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長朝裏的一些大臣也對周興來俊臣處事風格不滿,可這些酷吏在朝廷也不是一天兩天,人脈深厚,最終決定先從周興下手逐步從朝廷中鏟除這些人。於是大臣們也寫了一封告密信投到銅匭裏,按規矩告密信就到武皇手裏了。一看是又是謀反的,就又叫來俊臣審理了。來俊臣接到命令後才知道要審問的對象是自己的同事周興,也沒多想就把周興請來了,給周興準備了一桌酒席。
“您也算是我的前輩了,您請坐,我給您倒酒。”周興混了這麽多年酷吏也是除了武皇誰也不怕的。既然來俊臣請吃酒那就吃吧,兩人坐下了。“武皇的統治是一年比一年穩固了,多虧了咱們這些人,不過我還有事向您請教。”
周興在一旁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我們認識這麽久了,還有什麽不好說的,說吧。”
“您要是遇上嘴硬的犯人怎麽處理,大刑伺候都不招供的那種人,請前輩賜教。”
“這樣吧,你找一口大缸,周圍生火,你就把犯人扔進缸裏,難道那犯人都是金剛不壞之身,不怕死?”果然來俊臣叫來手下搬來大缸,生一堆火在兩人麵前擺上了。這時候來俊臣站起來敬了周興一杯酒,然後指著大缸對周興說道:“咱倆相識一場,我也就不滿你了,有人告密說你謀反,你看這缸,你是自己坐進去還是我讓人請你進去?”
周興是萬萬沒想到,說這麽多把自己繞進去了,“我認罪,我認罪!”。然後周興就被抓起來關到牢裏了。審問結果上報到武皇這裏,“死刑就免了吧,畢竟周興也為國家出過力,流放就是了。”
還沒等周興出城,就被人打死了,接下來就輪到來俊臣了。他本人還沒察覺到政局的變化,依然大張旗鼓的請客吃酒,這次請的人就不一樣,原來是他上次強搶回來王姑娘的家人。正好的他的一個手下來找他,卻被仆人擋了回去。這人不高興推開大門就闖進去了,指著來俊臣和在座的所有人破口大罵“你們都是什麽東西,你們在這吃飯我就不能來嗎?謹防我把你們殺的家破人亡!”話一說完舉座皆驚,連來俊臣都沒搞清楚情況。
“衛遂忠你好大的膽子!今日是我做東,你還來砸我的場子,來人!把他給我捆了!”來俊臣說完往衛遂忠腳下扔了一隻酒杯,被捆了之後衛遂忠知道自己惹事了,跪到地上給來俊臣認錯,“大人我錯了,請您繞過小的吧。”
來俊臣把他扶起來,拍拍他的肩膀說道“看吧,這才對嘛,大家都是一個飯碗吃飯的人,何必這樣大動幹戈呢?我們兄弟一起為武皇工作也好幾年了,你也幫過我不少,情誼我還是記住的。”說完也讓衛遂忠和賓客一起吃飯。
衛遂忠回家後才發現,來俊臣本就不是這麽和藹的人,今天給他難堪,說不準明天他就要報複自己。逾期坐以待斃,不如把來俊臣也告到武皇那,讓他跟周興一樣死了算了。沒過幾天,衛遂忠就去找武承嗣了,見到武承嗣兄弟時,衛遂忠裝出一副心急火燎的模樣,“參見魏王。”武承嗣也知道衛遂忠是酷吏,不敢怠慢,“衛大人請坐,不知道大人登門有何貴幹?”
“您要想辦法自救了,來俊臣又準備在武皇麵前告你們和公主謀反了!”衛遂忠握著武承嗣的手說著“那公主本來就是您武家的媳婦,你們二人都是武皇最看重的人,說你們謀反我是萬萬不會相信的,就怕武皇聽了對你們有猜忌之心。”
武承嗣聽完也慌了,早就聽說了來俊臣肆意陷害大臣,沒想到居然陷害到自己身上。“可別說是我告訴您的,我先走了,你們保重啊。”說完衛遂忠就跑了。
“別急,你沒聽他說嗎,來俊臣還把太平也給告了,我們在武皇心裏的分量哪能比得過太平。再說了,太平想要自保肯定也會顧及李旦。”武承嗣說道。
“不如我們去找太平,聯手先把來俊臣給弄下去。既然兩家情況相同,她肯定會同意的。”
“好。記住,小心行事。”說完武三思隻身一人往武攸暨家裏去了,武承嗣則是去找宰相商量了。
見到太平時,她正在和孩子們玩耍,武攸暨叫住她“過來吧,堂哥來了。”“知道了,走吧。”
“這次來我是有求於你們,想必你們也知道來俊臣的事了吧?”武三思小心試探著。
“知道一些,不就是做靶子誣告大臣和我們這些嗎?”太平回答。“我就是說的這個,前幾天來俊臣的手下衛遂忠來找我,說來俊臣要告咱們幾個。”武三思說道。
“衛遂忠是來俊臣的下屬吧,怎麽會來找你?”武攸暨問。
“看他著急的樣子,和他說的話,再想想來俊臣確實向武皇告過我們。我沒法不信啊。”武三思也急起來了,“武皇雖然沒處理,但不代表武皇不在意啊,萬一哪天她老人家想起來了,我們幾個還有好日子過嗎?”
