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她說要嫁人並不是說笑,段氏坐到一邊,看那媒婆能說出什麽來。
媒婆扶了扶頭上的紅花,說道:“那老身便說了,城東王大善人家裏有位小公子,今年二十未娶妻,在紫雲書院念書,有才學人也上進,家中有良田百畝,咱們鎮子上半條街的鋪麵都是他家的。”
她倒沒有吹,王家是玉泉鎮上的大戶,且多年來行善積德,鋪橋修路施粥減租都是常有的事。
聽聞王小公子也在紫雲書院讀書,池小誌想了想,不記得有這號人物,姑姑若喜歡讀書人,他可以考慮年輕的夫子,或是有功名的同窗。
池真真聽了不置可否,問那媒婆:“還有呢?”
“還有就是王小公子生得麵皮白淨,王夫人看重得緊,尋了許久都未有合心意的,昨日一眼就瞧中姑娘了。”
池真真忍笑說道:“我是問你來給我姐妹二人說親,隻提了這個王小公子,沒別人了?”
總不會是想一下子娶她們姐妹兩個吧?
媒婆醒悟過來,急忙道:“有,有,還有鎮上酒肆的丁掌櫃想續弦,令姐的年紀正合適,不知你二位意下如何?”
說王家情形時恨不能連他家多少頭牛馬,家裏用著多少奴仆都說清楚,到了丁掌櫃就含糊不清,說沒問題鬼才信。
施娘子輕笑搖頭,她若是願成親,早多少年便將自己嫁了,何況是現在,給人續弦更不可能。
池真真倒不害臊,問了王家幾口人,分別多大年紀後,道:“我與姐姐初來乍到,你說這些我記下了,容我們打聽清楚,商量好了再答複。”
“這樣好的人家,還用打聽嗎?”
媒婆一臉急切,大有今日就換庚帖定下成親日子的架式,段氏再忍不住,說道:“方才還說讓我們盡管打聽,怎麽,什麽樣的人家怕打聽!”
媒婆無法,隻得咬咬牙道:“那老身明日再來。”
這般急切,準不是什麽好人家,段氏不緊不慢地道:“起碼得半個月。”
這還是看池真真沒有一口回絕,她才出麵與媒婆打交道,否則方才就攆人出去。
媒婆心急如火,這事成了她能拿不少錢,半個月著實有些長了,商量到最後定了五日的期限。
等把人打發走,施娘子才鬆口氣,避回西廂房看書,段氏有些感慨地將池真真拉到身邊,說道:“我想起咱們在湘陽城的時候,什麽時候能回去瞧瞧就好了。”
那時真真年紀不大,卻已經知道為自己打算,就是運氣不好碰上了檀寧。
池真真笑了笑,沒心沒肺的讓金鶯拿些幹果來邊吃邊聊。
“昨日我在鎮子周遭走了一遍,尋到個極好的地方,那裏靠近河水,林木繁多,剛好可以建起紙坊,隻是那裏是王家的地,你們說巧不巧?”
是挺巧的,段氏問道:“你待如何?”
“我準備明日去見裏長,讓他幫我引薦,與王老爺商量將那塊地買下來,若是他不同意,賃期長一些也可。”
段氏聽得一愣一愣,又是裏長又是賃地,可見真真是真沒把和檀大人的事放在心上。
她看了眼池小誌,讓阿音把他帶過一邊,才與池真真說道:“真真,你若真願意再覓良緣,我那裏可是給你攢著嫁妝的。”
凡與人做外室的女子,再嫁可就難了,段氏從此多了件心事,多多準備嫁妝,真真才能在新夫家活得有底氣。
池真真低頭笑了笑,眉眼中有化不去的哀傷,隻道:“嬸嬸有心了,從前說陪你去看鋪麵,一直沒能成行,嬸嬸可想好做什麽生意了?”
