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這樣對我,我是你的仇人。”太平走在前麵自顧自的說道,“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天色逐漸暗沉,烏雲很快就鋪滿了天空,“要下雨了,快收拾東西回家吧。”“是呀,看樣子這雨還不小啊。”,有的小生意人已經收好了東西準備回家,自家有店麵的也是關了窗戶。
不多時,天空果然下起了大雨。武攸暨拉住太平為她撐傘,太平望著眼前的男人。不知不覺,幾滴眼淚劃過她的臉頰,男人用手抹去她眼角的淚水,“別哭。”
“不,你不能這樣!”太平推開武攸暨,“你應該說恨我!恨我!”,太平蹲在地上抱頭痛哭,看不清紙傘下武攸暨的表情,他依舊為她撐傘,向她傾斜。
可武攸暨已經被淋濕了大半,自己卻未被雨水打濕分毫。女人站起來打翻男人手裏的傘,“太平…”。太平用力推開麵前的武攸暨,自己一步一步退後,逃跑在滿天大雨中。沒跑多遠就被身後的男子緊緊抓住手腕,掙脫不開。
“你放手!”太平怒吼著想要掙脫武攸暨的手,“讓我走,你沒聽見嗎?”可武攸暨還是緊緊的抓著她,“你的妝花了。”
太平低著頭,沒有看他,連她自己都分不清臉上到底是眼淚還是雨水。一股患得患失的感覺湧上心頭,低聲問道“為什麽你要這樣。”
“我…”,武攸暨說不出理由同時鬆開了手,“對不起…”。他注視著太平的背影。
他還是等到了,眼前的女子轉過頭撲向他的懷裏,依偎在他胸前。他也緊緊的將女子抱住,輕撫著她,“走吧,回家了。”。
兩人走到家門口停了下來,“剛才說的你都記住了嗎?”太平問。“嗯,記住了。”
老管家已在這裏等候多時,見二人回來,急忙跑過去詢問情況,“少爺、公主,你們沒事吧?”
“我去換衣服了。”太平說完鬆開握著武攸暨的手,徑直往屋裏走去。“我陪她逛了一會,沒想到下雨了。急忙找地方避雨,等到現在才回來。”武攸暨回答道。
“即是這樣,我去熬些薑湯。”說完老管家也往廚房走去。這大概是武攸暨和太平兩人第一次真正的正視對方,武攸暨沒有把太平當作仇人而是一位被皇權操縱的可憐公主。對於太平來說,武攸暨卻是一個願意對她好的男人,他關心她,她也接受了他。
次日清晨,武攸暨護送著太平進了宮,聽說武皇要頒布科舉製的新規矩,武承嗣和武三思也早早的準備了禮物去了。
“大家可有欣賞過張說的文章,朕叫婉兒貼在宮門前了。”武皇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麵的大臣,婉兒就站在她身旁。
“啟稟皇上,我們都看過了。寫的真好,真是文采斐然呐!”“是啊,日後必成大器,!”大臣們對張說的文采讚不絕口,說到武皇心裏去了。
“經過這次殿試,朕有些想法要和你們說說。這九品中正製早就廢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科舉。朕翻閱那些答卷發現作儒家經典回答的往往都是世家子,對他們來說是有利的。畢竟普通人家沒有那麽多藏書是吧,作答的時候理解就不如世家子了。大家都看看這些答卷。”武皇把整理好的答卷親自分發給台下的大臣。
“皇上是覺得製度有問題嗎?”位置靠前的武承嗣問道。
“朕想改一改,那些隻會死讀書的庸才怎麽能夠治理國家呢?這進士科要提一提,製科朕也要讓它發揮作用,國家真是太需要人才了。承嗣,你和宰相們商量商量,把製科具體確定一下。”武皇回答。
“臣遵旨。”
“朕還定一個武舉,比如說那些有武功的人,同樣可以參加。”
“武皇聖明。”
武承嗣跟隨武皇回到貞觀殿,並提出要送給武皇一件禮物。
“臣特地準備了禮物要獻給您。”武承嗣這時隻能用諂媚來形容了。
“你又淘了什麽稀世珍寶要給我的?你們現在可是我朝的股肱之臣,怎麽還如此不識大體,我將宰相之位交給你,是希望你幫助我,你居然如此不爭氣。”武皇說道。
武承嗣被說的無地自容,急忙解釋“您誤會了,臣是想到您平時隻有太平一個人在照顧,可太平畢竟是女人,而且她在宮外還有家,不能時時刻刻把您照顧到。所以臣...”
“是嗎,叫他進來。”武皇躺在榻上。
“草民張昌宗拜見皇上。”一身白衣的張昌宗走到武皇麵前,他長發飄飄,麵如蓮花,手指修長且白皙。一雙柳葉眉生的極好,眼睛明亮有神,身姿挺拔俊俏。
“這是就是你的禮物?”武皇問。
“是的,希望他能照顧您的生活,減輕太平的負擔。”武承嗣如是回答,“那臣先告退了。”
“你上前來,讓我看看。”武皇招手示意張昌宗往自己跟前來,“長的真好,你都會些什麽說來我聽聽。”
“謝武皇誇獎,臣精通樂曲樂器,擅歌舞,對詩詞書畫也略懂一些。”
“不錯,我累了,想休息了,你出去吧。”
“可是,武大人讓...”
“婉兒,送他出去。”
武皇很明白自己侄子的用意,大概是想用這種方法討好自己,借此獲得太子的位置。實際上她並不願意這樣的人介入自己的政治生活,她建立武周不久,所有人的眼睛都看著她,她可不想被人說作是昏君。這樣的人隻能當做寵臣,而不能當成親近的人,所以她沒有給張昌宗任何官職,也沒有給武承嗣任何賞賜。
武皇為選拔人才,下令各州官員積極推薦,一個重要人物出現在武周的曆史上,大名鼎鼎的狄仁傑就是由官員推薦的,這名推薦狄仁傑的官員名為婁師德。一方麵大力選拔推薦人才,另一方麵卻有酷吏濫用刑罰草菅人命。
天授二年九月,狄仁傑升任宰相,同時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本來前途一片大好,可在四個月後卻被來俊臣栽贓陷害謀反,被武後鎖拿下獄。當時規定,經過審問立即承認謀反的人可以減免死罪。
來俊臣帶著獄卒來到狄仁傑牢門前,語氣同流氓無賴無差,“你呢,這個老頭。”
“是是是,我是謀反了,如今武皇當政,我們這些舊臣那隻有等死了。”狄仁傑回答道。來俊臣見犯人已經招供便不再多管,帶著獄卒轉身就走了。趁來俊臣不注意,狄仁傑向獄卒借來筆墨,從身上撕下一塊布條將情況寫在上麵藏入棉衣中。“這位獄卒,能不能勞煩你把這棉衣送回我家,讓家人換一件薄的衣裳來?”
