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千萬不能衝動,我們才剛到滬上,很多情況還不了解,逞一時之快絕對沒有好處!”


    “剛才那癟三說話不幹淨,麵子是該找回來,但‘三大亨’畢竟是地頭蛇,這事兒還得從長計議。”


    離開張家公館,江連橫抹身就走,順著街巷朝江邊漫步溜達,頭也不回,話也不說。


    他走了一路,劉雁聲和溫廷閣便跟在後頭勸了一路。


    如果說,黃探長和杜老板的輕慢,還可以歸結於未交實底所造成的誤會,忍一忍,勉強能接受。


    那麽,在張公館門前的遭遇,就純粹是仗勢欺人了。


    無論保鏢的話是否出於張小林的本意,既然是從張公館裏說出來的,當家的就得負責到底。


    這是規矩。


    劉雁聲和溫廷閣當然也很窩火,可冷靜下來以後,一番權衡利弊,最後該勸還是要勸。


    無奈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江連橫愣是一言不發,隻管悶頭走路。


    見狀,劉雁聲連忙快步跟過來,好言勸道:“東家,小不忍則亂大謀,一條看門狗而已,我們不能為了跟他置氣而亂了計劃呀!”


    “別他媽墨跡了!”


    江連橫驀地停下腳步,轉過頭來,神情不滿地看向劉雁聲和溫廷閣。


    “我養你倆,不是讓你們勸我消消氣的,而是讓你們給我出主意的,能明白不?”


    這話仿佛一記耳光,狠狠地抽在劉雁聲和溫廷閣的臉上。


    兩人頓覺麵紅耳赤,不自覺地垂下腦袋,悶聲道:“明白了,東家。”


    江連橫不是頭一天混江湖了,骨子裏那股橫勁兒掩藏得很好,知道什麽時候該藏鋒,什麽時候該亮劍,當然也深諳謀定而後動的道理。


    他要的是“謀”,而非“切莫衝動”之類的屁話。


    溫廷閣向來急於表現,當即自告奮勇道:“東家,要不我去踩踩盤子,摸摸張小林的底?”


    江連橫搖了搖頭,似乎有點失望。


    “拉倒吧,張小林隻能算是後話,先去碼頭那邊溜達溜達再說。”


    “可是,‘三大亨’這邊還沒擺平,我們現在就算去了碼頭,也不知道該找誰,誰能信得過呀!”劉雁聲思忖道,“要不,還是等晚上再問問石連城和席文釗吧?”


    江連橫冷哼兩聲,卻說:“我還就不信了,十裏洋場這麽個‘兩界三管’的地方,全都得等著三個小癟三說上句才能辦事兒。”


    聞言,劉雁聲和溫廷閣也不便再勸,隻好悶頭跟在東家身後,快步朝著外灘碼頭走去。


    至於江連橫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他們也不得而知。


    隻有一點可以肯定:江連橫記住了那保鏢的長相,並大致掌握了張公館的宅院布局。


    火並?


    不,江連橫沒這種打算。


    他雖然未必比張小林有錢,卻也身價不菲,不遠萬裏跑來滬上玩命,這事無論怎麽看都有點彪。


    但梁子已經結下了,這口惡氣不出不行,否則容易影響身心健康。


    江連橫拎得清主次,眼下隻有一個念頭——先辦公事,再了私怨。


    不過,如果能一舉兩得,那當然是最好的結果。


    …………


    時值晌午,租界外灘。


    黃浦江兩岸喧囂熱鬧,貨輪的汽笛聲震耳欲聾。


    放眼望去,但見千帆林立,百舸爭流,果真是遠東第一大港,仿佛連江水也跟著沸騰了起來。


    江連橫三人先到法租界碼頭,隨後沿江岸朝南,奔著老城廂的方向,一路走馬觀花,不疾不徐。


    這些年來,江連橫早已熟悉了密探的路數。


    消息最靈通的地方,無外乎兩處:一處是爺們兒最多的碼頭,一處是娘們兒最多的娼館。


    三人經過商議,當即決定:白天看看黃浦江碼頭,打探風聲;晚上逛逛滬上大世界,體察民情。


    碼頭有大有小,功能也各不相同。


    除了鐵皮火輪外,更多的是木質貨船,烏篷船、小舢板、聯排竹筏,各式各樣,滿載貨物而來。


    岸邊大大小小的貨棧、倉庫、商鋪,一眼望不到盡頭。


    成千上萬的碼頭工人,皮膚曬成了焦糖色,身穿坎肩,扛著貨物來來往往。


    數不盡的小商小販混跡其中,扯開嗓門兒,大聲叫賣。


    滬上報童的叫賣聲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他們往往連帶著價錢和內容一起喊:


    “兩個銅鈿要看到粵漢鐵路大罷工啦!”


