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清晨阿瑝下令關閉了城門,並用木樁加固城門。崔將軍每天都把新招募的人集中到練兵場訓練,教給他們刀法、搏鬥,讓他們兩人互相練習。阿瑝和阿玨也來到練兵場同大家一起練習,“阿魏去哪了?”阿玨問。“我叫他去準備治外傷的藥了,讓昕兒給他幫忙。”“他不會帶著人去玩了吧。”“應該不會。”
阿魏確實帶著昕兒去準備傷藥了,本就是太醫署學生的他對製藥並不陌生,做起來得心應手。不過做完了阿瑝交代的事又帶著昕兒回到宮裏,從一個架子後麵抱出一匹綢緞。“紅色的綢緞,你從哪弄來的?”昕兒問。“私藏的,我一直想給他倆做套成親穿的衣裳。你不覺得他們倆挺般配的嗎?”“阿瑝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阿玨又是個秀外慧中的好姑娘,是挺般配的。”“皇帝兒子女兒多,阿瑝又是個不受寵的皇子,該成親的年紀沒人管。隻有阿玨在他身邊,給他做了幾年伴讀,陪他讀書,習武。”“我見他們打架打的厲害,還以為他們之間鬧別扭。”
“那是他們之間的交流方式,除了用刀,兩人也會赤手過上幾招。別看阿玨是個姑娘,可比有些男人強太多了。當阿瑝決定守城的時候,她是第一個支持他的人。”“你確定他們都互相愛慕對方嗎,不會是你自作多情吧。”“你是沒見過阿瑝看阿玨的眼神,和看其他姑娘絕對不一樣,溫柔而綿長。他隻是嘴上不說,其實心裏喜歡的不得了,也從不與別的姑娘有過多的來往。”“那阿玨呢?”
“阿玨是張相的養女,那時張相還在朝中,頗受皇帝倚重,於是讓張相做了阿瑝的老師。後來皇帝聽說張相收養了一個小女孩,便讓女孩進宮做了伴讀。後來張相請求回鄉,想把阿玨一起帶走,阿瑝連夜跑到他父皇那,哭著求他父皇不要讓阿玨離開。就這樣阿玨被留在了宮中,張相回鄉後幾個月便因病去世了。消息傳回長安,阿玨在皇帝的宣政殿外跪了一天一夜。直到體力不支暈倒被高公公派人送回這裏,從那以後就一直在生活在宮裏,阿瑝好歹也是個皇子,衣食不缺。兩人每天在一起讀書,閑暇時間就會在一起切磋武藝。”
“難怪那天我說自己沒有家人時阿玨的眼神裏就有我看不懂的情緒。”“他們是最希望有家人的人,所以你的到來他們並不排斥。”“我明白了,請讓我也來幫忙吧。”“嗯,阿瑝的衣服尺寸我知道,可不知道阿玨的。”“我身上這件就是阿玨的衣服,要不你看看。”昕兒站起來雙臂打開讓阿魏量尺寸,量過尺寸後阿魏把兩人的尺寸記在了一張紙上並揣進了自己懷裏。
“千萬別把這件事告訴他們,我要給他們一個驚喜。”“明白了。”兩人有了小秘密,一有空就會跑回宮裏,為阿玨和阿瑝縫製新衣,兩人掩藏的極好,始終沒被發現。
一直到七月九日,長安往東五十裏的地方出現了安祿山的軍隊。領兵的人卻不是安祿山,而是安祿山的次子——安慶緒。出兵前,安祿山封安慶緒為攻城大將軍,讓他帶兵在潼關伏擊哥舒翰部隊的叛軍首領崔乾佑匯合一同攻城。經過與唐軍的幾次交戰,安祿山的部隊損失不少,尤其是和高封哥三人的決戰,是安軍在潼關頻頻受挫,使崔乾佑有了退兵的打算。如果不是朝廷誤判,強迫哥舒翰出兵,哥舒翰也不會戰敗被俘。
如今敵人就在眼前,負責巡邏的士兵發現了異常,於是立刻跑下城樓騎上馬往練兵場去,崔將軍和信王都在那練兵。一到練兵場,士兵勒住韁繩跳下了馬跑到三人麵前,說:“稟將軍,城外出現了營帳!”“肯定是安祿山!難怪這一個月沒動靜,原來是在休整軍隊。”“將軍,事不宜遲,快集合!”
崔將軍跑到眾人麵前,喊道:“集合!”大家立馬收起武器排好隊列集中到了一起,對他們說:“各位將士!城東方向已經出現了叛軍的營帳,情況十分危急,檢驗咱們訓練成果的時候到了,殺敵報國,就在今日!”按照之前訓練的那樣,士兵們有序的排成小隊往各個城門去了。
就在同一天,太子李亨到達了朔方軍所在的靈武。
等阿瑝到達延興門時,城外已經出現了敵軍的偵察兵。而在敵軍的營帳中,安慶緒和崔乾佑正在製定攻城的計劃。安慶緒躺在一張虎皮椅上,身邊躺著他的侍妾,一個身著紅衣妝容妖冶的女人。這時負責偵查的下屬回來了,報告說:“大人,城門緊閉,城門不遠處有幾道壕溝,城牆上有軍隊。”“下去吧。”崔乾佑說道。
“本以為長安是座空城,沒想到竟還有人防守,大人失算了。”“可我們確確實實接到消息說皇帝已經逃了,不過將軍放心,我軍休整一個月,元氣恢複的差不多了,任他再堅固的城門,也擋不住我軍的鐵騎。”“傳令下去,三日後,全麵發起進攻,勢必要拿下長安。”“是。”
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靈武城舉行了登基儀式,改年號為至德,尊玄宗為太上皇。
午時,安慶緒帶著侍妾坐著一輛從洛陽搜刮來的龍攆,行駛在軍隊中央,崔乾佑騎著馬跟在他的左側。兩側和身後是自己帶來的八萬軍隊。而阿瑝幾人早就在城門等候著,這三天過的尤為煎熬,當叛軍出現在視線裏的那一刻,他終於鬆了口氣。
眼看兵臨城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很快,敵人的第一次衝鋒到來了。馬蹄疾馳揚起很大的灰塵,直到馬快衝到壕溝前。原來崔乾佑並沒有用騎兵衝鋒,而是在每匹馬後安上一輛裝滿石頭的板車,想用這種方式填平城門前的壕溝。“弓箭手等等!不要輕舉妄動!”幾百匹馬並作一排直線衝了過來,掉進壕溝中,頓時紅點四濺,馬的慘叫聲和石頭崩落聲交雜在一起,很快就把前麵的壕溝填平了。
這時候崔乾佑才下令對城門發起衝鋒。第二次進攻來了,衝在隊伍最前的人抓緊了梯子,在踏過第一道壕溝後,梯子被豎了起來,跨過第二道壕溝時把梯子對準了城牆。
“弓箭手準備!”阿瑝大喊道。弓箭手立即拉起弓對準了城下,等敵軍衝到眼前一聲令下:“放箭!”射出去的箭相密密麻麻的雨點落到敵軍身上,馬上就有人到下,後排的人馬上接上穩住梯子,一口氣衝到了城門前。這裏屬於視線盲區,恐怕弓箭不起作用,阿瑝又喊道:“弓箭手換!”第一排的弓箭手馬上往後撤,由第二排的人往前補。
城下的人挨挨擠擠的就要順著梯子往上爬,“準備火把和油缸!”眼見敵人就要爬上來了,崔將軍急的大喊:“信王!快下令啊!”“再等等!”“來不及了!”待第一隻手摸到城牆時,阿瑝終於下令:“放!”數十隻油缸往城下砸去,又擊落不少梯子上的人,阿瑝也把手中的油缸砸向上來的第一個人頭,而阿玨拿著弓站在高處掩護著他們。可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又下令:“快投火把!”
