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b-ep4:三色(20)
邁克爾·麥克尼爾參加恢複阿拉瓜亞河流域生產活動的工作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他在這段時間裏對共和軍的了解比過去又深入了不少。長期以來,麥克尼爾和他的戰友們對這支打著畫風奇特的三色旗反抗整合運動的隊伍保持著一定的警惕性,直到今天也未曾改變,而且他們試圖從共和軍的一舉一動中找出些值得利用的漏洞——這些缺陷日後會在他們和真正的敵人展開較量時成為他們的突破口。
他有時會旁敲側擊地向卡爾多蘇上校打聽科斯塔少將參加共和軍的真實原因。在麥克尼爾看來,一位原聯邦軍高級將領需要一些特殊的理由才能加入從源頭上反對巴西一切現狀的激進武裝組織。
“將軍是這麽和我說的:平常時期他相信憲政的作用,但非常時期他隻相信革命的作用。”卡爾多蘇上校也很無奈,像他這樣因為局勢所迫才加入共和軍的指揮官仍然不能體會到老將軍的心思,“這幾年間大概有什麽東西徹底地改變了他的想法,麥克尼爾。”
“也許他隻是對舊的概念徹底失望了而已。”麥克尼爾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解釋,“他們把舊共和國和帝國一概地稱為人奴役人的時代,並聲稱自己要終結這一切。類似的事情很常見,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少人這樣說,但曆史會證明他們永遠要在新的關係裏扮演其中一種角色。”
不,這並不單是共和軍的想法,甚至也不是俄國人或nod兄弟會的想法。麥克尼爾仍然清晰地記得自己生長起來的國度熱烈地擁抱曆史的終結、呼喚人奴役人的時代將永遠結束的嶄新未來,而gdi也秉持著這一理念和nod兄弟會鬥爭了幾十年。
這一切似乎隻是個循環:對立的雙方都聲稱自己在追求同一種事物,唯一的區別在於各自的解釋上。
在附近居民區的各項事務基本步入正軌後,麥克尼爾嚐試著用另一種視角審視共和軍治下的巴西公民們發生的改變。如他先前所想的那樣,許多本地居民仍然對共和軍的各項主張一知半解,他們選擇服從共和軍的管理無非是安於現狀的另一種表現罷了——倘若有朝一日整合運動恢複了對此地的控製權,這些人就會毫不猶豫地以同等程度的熱情擁抱整合運動。
他的試探反而讓戰友們緊張起來。沒過幾天,發覺麥克尼爾旁敲側擊地從本地居民口中打聽共和軍風評的帕克很嚴肅地在例行會議期間對麥克尼爾說,千萬不要有真心實意為共和軍辦事的想法。
“他們現在當然是我們的臨時盟友,但在整合運動被擊敗之後就不是了。”尼克·西摩爾·帕克有著一種異乎尋常的警惕性,“別忘了我們的真實目的,麥克尼爾。”
“我可沒忘。”麥克尼爾不滿地瞪了同伴一眼,“不了解自己的敵人就談不上擊敗它,帕克。我們今天在這裏積累的經驗要為以後對付類似的敵人乃至是nod兄弟會提供幫助,而且這是十分必要的。你不能僅僅把敵人抽象化地描述成一個罪惡的雕像,那樣一來恐懼和厭惡可能會在不恰當的時候轉換為順從和敬畏。”
“你們兩個沒必要為這種事情爭執。”伯頓懶洋洋地嚼著草葉,他身上最後幾根煙也抽完了,“要我說,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才是人的本性。不讓人們去享樂、逼迫人們服務於一個空洞而且對自己無益的概念,遲早是要出問題的。帕克,這下你也該明白為什麽nod能在黃區一呼百應了,因為他們真的能改善當地人的生活。”
當帕克試圖反駁伯頓時,尼克斯·斯塔弗羅斯機智地轉移了話題。和共和軍的不同宣傳口號打過交道的斯塔弗羅斯總結說,目前的共和軍遠遠不如他們印象裏的俄國人或是nod兄弟會那樣激進,這可能是由於共和軍需要接納類似原第二步兵師這樣持有不同理念的外界部隊,也可能是因為共和軍在初期遭遇多次嚴重挫折之後靈活地改變了策略。事實上,他沒能從共和軍的各項命令中讀出自己最熟悉的那些內容,而阿拉瓜亞河流域的居民們仍然按照原先的方式生活著,隻是頭頂上少了整合運動的管理和監視罷了。