獄卒走到狄仁傑牢門,狄仁傑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這個獄卒。那獄卒也是個見錢眼開的主,見有好處就答應了。果然,狄仁傑的兒子把衣服拿回家後,發現了其中的布條,於是拿著布條找到武皇伸冤。武皇聽完召見狄仁傑,父子二人在武皇麵前跪下了,武皇拿著狄仁傑手寫的布條問他:“你既然沒有謀反為何要承認?”
狄仁傑回答“我如果不承認謀反,早已死在酷刑之下,如何能保命。”
“那這謝死表總是你寫的吧?”武皇又拿出來俊臣上交的【謝死表】繼續質問道。
“罪臣並未寫過什麽謝死表啊!請吾皇明鑒!”“請武皇明鑒!”父子兩人伏在地上。
“罷了,念你也是有功之臣,這死罪就免了吧。”最終武皇免去了狄仁傑的死罪,並將他貶官。
武承嗣令人將狄仁傑重新鎖回獄中,等待中央的貶官詔令。“皇上為何不殺了他,這樣的反複小人,明擺著是為了保命。這是在欺騙您呐,您怎能饒了他?”武承嗣不依不饒的追問。
武皇極度反感有人質疑她的權威,或是被武承嗣問的不耐煩了,壓著自己的怒氣看著他“我想,我的決定不需要向你解釋吧?承嗣。”
“不不,不敢。”說到底武承嗣也是一個小人,欺軟怕硬,在大臣麵前耀武揚威慣了,自己也分不清輕重,更何況在他麵前說話的人是武皇。武承嗣在武皇心裏是被當做自己的接班人的,所以並未怪罪他。
長壽二年正月初一,武皇在萬象神宮舉行祭天大典。武皇初獻,魏王武承嗣作為亞獻,梁王武三思為終獻。也就是這次大典,徹底激發了武承嗣的野心。因為武承嗣認為,自己能作為亞獻,說明武皇的心已經動搖,自己掌權的機會很大,所以和武三思合計要整一整李旦,希望把他徹底打壓下去。兩人在李旦身邊安插了宮女,令宮女將李旦的生活仔仔細細的幾下然後告訴自己,企圖從中找到破綻將李旦拉下馬。
初二,按照規矩李旦的正妃劉氏和側妃竇氏要去給武皇拜年請安,不過兩位妃子再也沒有回到李旦身邊,而側妃竇氏正是三兒子李隆基的生母。
原來是安排李旦身邊的宮女告側妃“壓勝”詛咒皇帝,武皇才對自己的兒媳下殺手。李旦為了自保,不準手下的人提起側妃的任何事情,包括自己的孩子們。太平得知此事後立即和武攸暨趕往李旦宮中,李旦一人呆坐著,魂不守舍的模樣,眼神空洞麵無表情。
“哥哥?你還好嗎?”太平放下手中的點心,急忙向李旦跑去。李旦抬起頭看著太平,頭發淩亂胡子拉碴,雙眼通紅以及滿臉的淚痕。
“你來了,可她們沒回來。”李旦緊握著手中的白色手絹聲音有些顫抖,看得出來他還是很在乎自己的兩個妃子。
“怎麽回事!她們不是去請安了嗎?”太平回頭看著武攸暨,“為什麽會這樣!”
“大哥安排了宮女告密,所以...”武攸暨說道,“我和他們不親近,有些事我是最後才知道。”
“什麽宮女?叫什麽,宮裏怎麽會養這樣的白眼狼!”太平怒不可遏,她沒想到武家的人為了皇位居然無恥到這種地步,更沒想到母親就聽信了這種鬼話,殺掉和自己相處多年的兒媳。“我要去找母皇,那個宮女在哪?”
“已經被母皇扣押了。認命吧,太平。”李旦放開太平的手,仰天長歎,“死亡對於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若母皇執意要我性命,這幾個孩子就交給你了。母皇信任你,或許看在你的麵子上,能饒恕這幾個孩子。”
“不,我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我現在就去找母皇。你在這裏看好孩子們。”“我知道了。”
武皇此時正在和張昌宗閑談詩詞,“母親,您為什麽要殺她們?”
“你就是這麽跟我說話的嗎?”武皇閉著眼睛,張昌宗正給她念著新詞。又一位男子走過太平身旁來到武皇麵前,“臣張易之見過太平公主。”
“母親,你知道這有多荒唐嗎!”太平指著兩個男寵說道,“他們...”
武皇立即打斷了她的話說道“他們很好,你不在的時候是他們在照顧我。不得不說,他們比你細心多了。我想他們也清楚自己的身份,你無需多心。”
“我對這兩個男人沒興趣,我想知道您為什麽殺了哥哥的妃子。”
“有人告她們壓勝,我就把她們處理了。”
“那個告她們的人呢?我要見她。如果是真的,為什麽不交給禦史台,讓禦史台去查。”太平極力爭辯。
“這點小事怎麽能驚動禦史台呢,朕自行處理便是。”武皇拿出告狀的折子丟給太平。
“既然這樣,那我也要告宮女,我告宮女蓄意誣陷皇嗣妃,請聖上明鑒。”太平並未撿起地上的折子,眼神直勾勾的盯著武皇。
“你這是幹什麽,來給我難堪的嗎?”
“如此小事,也不用驚動禦史台,請聖上速速決斷。”
“你執意這樣,我滿足你。宮女韋氏,肆意陷害皇嗣妃,壓勝證據是假,謀害皇嗣之心是真。對宮女韋氏予以杖殺,立即執行。好了,我已經裁決了,你滿意了嗎?”
太平有些失望,其實她自己心裏也清楚,親情在政治麵前本來就很脆弱,麵對這樣一個處決,太平無話可說,轉身離開。
“該死!為什麽死的不是他們!”太平怒氣衝衝的回到李旦宮裏,看著妹妹在屋裏發飆,心裏也不好受。“算了吧,太平,就當一切都沒發生。我已經無所謂了。”李旦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讓太平寒心,“好,你自己說的,我們走!”太平拉著武攸暨離開。“這樣就不會牽連你了。”
武承嗣第一次算計失敗了,他才不會甘心,不把太子拿到手誓不罷休。幾個月後,又一場災禍降臨到李旦頭上。武三思買通周興,指使手下人寫了一封迷信交到武皇手中,信中直指皇帝李旦想要謀反。武皇看完信後勃然大怒,馬上召見周興、來俊臣讓他們嚴肅處理此事。
周興當即帶著獄卒和刑具趕到東宮,一向寂靜淒冷的東宮竟然傳出了鐵鏈互相撞擊的聲音。等來俊臣和周興放好刑具,李旦也被獄卒押著跪倒兩人麵前。兩人站在李旦麵前,可威風了。“來人,把他們帶上來。”幾個年幼的孩子被抓到李旦麵前,“放了他們!”李旦衝周興大喊道,“哈哈哈,放了他們,你當你是誰,啊?一個落魄皇帝,過的日子還不如我們,你算什麽東西?”周興當酷吏這些年一向是囂張慣了,除了武皇,誰也不放在眼裏,跟別說李旦這樣被囚禁的人。
“你又算什麽?靠殺人上位的瘋狗!”
