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院子雖說貴是貴了點,但你們也看見了那是因為它地方大呀,正經的前鋪後院,前麵能做生意,後麵能住人,就咱這白沙鎮上難得有這麽敞亮的宅子!關鍵這宅子年頭還淺,你們瞧瞧,這才蓋起來沒幾年,跟新的那沒半點區別,要不是這個主家的兒子在外麵犯了事,急等著錢去撈人,那人家是怎麽也不會賣的!”


    這個牙儈姓吳,跟中介那是一點區別都沒有,帶著寧彎彎一家看完了房子就是一頓的猛誇。


    可寧懷運對做生意可一點也不外行,曾經他也是管過鋪子的。


    一眼就看出了問題。


    “老吳呀,咱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就別說那些虛的了。”


    鎮上總共也就沒幾個牙儈,這個姓吳的還算是最厚道的一個。


    所以寧懷運有事也都是找他,倒是也算有點交情。


    寧懷運接著道:“這房子是不錯,可這位置也有點忒偏了,這離集市那條街可有點遠,這個地兒做啥生意那都是穩賠的!”


    白沙鎮畢竟就是一個鎮子,再熱鬧又能熱鬧到哪去。


    鎮上最繁華的地方就是集市那一條街,鋪子也都集中在那一條街,那條街也直通碼頭。


    而這個鋪子卻在集市後麵的街上,自然也沒寧懷運說的那麽誇張,但這條街上的生意跟前街也真的是天差地別。


    “哪能呢!”吳牙儈忙就賠笑,恭維話那是一套一套的。


    “四老爺瞧您這話說的,別人能賠,您那買賣能賠嗎?就您家那饅頭,前幾日忙收麥子沒來賣,這碼頭上都不知道多少客商四處打聽呢,我瞧著要不是著急趕路,那些人指定都跑您家裏去買了!您這鋪子那可是不管開到哪都有人上趕著來買的!”


    寧懷運是存心殺價,自然不會讓他兩句馬屁給拍暈了。


    愁眉苦臉的繼續道:“那可不是這麽說的,就這幾天沒來,你瞧瞧,碼頭上都有兩家賣饅頭的了!這生意做不下去了呀!”


    饅頭怎麽做又藏不住,村裏有人來學也不好不教,慢慢就傳開了。


    碼頭上新來的這兩個賣饅頭的,一個是原本就是鎮上的,另一個說來可笑,卻是寧長生的媳婦。


    不過畢竟是剛學,還掌握不好技巧,饅頭做出來不是有些硬就是有些發酸,依舊是綠青的生意最好。


    但對於自己生意被搶這事,綠青依舊是十分的不忿,氣了好幾天,直到聽寧彎彎說他們以後不賣饅頭了,改做包子,那口氣才消了。


    趁那倆人你來我往,寧彎彎跟自己娘和大舅舅在院子裏轉。


    “彎彎呀,你瞧著這地兒成不?”


    常氏心裏也不樂意這個地方,房子是好房子,位置那真的是不大合適。


    但她也知道那好位置的也貴,齁貴齁貴的,小本生意可承擔不起。


    寧彎彎原本就是想買個院子,主要經營包子、燒餅、煎餅等等這些幹糧,批發帶零售,不用鋪子。


    可一見這宅子倒是挺喜歡,靈機一動,開個麵館也不錯。


    那也是十裏八村,甚至是整個清平縣的頭一家,麵食行業的領頭人呢。


    推動一下大邙朝的農業發展可也是她的理想之一呢,想想就開心。


    “我看這地兒不錯呢,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個位置稍微偏了些倒也不礙事!而且這宅子又沒長腿,也跑不了的,就是買下來給我舅舅住那也不會虧的!”


    這年頭房產雖然不像前世那樣增值的那麽誇張,但總不會虧錢。


    最後這個原本要價一百五十兩的宅子讓寧懷運殺價殺到了一百二十兩成交。


    這個價格在白沙鎮也就是不吃虧也沒占便宜的樣子。


    按這家人急用錢的樣子多壓壓價估計也會賣,但寧懷運覺得人家也是遇上了難處,就當結個善緣了。


    對此寧彎彎倒也同意,既然自己沒吃虧何必去為難別人。


    談妥了價格後兩家人外帶吳牙儈,又叫上了劉捕頭,一塊去吃了頓飯。


    寧彎彎這還是第一次見這個傳說中的劉捕頭。


    四十歲左右的樣子,留了短須,穿著大邙朝的捕頭製服,腰間挎著彎刀,雖然長相普通,但這種公職人員總是自帶氣場,看上去到也挺出眾。


    等散了席,旁的人都走了,劉捕快已經微醺。


    人喝多了話就多,他端著酒杯跟寧懷運碰了下道:“老四兄弟,你這鋪子買的好啊,我悄悄告訴你,你可甭跟別人說。”


    他說著還打了個酒嗝,腦袋又往寧懷運那邊靠了靠。


    “咱鎮子邊上這個官道,原來那是通安定府的,知道吧?如今上邊發了話,要加寬,還要通到京城去!老弟啊,咱白沙鎮以後可是個好地方了,這碼頭現在這規模以後都不夠用,那客商不知道得多出多少來!你這錢還是掙的……嗯?”


