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淮的誕生是先帝自詡風流帝王時的一段故事。那時的後宮中,太後與太妃雙姝爭豔,掩去了宮中其他女子的光彩。但是對於堂堂帝皇而言,他坐擁天下,所有的如花美眷都是供他拈指采擷的朝露。於是,一位麵容清秀的宮女在一個月色美好的夜晚變成了邱淮的母親。太後治宮雖嚴,卻也不能將皇帝的過失推卸到小小的宮女身上,於是宮女桉成了安隨侍。
隨侍,這是皇帝願意為自己的意亂情迷所付出的最大代價。對此,太後與先帝還有過一番爭執,太後認為,桉氏腹中的孩子是皇長子,先帝應該給自己的孩子足夠的臉麵。可是,先帝一句“卿意善哉,奈何意決”便將太後擋了回來。
邱淮出生在春天,梨花開得正盛的日子。桉氏生子時大出血,差點兒喪命,多虧太後從自己的私庫裏拿出一棵靈芝,才為按氏撿回了一條命。盡管有太後的庇護,桉氏和邱淮在宮裏的日子還是過得很坎坷。桉氏的出身和幸運是所有人茶餘飯後的談資,這種被人嚼在舌尖上的生活直到太後有孕的消息傳出才算告一段落。
太後福澤深厚,誕下嫡子邱沫。邱淮與邱沫年差兩歲,自邱沫學步始,他便常常陪在邱沫身邊,一同玩耍、一同啟蒙。邱淮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因為年長,邱淮所以總被母親教導要照顧、愛重弟弟。於是,邱淮變成了邱沫的影子,總是跟在邱沫身後。太後喜歡邱淮的懂事、穩重,常常賞賜於他,邱淮心中感恩,便愈發地對邱沫好。
可是這種兩相受益的日子在邱淮七歲那年戛然而止。那一年剛入冬,邱沫被邱淮推入水中,險些淹死,幸得桉氏所救。因為水冷入骨,桉氏虛弱不堪的身體無法支持她爬回岸上,待有人過來救援時,桉氏已命斷深湖。先帝震怒,太後震驚。麵對斥責,邱淮惶惶無語,不知所措。先帝執杖便要打死邱淮,幸而太妃出麵求情,一言邱沫無礙,二言桉氏身死,三言聖壽將至,於情於理,可饒過邱淮一次。
經此一事,邱淮在宮中失去了一切依靠。聖壽過後,邱淮就住進了皇室畫院,再未離開半步。
從邱淮踏入畫院那一刻起,宮中就再沒有了他的消息,他就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消失在了後宮的熱鬧喧囂之中。
在皇帝講述的這個故事裏,有一個讓蘭笙無從理解的淮先生。那個年幼的,想要置弟弟於死地的淮先生有一張陰險猙獰的臉,還有一顆生於卑微、長於輕視、遁於黑暗的心。這樣的一個人,喜歡著素潔的梨花,究竟是在掩飾內心的陰暗,還是在洗滌染垢的魂靈?
皇帝覺得太後對邱淮是有恨意的,因為太後對邱淮、對桉氏格外親厚,可是邱淮卻要謀奪邱沫的性命,這不僅是在傷害太後的感情,更是在辜負太後的信任,踐踏太後的仁德。這樣的一個人,如果乖乖躲起來,太後也不會和他計較什麽。可是,這人若是不知好歹地走出來,那就是向太後挑釁。
蘭笙覺得皇帝過慮了。若是太後真的有心為難邱淮,一座小小的畫院又怎能擋得住太後的威勢。蘭笙以為,太後對邱淮應該是愛恨交加的,畢竟是一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雖然莫名其妙地走錯了路,卻也不是合該如此。為人父母者,對孩子總是懷有一份盲目的寬容。
皇帝在錦織苑用過午膳就離開了。臨走,皇帝還衝蘭笙搖了搖扇子,提醒蘭笙要記住這把扇子的“來曆”。蘭笙看著那扇子,雖後悔沒有多摸幾下,卻也有些安慰,畢竟裝扇子的錦袋還在,自己多少有些安慰。沒想到,皇帝走了幾步就停下問,“這扇子,就是這麽拿來的?都沒裝個盒子嗎?”