    “三個銅鈿要看到證券交易所經營狀況啦!”


    臨近華界,也就是十六鋪碼頭附近,江連橫興起買了一份《外灘新聞報》。


    說是新聞報,實際更像是份娛樂報。


    版麵上沒有任何國內外的社會要聞,內容多半是黃浦江各個碼頭的輪渡時間表、百貨公司的促銷活動、風月場所的宣傳廣告、以及滬上名流的桃色緋聞。


    本地人懶得看,外地人倒是可以借此快速了解十裏洋場的風物概況。


    江連橫恰好走累了,於是就在岸邊找了家露天茶肆,打算喝點茶水看看報,稍稍休整片刻。


    未曾想,他剛一坐下來,身後便傳來一陣咿咿呀呀的哼唱聲。


    扭臉一看,卻見不遠處有個二十來歲的挨個兒寸頭,手裏拿把三弦兒,一邊撥弄一邊鬼哭狼嚎。


    他唱的不是地方小曲兒,而是報紙上的新聞,跟北方說野書的一樣,把這事兒當成是糊口的生意來做。


    碼頭工人認字兒的極少,說野書、念報紙、唱新聞,確實算得上是份能耐。


    可惜他唱得實在太差,句句都不著調,嗓子又啞,動靜還大,跟鋸木頭似的,讓人聽了心煩意亂。


    在路邊坐了小半天兒,一分錢沒掙著,淨挨罵了。


    即便這樣,他還是不肯走,仍然在那自顧自地唱個沒完。


    江連橫皺著眉頭,忍無可忍,終於抬手招呼道:“哎,兄弟,別尋摸了,叫的就是你,過來過來!”


    小寸頭一愣神,左右看了看,確信對方是在叫自己以後,這才茫然地拎著板凳走過來,討好地笑了兩下。


    “老板,儂剛才是叫我不啦?”


    “你一天能掙多少錢?”江連橫劈頭蓋臉地問。


    “呃……”小寸頭眨了眨眼,旋即笑著伸出手,“有多有少,勉強生活嘛,多謝老板賞錢。”


    江連橫合上報紙,轉而從懷裏摸出一枚銀元,說:“拿著,賞你了,換個地方唱去,越遠越好。”


    小寸頭看見現大洋,頓時麵露喜色,接過賞錢,連聲道謝,可正要走時,忽然眼珠一轉,卻又抹了回來。


    “這位老板,我聽儂的口音,應該是從北方來的吧?”


    他一邊說,一邊自顧自地坐下來,可屁股剛落在長條凳上,竟又觸電似地彈了起來,假惺惺地笑著問:


    “老板,我是可以坐下來的吧?”


    “你隻要別再唱了,就算把我扔進黃浦江裏也行。”江連橫淡淡地說。


    小寸頭尖聲笑道:“哦喲,老板儂還蠻滑稽的哩,一看就是從京城來的,京城人都這麽幽默。”


    江連橫麵無表情,拍了拍小寸頭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勸說道:“兄弟,你要是實在聽不出來,就別硬整了。”


    “啊?”小寸頭有點尷尬,“儂不是京城來的啊?”


    “伱有事兒麽?”江連橫反問。


    “不不不,也沒別的事啦,我是看老板出手闊綽,想必是來阿拉滬上做生意的,是第一次來這裏吧?”


    “確實,讓你給猜著了。”


    江連橫無意隱瞞,而且本就想要找人打聽打聽碼頭上的情況,像眼前這位天天唱新聞的人必定消息靈通。


    小寸頭聞言,立馬換上一副嚴肅的神情,煞有介事地說:“啊呀,老板,這樣的話,可要多加小心啦,滬上雖然繁華,但到處都是騙子,專門坑害這些外地人,給阿拉滬上人丟臉。”


    三人齊聲笑了笑:“還有這事兒呐?”


    “那是當然,那些小癟三騙起人來,可是不得了的哦!”小寸頭邊說邊拍了兩下胸脯,“不過,三位老板既然碰見了我,那就不用再擔心了,我給儂當向導,價錢好商量。”


    “哦?這麽說的話,兄弟對碼頭上的情況,還挺了解?”江連橫笑著問。


    “二十年。”小寸頭伸出兩根手指,信誓旦旦道,“我是喝著黃浦江水長大的,浪蕩江湖二十年,看看這碼頭上,哪個不曉得我申世利的大名,不瞞你們說,我還是青幫的人哩!”


