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旅大·借花獻佛
蘇泰離開咖啡館時,窗外的細雨還沒有停。
他冒雨沿著小巷,快步疾行了片刻,便照例回到廣場東南角的民政署大樓。
黃昏傍晚,雲淨天空。
闖虎從旅館趕過來,跟江連橫交班踩點,公署職員也陸續離開大樓,三五成群,緩步走下門口的石階。
蘇泰拖著一根細長的辮子,在人群中顯得格外紮眼,想不注意都很難。
民國新立,發辮難剪。
大總統強令剪辮,推行了四年,至今仍然有人留著辮子,可留了辮子,還能在公署當差,卻是著實罕見。
怎奈關東州是“國中之國”,小東洋用人,隻管聽話就行,哪管他留不留辮子。
江連橫摟著闖虎,低聲吩咐了幾句,接著便轉過身,隻橫穿一條街,便回到了廣場南側的大和旅館。
……
下午五點半,洋人樂隊還沒來,餐廳裏有些冷清,彼此說話時,帶了點回聲,似有若無。
江連橫和趙國硯相對而坐,一邊吃著晚飯,一邊談起奉天傳回來的消息。
宗社黨的軍火被截獲,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根據在港口倉庫裏聽到的消息,江連橫推測,宗社黨最初的設想,應該是依靠蒙人的馬隊和招募的胡匪,分別從南北兩麵,夾擊奉天,複國大清。
不過,由於支援蒙匪的軍火遭竊,更兼張老疙瘩官運高升,從而推遲了“勤王複國”的既定計劃。
大連這邊,偽裝成港口搬運工的“勤王軍”,原本已經整裝待發,竟也“莫名其妙”地耽擱下來。
凡此種種連鎖反應,早已遠遠超出江連橫的預期。
此等軍國大事,看似遙不可及,卻也存於微末之間。
“道哥,你這次可真是立了一件大功!”趙國硯用手指敲打著桌麵,悄聲說,“整整四十七大車的軍火,勻吧勻吧,快夠裝備一個旅了!”
江連橫點點頭:“差不多,主要是老張的部隊,很多都不滿編,而且底子太差。”
趙國硯頓了頓,問:“哥,你有點兒太淡定了吧?”
“不淡定還能咋的,放兩串兒鞭?”江連橫反問,“我來這,是要平了榮五,其他的都是錦上添花。”
“那倒是!不過,有了這份兒功勞,咱們以後在奉天,也能立得更穩!”
“未必!”江連橫撇了撇嘴說,“畢竟,這消息不是我當麵告訴老張的,中間倒了幾手,就算再有功勞,也算不到咱家頭上了。”
情報,確實是江連橫意外獲得的,但他並不確定,這份情報是否隻有他自己知道;就算隻有他自己知道,隻要是從別人的口中說出去,那就成了別人的,事後再去邀功,便討人厭了。
道理誰都明白!
可事兒放在誰身上,誰都覺得憋屈。
趙國硯輕歎一聲,搖頭道:“唉!可惜了!”
“不可惜,閻王小鬼,都是靠山。”江連橫倒是覺得無所謂,“事兒過去了,就拉倒,我要是成天磨磨唧唧的,淨合計這些,那不用幹別的了。”
趙國硯沉默無話。
他知道江連橫所言在理,世事也正是如此,可思來想去——媽的,還是覺得很憋屈!
“對了,李正那邊什麽情況?”江連橫忽然問。
當日離開軍火倉庫以後,他曾安排賽冬瓜和豆腐乳留在港口附近,用以及時了解李正等人的動向。
趙國硯回過神來,忙說:“下午的時候,我去找過他們,宗社黨那批軍火被截了,港口那邊也恢複了原樣,沒什麽動靜,原先調去的軍官,也都陸續撤走,但李正他們已經不想再待下去了,還說——”
“讓我給他們結清好處?”江連橫打斷道。
“對!”趙國硯點了點頭,好奇地問,“哥,你到底答應給他們多少錢?”