蘭笙的心一涼,皇帝果然是明君,所思所想細致至極,連裝扇子的物件都不想落下。玲瓏得到蘭笙的指示,連忙去書桌上取來錦袋,上呈給皇帝。皇帝拿著錦袋看了看,臉色有些晦暗,他瞄了蘭笙一眼,給蘭笙留下了一個“好自為之”的眼神,揚長而去。
“真是個多事之秋啊……”蘭笙喃喃道。她站在簷下,看著雨滴落在地麵的積水裏,激起一圈圈漣漪,想起皇帝從來到走,鞋沒有換、腳沒有洗,隻躺了一會兒,還跟自己說了半天閑話,不由得生出些愧意。若是自己能再謹慎點兒,皇帝今天就無需走這一趟了吧。
蘭笙突然想起院外有人監視的事,她招呼玲瓏過來,“玲瓏,找人去外麵看看,今天有沒有人盯著咱們。”
玲瓏領命而去。蘭笙又高聲喚道,“董嬤嬤,過來一下。”
一會兒,董嬤嬤從後院趕過來,“夫人有何吩咐?”
“沒什麽吩咐,就是有事想請教一下嬤嬤。”蘭笙想到剛才董嬤嬤那一瞬間的驚訝,雖覺有事值得挖掘,卻又不想涉入太深,正如皇帝所說,既是一塊無人敢揭的瘡疤,那麽用衣袖把它遮蓋起來才是最好的選擇。
“奴婢不敢。不知夫人想問何事?”董嬤嬤謙恭地微垂著頭,禮貌地拉開了與蘭笙的距離。
蘭笙見狀,也不在意,自顧問道,“玲瓏說咱們外麵有人盯著,嬤嬤對這件事怎麽看?”
“奴婢不敢僭越,一切都聽夫人示下。”董嬤嬤一直是這種安分守禮的態度,這種感覺,放在平時會令人安心;可是有事發生時,就會讓人覺得生分。
“嬤嬤是宮中的老人了,以前聽過、見過這樣的事嗎?”
董嬤嬤沉吟了片刻,這個問題問的太刁鑽,若說沒有,那就是在說當今皇後治宮有疏漏;若說有,那就是宮中積習,自己就要給個意見出來。這位錦蘭夫人總是會掐在人的軟肋上問一句關乎軟肋的話,這種感覺很讓人惱火,卻又發不出火來。董嬤嬤在心中計較了一番,答道,“奴婢以前確實聽說過這種事,各宮的主子都想搶得聖寵,所以要監視的不是宮裏的貴人,而是先帝。”
“依嬤嬤看,像佟妃那樣把這件事掀出來,利大還是弊大?”蘭笙覺得佟妃的手段太強悍了,這樣一鬧,把一件對她有利的事鬧成了對她無利的事。
“夫人心中不是已經有答案了嗎?”董嬤嬤微微抬頭,想看清楚蘭笙做此發問的意圖。
“佟妃的事,我確實是有答案了。可是咱們院子的事,我還沒想好。”
“夫人是認為,盯著佟妃的人,和盯著咱們的人,不是一個宮裏的?”董嬤嬤對蘭笙的轉變感到納悶,那天蘭笙教訓玲瓏的話,她已經從玲瓏那裏聽說了,蘭笙本是不想管這事的,那麽現在是什麽原因讓她改變了主意呢?