“是,我們不算什麽,但願您能一直這麽硬氣。來人,給我打!”來俊臣被李旦這句話氣的不清,抓過一個小孩就扔在地上,“給我狠狠地抽他!你們今天誰都別想活!”
“不許打我哥哥!你們這些瘋子!”李隆基推開旁邊的人衝到哥哥身旁用自己幼小的身軀護著他的哥哥,兩個小孩頓時皮開肉綻。“成器!隆基!”。一時間亂成一片,小孩的哭聲,大人的怒吼聲以及拷打者的奸笑聲。李旦絕望的跪在地上,看著兩個哭的歇斯底裏的孩子,李旦妥協了,“我謀反了,你們滿意了嗎?”
見此情形,周興可高興的不得了,“我沒聽清,您再說一遍?”
“我謀反了!你聽到了嗎?我謀反了,母親!我謀反了!”李旦低著頭嘶吼到。
“不,你沒有謀反。你沒有做過為什麽要承認,這些小人,你們會遭報應的!”太平出現在大殿前,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她,“放了這些孩子。”“您有皇上的旨...”“我說,放了孩子!”
獄卒停下手中的鞭子,退到一旁。“姑姑,你快走!他們都是壞人,是瘋子!”兄弟二人抱在一起哭喊著。“尊貴的公主,這裏可不是您該來的地方,請回吧。”不放在眼裏的人,也包括了太平。
太平和他們周旋的同時,拿出藏在袖子裏的匕首放在了自己脖子上,“這是我說的最後一遍,把孩子們放了。”
周興見狀不妙,趕緊過去把幾個小孩放了。“公主,這是皇上的旨意,請您不要為難我們這些做下人的。”
“皇上的什麽旨意讓你們對著一群孩子用刑?”太平一步一步靠近周興,用匕首指著他的臉問,“你剛才不是很會說的嗎?說啊,什麽時候禦史台的人隻會欺軟怕硬了?每年朝廷撥的錢就養了你們這群喂不熟的狗是嗎?”
“請您不要執迷不悟,不然您就是和他同罪了。放下匕首回家去吧。”來俊臣這句輕飄飄的話徹底激怒了太平,“是嗎?”太平當著周興的麵把匕首插進自己的腹中,周興來俊臣嚇壞了急忙喊禦醫,太平忍不住劇烈的疼痛跪在地上,竭力的護住傷口,依然不能阻止血往外滲,很快就染紅了她的衣裙。
“不!”李旦踉踉蹌蹌跑到太平身邊將她抱在懷裏,這個男人哭了,眼淚滴在滴在太平的臉上。“太平,太平!”武攸暨拿著長劍闖了進來,看著被李旦抱著的渾身是血的太平,他怒了,提著劍向太平跑去。不知道來俊臣是腦袋發熱還是來不及反應對著下屬一聲大喊“攔住他!”
一群人赤手空拳就往武攸暨衝過去,“找死!”很快,衝在前麵的人已經被斬殺,看見長劍上不停低落的鮮血,剩下的人慫了,不敢再阻攔。“她怎麽樣?”武攸暨握著太平的手,看得出來他很擔心。“我不知道,但是她很虛弱。務必請你一定要救活她。”
“給我吧。”武攸暨抱起太平往門外走去,這次沒有人再敢阻攔,離開前,他回過頭把劍重重的插在地上,瞪了來俊臣一眼,便帶著太平離去。
這下好了,周興和來俊臣知道自己捅了婁子,馬上找到武皇,跪在她麵前。然而武皇並沒有理會這兩個小人,一聽說消息帶著婉兒就趕去了,至於他們,跪著就讓他們跪著吧。
武攸暨守在太平床前,寸步不離,直到她醒來。
“太平?你還好嗎?”武皇站在太平床頭,像母親關懷自己的孩子一般詢問著太平,太平抬起頭用虛弱的聲音說道:“我沒事,李旦呢?”
聽到李旦,武皇關懷的神情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我將他關起來了。”
“他是您的親兒子,您連最後的兒女親情都不要了嗎?我們是您最小的孩子啊。”
“連我自己都忘了,你們和李顯不一樣。從小就生活在我身邊。人啊,老了,記不清了。李旦的事,就到此結束吧。你安心養傷,我會處理的。”武皇慈愛的摸著太平的頭發,替她擦去了眼角的淚水。
武皇和婉兒一齊走在會貞觀殿的路上。“婉兒,你說,我是不是對他們太過嚴苛了。”武皇問,“武承嗣和武三思給我叫進宮來。”
“可周興和來俊臣還跪著。”婉兒提醒到。
“無妨,正好叫他們對對質。”
貞觀殿內,武承嗣武三思規規矩矩的跪在兩個酷吏旁邊,倆酷吏伏在地上默不作聲。武皇翹著二郎腿看著他們。武三思先說話了“不知皇上召我兄弟二人所為何事。”
“你們幾個商量著回答吧,想清楚了再說。”
武承嗣抬頭瞥見武皇嚴肅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搞的事情是瞞不住的了,隻好認罪,結結巴巴話也說不出個明白。“臣...,臣是想替您解決...,解決麻煩...。”
“用殺女人和小孩來解決問題嗎?”
“不不不,太平她是自己拿匕首....”
“你們好大的膽子!”武皇拍了下桌子把跪著的四人嚇得不輕,“這麽急著想要江山嗎?朕還坐在這位置上呢,你們倆兄弟如此迫不及待嗎?”
“我們...是....,這江山本來就是您的,我們是您最親近的人,難道要把它送給外人嗎?!”