將士們拿起一旁早就準備好的火把一根根的點燃然後扔下去,燃燒的火把碰到衣上沾滿油的敵軍立即燃燒起來,火把落到地上也快速燒起來。把敵軍燒的嗷嗷大叫,很快從梯子上墜落下去,正值七月,天氣炎熱,城下的大火越燒越旺。嚇得敵軍紛紛後撤。“換弓箭手!”阿瑝大喊。很快,弓箭手又補了上來,“瞄準剩下的人,放箭!”又一波箭雨,在濃煙的掩蓋下擊殺掉不少人。
可這場戰役遠遠沒有結束,火勢減小後,敵人的第三次衝鋒到來了。但衝鋒的人數明顯要小於第二次,於是阿瑝立即改變戰略,不再使用遠程,大喊道:“大家注意,敵人要登城牆了,換橫刀!”守延興門的將士們都是崔將軍手下的精銳,他們穿著防禦性能最好的明光鎧,裝備破甲能力最強的橫刀作戰。阿瑝也穿了鎧甲,拔出銀霄嚴陣以待。
梯子不停的顫抖著,發出咯咯的聲響。一個叛軍竟然翻了上來,和阿瑝扭打在一起,遠處的阿玨早已把箭對準了這個人,就在同一時間,箭擊中了他的背部,而刀抹過了他的脖子。阿瑝起身想向阿玨道謝,沒等他開口又一直箭朝自己飛來,從自己耳邊飛過射中身後的一個人,“小心!”
道謝就留著以後再說吧,阿瑝拔出刀向身後砍去。城牆上不斷的擊殺,城下不斷的補充,一時間陷入了苦戰,阿玨也扔下弓拔出刀加入到戰鬥中。不知過了多久,敵軍的攻擊終於停止了。阿瑝收起刀,看向城下堆積的屍體和濺滿獻血的城牆,長歎一口氣,說到:“暫時結束了吧。”耳邊傳來崔將軍的聲音:“可有人受傷!”崔將軍檢查了一圈,多多少少有些擦傷。
“阿魏呢?”阿玨問。“備藥,隻是他不知道敵軍會在今日發起進攻。”崔將軍跑了過來,問:“怎麽樣。”“讓大家切勿放鬆警惕,我怕敵軍會再次發起進攻。”崔將軍又對將士們喊道:“大家先靠著城牆休息,但不可放鬆警惕,以防敵軍再次進攻!”阿瑝也摘下頭盔,盤腿坐下休息,握著銀霄的手一刻也沒放鬆過。
休息好一陣敵軍也沒有再攻過來,這時阿魏帶著藥趕過來了。一番檢查後,確認了大家隻受了皮外傷,立即給受傷的將士上藥包紮。這時躲藏在城裏的百姓們才敢出來,直到晚上換崗,敵軍也沒有再要攻過來的跡象。崔良浩主動留下值夜,讓白天參與過戰鬥的將士們回軍營休息。阿瑝騎上馬回宮休息。
快回到宮時,阿魏想起房間裏的針線還沒收拾,搶先一步趕回去。“他這是怎麽了?”阿玨問,“你們整天在一起,沒什麽事吧。”兩人雖然同騎一匹馬,昕兒還是心虛的埋下了頭,回答:“沒...沒有。”“出了什麽事,記得跟我說。”“嗯。”
三人回到院裏,阿魏已經收拾好了,把針線綢緞都藏了起來。阿玨疑惑的看了看周圍,和平時一樣沒有發現異常,於是去廚房準備晚飯了。“你是不是又藏東西了。”阿瑝發現了地上幾根線頭,撿起來問阿魏。“哪有,你看錯了。”阿魏一把抓過他手裏的線頭揣到自己袖子裏。阿瑝不信,在屋內轉悠起來。眼看就要走到藏東西的櫃子那,阿魏一把抓住他的肩膀把他拽了回來,略敷衍的說:“走,幫阿玨做飯去。”
而在安慶緒的營帳裏,他似乎對崔乾佑帶兵發起的這次進攻不太滿意。“這次戰敗,希望大人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安慶緒赤裸著上半身慵散的躺在椅上,任憑紅衣侍妾玩弄他的長發。崔乾佑跪在地上,黑著臉。旁邊四五個人胡人拿著鞭子站在崔乾佑周圍。許久,崔乾佑才回答安慶緒的話,說:“是我誤判了唐軍守備情況,本以為是一群烏合之眾冒死守城,沒想到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目前尚不清楚他們的指揮是誰,我建議暫停攻城,派人再去外圍偵查,尋找到突破口後,再製定攻城計劃。”
“父親可是很器重大人你的,別再讓父親和我失望了,下去領罰吧。”“是。”幾個胡人把崔乾佑帶了出去。“稟將軍,洛陽來的一封信。”“拿來吧。”安慶緒看完不悅的把信扔到一邊,咒罵到:“老東西,都得了洛陽了,還要派人往這邊趕。兩京都想占,隻怕你的肚子沒那麽大。”
此時身後的女人說話了:“將軍莫氣,今天隻算是個小小的失誤罷了。待崔乾佑打探清楚了,管他什麽精銳,都會被我軍的鐵蹄踩在腳下。”安慶緒勾起她的下巴告訴她:“等我做了皇帝,一定封你做皇後。”於是在安慶緒的隊伍裏,普遍都有一種輕敵的心態,心想從河北打到洛陽隻用了三十五天,一座小小的長安算什麽,他安慶緒根本就沒有把唐軍的防守當一回事。
七月十三日,崔乾佑派出兩支偵查隊伍,在城牆外圍進行偵查,試圖摸清唐軍分布情況。
而昨天的那場勝仗,給了唐軍莫大的勇氣,也讓大家看到了信王的指揮能力。一夜之間,大家對這個皇子刮目相,相信他一定能帶領大家守城成功。雖然在士氣上鼓舞了大家,但昨天一戰,也消耗了不少物資,於是阿瑝發動百姓尋找城中遺留的食物和藥。
經過幾天的偵查,到了七月二十日傍晚,崔乾佑的偵察兵帶回了情報,於是延平門成為了他們進攻的下一個目標。崔乾佑把這個情報報告給了安慶緒。安慶緒聽完回答說:“那個門隻怕是用來逃跑的,所以沒有壕溝,總不能用自己人的命去填壕溝吧。”“我的想法是繞到後方去,再配以攻城門的衝車,爭取拿下城門。”“不,留下一部分人,佯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後帶著人悄悄的往西移動,趁其不備,一舉拿下。”