“武承嗣大哥呢?”“他去找狄仁傑那些宰相了。”
“按道理說,衛遂忠也是和來俊臣一樣,聽聞兩人關係不錯,衛遂忠還是來俊臣提攜的。要是沒有把柄在來俊臣手裏,他也不會出賣來俊臣,再說了,他也當官這麽多年,油水沒少撈。”太平說著,“既然他急著除掉來俊臣,咱們順水推舟。武承嗣不是找了宰相嗎,他告咱們,咱們告他就是,叫他們寫個詔書,我們幾個把名字寫下,聯名上書,到時候來俊臣下了獄,死活都隨他去吧。”
“你確定武皇會處死來俊臣嗎?”武攸暨問道。“我不確定,但是來俊臣的確是做過受賄搶奪人妻的罪,我們也沒有冤枉他,這是武皇也無法否定的事實。他搶那個王氏夫人,衛遂忠鬧過以後,當晚吊死在來俊臣屋裏。更別說他搶回來的其他姑娘,要麽玩膩了殺掉要麽就是當作丫鬟使。”
“原來如此。我這就進宮,李旦那邊…”
“哥哥那我會去商量的。”“勞煩公主了。”
送走武三思以後,太平獨自進宮找到了李旦,李旦牽過她的手讓她坐在自己旁邊。“坐,我這裏比不得你府上,喝茶都要你自己動手了,那群孩子還聽話嗎?”“嗯,他們在你這吃了不少苦,都還算聽話。”太平說到。“你自己的孩子…,還留在長安。”李旦雖然感激太平,可她畢竟還有自己的孩子。“我不知道怎麽去麵對她們,留在長安也是好的。”太平不願意回憶起舊事,這讓她心情很糟糕。
“去把他們接過來吧,那也是你的孩子。”“好,我會的。”“對了,我是來和你說來俊臣的事了。”“怎麽?升官了?”顯然來俊臣給李旦的印象也好不到哪去,自己幾次遭難都跟來俊臣脫不了關係。“我們要聯合武家和宰相把來俊臣拉下馬,武三思已經找過我了,隻要我們幾個聯名上書,到時候來俊臣下獄,狄仁傑那些宰相也不會輕易放過他的。”“好。”太平見哥哥如此幹脆,忍不住取笑他“你怎麽變得這麽幹脆了?以前我找你,你可是磨磨唧唧的。”“你們都決定好了我還墨跡什麽,參與的人這麽多。”
狄仁傑把商量寫來俊臣謀反的奏章交給武皇之後,當即命人把來俊臣鎖了丟進牢裏了,武承嗣早就和其他宰相商量好了,來俊臣一抓進來馬上就給他判了死刑。可真要殺來俊臣的時候武皇猶豫了,還是那個道理,武皇覺得來俊臣是有功之人,幫她打擊異己樹立威信。狄仁傑是何等睿智,他也看出了武皇在猶豫,極力勸諫“來俊臣這樣的小人萬萬留不得,這對您的治理已經沒有好處了。”武皇看著狄仁傑“說說看。”
“您是明君,怎麽能縱容來俊臣這樣的小人呢?我知道武皇不會信來俊臣謀反,您要想想,他收受賄賂、刑訊逼供、製造冤案,強奪人妻。這些都是事實,沒人誣蔑他。這樣的人怎麽還能留在朝裏?”
“的確,你說的是實話。那行吧,來俊臣就交給你處置了。”武皇歎了口氣。
“臣不敢擅自決定,來俊臣之罪自有法律決斷。”
城牆上,太平和武皇並肩站著。下麵是洛陽的百姓和判官,台上是來俊臣和劊子手。“斬!”字一出,來俊臣人頭落了地,圍觀的群眾一擁而上,把他的屍體給撕個稀巴爛。“您看到了嗎?這是百姓對來俊臣的恨,恨到扒皮挖眼。”太平看著地麵血淋淋的殘骸說道“是該結束了,若是母親繼續用這樣的人,隻怕是會引火燒身。”
一個大臣走到武皇麵前跪下了,“臣姚元崇,請武皇下旨結束酷吏製度!”
武皇看著他“你站起來說話。”
“酷吏破壞了法律也破壞了人心,君臣之間沒有信任,大臣之間互相猜忌。怎麽能夠為朝廷效力,隻顧自己保命,有再多的人才如此離心離德怎麽治理不好國家。所以,懇請皇上結束這種局麵吧!”姚元崇說完又跪下了。母女兩人互相看著對方,姚元崇看著武皇。終於,武皇向整個國家妥協了“好,那些人就交給你去處理吧。”“那以前的那些冤案呢?”姚元崇追問道。“平反吧,每件事都要查清楚,還他們一個公道。”“臣,遵旨!”