“不少!”江連橫含混地說。
趙國硯一聽這話,頓時不敢問了——道哥花錢,向來大手大腳,要是連他都覺得不少,必定是一筆巨款。
不過,李正答應帶人過來,最初的時候,卻不是為了錢,或者說不是純粹為了錢,而是江連橫答應幫他爭當山頭上的“大櫃”,其餘胡匪跟隨而來,也是因為宗社黨向他們許諾了高官厚祿。
誰曾想,等胡匪到了大連,宗社黨為了掩人耳目,竟將他們偽裝成港口搬運工。
仗,是一天沒打!活,是一天沒落!
高官厚祿,更是望塵莫及。
弟兄們人心浮動,想要溜之大吉,江連橫為了得到宗社黨的動向,這才答應出錢、出槍,以作安撫。
可胡匪到底是胡匪,不是力工,打家劫舍的人,哪有安分守己的,眼下便又開始有逃回山上的衝動了。
江連橫聞言笑了笑,卻說:“待會兒,讓你那倆崽子去告訴二驢他們,咱的買賣,馬上開張,讓他們不用在那熬了。李正的話——你問問他,砸窯去不去。”
“砸窯?”趙國硯愣了一下,“道哥,你找著榮五爺了?”
江連橫點點頭:“快樂!今天下午,我在咖啡館裏,聽那個蘇泰說,榮五爺這兩天要去旅順。”
“那你答應給二驢他們的錢呢?”趙國硯提醒道,“那幫胡子,成天跟催命鬼似的,要是拿不著錢,他們肯定不會走,別到時候反過來給咱們攪局。”
“錢嘛——”
江連橫的話,剛說到一半,人卻忽地怔住,卻見餐廳外的樓梯上,突然走下來三個東洋軍官。
見狀,趙國硯也連忙轉身看過去。
兩人在大和旅館已經住了幾天,常來常往,臉熟的不少,對這三名東洋軍官自然印象頗深。
這三個小東洋,初來旅館時,胸有成竹,意氣風發,似乎是要做什麽撼天動地的大事,可今天看起來,臉色卻愈發陰沉、凝重,及膝的軍靴“哢哢”地踩在大理石磚上,顯出幾分匆忙。
東洋大佐走在最前麵,看上去更是焦急惱怒,不停地用東洋話低聲訓斥隨從。
江連橫自從見到他們那天開始,便疑心他們是宗社黨“勤王軍”的指揮官,奈何自己學識有限,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也就不便妄下論斷。
這時候,江連橫突然想起久違的張大詩人。
張大哥的詩雖然不怎麽樣,但二十郎當歲的人,能一邊幫毛子修鐵路,一邊自學俄國話,這人便不簡單。
“藝多不壓身呐!”江連橫喟歎著說,“我要是能聽懂東洋話就好了。”
話音剛落,隻見餐桌旁忽地閃過一道白影。
“他們說的是,要去旅順。”
江連橫和趙國硯聞聲一怔,歪過腦袋,打眼一看,卻是身穿白襯衫、打著黑領結的服務生康徵!
“嗬!兄弟,你還能聽懂東洋話?”趙國硯驚道。
如今,江連橫和薛應清“連旗”,眼前的康徵,便也算得上半個自己人了。
“這不是很正常麽,我要是不懂點東洋話,怎麽能在大和旅館當服務生?”康徵一邊將托盤上的餐食擺在桌麵上,一邊若無其事地輕聲說,“時代變了,在線上跑的,也得與時俱進呐!”
這話真真是沒毛病!
吃葛念的老騙子,文化水平的高低,便決定了其生意的上限。
要是沒文化,頂多也就騙騙村東頭兒的傻大娘,仨瓜倆棗的,沒啥意思,非得梳個板板正正的小分頭,戴副金絲邊的眼鏡,張嘴雷迪斯,閉嘴磚頭曼,那才能勾了貴婦人的心,才能火穴大轉。
金點的算命先生,還得熟讀《易經》、《葬經》呢!