七月二十一日,安慶緒撤走一大半營帳,隻留下一小部分營帳和人守在這裏,負責混淆唐軍視線。自己則是和崔乾佑帶領著四萬精兵和裝備物資從外圍移動。二十五日午時,就在延平門外遠處的一座林子裏安營紮寨了。這裏正處密林,既可以伐木造衝車,又隱蔽不會被唐軍發現。
阿瑝每日都要和崔良浩一起巡視城牆,可見敵軍十多日也沒動靜,心裏也犯嘀咕,對阿瑝說:“莫不是安軍棄帳逃了?”阿瑝搖搖頭,答:“不,絕對不可能。我想父皇出逃的消息他們肯定是知道的,他們肯定是想趁城中無人想一舉拿下,沒想到我們會設有防備。經過上次一戰,他們絕對不會再貿然進攻了。隻是目前不清楚,他們還有多少人。”“現在隻希望太子帶兵回來支援了。”
此時已經登基做了皇帝的李亨正帶著朔方軍往從靈武出發前往鳳翔,計劃從鳳翔往東清剿叛軍奪回長安。
七月二十七日,晨,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淅淅瀝瀝。將士們都到城牆下的茶攤躲雨,隻留了一兩個人在闕樓處放哨。雨中夾雜著車輪轉動的聲音,雨水產生的水霧使將士看不清遠方。衝車在水霧的籠罩下直到逼近了城牆,將士才發現了異常,立即跑到樓梯對城下大喊:“快集合!緊急情況!快去通知信王!”
將士們拿起武器就往城牆上跑,隨著衝車的出現,以及車後的敵軍部隊。可偏偏趕上下雨天,火攻在這種情況下不占任何優勢。大軍兵臨城下,可指揮的信王還沒到,所有人心裏都沒底。“衝車來了!大家準備!”兩排弓箭手蓄勢待發,十四個人控製著衝車來到城門前,頂著木樁衝擊城門。弓箭嗖嗖的向衝車飛去,射中木樁射中車輪射中敵軍。
接到消息的阿瑝帶著阿玨還有一部分精銳騎上快馬奔向延平門,讓崔良浩留守延興門。
城門被撞的震天響,連拿刀的手都在顫抖。就在城門快被撞開,千鈞一發之際,阿瑝趕到了,喊道:“快讓城牆上的人撤下來!”於是防禦的重心由城牆轉移到了地麵,將士們有序的快速跑下城樓,聽候阿瑝的調遣。“弓箭手盡快找高處躲藏準備阻擊,剩下的刀手做好戰鬥準備!”阿瑝一聲令下所有弓箭手都在附近找好了位置,剩下的將士排好陣型準備戰鬥。
三聲巨響後,城門被撞開了,安軍如同猛獸般湧了進來。箭從四麵八方飛來鑽進人群中,躲過箭雨的敵軍往阿瑝站的位置衝去。阿瑝和阿玨對視一眼,兩人拔出刀帶著身後的將士衝上前殺敵。有鎧甲的保護再借著橫刀的威力,將士們無不以一當十。兩軍很快糾纏在一起,安軍攻勢凶猛,唐軍也不甘示弱,再加上弓箭手的掩護,唐軍一直處於上風。
雨不停的下,不停衝刷地上的血跡,雨水混合著血水流向地麵的凹陷形成水坑,阿玨踏過水坑,在濺起的水花的環繞下完成了對敵軍的擊殺。阿瑝收好了刀鞘從地上撿起一把敵軍掉落的長刀,以雙手持刀對敵。在兩人的帶領下,唐軍越戰越勇,逐漸把衝進來的敵軍逼出了城門,藏在各處的弓箭手也現身重新回到城牆上。
戰場由城內轉移到了城外,一個緋紅的身影從水霧中衝出,拿著刀衝向阿玨,“沒想到,唐朝人的軍隊裏竟然有女人。”原來是身邊的侍妾。很快安慶緒也出現在戰場上,一身戎裝。安慶緒很快就發現在人群中廝殺的阿瑝,比起其他將士,他的動作快準狠,於是向他跑去,從他身邊經過的自己人也被他無情斬殺。
而阿玨也陷入了和紅衣女的苦戰中,久久不能脫身。察覺到有敵人靠近的阿瑝立馬轉身,發現安思緒正朝他跑來,於是改變了左手握刀的方式,變成了以往用刀鞘防守的姿態。在離阿瑝還有兩三丈的地方,安慶緒對阿瑝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你就是唐軍的將軍嗎?鄙人安慶緒,我軍的統帥。”安慶緒問。阿瑝一心對敵,沒有回答。“原來是個啞巴,大唐真是要亡了,竟派一個啞巴帶兵。”“等你死了,我可以慢慢說給你聽。”這句話激起了安慶緒戰鬥的欲望,目光無比凶狠,“有意思。”
由於長時間的戰鬥,阿瑝的體力消耗殆盡,很快就敗下陣來,於是隻能盡可能的防守安慶緒的進攻。一隻隊伍出現在城內,崔良浩騎著馬趕來了,從各個城門抽調的精兵趕到延平門支援。阿玨被紅衣女打到在地,無法起身,紅衣女繞到她身邊想要刺殺她,說:“在家做個千金小姐不好嗎?偏要學男人上戰場。”“瞧瞧你自己還有臉說我。”紅衣女怒不可遏的舉起刀就要刺下去,這時幾隻箭對準紅衣女射了過來。“該死!”紅衣女一邊罵著一邊翻滾往後退。
體力遠不如安慶緒阿瑝也被打倒在地,眼看刀就要插到胸口,阿瑝立即往右邊翻滾躲過了這一刀,又很快站起來,此時的他手裏隻剩下銀霄,不得不把雙手的力量都集中到刀柄上。幾招下來,阿瑝徹底沒了力氣,被安慶緒打掉了頭盔,臉上也多了一道刀傷。“將軍,唐軍增援到了!”紅衣女大喊。原來是崔良浩的騎兵到了,幾百個騎兵身穿鎧甲手持馬槊,飛速衝鋒到陣前,安軍一看這陣仗,立即往回跑,而唐軍為了避免衝擊到自己人,紛紛護住頭部原地蹲下,能躲的就躲到牆根下。
很快,騎兵就把安軍衝散了,馬槊威力巨大,安軍招架不住死在馬蹄下。多虧崔良浩帶兵增援及時,不然安慶緒那一刀,就真的要了阿瑝的命了。眼看敵軍已經逃遠了,崔良浩下令窮寇莫追,打掃戰場,把能用的武器都回收,把屍體拖走堆積起來淋上油和那架衝車一起焚燒。城門損壞嚴重,恐怕再挨上兩次衝撞就要毀了,眼下也隻能用木樁抵擋。這次戰鬥,雖然守住了,但將士們受傷嚴重,可以說是險勝。
