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桂雲居,昔日天真活潑的女主子被貴人厭棄,不得不離開檀寧,遠遠避去別處過活,這裏一下子荒涼許多,不知世事的小丫鬟們再沒從前的好日子,一個個躲起來哭泣,往後她們的命運不知會是怎樣。
檀寧將自己關在采薇堂閉門不出,青塵從外頭回來,站在主屋門口回話,將今日去送池真真的情形如實回稟,包括她說嫁人結親的話也沒隱瞞,等了許久不聞裏麵有一絲動靜,隻得躡手躡腳地退出院門外。
明明四周極靜,檀寧的頭顱內卻噪聲大作。
剛回燕京那日,他顧不得入宮複命便去見池真真,她卻寧可服毒也要與他斷絕一切,後來渾渾噩噩去麵聖,聖上難得對他發了脾氣,斥責聲猶在耳邊:“你查出大案本是功,朕召你回京是怕你被人暗算。可你,現在是什麽模樣!一個胡作妄為的外室也值得你如此?罷了,隻能算你功過相抵。”
當時還有誰在場?是了,是長公主,她一向將檀寧視為眼中釘,有這樣的機會,哪會放過,明勸暗拱火,最後檀寧落了個閉門思過的旨意,至於數年火耗銀子流向何處,聽說落在了檀容身上。
若在平時,檀寧豈會讓檀容手中握權,但有長公主作保,聖上看在她的麵子上,也想提拔重用,況且早先交給他的差事辦得不差,便派他與都察院使共同接手查案。
房中處處都有池真真留下的痕跡,檀寧記得她剛剛重新布置過臥房,大部分物件還是新的,金寶梳,翡翠匣,寶錦枕,連生辰時他送的珠釵也隨意扔在妝台上。
她走了,不僅不要他了,連與他有關的物件也毫不留戀。
她寧可給自己下毒也要離開他。
檀寧揉揉眉心,有些事他關心則亂,如今想來,池真真數次看他的眼神有異,神態亦奇怪非常,她變得毫無道理,卻又早有跡象。
青塵去而複返,將杜西河帶了過來。
檀寧知他必有事要稟,終於踏出房門,瘦削的臉上神情淡淡,隻有下頜的青色使他略有些憔悴,淡然目光落在杜西河身上,令他不敢對視,垂首稟道:“大人,去漳南的人回來了。”
漳南有池閣老後人的線索,若是以往,檀寧定然重視無比,如今聽了卻無動於衷,仿佛一切都不再重要。
他暫時不知如何麵對唐桓,與池真真之間走到如今的地步錯不在叔父,甚至怪不得聖上,隻是這時候不想聽任何一個人的勸解,如果忘掉一個人是件簡單的事,唐桓又怎會終身不娶。
杜西河心中有些惴惴,池姑娘今趟算是被他連累,若非他太過無用,池姑娘怎麽會惹得聖上與大將軍不滿,現在她在京城無立足之地,避到鄉下小鎮……想抬起頭看檀寧的臉色,便聽他道:“讓人去將軍府,一切聽大將安的吩咐。”
杜西河心再次往下墜,這兩日大將軍幾次派人過府相詢,都被大人以奉聖命門才思過為由給打發了,這是寒了心與要大將軍生分。
想到另一樁事,杜西河隻覺舌根泛苦,說道:“還有一件事,何嶼白今晨重病不治死了,何少卿的家人尋到伯府,檀大公子現下便在緝事司,屬下不敢擅作主張放人,但他說若不放人,便讓督察院以查案為名,去拘池姑娘回來……”
檀寧與伯府之間的恩怨杜西河很清楚,檀大公子一向提的閑職,如今可算握了些實權,當即便來與兄弟為難,他不敢想大人會如何發怒。
豈料檀寧麵色極平靜地道:“放了。”
他回來後已經清楚何嶼白因何出事,何家已經付出代價,他並無心情同他們繼續糾纏,可檀容竟拿池真真要挾他,仿佛篤定哪怕池真真已經不再是他的外室,他也放不下她。
一想到池真真,檀寧的心口便隱隱作痛,他吸了口氣,又道:“我平日行事素無忌憚,得罪的不止一兩個,你派幾個人悄悄去看顧她些。”
杜西河連忙應下,他轉身要走之際,檀寧忽然叫住他:“遲飛鸞現在如何了?”
————
玉泉鎮的生活並不平靜,池真真下午讓人給段氏送的信,第二日一早,段氏便帶著池小誌趕了過來。
段氏一見池真真就哭上了:“真真,你的命好苦哇!”
她從湘陽城守寡時哭起,一路訴到隨檀寧來燕京城後的日子,仿佛被厭棄的人是她,哭得真心實意,施娘子已經知道段氏的脾氣,適時遞上帕子與茶水,好讓她哭累了喝口水潤潤。
池真真不得不給池小誌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快些勸勸他娘。
池小誌不緊不慢地道:“娘若是怕檀大人收回咱家的宅子,不如也搬來玉泉鎮。”
段氏的哭聲戛然而止,淚汪汪地看向池真真。
池真真瞪了池小誌一眼,那處宅子雖檀寧在他們入京後給置辦的,可一早就寫了池小誌的名字,房契也在段氏手裏,檀寧也不可能收回去。
池小誌一點也不怕她,開心地道:“娘也別哭了,這是咱們家的大喜事!”