“這天下給誰,是朕的決定,還輪不到你們指點。你們愈發讓朕失望了,回家休息休息吧。你們兩個,好好待在禦史台,近期不要再給朕弄出些煩心事。朕讓你們審理這個案子,就為了查一查他有沒有謀反,你們倒好,對小孩子用刑,威脅女人。”
武皇嚴厲訓斥了兩個侄子,讓他們回家反省,卻沒有動兩個酷吏分毫。這個時期的酷吏對於武皇來說,的確是她統治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太平在養傷期間把哥哥李旦的幾雙兒女全部接到自己家裏,清荷負責他們的飲食起居,全交由武攸暨教管。幾個孩子甚是知趣,對這個姑父也謙卑有禮。
不過武家可就沒這麽好運了,倆兄弟在家十天半個月,也沒聽到消息說讓自己幹這宰相。這下真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倆兄弟急的是團團轉。“早就說了,這樣行不通,隻要太平在那攔著,我們就搞不了李旦。還有你那堂弟,武攸暨。不幫我們,還拿著劍去救太平。這下好了,一個都跑不掉。”武三思指責起武承嗣來,臉上除了一個愁字就沒別的。
“別說我,你提議送的那兩個小男人又做什麽了?每天端茶送水的,待遇還比不上那上官婉兒。那做的不都是宮女的活嗎?”武承嗣也心裏不爽,回回吃虧的都是自己,想撂挑子不幹吧,可那太子位在那兒擺著的,他不爭取也不行。
“行了行了,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這日子還得過,等皇上氣消了,肯定會叫咱回去的。”說著就吩咐廚房的人上菜,武三思倒也想得開,確實,一個月後倆兄弟還真的回去繼續當官了。這下他們可老實了。先是上門給太平賠罪,太平也接受了,畢竟自己還是武家的媳婦,有個名分在這也不好多說。
接著又向李旦示好,李旦就沒那麽容易說話了,還是讓手下人把倆兄弟請出了東宮,心想,一碼歸一碼,我可是向你示好了,接不接受那就是你的事了。兩人還算有良心,給李旦的幾個孩子也準備了一份薄禮,小孩子嘛,說了聲謝謝拿著東西就跑了,就剩下哥倆在原地愣著。不管怎麽說,這人心算是籠絡到了。事情傳到武皇耳朵裏,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出手幹涉。
再看周興和來俊臣這波人,他們兩人都還活著,隻不過那天跟隨他們參與的小吏和獄卒可倒了大黴。尤其是那個打小孩的,押到刑場上當著其他人的麵,“哢嚓”一刀給腰斬了。剩下的人都給免了官或職全部趕出了禦史台,隻剩下幾個武皇常用的人,有人出必定有人進,很快,新的禦史進來了取代了之前的位置。狄仁傑重新升到了宰相的位置,一大批新的官員也進入了朝廷,形勢一片大好。
酷吏當久了,容易得罪人,還容易不知死活。來俊臣就是這樣的人,李旦的事武皇沒有重處兩人,隻罰了他們在禦史台思過。心想這樣捅這麽大婁子,武皇都沒收拾自己,說明武皇還是青睞自己的。既然武皇都看的起自己還有什麽好怕的。沒過幾個月來俊臣一看李家武家和好了,手癢癢沒事做就到處惹事。
帶著小吏在洛陽街頭亂混,走到一處酒樓前,小吏拉住了來俊臣,指著裏麵一個姑娘說道“大人您看,那個姑娘長得真好看嘿。不如把她帶回家怎麽樣?”小吏直勾勾的盯著裏麵穿藍衣的姑娘,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口水都來不及擦。來俊臣一看,“這姑娘是不錯,去,把她給我弄回去。”說完就帶著手下進去了,酒樓的小二看到有人進來就上前招呼了“幾位客官,你們...”小二還沒說完就被推到一邊,小吏凶神惡煞的看著他說“別管閑事啊,還有你們,不該看的別看,該吃飯的吃飯,聽見了嗎!”這樣一開口,可就沒人吱聲了,都把自己的碗盯著。
來俊臣走到姑娘麵前,想伸手調戲人家,卻被姑娘旁邊的男人擋了回來,“哎喲,你誰啊你?”
“我是她夫君,請你放尊重些。”男人理直氣壯的回答他。
“是嗎?聖上有旨,把你夫人賜給我了,現在讓她跟我走吧?”酒樓內一片嘩然,心想,皇上賜婚也不是這樣賜法的啊,人家已是有夫之婦,活生生拆散人家也不怕遭報應。雖然大家心裏都這麽想,見那幾個小吏狂妄的樣子也沒人敢說。
來俊臣抓著姑娘的手就想往外走,沒想到姑娘自己掙脫了他的手跑回夫君身後躲著。“別給臉不要臉,趕緊跟我走!”
姑娘不願意,“不,我不認識你。”
旁邊的小吏說話了“你可真是有眼無珠,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來俊臣大人!你們這些沒見過世麵的凡夫俗子。”
姑娘一聽是來俊臣更不願意了,誰不知道來俊臣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痛斥他“你這個殺人魔,不知廉恥!”姑娘話說出口徹底把來俊臣惹怒了,“來人!把她弄回去。老子今天非要把你弄到手不可。”說完就帶著人把姑娘和她夫君分開,“還不撒手是嗎?那我就把你夫君和這裏所有人都處死!”沒辦法,姑娘隻好撒手順勢就被小吏拖走了,留下他夫君一人。周圍的人見來俊臣走遠了才把他扶起來,看著夫人離去的背影,真是心痛死了。
把這姑娘弄回家之後才知道,姑娘姓王。才嫁人不久,結果倒了黴遇到來俊臣。
來俊臣的事情一出,百姓對朝廷的負麵評級也出來了。一個禦史光天化日之下強奪人妻,還恐嚇百姓,朝廷裏怎麽會有這樣的官。禦史台幾個正直的官員看不下去了,寫了份奏章就給武皇送去了。
武皇拿到奏章的時候她也犯愁,“真是不像話,怎麽能做這種事情!”
一名叫宋璟的官員說話了“請皇上將來俊臣交給臣審理,還百姓一個公道。”。這可讓武皇犯難了,來俊臣幫她也做過不少事情,比如在剛建立武周時,那來俊臣不就是幫自己立威的嗎,還有那些忠於李唐的大臣和反對派不都是來俊臣這些人幫自己處理的嗎。“好了,折子先放我這讓我再想想。”說完就把幾個官員打發走了。
來俊臣也是這些年在朝裏混的風生水起的人,聽說有人告他,他也準備告人家。他就跟手下商量了“你們說誰敢告我呢?我來俊臣混了這麽多年,立了多少功勞,他們懂個屁!”
都是些沒見過世麵的人,說的話也好不到哪去,一個小吏也說了“就是,肯定是那公主和武承嗣告的。上次您得罪他們,還把那公主害那麽慘,怎麽著也得整回來。”“這還不簡單,他們告我們,我們也可以告他們。”
果不其然,來俊臣就帶著一群不知死活的手下開始告太平和武承嗣等人了。寫太平和李旦聯合武承嗣要謀反,來俊臣也把折子交到武皇手裏,武皇看完笑了笑扔一邊不管了。武皇不管來俊臣站下麵著急了,“皇上,您看完了嗎?”
“看完了。”武皇說著,“你還有什麽事嗎?”
