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之後,這世上的人們才搞清楚了當初的崇山遺跡群中究竟發生了什麽。真的是很多年之後,那抹神話時代的餘暉才向凡俗的人們揭開了無比壯麗的一角。
就像所有故事的最初,那是一群懷抱著夢想和美好理念的人們。
不,在大眾的概念裏,應該把他們稱作,神。
火元素之神耶撒,風元素之神薩摩阿,地元素之神萊登和水元素之神蕾雅。
最初的龍族借鑒了耶撒的存在形式,仿照自身的外貌,創造了其餘三位元素之神。耶撒從龍神那裏得知了“家人”和“兄弟姐妹”的概念,依照誕生的次序,作為四元素的長兄。在蒙昧初開時,連神與凡人的概念都不明晰的那個時代,他們的關係確實如同兄妹。
美好的親情是在何時結束的呢?
或許是從龍神們把那個名為“黎明”的夢想傳達給他們時起,他們就注定將走上不同的道路。
他們開始用各自的方法創造、指引,甚至融入凡人。那些弱小的奇妙的生靈行走在神靈們創造出的“大地”之上,繁衍生息、建造城市、理解法則。一蓬蓬文明之火從大地的各個角落燃起,有些會毀滅,但總有些存留下來,發展壯大。
他們一直期待著,希望有一天有一支凡人文明,能強大到與龍神們比肩。
可仿佛存在那麽一個上限,讓凡人的文明總是在繁盛到某個階段時分崩離析。而且無一例外,那些導致文明消亡的災難全都是凡人自己招來的。
毀滅一切可生存環境的元素洪流、擠占了生存空間的人造生物、無可挽回的失敗自我改造……哪怕眾神數次行走世間,替凡人們擋下外來的天災橫禍,他們仍然會在某個瞬間自我滅亡。
毀滅,失敗,毀滅,失敗。
曆史一個紀元一個紀元地重複,直到薩摩阿再也不向凡人講述他的智慧,萊登再也不給予生靈寬恕,蕾雅的溫柔也被藏匿在內心深處。或許隻有耶撒會偶爾把目光投回大地之上,看著那明滅不定但總有餘燼存留下來的火焰。
然後就是眾神的最後一次嚐試了。
自我放逐,自我封印,或許在沒有神明的大地上,凡人反而能走出一條寬闊的道路。
這是第四十九個紀元,耶撒殺死了這一紀的神造生命奎,讓大地上自然誕生的物種成為了大地的主人。而他則與眾神立下十四重環的約定,不再幹涉凡人文明的運轉。
原本的計劃確實如此。
其實立約之時,蕾雅就缺席了。
眾神尋遍了世界,也沒找到那位水元素之神的下落。蕾雅在神明裏向來是最感性也最柔弱的,就像她的權能一樣,水在滋養著萬物,如同母親寵溺孩子。她也確實把地上的凡人們稱作“孩子們”。
隻是,世間的水亦有暴烈的一麵,如海嘯洪水帶來毀滅。但蕾雅卻沒有這樣的一麵,她表現出來的隻有對孩子們的寵愛,和一次次受傷之後的悲切。
耶撒再次聽到蕾雅的消息,已是第四十九紀的第一次能量潮汐褪去的時候。那時龍剛剛摧毀了凱尼亞人用於撕碎維度的最終高塔,希望讓這個種族免於毀滅。這個舉動卻被高傲的凱尼亞人當成了神對凡人的打壓。這個以“智慧”為信仰的種族,決心報複神明。
他們確實是神通廣大的一支凡人種族,居然找到了眾神都沒找到的水神蕾雅。
然後他們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說來真是諷刺,凱尼亞人這個種族誕生之初,是受過蕾雅的祝福的。蕾雅從薩摩阿處討來智慧的碎片,融入這個種族的血脈。那時奎還沒被耶撒殺死,蕾雅決定最後一次給予孩子們信任。
這是她在之前四十八個紀元中前所未見的,無比聰明的孩子們。
創世史詩第三頁:
“他們從蕾雅的頭上折下第三根角,水的十四環因悲傷而崩解,這是第三個災禍。”
*******
賢者議會成立前五年,阿什蘭曠野。
耶撒幻化出和人類類似的樣貌,用自己的神光構築成臨時的殿堂和長桌,他坐在長桌一頭,撐著腦袋打量眼前這些“人類”。
兩名老者,他們各自帶了十幾位自稱是他們“弟子”、“追隨者”的隨從。其實以他們的能力和在人類中的地位來說,這個級別的排場太過樸素了。這兩人全都是近神者,在這個時代的稱呼是“賢者”。
雖然賢者議會尚未成立,四方賢者的說法也還沒出現,但他們已經當之無愧是現今人類最高領袖之二。
“那是逆子的遺物,我們真能駕馭?”
