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伯被家裏人連拉帶推的進了屋子坐下,這才覺得少了誰。
“山青呢?山青!”
胡二伯喊了一聲兒,山青——就是剛才那娃子才從人高馬大的胡家兒子們身後鑽進來。
“先生,我在呢。”
“你去把馬車趕進來,咱們的家當可都在車裏呢。”
山青:您要是不喊我,馬車這會兒已經進院子了。
“是,先生。”
“興子去吧,直接趕到後頭去多喂些草料,我看那馬都快要不行了,讓田大夫過去看看。”
“先生,大夫就不用了,我就會看的。”
胡老漢:馬都那樣了,怕不是被你看出來的吧?
張蓮趁著空檔打量了一下這個二伯,拽了拽李氏的衣袖。
“娘,我先去燒點水,二伯趕了一路,洗洗舒服些。”
張蓮說的小小聲,生怕驚動了二伯失了禮數,可李氏就沒她這麽小心了,聲音沒有胡老漢那麽大,不過也沒有刻意壓低聲音。
“讓小子們去就行。”
胡二伯這才看到家裏還有兩個小輩的閨女兒,看李氏的樣子很是親昵,李氏手裏還牽著個小姑娘,難道……?
“水仙,這閨女兒們是……?”
胡二伯問的滿臉希冀。
“二哥,這是老大家的張蓮兒,這是老二家的文小點。這個小的是我姐家的小平女兒。”
李氏的話一出,胡二伯眼裏的光滅了,文師傅眼裏的火卻燒起來了。
“咳咳,一撇都沒有的事兒,可不能亂說。”
文師傅目光不善的看了胡老漢一眼。胡老漢尷尬一笑。胡二伯循聲看去,這一看眼珠子差點兒沒看出來。
“你……你不是……”
話還沒問出來呢,山青的聲音隔著門簾子傳進來了。
“先生,磨寶吃上飯了,咱們車上的東西放哪裏啊。”
磨寶就是那匹快要瘦死的馬。這話說完人也進門了。哎,辦事效率就是這麽高。
胡二伯看看胡老漢,胡老漢看看李氏,李氏看看張蓮……
“娘,後院西邊還空著了兩間正房,安排在那行不?”
“你當家你說了算。”
見李氏點頭同意,張蓮手裏牽著許嬌嬌,招呼著小叔子去幹活 。
“老二老三,你們跟我去收拾收拾屋子,小四你去弄點兒吃的,二伯他們路上肯定吃不好。”
“收拾一間就行了,山青跟我住。”
胡二伯補充了一句。
胡興還在牲口棚子那裏沒回來,二三四兄弟仨被張蓮都指使走了。
山青拿著個小包袱上前,恭敬的遞給胡二伯。
“先生,這是您的換洗衣服,您現在這個樣子……有些有礙觀瞻了。”
山青說話就是如此直白,如此直接,如此……紮心。
大概是到家了心裏也安定下來,胡二伯現在就沒有在外麵那麽要麵子了,山青這麽說話他居然沒生氣?山青覺得,自家先生可能是回家就轉性了。
小五幫著燒水,洗個澡需要一個時辰才收拾妥當的胡二伯,和剛才那個邋裏邋遢老頭簡直是天差地別,要不是身後還跟著一個也收拾妥當的山青,還真不敢認。
胡二伯和山青收拾妥當了,小四的飯菜也端上了桌。
飯桌上,胡老漢問起二哥這些年過得如何,胡二伯這才說起來這些年的事。
落魄了二百多年的胡家,出了胡二伯這麽個讀書的好苗子,雖然家裏人不太會教,但是自從學會了識字,家裏的書就被他翻看遍了。
可惜家裏太窮去不了學堂,那些書他也看得一知半解。終於十三歲那年,他尋了一個在書院打雜得活,這才有了蹭課的機會。
這一蹭就是五年,五年裏他的學識飛漲,鎮子上的學堂已經滿足不了他對學識的渴求了。他有心出去求學,雖然注定艱難,但他還是想試試。
可是大哥早夭, 家裏除了爹,他就是頂梁柱,是家裏拿主意的人。後來的幾年,他重心就放在給弟弟們娶親上,等四個弟弟都娶上了親的時候,又過去了七年。他也二十五歲了,卻還是孑然一身。