阿瑝起身把阿玨扶了起來,阿玨捂著肩頭的一處傷口不停呻吟,而左腿的一處傷也讓她動彈不得。“阿玨,怎麽樣,能走嗎?”阿瑝急切的問。“沒事,我還能堅持。”可是剛邁出第一步,左腿就因無法受力快要摔下去,“嘶,你還是扶著我走吧。”“扶你你也走不了多遠的,你暫時忍耐一下。”說完環過阿玨的腰把她抱了起來。
阿魏駕駛著馬車在街道上橫衝直撞,以他最快的速度帶著藥來到了這裏,見不遠處就是一座客棧,於是對受傷的將士說:“大家快把受傷嚴重的人抬到那座客棧裏去,我馬上為大家上藥治療!”將士們互相攙扶著進了客棧,傷勢嚴重的將士就被扶到了客房,傷勢較輕的就脫下盔甲在大堂休息。
藏在城裏的百姓們聽說今天又打了一仗,唐軍險勝但傷勢慘重,又自發的到客棧來幫忙。其中不乏藥鋪的郎中和會做飯的廚子。郎中就幫著阿魏檢查將士們傷勢,給他們上藥。而廚子則是去客棧的廚房為大家做飯。阿瑝把阿玨放在床上,昕兒也在一旁守著。阿瑝想解開她的衣服查看傷勢,可剛觸碰到肩膀手就縮了回來,昕兒瞧見了,走上前說:“我來吧。”“小心點。”昕兒走到床邊,小心翼翼解開阿玨的衣帶,脫下外衣,解開中衣,沒想到阿玨還束胸了。昕兒小心翼翼撕下那片緊貼皮膚的布片露出血淋淋的傷口來。
這時阿魏在走廊裏大喊,叫著三人的名字,“阿瑝!阿玨你們在哪!我來了!”。阿瑝趕緊跑出門回應道:“阿魏,這邊。”阿魏抱著藥箱折返回來進了屋,看到地上沾滿血跡的衣服,“阿玨!”阿魏跪到床邊,查看阿玨的傷勢。“阿瑝去打盆水來,要趕緊清理阿玨的傷口才行。”阿瑝愣在原地沒動,望著阿玨出神。“李瑝,去打水啊!”“知道了。”阿瑝這才反應過來拿起架子上的盆子跑到後院打水。
難以忍受的疼痛讓阿玨昏了過去,阿魏遞給昕兒一把剪刀對她說:“把阿玨腿上那塊也剪了。”“好。”阿瑝端著水上來了,阿魏順手拖過一根凳子,讓阿瑝把盆子放在凳子上,打濕白布一點一點擦拭著阿玨腿部的傷口。“不知道張相和夫人看到阿玨這個樣子會有多傷心。”“怪我,我沒能保護好她。”清理完腿上的傷口阿魏打開一瓶金瘡藥塗到了傷口上,讓昕兒拿藥箱裏的白紗布給阿玨包紮。
肩上的傷口就不那麽好處理了,“扶起來。”昕兒爬上床把阿玨扶起來,下意識用中衣遮擋住阿玨的上半身。清理完傷口阿魏把白布丟進染紅的水中,小心翼翼的給肩膀塗上藥,依舊讓昕兒包紮。“我去看其他人了。”說完帶著藥箱去了別的房間。昕兒取下披肩圍到了阿玨身上,“我來吧。”阿瑝的聲音有些哽咽,昕兒這下明白兩人之間的羈絆,退出去關了上門。
阿瑝把阿玨抱在懷裏,盼著阿魏的藥快點起效,“當初要不是我求父皇把你留下,你也...可是我又舍不得你離開。”
“也許你永遠不會知道當你決定留下時,我的心裏有多高興。可越想保護你,就越害怕失去你。求你,不要離開我,我真的承受不起。”
到了二十八日中午,昕兒送來午飯,可早上送去的粥都沒動,她放下午飯就退了出來。“還是沒吃嗎?”“一點沒動,還那樣抱著姑娘。”“照這樣下去,阿玨沒醒,他先把自己拖垮了。東西帶出來了嗎?”“帶了,放在柴房。”“我先進去給阿玨換藥,你去柴房等我。”“嗯。”昕兒轉身下了樓,阿魏拿出懷裏的藥輕輕推開門走了進去。
“我來給阿玨換藥了。”阿魏說道,可是阿瑝好像並沒有聽進去。阿魏又叫了一次他的名字,連著叫了兩三次,阿瑝才回過神,答道:“你來了。”“你先去把飯吃了。”“我吃不下。”“昨天沒吃,今天也不吃,你是想表現你很有骨氣是嗎?你不為你自己想,你總要為跟著你的軍隊想吧。他們把命都交你手裏,你繼續這樣萎靡不振,你讓後麵的仗怎麽打,讓軍隊和百姓都去送死?你覺得阿玨願意看你這樣嗎?滾下來吃飯。”
阿魏說的話阿瑝一句也沒聽進去,不過吃了飯才有力氣守著阿玨,於是把阿玨放下讓阿魏換藥自己去到桌子前端起碗吃了起來。“阿玨的傷怎麽樣了?”“還好,傷口沒有化膿,再過幾天應該會好很多。”阿瑝簡單的刨了幾口飯放下筷子又守到床邊,看著阿魏換下的紅色紗布,胸口一陣刺痛。“好了,你去守著吧。”阿魏拿上藥關上門出去了。
盡管唐軍傷勢慘重,安軍的死傷更加嚴重,經過這兩次的戰鬥,安軍的人數已不足之前的一半,無奈之下,安慶緒又把延興門外的那隊人集中到延平門來,準備再向唐軍發起一起攻擊。
阿魏確實帶著昕兒去準備傷藥了,本就是太醫署學生的他對製藥並不陌生,做起來得心應手。不過做完了阿瑝交代的事又帶著昕兒回到宮裏,從一個架子後麵抱出一匹綢緞。“紅色的綢緞,你從哪弄來的?”昕兒問。“私藏的,我一直想給他倆做套成親穿的衣裳。你不覺得他們倆挺般配的嗎?”“阿瑝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阿玨又是個秀外慧中的好姑娘,是挺般配的。”“皇帝兒子女兒多,阿瑝又是個不受寵的皇子,該成親的年紀沒人管。隻有阿玨在他身邊,給他做了幾年伴讀,陪他讀書,習武。”“我見他們打架打的厲害,還以為他們之間鬧別扭。”
“那是他們之間的交流方式,除了用刀,兩人也會赤手過上幾招。別看阿玨是個姑娘,可比有些男人強太多了。當阿瑝決定守城的時候,她是第一個支持他的人。”“你確定他們都互相愛慕對方嗎,不會是你自作多情吧。”“你是沒見過阿瑝看阿玨的眼神,和看其他姑娘絕對不一樣,溫柔而綿長。他隻是嘴上不說,其實心裏喜歡的不得了,也從不與別的姑娘有過多的來往。”“那阿玨呢?”