肚子裏有貨,到哪都不吃虧!
當然,康徵的東洋話,也談不上精通,但日常白話兩句,您猜怎麽著,根本難不住他!
不過,他倒不是特意來給兩人充當翻譯,而是借著上菜的工夫,幫掌櫃的薛應清傳個話兒。
“點子不來大連了,改去旅順,掌櫃的讓我跟伱說一聲,怕你下午在咖啡廳沒聽清。”
江連橫應了一聲,卻說:“兄弟,麻煩幫我轉告你們掌櫃的,我當時真的巴不得自己是個聾子!”
趙國硯愣愣地問:“道哥,下午咋了?”
“別提!我臊得慌!”
康徵心裏猜出個大概,笑了笑便說:“知道就好,兩位還需要點什麽不?”
江連橫左右看了看,便壓低了聲音問:“我想問問,你們局成以後,那臭點子,你們還要不要?”
問的是蔡耘生。
康徵眉心一皺,反問:“局都成了,還要點子幹啥?”
“那你把他留給我吧!”江連橫笑嘻地說,“再刮刮油水。”
康徵有些詫異,心說莫不是要搞“通天藍”?
所謂“通天藍”,即是把點子騙了個底掉,什麽都不留,線上的合字,通常都不願意這麽幹。
倒不是說他們良心未泯,而是“通天藍”,是要把點子騙個傾家蕩產,往死路上逼。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人要是逼急了,不是自殺,就是殺人!
正因如此,線上的合字多半見好就收,除非有仇,否則不下“通天藍”。
江連橫卻笑著搖搖頭,說:“我是吃橫把兒的,不來你們這一套,我是要送個人情。”
趙國硯一聽,立時心下了然。
剛想要說什麽,江連橫卻早已忘了這茬兒,隻是磚頭看向大和旅館的旋轉門,神情陡然嚴肅起了來。
“嘶!他們也要去旅順……”
(本章完)
蘇泰離開咖啡館時,窗外的細雨還沒有停。
他冒雨沿著小巷,快步疾行了片刻,便照例回到廣場東南角的民政署大樓。
黃昏傍晚,雲淨天空。
闖虎從旅館趕過來,跟江連橫交班踩點,公署職員也陸續離開大樓,三五成群,緩步走下門口的石階。
蘇泰拖著一根細長的辮子,在人群中顯得格外紮眼,想不注意都很難。
民國新立,發辮難剪。
大總統強令剪辮,推行了四年,至今仍然有人留著辮子,可留了辮子,還能在公署當差,卻是著實罕見。
怎奈關東州是“國中之國”,小東洋用人,隻管聽話就行,哪管他留不留辮子。
江連橫摟著闖虎,低聲吩咐了幾句,接著便轉過身,隻橫穿一條街,便回到了廣場南側的大和旅館。
……
下午五點半,洋人樂隊還沒來,餐廳裏有些冷清,彼此說話時,帶了點回聲,似有若無。
江連橫和趙國硯相對而坐,一邊吃著晚飯,一邊談起奉天傳回來的消息。
宗社黨的軍火被截獲,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根據在港口倉庫裏聽到的消息,江連橫推測,宗社黨最初的設想,應該是依靠蒙人的馬隊和招募的胡匪,分別從南北兩麵,夾擊奉天,複國大清。
不過,由於支援蒙匪的軍火遭竊,更兼張老疙瘩官運高升,從而推遲了“勤王複國”的既定計劃。
大連這邊,偽裝成港口搬運工的“勤王軍”,原本已經整裝待發,竟也“莫名其妙”地耽擱下來。
凡此種種連鎖反應,早已遠遠超出江連橫的預期。
此等軍國大事,看似遙不可及,卻也存於微末之間。
“道哥,你這次可真是立了一件大功!”趙國硯用手指敲打著桌麵,悄聲說,“整整四十七大車的軍火,勻吧勻吧,快夠裝備一個旅了!”