按照胡家的規矩,家裏的小輩們都成親了之後就要分家了,他第一個提出要出去闖闖,那時候胡老漢還是個十七歲剛成了親的毛頭小子,娶的還是荒年裏被家裏一鬥糧食賣進胡家的李水仙。
胡二伯帶著爹娘給的分家銀兩,開始四處遊曆。聽到那個書院有名氣,就找上門去蹭課也好,討教也罷,總要學得一些東西才肯離開。
輾轉之間,胡二伯讀過了萬卷書,也行過了萬裏路。不到三十歲的年紀,那一肚子的學問,就已經讓人甘拜下風了。遊曆了大江南北的他,那眼界和學識是那些隻會在書本上下功夫的書生所不能比的。
三十歲那年,他已經小有名氣,他出身寒門,為了求學四處遊曆的事跡,在書生圈子裏慢慢傳開,慕名切磋的書生也時常有之。
也是在那一年,遇上了讓他一眼就深愛的人,她是一位落魄秀才的獨女,比他小了十三歲。滿身的才華在她身上像是墜落的星光,幹淨耀眼。
她說爹爹總說若她是個男兒身就好了,所以她便時常會以男裝示人,也正是這樣他們才有機會相識相知最後相愛,他入贅到了她家。
當得知胡家隻有兒子沒有女兒的時候,她的眼睛都是亮的。
她說:“兒子好啊,不用因為是個女兒身便受盡苦楚。”
可惜,有些美好注定不能長久。
她生產的時候難產,等他帶著大夫回來的時候,已經無力回天。一屍兩命,從此他便是孤家寡人,再一次開始遊曆。卻不再和人切磋。
一年後,拂塵先生聲名鵲起,風頭正盛。坊間傳聞說他是白身大儒,連皇帝都曾召見過,想要讓他入朝為官,卻被他拒絕。大家猜測他得罪了帝王必然會銷聲匿跡,然而事實卻是恰恰相反。
“二哥,你這些年過得太苦了,那你怎麽不回家呢?”
胡老漢心疼不已,他知道二哥心懷大誌,不是這個小地方能關得住的,可也沒想到經曆會如此曲折。
“我也想啊……”
胡二伯歎息一聲,不肯再說了。
要不是老皇帝那個八卦怪,非說要把他留在眼皮子底下,看胡家什麽時候能得個閨女。他才不會在京城一待就是這麽多年。
“山青呢?山青!”
胡二伯喊了一聲兒,山青——就是剛才那娃子才從人高馬大的胡家兒子們身後鑽進來。
“先生,我在呢。”
“你去把馬車趕進來,咱們的家當可都在車裏呢。”
山青:您要是不喊我,馬車這會兒已經進院子了。
“是,先生。”
“興子去吧,直接趕到後頭去多喂些草料,我看那馬都快要不行了,讓田大夫過去看看。”
“先生,大夫就不用了,我就會看的。”
胡老漢:馬都那樣了,怕不是被你看出來的吧?
張蓮趁著空檔打量了一下這個二伯,拽了拽李氏的衣袖。
“娘,我先去燒點水,二伯趕了一路,洗洗舒服些。”
張蓮說的小小聲,生怕驚動了二伯失了禮數,可李氏就沒她這麽小心了,聲音沒有胡老漢那麽大,不過也沒有刻意壓低聲音。
“讓小子們去就行。”
胡二伯這才看到家裏還有兩個小輩的閨女兒,看李氏的樣子很是親昵,李氏手裏還牽著個小姑娘,難道……?
“水仙,這閨女兒們是……?”
胡二伯問的滿臉希冀。
“二哥,這是老大家的張蓮兒,這是老二家的文小點。這個小的是我姐家的小平女兒。”
李氏的話一出,胡二伯眼裏的光滅了,文師傅眼裏的火卻燒起來了。
“咳咳,一撇都沒有的事兒,可不能亂說。”
文師傅目光不善的看了胡老漢一眼。胡老漢尷尬一笑。胡二伯循聲看去,這一看眼珠子差點兒沒看出來。
“你……你不是……”
話還沒問出來呢,山青的聲音隔著門簾子傳進來了。
“先生,磨寶吃上飯了,咱們車上的東西放哪裏啊。”
磨寶就是那匹快要瘦死的馬。這話說完人也進門了。哎,辦事效率就是這麽高。
胡二伯看看胡老漢,胡老漢看看李氏,李氏看看張蓮……
“娘,後院西邊還空著了兩間正房,安排在那行不?”