說起這事,段氏麵上有了喜色:“我定了間鋪麵,打算賣些布匹和針頭線腦,能賺多少是多少。”
一開始她心大得很,眼熱茶樓生意好,想著開一間客似雲來豈不發達,如今沒了檀寧做倚仗,她還是保守一些的好。
院子就這麽大,池小誌將耳朵伸得長長地,聞言高聲道:“兒子願為母親分憂,一會兒回去帶我去看鋪子!”
池真真冷笑一聲:“你沒被關夠是吧!好好念你的書!”
池小誌縮回脖子,不敢再言語。
————
第二日一早池真真果然帶了禮物去裏長家,一番遊說後裏長帶著她去了王家拜訪。
玉泉鎮雖小,卻挨著燕京城,鎮上的人並不愁生計,王家更是富得流油,王老爺有兩個兒子,長子已經成家,早早幫家中打理產業,次子便是媒婆給池真真提的好親事,讀書有些天分,兩年前便考了童生。
整個玉泉鎮最氣派的宅院便是王家,門口豎著兩個玉石獅子,守門的小廝認得裏長,請他進去吃茶,至於裏長身邊的美貌女子,卻不知她的身份。
王老爺一聽裏長帶了個年輕女子來拜訪,納悶問道:“會是誰來?”
他換了身見客的衣裳,才現身與裏長寒暄,又笑著問池真真:“你是才搬來玉泉鎮的施家二姑娘吧?”
池真真沒有糾正大家對她的稱呼,直接道明來意:“王老爺,鎮外河邊樹木繁茂,我想同你買下來,不知可否割愛?”
王老爺撓撓頭,想起確實有這麽塊地方,因靠近不知哪位京中貴人的莊園,年年野生野長未叫人去打理。
從未有女子上門商量買賣之事,可她既然是裏長帶來的,想必願為她作保,於是王老爺沒想太多便道:“姑娘想如何做,隻管告訴陳管家即可。”
“多謝,此外還有一件事,昨日貴眷請媒人到我家中,替令公子求親。”她說到此處頓了頓,想看王老爺是何反應。
可憐王老爺根本不知道自家夫人有此安排,再看池真真一臉誠摯,問道:“此事我尚不知,姑娘有話盡管明說。”
“聽說令公子讀書有天分,日後前程不可限量,真真不過是尋常之質,實在有些配不上,且我原先曾結過一門親,後來……不說也罷。”
有些事情不必明說,想必王老爺自然懂她的意思。
王老爺聽明白了,一來人家沒瞧中自己的兒子——姑娘長得太好,怎麽覺得是小兒子配不上她;二來人家也說明自身配不上的緣故,她倒是坦白得緊。
王老爺沒追問別人的私事,將池真真送走後,回房去尋自己的老妻,正好看見王夫人讓下人做了吃食,要給辛苦念書的兒子送去。
王家小公子名珙,自小便愛讀書,這些年下來還算爭氣,考中童生後便發誓要考了秀才以後才成家,王夫人又心疼又著急,便想悄悄給他定下親事。
她算盤打得響,可王老爺給她潑了盆冷水,將池真真今日親自來把親事回了,王夫人也沒生氣,就是有些可惜地道:“怪不得搬到咱們這裏來住,想是真有些難言之隱。”
王珙板著臉走出房,父母親站在他房外說起定親的事,如何還能坐得住,且聽得被人回絕,更不痛快:“娘,你又悄悄提什麽親事?”