    “謔,原來是在幫的江湖中人,失敬失敬。”


    “噓——”


    申世利連忙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左右看了看,似乎有點疑神疑鬼,忽然壓低了聲音提醒道:


    “老板,儂可千萬不要聲張,阿拉青幫人是不好隨便暴露身份的,理解一下,理解一下。”


    江連橫三人互相看了看,都覺得這小子是在瞎吹。


    申世利不管那些,這會兒已然代入了向導的角色,人從凳子上站起來,一手掐著腰,另一隻手朝著江麵一橫,自顧自地報起了各個碼頭、貨棧、倉庫的名號,叨叨叨一長串兒,聽起來簡直像團春的貫口兒。


    江連橫聽他說的頭頭是道,也不再糾結他到底是不是青幫成員,隻管順著他的手指看向江岸碼頭。


    這一看不要緊,竟猛然間發現,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南邊竟聚集了三四十號碼頭工人,此刻正氣勢洶洶地朝這邊的碼頭緩緩逼近。


    於此同時,申世利的“貫口兒”也隨即停了下來。


    江連橫轉過頭問:“兄弟,這是什麽情況?”


    “冊呐!”申世利咒罵一聲,連連後退道,“老板,趕緊起來往後邊站一站,他們這是要開打啦!”


    “開打?”江連橫並未急著站起身,反而有些困惑道,“十裏洋場的碼頭不是都歸‘三大亨’管麽,敢情他們仨之間也有內鬥?”


    沒人回答他的問題。


    轉過頭來,申世利早已遠遠地跑開,躲在堤岸上衝江連橫等人瘋狂招手。


    “老板,不要命啦!他們動起手來像瘋子一樣,儂穿得那麽好,當心被當成碼頭經理給打啦!”


    申世利那邊喊得正急,茶攤的老板也趕忙跑過來,著急忙慌地收拾茶壺、茶碗,嘰裏呱啦地朝江連橫三人擺手:“老板,儂不要再飲茶啦,趕緊跑開!”


    劉雁聲也跟著起身道:“東家,我們別跟著湊熱鬧了,免得等下被人誤傷。”


    江連橫點了點頭,並未執拗,隻是一邊往河岸上走,一邊忍不住頻頻回身張望。


    一方麵是碰見熱鬧就像賣呆兒;另一方麵也是想看清當前的狀況。


    說話間,碼頭上已然風起雲湧,亂作一團。


    前來挑事兒的三四十號碼頭工人步步緊逼,聲勢不小,可近處的幾個碼頭似乎是同出一家,工頭見來者不善,立時站在木墩子上呼朋引伴,眨眼之間,便匯集了六七十號碼頭工人,寸步不讓。


    隻見雙方人馬越靠越近,直到兵戈互撥的地步時,才將將停了下來。


    此時,江連橫三人已經退至堤岸。


    人在高處,雙方的形勢自是一目了然。


    申世利到了安全距離,立馬換上看戲的神情,眼睛裏冒出亮光,興致勃勃地說:“要打了,要打了!”


    “這種事兒很常見麽?”江連橫隨口問道。


    “自從‘三大亨’起家以後,就不怎麽常見了。”申世利解釋道,“不過最近很常見,隔三差五就要打!”


    江連橫撇了撇嘴:“這麽說的話,那‘三大亨’其實也不咋地呀!”


    “啊呀,老板,儂沒聽過一句話,赤腳不怕穿鞋的嘛!”申世利抬手指向遠處,“喏,儂看看,人家皖省那邊來的大佬,哦喲,要錢不要命的啦,這樣的人哪個不怕?”


    江連橫循著申世利手指的方向看過去。


    卻見那三四十號碼頭工人的身前,站著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身材不高,有點瘦弱,雖然隔得太遠,看不清那人的五官相貌,但卻能清楚地看見他臉上戴著一副圓形眼鏡,盡管看起來像個書生,手裏卻提著一柄鋒利的宣花板斧,烈日之下,鋒刃徹骨。


    江連橫拍了拍申世利的肩膀,揚了揚下巴,問:“哎,你不是浪蕩江湖二十年麽,對麵領頭的那人是誰?”


    “他?哦喲,那可是了不得的亡命徒哩!”


    申世利撇著一張嘴,心有餘悸地說:


    “伊是皖省來的王老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江湖二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征子有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征子有利並收藏民國江湖二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