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五娘心中拿定主意,先回到自己的院子,裝模作樣開始挑選夫婿,實際上她的人手已經開始動了起來。


    多虧她玩心重,從小喜歡往外跑,身邊的人跟著往外跑或者出去辦什麽事都不會被阻攔,甚至還有一套專門幫忙打掩護的人手,上上下下都心知肚明——大家閨秀那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劉家的女孩兒可不能有什麽在外拋頭露麵的名聲。


    這兩年她發覺家裏的桎梏,也就早早做了準備,定親什麽的先不說,她是把能夠掌握的嫁妝都先要了過來,理由都是光明正大的,既然要學著掌理中饋為定親出嫁做準備,那麽先學著打理自己的嫁妝也很有必要的不是嗎?


    就這麽借機倒是又籠絡了一批人手,當然不可能把嫁妝產業那些人手都變成自己人,但隻要有一部分聰明人就夠了,他們知道自己以後是要跟著她跟著嫁妝一起陪嫁的,那就早晚都是她的人,自然也會早早就開始投靠過來。


    劉五娘也在其中篩選著用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什麽人手不足的情況。


    而且這些不乏在外的生意人,要打聽各種消息簡直沒有更便利的。她也很放心,哪怕很激動很急切,卻也強迫自己靜心等著。


    不能讓父親看出端倪,如果真的是他們以為的那樣,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了她一定要從中做點什麽,要讓父親看到自己的本事,哪怕不肯看不願承認,


    也不得不給予她一點真正的話語權。


    劉五娘打定主意。


    益都府中還有一人卻還拿不定主意。


    招娣心不在焉地坐在晚桂坊的店鋪裏,有熟客過來都沒有注意到趕緊上前招呼。


    還是人家先開口了,她才趕緊上前接待,好一通介紹試妝完成交易送客出門,她才鬆了口氣。


    拍拍臉蛋,她讓自己回過神。


    都在想什麽呢?難不成她還要期待那姓祝的到來?不過,若真就這般打住了,又總覺得不是那人的風格。


    她想起祝其琛那天嚴肅臉後對她說的正經事:“汪大娘子,我想要請你去京城做掌櫃,不知你可願意?”


    “別急著拒絕,你可以打聽一下,林氏香坊。”


    當時招娣就說了:“抱歉,我不懂香,我不知道你到底有什麽目的,但要是不買東西,恕我不招待了。”


    “好,剛剛那其實也隻能算是我臨時起意,其實,我是想要結交張東家,想請大娘子替我引見一番,不知大娘子可願成人之美?”


    “你結交我們東家做什麽?”招娣一聽就覺果然,想想是找舅娘的,不是來找自己的心裏就鬆了口氣,也少了幾分探究,“我們東家又不是什麽難得一見的大人物,你要想見她,直接投帖子就行了。”


    說完又想到眼前是個俊秀郎君,可能是覺得男女有別,她還提點了一句:“若是覺得有任何不方便的,如今我家郎君在家,你可投帖先與我家郎君結識。


    ”


    “在下記住了,多謝大娘子。”那自陳名喚祝其琛的俊秀郎君竟也沒覺得她是在推諉敷衍,聽到這話竟然還跟她道謝,似乎是多謝她的指點。不過人走出去後又倒了回來,說了一句,“後會有期。”


    不知道為什麽,當聽到那四個字,她莫名覺得有些不安。


    打那天過後,祝其琛就真的再沒來了。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招娣都還沒覺得有什麽,可有時候沒覺得有什麽才奇怪。或者是因為那個人之前每次來總是要問東問西還舉止輕浮,總讓她心裏不爽,偏偏到後頭又來那麽一下,就像是給人放了個鉤子,在那兒吊著,不去想的時候還好,一認真想就覺得不對勁。


    就是不對勁。


    招娣可不會被男人的各種表象所迷惑,見得多了,手段比這高明的多的是,她不確定這祝郎君是不是想釣自己,在她看來自己也沒什麽好釣的,皮相和容貌是最不值一提的,若說是為了這些那也太過膚淺,所以唯一的理由就是別有用心。


    譬如,衝著舅娘衝著喬家去的。


    這麽一想她心裏更加擔心,想到那最後別有深意的“後會有期”,更覺得有些不安。


    她開始回想那人到店裏每次都問些什麽,好在雖然她覺得此人舉止輕浮心中不喜,但職業素養還是有的,隻要對方不是真的做出實質性的騷擾舉動,她就仍能保持顧客至上的理念為人講解和服務。


    對了,他一直


    都在打聽各種脂粉的效果,偶爾會提及原料。


    那些花!


    她覺得自己抓住了重點,再結合那人說的林氏香坊——招娣這時候才讓人去打聽了一下,本來以為遠在京城的一家店應該得費點功夫才能打聽到,結果沒幾句話就從官夫人口中打聽到了。然後她就震驚了。


    因為那竟然是給貴妃調香的林大家辦的香坊。林大家給貴妃調香紅極一時,林氏香坊也跟著風頭無兩,雖然是在京城,但多的是地方官家眷托人購買的,一來二去,這名聲可不就傳得更廣了。


    也就隻有招娣這樣的小丫頭不知道了。不過這也屬實正常,一來他們家有那麽多花已經夠香了,而且品種顏色不同花香也各有不同,不管是要清雅的還是馥鬱的,各有各的款,都不需要怎麽調製,直接弄成幹花做成香包放屋裏或者隨身攜帶都能香許久,省了熏香的花費還別具一格,自然也就不用去買麵買熏香之類的。二來京城離益都府畢竟還是太遙遠了,那些做官的就算不用回京述職也總是要對京城各種變化非常關注上心的,其中聖人寵愛的貴妃那必然是重中之重,他們自然能接觸和了解到林大家以及林氏香坊。但對喬家來說,哪怕喬多祿已經中舉,他們也還始終隻是益都府的小戶人家,甚至都沒有真正走出過益都府,更沒有到走上官場的地步,又從哪裏去打聽千裏之外的京城


    風向?招娣這樣隻管在晚桂坊裏兢兢業業當掌櫃的就更不了解了。


    隔行如隔山哪,要是叫她說出煙雲閣甚至其他益都府脂粉店的特色啥的,她都能說上兩句。但對這些她就太不了解了。


    也是因為這種不了解,當聽人說了這林氏香坊的大來頭,她更加坐不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婆婆是穿來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姝並收藏我婆婆是穿來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