在武皇和大臣的共同努力下,結束了酷吏製度。並且為以前的冤假錯案平凡,通過科舉製,更多的人才進入了朝廷武皇效力。生活安穩了,有些人的心又動起來了,那就是武承嗣。兜兜轉轉這麽幾年,這太子的位置還是空著,武承嗣和李旦誰都沒撈著。武皇也老了,他也跟著長出了白頭發,這下武承嗣就更著急了,這麽多年的努力不能白費,太子他一定要拿到。
“自古以來這天下就沒有讓外姓人繼承的道理,您說是吧,別猶豫了,這事趕緊定下來吧。”武承嗣又在武皇麵前搞這一套了,武皇正和張易之張昌宗倆兄弟一起賞花,剛才的話一點都沒聽進去。武承嗣沒辦法隻能灰溜溜的走了。
事後武皇才想起侄子說的話,原來是要我立他當太子。正在武皇冥思苦想的時候狄仁傑來了,“臣狄仁傑,參見陛下。”說著就對著武皇準備行禮,“別行禮了,你一對著我行禮我腰疼。”武皇走過去製止了他,這禮是行不成了。
“國老來有什麽事要說的嗎?”武皇看著他。
“臣聽聞魏王請求您封他為太子,這件事臣有話要說。”“你說就是。”
“陛下的江山是高宗托付到您手上的,高宗的江山又是高祖太宗交給他的,既然高宗親手交給您,也是希望您傳給兒子,哪有給外人的道理。再說了,陛下千秋之後,您的子孫都會在太廟祭祀您,要是傳給侄子,臣不認為侄子當了皇帝還要祭祀姑姑的。”一番話說完可把武皇說的心煩了,“這是朕的家事,不勞你操心!”
“整個天下都是您的,什麽事都是您的家事,我作為您的宰相,為何不能操心。”武皇聽完也懶得和狄仁傑爭辯,就讓婉兒送他走了。
不止狄仁傑,許多大臣也這麽想,所以都在鼓搗,希望武皇立兒子當太子。不止他們,還有一個人也希望武皇立兒子,那就是酷吏吉頊。以吉頊的聰明才智怎麽可能看不出當時政局的變化,所以他也想盡快促成這件事,於是私下找到了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府上。吉頊不幹酷吏以後仍然是武皇的心腹大臣,兩兄弟見貴客光臨,端茶送水一刻都沒停下。
“大人請往裏麵坐。”張昌宗說道。
“我來是有事要和二位商量,不,應該是有求於你們。所以兩位,可以適當考慮我的建議。”吉頊略嚴肅的神情讓兩人有些緊張,畢竟他們心裏清楚,他們和吉頊之間沒什麽過節。其次,吉頊是武皇的身邊的人,連他都說有求於自己,想必一定是大事。“大人請講,我們兄弟二人聽著便是。”
“那我就開門見山了,兩位在宮裏也有一段時間了,不管是大事小事應該都略有耳聞。特別是近來武承嗣請求皇帝立他當太子的事。你們的身份不同於大臣,想必二位也清楚。”
兄弟倆被說的愣住了,“請吉大人明示。”
“你們現在擁有的錦衣玉食都是武皇給的,你們沒有官位沒有功勞,是武皇的恩寵才讓你們站穩腳跟,試問武皇千秋後,你們又靠什麽自處?”吉頊見兩兄弟沒有反應很是苦惱,“你們都沒聽懂是嗎?我就直說了,我希望你們在和武皇的相處過程中,說服武皇立廬陵王為太子,這樣你們就算立功了,以後可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兩兄弟也是左右為難,一直不給吉頊回答。吉頊看著他們為難的樣子也很著急:“唉,給你們指明了活路你們不要。利益我也給你們分析了,你們現在可以依靠武皇得寵,難道還指望伺候下一任皇帝?”“這...”兩人起身對著吉頊拜了一拜,“我們會向武皇說明的。”話說到這裏,吉頊滿意了,“那就拜托二位了,在下還有要事要處理,告辭。”把吉頊送出門後,兩人商量著怎麽委婉的把這話說出口。
張昌宗和張易之進宮以後,果然給武皇一陣枕頭風,讓武皇立廬陵王當太子。武皇也納悶,自己並未讓兩人參與朝政,他們怎麽知道。一番詢問,果然是吉頊在鼓搗。接著,吉頊也被請進宮了。
“臣願用身家性命擔保,立廬陵王是正確的選擇。”吉頊回答。
“你也像狄仁傑那些宰相一般嗎?”顯然,武皇對於吉頊的建議並不滿意。
“臣雕蟲小技不敢和狄公相比。”“既然你明白自己不如狄公,還敢這樣以死相諫?”吉頊沒有回答,“行了,下去吧。”