僅從共和軍對阿拉瓜亞河流域的管理來看,他們完全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本地的大部分居民重新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原先歸屬整合運動所有的其他設施的所有權也被轉移給了當地人,這一步是同樣瓦解了聖保羅和米納斯吉拉斯寡頭的整合運動不敢邁出的:相反,代替原來的寡頭們登上舞台的是整合運動大力扶持的中小商人,他們熱火朝天地用自己獲得的土地開辦新的工廠,同時對願意給他們機會的整合運動感恩戴德。
“如果哪天共和軍突然宣布要把土地和工廠設施的所有權轉給他們的那個【國家】,那就標誌著他們要開始下一步了。我的意思是,至少在擊敗整合運動之前,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共和軍變得更加激進。”頭頂發禿的希臘人心平氣和地向戰友們講述自己的主張,“他們首先要對付的是巴西各界的寡頭,其中既包括舊共和國時期在聖保羅等州的原有勢力,也包括整合運動扶植起來的新勢力。”
“是的,他們需要一些掩護,免得最開始就把所有人都嚇跑。”伯頓嘿嘿一笑,他在和相處的過程中發現過類似的規律,“嗯,其實我們所麵臨的最大困難是,離開他們之後我們就沒有辦法和整合運動繼續作戰了。所以,還是先忍耐到打敗整合運動再說吧,各位又不能從土地裏憑空變出士兵來。”
斯塔弗羅斯的說法足以讓眾人心安理得地接受現狀,他們信得過希臘人的眼光和經驗。麥克尼爾開玩笑說,如果共和軍與聯邦軍保持目前的對峙局麵,他們興許可以在阿拉瓜亞河流域專心地研究農業,說不定還能開辦一個農學院。
的確,對於包括麥克尼爾在內的共和軍士兵們來說,眼下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不必走上戰場就是最大的幸運了。他們每天的任務無非是協助本地居民勞作、幫助已經接受了現狀的人們適應新生活。雖然在此期間共和軍士兵們也和本地居民之間發生了一些摩擦,這些微不足道的衝突相比整體的和諧而言已經不值得人們額外關注了。
麥克尼爾希望這種生活還能持續一段時間,他正要借此機會更仔細地觀察共和軍、了解理念上的【敵人】的每一個細節。gdi往nod兄弟會內部派遣過間諜,也策反過nod的部分領袖,可惜那些人當中沒有哪一個能說得清nod兄弟會靠什麽來煽動成千上萬的黃區居民舍生忘死地反抗gdi的——或許能說得清的人也不會被策反了。
4月1日早上,麥克尼爾像往常那樣輕裝簡從地出門,打算繼續他的觀察活動。在路上剛走了幾分鍾,他便看到斯塔弗羅斯迎麵向他趕來,而且這希臘人的臉色看上去不大對勁。猜到有突發情況出現的麥克尼爾連忙攔住了對方,向自己的戰友打聽具體事宜。
“看起來我原先的估計有些盲目樂觀了,麥克尼爾。”斯塔弗羅斯叮囑麥克尼爾小心一些,“你們也要當心……不,我們所處的整支部隊都要當心。”
斯塔弗羅斯的話讓麥克尼爾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但擔心過分緊張會帶來適得其反的後果的麥克尼爾沒有停下腳步,隻是繼續朝著礦井所在的方向前進。他找出了許多辦法拉近自己和礦工們的關係,哪怕是象征性地陪同一些礦工進入礦井,也能讓這些人對他們的信任有所加深。無論如何,整合運動的幹部們是不會這麽做的。
類似的辦法多得很,其中的要點無非是利用心理上的軟肋罷了。這種安慰比不上切實的利益,至少在麥克尼爾看來是遠遠比不上的,它隻能在無法分配其他獎勵的情況下成為另一種安慰劑而已:讓那些從事高強度危險勞動工作的人們對他們產生信任。
“我知道這隻是象征性的,可是如果咱們連象征性的友好都不願意去表達,那就更不要覺得他們有理由和顏悅色地對待我們了。”他如此向自己的同伴們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
希臘人大概是不過愚人節的,因此麥克尼爾更願意相信斯塔弗羅斯的緊張來自切實的新威脅。他把一整個白天花在了礦井裏,到傍晚時分還沒有遇上前來通知他回去開會的傳令兵,這時他那因斯塔弗羅斯的警告而變得驟然緊張起來的心情已經平和了不少。
“麥克尼爾,你今天看上去不是很高興啊。”早有礦工看出了麥克尼爾的不安,等到麥克尼爾作勢要離開時,有人主動上前來問候他,“跟我們擠在一起,是不是讓你有些不自在?”