江連橫點點頭:“差不多,主要是老張的部隊,很多都不滿編,而且底子太差。”
趙國硯頓了頓,問:“哥,你有點兒太淡定了吧?”
“不淡定還能咋的,放兩串兒鞭?”江連橫反問,“我來這,是要平了榮五,其他的都是錦上添花。”
“那倒是!不過,有了這份兒功勞,咱們以後在奉天,也能立得更穩!”
“未必!”江連橫撇了撇嘴說,“畢竟,這消息不是我當麵告訴老張的,中間倒了幾手,就算再有功勞,也算不到咱家頭上了。”
情報,確實是江連橫意外獲得的,但他並不確定,這份情報是否隻有他自己知道;就算隻有他自己知道,隻要是從別人的口中說出去,那就成了別人的,事後再去邀功,便討人厭了。
道理誰都明白!
可事兒放在誰身上,誰都覺得憋屈。
趙國硯輕歎一聲,搖頭道:“唉!可惜了!”
“不可惜,閻王小鬼,都是靠山。”江連橫倒是覺得無所謂,“事兒過去了,就拉倒,我要是成天磨磨唧唧的,淨合計這些,那不用幹別的了。”
趙國硯沉默無話。
他知道江連橫所言在理,世事也正是如此,可思來想去——媽的,還是覺得很憋屈!
“對了,李正那邊什麽情況?”江連橫忽然問。
當日離開軍火倉庫以後,他曾安排賽冬瓜和豆腐乳留在港口附近,用以及時了解李正等人的動向。
趙國硯回過神來,忙說:“下午的時候,我去找過他們,宗社黨那批軍火被截了,港口那邊也恢複了原樣,沒什麽動靜,原先調去的軍官,也都陸續撤走,但李正他們已經不想再待下去了,還說——”
“讓我給他們結清好處?”江連橫打斷道。
“對!”趙國硯點了點頭,好奇地問,“哥,你到底答應給他們多少錢?”
“不少!”江連橫含混地說。
趙國硯一聽這話,頓時不敢問了——道哥花錢,向來大手大腳,要是連他都覺得不少,必定是一筆巨款。
不過,李正答應帶人過來,最初的時候,卻不是為了錢,或者說不是純粹為了錢,而是江連橫答應幫他爭當山頭上的“大櫃”,其餘胡匪跟隨而來,也是因為宗社黨向他們許諾了高官厚祿。
誰曾想,等胡匪到了大連,宗社黨為了掩人耳目,竟將他們偽裝成港口搬運工。
仗,是一天沒打!活,是一天沒落!
高官厚祿,更是望塵莫及。
弟兄們人心浮動,想要溜之大吉,江連橫為了得到宗社黨的動向,這才答應出錢、出槍,以作安撫。
可胡匪到底是胡匪,不是力工,打家劫舍的人,哪有安分守己的,眼下便又開始有逃回山上的衝動了。
江連橫聞言笑了笑,卻說:“待會兒,讓你那倆崽子去告訴二驢他們,咱的買賣,馬上開張,讓他們不用在那熬了。李正的話——你問問他,砸窯去不去。”
“砸窯?”趙國硯愣了一下,“道哥,你找著榮五爺了?”