王夫人勸道:“這回的不一樣,我瞧那女子生得著實好看,咱們這鎮上的女孩兒沒人比得過,我從未見過那樣美的女子。”
她去燕京城的時候,見過的閨秀也少有那般樣貌。
“書中自有顏如玉,兒說過,考了秀才再說親事。”說罷佛袖回房。
王夫人好脾氣地道:“好好不說不說。”
轉頭又一臉憂心地對王老爺道:“我就怕他考了秀才,又說要中舉之後,不知要等上多久。”
王老爺連忙製止她道:“我兒定會一考就中,頂多不過一年,你莫要胡言亂語。”
王夫人一聽連忙雙手合什,求天上的神仙莫怪她,一定保佑王珙來年必中。
媒婆扶了扶頭上的紅花,說道:“那老身便說了,城東王大善人家裏有位小公子,今年二十未娶妻,在紫雲書院念書,有才學人也上進,家中有良田百畝,咱們鎮子上半條街的鋪麵都是他家的。”
她倒沒有吹,王家是玉泉鎮上的大戶,且多年來行善積德,鋪橋修路施粥減租都是常有的事。
聽聞王小公子也在紫雲書院讀書,池小誌想了想,不記得有這號人物,姑姑若喜歡讀書人,他可以考慮年輕的夫子,或是有功名的同窗。
池真真聽了不置可否,問那媒婆:“還有呢?”
“還有就是王小公子生得麵皮白淨,王夫人看重得緊,尋了許久都未有合心意的,昨日一眼就瞧中姑娘了。”
池真真忍笑說道:“我是問你來給我姐妹二人說親,隻提了這個王小公子,沒別人了?”
總不會是想一下子娶她們姐妹兩個吧?
媒婆醒悟過來,急忙道:“有,有,還有鎮上酒肆的丁掌櫃想續弦,令姐的年紀正合適,不知你二位意下如何?”
說王家情形時恨不能連他家多少頭牛馬,家裏用著多少奴仆都說清楚,到了丁掌櫃就含糊不清,說沒問題鬼才信。
施娘子輕笑搖頭,她若是願成親,早多少年便將自己嫁了,何況是現在,給人續弦更不可能。
池真真倒不害臊,問了王家幾口人,分別多大年紀後,道:“我與姐姐初來乍到,你說這些我記下了,容我們打聽清楚,商量好了再答複。”
“這樣好的人家,還用打聽嗎?”
媒婆一臉急切,大有今日就換庚帖定下成親日子的架式,段氏再忍不住,說道:“方才還說讓我們盡管打聽,怎麽,什麽樣的人家怕打聽!”
媒婆無法,隻得咬咬牙道:“那老身明日再來。”
這般急切,準不是什麽好人家,段氏不緊不慢地道:“起碼得半個月。”
這還是看池真真沒有一口回絕,她才出麵與媒婆打交道,否則方才就攆人出去。
媒婆心急如火,這事成了她能拿不少錢,半個月著實有些長了,商量到最後定了五日的期限。
等把人打發走,施娘子才鬆口氣,避回西廂房看書,段氏有些感慨地將池真真拉到身邊,說道:“我想起咱們在湘陽城的時候,什麽時候能回去瞧瞧就好了。”
那時真真年紀不大,卻已經知道為自己打算,就是運氣不好碰上了檀寧。
池真真笑了笑,沒心沒肺的讓金鶯拿些幹果來邊吃邊聊。
“昨日我在鎮子周遭走了一遍,尋到個極好的地方,那裏靠近河水,林木繁多,剛好可以建起紙坊,隻是那裏是王家的地,你們說巧不巧?”
是挺巧的,段氏問道:“你待如何?”
“我準備明日去見裏長,讓他幫我引薦,與王老爺商量將那塊地買下來,若是他不同意,賃期長一些也可。”
段氏聽得一愣一愣,又是裏長又是賃地,可見真真是真沒把和檀大人的事放在心上。
她看了眼池小誌,讓阿音把他帶過一邊,才與池真真說道:“真真,你若真願意再覓良緣,我那裏可是給你攢著嫁妝的。”
凡與人做外室的女子,再嫁可就難了,段氏從此多了件心事,多多準備嫁妝,真真才能在新夫家活得有底氣。
池真真低頭笑了笑,眉眼中有化不去的哀傷,隻道:“嬸嬸有心了,從前說陪你去看鋪麵,一直沒能成行,嬸嬸可想好做什麽生意了?”