“阿玨是張相的養女,那時張相還在朝中,頗受皇帝倚重,於是讓張相做了阿瑝的老師。後來皇帝聽說張相收養了一個小女孩,便讓女孩進宮做了伴讀。後來張相請求回鄉,想把阿玨一起帶走,阿瑝連夜跑到他父皇那,哭著求他父皇不要讓阿玨離開。就這樣阿玨被留在了宮中,張相回鄉後幾個月便因病去世了。消息傳回長安,阿玨在皇帝的宣政殿外跪了一天一夜。直到體力不支暈倒被高公公派人送回這裏,從那以後就一直在生活在宮裏,阿瑝好歹也是個皇子,衣食不缺。兩人每天在一起讀書,閑暇時間就會在一起切磋武藝。”
“難怪那天我說自己沒有家人時阿玨的眼神裏就有我看不懂的情緒。”“他們是最希望有家人的人,所以你的到來他們並不排斥。”“我明白了,請讓我也來幫忙吧。”“嗯,阿瑝的衣服尺寸我知道,可不知道阿玨的。”“我身上這件就是阿玨的衣服,要不你看看。”昕兒站起來雙臂打開讓阿魏量尺寸,量過尺寸後阿魏把兩人的尺寸記在了一張紙上並揣進了自己懷裏。
“千萬別把這件事告訴他們,我要給他們一個驚喜。”“明白了。”兩人有了小秘密,一有空就會跑回宮裏,為阿玨和阿瑝縫製新衣,兩人掩藏的極好,始終沒被發現。
一直到七月九日,長安往東五十裏的地方出現了安祿山的軍隊。領兵的人卻不是安祿山,而是安祿山的次子——安慶緒。出兵前,安祿山封安慶緒為攻城大將軍,讓他帶兵在潼關伏擊哥舒翰部隊的叛軍首領崔乾佑匯合一同攻城。經過與唐軍的幾次交戰,安祿山的部隊損失不少,尤其是和高封哥三人的決戰,是安軍在潼關頻頻受挫,使崔乾佑有了退兵的打算。如果不是朝廷誤判,強迫哥舒翰出兵,哥舒翰也不會戰敗被俘。
如今敵人就在眼前,負責巡邏的士兵發現了異常,於是立刻跑下城樓騎上馬往練兵場去,崔將軍和信王都在那練兵。一到練兵場,士兵勒住韁繩跳下了馬跑到三人麵前,說:“稟將軍,城外出現了營帳!”“肯定是安祿山!難怪這一個月沒動靜,原來是在休整軍隊。”“將軍,事不宜遲,快集合!”
崔將軍跑到眾人麵前,喊道:“集合!”大家立馬收起武器排好隊列集中到了一起,對他們說:“各位將士!城東方向已經出現了叛軍的營帳,情況十分危急,檢驗咱們訓練成果的時候到了,殺敵報國,就在今日!”按照之前訓練的那樣,士兵們有序的排成小隊往各個城門去了。
就在同一天,太子李亨到達了朔方軍所在的靈武。
等阿瑝到達延興門時,城外已經出現了敵軍的偵察兵。而在敵軍的營帳中,安慶緒和崔乾佑正在製定攻城的計劃。安慶緒躺在一張虎皮椅上,身邊躺著他的侍妾,一個身著紅衣妝容妖冶的女人。這時負責偵查的下屬回來了,報告說:“大人,城門緊閉,城門不遠處有幾道壕溝,城牆上有軍隊。”“下去吧。”崔乾佑說道。
“本以為長安是座空城,沒想到竟還有人防守,大人失算了。”“可我們確確實實接到消息說皇帝已經逃了,不過將軍放心,我軍休整一個月,元氣恢複的差不多了,任他再堅固的城門,也擋不住我軍的鐵騎。”“傳令下去,三日後,全麵發起進攻,勢必要拿下長安。”“是。”
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靈武城舉行了登基儀式,改年號為至德,尊玄宗為太上皇。
午時,安慶緒帶著侍妾坐著一輛從洛陽搜刮來的龍攆,行駛在軍隊中央,崔乾佑騎著馬跟在他的左側。兩側和身後是自己帶來的八萬軍隊。而阿瑝幾人早就在城門等候著,這三天過的尤為煎熬,當叛軍出現在視線裏的那一刻,他終於鬆了口氣。
眼看兵臨城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很快,敵人的第一次衝鋒到來了。馬蹄疾馳揚起很大的灰塵,直到馬快衝到壕溝前。原來崔乾佑並沒有用騎兵衝鋒,而是在每匹馬後安上一輛裝滿石頭的板車,想用這種方式填平城門前的壕溝。“弓箭手等等!不要輕舉妄動!”幾百匹馬並作一排直線衝了過來,掉進壕溝中,頓時紅點四濺,馬的慘叫聲和石頭崩落聲交雜在一起,很快就把前麵的壕溝填平了。
這時候崔乾佑才下令對城門發起衝鋒。第二次進攻來了,衝在隊伍最前的人抓緊了梯子,在踏過第一道壕溝後,梯子被豎了起來,跨過第二道壕溝時把梯子對準了城牆。
“弓箭手準備!”阿瑝大喊道。弓箭手立即拉起弓對準了城下,等敵軍衝到眼前一聲令下:“放箭!”射出去的箭相密密麻麻的雨點落到敵軍身上,馬上就有人到下,後排的人馬上接上穩住梯子,一口氣衝到了城門前。這裏屬於視線盲區,恐怕弓箭不起作用,阿瑝又喊道:“弓箭手換!”第一排的弓箭手馬上往後撤,由第二排的人往前補。
城下的人挨挨擠擠的就要順著梯子往上爬,“準備火把和油缸!”眼見敵人就要爬上來了,崔將軍急的大喊:“信王!快下令啊!”“再等等!”“來不及了!”待第一隻手摸到城牆時,阿瑝終於下令:“放!”數十隻油缸往城下砸去,又擊落不少梯子上的人,阿瑝也把手中的油缸砸向上來的第一個人頭,而阿玨拿著弓站在高處掩護著他們。可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又下令:“快投火把!”