“沒有這種事。”麥克尼爾矢口否認,他說的當然是實話,“我是在考慮,要怎麽繼續改善你們的工作環境……這種鬼地方不是陰暗潮濕就是熱得幾乎要把人蒸發掉,我敢打賭說大部分誇獎和讚美你們的奉獻的人連下來視察的勇氣都不會有。”
“嗨,他們還知道說幾句好話呢。”那礦工使勁地按緊自己的頭盔,“靠著我們而發財卻反過來罵我們低賤的人,以前也不少。”
“但願以後不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了。”麥克尼爾向著礦工們揮了揮手,轉身走向電梯,“過幾天我再安排機械師對電梯做一下檢查,最好是稍微修理一下。”
他乘著電梯返回地表,沒有在附近看到疑似前來通知他什麽消息的信使;步行返回駐地的過程中,麥克尼爾也沒有看到匆忙地跑來跑去的士兵,駐地附近的警衛也如同往常那樣一絲不苟地執行著上級分派給他們的任務。士兵們仍然有說有笑地聊著天,分享著他們在和本地居民相處的過程中發現的一些新笑話。
也許確實沒什麽事情發生,隻是他本人和斯塔弗羅斯緊張過度罷了。但是,麥克尼爾不會允許自己繼續存有僥幸心理,他見識過太多因gdi的理事們忽視風險而發生的慘痛事故了。獨自一人返回住處後,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又翻出了那張已經變得破爛不堪的地圖,將它攤開放在桌子上。
“一定發生了些什麽。”他自言自語著。
外麵終於傳來了他等待已久的敲門聲。麥克尼爾不緊不慢地打開房門,從表情有些疑惑的士兵口中聽到了自己預料之中的消息。
“好,我馬上過去。”他披上外衣,又回頭看了一眼屋子內的布置,“你先去忙吧。”
他不緊不慢地步行前往指揮部,仿佛慢走幾步就能讓壞消息晚些到來一樣。是的,他也不會喜歡不吉利的話,因為就算是自詡心直口快的麥克尼爾也不會在別人的孩子出生時直接祝福說這孩子遲早是要死的。可他還是為即將到來的變化而惴惴不安,那是一種他無從抗拒的力量、一種在長期的激烈對抗過程中很有可能發生的轉變,而且和發號施令的當事人是否是個善人無關。
卡爾多蘇上校就在充當指揮部的農舍裏等待著他,屋子裏除他們兩人之外隻有比麥克尼爾早到了一步的奧利維拉中校。
“重要的事情,也許該召集指揮部的全體成員來討論。”麥克尼爾關上屋門,小聲說了一句。
“其實今天這個討論會本來沒有邀請你的。”奧利維拉中校尷尬地咳嗽了一聲,“不過長官說你可能會提出些有用的意見……先坐下吧。”
一直很有精神的卡爾多蘇上校仍然紅光滿麵,他不聲不響地從桌子下方翻出了幾頁文件,其中的前半部分似乎是幾份電報的譯文,後麵的內容則因快速抄錄而顯得模糊不清,以至於麥克尼爾險些把上麵的文字誤認為阿拉伯語。
“你先看一遍。”卡爾多蘇上校從其中抽出幾張紙,把它們遞給了麥克尼爾,“最好保持冷靜,不要聲張。”
麥克尼爾頓覺情況不妙,但他還是硬著頭皮開始讀這份文件。裏麵記錄下的內容是根據不同通知拚湊而成的,其中既有共和軍的直接命令,也有從廣播電台節目或其他友軍的通訊中間接了解到的消息。隻看了幾行字,麥克尼爾便理解了早上斯塔弗羅斯所說的那番話的意義,這時他反而有些猶豫了。他們在巴西反抗整合運動的鬥爭還必須通過共和軍來完成,因而共和軍內部發生的任何變化都是致命的。
“……實話實說,這個結果並不是讓我很意外,長官。”幾分鍾過後,終於開口發言的麥克尼爾把文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把它擺在離蠟燭稍遠一些的位置上,“【民族解放同盟】內部各個派係之間唯一的共同點可能是激進地反對整合運動,僅此而已。”
“如果他們之間的爭吵不會影響到我們就好了。”奧利維拉中校歎了一口氣,“麥克尼爾,民族解放同盟的激進派正在收緊對我們的控製……我是不會信任那些對巴西的環境一無所知、僅因為和莫斯科的關係更好就可以對具體問題指手畫腳的家夥的。”
卡爾多蘇上校雙臂交叉著,他保持著這個姿勢已經有十幾分鍾了。屋子裏的氣氛變得異常地緊張,一個小小的火星或許就能把它徹底引爆。