說完頭便被段氏拍了一下,訓道:“女兒家命苦,你還說喜事?”
池小聲痛叫道:“娘你幹嘛打我!姑姑跟著檀寧受那麽多委屈,能離開他可不是喜事?”
他直呼檀寧姓名,一點也不客氣,很為池真真抱不平的模樣。
池真真忍著笑逗他:“看來我給人做外室,小誌早就嫌棄我了。”
他立刻叫起屈:“我哪是嫌棄姑姑,而是心疼姑姑,哪個女子不想十裏紅妝被人迎娶進門做人正妻,檀寧做不到,就是他的錯!”
雖然檀寧不在此處,段氏仍怯得很,不敢跟著兒子一起罵,阿音扶她去淨了臉,回來後她打量四周,不太滿意地道:“這裏太小了,真真收拾東西,跟我回家裏住。”
池小聲覺得他娘終於說了句像樣的話,池真真也覺得心中生暖,但她還是拒絕了:“能在玉泉鎮找到這樣的宅子就不錯了,我與施娘子打算在這兒建個造紙坊,往後做大買賣,有機會再回燕京城,原先同嬸嬸商議的事不變。”
說著又交待池小誌:“你可要少惹禍,往後可沒有人護著了,去書院好好讀書,閑了來這裏看我,記住了嗎?”
池小誌被她關了幾天,早就老實了,他眼珠轉動似打什麽主意,纏著池真真問紙坊的事,看樣子興趣不小。
正說著話,院門被拍響,齊叔開門一看,是個頭上戴了朵紅花的婆子,身上是嶄新的藍布裳,張口就要見主人家,高聲說著便自顧自走進來,見到幾人也不看場合,上來就給施娘子道喜。
施娘子瞧那婆子隻在她與池真真身上打量,心中不喜又不能避開,問道:“咱們剛搬過來沒兩日,你是否找錯人?”
段氏想起上回媒人上門的事,與今日頗有些異曲同功之妙,哭笑不得地道:“這位阿婆從哪裏來,家中女孩兒麵皮薄,有話同我說就是。”
那婆子笑聲洪亮,上前抓住段氏的手道:“老身今日是來與你家中兩位姑娘做媒的。”
口氣好大,兩個都做媒!
段氏麵色一變,甩開她的手就想打發她走人,池真真卻開口道:“慢著,先說來我聽聽?”
檀寧將自己關在采薇堂閉門不出,青塵從外頭回來,站在主屋門口回話,將今日去送池真真的情形如實回稟,包括她說嫁人結親的話也沒隱瞞,等了許久不聞裏麵有一絲動靜,隻得躡手躡腳地退出院門外。
明明四周極靜,檀寧的頭顱內卻噪聲大作。
剛回燕京那日,他顧不得入宮複命便去見池真真,她卻寧可服毒也要與他斷絕一切,後來渾渾噩噩去麵聖,聖上難得對他發了脾氣,斥責聲猶在耳邊:“你查出大案本是功,朕召你回京是怕你被人暗算。可你,現在是什麽模樣!一個胡作妄為的外室也值得你如此?罷了,隻能算你功過相抵。”
當時還有誰在場?是了,是長公主,她一向將檀寧視為眼中釘,有這樣的機會,哪會放過,明勸暗拱火,最後檀寧落了個閉門思過的旨意,至於數年火耗銀子流向何處,聽說落在了檀容身上。
若在平時,檀寧豈會讓檀容手中握權,但有長公主作保,聖上看在她的麵子上,也想提拔重用,況且早先交給他的差事辦得不差,便派他與都察院使共同接手查案。
房中處處都有池真真留下的痕跡,檀寧記得她剛剛重新布置過臥房,大部分物件還是新的,金寶梳,翡翠匣,寶錦枕,連生辰時他送的珠釵也隨意扔在妝台上。
她走了,不僅不要他了,連與他有關的物件也毫不留戀。
她寧可給自己下毒也要離開他。
檀寧揉揉眉心,有些事他關心則亂,如今想來,池真真數次看他的眼神有異,神態亦奇怪非常,她變得毫無道理,卻又早有跡象。
青塵去而複返,將杜西河帶了過來。
檀寧知他必有事要稟,終於踏出房門,瘦削的臉上神情淡淡,隻有下頜的青色使他略有些憔悴,淡然目光落在杜西河身上,令他不敢對視,垂首稟道:“大人,去漳南的人回來了。”
漳南有池閣老後人的線索,若是以往,檀寧定然重視無比,如今聽了卻無動於衷,仿佛一切都不再重要。
他暫時不知如何麵對唐桓,與池真真之間走到如今的地步錯不在叔父,甚至怪不得聖上,隻是這時候不想聽任何一個人的勸解,如果忘掉一個人是件簡單的事,唐桓又怎會終身不娶。
杜西河心中有些惴惴,池姑娘今趟算是被他連累,若非他太過無用,池姑娘怎麽會惹得聖上與大將軍不滿,現在她在京城無立足之地,避到鄉下小鎮……想抬起頭看檀寧的臉色,便聽他道:“讓人去將軍府,一切聽大將安的吩咐。”