“沒,沒了。”
“那你退下吧。”
既然武皇讓自己退下,那自己就退下吧,來俊臣沒想明白,武皇以前對這樣謀反的事明明很感興趣的,每次都是命自己去審理,這次武皇居然無動於衷。
天色逐漸暗沉,烏雲很快就鋪滿了天空,“要下雨了,快收拾東西回家吧。”“是呀,看樣子這雨還不小啊。”,有的小生意人已經收好了東西準備回家,自家有店麵的也是關了窗戶。
不多時,天空果然下起了大雨。武攸暨拉住太平為她撐傘,太平望著眼前的男人。不知不覺,幾滴眼淚劃過她的臉頰,男人用手抹去她眼角的淚水,“別哭。”
“不,你不能這樣!”太平推開武攸暨,“你應該說恨我!恨我!”,太平蹲在地上抱頭痛哭,看不清紙傘下武攸暨的表情,他依舊為她撐傘,向她傾斜。
可武攸暨已經被淋濕了大半,自己卻未被雨水打濕分毫。女人站起來打翻男人手裏的傘,“太平…”。太平用力推開麵前的武攸暨,自己一步一步退後,逃跑在滿天大雨中。沒跑多遠就被身後的男子緊緊抓住手腕,掙脫不開。
“你放手!”太平怒吼著想要掙脫武攸暨的手,“讓我走,你沒聽見嗎?”可武攸暨還是緊緊的抓著她,“你的妝花了。”
太平低著頭,沒有看他,連她自己都分不清臉上到底是眼淚還是雨水。一股患得患失的感覺湧上心頭,低聲問道“為什麽你要這樣。”
“我…”,武攸暨說不出理由同時鬆開了手,“對不起…”。他注視著太平的背影。
他還是等到了,眼前的女子轉過頭撲向他的懷裏,依偎在他胸前。他也緊緊的將女子抱住,輕撫著她,“走吧,回家了。”。
兩人走到家門口停了下來,“剛才說的你都記住了嗎?”太平問。“嗯,記住了。”
老管家已在這裏等候多時,見二人回來,急忙跑過去詢問情況,“少爺、公主,你們沒事吧?”
“我去換衣服了。”太平說完鬆開握著武攸暨的手,徑直往屋裏走去。“我陪她逛了一會,沒想到下雨了。急忙找地方避雨,等到現在才回來。”武攸暨回答道。
“即是這樣,我去熬些薑湯。”說完老管家也往廚房走去。這大概是武攸暨和太平兩人第一次真正的正視對方,武攸暨沒有把太平當作仇人而是一位被皇權操縱的可憐公主。對於太平來說,武攸暨卻是一個願意對她好的男人,他關心她,她也接受了他。
次日清晨,武攸暨護送著太平進了宮,聽說武皇要頒布科舉製的新規矩,武承嗣和武三思也早早的準備了禮物去了。
“大家可有欣賞過張說的文章,朕叫婉兒貼在宮門前了。”武皇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麵的大臣,婉兒就站在她身旁。
“啟稟皇上,我們都看過了。寫的真好,真是文采斐然呐!”“是啊,日後必成大器,!”大臣們對張說的文采讚不絕口,說到武皇心裏去了。
“經過這次殿試,朕有些想法要和你們說說。這九品中正製早就廢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科舉。朕翻閱那些答卷發現作儒家經典回答的往往都是世家子,對他們來說是有利的。畢竟普通人家沒有那麽多藏書是吧,作答的時候理解就不如世家子了。大家都看看這些答卷。”武皇把整理好的答卷親自分發給台下的大臣。
“皇上是覺得製度有問題嗎?”位置靠前的武承嗣問道。
“朕想改一改,那些隻會死讀書的庸才怎麽能夠治理國家呢?這進士科要提一提,製科朕也要讓它發揮作用,國家真是太需要人才了。承嗣,你和宰相們商量商量,把製科具體確定一下。”武皇回答。
“臣遵旨。”
“朕還定一個武舉,比如說那些有武功的人,同樣可以參加。”
“武皇聖明。”
武承嗣跟隨武皇回到貞觀殿,並提出要送給武皇一件禮物。
“臣特地準備了禮物要獻給您。”武承嗣這時隻能用諂媚來形容了。
“你又淘了什麽稀世珍寶要給我的?你們現在可是我朝的股肱之臣,怎麽還如此不識大體,我將宰相之位交給你,是希望你幫助我,你居然如此不爭氣。”武皇說道。
武承嗣被說的無地自容,急忙解釋“您誤會了,臣是想到您平時隻有太平一個人在照顧,可太平畢竟是女人,而且她在宮外還有家,不能時時刻刻把您照顧到。所以臣...”
“是嗎,叫他進來。”武皇躺在榻上。
“草民張昌宗拜見皇上。”一身白衣的張昌宗走到武皇麵前,他長發飄飄,麵如蓮花,手指修長且白皙。一雙柳葉眉生的極好,眼睛明亮有神,身姿挺拔俊俏。
“這是就是你的禮物?”武皇問。
“是的,希望他能照顧您的生活,減輕太平的負擔。”武承嗣如是回答,“那臣先告退了。”
“你上前來,讓我看看。”武皇招手示意張昌宗往自己跟前來,“長的真好,你都會些什麽說來我聽聽。”
“謝武皇誇獎,臣精通樂曲樂器,擅歌舞,對詩詞書畫也略懂一些。”
“不錯,我累了,想休息了,你出去吧。”
“可是,武大人讓...”
“婉兒,送他出去。”
武皇很明白自己侄子的用意,大概是想用這種方法討好自己,借此獲得太子的位置。實際上她並不願意這樣的人介入自己的政治生活,她建立武周不久,所有人的眼睛都看著她,她可不想被人說作是昏君。這樣的人隻能當做寵臣,而不能當成親近的人,所以她沒有給張昌宗任何官職,也沒有給武承嗣任何賞賜。
武皇為選拔人才,下令各州官員積極推薦,一個重要人物出現在武周的曆史上,大名鼎鼎的狄仁傑就是由官員推薦的,這名推薦狄仁傑的官員名為婁師德。一方麵大力選拔推薦人才,另一方麵卻有酷吏濫用刑罰草菅人命。
天授二年九月,狄仁傑升任宰相,同時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本來前途一片大好,可在四個月後卻被來俊臣栽贓陷害謀反,被武後鎖拿下獄。當時規定,經過審問立即承認謀反的人可以減免死罪。
來俊臣帶著獄卒來到狄仁傑牢門前,語氣同流氓無賴無差,“你呢,這個老頭。”
“是是是,我是謀反了,如今武皇當政,我們這些舊臣那隻有等死了。”狄仁傑回答道。來俊臣見犯人已經招供便不再多管,帶著獄卒轉身就走了。趁來俊臣不注意,狄仁傑向獄卒借來筆墨,從身上撕下一塊布條將情況寫在上麵藏入棉衣中。“這位獄卒,能不能勞煩你把這棉衣送回我家,讓家人換一件薄的衣裳來?”
