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知白對朱元璋的憤怒與不滿,頗為理解。


    隻因大明建國伊始,對於安南和高麗等國極為信任,冊封其為藩屬國。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既然視作自己人,自然要一體祭祀。


    故而製作了安南、高麗等國山川河流的模型,與大明的山川河流一同供奉、祭祀。


    甚至,派遣使者前往他們的國家,實地祭祀山川河流。


    如此信任禮遇,換來的卻是高麗與故元交好!


    這般打臉,著實令人惱怒不已。


    隻是,當下朱元璋無暇收拾高麗,他尚有諸多事務纏身。


    論及重要程度,高麗恐怕還排在倭國之後……


    陸知白說道:


    “誠然。天下怎會有如此不知廉恥之人?


    其他國家皆知恩圖報,謹遵約定,愈發襯得他們是小人行徑了。


    陛下往後切不可信三韓之地。他們反複無常,隻看重利益多寡。稍有不如意,便會再度背叛。”


    朱元璋點了點頭,對於高麗那些人的情況,他看得遠比陸知白更為透徹。


    朱元璋不由得幽幽歎了口氣,說道:


    “還是要好好經略遼東啊……”


    遼東的情況極為複雜,並非建立了衛所,就能實現絕對統治。


    陸知白道:


    “陛下,咱們還是談談造船之事吧。”


    他先把醜話說在前頭:


    “此乃一項浩大工程,而且絕不可偷工減料,恐怕所需花費不菲。”


    朱元璋聽後麵色如常,鄭重說道:


    “即便如此,也必須建造。”


    他略作思索,接著說:


    “若要造大海船,第一批數量不宜過多,百來艘便足矣。往後有了錢財,再行建造。”


    陸知白連連點頭。


    現今有多少資金便辦多少事,沒必要囤積過多船隻。


    起碼在明朝洪武年間,這些大船前往東南亞耍耍,是不成問題的。


    於是朱元璋批複道:


    “工部遣官,督太倉、鎮海、蘇州三衛水師官軍,造海船一百六十六艘,以備海運!”


    一旦開始造船,便意味著出海計劃終於步入正軌。


    接下來隻需靜候大船完工即可。


    陸知白欣喜異常,隻覺成功在望,計日程功!


    但他也不能隻是幹等著,於是略作思索,說道:


    “兒臣打算組織一批工匠,前往水師衛所那邊學習造船手藝,順便幫忙幹活。”


    這般提議,意在培養更多船工,朱元璋自然不會拒絕。


    隻不過,若要派人,需在工部登記備案。


    且必須是身家清白、無案底的良民,斷不能什麽阿貓阿狗都派過去。


    陸知白自是應承下來。


    隨後,將此事轉交於餘文昇,自己則歸家去了。


    這天夜裏,不知怎的,他竟久違的做了一個逼真至極的夢!


    清晨醒來,不免有些恍惚,回味不已。


    其實這段時日,他雖也會做夢,但大多是自己刻意回想往昔看過的一些書籍、資料等等。


    像這般的預知夢,是許久未曾有過了。


    這一回,他夢到在寧波那邊來了一位外商,乃是從渤泥國而來,名喚黃如琢。


    夢中,黃如琢身上攜帶著木薯!


    並且,他還掏出一個煮熟的小圓番薯,大口吃掉了!


    陸知白夢醒之後,憶起這一幕,猛地一拍大腿,恨不能即刻將此人擒獲在手,再把番薯摳出來。


    那可是番薯啊!


    一種高產的主糧。


    糧食何其重要,糧足就有更多人口,有人口就有生產力和軍隊,國家就富強起來了……


    至於那木薯,雖有毒性,但經煮沸處理後亦可食用。


    在二十一世紀,仍供養著世界上的六億人口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