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巫王女
“可是若真是林夕貞,他為何一定要這樣做?”辛月百思不解,林夕貞不會不知曉他身體的諸多變化,即便不知自己中了蠱毒,也不會愚鈍自此。
“或許此事隻有他自己能為我們解惑。”當然若是林夕貞一心求死,旁人也無法阻攔。
“那千日鬼蠱是蠱巫族中何人所研製?”千日鬼蠱是十年前新出的蠱種,若是能查到製蠱之人,或許能得到下蠱之人的線索。
“苗疆巫蠱族巫王女!”
“巫蠱族下一任族長?怎麽可能?”辛玥不禁生疑。
若千日鬼蠱是即將新任巫蠱族長所製的,那便不會輕易流落在外,因為作為巫王女培育的蠱蟲極為重要。不要說巫王女,便是整個巫族都不會答應。
而現任巫王女據說不過十八歲,十年前的巫王女七八歲之齡培育出的蠱蟲,極有可能是她培育出的第一隻蠱蟲。再說了莫說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與遙隔萬裏之外的另一個孩子有什麽仇怨,二人怕是都不認識,何來如此深仇大恨,定要毀人一生。
而江湖人盡皆知巫王女的培育的第一隻蠱蟲根本不應該流落在外,此事事關苗疆新任族長,苗疆自然不會怠慢,任其流落在外。據說等到巫王女繼任族長那天,第一隻蠱作用極大。
“月兒不必驚訝,現任巫王女據說六歲便會製蠱,而她製的第一隻蠱蟲,乃名為情蠱!”說來有趣,他也是查了好久才得到這一消息。六歲的娃娃培育的蠱蟲,居然叫情蠱,也讓人覺得好生奇怪。
“好生聰慧,六歲就能培育蠱蟲,不過……緣何叫情蠱?”辛月不解,以巫王女的身份,若是十多年前養成的蠱蟲,應當早已在江湖流傳,為何她竟然未曾聽說過,直到今日才知曉。
“因為中了那情蠱之人,隻要情蠱不除,便會終生忘卻最愛之人!而情蠱之事蠱巫族極少對外提及,所以知曉之人少之又少。”
辛月三人聽著後方突然傳來的女子聲音,轉身才瞧見說出這話的竟然是一位嬌俏的女子,小巧的瓜子臉極為秀美,膚如凝脂,最讓人無法忘卻的是那雙靈秀柔美的鳳眼,身上衣衫卻又與他們的大不相同,頗有幾分異域風情。
“你?”辛月隻覺這女子好似有幾分眼熟,卻又讓人覺得陌生。一時卻也想不起在何處見過。
一旁的聽弦將劍抵在身前防止麵前的女子靠近,這女子也不知何時出現在他們三人身後的!她竟然半分都未曾察覺,亦不知她在他們身後聽了多久。
“這位姑娘我們似曾在哪裏見過?”辛子塵口中似是疑問,神色卻極為肯定。
“我倒是不知道你們中原人士與女孩子打招呼都是這般,哦!對了,你們中原人將你這種行為稱作搭訕吧!我說的可對!”那姑娘顯然心情極好!說出的話也略帶幾分調侃的笑意,渾然不在意聽弦攔著她靠近的態度。
“荼陀山盛會?”辛月經辛子塵提起驀然想了起來,那日荼陀山盛會之際,便見這位姑娘隨在那位聖巫婆婆的女子,武功不過天篤境界,但一手蠱毒卻使的出神入化。見她裝扮雖略作變化,卻依舊與他們有明顯差異。
“一路遊曆到此處,居然還能碰到幾個熟悉之人!”苗夕巧語氣中略帶幾分親近之意。
這對兄妹她記得,那日在荼陀盛會上出了極大的風頭,二人模樣出挑長得也極為相似,他們雖然對自己沒印象,自己卻是記住了他們,隻是那日盛會散去,聖巫婆婆就催促自己離開否則依著她對這對兄妹的好奇,也是極想結識一番。
“你怎麽對情蠱的事情知曉的如此清楚?”辛月同旁問道。
苗夕巧走向辛月,語氣滿不在意回道:“因為我就是你們口中的巫王女!”她本就不屑隱藏身份,這一路走來雖然不曾見人便說,卻也未刻意隱瞞。
苗夕巧對這對兄妹很有好感,江湖眾人皆知女子懷胎生子,雙胎最是危險,每臨雙胎,多半都會因滑胎無疾而終,而雙胎能平安出世,更是少有。卻也基本不至足月便夭,而一胎若為一子一女更是鳳毛麟角。
因此雙生子女才有了龍鳳胎這樣的祥瑞之名。便是為了用龍鳳之氣壓住天降的福氣,留住雙生子的命理,這些便是婆婆告訴她的。
隻是當年弟弟身體實在太過羸弱,沒撐住便去了。沒錯她曾與弟弟也是龍鳳胎,弟弟一出生便夭折,隻剩下自己一個人,若是他能長大,他們姐弟二人定然也能羨煞旁人吧!