門外一個纖細的身影引起了武皇的注意,符合這樣身影的人除了婉兒也隻有太平了。“進來吧。”武皇的聲音低沉卻又極富有力量,太平提起裙擺徑直走到皇帝麵前,“你都聽到了?”“是,都聽到了。”武皇端坐在椅上,直視女兒。“說說吧。”太平思考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您是皇帝,立誰作太子隻有您才能決定,對於我無論是誰都可以接受。”“為何?”“我既是李家的女兒又是武家的媳婦,隻要我自己做選擇,我都可以活著。”
“你近來的表現,實在是讓朕失望,你現在的能力還配不上你的野心,懂嗎?朕不希望再聽到類似的話了,回家去吧,這幾天就不用到宮裏來了。”
太平轉身朝門外走去,身後依舊是武皇的聲音,“束縛我的同樣也會束縛你,你太心急了,這對你不是一件好事。”
武皇語氣溫和,並沒有以往的嚴厲和訓斥。一路走出宮門,武攸暨像往常一般在宮門外等候,“幾個孩子都在等你回去,想必你也累了,先回家吧。”
太平看了一眼武攸暨,點點頭,“母皇說,我的能力配不上野心…”“那你自己覺得你有‘野心嗎’?”太平一邊走著一邊說道,“我不清楚,我殺來俊臣是為了自保,李旦是我的親哥哥,又怎能不幫他。至於李顯,當初要不是一句“欲將天下交於韋玄貞”,也不會是這個下場。”
“你既然知道他是咎由自取,為何還要和大臣一起勸武皇?”“我就是不想武承嗣當這太子,他不配。”“既然是這樣,你認為該怎麽做就去做好了。”“母皇說這些天我不用進宮了,好在沒有被教訓。”“也好。”
“請問姑姑,父親還好嗎?”“不用擔心,他在宮裏很好,過幾天帶你們去看他,別忘了去向武皇請安知道嗎?”自從太平把哥哥的孩子接到家裏,為了避嫌不常讓他們見李旦,除了定期帶他們看望武皇。幾個孩子也很懂事,從未給太平惹過什麽麻煩。不過,大人之間的麻煩事,總會牽連到孩子。
“是,知道了。”“他怎麽交代的你們聽便是,出閣的事自有武皇安排。”“我們會離開這裏嗎?”“是的,你們會離開洛陽,去外地任職。”“姑姑還會留在神都嗎?”“是啊,我會一直留在這裏,我是女人,沒有開府的資格。”
深夜,太平主動向武攸暨提起白天家中有訪客的事,“武懿宗找你來了?”。武攸暨看書的頭突然抬起看著旁邊說話的人,“你瞧見了?”而太平則是一臉嫌棄的表情:“他那樣我想不瞧見都難。”男人笑了,說:“他從北邊回來,近日又被封了將軍,怎麽說也是自家兄弟,見個麵也是應該的。”聽到這裏太平嫌棄的語氣就更重了,“敗軍之將還有臉回來,婁公跟他去打契丹簡直是屈才,契丹沒打成,倒把百姓殺了,武皇也不追究。”“這不,從北邊回來就來拜訪你來了,猜到你不會想見他,像樣招待一番之後他也離開了。你是不想他看見孩子們吧?”“就你話多。”武攸暨合上書起身將蠟燭吹滅,靠著微微月光重新躺回床上。
次日晨,幾人早起坐在一起享受這難得的早飯,“一會吃完飯去換身幹淨衣服,去向武皇請安。”看起來簡單的一句話,做起來並不容易。兄弟幾人帶著隨從進宮,卻在宮門受到兩個守門士兵的嘲弄。其中一個抓住了落後於兄弟的李成義,將他拉到自己身前。
“喲,這不是“皇嗣”的兒子,小的見過王爺,哈哈哈哈哈。”“誒對對對,下官見過王爺。”李成義膽怯懦弱,任憑兩人推搡著,不做聲也不還手。直到被絆倒在地上,才引起前方李成義和李隆基的注意。兩人調頭跑向兄弟,把李成義扶了起來。“二哥你還好吧?”李隆基看到李成義摔破的手掌,心裏不免有些生氣。
“我沒事,隻是摔到了,我們走吧。”李成器走上前向兩人行禮,“兩位將軍辛苦,我家兄弟奉公主之命進宮請安,若有不對的地方衝撞到兩位將軍,還請多多包涵。”話畢拉著弟弟們就往裏走。兩人見此還不夠盡興,大步上前還想整一整這些個“小孩”,“嘿!你們這幾個兔崽子,爺我說過放你們走了嗎?!懂不懂規矩?我今天就教教你們怎麽做人!!”說罷抓住一人的肩膀就想出手,沒想到這次抓的就不再是李成義了,而是李隆基。
“我大哥說了,請兩位高抬貴手!”本來想欺負欺負李隆基,沒想到卻被李隆基順勢打了回去,被抓住手臂不能動彈,隻得跪在地上嚎叫。眼見兄弟吃了虧,自己也拔刀衝了上來,丟開手裏這個李隆基轉身對付另一個,雖然拿著刀卻不占優勢,沒打幾下就被李隆基把刀奪了去,“狗仗人勢,滾!”。兩人對看一眼,撈不著好處隻好作罷,撿到到互相攙扶著回到自己的崗位,不再向兄弟幾人出手。“隆基,走吧,這已經耽擱很多時間了。”李成義扯了扯弟弟的衣袖,“嘖,真以為我們好欺負。”“人也打了,氣也出了,還不快走?”