將士們拿起一旁早就準備好的火把一根根的點燃然後扔下去,燃燒的火把碰到衣上沾滿油的敵軍立即燃燒起來,火把落到地上也快速燒起來。把敵軍燒的嗷嗷大叫,很快從梯子上墜落下去,正值七月,天氣炎熱,城下的大火越燒越旺。嚇得敵軍紛紛後撤。“換弓箭手!”阿瑝大喊。很快,弓箭手又補了上來,“瞄準剩下的人,放箭!”又一波箭雨,在濃煙的掩蓋下擊殺掉不少人。
可這場戰役遠遠沒有結束,火勢減小後,敵人的第三次衝鋒到來了。但衝鋒的人數明顯要小於第二次,於是阿瑝立即改變戰略,不再使用遠程,大喊道:“大家注意,敵人要登城牆了,換橫刀!”守延興門的將士們都是崔將軍手下的精銳,他們穿著防禦性能最好的明光鎧,裝備破甲能力最強的橫刀作戰。阿瑝也穿了鎧甲,拔出銀霄嚴陣以待。
梯子不停的顫抖著,發出咯咯的聲響。一個叛軍竟然翻了上來,和阿瑝扭打在一起,遠處的阿玨早已把箭對準了這個人,就在同一時間,箭擊中了他的背部,而刀抹過了他的脖子。阿瑝起身想向阿玨道謝,沒等他開口又一直箭朝自己飛來,從自己耳邊飛過射中身後的一個人,“小心!”
道謝就留著以後再說吧,阿瑝拔出刀向身後砍去。城牆上不斷的擊殺,城下不斷的補充,一時間陷入了苦戰,阿玨也扔下弓拔出刀加入到戰鬥中。不知過了多久,敵軍的攻擊終於停止了。阿瑝收起刀,看向城下堆積的屍體和濺滿獻血的城牆,長歎一口氣,說到:“暫時結束了吧。”耳邊傳來崔將軍的聲音:“可有人受傷!”崔將軍檢查了一圈,多多少少有些擦傷。
“阿魏呢?”阿玨問。“備藥,隻是他不知道敵軍會在今日發起進攻。”崔將軍跑了過來,問:“怎麽樣。”“讓大家切勿放鬆警惕,我怕敵軍會再次發起進攻。”崔將軍又對將士們喊道:“大家先靠著城牆休息,但不可放鬆警惕,以防敵軍再次進攻!”阿瑝也摘下頭盔,盤腿坐下休息,握著銀霄的手一刻也沒放鬆過。
休息好一陣敵軍也沒有再攻過來,這時阿魏帶著藥趕過來了。一番檢查後,確認了大家隻受了皮外傷,立即給受傷的將士上藥包紮。這時躲藏在城裏的百姓們才敢出來,直到晚上換崗,敵軍也沒有再要攻過來的跡象。崔良浩主動留下值夜,讓白天參與過戰鬥的將士們回軍營休息。阿瑝騎上馬回宮休息。
快回到宮時,阿魏想起房間裏的針線還沒收拾,搶先一步趕回去。“他這是怎麽了?”阿玨問,“你們整天在一起,沒什麽事吧。”兩人雖然同騎一匹馬,昕兒還是心虛的埋下了頭,回答:“沒...沒有。”“出了什麽事,記得跟我說。”“嗯。”
三人回到院裏,阿魏已經收拾好了,把針線綢緞都藏了起來。阿玨疑惑的看了看周圍,和平時一樣沒有發現異常,於是去廚房準備晚飯了。“你是不是又藏東西了。”阿瑝發現了地上幾根線頭,撿起來問阿魏。“哪有,你看錯了。”阿魏一把抓過他手裏的線頭揣到自己袖子裏。阿瑝不信,在屋內轉悠起來。眼看就要走到藏東西的櫃子那,阿魏一把抓住他的肩膀把他拽了回來,略敷衍的說:“走,幫阿玨做飯去。”
而在安慶緒的營帳裏,他似乎對崔乾佑帶兵發起的這次進攻不太滿意。“這次戰敗,希望大人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安慶緒赤裸著上半身慵散的躺在椅上,任憑紅衣侍妾玩弄他的長發。崔乾佑跪在地上,黑著臉。旁邊四五個人胡人拿著鞭子站在崔乾佑周圍。許久,崔乾佑才回答安慶緒的話,說:“是我誤判了唐軍守備情況,本以為是一群烏合之眾冒死守城,沒想到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目前尚不清楚他們的指揮是誰,我建議暫停攻城,派人再去外圍偵查,尋找到突破口後,再製定攻城計劃。”
“父親可是很器重大人你的,別再讓父親和我失望了,下去領罰吧。”“是。”幾個胡人把崔乾佑帶了出去。“稟將軍,洛陽來的一封信。”“拿來吧。”安慶緒看完不悅的把信扔到一邊,咒罵到:“老東西,都得了洛陽了,還要派人往這邊趕。兩京都想占,隻怕你的肚子沒那麽大。”
此時身後的女人說話了:“將軍莫氣,今天隻算是個小小的失誤罷了。待崔乾佑打探清楚了,管他什麽精銳,都會被我軍的鐵蹄踩在腳下。”安慶緒勾起她的下巴告訴她:“等我做了皇帝,一定封你做皇後。”於是在安慶緒的隊伍裏,普遍都有一種輕敵的心態,心想從河北打到洛陽隻用了三十五天,一座小小的長安算什麽,他安慶緒根本就沒有把唐軍的防守當一回事。
七月十三日,崔乾佑派出兩支偵查隊伍,在城牆外圍進行偵查,試圖摸清唐軍分布情況。
而昨天的那場勝仗,給了唐軍莫大的勇氣,也讓大家看到了信王的指揮能力。一夜之間,大家對這個皇子刮目相,相信他一定能帶領大家守城成功。雖然在士氣上鼓舞了大家,但昨天一戰,也消耗了不少物資,於是阿瑝發動百姓尋找城中遺留的食物和藥。