方才她走在他們身後時看著他二人的背影都覺得極為相似。恰好聽他們談論起情蠱便忍不住接著他們的話說了下去。
“如何能證明你所說的?”聽弦聽苗夕巧一番言語更加有些抵觸。
聽弦並非是害怕苗夕巧這個人,而是蠱巫族的禦蠱的能力被江湖上傳的太過匪夷所思,她不得不防備。
眼前的姑娘雖然長得嬌美如花,聽弦卻不相信她手無縛雞之力,那日荼陀山上苗巧夕撒豆成兵的模樣,太過駭人聽聞,而當日那些蠱蟲的確出了不少力,卻也更讓人不寒而栗。好端端一個嬌滴滴的姑娘,以蟲為器禦敵。
據說蠱巫族先祖可是培育過百萬蠱蟲大軍,連朝廷兵將都不能阻擋,若是她當真想對小姐不利,距離太近委實難以預料,她豈能鬆懈。
“我便是我!為何一定要向你證明!”苗巧夕收起思緒便出言道,還從未聽說有誰敢冒充她的,莫說旁人,怕是她自己不答應。
待到苗夕巧還要靠近幾分時,一旁的聽弦拔劍示意苗夕巧。
“聽弦!不得無禮!不知苗疆巫王女來我珈藍國所謂何事!”辛子塵一根陽春白雪玉簫橫陳臂前一番江湖行禮,謙謙公子溫潤如玉且不驕不躁,一身春雲化霧的水墨綾羅衫隨風搖曳,左肩上淡抹相宜的墨梅,更讓人頗具好感。
辛月亦跟隨辛子塵行禮,聽弦見此隻得收劍隨江湖之禮。眼中依舊留有幾分防範之色。隻是與方才的拔劍爭鋒的模樣收斂了許多。
苗夕巧隻覺得中原的規矩真多,她們在族裏若是喜歡誰便於他親近即可,若是不喜歡直接一隻蠱蟲扔出去鬥蠱便好,可不會像眼前這樣如此客套。
她好不容易一個人逃出來,一路遊山玩水終於遇見兩個還算認識的人,可不能被他們這樣的客**昏了頭,用中原的話怎麽說來著,對了!“被人牽著鼻子走!”