領導共和軍的【民族解放同盟】是一個比南方的護憲軍看起來更加像是大雜燴的組織。聖保羅等三州起義軍所求的無非是恢複憲政——恢複舊共和國時代——並把整合運動從權力巔峰上驅逐下來,其領袖多半是在舊共和國時代有著明確立場的傳統政客和軍人;相比之下,民族解放同盟中既有失敗之後被迫逃到北方的原起義軍成員,也有要求改變一切現狀的激進派,更不乏和整合運動一樣反對外國人和外國企業卻陰差陽錯地被整合運動打擊才投奔共和軍的本土派。
這些力量拚湊在一起,理論上是能夠形成平衡的。實際上,由於很多反對整合運動的組織和個人除了【反對】的立場之外對未來完全沒有自己的構想,他們不可避免地成為了陪襯。
政客的鬥爭以政績為評估標準,而這場決定巴西未來命運的戰爭之中唯一的評估標準是戰果。雖然共和軍仍然對其士兵進行統一指揮,不同部隊的人員背景(主要是指揮官的身份和部隊改組之前的基本狀況)仍然無形中影響了不同派係的話語權。更多的勝利意味著更多的權力,同時也意味著特定行為模式的勝利。
處於漩渦之中的科斯塔少將顯得尤為尷尬。對於傳統派人士來說,他實在是太激進了;在真正的激進派那裏,他看上去又像是個投機分子。奇怪的是,先前共和軍多次起義受挫、麵對著隨時被聯邦軍挫骨揚灰的強大壓力時,明顯的內部矛盾沒有出現;後來共和軍在巴西東北地區大規模擴張、連續數次擊敗聯邦軍的討伐時,內部不同派係的關係也顯得相對融洽。偏偏到了長期對峙開始之後,被壓製了許久的衝突才一次性地爆發出來。
“我們應該慶幸激進派沒有試圖派人接管我們的部隊。”麥克尼爾試圖把問題說得更簡單、更令人樂觀一些,“如果隻是需要打贏幾場戰役來為科斯塔將軍爭取到戰爭委員會的信任、為他背後的那個相對溫和的派係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我覺得這種程度的風險是可以承受的。”他見卡爾多蘇上校的眼神有些不對勁,連忙搬出了先前聖保羅起義軍的一些錯誤決策來為自己辯解,“長官,您也應該很清楚,當時我軍拚了命地往裏約熱內盧方向進攻可不是隻為了恢複憲政的。”
“唉。”卡爾多蘇上校搖了搖頭,“誰不明白呢?我隻是不想這麽快地麵對同樣的現實,麥克尼爾。”
“但情況和南方戰事處於相持階段時幾乎一模一樣。”奧利維拉中校無意中暴露了自己在這方麵的豐富經驗,“你主動在時機還不成熟的時候去強攻,就要送死;你不去打呢,別人總有一百個理由說像你這樣無能的指揮官應該被換掉,然後別人帶著你的部隊再去送死……沒什麽區別。”
“聽起來您也做過類似的決策啊。”麥克尼爾隨口開了個玩笑,沒想到奧利維拉中校的臉色馬上也變了,“……不開玩笑了。長官,情況或許沒有奧利維拉中校說的那麽嚴重,但目前我們確實要在兩種困境裏選一個危害更小的。沒錯,戰事進入了相持階段,兩軍在南線都沒能取得什麽進展,這時候我們貿然地去打破平衡並不明智。至於我們所麵臨著的另一個風險是否值得我們主動出擊,那就要看激進派幹預戰事的概率有多大了。”
卡爾多蘇上校指了指麥克尼爾,那意思是要麥克尼爾直接說結論而不是把選項擺出來讓別人挑。
“我不能代替您在這件事上做決定,哪怕隻是提建議也很不妥當,因為您和我的處境並不相同。”來自合眾國的誌願者仍然保持著他的謹慎,“第一,最終結果要看科斯塔將軍和戰爭委員會商議後的新方案,我們能做的是服從命令並象征性地表明自己的支持;第二,是否主動進攻,對您來說區別很大,但我還有許多和我一樣的士兵是不必擔心自己突然被調離崗位、接受審查的。被指名要求按軍法處置,是指揮官的【特權】。”
“那就還是主動出擊吧。”奧利維拉中校苦澀地笑了笑,“想不到來到北方也一樣。”
“麥克尼爾,把各項事務安排一下。明天開會的時候和大家說明……跟本地居民的交接工作、跟友軍的交接工作,一定要辦好。”卡爾多蘇上校反而鬆了一口氣,“大家把問題簡單總結一下……”
麥克尼爾出門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一大半。他獨自一人站在夜空下,滿天繁星點綴著漆黑一片的星空。耀眼的白色,厚重的黑色,還有令人不安卻永遠燃燒著的紅色,構成共和軍象征的三色旗一刻不停地推動著他們前進、奔赴下一個戰場。【麵包、土地、自由】的口號,聽起來庸俗而且老套,而隻有曆史才能證明它和【上帝、祖國,家庭】之間究竟是哪一個更能貼近巴西公民們的真實需求。
“……或許這就是命運吧。”
or8b-ep4end
