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重大,咱需要深思熟慮一番。”


    陸知白點頭應道:


    “陛下聖明,此事確需謹慎考量。”


    他是曉得的,朱元璋在重大事情上,向來很謹慎。


    比如設置貴州省,是洪武十五年的事,但是從洪武五年開始,就陸續頒布了許多治黔政策……


    武英殿內一片寂靜。


    朱元璋來回踱步,步伐緩慢。


    他時而握拳,時而歎氣,心中反複權衡著此事的利弊。


    禦製四書五經,重新加標點,此事影響非同小可。


    但是。


    雖然會有一些後果,可哪個想要有所作為的皇帝,能夠拒絕這樣的誘惑呢?


    過了片刻,朱元璋停下腳步,臉色凝重,說道:


    “駙馬啊,此事若成,對於某些個儒生,怕是巨大的衝擊……”


    陸知白麵不改色的說道:


    “陛下,雖有衝擊,但總會有下一代,下下代人成長起來,他們會更親近我們。


    再者,如今這書價昂貴,或者是庸師誤人,阻斷了諸多學子的人生道路,他們原本是有機會成為國之棟梁的。


    若能統籌規劃、堅決推行,定能大興讀書風氣,為我大明培養更多賢才。”


    這雖然是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


    他非常清楚,朱元璋是想用這個來加強皇權。


    至於他自己,則是為了推廣科學技術,要先清掃一些思想障礙。


    推廣科技的根本目的,則是為了國富民強,在全世界有更多話語權,避免前世的屈辱近代史!


    朱元璋又沉思良久後,緩緩說道:


    “朕再思量思量……此事若行,必當謹慎為之。還須得找穩妥可靠的人來辦……”


    陸知白拱手道:“陛下英明,兒臣靜待陛下聖裁。”


    這事兒很得罪人,自然不可能讓他來辦。


    他也沒有這個威望和時間。


    陸知白覺得,這個倒黴蛋大概會是宋濂吧。


    誰讓他在文人中威望極高呢。


    哪怕已經退休致仕,每年還特許上京來,給皇帝請安。


    既然有用,那宋濂大概就不會被胡惟庸牽連吧?


    不過,這都不關陸知白的事。


    他稍微有些走神,就聽朱元璋突然開口問道:“你有表字嗎?”


    陸知白想了想,張口道:“我……”


    他當然是有的啦。


    朱元璋卻擺手,不想聽,霸道的說:“朕給你取個字吧!”


    思索片刻,老朱說:“就叫延年吧。”


    身康體健,延年益壽。


    陸知白拱手謝恩,露出微笑。


    他心想,巧了,你咋知道我能給大明續命?


    朱元璋望著他,也是笑眯眯的,竟然一副慈祥之色。


    老朱心中在想,好小子,可要好好活著,當咱朱家的傳家寶啊!


    陸知白該說的都說了,接下來如何決策,不是他要管的。


    陸知白輕咳一聲,問道:


    “陛下預覽,我這書,可以發行嗎?”


    朱元璋這才想起手中的書。


    低頭一看那《皇孫秘聞錄》的封麵,仍然覺得紮眼。


    他好笑的問道:“這書究竟叫什麽名字?”


    陸知白回答說:“就叫,《讓皇帝改名四次的書》……吧。”


    朱元璋:“……”


    他擺了擺手,一副無力多管的樣子,說:


    “隨便你,書名不準再牽扯到皇孫了。”


    陸知白領命而去。


    朱元璋站在殿中,仍是在反複踱步,心中似有千軍萬馬奔騰。


    隻不過,踱了一陣子,老朱忍不住露出睥睨天下、顧盼自雄的神色來……


    得到了老朱的許可之後,陸知白高興起來,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備第一本新書的印刷與發售。


    這批書並不多,他隻打算印刷三千本,先探探情況。


    當然了,以他的營銷水平,這點書絕對是一賣而空。需要注意的是讀者評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