說起這事,段氏麵上有了喜色:“我定了間鋪麵,打算賣些布匹和針頭線腦,能賺多少是多少。”
一開始她心大得很,眼熱茶樓生意好,想著開一間客似雲來豈不發達,如今沒了檀寧做倚仗,她還是保守一些的好。
院子就這麽大,池小誌將耳朵伸得長長地,聞言高聲道:“兒子願為母親分憂,一會兒回去帶我去看鋪子!”
池真真冷笑一聲:“你沒被關夠是吧!好好念你的書!”
池小誌縮回脖子,不敢再言語。
————
第二日一早池真真果然帶了禮物去裏長家,一番遊說後裏長帶著她去了王家拜訪。
玉泉鎮雖小,卻挨著燕京城,鎮上的人並不愁生計,王家更是富得流油,王老爺有兩個兒子,長子已經成家,早早幫家中打理產業,次子便是媒婆給池真真提的好親事,讀書有些天分,兩年前便考了童生。
整個玉泉鎮最氣派的宅院便是王家,門口豎著兩個玉石獅子,守門的小廝認得裏長,請他進去吃茶,至於裏長身邊的美貌女子,卻不知她的身份。
王老爺一聽裏長帶了個年輕女子來拜訪,納悶問道:“會是誰來?”
他換了身見客的衣裳,才現身與裏長寒暄,又笑著問池真真:“你是才搬來玉泉鎮的施家二姑娘吧?”
池真真沒有糾正大家對她的稱呼,直接道明來意:“王老爺,鎮外河邊樹木繁茂,我想同你買下來,不知可否割愛?”
王老爺撓撓頭,想起確實有這麽塊地方,因靠近不知哪位京中貴人的莊園,年年野生野長未叫人去打理。
從未有女子上門商量買賣之事,可她既然是裏長帶來的,想必願為她作保,於是王老爺沒想太多便道:“姑娘想如何做,隻管告訴陳管家即可。”
“多謝,此外還有一件事,昨日貴眷請媒人到我家中,替令公子求親。”她說到此處頓了頓,想看王老爺是何反應。
可憐王老爺根本不知道自家夫人有此安排,再看池真真一臉誠摯,問道:“此事我尚不知,姑娘有話盡管明說。”
“聽說令公子讀書有天分,日後前程不可限量,真真不過是尋常之質,實在有些配不上,且我原先曾結過一門親,後來……不說也罷。”
有些事情不必明說,想必王老爺自然懂她的意思。
王老爺聽明白了,一來人家沒瞧中自己的兒子——姑娘長得太好,怎麽覺得是小兒子配不上她;二來人家也說明自身配不上的緣故,她倒是坦白得緊。
王老爺沒追問別人的私事,將池真真送走後,回房去尋自己的老妻,正好看見王夫人讓下人做了吃食,要給辛苦念書的兒子送去。
王家小公子名珙,自小便愛讀書,這些年下來還算爭氣,考中童生後便發誓要考了秀才以後才成家,王夫人又心疼又著急,便想悄悄給他定下親事。
她算盤打得響,可王老爺給她潑了盆冷水,將池真真今日親自來把親事回了,王夫人也沒生氣,就是有些可惜地道:“怪不得搬到咱們這裏來住,想是真有些難言之隱。”
王珙板著臉走出房,父母親站在他房外說起定親的事,如何還能坐得住,且聽得被人回絕,更不痛快:“娘,你又悄悄提什麽親事?”
王夫人勸道:“這回的不一樣,我瞧那女子生得著實好看,咱們這鎮上的女孩兒沒人比得過,我從未見過那樣美的女子。”
她去燕京城的時候,見過的閨秀也少有那般樣貌。
“書中自有顏如玉,兒說過,考了秀才再說親事。”說罷佛袖回房。
王夫人好脾氣地道:“好好不說不說。”
轉頭又一臉憂心地對王老爺道:“我就怕他考了秀才,又說要中舉之後,不知要等上多久。”
王老爺連忙製止她道:“我兒定會一考就中,頂多不過一年,你莫要胡言亂語。”
王夫人一聽連忙雙手合什,求天上的神仙莫怪她,一定保佑王珙來年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