麵。
白穀收了收心思,又變為如往常一般的沉穩模樣,外人麵前自然不能總是一副沒見識的模樣。
秋少棠從別院繞到辛月看診的房間。抬手敲門,進屋,遞牌動作一氣嗬成。半點讓人覺察不出不妥之處來。
辛月看到秋少棠的第一眼便未曾看出此人身上如有什麽症狀,麵色紅潤,通身給人一種被仙家拂塵掃去了一身雜質,幹淨的冒著眾生平等的仙氣兒。
這樣的人,極容易讓人忽略他同樣不染纖塵的容貌。言行舉止卻比他的容貌更讓人為之動容,這人是誰?江湖上哪位人物?當真是久未出島,江湖的諸多人物越發引人側目。
如此纖塵不染的人,讓辛月忍不住多看了兩眼,暗中揣度一番。
打量間辛月便瞧見他手中拿著看診牌,也未多做言語,到這裏來的自然身有不適者,隻是這位公子的神態,倒是未看出病痛之苦。
“公子何處不舒服,可否能詳盡道來。”辛月如同往常一般詢問。
“這位公子不食六葷,六識也未失,佛家不是向來順應本心、天道,不懼身心病痛,怎的思修公子還做起了看病就醫的舉動。”
還未等秋少棠回答,一邊的麓之恒語氣便讓人無端察覺一陣怪異。
麓之恒這般毫無緣由的針對人,辛月倒是第一次見到,這人到底是誰?怎麽會引起麓之恒那麽大反應。
“淵公子,多日不見,近來可好!”秋少棠微怔,這才想起。即便對方已換了容顏,對自己語氣間的那種憤怒倒是隻有那一人有之。行者淵……
世間常態多詭辯,他也未料到今日居然在這裏看見人稱盜聖的行者淵,還是與小醫仙同行,若非淵公子方才的語態,秋少棠自然無法識得。看來之前的事情這位淵公子果然未曾放下。
“托您照料,還喘氣兒呢!”麓之恒語氣略帶九分不善說道。
“你們認識?”聽這語氣怕是有什麽過節吧!辛月看這位公子也不像是惹是生非之人,也不知與麓之恒生了哪般不快。
“可不就認識。不僅認識,還結了梁子呢!”麓之恒腹議道。
“你麵前這人便是這藥鋪的少東家,江南織造府的下一任家主,秋家嫡子秋少棠,字羨禪。江湖人稱思修公子”
辛月驀然想起,原來是他。
她此前聽秋狄蘇提起過這位愛子,字裏行間皆是為父者的引以為傲,隻是,三年前秋狄蘇與自己說的卻是秋公子已經出家了。辛月這番還未提出疑問,麓之恒聲音隨之響起。
“據說他出入江湖不過半年便打破了江湖傳聞中銘鼎三公子三足鼎立的的局麵,與其他三位已然不分上下。而且這位秋公子曾在法度寺帶發修行三年期間影響深遠,在佛家那群整天“我佛慈悲”的大師眼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聽說,若非他本人不願意剃度出家,極為可能是下一代法度寺的最年輕的主持人選。在寺內法號思修,現江湖人稱思修公子。”
法度寺廟,那是天下一眾佛家僧人向往的聖地之一,能夠在天下第一佛門法度寺中站的一席之地,可見其佛法修為造詣之高。
且不說其修習佛法的天賦之高,就單單他本身的實力也讓人琢磨不透。
“我近日還聽說坊間流傳了一首關於秋公子的詩詞,名為《醉思修》,秋公子可要我念與你聽上一聽?”