獄卒走到狄仁傑牢門,狄仁傑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這個獄卒。那獄卒也是個見錢眼開的主,見有好處就答應了。果然,狄仁傑的兒子把衣服拿回家後,發現了其中的布條,於是拿著布條找到武皇伸冤。武皇聽完召見狄仁傑,父子二人在武皇麵前跪下了,武皇拿著狄仁傑手寫的布條問他:“你既然沒有謀反為何要承認?”
狄仁傑回答“我如果不承認謀反,早已死在酷刑之下,如何能保命。”
“那這謝死表總是你寫的吧?”武皇又拿出來俊臣上交的【謝死表】繼續質問道。
“罪臣並未寫過什麽謝死表啊!請吾皇明鑒!”“請武皇明鑒!”父子兩人伏在地上。
“罷了,念你也是有功之臣,這死罪就免了吧。”最終武皇免去了狄仁傑的死罪,並將他貶官。
武承嗣令人將狄仁傑重新鎖回獄中,等待中央的貶官詔令。“皇上為何不殺了他,這樣的反複小人,明擺著是為了保命。這是在欺騙您呐,您怎能饒了他?”武承嗣不依不饒的追問。
武皇極度反感有人質疑她的權威,或是被武承嗣問的不耐煩了,壓著自己的怒氣看著他“我想,我的決定不需要向你解釋吧?承嗣。”
“不不,不敢。”說到底武承嗣也是一個小人,欺軟怕硬,在大臣麵前耀武揚威慣了,自己也分不清輕重,更何況在他麵前說話的人是武皇。武承嗣在武皇心裏是被當做自己的接班人的,所以並未怪罪他。
長壽二年正月初一,武皇在萬象神宮舉行祭天大典。武皇初獻,魏王武承嗣作為亞獻,梁王武三思為終獻。也就是這次大典,徹底激發了武承嗣的野心。因為武承嗣認為,自己能作為亞獻,說明武皇的心已經動搖,自己掌權的機會很大,所以和武三思合計要整一整李旦,希望把他徹底打壓下去。兩人在李旦身邊安插了宮女,令宮女將李旦的生活仔仔細細的幾下然後告訴自己,企圖從中找到破綻將李旦拉下馬。
初二,按照規矩李旦的正妃劉氏和側妃竇氏要去給武皇拜年請安,不過兩位妃子再也沒有回到李旦身邊,而側妃竇氏正是三兒子李隆基的生母。
原來是安排李旦身邊的宮女告側妃“壓勝”詛咒皇帝,武皇才對自己的兒媳下殺手。李旦為了自保,不準手下的人提起側妃的任何事情,包括自己的孩子們。太平得知此事後立即和武攸暨趕往李旦宮中,李旦一人呆坐著,魂不守舍的模樣,眼神空洞麵無表情。
“哥哥?你還好嗎?”太平放下手中的點心,急忙向李旦跑去。李旦抬起頭看著太平,頭發淩亂胡子拉碴,雙眼通紅以及滿臉的淚痕。
“你來了,可她們沒回來。”李旦緊握著手中的白色手絹聲音有些顫抖,看得出來他還是很在乎自己的兩個妃子。
“怎麽回事!她們不是去請安了嗎?”太平回頭看著武攸暨,“為什麽會這樣!”
“大哥安排了宮女告密,所以...”武攸暨說道,“我和他們不親近,有些事我是最後才知道。”
“什麽宮女?叫什麽,宮裏怎麽會養這樣的白眼狼!”太平怒不可遏,她沒想到武家的人為了皇位居然無恥到這種地步,更沒想到母親就聽信了這種鬼話,殺掉和自己相處多年的兒媳。“我要去找母皇,那個宮女在哪?”
“已經被母皇扣押了。認命吧,太平。”李旦放開太平的手,仰天長歎,“死亡對於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若母皇執意要我性命,這幾個孩子就交給你了。母皇信任你,或許看在你的麵子上,能饒恕這幾個孩子。”
“不,我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我現在就去找母皇。你在這裏看好孩子們。”“我知道了。”
武皇此時正在和張昌宗閑談詩詞,“母親,您為什麽要殺她們?”
“你就是這麽跟我說話的嗎?”武皇閉著眼睛,張昌宗正給她念著新詞。又一位男子走過太平身旁來到武皇麵前,“臣張易之見過太平公主。”
“母親,你知道這有多荒唐嗎!”太平指著兩個男寵說道,“他們...”
武皇立即打斷了她的話說道“他們很好,你不在的時候是他們在照顧我。不得不說,他們比你細心多了。我想他們也清楚自己的身份,你無需多心。”
“我對這兩個男人沒興趣,我想知道您為什麽殺了哥哥的妃子。”
“有人告她們壓勝,我就把她們處理了。”
“那個告她們的人呢?我要見她。如果是真的,為什麽不交給禦史台,讓禦史台去查。”太平極力爭辯。
“這點小事怎麽能驚動禦史台呢,朕自行處理便是。”武皇拿出告狀的折子丟給太平。
“既然這樣,那我也要告宮女,我告宮女蓄意誣陷皇嗣妃,請聖上明鑒。”太平並未撿起地上的折子,眼神直勾勾的盯著武皇。
“你這是幹什麽,來給我難堪的嗎?”
“如此小事,也不用驚動禦史台,請聖上速速決斷。”
“你執意這樣,我滿足你。宮女韋氏,肆意陷害皇嗣妃,壓勝證據是假,謀害皇嗣之心是真。對宮女韋氏予以杖殺,立即執行。好了,我已經裁決了,你滿意了嗎?”
太平有些失望,其實她自己心裏也清楚,親情在政治麵前本來就很脆弱,麵對這樣一個處決,太平無話可說,轉身離開。
“該死!為什麽死的不是他們!”太平怒氣衝衝的回到李旦宮裏,看著妹妹在屋裏發飆,心裏也不好受。“算了吧,太平,就當一切都沒發生。我已經無所謂了。”李旦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讓太平寒心,“好,你自己說的,我們走!”太平拉著武攸暨離開。“這樣就不會牽連你了。”
武承嗣第一次算計失敗了,他才不會甘心,不把太子拿到手誓不罷休。幾個月後,又一場災禍降臨到李旦頭上。武三思買通周興,指使手下人寫了一封迷信交到武皇手中,信中直指皇帝李旦想要謀反。武皇看完信後勃然大怒,馬上召見周興、來俊臣讓他們嚴肅處理此事。
周興當即帶著獄卒和刑具趕到東宮,一向寂靜淒冷的東宮竟然傳出了鐵鏈互相撞擊的聲音。等來俊臣和周興放好刑具,李旦也被獄卒押著跪倒兩人麵前。兩人站在李旦麵前,可威風了。“來人,把他們帶上來。”幾個年幼的孩子被抓到李旦麵前,“放了他們!”李旦衝周興大喊道,“哈哈哈,放了他們,你當你是誰,啊?一個落魄皇帝,過的日子還不如我們,你算什麽東西?”周興當酷吏這些年一向是囂張慣了,除了武皇,誰也不放在眼裏,跟別說李旦這樣被囚禁的人。
“你又算什麽?靠殺人上位的瘋狗!”