    劉捕快朝寧懷運挑挑眉,一副盡在不言中的樣子。


    白沙鎮上的官道,用寧彎彎上輩子的話說就是省道,要是直通了京城,那就是國道!


    這年頭商人押送貨物可不是上輩子電視裏演的那樣,隨便山間村頭的小路就能過。


    那一大車上千斤的東西必須是平整的官道才能通行,再者官道上車來人往,也不會遇上響馬強盜。


    為什麽有的客商會走水路到白沙鎮在改陸路?自然是有水路更便利,更快的原因,卻也有一部分是因為他們過來的地方沒有通的官道。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更富,還得是先修路!


    往京城方向修,這一路上自然還有很多大的城鎮,人流量自然是跟著劇增。


    好些原本不走水路的客商也會改走水路到白沙鎮,原本走陸路繞過白沙鎮的也會特地來這邊走這邊的官道。


    這不光是白沙鎮,整個清平縣都會受益。


    “還有這事呢!”寧懷運也是驚訝不已,為自己閨女買了個位置不好的鋪子的擔憂立刻就沒了。


    “可不!”劉捕快搖搖頭,醒了醒酒,繼續道:“今年夏天的徭役都定下來了,就是修官道,不過這就跟老弟你沒關係了……”


    徭役就是強製勞動,每戶人家根據人口比例要出一定數量的勞動力,大概就是五口人出一個的樣子,給國家幹活。


    比如修路,修城牆什麽的。


    大邙朝的徭役有冬夏兩次,就是農閑的時候,冬天的時間長些,夏天則短些,有時候夏季的還會取消。


    每天也會有少量的工錢,但一般都是重體力活,工錢是跟付出的勞動不成正比的。


    當然也可以出錢抵消,但寧懷運有秀才功名,按律他們家是免徭役的。


    朝廷為了能讓一個書生安心的讀書將來為國效力,那也是操碎了心的。


    難道這就是蘇瑾說的補償?


    寧彎彎暗自想著,那這動作可真夠快的。


    說了這事,劉捕頭又說起了夏收稅糧的事,這事不歸他管,包括徭役的事,其實都是亭長的活。


    但他這個主要負責治安的捕頭,肯定是得去維持秩序。


    留了男人們繼續聊,寧彎彎就跟著自己娘回了家。


    到家荷花那是已經做了一大桌子麵食,尤其那一籠屜的包子更是才到點揭了蓋子。


    “彎彎,你快嚐嚐,我調的這個餡子好不好吃!”


    荷花被燙的兩隻手輪換著拿了個熱氣騰騰的大包子遞給寧彎彎。


    法子都是按寧彎彎說的做的,但最後出來是個什麽味,荷花心裏也沒底。


    這做法可是她之前想也沒想到的。


    寧彎彎的眼睛都是亮的,包子!她的大肉包子!她八年沒有吃過了的大肉包子!


    幾乎是眼含熱淚的咬了一口,嗯,餡大皮薄,噴香。


    寧彎彎朝荷花豎了豎大拇指,話都來不及說,狼吞虎咽的一個肉包子就下了肚。


    常氏拿著自己的帕子給她擦嘴。


    “這孩子,怎麽跟餓死鬼投胎的一樣,都不知道慢點的!”


    “好吃,好吃,妗子你這手藝不開管子就白瞎了!大家快都嚐嚐!娘你也快嚐嚐!”


    寧彎彎忙招呼著大家都吃。


    荷花的手藝確實是不錯的,哪怕這年頭調料稀缺,這肉餡也能做的很好吃。


    寧彎彎忍不住也又吃了一個,這肉包子可不是她前世裏街上買回來的那種,虛的很,恨不能一口就吞下肚,這肉包子太實了,倆下肚她就撐的肚皮都鼓起來了。


    “這饅頭我就覺得老好吃了,何況是把這香噴噴的肉餡塞進去!哎呦,這味,山珍海味也就是這個樣了吧?我一頓能吃十個!”


    沒有麵食之前日子也就那麽過了,如今有了各種各樣的麵食,簡直就是打開了新世界。


    大家自然是都對包子的味道表示稱讚。


    二蛋媳婦這話誇張卻也沒人笑她。


    她就是一個鄉下農婦,沒見識又不丟人。


    “是好吃呢,咱家姑娘這腦子是真的好使,咋什麽都想得出來呢!”


    大槐媳婦吃的就比較拘謹了,笑的也靦腆。


    “可不是呢!要是咱,都不知道這麥子還能這麽吃呢!這要擱以前,那都是喂豬的,也就咱村窮,還吃吃,這去了別的地兒,都不好意思跟人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壹木之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壹木之南並收藏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