“淵公子隨意。”秋少棠極為平靜的回複道。
麓之恒一臉憤憤不平的看著秋少棠的模樣,隻覺得的他此刻滿臉的狐狸模樣,奸詐狡異。半點沒有佛家弟子的慈悲為懷,念詩詞的聲音也比平時低沉些許。
行臥滄海醉紅塵,撣去風沙宿法門。
彌勒一笑三載恩,修得半佛半人身。
“秋公子對這詩詞可還喜歡。”麓之恒隨即問道,江湖中那些文人墨客當真整日閑來無事,作個詩詞也將他這般捧著,讓他這個凡夫俗子聽著都覺得有幾許酸味。
“淵公子有心了,少棠對此事並不知曉。況且名利與少棠而言乃身外之物。”若非今日聽麓之恒所言,他當真不知曉還有這樣一首詩詞傳頌。
秋少棠自知他並非如外界傳言的模樣,隻是對那些晦澀難懂的經文摻雜了自己的見解,也不過是領悟了些佛法中的之末細節,倒是讓旁人霧裏看花,覺得他高深難測了。
罷了想來倒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沒想到這淵公子卻將自己的出處調查的一清二楚,他自然知曉江湖上知曉他來自秋家的人並不多。
聽麓之恒這般說起,辛月這才想起,一路回來的路上的確聽說過這麽一個人,她當時也好奇這是位什麽樣的人物。沒想到自己竟然與他父親算的上是舊識。
麓之恒上次來弄京堂便是為了打聽這人的消息,哪曾想這弄京堂連一個區區夥計都極為維護他們主子,那日正是得不到任何消息才使得他铩羽而歸,此番出門才遇到後來的辛月。
沒想到今日居然讓他撞上門來,不,這可是秋少棠家所屬產業,他自己的地盤,這樣所言,撞上門來的是他麓之恒了。
想到與秋少棠結下的梁子,麓之恒便一陣胸悶,當真讓他怒火中燒,難以啟齒,他好不容易再江湖上混了個俠盜的名聲,居然敗在一個假和尚手中。
哼!豈不就是和尚,沒削發的和尚。滿口正義,壞他好事的假和尚。
“前兩次的事情,少棠多有得罪,還望淵公子能放寬心,能夠原諒少棠。也希望淵公子能改邪歸正。”說來他與麓之恒當真有些“緣分”。
半年前他剛從法度寺通關出寺,便遇見了麓之恒。
當時這位淵公子一路疾馳向自己所在的茶肆,毫無顧忌鑽入了自己所在的桌底,桌上的白布應風而起,片刻又無聲落下,剛好將他身體遮了個嚴實。
稍頃便有幾人追進茶肆,其中一位渾身肱虯肌肉孔武有力的大漢帶頭,看其行走間也運起天篤境初期的內力修為,使得周身呈現一番飛沙走石的氣勢,可見其憤怒模樣。
那大漢見四周茶肆窗扇皆大開,麓之恒又不知去向。此間僅僅隻有秋少棠一人獨飲,便對著秋少棠問道:“這位公子,請問方才可有見一位穿紅衣的小子。”
秋少棠當時雖在江湖上無甚名氣,一身氣度卻讓那大漢無法忽視。
那大漢雖長相粗獷,言語也並無失禮之處。況且他們此來時為了追捕盜聖行者淵的,自然不好在與他人多生事端。
麓之恒之所以放著大敞的窗戶不走,直接鑽入秋少棠桌下,屏氣凝神,收斂聲息。自然是為了迷惑這些人的視線的。
想來那些人也是以為他會躍窗而逃,那他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已經追他追了三天三夜了,不過是略微懲罰了他們一下,現在甩都甩不掉,也太過執著了些。
剛才一進茶肆麓之恒便看見這位穿著白金相間衣服的公子手持檀木珠,通身祥和正義,即便臉上未帶任何笑意,也讓人有如沐春風的和善。便斷定他是位通情達理,善於變通之人。
江湖中這種人大多極好正義之道。他相信,這位公子也是會出於好心幫忙隱瞞自己此番危境。
麓之恒心中這般想著,連事後道謝的話都想的極為妥帖。如不出意外,許是能交得一位江湖好友也說不定。
“他在桌子下麵。”秋少棠一邊說著還將手指想自己所在的桌子。麵色依舊平靜。仿佛他說的是這茶味道不錯一般閑適。
秋少棠卻不知此刻麓之恒心中已翻江倒海。這般情景與他想的完全不同。有生以來第一次錯判了直覺,趁著那大漢同樣愣神之際,隻得掀翻桌椅,運起源修決衝出茶肆。
即便麓之恒快,那大漢也極快的做出反應,手起刀落,擋住了麓之恒去路,麓之恒一個閃身借著刀勢之力縱身躍向另一邊窗戶,那大漢反手一刀再次飛起,麓之恒便覺得衣擺一輕,身後的衣服與自己盡數分離。
那大漢帶著一群人飛馳追趕,不忘對身後的秋少棠道了句:“多謝公子如實相告。”言語中盡是感激之意。
“我佛慈悲,出家人不打誑語。”秋少棠習慣性雙手合十有禮的回複道。
這番說完便想起,自己現在已經破陣出了法度寺。算不得寺內一名帶發修行的僧人了。果然跟隨師傅太久的緣故一時半會改不了口。
前方禦輕功飛向茶肆外樹上麓之恒聽見這句話,打了個趔趄,看了眼茶肆,運其源修決飛身入了林間。再也瞧不見蹤影。
匆匆一別雖是一麵之緣,卻也讓麓之恒印象深刻。不由得在心中給秋少棠狠狠的記了一筆。
說來第一次是巧合相遇,第二次麓之恒同樣栽在了秋少棠手中。也不過是三個月前發生的事情。
那日麓之恒剛入了一家地方商豪的房屋內便準備大肆劫掠後還富於民。據麓之恒所查,這位商豪為富不仁,魚肉鄉裏。惡行累累。
曾與一位當地百姓極為愛戴的百善商賈合作一樁買賣時,將其坑害的傾家蕩產,舉家破敗之後,那位百善商賈因不堪負債累累,跳崖身亡。其夫人被這位商豪逼以賣身,不堪受辱而自盡。
這樣一位商豪自然是麓之恒下手的最好對象。他想要偷的東西,從未失手。卻不想那晚卻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
秋少棠不知何時跟蹤與他,在麓之恒恰要得手時,出手阻攔。麓之恒清楚記得秋少棠當時的平靜與自己的憤怒形成了顯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