邁克爾·麥克尼爾參加恢複阿拉瓜亞河流域生產活動的工作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他在這段時間裏對共和軍的了解比過去又深入了不少。長期以來,麥克尼爾和他的戰友們對這支打著畫風奇特的三色旗反抗整合運動的隊伍保持著一定的警惕性,直到今天也未曾改變,而且他們試圖從共和軍的一舉一動中找出些值得利用的漏洞——這些缺陷日後會在他們和真正的敵人展開較量時成為他們的突破口。
他有時會旁敲側擊地向卡爾多蘇上校打聽科斯塔少將參加共和軍的真實原因。在麥克尼爾看來,一位原聯邦軍高級將領需要一些特殊的理由才能加入從源頭上反對巴西一切現狀的激進武裝組織。
“將軍是這麽和我說的:平常時期他相信憲政的作用,但非常時期他隻相信革命的作用。”卡爾多蘇上校也很無奈,像他這樣因為局勢所迫才加入共和軍的指揮官仍然不能體會到老將軍的心思,“這幾年間大概有什麽東西徹底地改變了他的想法,麥克尼爾。”
“也許他隻是對舊的概念徹底失望了而已。”麥克尼爾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解釋,“他們把舊共和國和帝國一概地稱為人奴役人的時代,並聲稱自己要終結這一切。類似的事情很常見,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少人這樣說,但曆史會證明他們永遠要在新的關係裏扮演其中一種角色。”
不,這並不單是共和軍的想法,甚至也不是俄國人或nod兄弟會的想法。麥克尼爾仍然清晰地記得自己生長起來的國度熱烈地擁抱曆史的終結、呼喚人奴役人的時代將永遠結束的嶄新未來,而gdi也秉持著這一理念和nod兄弟會鬥爭了幾十年。
這一切似乎隻是個循環:對立的雙方都聲稱自己在追求同一種事物,唯一的區別在於各自的解釋上。
在附近居民區的各項事務基本步入正軌後,麥克尼爾嚐試著用另一種視角審視共和軍治下的巴西公民們發生的改變。如他先前所想的那樣,許多本地居民仍然對共和軍的各項主張一知半解,他們選擇服從共和軍的管理無非是安於現狀的另一種表現罷了——倘若有朝一日整合運動恢複了對此地的控製權,這些人就會毫不猶豫地以同等程度的熱情擁抱整合運動。
他的試探反而讓戰友們緊張起來。沒過幾天,發覺麥克尼爾旁敲側擊地從本地居民口中打聽共和軍風評的帕克很嚴肅地在例行會議期間對麥克尼爾說,千萬不要有真心實意為共和軍辦事的想法。
“他們現在當然是我們的臨時盟友,但在整合運動被擊敗之後就不是了。”尼克·西摩爾·帕克有著一種異乎尋常的警惕性,“別忘了我們的真實目的,麥克尼爾。”
“我可沒忘。”麥克尼爾不滿地瞪了同伴一眼,“不了解自己的敵人就談不上擊敗它,帕克。我們今天在這裏積累的經驗要為以後對付類似的敵人乃至是nod兄弟會提供幫助,而且這是十分必要的。你不能僅僅把敵人抽象化地描述成一個罪惡的雕像,那樣一來恐懼和厭惡可能會在不恰當的時候轉換為順從和敬畏。”
“你們兩個沒必要為這種事情爭執。”伯頓懶洋洋地嚼著草葉,他身上最後幾根煙也抽完了,“要我說,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才是人的本性。不讓人們去享樂、逼迫人們服務於一個空洞而且對自己無益的概念,遲早是要出問題的。帕克,這下你也該明白為什麽nod能在黃區一呼百應了,因為他們真的能改善當地人的生活。”
當帕克試圖反駁伯頓時,尼克斯·斯塔弗羅斯機智地轉移了話題。和共和軍的不同宣傳口號打過交道的斯塔弗羅斯總結說,目前的共和軍遠遠不如他們印象裏的俄國人或是nod兄弟會那樣激進,這可能是由於共和軍需要接納類似原第二步兵師這樣持有不同理念的外界部隊,也可能是因為共和軍在初期遭遇多次嚴重挫折之後靈活地改變了策略。事實上,他沒能從共和軍的各項命令中讀出自己最熟悉的那些內容,而阿拉瓜亞河流域的居民們仍然按照原先的方式生活著,隻是頭頂上少了整合運動的管理和監視罷了。