經過幾天的偵查,到了七月二十日傍晚,崔乾佑的偵察兵帶回了情報,於是延平門成為了他們進攻的下一個目標。崔乾佑把這個情報報告給了安慶緒。安慶緒聽完回答說:“那個門隻怕是用來逃跑的,所以沒有壕溝,總不能用自己人的命去填壕溝吧。”“我的想法是繞到後方去,再配以攻城門的衝車,爭取拿下城門。”“不,留下一部分人,佯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後帶著人悄悄的往西移動,趁其不備,一舉拿下。”
七月二十一日,安慶緒撤走一大半營帳,隻留下一小部分營帳和人守在這裏,負責混淆唐軍視線。自己則是和崔乾佑帶領著四萬精兵和裝備物資從外圍移動。二十五日午時,就在延平門外遠處的一座林子裏安營紮寨了。這裏正處密林,既可以伐木造衝車,又隱蔽不會被唐軍發現。
阿瑝每日都要和崔良浩一起巡視城牆,可見敵軍十多日也沒動靜,心裏也犯嘀咕,對阿瑝說:“莫不是安軍棄帳逃了?”阿瑝搖搖頭,答:“不,絕對不可能。我想父皇出逃的消息他們肯定是知道的,他們肯定是想趁城中無人想一舉拿下,沒想到我們會設有防備。經過上次一戰,他們絕對不會再貿然進攻了。隻是目前不清楚,他們還有多少人。”“現在隻希望太子帶兵回來支援了。”
此時已經登基做了皇帝的李亨正帶著朔方軍往從靈武出發前往鳳翔,計劃從鳳翔往東清剿叛軍奪回長安。
七月二十七日,晨,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淅淅瀝瀝。將士們都到城牆下的茶攤躲雨,隻留了一兩個人在闕樓處放哨。雨中夾雜著車輪轉動的聲音,雨水產生的水霧使將士看不清遠方。衝車在水霧的籠罩下直到逼近了城牆,將士才發現了異常,立即跑到樓梯對城下大喊:“快集合!緊急情況!快去通知信王!”
將士們拿起武器就往城牆上跑,隨著衝車的出現,以及車後的敵軍部隊。可偏偏趕上下雨天,火攻在這種情況下不占任何優勢。大軍兵臨城下,可指揮的信王還沒到,所有人心裏都沒底。“衝車來了!大家準備!”兩排弓箭手蓄勢待發,十四個人控製著衝車來到城門前,頂著木樁衝擊城門。弓箭嗖嗖的向衝車飛去,射中木樁射中車輪射中敵軍。
接到消息的阿瑝帶著阿玨還有一部分精銳騎上快馬奔向延平門,讓崔良浩留守延興門。
城門被撞的震天響,連拿刀的手都在顫抖。就在城門快被撞開,千鈞一發之際,阿瑝趕到了,喊道:“快讓城牆上的人撤下來!”於是防禦的重心由城牆轉移到了地麵,將士們有序的快速跑下城樓,聽候阿瑝的調遣。“弓箭手盡快找高處躲藏準備阻擊,剩下的刀手做好戰鬥準備!”阿瑝一聲令下所有弓箭手都在附近找好了位置,剩下的將士排好陣型準備戰鬥。
三聲巨響後,城門被撞開了,安軍如同猛獸般湧了進來。箭從四麵八方飛來鑽進人群中,躲過箭雨的敵軍往阿瑝站的位置衝去。阿瑝和阿玨對視一眼,兩人拔出刀帶著身後的將士衝上前殺敵。有鎧甲的保護再借著橫刀的威力,將士們無不以一當十。兩軍很快糾纏在一起,安軍攻勢凶猛,唐軍也不甘示弱,再加上弓箭手的掩護,唐軍一直處於上風。
雨不停的下,不停衝刷地上的血跡,雨水混合著血水流向地麵的凹陷形成水坑,阿玨踏過水坑,在濺起的水花的環繞下完成了對敵軍的擊殺。阿瑝收好了刀鞘從地上撿起一把敵軍掉落的長刀,以雙手持刀對敵。在兩人的帶領下,唐軍越戰越勇,逐漸把衝進來的敵軍逼出了城門,藏在各處的弓箭手也現身重新回到城牆上。
戰場由城內轉移到了城外,一個緋紅的身影從水霧中衝出,拿著刀衝向阿玨,“沒想到,唐朝人的軍隊裏竟然有女人。”原來是身邊的侍妾。很快安慶緒也出現在戰場上,一身戎裝。安慶緒很快就發現在人群中廝殺的阿瑝,比起其他將士,他的動作快準狠,於是向他跑去,從他身邊經過的自己人也被他無情斬殺。
而阿玨也陷入了和紅衣女的苦戰中,久久不能脫身。察覺到有敵人靠近的阿瑝立馬轉身,發現安思緒正朝他跑來,於是改變了左手握刀的方式,變成了以往用刀鞘防守的姿態。在離阿瑝還有兩三丈的地方,安慶緒對阿瑝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你就是唐軍的將軍嗎?鄙人安慶緒,我軍的統帥。”安慶緒問。阿瑝一心對敵,沒有回答。“原來是個啞巴,大唐真是要亡了,竟派一個啞巴帶兵。”“等你死了,我可以慢慢說給你聽。”這句話激起了安慶緒戰鬥的欲望,目光無比凶狠,“有意思。”
由於長時間的戰鬥,阿瑝的體力消耗殆盡,很快就敗下陣來,於是隻能盡可能的防守安慶緒的進攻。一隻隊伍出現在城內,崔良浩騎著馬趕來了,從各個城門抽調的精兵趕到延平門支援。阿玨被紅衣女打到在地,無法起身,紅衣女繞到她身邊想要刺殺她,說:“在家做個千金小姐不好嗎?偏要學男人上戰場。”“瞧瞧你自己還有臉說我。”紅衣女怒不可遏的舉起刀就要刺下去,這時幾隻箭對準紅衣女射了過來。“該死!”紅衣女一邊罵著一邊翻滾往後退。
體力遠不如安慶緒阿瑝也被打倒在地,眼看刀就要插到胸口,阿瑝立即往右邊翻滾躲過了這一刀,又很快站起來,此時的他手裏隻剩下銀霄,不得不把雙手的力量都集中到刀柄上。幾招下來,阿瑝徹底沒了力氣,被安慶緒打掉了頭盔,臉上也多了一道刀傷。“將軍,唐軍增援到了!”紅衣女大喊。原來是崔良浩的騎兵到了,幾百個騎兵身穿鎧甲手持馬槊,飛速衝鋒到陣前,安軍一看這陣仗,立即往回跑,而唐軍為了避免衝擊到自己人,紛紛護住頭部原地蹲下,能躲的就躲到牆根下。