“本姑娘名喚苗夕巧,你們可換我巧夕,喚我阿夕亦可!你們若是想知道情蠱之事,也可以問我,因為沒人比我更加清楚情蠱之事!”苗巧夕如實說道,言畢便趁著三人不注意的空檔挽著辛月的的臂彎向前走去。
辛子塵卻有些怔然,據他前段時間調查,蠱巫族巫王女,心狠手辣,養蠱手段千奇百怪,其蠱蟲作用更是聞所未聞。乃是蠱巫族下一任族長,據說所養成每種蠱蟲,極得族人推崇。
情蠱雖然未曾見過其作用,從她手中流入江湖的絕逢生蠱、魔蠱、絕子蠱、六月蠱……以及近日查的那千日鬼蠱每一種都不是等閑之人能承受的。
可眼前與自家妹妹笑鬧的嬌弱女子,與江湖上傳聞豈止不符,若是她不承認自己便是那巫王女,誰能想到眼前嬌滴滴的女子竟是來自苗疆蠱巫族巫王女。
“公子……”江湖人傳巫王女非等閑之輩,而此人就在他們眼前,一路上突然跟上這樣的危險女子!她總覺不妥。看著辛月被苗夕巧拉著一路說笑,聽弦卻半分笑不出來。
“無礙!我知你擔心什麽!我看她不似險惡之人,就這番秉性,怕是還不及你危險!你且放心吧!”辛子塵看著聽弦擰眉欲言又止的模樣,一本正經的出言安慰道。
委實江湖上對蠱巫一族本就存敬畏之心,傳聞難免有偏頗。這苗姑娘年歲並不大又是女子,行事應當不會太乖張狠厲,更何況她好似對月兒並無惡意。
“我……”沒想到自己居然被一向溫潤著稱的公子打趣,再次看向前方的二人,便暫熄了心思道了句是,心中卻也不敢完全放鬆。
“苗姑娘,你既是巫王女那對千日鬼蠱可曾有印象?”既然線索觸手可得,辛月也不介意一問,因為她相信林夕貞身上的千日鬼蠱與眼前的這個苗疆的巫王女定然無任何關係。
“方才我在你們後方好似是聽到你們提及有人中了我的千日鬼蠱,雖然千日鬼蠱算不上稀有蠱種,卻也不能隨意外流,我聽你言,你們方才提及的那位,中蠱時日已不短,千日鬼蠱,我隻送與過一人,但那人斷斷不會用此蠱做壞事的!所以辛姑娘提及的鬼蠱定然與我無關。”
“何人?”或許這個人便是線索也說不定。
------題外話------
轉載請注明來自《瀟湘書院》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聽雪閱讀
“可是若真是林夕貞,他為何一定要這樣做?”辛月百思不解,林夕貞不會不知曉他身體的諸多變化,即便不知自己中了蠱毒,也不會愚鈍自此。
“或許此事隻有他自己能為我們解惑。”當然若是林夕貞一心求死,旁人也無法阻攔。
“那千日鬼蠱是蠱巫族中何人所研製?”千日鬼蠱是十年前新出的蠱種,若是能查到製蠱之人,或許能得到下蠱之人的線索。
“苗疆巫蠱族巫王女!”
“巫蠱族下一任族長?怎麽可能?”辛玥不禁生疑。
若千日鬼蠱是即將新任巫蠱族長所製的,那便不會輕易流落在外,因為作為巫王女培育的蠱蟲極為重要。不要說巫王女,便是整個巫族都不會答應。
而現任巫王女據說不過十八歲,十年前的巫王女七八歲之齡培育出的蠱蟲,極有可能是她培育出的第一隻蠱蟲。再說了莫說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與遙隔萬裏之外的另一個孩子有什麽仇怨,二人怕是都不認識,何來如此深仇大恨,定要毀人一生。