僅從共和軍對阿拉瓜亞河流域的管理來看,他們完全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本地的大部分居民重新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原先歸屬整合運動所有的其他設施的所有權也被轉移給了當地人,這一步是同樣瓦解了聖保羅和米納斯吉拉斯寡頭的整合運動不敢邁出的:相反,代替原來的寡頭們登上舞台的是整合運動大力扶持的中小商人,他們熱火朝天地用自己獲得的土地開辦新的工廠,同時對願意給他們機會的整合運動感恩戴德。
“如果哪天共和軍突然宣布要把土地和工廠設施的所有權轉給他們的那個【國家】,那就標誌著他們要開始下一步了。我的意思是,至少在擊敗整合運動之前,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共和軍變得更加激進。”頭頂發禿的希臘人心平氣和地向戰友們講述自己的主張,“他們首先要對付的是巴西各界的寡頭,其中既包括舊共和國時期在聖保羅等州的原有勢力,也包括整合運動扶植起來的新勢力。”
“是的,他們需要一些掩護,免得最開始就把所有人都嚇跑。”伯頓嘿嘿一笑,他在和相處的過程中發現過類似的規律,“嗯,其實我們所麵臨的最大困難是,離開他們之後我們就沒有辦法和整合運動繼續作戰了。所以,還是先忍耐到打敗整合運動再說吧,各位又不能從土地裏憑空變出士兵來。”
斯塔弗羅斯的說法足以讓眾人心安理得地接受現狀,他們信得過希臘人的眼光和經驗。麥克尼爾開玩笑說,如果共和軍與聯邦軍保持目前的對峙局麵,他們興許可以在阿拉瓜亞河流域專心地研究農業,說不定還能開辦一個農學院。
的確,對於包括麥克尼爾在內的共和軍士兵們來說,眼下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不必走上戰場就是最大的幸運了。他們每天的任務無非是協助本地居民勞作、幫助已經接受了現狀的人們適應新生活。雖然在此期間共和軍士兵們也和本地居民之間發生了一些摩擦,這些微不足道的衝突相比整體的和諧而言已經不值得人們額外關注了。
麥克尼爾希望這種生活還能持續一段時間,他正要借此機會更仔細地觀察共和軍、了解理念上的【敵人】的每一個細節。gdi往nod兄弟會內部派遣過間諜,也策反過nod的部分領袖,可惜那些人當中沒有哪一個能說得清nod兄弟會靠什麽來煽動成千上萬的黃區居民舍生忘死地反抗gdi的——或許能說得清的人也不會被策反了。
4月1日早上,麥克尼爾像往常那樣輕裝簡從地出門,打算繼續他的觀察活動。在路上剛走了幾分鍾,他便看到斯塔弗羅斯迎麵向他趕來,而且這希臘人的臉色看上去不大對勁。猜到有突發情況出現的麥克尼爾連忙攔住了對方,向自己的戰友打聽具體事宜。
“看起來我原先的估計有些盲目樂觀了,麥克尼爾。”斯塔弗羅斯叮囑麥克尼爾小心一些,“你們也要當心……不,我們所處的整支部隊都要當心。”
斯塔弗羅斯的話讓麥克尼爾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但擔心過分緊張會帶來適得其反的後果的麥克尼爾沒有停下腳步,隻是繼續朝著礦井所在的方向前進。他找出了許多辦法拉近自己和礦工們的關係,哪怕是象征性地陪同一些礦工進入礦井,也能讓這些人對他們的信任有所加深。無論如何,整合運動的幹部們是不會這麽做的。
類似的辦法多得很,其中的要點無非是利用心理上的軟肋罷了。這種安慰比不上切實的利益,至少在麥克尼爾看來是遠遠比不上的,它隻能在無法分配其他獎勵的情況下成為另一種安慰劑而已:讓那些從事高強度危險勞動工作的人們對他們產生信任。
“我知道這隻是象征性的,可是如果咱們連象征性的友好都不願意去表達,那就更不要覺得他們有理由和顏悅色地對待我們了。”他如此向自己的同伴們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
希臘人大概是不過愚人節的,因此麥克尼爾更願意相信斯塔弗羅斯的緊張來自切實的新威脅。他把一整個白天花在了礦井裏,到傍晚時分還沒有遇上前來通知他回去開會的傳令兵,這時他那因斯塔弗羅斯的警告而變得驟然緊張起來的心情已經平和了不少。
“麥克尼爾,你今天看上去不是很高興啊。”早有礦工看出了麥克尼爾的不安,等到麥克尼爾作勢要離開時,有人主動上前來問候他,“跟我們擠在一起,是不是讓你有些不自在?”