江連橫點點頭:“快樂!今天下午,我在咖啡館裏,聽那個蘇泰說,榮五爺這兩天要去旅順。”
“那你答應給二驢他們的錢呢?”趙國硯提醒道,“那幫胡子,成天跟催命鬼似的,要是拿不著錢,他們肯定不會走,別到時候反過來給咱們攪局。”
“錢嘛——”
江連橫的話,剛說到一半,人卻忽地怔住,卻見餐廳外的樓梯上,突然走下來三個東洋軍官。
見狀,趙國硯也連忙轉身看過去。
兩人在大和旅館已經住了幾天,常來常往,臉熟的不少,對這三名東洋軍官自然印象頗深。
這三個小東洋,初來旅館時,胸有成竹,意氣風發,似乎是要做什麽撼天動地的大事,可今天看起來,臉色卻愈發陰沉、凝重,及膝的軍靴“哢哢”地踩在大理石磚上,顯出幾分匆忙。
東洋大佐走在最前麵,看上去更是焦急惱怒,不停地用東洋話低聲訓斥隨從。
江連橫自從見到他們那天開始,便疑心他們是宗社黨“勤王軍”的指揮官,奈何自己學識有限,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也就不便妄下論斷。
這時候,江連橫突然想起久違的張大詩人。
張大哥的詩雖然不怎麽樣,但二十郎當歲的人,能一邊幫毛子修鐵路,一邊自學俄國話,這人便不簡單。
“藝多不壓身呐!”江連橫喟歎著說,“我要是能聽懂東洋話就好了。”
話音剛落,隻見餐桌旁忽地閃過一道白影。
“他們說的是,要去旅順。”
江連橫和趙國硯聞聲一怔,歪過腦袋,打眼一看,卻是身穿白襯衫、打著黑領結的服務生康徵!
“嗬!兄弟,你還能聽懂東洋話?”趙國硯驚道。
如今,江連橫和薛應清“連旗”,眼前的康徵,便也算得上半個自己人了。
“這不是很正常麽,我要是不懂點東洋話,怎麽能在大和旅館當服務生?”康徵一邊將托盤上的餐食擺在桌麵上,一邊若無其事地輕聲說,“時代變了,在線上跑的,也得與時俱進呐!”
這話真真是沒毛病!
吃葛念的老騙子,文化水平的高低,便決定了其生意的上限。
要是沒文化,頂多也就騙騙村東頭兒的傻大娘,仨瓜倆棗的,沒啥意思,非得梳個板板正正的小分頭,戴副金絲邊的眼鏡,張嘴雷迪斯,閉嘴磚頭曼,那才能勾了貴婦人的心,才能火穴大轉。
金點的算命先生,還得熟讀《易經》、《葬經》呢!
肚子裏有貨,到哪都不吃虧!
當然,康徵的東洋話,也談不上精通,但日常白話兩句,您猜怎麽著,根本難不住他!
不過,他倒不是特意來給兩人充當翻譯,而是借著上菜的工夫,幫掌櫃的薛應清傳個話兒。
“點子不來大連了,改去旅順,掌櫃的讓我跟伱說一聲,怕你下午在咖啡廳沒聽清。”
江連橫應了一聲,卻說:“兄弟,麻煩幫我轉告你們掌櫃的,我當時真的巴不得自己是個聾子!”
趙國硯愣愣地問:“道哥,下午咋了?”
“別提!我臊得慌!”
康徵心裏猜出個大概,笑了笑便說:“知道就好,兩位還需要點什麽不?”
江連橫左右看了看,便壓低了聲音問:“我想問問,你們局成以後,那臭點子,你們還要不要?”
問的是蔡耘生。
康徵眉心一皺,反問:“局都成了,還要點子幹啥?”
“那你把他留給我吧!”江連橫笑嘻地說,“再刮刮油水。”
康徵有些詫異,心說莫不是要搞“通天藍”?
所謂“通天藍”,即是把點子騙了個底掉,什麽都不留,線上的合字,通常都不願意這麽幹。
倒不是說他們良心未泯,而是“通天藍”,是要把點子騙個傾家蕩產,往死路上逼。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人要是逼急了,不是自殺,就是殺人!
正因如此,線上的合字多半見好就收,除非有仇,否則不下“通天藍”。
江連橫卻笑著搖搖頭,說:“我是吃橫把兒的,不來你們這一套,我是要送個人情。”
趙國硯一聽,立時心下了然。
剛想要說什麽,江連橫卻早已忘了這茬兒,隻是磚頭看向大和旅館的旋轉門,神情陡然嚴肅起了來。
“嘶!他們也要去旅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