“是,我們不算什麽,但願您能一直這麽硬氣。來人,給我打!”來俊臣被李旦這句話氣的不清,抓過一個小孩就扔在地上,“給我狠狠地抽他!你們今天誰都別想活!”
“不許打我哥哥!你們這些瘋子!”李隆基推開旁邊的人衝到哥哥身旁用自己幼小的身軀護著他的哥哥,兩個小孩頓時皮開肉綻。“成器!隆基!”。一時間亂成一片,小孩的哭聲,大人的怒吼聲以及拷打者的奸笑聲。李旦絕望的跪在地上,看著兩個哭的歇斯底裏的孩子,李旦妥協了,“我謀反了,你們滿意了嗎?”
見此情形,周興可高興的不得了,“我沒聽清,您再說一遍?”
“我謀反了!你聽到了嗎?我謀反了,母親!我謀反了!”李旦低著頭嘶吼到。
“不,你沒有謀反。你沒有做過為什麽要承認,這些小人,你們會遭報應的!”太平出現在大殿前,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她,“放了這些孩子。”“您有皇上的旨...”“我說,放了孩子!”
獄卒停下手中的鞭子,退到一旁。“姑姑,你快走!他們都是壞人,是瘋子!”兄弟二人抱在一起哭喊著。“尊貴的公主,這裏可不是您該來的地方,請回吧。”不放在眼裏的人,也包括了太平。
太平和他們周旋的同時,拿出藏在袖子裏的匕首放在了自己脖子上,“這是我說的最後一遍,把孩子們放了。”
周興見狀不妙,趕緊過去把幾個小孩放了。“公主,這是皇上的旨意,請您不要為難我們這些做下人的。”
“皇上的什麽旨意讓你們對著一群孩子用刑?”太平一步一步靠近周興,用匕首指著他的臉問,“你剛才不是很會說的嗎?說啊,什麽時候禦史台的人隻會欺軟怕硬了?每年朝廷撥的錢就養了你們這群喂不熟的狗是嗎?”
“請您不要執迷不悟,不然您就是和他同罪了。放下匕首回家去吧。”來俊臣這句輕飄飄的話徹底激怒了太平,“是嗎?”太平當著周興的麵把匕首插進自己的腹中,周興來俊臣嚇壞了急忙喊禦醫,太平忍不住劇烈的疼痛跪在地上,竭力的護住傷口,依然不能阻止血往外滲,很快就染紅了她的衣裙。
“不!”李旦踉踉蹌蹌跑到太平身邊將她抱在懷裏,這個男人哭了,眼淚滴在滴在太平的臉上。“太平,太平!”武攸暨拿著長劍闖了進來,看著被李旦抱著的渾身是血的太平,他怒了,提著劍向太平跑去。不知道來俊臣是腦袋發熱還是來不及反應對著下屬一聲大喊“攔住他!”
一群人赤手空拳就往武攸暨衝過去,“找死!”很快,衝在前麵的人已經被斬殺,看見長劍上不停低落的鮮血,剩下的人慫了,不敢再阻攔。“她怎麽樣?”武攸暨握著太平的手,看得出來他很擔心。“我不知道,但是她很虛弱。務必請你一定要救活她。”
“給我吧。”武攸暨抱起太平往門外走去,這次沒有人再敢阻攔,離開前,他回過頭把劍重重的插在地上,瞪了來俊臣一眼,便帶著太平離去。
這下好了,周興和來俊臣知道自己捅了婁子,馬上找到武皇,跪在她麵前。然而武皇並沒有理會這兩個小人,一聽說消息帶著婉兒就趕去了,至於他們,跪著就讓他們跪著吧。
武攸暨守在太平床前,寸步不離,直到她醒來。
“太平?你還好嗎?”武皇站在太平床頭,像母親關懷自己的孩子一般詢問著太平,太平抬起頭用虛弱的聲音說道:“我沒事,李旦呢?”
聽到李旦,武皇關懷的神情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我將他關起來了。”
“他是您的親兒子,您連最後的兒女親情都不要了嗎?我們是您最小的孩子啊。”
“連我自己都忘了,你們和李顯不一樣。從小就生活在我身邊。人啊,老了,記不清了。李旦的事,就到此結束吧。你安心養傷,我會處理的。”武皇慈愛的摸著太平的頭發,替她擦去了眼角的淚水。
武皇和婉兒一齊走在會貞觀殿的路上。“婉兒,你說,我是不是對他們太過嚴苛了。”武皇問,“武承嗣和武三思給我叫進宮來。”
“可周興和來俊臣還跪著。”婉兒提醒到。
“無妨,正好叫他們對對質。”
貞觀殿內,武承嗣武三思規規矩矩的跪在兩個酷吏旁邊,倆酷吏伏在地上默不作聲。武皇翹著二郎腿看著他們。武三思先說話了“不知皇上召我兄弟二人所為何事。”
“你們幾個商量著回答吧,想清楚了再說。”
武承嗣抬頭瞥見武皇嚴肅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搞的事情是瞞不住的了,隻好認罪,結結巴巴話也說不出個明白。“臣...,臣是想替您解決...,解決麻煩...。”
“用殺女人和小孩來解決問題嗎?”
“不不不,太平她是自己拿匕首....”
“你們好大的膽子!”武皇拍了下桌子把跪著的四人嚇得不輕,“這麽急著想要江山嗎?朕還坐在這位置上呢,你們倆兄弟如此迫不及待嗎?”
“我們...是....,這江山本來就是您的,我們是您最親近的人,難道要把它送給外人嗎?!”