“沒有這種事。”麥克尼爾矢口否認,他說的當然是實話,“我是在考慮,要怎麽繼續改善你們的工作環境……這種鬼地方不是陰暗潮濕就是熱得幾乎要把人蒸發掉,我敢打賭說大部分誇獎和讚美你們的奉獻的人連下來視察的勇氣都不會有。”
“嗨,他們還知道說幾句好話呢。”那礦工使勁地按緊自己的頭盔,“靠著我們而發財卻反過來罵我們低賤的人,以前也不少。”
“但願以後不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了。”麥克尼爾向著礦工們揮了揮手,轉身走向電梯,“過幾天我再安排機械師對電梯做一下檢查,最好是稍微修理一下。”
他乘著電梯返回地表,沒有在附近看到疑似前來通知他什麽消息的信使;步行返回駐地的過程中,麥克尼爾也沒有看到匆忙地跑來跑去的士兵,駐地附近的警衛也如同往常那樣一絲不苟地執行著上級分派給他們的任務。士兵們仍然有說有笑地聊著天,分享著他們在和本地居民相處的過程中發現的一些新笑話。
也許確實沒什麽事情發生,隻是他本人和斯塔弗羅斯緊張過度罷了。但是,麥克尼爾不會允許自己繼續存有僥幸心理,他見識過太多因gdi的理事們忽視風險而發生的慘痛事故了。獨自一人返回住處後,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又翻出了那張已經變得破爛不堪的地圖,將它攤開放在桌子上。
“一定發生了些什麽。”他自言自語著。
外麵終於傳來了他等待已久的敲門聲。麥克尼爾不緊不慢地打開房門,從表情有些疑惑的士兵口中聽到了自己預料之中的消息。
“好,我馬上過去。”他披上外衣,又回頭看了一眼屋子內的布置,“你先去忙吧。”
他不緊不慢地步行前往指揮部,仿佛慢走幾步就能讓壞消息晚些到來一樣。是的,他也不會喜歡不吉利的話,因為就算是自詡心直口快的麥克尼爾也不會在別人的孩子出生時直接祝福說這孩子遲早是要死的。可他還是為即將到來的變化而惴惴不安,那是一種他無從抗拒的力量、一種在長期的激烈對抗過程中很有可能發生的轉變,而且和發號施令的當事人是否是個善人無關。
卡爾多蘇上校就在充當指揮部的農舍裏等待著他,屋子裏除他們兩人之外隻有比麥克尼爾早到了一步的奧利維拉中校。
“重要的事情,也許該召集指揮部的全體成員來討論。”麥克尼爾關上屋門,小聲說了一句。
“其實今天這個討論會本來沒有邀請你的。”奧利維拉中校尷尬地咳嗽了一聲,“不過長官說你可能會提出些有用的意見……先坐下吧。”
一直很有精神的卡爾多蘇上校仍然紅光滿麵,他不聲不響地從桌子下方翻出了幾頁文件,其中的前半部分似乎是幾份電報的譯文,後麵的內容則因快速抄錄而顯得模糊不清,以至於麥克尼爾險些把上麵的文字誤認為阿拉伯語。
“你先看一遍。”卡爾多蘇上校從其中抽出幾張紙,把它們遞給了麥克尼爾,“最好保持冷靜,不要聲張。”
麥克尼爾頓覺情況不妙,但他還是硬著頭皮開始讀這份文件。裏麵記錄下的內容是根據不同通知拚湊而成的,其中既有共和軍的直接命令,也有從廣播電台節目或其他友軍的通訊中間接了解到的消息。隻看了幾行字,麥克尼爾便理解了早上斯塔弗羅斯所說的那番話的意義,這時他反而有些猶豫了。他們在巴西反抗整合運動的鬥爭還必須通過共和軍來完成,因而共和軍內部發生的任何變化都是致命的。
“……實話實說,這個結果並不是讓我很意外,長官。”幾分鍾過後,終於開口發言的麥克尼爾把文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把它擺在離蠟燭稍遠一些的位置上,“【民族解放同盟】內部各個派係之間唯一的共同點可能是激進地反對整合運動,僅此而已。”
“如果他們之間的爭吵不會影響到我們就好了。”奧利維拉中校歎了一口氣,“麥克尼爾,民族解放同盟的激進派正在收緊對我們的控製……我是不會信任那些對巴西的環境一無所知、僅因為和莫斯科的關係更好就可以對具體問題指手畫腳的家夥的。”
卡爾多蘇上校雙臂交叉著,他保持著這個姿勢已經有十幾分鍾了。屋子裏的氣氛變得異常地緊張,一個小小的火星或許就能把它徹底引爆。