很快,騎兵就把安軍衝散了,馬槊威力巨大,安軍招架不住死在馬蹄下。多虧崔良浩帶兵增援及時,不然安慶緒那一刀,就真的要了阿瑝的命了。眼看敵軍已經逃遠了,崔良浩下令窮寇莫追,打掃戰場,把能用的武器都回收,把屍體拖走堆積起來淋上油和那架衝車一起焚燒。城門損壞嚴重,恐怕再挨上兩次衝撞就要毀了,眼下也隻能用木樁抵擋。這次戰鬥,雖然守住了,但將士們受傷嚴重,可以說是險勝。
阿瑝起身把阿玨扶了起來,阿玨捂著肩頭的一處傷口不停呻吟,而左腿的一處傷也讓她動彈不得。“阿玨,怎麽樣,能走嗎?”阿瑝急切的問。“沒事,我還能堅持。”可是剛邁出第一步,左腿就因無法受力快要摔下去,“嘶,你還是扶著我走吧。”“扶你你也走不了多遠的,你暫時忍耐一下。”說完環過阿玨的腰把她抱了起來。
阿魏駕駛著馬車在街道上橫衝直撞,以他最快的速度帶著藥來到了這裏,見不遠處就是一座客棧,於是對受傷的將士說:“大家快把受傷嚴重的人抬到那座客棧裏去,我馬上為大家上藥治療!”將士們互相攙扶著進了客棧,傷勢嚴重的將士就被扶到了客房,傷勢較輕的就脫下盔甲在大堂休息。
藏在城裏的百姓們聽說今天又打了一仗,唐軍險勝但傷勢慘重,又自發的到客棧來幫忙。其中不乏藥鋪的郎中和會做飯的廚子。郎中就幫著阿魏檢查將士們傷勢,給他們上藥。而廚子則是去客棧的廚房為大家做飯。阿瑝把阿玨放在床上,昕兒也在一旁守著。阿瑝想解開她的衣服查看傷勢,可剛觸碰到肩膀手就縮了回來,昕兒瞧見了,走上前說:“我來吧。”“小心點。”昕兒走到床邊,小心翼翼解開阿玨的衣帶,脫下外衣,解開中衣,沒想到阿玨還束胸了。昕兒小心翼翼撕下那片緊貼皮膚的布片露出血淋淋的傷口來。
這時阿魏在走廊裏大喊,叫著三人的名字,“阿瑝!阿玨你們在哪!我來了!”。阿瑝趕緊跑出門回應道:“阿魏,這邊。”阿魏抱著藥箱折返回來進了屋,看到地上沾滿血跡的衣服,“阿玨!”阿魏跪到床邊,查看阿玨的傷勢。“阿瑝去打盆水來,要趕緊清理阿玨的傷口才行。”阿瑝愣在原地沒動,望著阿玨出神。“李瑝,去打水啊!”“知道了。”阿瑝這才反應過來拿起架子上的盆子跑到後院打水。
難以忍受的疼痛讓阿玨昏了過去,阿魏遞給昕兒一把剪刀對她說:“把阿玨腿上那塊也剪了。”“好。”阿瑝端著水上來了,阿魏順手拖過一根凳子,讓阿瑝把盆子放在凳子上,打濕白布一點一點擦拭著阿玨腿部的傷口。“不知道張相和夫人看到阿玨這個樣子會有多傷心。”“怪我,我沒能保護好她。”清理完腿上的傷口阿魏打開一瓶金瘡藥塗到了傷口上,讓昕兒拿藥箱裏的白紗布給阿玨包紮。
肩上的傷口就不那麽好處理了,“扶起來。”昕兒爬上床把阿玨扶起來,下意識用中衣遮擋住阿玨的上半身。清理完傷口阿魏把白布丟進染紅的水中,小心翼翼的給肩膀塗上藥,依舊讓昕兒包紮。“我去看其他人了。”說完帶著藥箱去了別的房間。昕兒取下披肩圍到了阿玨身上,“我來吧。”阿瑝的聲音有些哽咽,昕兒這下明白兩人之間的羈絆,退出去關了上門。
阿瑝把阿玨抱在懷裏,盼著阿魏的藥快點起效,“當初要不是我求父皇把你留下,你也...可是我又舍不得你離開。”
“也許你永遠不會知道當你決定留下時,我的心裏有多高興。可越想保護你,就越害怕失去你。求你,不要離開我,我真的承受不起。”
到了二十八日中午,昕兒送來午飯,可早上送去的粥都沒動,她放下午飯就退了出來。“還是沒吃嗎?”“一點沒動,還那樣抱著姑娘。”“照這樣下去,阿玨沒醒,他先把自己拖垮了。東西帶出來了嗎?”“帶了,放在柴房。”“我先進去給阿玨換藥,你去柴房等我。”“嗯。”昕兒轉身下了樓,阿魏拿出懷裏的藥輕輕推開門走了進去。
“我來給阿玨換藥了。”阿魏說道,可是阿瑝好像並沒有聽進去。阿魏又叫了一次他的名字,連著叫了兩三次,阿瑝才回過神,答道:“你來了。”“你先去把飯吃了。”“我吃不下。”“昨天沒吃,今天也不吃,你是想表現你很有骨氣是嗎?你不為你自己想,你總要為跟著你的軍隊想吧。他們把命都交你手裏,你繼續這樣萎靡不振,你讓後麵的仗怎麽打,讓軍隊和百姓都去送死?你覺得阿玨願意看你這樣嗎?滾下來吃飯。”
阿魏說的話阿瑝一句也沒聽進去,不過吃了飯才有力氣守著阿玨,於是把阿玨放下讓阿魏換藥自己去到桌子前端起碗吃了起來。“阿玨的傷怎麽樣了?”“還好,傷口沒有化膿,再過幾天應該會好很多。”阿瑝簡單的刨了幾口飯放下筷子又守到床邊,看著阿魏換下的紅色紗布,胸口一陣刺痛。“好了,你去守著吧。”阿魏拿上藥關上門出去了。
盡管唐軍傷勢慘重,安軍的死傷更加嚴重,經過這兩次的戰鬥,安軍的人數已不足之前的一半,無奈之下,安慶緒又把延興門外的那隊人集中到延平門來,準備再向唐軍發起一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