“這天下給誰,是朕的決定,還輪不到你們指點。你們愈發讓朕失望了,回家休息休息吧。你們兩個,好好待在禦史台,近期不要再給朕弄出些煩心事。朕讓你們審理這個案子,就為了查一查他有沒有謀反,你們倒好,對小孩子用刑,威脅女人。”
武皇嚴厲訓斥了兩個侄子,讓他們回家反省,卻沒有動兩個酷吏分毫。這個時期的酷吏對於武皇來說,的確是她統治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太平在養傷期間把哥哥李旦的幾雙兒女全部接到自己家裏,清荷負責他們的飲食起居,全交由武攸暨教管。幾個孩子甚是知趣,對這個姑父也謙卑有禮。
不過武家可就沒這麽好運了,倆兄弟在家十天半個月,也沒聽到消息說讓自己幹這宰相。這下真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倆兄弟急的是團團轉。“早就說了,這樣行不通,隻要太平在那攔著,我們就搞不了李旦。還有你那堂弟,武攸暨。不幫我們,還拿著劍去救太平。這下好了,一個都跑不掉。”武三思指責起武承嗣來,臉上除了一個愁字就沒別的。
“別說我,你提議送的那兩個小男人又做什麽了?每天端茶送水的,待遇還比不上那上官婉兒。那做的不都是宮女的活嗎?”武承嗣也心裏不爽,回回吃虧的都是自己,想撂挑子不幹吧,可那太子位在那兒擺著的,他不爭取也不行。
“行了行了,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這日子還得過,等皇上氣消了,肯定會叫咱回去的。”說著就吩咐廚房的人上菜,武三思倒也想得開,確實,一個月後倆兄弟還真的回去繼續當官了。這下他們可老實了。先是上門給太平賠罪,太平也接受了,畢竟自己還是武家的媳婦,有個名分在這也不好多說。
接著又向李旦示好,李旦就沒那麽容易說話了,還是讓手下人把倆兄弟請出了東宮,心想,一碼歸一碼,我可是向你示好了,接不接受那就是你的事了。兩人還算有良心,給李旦的幾個孩子也準備了一份薄禮,小孩子嘛,說了聲謝謝拿著東西就跑了,就剩下哥倆在原地愣著。不管怎麽說,這人心算是籠絡到了。事情傳到武皇耳朵裏,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出手幹涉。
再看周興和來俊臣這波人,他們兩人都還活著,隻不過那天跟隨他們參與的小吏和獄卒可倒了大黴。尤其是那個打小孩的,押到刑場上當著其他人的麵,“哢嚓”一刀給腰斬了。剩下的人都給免了官或職全部趕出了禦史台,隻剩下幾個武皇常用的人,有人出必定有人進,很快,新的禦史進來了取代了之前的位置。狄仁傑重新升到了宰相的位置,一大批新的官員也進入了朝廷,形勢一片大好。
酷吏當久了,容易得罪人,還容易不知死活。來俊臣就是這樣的人,李旦的事武皇沒有重處兩人,隻罰了他們在禦史台思過。心想這樣捅這麽大婁子,武皇都沒收拾自己,說明武皇還是青睞自己的。既然武皇都看的起自己還有什麽好怕的。沒過幾個月來俊臣一看李家武家和好了,手癢癢沒事做就到處惹事。
帶著小吏在洛陽街頭亂混,走到一處酒樓前,小吏拉住了來俊臣,指著裏麵一個姑娘說道“大人您看,那個姑娘長得真好看嘿。不如把她帶回家怎麽樣?”小吏直勾勾的盯著裏麵穿藍衣的姑娘,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口水都來不及擦。來俊臣一看,“這姑娘是不錯,去,把她給我弄回去。”說完就帶著手下進去了,酒樓的小二看到有人進來就上前招呼了“幾位客官,你們...”小二還沒說完就被推到一邊,小吏凶神惡煞的看著他說“別管閑事啊,還有你們,不該看的別看,該吃飯的吃飯,聽見了嗎!”這樣一開口,可就沒人吱聲了,都把自己的碗盯著。
來俊臣走到姑娘麵前,想伸手調戲人家,卻被姑娘旁邊的男人擋了回來,“哎喲,你誰啊你?”
“我是她夫君,請你放尊重些。”男人理直氣壯的回答他。
“是嗎?聖上有旨,把你夫人賜給我了,現在讓她跟我走吧?”酒樓內一片嘩然,心想,皇上賜婚也不是這樣賜法的啊,人家已是有夫之婦,活生生拆散人家也不怕遭報應。雖然大家心裏都這麽想,見那幾個小吏狂妄的樣子也沒人敢說。
來俊臣抓著姑娘的手就想往外走,沒想到姑娘自己掙脫了他的手跑回夫君身後躲著。“別給臉不要臉,趕緊跟我走!”
姑娘不願意,“不,我不認識你。”
旁邊的小吏說話了“你可真是有眼無珠,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來俊臣大人!你們這些沒見過世麵的凡夫俗子。”
姑娘一聽是來俊臣更不願意了,誰不知道來俊臣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痛斥他“你這個殺人魔,不知廉恥!”姑娘話說出口徹底把來俊臣惹怒了,“來人!把她弄回去。老子今天非要把你弄到手不可。”說完就帶著人把姑娘和她夫君分開,“還不撒手是嗎?那我就把你夫君和這裏所有人都處死!”沒辦法,姑娘隻好撒手順勢就被小吏拖走了,留下他夫君一人。周圍的人見來俊臣走遠了才把他扶起來,看著夫人離去的背影,真是心痛死了。
把這姑娘弄回家之後才知道,姑娘姓王。才嫁人不久,結果倒了黴遇到來俊臣。
來俊臣的事情一出,百姓對朝廷的負麵評級也出來了。一個禦史光天化日之下強奪人妻,還恐嚇百姓,朝廷裏怎麽會有這樣的官。禦史台幾個正直的官員看不下去了,寫了份奏章就給武皇送去了。
武皇拿到奏章的時候她也犯愁,“真是不像話,怎麽能做這種事情!”
一名叫宋璟的官員說話了“請皇上將來俊臣交給臣審理,還百姓一個公道。”。這可讓武皇犯難了,來俊臣幫她也做過不少事情,比如在剛建立武周時,那來俊臣不就是幫自己立威的嗎,還有那些忠於李唐的大臣和反對派不都是來俊臣這些人幫自己處理的嗎。“好了,折子先放我這讓我再想想。”說完就把幾個官員打發走了。
來俊臣也是這些年在朝裏混的風生水起的人,聽說有人告他,他也準備告人家。他就跟手下商量了“你們說誰敢告我呢?我來俊臣混了這麽多年,立了多少功勞,他們懂個屁!”
都是些沒見過世麵的人,說的話也好不到哪去,一個小吏也說了“就是,肯定是那公主和武承嗣告的。上次您得罪他們,還把那公主害那麽慘,怎麽著也得整回來。”“這還不簡單,他們告我們,我們也可以告他們。”
果不其然,來俊臣就帶著一群不知死活的手下開始告太平和武承嗣等人了。寫太平和李旦聯合武承嗣要謀反,來俊臣也把折子交到武皇手裏,武皇看完笑了笑扔一邊不管了。武皇不管來俊臣站下麵著急了,“皇上,您看完了嗎?”
“看完了。”武皇說著,“你還有什麽事嗎?”
“沒,沒了。”
“那你退下吧。”
既然武皇讓自己退下,那自己就退下吧,來俊臣沒想明白,武皇以前對這樣謀反的事明明很感興趣的,每次都是命自己去審理,這次武皇居然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