“您也算是我的前輩了,您請坐,我給您倒酒。”周興混了這麽多年酷吏也是除了武皇誰也不怕的。既然來俊臣請吃酒那就吃吧,兩人坐下了。“武皇的統治是一年比一年穩固了,多虧了咱們這些人,不過我還有事向您請教。”
周興在一旁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我們認識這麽久了,還有什麽不好說的,說吧。”
“您要是遇上嘴硬的犯人怎麽處理,大刑伺候都不招供的那種人,請前輩賜教。”
“這樣吧,你找一口大缸,周圍生火,你就把犯人扔進缸裏,難道那犯人都是金剛不壞之身,不怕死?”果然來俊臣叫來手下搬來大缸,生一堆火在兩人麵前擺上了。這時候來俊臣站起來敬了周興一杯酒,然後指著大缸對周興說道:“咱倆相識一場,我也就不滿你了,有人告密說你謀反,你看這缸,你是自己坐進去還是我讓人請你進去?”
周興是萬萬沒想到,說這麽多把自己繞進去了,“我認罪,我認罪!”。然後周興就被抓起來關到牢裏了。審問結果上報到武皇這裏,“死刑就免了吧,畢竟周興也為國家出過力,流放就是了。”
還沒等周興出城,就被人打死了,接下來就輪到來俊臣了。他本人還沒察覺到政局的變化,依然大張旗鼓的請客吃酒,這次請的人就不一樣,原來是他上次強搶回來王姑娘的家人。正好的他的一個手下來找他,卻被仆人擋了回去。這人不高興推開大門就闖進去了,指著來俊臣和在座的所有人破口大罵“你們都是什麽東西,你們在這吃飯我就不能來嗎?謹防我把你們殺的家破人亡!”話一說完舉座皆驚,連來俊臣都沒搞清楚情況。
“衛遂忠你好大的膽子!今日是我做東,你還來砸我的場子,來人!把他給我捆了!”來俊臣說完往衛遂忠腳下扔了一隻酒杯,被捆了之後衛遂忠知道自己惹事了,跪到地上給來俊臣認錯,“大人我錯了,請您繞過小的吧。”
來俊臣把他扶起來,拍拍他的肩膀說道“看吧,這才對嘛,大家都是一個飯碗吃飯的人,何必這樣大動幹戈呢?我們兄弟一起為武皇工作也好幾年了,你也幫過我不少,情誼我還是記住的。”說完也讓衛遂忠和賓客一起吃飯。
衛遂忠回家後才發現,來俊臣本就不是這麽和藹的人,今天給他難堪,說不準明天他就要報複自己。逾期坐以待斃,不如把來俊臣也告到武皇那,讓他跟周興一樣死了算了。沒過幾天,衛遂忠就去找武承嗣了,見到武承嗣兄弟時,衛遂忠裝出一副心急火燎的模樣,“參見魏王。”武承嗣也知道衛遂忠是酷吏,不敢怠慢,“衛大人請坐,不知道大人登門有何貴幹?”
“您要想辦法自救了,來俊臣又準備在武皇麵前告你們和公主謀反了!”衛遂忠握著武承嗣的手說著“那公主本來就是您武家的媳婦,你們二人都是武皇最看重的人,說你們謀反我是萬萬不會相信的,就怕武皇聽了對你們有猜忌之心。”
武承嗣聽完也慌了,早就聽說了來俊臣肆意陷害大臣,沒想到居然陷害到自己身上。“可別說是我告訴您的,我先走了,你們保重啊。”說完衛遂忠就跑了。
“別急,你沒聽他說嗎,來俊臣還把太平也給告了,我們在武皇心裏的分量哪能比得過太平。再說了,太平想要自保肯定也會顧及李旦。”武承嗣說道。
“不如我們去找太平,聯手先把來俊臣給弄下去。既然兩家情況相同,她肯定會同意的。”
“好。記住,小心行事。”說完武三思隻身一人往武攸暨家裏去了,武承嗣則是去找宰相商量了。
見到太平時,她正在和孩子們玩耍,武攸暨叫住她“過來吧,堂哥來了。”“知道了,走吧。”
“這次來我是有求於你們,想必你們也知道來俊臣的事了吧?”武三思小心試探著。
“知道一些,不就是做靶子誣告大臣和我們這些嗎?”太平回答。“我就是說的這個,前幾天來俊臣的手下衛遂忠來找我,說來俊臣要告咱們幾個。”武三思說道。
“衛遂忠是來俊臣的下屬吧,怎麽會來找你?”武攸暨問。
“看他著急的樣子,和他說的話,再想想來俊臣確實向武皇告過我們。我沒法不信啊。”武三思也急起來了,“武皇雖然沒處理,但不代表武皇不在意啊,萬一哪天她老人家想起來了,我們幾個還有好日子過嗎?”
