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稍後再說。”


    張信擺擺手,然後正色說道。


    “韋小寶隻是康熙小皇帝身邊一個得寵的小太監,然而無論康親王傑書還是納蘭明珠,全都對韋小寶阿諛奉承,極盡諂媚。由此可見康熙小皇帝的威望。以他的手段,收攏朝臣勢力隻是時間問題。等他真正做到一言九鼎,接下來會對付誰?”


    說到這裏,張信肅然道:“漢軍四王,鎮守邊疆,說是一方諸侯也不為過。以小皇帝的性格,他會視若無睹嗎?削藩,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夏國相臉色微變,不禁皺眉沉思起來。


    “姐夫,我們要做好應變的準備了。”張信沉聲道。


    “什麽意思?”夏國相沉聲道。


    張信肅然道:“姐夫,你是我最相信的人,有些話我就坦白說了。我已經做好了起兵的準備,此番回到雲南,就是要積蓄實力,伺機而發的。”


    說罷,張信躬身抱拳一拜,“姐夫,還請助我一臂之力!”


    霎時間,夏國相變了顏色。


    起兵?


    夏國相沒想到,吳應熊前往京城一趟,心理變化這麽大,看來京城一行,果真讓他看出了小皇帝的真實態度,生出了幾分危機感。


    作為吳三桂的心腹臣子,吳三桂陣營裏的實權第二號人物,他對吳三桂是最為了解的。


    別看他這位嶽丈大人,暗地裏勾結了三藩、西藏、蒙古、羅刹國等勢力,實際上隻是想自保而已,整天想的都是世襲罔替,讓平西王府的權勢延續下去。


    如果教他知道小皇帝的態度,他會怎樣做?


    起兵嗎?


    如果起兵的話,又有幾分成功率?


    嶽丈大人今年五十有八,垂垂老矣,豪氣漸失,他能帶領兄弟們闖出一條生路嗎?夏國相暗暗沉吟著,然後抬頭看向了吳應熊。


    “應熊此番變化倒是挺大。”


    夏國相心裏暗暗慶幸,吳應熊變得越優秀,這對他們這些效忠吳氏的人來說,乃是一件大大的好事。這樣,他們才有放手拚搏的動力!


    思及至此,夏國相眼神深邃道:“如此,是該早做準備了。”


    張信哈哈一笑,“就知道姐夫會幫我。”


    一張英武的麵龐上,湧現出幾分感動,看向夏國相的眼神,也更加親善了。


    夏國相笑道:“你我至親,不幫你幫誰?”


    說著,臉色肅穆道:“不過起兵非是小事,須與嶽父大人商量。另外,你在旁邊煽風點火,也讓嶽父大人早做決定,做好萬全準備。”


    張信笑道:“放心吧,我會勸說父王的。”


    “是啊,嶽父大人最寵愛你了。”夏國相笑著點頭,眼中有幾分寵溺。


    “嘿嘿。”張信笑了笑。


    說罷此事,夏國相又笑道:“接下來,你給姐夫說說《四十二章經》吧。最近這些日子,姐夫耳朵都聽得起繭子了。那《四十二章經》中,當真有一幅藏寶圖嗎?”


    “這簡單!”


    張信曬然一笑,便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詳細的說與夏國相聽了。


    隻不過隱瞞了‘關外鹿鼎山’的詳細地名。


    說完,又把李西華的事說了一遍。


    聽完這段敘述,夏國相看張信的眼神,多了幾分異樣的神采。


    沒想到京城一行,吳應熊的變化居然這麽大,心思縝密,布局老道,竟能把康熙小皇帝和清廷玩的團團轉,不由大是歡喜。


    “好好好。”


    夏國相越聽越高興。


    “聽你這般說來,那李西華也是一方人物。你既能暫時降服他,對你也是一件好事。尤其是禁錮他手足之舉,更是神來之筆!為人上者,就得有這等心機手段。咱們欣賞他的才華謀略,又不是他的武功,將來有一天他對咱無用了,殺了也就是。”


    言談之間,狠辣之意,深入骨髓。


    顯然夏國相看著麵善,其實骨子裏也是一個心性狠辣之輩。


    張信對此,並無任何反感,反而一臉讚同道:“姐夫說得對,我就是這般想的。”


    夏國相哈哈大笑,神態愈發高興。


    兄弟二人談完正事,又在府裏擺了一桌,請李西華、雙兒、曾柔、沐劍屏、方怡作陪,美美喝了一頓,然後第二天合兵一處,齊齊奔赴昆明。


    ……


    有夏國相的三千精兵保護,張信一行安全無虞,一路上連刺客的影子都沒瞧見,就這樣晃晃悠悠,仿佛踏青般進入雲南境內,來到了昆明。


    四月初春,昆明城外的野花開得正豔。


    還未進城,郊外的官道上,便已有一大堆文武官員等候著,遠遠瞧見吳應熊的儀仗出現,便紛紛騷動起來,大喊大叫道:“來了,來了……”


    待吳應熊的儀仗到了,這批文武官員立刻呼啦跪了一地,朝聖般的齊齊呼道:“恭迎世子平安歸來!世子一路辛苦!”


    在場之中,沒跪下的寥寥無幾。


    其中有十幾人是武將打扮,身材雄壯,披掛鱗甲,氣質彪悍,有兩人穿著官服,頭戴紅頂子,滿臉儒雅氣質,氣度不凡。


    也有做書生打扮的,白衣飄揚,儒雅俊秀,遠遠微笑拱手作揖。


    “哈哈哈。”


    “大姐夫,你也回來啦。”


    張信這邊還沒下車,那幾個武將便鬧哄哄的飛奔上前,跟夏國相大聲說笑起來,待張信彎腰下了馬車,更是紛紛圍過來哄鬧一團。


    “二姐夫,三姐夫,義兄,……”


    “叔父,應麟、應期,……”


    “吳將軍、馬將軍、廖將軍,……”


    瞧著這群武將鬧哄哄的模樣,張信非但沒有怪罪,反而親近的拱手問好,跟大家鬧做一團,笑著詢問大家最近的境況。


    這幾個人,就是吳三桂手下的主要將領!


    有二女婿胡國柱,三女婿郭壯圖,義子王屏藩,兄弟吳三枚,兒子吳應麟、侄子吳應期,心腹吳國貴、馬寶、廖進忠、王緒、高啟隆、楊應選等。


    跟親戚武將們打過招呼,張信又走到那兩個朝廷大官麵前,笑著拱手問好。


    “張大人,朱大人,近來身體可好?”


    “方先生,別來無恙?”


    雲南提督張國柱,雲南巡撫朱國治,都是除吳三桂父子外最大的朝廷官員。


    前者與吳三桂交好,是個儒雅好人,也頗有本領,稱得上文武雙全,後者是個小人,曾任江蘇巡撫,造下無數罪孽,人稱“朱白地。”


    至於那白衣書生,則是吳三桂手下第一謀臣,方光琛!


    這些人與張信身後武將,共同構成一張大網,撐起了雲南的半邊天,也是張信未來拉攏的班底和針對的政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武俠大反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跑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跑書生並收藏我是武俠大反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