領導共和軍的【民族解放同盟】是一個比南方的護憲軍看起來更加像是大雜燴的組織。聖保羅等三州起義軍所求的無非是恢複憲政——恢複舊共和國時代——並把整合運動從權力巔峰上驅逐下來,其領袖多半是在舊共和國時代有著明確立場的傳統政客和軍人;相比之下,民族解放同盟中既有失敗之後被迫逃到北方的原起義軍成員,也有要求改變一切現狀的激進派,更不乏和整合運動一樣反對外國人和外國企業卻陰差陽錯地被整合運動打擊才投奔共和軍的本土派。
這些力量拚湊在一起,理論上是能夠形成平衡的。實際上,由於很多反對整合運動的組織和個人除了【反對】的立場之外對未來完全沒有自己的構想,他們不可避免地成為了陪襯。
政客的鬥爭以政績為評估標準,而這場決定巴西未來命運的戰爭之中唯一的評估標準是戰果。雖然共和軍仍然對其士兵進行統一指揮,不同部隊的人員背景(主要是指揮官的身份和部隊改組之前的基本狀況)仍然無形中影響了不同派係的話語權。更多的勝利意味著更多的權力,同時也意味著特定行為模式的勝利。
處於漩渦之中的科斯塔少將顯得尤為尷尬。對於傳統派人士來說,他實在是太激進了;在真正的激進派那裏,他看上去又像是個投機分子。奇怪的是,先前共和軍多次起義受挫、麵對著隨時被聯邦軍挫骨揚灰的強大壓力時,明顯的內部矛盾沒有出現;後來共和軍在巴西東北地區大規模擴張、連續數次擊敗聯邦軍的討伐時,內部不同派係的關係也顯得相對融洽。偏偏到了長期對峙開始之後,被壓製了許久的衝突才一次性地爆發出來。
“我們應該慶幸激進派沒有試圖派人接管我們的部隊。”麥克尼爾試圖把問題說得更簡單、更令人樂觀一些,“如果隻是需要打贏幾場戰役來為科斯塔將軍爭取到戰爭委員會的信任、為他背後的那個相對溫和的派係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我覺得這種程度的風險是可以承受的。”他見卡爾多蘇上校的眼神有些不對勁,連忙搬出了先前聖保羅起義軍的一些錯誤決策來為自己辯解,“長官,您也應該很清楚,當時我軍拚了命地往裏約熱內盧方向進攻可不是隻為了恢複憲政的。”
“唉。”卡爾多蘇上校搖了搖頭,“誰不明白呢?我隻是不想這麽快地麵對同樣的現實,麥克尼爾。”
“但情況和南方戰事處於相持階段時幾乎一模一樣。”奧利維拉中校無意中暴露了自己在這方麵的豐富經驗,“你主動在時機還不成熟的時候去強攻,就要送死;你不去打呢,別人總有一百個理由說像你這樣無能的指揮官應該被換掉,然後別人帶著你的部隊再去送死……沒什麽區別。”
“聽起來您也做過類似的決策啊。”麥克尼爾隨口開了個玩笑,沒想到奧利維拉中校的臉色馬上也變了,“……不開玩笑了。長官,情況或許沒有奧利維拉中校說的那麽嚴重,但目前我們確實要在兩種困境裏選一個危害更小的。沒錯,戰事進入了相持階段,兩軍在南線都沒能取得什麽進展,這時候我們貿然地去打破平衡並不明智。至於我們所麵臨著的另一個風險是否值得我們主動出擊,那就要看激進派幹預戰事的概率有多大了。”
卡爾多蘇上校指了指麥克尼爾,那意思是要麥克尼爾直接說結論而不是把選項擺出來讓別人挑。
“我不能代替您在這件事上做決定,哪怕隻是提建議也很不妥當,因為您和我的處境並不相同。”來自合眾國的誌願者仍然保持著他的謹慎,“第一,最終結果要看科斯塔將軍和戰爭委員會商議後的新方案,我們能做的是服從命令並象征性地表明自己的支持;第二,是否主動進攻,對您來說區別很大,但我還有許多和我一樣的士兵是不必擔心自己突然被調離崗位、接受審查的。被指名要求按軍法處置,是指揮官的【特權】。”
“那就還是主動出擊吧。”奧利維拉中校苦澀地笑了笑,“想不到來到北方也一樣。”
“麥克尼爾,把各項事務安排一下。明天開會的時候和大家說明……跟本地居民的交接工作、跟友軍的交接工作,一定要辦好。”卡爾多蘇上校反而鬆了一口氣,“大家把問題簡單總結一下……”
麥克尼爾出門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一大半。他獨自一人站在夜空下,滿天繁星點綴著漆黑一片的星空。耀眼的白色,厚重的黑色,還有令人不安卻永遠燃燒著的紅色,構成共和軍象征的三色旗一刻不停地推動著他們前進、奔赴下一個戰場。【麵包、土地、自由】的口號,聽起來庸俗而且老套,而隻有曆史才能證明它和【上帝、祖國,家庭】之間究竟是哪一個更能貼近巴西公民們的真實需求。
“……或許這就是命運吧。”
or8b-ep4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