“我也不知道,所以先讓玲瓏去看看。人若不在,就是最好;若人還在,咱們就得想一想了。”蘭笙抬起頭,正迎上玲瓏匆匆回來。
“小姐,我讓小豆子和稻子裝著出去找東西,繞了一圈,現在外麵沒人。”
“沒有人在啊……”蘭笙有些舉棋不定。
“但是……”玲瓏咽了口氣,繼續說道,“小豆子說他在一個能避雨的牆角看到了兩個腳印,是腳踝的印跡。小豆子說,有可能是有人在那裏站過,走的時候沒有注意到自己留下了腳印。”
蘭笙一聲長歎,她看看玲瓏,又看看董嬤嬤,“打賞小豆子。告訴院裏的人,都小心著點兒吧。我怕是,山雨欲來了……”
隨侍,這是皇帝願意為自己的意亂情迷所付出的最大代價。對此,太後與先帝還有過一番爭執,太後認為,桉氏腹中的孩子是皇長子,先帝應該給自己的孩子足夠的臉麵。可是,先帝一句“卿意善哉,奈何意決”便將太後擋了回來。
邱淮出生在春天,梨花開得正盛的日子。桉氏生子時大出血,差點兒喪命,多虧太後從自己的私庫裏拿出一棵靈芝,才為按氏撿回了一條命。盡管有太後的庇護,桉氏和邱淮在宮裏的日子還是過得很坎坷。桉氏的出身和幸運是所有人茶餘飯後的談資,這種被人嚼在舌尖上的生活直到太後有孕的消息傳出才算告一段落。
太後福澤深厚,誕下嫡子邱沫。邱淮與邱沫年差兩歲,自邱沫學步始,他便常常陪在邱沫身邊,一同玩耍、一同啟蒙。邱淮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因為年長,邱淮所以總被母親教導要照顧、愛重弟弟。於是,邱淮變成了邱沫的影子,總是跟在邱沫身後。太後喜歡邱淮的懂事、穩重,常常賞賜於他,邱淮心中感恩,便愈發地對邱沫好。
可是這種兩相受益的日子在邱淮七歲那年戛然而止。那一年剛入冬,邱沫被邱淮推入水中,險些淹死,幸得桉氏所救。因為水冷入骨,桉氏虛弱不堪的身體無法支持她爬回岸上,待有人過來救援時,桉氏已命斷深湖。先帝震怒,太後震驚。麵對斥責,邱淮惶惶無語,不知所措。先帝執杖便要打死邱淮,幸而太妃出麵求情,一言邱沫無礙,二言桉氏身死,三言聖壽將至,於情於理,可饒過邱淮一次。
經此一事,邱淮在宮中失去了一切依靠。聖壽過後,邱淮就住進了皇室畫院,再未離開半步。
從邱淮踏入畫院那一刻起,宮中就再沒有了他的消息,他就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消失在了後宮的熱鬧喧囂之中。
在皇帝講述的這個故事裏,有一個讓蘭笙無從理解的淮先生。那個年幼的,想要置弟弟於死地的淮先生有一張陰險猙獰的臉,還有一顆生於卑微、長於輕視、遁於黑暗的心。這樣的一個人,喜歡著素潔的梨花,究竟是在掩飾內心的陰暗,還是在洗滌染垢的魂靈?
皇帝覺得太後對邱淮是有恨意的,因為太後對邱淮、對桉氏格外親厚,可是邱淮卻要謀奪邱沫的性命,這不僅是在傷害太後的感情,更是在辜負太後的信任,踐踏太後的仁德。這樣的一個人,如果乖乖躲起來,太後也不會和他計較什麽。可是,這人若是不知好歹地走出來,那就是向太後挑釁。
蘭笙覺得皇帝過慮了。若是太後真的有心為難邱淮,一座小小的畫院又怎能擋得住太後的威勢。蘭笙以為,太後對邱淮應該是愛恨交加的,畢竟是一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雖然莫名其妙地走錯了路,卻也不是合該如此。為人父母者,對孩子總是懷有一份盲目的寬容。
皇帝在錦織苑用過午膳就離開了。臨走,皇帝還衝蘭笙搖了搖扇子,提醒蘭笙要記住這把扇子的“來曆”。蘭笙看著那扇子,雖後悔沒有多摸幾下,卻也有些安慰,畢竟裝扇子的錦袋還在,自己多少有些安慰。沒想到,皇帝走了幾步就停下問,“這扇子,就是這麽拿來的?都沒裝個盒子嗎?”