而江湖人盡皆知巫王女的培育的第一隻蠱蟲根本不應該流落在外,此事事關苗疆新任族長,苗疆自然不會怠慢,任其流落在外。據說等到巫王女繼任族長那天,第一隻蠱作用極大。
“月兒不必驚訝,現任巫王女據說六歲便會製蠱,而她製的第一隻蠱蟲,乃名為情蠱!”說來有趣,他也是查了好久才得到這一消息。六歲的娃娃培育的蠱蟲,居然叫情蠱,也讓人覺得好生奇怪。
“好生聰慧,六歲就能培育蠱蟲,不過……緣何叫情蠱?”辛月不解,以巫王女的身份,若是十多年前養成的蠱蟲,應當早已在江湖流傳,為何她竟然未曾聽說過,直到今日才知曉。
“因為中了那情蠱之人,隻要情蠱不除,便會終生忘卻最愛之人!而情蠱之事蠱巫族極少對外提及,所以知曉之人少之又少。”
辛月三人聽著後方突然傳來的女子聲音,轉身才瞧見說出這話的竟然是一位嬌俏的女子,小巧的瓜子臉極為秀美,膚如凝脂,最讓人無法忘卻的是那雙靈秀柔美的鳳眼,身上衣衫卻又與他們的大不相同,頗有幾分異域風情。
“你?”辛月隻覺這女子好似有幾分眼熟,卻又讓人覺得陌生。一時卻也想不起在何處見過。
一旁的聽弦將劍抵在身前防止麵前的女子靠近,這女子也不知何時出現在他們三人身後的!她竟然半分都未曾察覺,亦不知她在他們身後聽了多久。
“這位姑娘我們似曾在哪裏見過?”辛子塵口中似是疑問,神色卻極為肯定。
“我倒是不知道你們中原人士與女孩子打招呼都是這般,哦!對了,你們中原人將你這種行為稱作搭訕吧!我說的可對!”那姑娘顯然心情極好!說出的話也略帶幾分調侃的笑意,渾然不在意聽弦攔著她靠近的態度。
“荼陀山盛會?”辛月經辛子塵提起驀然想了起來,那日荼陀山盛會之際,便見這位姑娘隨在那位聖巫婆婆的女子,武功不過天篤境界,但一手蠱毒卻使的出神入化。見她裝扮雖略作變化,卻依舊與他們有明顯差異。
“一路遊曆到此處,居然還能碰到幾個熟悉之人!”苗夕巧語氣中略帶幾分親近之意。
這對兄妹她記得,那日在荼陀盛會上出了極大的風頭,二人模樣出挑長得也極為相似,他們雖然對自己沒印象,自己卻是記住了他們,隻是那日盛會散去,聖巫婆婆就催促自己離開否則依著她對這對兄妹的好奇,也是極想結識一番。
“你怎麽對情蠱的事情知曉的如此清楚?”辛月同旁問道。
苗夕巧走向辛月,語氣滿不在意回道:“因為我就是你們口中的巫王女!”她本就不屑隱藏身份,這一路走來雖然不曾見人便說,卻也未刻意隱瞞。
苗夕巧對這對兄妹很有好感,江湖眾人皆知女子懷胎生子,雙胎最是危險,每臨雙胎,多半都會因滑胎無疾而終,而雙胎能平安出世,更是少有。卻也基本不至足月便夭,而一胎若為一子一女更是鳳毛麟角。
因此雙生子女才有了龍鳳胎這樣的祥瑞之名。便是為了用龍鳳之氣壓住天降的福氣,留住雙生子的命理,這些便是婆婆告訴她的。
隻是當年弟弟身體實在太過羸弱,沒撐住便去了。沒錯她曾與弟弟也是龍鳳胎,弟弟一出生便夭折,隻剩下自己一個人,若是他能長大,他們姐弟二人定然也能羨煞旁人吧!