“有神明相助,不需驚惶。”
“要帶領數千族人深入險地建造城市,不得不謹慎。”
“建立封印之城勢在必行。你我需討論的,僅有具體方案。”
耶撒沒有參與進討論中,他已經把封印法陣的設計圖教給了凡人。之後的實施,不應由他插手。
漫長的生命中,他養成了走神的習慣。這樣嚴肅而又快節奏的會議更是走神的絕佳環境,耶撒聽著聽著,思緒就飄到了群山與荒原之間。
他們正在建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監牢,用於囚禁神明的殘骸的監牢。隻是注定載入史冊的壯舉,不,或許曆史反而會隱瞞這可怕的真相。但無論如何,他們,這些賢者與人類中的精英,已經是曆史的一環了。
“能源問題呢?我們不可能讓人每幾百年一次來為城市充能。”
“如果借助神骸自身的力量……”
“會反噬,溢出的神性會反過來侵蝕整個法陣。”
“需要用人的精神海來緩衝這些神性。根據我的估算,每次封印鬆動,隻需要兩到三個人作為犧牲品,就可以把神性侵蝕抵消掉。”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即使麵對神明,也沒有絲毫的憐憫。它把不合時宜的頑固派碾成塵土,也不會對慷慨一時的英雄豪傑投以任何一絲多餘的關注。
“挑選犧牲品的方式呢?”
“製作一個因果律機關,吸引繼承了那些逆子遺產的人的後代前往。”
“可行,那麽……”
連山川大地都在變遷。
蕾雅第一個長眠了,連神明都逃不過。
幾百幾千年後,又會有什麽樣的英雄豪傑,什麽樣的碌碌庸人行走在這裏呢?
對於耶撒心頭略過的這小小想法,天地用長久的沉默回答著。
*******
當水藍色的光芒降臨時,蓋烏斯第一個反應過來。
這就是近神者和高階大法師的差距所在了,光芒從出現到落在所有人頭頂幾乎沒有間隔。這麽短的時間,別說應對,連反應的餘地都沒有。唯獨蓋烏斯,提前在冥想中察覺到了不祥的預兆,於是在察覺到能量反應的瞬間,就全速衝了出來。
漆黑的光芒像是從地獄深淵中湧出一般,籠罩了整個最終高塔的底層。
蓋烏斯的身體發出清脆的劈啪聲,那是他的骨骼在迅速強化、肌肉膨脹至三四倍大小的聲音。他身上的衣服也跟著虛化,在黑光中緊密地貼合在身體表麵,回歸了龍鱗最本質的形態。
關節比例變化,膜翼張開,金瞳點燃……
龍的因子在體內最大限度活化,蓋烏斯的精神海中掀起滔天的海嘯!
對手是神明的殘骸,他沒有絲毫留手的餘地!
水藍與黑暗在眾人頭頂越十米的地方碰撞,接觸的瞬間在數個維度中爆發出禁咒級別的衝擊波。幸運的是,這兩種神性太過高級,最大的交鋒發生在高緯度上,低維的空間反而沒受太大波及。
饒是如此,中階以下的冒險者們也七竅流血昏死過去。蓋烏斯竭盡全力用自己的精神海擋住蕾雅混亂的神性,但這種保護……打個比方,就象是為了保護隊友不被瞬間蒸發,用水把他們包裹起來,但,隻有開水。
這種局麵,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下一秒,蓋烏斯就被狠狠地拍在了地上。
水神,執掌整個世界的水元素。不計算龍神們的話,她自己就是四分之一個世界。而四分之一個世界的重量,又豈是一個區區大惡魔能承受的?