“武承嗣大哥呢?”“他去找狄仁傑那些宰相了。”
“按道理說,衛遂忠也是和來俊臣一樣,聽聞兩人關係不錯,衛遂忠還是來俊臣提攜的。要是沒有把柄在來俊臣手裏,他也不會出賣來俊臣,再說了,他也當官這麽多年,油水沒少撈。”太平說著,“既然他急著除掉來俊臣,咱們順水推舟。武承嗣不是找了宰相嗎,他告咱們,咱們告他就是,叫他們寫個詔書,我們幾個把名字寫下,聯名上書,到時候來俊臣下了獄,死活都隨他去吧。”
“你確定武皇會處死來俊臣嗎?”武攸暨問道。“我不確定,但是來俊臣的確是做過受賄搶奪人妻的罪,我們也沒有冤枉他,這是武皇也無法否定的事實。他搶那個王氏夫人,衛遂忠鬧過以後,當晚吊死在來俊臣屋裏。更別說他搶回來的其他姑娘,要麽玩膩了殺掉要麽就是當作丫鬟使。”
“原來如此。我這就進宮,李旦那邊…”
“哥哥那我會去商量的。”“勞煩公主了。”
送走武三思以後,太平獨自進宮找到了李旦,李旦牽過她的手讓她坐在自己旁邊。“坐,我這裏比不得你府上,喝茶都要你自己動手了,那群孩子還聽話嗎?”“嗯,他們在你這吃了不少苦,都還算聽話。”太平說到。“你自己的孩子…,還留在長安。”李旦雖然感激太平,可她畢竟還有自己的孩子。“我不知道怎麽去麵對她們,留在長安也是好的。”太平不願意回憶起舊事,這讓她心情很糟糕。
“去把他們接過來吧,那也是你的孩子。”“好,我會的。”“對了,我是來和你說來俊臣的事了。”“怎麽?升官了?”顯然來俊臣給李旦的印象也好不到哪去,自己幾次遭難都跟來俊臣脫不了關係。“我們要聯合武家和宰相把來俊臣拉下馬,武三思已經找過我了,隻要我們幾個聯名上書,到時候來俊臣下獄,狄仁傑那些宰相也不會輕易放過他的。”“好。”太平見哥哥如此幹脆,忍不住取笑他“你怎麽變得這麽幹脆了?以前我找你,你可是磨磨唧唧的。”“你們都決定好了我還墨跡什麽,參與的人這麽多。”
狄仁傑把商量寫來俊臣謀反的奏章交給武皇之後,當即命人把來俊臣鎖了丟進牢裏了,武承嗣早就和其他宰相商量好了,來俊臣一抓進來馬上就給他判了死刑。可真要殺來俊臣的時候武皇猶豫了,還是那個道理,武皇覺得來俊臣是有功之人,幫她打擊異己樹立威信。狄仁傑是何等睿智,他也看出了武皇在猶豫,極力勸諫“來俊臣這樣的小人萬萬留不得,這對您的治理已經沒有好處了。”武皇看著狄仁傑“說說看。”
“您是明君,怎麽能縱容來俊臣這樣的小人呢?我知道武皇不會信來俊臣謀反,您要想想,他收受賄賂、刑訊逼供、製造冤案,強奪人妻。這些都是事實,沒人誣蔑他。這樣的人怎麽還能留在朝裏?”
“的確,你說的是實話。那行吧,來俊臣就交給你處置了。”武皇歎了口氣。
“臣不敢擅自決定,來俊臣之罪自有法律決斷。”
城牆上,太平和武皇並肩站著。下麵是洛陽的百姓和判官,台上是來俊臣和劊子手。“斬!”字一出,來俊臣人頭落了地,圍觀的群眾一擁而上,把他的屍體給撕個稀巴爛。“您看到了嗎?這是百姓對來俊臣的恨,恨到扒皮挖眼。”太平看著地麵血淋淋的殘骸說道“是該結束了,若是母親繼續用這樣的人,隻怕是會引火燒身。”
一個大臣走到武皇麵前跪下了,“臣姚元崇,請武皇下旨結束酷吏製度!”
武皇看著他“你站起來說話。”
“酷吏破壞了法律也破壞了人心,君臣之間沒有信任,大臣之間互相猜忌。怎麽能夠為朝廷效力,隻顧自己保命,有再多的人才如此離心離德怎麽治理不好國家。所以,懇請皇上結束這種局麵吧!”姚元崇說完又跪下了。母女兩人互相看著對方,姚元崇看著武皇。終於,武皇向整個國家妥協了“好,那些人就交給你去處理吧。”“那以前的那些冤案呢?”姚元崇追問道。“平反吧,每件事都要查清楚,還他們一個公道。”“臣,遵旨!”