方才她走在他們身後時看著他二人的背影都覺得極為相似。恰好聽他們談論起情蠱便忍不住接著他們的話說了下去。
“如何能證明你所說的?”聽弦聽苗夕巧一番言語更加有些抵觸。
聽弦並非是害怕苗夕巧這個人,而是蠱巫族的禦蠱的能力被江湖上傳的太過匪夷所思,她不得不防備。
眼前的姑娘雖然長得嬌美如花,聽弦卻不相信她手無縛雞之力,那日荼陀山上苗巧夕撒豆成兵的模樣,太過駭人聽聞,而當日那些蠱蟲的確出了不少力,卻也更讓人不寒而栗。好端端一個嬌滴滴的姑娘,以蟲為器禦敵。
據說蠱巫族先祖可是培育過百萬蠱蟲大軍,連朝廷兵將都不能阻擋,若是她當真想對小姐不利,距離太近委實難以預料,她豈能鬆懈。
“我便是我!為何一定要向你證明!”苗巧夕收起思緒便出言道,還從未聽說有誰敢冒充她的,莫說旁人,怕是她自己不答應。
待到苗夕巧還要靠近幾分時,一旁的聽弦拔劍示意苗夕巧。
“聽弦!不得無禮!不知苗疆巫王女來我珈藍國所謂何事!”辛子塵一根陽春白雪玉簫橫陳臂前一番江湖行禮,謙謙公子溫潤如玉且不驕不躁,一身春雲化霧的水墨綾羅衫隨風搖曳,左肩上淡抹相宜的墨梅,更讓人頗具好感。
辛月亦跟隨辛子塵行禮,聽弦見此隻得收劍隨江湖之禮。眼中依舊留有幾分防範之色。隻是與方才的拔劍爭鋒的模樣收斂了許多。
苗夕巧隻覺得中原的規矩真多,她們在族裏若是喜歡誰便於他親近即可,若是不喜歡直接一隻蠱蟲扔出去鬥蠱便好,可不會像眼前這樣如此客套。
她好不容易一個人逃出來,一路遊山玩水終於遇見兩個還算認識的人,可不能被他們這樣的客**昏了頭,用中原的話怎麽說來著,對了!“被人牽著鼻子走!”
“本姑娘名喚苗夕巧,你們可換我巧夕,喚我阿夕亦可!你們若是想知道情蠱之事,也可以問我,因為沒人比我更加清楚情蠱之事!”苗巧夕如實說道,言畢便趁著三人不注意的空檔挽著辛月的的臂彎向前走去。
辛子塵卻有些怔然,據他前段時間調查,蠱巫族巫王女,心狠手辣,養蠱手段千奇百怪,其蠱蟲作用更是聞所未聞。乃是蠱巫族下一任族長,據說所養成每種蠱蟲,極得族人推崇。
情蠱雖然未曾見過其作用,從她手中流入江湖的絕逢生蠱、魔蠱、絕子蠱、六月蠱……以及近日查的那千日鬼蠱每一種都不是等閑之人能承受的。
可眼前與自家妹妹笑鬧的嬌弱女子,與江湖上傳聞豈止不符,若是她不承認自己便是那巫王女,誰能想到眼前嬌滴滴的女子竟是來自苗疆蠱巫族巫王女。
“公子……”江湖人傳巫王女非等閑之輩,而此人就在他們眼前,一路上突然跟上這樣的危險女子!她總覺不妥。看著辛月被苗夕巧拉著一路說笑,聽弦卻半分笑不出來。
“無礙!我知你擔心什麽!我看她不似險惡之人,就這番秉性,怕是還不及你危險!你且放心吧!”辛子塵看著聽弦擰眉欲言又止的模樣,一本正經的出言安慰道。
委實江湖上對蠱巫一族本就存敬畏之心,傳聞難免有偏頗。這苗姑娘年歲並不大又是女子,行事應當不會太乖張狠厲,更何況她好似對月兒並無惡意。
“我……”沒想到自己居然被一向溫潤著稱的公子打趣,再次看向前方的二人,便暫熄了心思道了句是,心中卻也不敢完全放鬆。
“苗姑娘,你既是巫王女那對千日鬼蠱可曾有印象?”既然線索觸手可得,辛月也不介意一問,因為她相信林夕貞身上的千日鬼蠱與眼前的這個苗疆的巫王女定然無任何關係。
“方才我在你們後方好似是聽到你們提及有人中了我的千日鬼蠱,雖然千日鬼蠱算不上稀有蠱種,卻也不能隨意外流,我聽你言,你們方才提及的那位,中蠱時日已不短,千日鬼蠱,我隻送與過一人,但那人斷斷不會用此蠱做壞事的!所以辛姑娘提及的鬼蠱定然與我無關。”
“何人?”或許這個人便是線索也說不定。
------題外話------
轉載請注明來自《瀟湘書院》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聽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