黑光飛快地被水藍色的光芒蠶食著。
就像所有故事的最初,那是一群懷抱著夢想和美好理念的人們。
不,在大眾的概念裏,應該把他們稱作,神。
火元素之神耶撒,風元素之神薩摩阿,地元素之神萊登和水元素之神蕾雅。
最初的龍族借鑒了耶撒的存在形式,仿照自身的外貌,創造了其餘三位元素之神。耶撒從龍神那裏得知了“家人”和“兄弟姐妹”的概念,依照誕生的次序,作為四元素的長兄。在蒙昧初開時,連神與凡人的概念都不明晰的那個時代,他們的關係確實如同兄妹。
美好的親情是在何時結束的呢?
或許是從龍神們把那個名為“黎明”的夢想傳達給他們時起,他們就注定將走上不同的道路。
他們開始用各自的方法創造、指引,甚至融入凡人。那些弱小的奇妙的生靈行走在神靈們創造出的“大地”之上,繁衍生息、建造城市、理解法則。一蓬蓬文明之火從大地的各個角落燃起,有些會毀滅,但總有些存留下來,發展壯大。
他們一直期待著,希望有一天有一支凡人文明,能強大到與龍神們比肩。
可仿佛存在那麽一個上限,讓凡人的文明總是在繁盛到某個階段時分崩離析。而且無一例外,那些導致文明消亡的災難全都是凡人自己招來的。
毀滅一切可生存環境的元素洪流、擠占了生存空間的人造生物、無可挽回的失敗自我改造……哪怕眾神數次行走世間,替凡人們擋下外來的天災橫禍,他們仍然會在某個瞬間自我滅亡。
毀滅,失敗,毀滅,失敗。
曆史一個紀元一個紀元地重複,直到薩摩阿再也不向凡人講述他的智慧,萊登再也不給予生靈寬恕,蕾雅的溫柔也被藏匿在內心深處。或許隻有耶撒會偶爾把目光投回大地之上,看著那明滅不定但總有餘燼存留下來的火焰。
然後就是眾神的最後一次嚐試了。
自我放逐,自我封印,或許在沒有神明的大地上,凡人反而能走出一條寬闊的道路。
這是第四十九個紀元,耶撒殺死了這一紀的神造生命奎,讓大地上自然誕生的物種成為了大地的主人。而他則與眾神立下十四重環的約定,不再幹涉凡人文明的運轉。
原本的計劃確實如此。
其實立約之時,蕾雅就缺席了。
眾神尋遍了世界,也沒找到那位水元素之神的下落。蕾雅在神明裏向來是最感性也最柔弱的,就像她的權能一樣,水在滋養著萬物,如同母親寵溺孩子。她也確實把地上的凡人們稱作“孩子們”。
隻是,世間的水亦有暴烈的一麵,如海嘯洪水帶來毀滅。但蕾雅卻沒有這樣的一麵,她表現出來的隻有對孩子們的寵愛,和一次次受傷之後的悲切。
耶撒再次聽到蕾雅的消息,已是第四十九紀的第一次能量潮汐褪去的時候。那時龍剛剛摧毀了凱尼亞人用於撕碎維度的最終高塔,希望讓這個種族免於毀滅。這個舉動卻被高傲的凱尼亞人當成了神對凡人的打壓。這個以“智慧”為信仰的種族,決心報複神明。
他們確實是神通廣大的一支凡人種族,居然找到了眾神都沒找到的水神蕾雅。
然後他們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說來真是諷刺,凱尼亞人這個種族誕生之初,是受過蕾雅的祝福的。蕾雅從薩摩阿處討來智慧的碎片,融入這個種族的血脈。那時奎還沒被耶撒殺死,蕾雅決定最後一次給予孩子們信任。
這是她在之前四十八個紀元中前所未見的,無比聰明的孩子們。
創世史詩第三頁:
“他們從蕾雅的頭上折下第三根角,水的十四環因悲傷而崩解,這是第三個災禍。”
*******
賢者議會成立前五年,阿什蘭曠野。
耶撒幻化出和人類類似的樣貌,用自己的神光構築成臨時的殿堂和長桌,他坐在長桌一頭,撐著腦袋打量眼前這些“人類”。
兩名老者,他們各自帶了十幾位自稱是他們“弟子”、“追隨者”的隨從。其實以他們的能力和在人類中的地位來說,這個級別的排場太過樸素了。這兩人全都是近神者,在這個時代的稱呼是“賢者”。
雖然賢者議會尚未成立,四方賢者的說法也還沒出現,但他們已經當之無愧是現今人類最高領袖之二。
“那是逆子的遺物,我們真能駕馭?”