在武皇和大臣的共同努力下,結束了酷吏製度。並且為以前的冤假錯案平凡,通過科舉製,更多的人才進入了朝廷武皇效力。生活安穩了,有些人的心又動起來了,那就是武承嗣。兜兜轉轉這麽幾年,這太子的位置還是空著,武承嗣和李旦誰都沒撈著。武皇也老了,他也跟著長出了白頭發,這下武承嗣就更著急了,這麽多年的努力不能白費,太子他一定要拿到。
“自古以來這天下就沒有讓外姓人繼承的道理,您說是吧,別猶豫了,這事趕緊定下來吧。”武承嗣又在武皇麵前搞這一套了,武皇正和張易之張昌宗倆兄弟一起賞花,剛才的話一點都沒聽進去。武承嗣沒辦法隻能灰溜溜的走了。
事後武皇才想起侄子說的話,原來是要我立他當太子。正在武皇冥思苦想的時候狄仁傑來了,“臣狄仁傑,參見陛下。”說著就對著武皇準備行禮,“別行禮了,你一對著我行禮我腰疼。”武皇走過去製止了他,這禮是行不成了。
“國老來有什麽事要說的嗎?”武皇看著他。
“臣聽聞魏王請求您封他為太子,這件事臣有話要說。”“你說就是。”
“陛下的江山是高宗托付到您手上的,高宗的江山又是高祖太宗交給他的,既然高宗親手交給您,也是希望您傳給兒子,哪有給外人的道理。再說了,陛下千秋之後,您的子孫都會在太廟祭祀您,要是傳給侄子,臣不認為侄子當了皇帝還要祭祀姑姑的。”一番話說完可把武皇說的心煩了,“這是朕的家事,不勞你操心!”
“整個天下都是您的,什麽事都是您的家事,我作為您的宰相,為何不能操心。”武皇聽完也懶得和狄仁傑爭辯,就讓婉兒送他走了。
不止狄仁傑,許多大臣也這麽想,所以都在鼓搗,希望武皇立兒子當太子。不止他們,還有一個人也希望武皇立兒子,那就是酷吏吉頊。以吉頊的聰明才智怎麽可能看不出當時政局的變化,所以他也想盡快促成這件事,於是私下找到了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府上。吉頊不幹酷吏以後仍然是武皇的心腹大臣,兩兄弟見貴客光臨,端茶送水一刻都沒停下。
“大人請往裏麵坐。”張昌宗說道。
“我來是有事要和二位商量,不,應該是有求於你們。所以兩位,可以適當考慮我的建議。”吉頊略嚴肅的神情讓兩人有些緊張,畢竟他們心裏清楚,他們和吉頊之間沒什麽過節。其次,吉頊是武皇的身邊的人,連他都說有求於自己,想必一定是大事。“大人請講,我們兄弟二人聽著便是。”
“那我就開門見山了,兩位在宮裏也有一段時間了,不管是大事小事應該都略有耳聞。特別是近來武承嗣請求皇帝立他當太子的事。你們的身份不同於大臣,想必二位也清楚。”
兄弟倆被說的愣住了,“請吉大人明示。”
“你們現在擁有的錦衣玉食都是武皇給的,你們沒有官位沒有功勞,是武皇的恩寵才讓你們站穩腳跟,試問武皇千秋後,你們又靠什麽自處?”吉頊見兩兄弟沒有反應很是苦惱,“你們都沒聽懂是嗎?我就直說了,我希望你們在和武皇的相處過程中,說服武皇立廬陵王為太子,這樣你們就算立功了,以後可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兩兄弟也是左右為難,一直不給吉頊回答。吉頊看著他們為難的樣子也很著急:“唉,給你們指明了活路你們不要。利益我也給你們分析了,你們現在可以依靠武皇得寵,難道還指望伺候下一任皇帝?”“這...”兩人起身對著吉頊拜了一拜,“我們會向武皇說明的。”話說到這裏,吉頊滿意了,“那就拜托二位了,在下還有要事要處理,告辭。”把吉頊送出門後,兩人商量著怎麽委婉的把這話說出口。
張昌宗和張易之進宮以後,果然給武皇一陣枕頭風,讓武皇立廬陵王當太子。武皇也納悶,自己並未讓兩人參與朝政,他們怎麽知道。一番詢問,果然是吉頊在鼓搗。接著,吉頊也被請進宮了。
“臣願用身家性命擔保,立廬陵王是正確的選擇。”吉頊回答。
“你也像狄仁傑那些宰相一般嗎?”顯然,武皇對於吉頊的建議並不滿意。
“臣雕蟲小技不敢和狄公相比。”“既然你明白自己不如狄公,還敢這樣以死相諫?”吉頊沒有回答,“行了,下去吧。”
門外一個纖細的身影引起了武皇的注意,符合這樣身影的人除了婉兒也隻有太平了。“進來吧。”武皇的聲音低沉卻又極富有力量,太平提起裙擺徑直走到皇帝麵前,“你都聽到了?”“是,都聽到了。”武皇端坐在椅上,直視女兒。“說說吧。”太平思考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您是皇帝,立誰作太子隻有您才能決定,對於我無論是誰都可以接受。”“為何?”“我既是李家的女兒又是武家的媳婦,隻要我自己做選擇,我都可以活著。”