蘭笙的心一涼,皇帝果然是明君,所思所想細致至極,連裝扇子的物件都不想落下。玲瓏得到蘭笙的指示,連忙去書桌上取來錦袋,上呈給皇帝。皇帝拿著錦袋看了看,臉色有些晦暗,他瞄了蘭笙一眼,給蘭笙留下了一個“好自為之”的眼神,揚長而去。
“真是個多事之秋啊……”蘭笙喃喃道。她站在簷下,看著雨滴落在地麵的積水裏,激起一圈圈漣漪,想起皇帝從來到走,鞋沒有換、腳沒有洗,隻躺了一會兒,還跟自己說了半天閑話,不由得生出些愧意。若是自己能再謹慎點兒,皇帝今天就無需走這一趟了吧。
蘭笙突然想起院外有人監視的事,她招呼玲瓏過來,“玲瓏,找人去外麵看看,今天有沒有人盯著咱們。”
玲瓏領命而去。蘭笙又高聲喚道,“董嬤嬤,過來一下。”
一會兒,董嬤嬤從後院趕過來,“夫人有何吩咐?”
“沒什麽吩咐,就是有事想請教一下嬤嬤。”蘭笙想到剛才董嬤嬤那一瞬間的驚訝,雖覺有事值得挖掘,卻又不想涉入太深,正如皇帝所說,既是一塊無人敢揭的瘡疤,那麽用衣袖把它遮蓋起來才是最好的選擇。
“奴婢不敢。不知夫人想問何事?”董嬤嬤謙恭地微垂著頭,禮貌地拉開了與蘭笙的距離。
蘭笙見狀,也不在意,自顧問道,“玲瓏說咱們外麵有人盯著,嬤嬤對這件事怎麽看?”
“奴婢不敢僭越,一切都聽夫人示下。”董嬤嬤一直是這種安分守禮的態度,這種感覺,放在平時會令人安心;可是有事發生時,就會讓人覺得生分。
“嬤嬤是宮中的老人了,以前聽過、見過這樣的事嗎?”
董嬤嬤沉吟了片刻,這個問題問的太刁鑽,若說沒有,那就是在說當今皇後治宮有疏漏;若說有,那就是宮中積習,自己就要給個意見出來。這位錦蘭夫人總是會掐在人的軟肋上問一句關乎軟肋的話,這種感覺很讓人惱火,卻又發不出火來。董嬤嬤在心中計較了一番,答道,“奴婢以前確實聽說過這種事,各宮的主子都想搶得聖寵,所以要監視的不是宮裏的貴人,而是先帝。”
“依嬤嬤看,像佟妃那樣把這件事掀出來,利大還是弊大?”蘭笙覺得佟妃的手段太強悍了,這樣一鬧,把一件對她有利的事鬧成了對她無利的事。
“夫人心中不是已經有答案了嗎?”董嬤嬤微微抬頭,想看清楚蘭笙做此發問的意圖。
“佟妃的事,我確實是有答案了。可是咱們院子的事,我還沒想好。”
“夫人是認為,盯著佟妃的人,和盯著咱們的人,不是一個宮裏的?”董嬤嬤對蘭笙的轉變感到納悶,那天蘭笙教訓玲瓏的話,她已經從玲瓏那裏聽說了,蘭笙本是不想管這事的,那麽現在是什麽原因讓她改變了主意呢?
“我也不知道,所以先讓玲瓏去看看。人若不在,就是最好;若人還在,咱們就得想一想了。”蘭笙抬起頭,正迎上玲瓏匆匆回來。
“小姐,我讓小豆子和稻子裝著出去找東西,繞了一圈,現在外麵沒人。”
“沒有人在啊……”蘭笙有些舉棋不定。
“但是……”玲瓏咽了口氣,繼續說道,“小豆子說他在一個能避雨的牆角看到了兩個腳印,是腳踝的印跡。小豆子說,有可能是有人在那裏站過,走的時候沒有注意到自己留下了腳印。”
蘭笙一聲長歎,她看看玲瓏,又看看董嬤嬤,“打賞小豆子。告訴院裏的人,都小心著點兒吧。我怕是,山雨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