杜西河心再次往下墜,這兩日大將軍幾次派人過府相詢,都被大人以奉聖命門才思過為由給打發了,這是寒了心與要大將軍生分。
想到另一樁事,杜西河隻覺舌根泛苦,說道:“還有一件事,何嶼白今晨重病不治死了,何少卿的家人尋到伯府,檀大公子現下便在緝事司,屬下不敢擅作主張放人,但他說若不放人,便讓督察院以查案為名,去拘池姑娘回來……”
檀寧與伯府之間的恩怨杜西河很清楚,檀大公子一向提的閑職,如今可算握了些實權,當即便來與兄弟為難,他不敢想大人會如何發怒。
豈料檀寧麵色極平靜地道:“放了。”
他回來後已經清楚何嶼白因何出事,何家已經付出代價,他並無心情同他們繼續糾纏,可檀容竟拿池真真要挾他,仿佛篤定哪怕池真真已經不再是他的外室,他也放不下她。
一想到池真真,檀寧的心口便隱隱作痛,他吸了口氣,又道:“我平日行事素無忌憚,得罪的不止一兩個,你派幾個人悄悄去看顧她些。”
杜西河連忙應下,他轉身要走之際,檀寧忽然叫住他:“遲飛鸞現在如何了?”
————
玉泉鎮的生活並不平靜,池真真下午讓人給段氏送的信,第二日一早,段氏便帶著池小誌趕了過來。
段氏一見池真真就哭上了:“真真,你的命好苦哇!”
她從湘陽城守寡時哭起,一路訴到隨檀寧來燕京城後的日子,仿佛被厭棄的人是她,哭得真心實意,施娘子已經知道段氏的脾氣,適時遞上帕子與茶水,好讓她哭累了喝口水潤潤。
池真真不得不給池小誌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快些勸勸他娘。
池小誌不緊不慢地道:“娘若是怕檀大人收回咱家的宅子,不如也搬來玉泉鎮。”
段氏的哭聲戛然而止,淚汪汪地看向池真真。
池真真瞪了池小誌一眼,那處宅子雖檀寧在他們入京後給置辦的,可一早就寫了池小誌的名字,房契也在段氏手裏,檀寧也不可能收回去。
池小誌一點也不怕她,開心地道:“娘也別哭了,這是咱們家的大喜事!”
說完頭便被段氏拍了一下,訓道:“女兒家命苦,你還說喜事?”
池小聲痛叫道:“娘你幹嘛打我!姑姑跟著檀寧受那麽多委屈,能離開他可不是喜事?”
他直呼檀寧姓名,一點也不客氣,很為池真真抱不平的模樣。
池真真忍著笑逗他:“看來我給人做外室,小誌早就嫌棄我了。”
他立刻叫起屈:“我哪是嫌棄姑姑,而是心疼姑姑,哪個女子不想十裏紅妝被人迎娶進門做人正妻,檀寧做不到,就是他的錯!”
雖然檀寧不在此處,段氏仍怯得很,不敢跟著兒子一起罵,阿音扶她去淨了臉,回來後她打量四周,不太滿意地道:“這裏太小了,真真收拾東西,跟我回家裏住。”
池小聲覺得他娘終於說了句像樣的話,池真真也覺得心中生暖,但她還是拒絕了:“能在玉泉鎮找到這樣的宅子就不錯了,我與施娘子打算在這兒建個造紙坊,往後做大買賣,有機會再回燕京城,原先同嬸嬸商議的事不變。”
說著又交待池小誌:“你可要少惹禍,往後可沒有人護著了,去書院好好讀書,閑了來這裏看我,記住了嗎?”
池小誌被她關了幾天,早就老實了,他眼珠轉動似打什麽主意,纏著池真真問紙坊的事,看樣子興趣不小。
正說著話,院門被拍響,齊叔開門一看,是個頭上戴了朵紅花的婆子,身上是嶄新的藍布裳,張口就要見主人家,高聲說著便自顧自走進來,見到幾人也不看場合,上來就給施娘子道喜。
施娘子瞧那婆子隻在她與池真真身上打量,心中不喜又不能避開,問道:“咱們剛搬過來沒兩日,你是否找錯人?”
段氏想起上回媒人上門的事,與今日頗有些異曲同功之妙,哭笑不得地道:“這位阿婆從哪裏來,家中女孩兒麵皮薄,有話同我說就是。”
那婆子笑聲洪亮,上前抓住段氏的手道:“老身今日是來與你家中兩位姑娘做媒的。”
口氣好大,兩個都做媒!
段氏麵色一變,甩開她的手就想打發她走人,池真真卻開口道:“慢著,先說來我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