“你近來的表現,實在是讓朕失望,你現在的能力還配不上你的野心,懂嗎?朕不希望再聽到類似的話了,回家去吧,這幾天就不用到宮裏來了。”
太平轉身朝門外走去,身後依舊是武皇的聲音,“束縛我的同樣也會束縛你,你太心急了,這對你不是一件好事。”
武皇語氣溫和,並沒有以往的嚴厲和訓斥。一路走出宮門,武攸暨像往常一般在宮門外等候,“幾個孩子都在等你回去,想必你也累了,先回家吧。”
太平看了一眼武攸暨,點點頭,“母皇說,我的能力配不上野心…”“那你自己覺得你有‘野心嗎’?”太平一邊走著一邊說道,“我不清楚,我殺來俊臣是為了自保,李旦是我的親哥哥,又怎能不幫他。至於李顯,當初要不是一句“欲將天下交於韋玄貞”,也不會是這個下場。”
“你既然知道他是咎由自取,為何還要和大臣一起勸武皇?”“我就是不想武承嗣當這太子,他不配。”“既然是這樣,你認為該怎麽做就去做好了。”“母皇說這些天我不用進宮了,好在沒有被教訓。”“也好。”
“請問姑姑,父親還好嗎?”“不用擔心,他在宮裏很好,過幾天帶你們去看他,別忘了去向武皇請安知道嗎?”自從太平把哥哥的孩子接到家裏,為了避嫌不常讓他們見李旦,除了定期帶他們看望武皇。幾個孩子也很懂事,從未給太平惹過什麽麻煩。不過,大人之間的麻煩事,總會牽連到孩子。
“是,知道了。”“他怎麽交代的你們聽便是,出閣的事自有武皇安排。”“我們會離開這裏嗎?”“是的,你們會離開洛陽,去外地任職。”“姑姑還會留在神都嗎?”“是啊,我會一直留在這裏,我是女人,沒有開府的資格。”
深夜,太平主動向武攸暨提起白天家中有訪客的事,“武懿宗找你來了?”。武攸暨看書的頭突然抬起看著旁邊說話的人,“你瞧見了?”而太平則是一臉嫌棄的表情:“他那樣我想不瞧見都難。”男人笑了,說:“他從北邊回來,近日又被封了將軍,怎麽說也是自家兄弟,見個麵也是應該的。”聽到這裏太平嫌棄的語氣就更重了,“敗軍之將還有臉回來,婁公跟他去打契丹簡直是屈才,契丹沒打成,倒把百姓殺了,武皇也不追究。”“這不,從北邊回來就來拜訪你來了,猜到你不會想見他,像樣招待一番之後他也離開了。你是不想他看見孩子們吧?”“就你話多。”武攸暨合上書起身將蠟燭吹滅,靠著微微月光重新躺回床上。
次日晨,幾人早起坐在一起享受這難得的早飯,“一會吃完飯去換身幹淨衣服,去向武皇請安。”看起來簡單的一句話,做起來並不容易。兄弟幾人帶著隨從進宮,卻在宮門受到兩個守門士兵的嘲弄。其中一個抓住了落後於兄弟的李成義,將他拉到自己身前。
“喲,這不是“皇嗣”的兒子,小的見過王爺,哈哈哈哈哈。”“誒對對對,下官見過王爺。”李成義膽怯懦弱,任憑兩人推搡著,不做聲也不還手。直到被絆倒在地上,才引起前方李成義和李隆基的注意。兩人調頭跑向兄弟,把李成義扶了起來。“二哥你還好吧?”李隆基看到李成義摔破的手掌,心裏不免有些生氣。
“我沒事,隻是摔到了,我們走吧。”李成器走上前向兩人行禮,“兩位將軍辛苦,我家兄弟奉公主之命進宮請安,若有不對的地方衝撞到兩位將軍,還請多多包涵。”話畢拉著弟弟們就往裏走。兩人見此還不夠盡興,大步上前還想整一整這些個“小孩”,“嘿!你們這幾個兔崽子,爺我說過放你們走了嗎?!懂不懂規矩?我今天就教教你們怎麽做人!!”說罷抓住一人的肩膀就想出手,沒想到這次抓的就不再是李成義了,而是李隆基。
“我大哥說了,請兩位高抬貴手!”本來想欺負欺負李隆基,沒想到卻被李隆基順勢打了回去,被抓住手臂不能動彈,隻得跪在地上嚎叫。眼見兄弟吃了虧,自己也拔刀衝了上來,丟開手裏這個李隆基轉身對付另一個,雖然拿著刀卻不占優勢,沒打幾下就被李隆基把刀奪了去,“狗仗人勢,滾!”。兩人對看一眼,撈不著好處隻好作罷,撿到到互相攙扶著回到自己的崗位,不再向兄弟幾人出手。“隆基,走吧,這已經耽擱很多時間了。”李成義扯了扯弟弟的衣袖,“嘖,真以為我們好欺負。”“人也打了,氣也出了,還不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