“有神明相助,不需驚惶。”
“要帶領數千族人深入險地建造城市,不得不謹慎。”
“建立封印之城勢在必行。你我需討論的,僅有具體方案。”
耶撒沒有參與進討論中,他已經把封印法陣的設計圖教給了凡人。之後的實施,不應由他插手。
漫長的生命中,他養成了走神的習慣。這樣嚴肅而又快節奏的會議更是走神的絕佳環境,耶撒聽著聽著,思緒就飄到了群山與荒原之間。
他們正在建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監牢,用於囚禁神明的殘骸的監牢。隻是注定載入史冊的壯舉,不,或許曆史反而會隱瞞這可怕的真相。但無論如何,他們,這些賢者與人類中的精英,已經是曆史的一環了。
“能源問題呢?我們不可能讓人每幾百年一次來為城市充能。”
“如果借助神骸自身的力量……”
“會反噬,溢出的神性會反過來侵蝕整個法陣。”
“需要用人的精神海來緩衝這些神性。根據我的估算,每次封印鬆動,隻需要兩到三個人作為犧牲品,就可以把神性侵蝕抵消掉。”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即使麵對神明,也沒有絲毫的憐憫。它把不合時宜的頑固派碾成塵土,也不會對慷慨一時的英雄豪傑投以任何一絲多餘的關注。
“挑選犧牲品的方式呢?”
“製作一個因果律機關,吸引繼承了那些逆子遺產的人的後代前往。”
“可行,那麽……”
連山川大地都在變遷。
蕾雅第一個長眠了,連神明都逃不過。
幾百幾千年後,又會有什麽樣的英雄豪傑,什麽樣的碌碌庸人行走在這裏呢?
對於耶撒心頭略過的這小小想法,天地用長久的沉默回答著。
*******
當水藍色的光芒降臨時,蓋烏斯第一個反應過來。
這就是近神者和高階大法師的差距所在了,光芒從出現到落在所有人頭頂幾乎沒有間隔。這麽短的時間,別說應對,連反應的餘地都沒有。唯獨蓋烏斯,提前在冥想中察覺到了不祥的預兆,於是在察覺到能量反應的瞬間,就全速衝了出來。
漆黑的光芒像是從地獄深淵中湧出一般,籠罩了整個最終高塔的底層。
蓋烏斯的身體發出清脆的劈啪聲,那是他的骨骼在迅速強化、肌肉膨脹至三四倍大小的聲音。他身上的衣服也跟著虛化,在黑光中緊密地貼合在身體表麵,回歸了龍鱗最本質的形態。
關節比例變化,膜翼張開,金瞳點燃……
龍的因子在體內最大限度活化,蓋烏斯的精神海中掀起滔天的海嘯!
對手是神明的殘骸,他沒有絲毫留手的餘地!
水藍與黑暗在眾人頭頂越十米的地方碰撞,接觸的瞬間在數個維度中爆發出禁咒級別的衝擊波。幸運的是,這兩種神性太過高級,最大的交鋒發生在高緯度上,低維的空間反而沒受太大波及。
饒是如此,中階以下的冒險者們也七竅流血昏死過去。蓋烏斯竭盡全力用自己的精神海擋住蕾雅混亂的神性,但這種保護……打個比方,就象是為了保護隊友不被瞬間蒸發,用水把他們包裹起來,但,隻有開水。
這種局麵,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下一秒,蓋烏斯就被狠狠地拍在了地上。
水神,執掌整個世界的水元素。不計算龍神們的話,她自己就是四分之一個世界。而四分之一個世界的重量,又豈是一個區區大惡魔能承受的?
黑光飛快地被水藍色的光芒蠶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