“你當家你說了算。”
見李氏點頭同意,張蓮手裏牽著許嬌嬌,招呼著小叔子去幹活 。
“老二老三,你們跟我去收拾收拾屋子,小四你去弄點兒吃的,二伯他們路上肯定吃不好。”
“收拾一間就行了,山青跟我住。”
胡二伯補充了一句。
胡興還在牲口棚子那裏沒回來,二三四兄弟仨被張蓮都指使走了。
山青拿著個小包袱上前,恭敬的遞給胡二伯。
“先生,這是您的換洗衣服,您現在這個樣子……有些有礙觀瞻了。”
山青說話就是如此直白,如此直接,如此……紮心。
大概是到家了心裏也安定下來,胡二伯現在就沒有在外麵那麽要麵子了,山青這麽說話他居然沒生氣?山青覺得,自家先生可能是回家就轉性了。
小五幫著燒水,洗個澡需要一個時辰才收拾妥當的胡二伯,和剛才那個邋裏邋遢老頭簡直是天差地別,要不是身後還跟著一個也收拾妥當的山青,還真不敢認。
胡二伯和山青收拾妥當了,小四的飯菜也端上了桌。
飯桌上,胡老漢問起二哥這些年過得如何,胡二伯這才說起來這些年的事。
落魄了二百多年的胡家,出了胡二伯這麽個讀書的好苗子,雖然家裏人不太會教,但是自從學會了識字,家裏的書就被他翻看遍了。
可惜家裏太窮去不了學堂,那些書他也看得一知半解。終於十三歲那年,他尋了一個在書院打雜得活,這才有了蹭課的機會。
這一蹭就是五年,五年裏他的學識飛漲,鎮子上的學堂已經滿足不了他對學識的渴求了。他有心出去求學,雖然注定艱難,但他還是想試試。
可是大哥早夭, 家裏除了爹,他就是頂梁柱,是家裏拿主意的人。後來的幾年,他重心就放在給弟弟們娶親上,等四個弟弟都娶上了親的時候,又過去了七年。他也二十五歲了,卻還是孑然一身。
按照胡家的規矩,家裏的小輩們都成親了之後就要分家了,他第一個提出要出去闖闖,那時候胡老漢還是個十七歲剛成了親的毛頭小子,娶的還是荒年裏被家裏一鬥糧食賣進胡家的李水仙。
胡二伯帶著爹娘給的分家銀兩,開始四處遊曆。聽到那個書院有名氣,就找上門去蹭課也好,討教也罷,總要學得一些東西才肯離開。
輾轉之間,胡二伯讀過了萬卷書,也行過了萬裏路。不到三十歲的年紀,那一肚子的學問,就已經讓人甘拜下風了。遊曆了大江南北的他,那眼界和學識是那些隻會在書本上下功夫的書生所不能比的。
三十歲那年,他已經小有名氣,他出身寒門,為了求學四處遊曆的事跡,在書生圈子裏慢慢傳開,慕名切磋的書生也時常有之。
也是在那一年,遇上了讓他一眼就深愛的人,她是一位落魄秀才的獨女,比他小了十三歲。滿身的才華在她身上像是墜落的星光,幹淨耀眼。
她說爹爹總說若她是個男兒身就好了,所以她便時常會以男裝示人,也正是這樣他們才有機會相識相知最後相愛,他入贅到了她家。
當得知胡家隻有兒子沒有女兒的時候,她的眼睛都是亮的。
她說:“兒子好啊,不用因為是個女兒身便受盡苦楚。”
可惜,有些美好注定不能長久。
她生產的時候難產,等他帶著大夫回來的時候,已經無力回天。一屍兩命,從此他便是孤家寡人,再一次開始遊曆。卻不再和人切磋。
一年後,拂塵先生聲名鵲起,風頭正盛。坊間傳聞說他是白身大儒,連皇帝都曾召見過,想要讓他入朝為官,卻被他拒絕。大家猜測他得罪了帝王必然會銷聲匿跡,然而事實卻是恰恰相反。
“二哥,你這些年過得太苦了,那你怎麽不回家呢?”
胡老漢心疼不已,他知道二哥心懷大誌,不是這個小地方能關得住的,可也沒想到經曆會如此曲折。
“我也想啊……”
胡二伯歎息一聲,不肯再說了。
要不是老皇帝那個八卦怪,非說要把他留在眼皮子底下,看胡家什麽時候能得個閨女。他才不會在京城一待就是這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