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的經營之後,小吃攤子也有了一定的客源,收入自然是比剛開始的時候多了一些。


    現在桌子上攤著的銅板都比之前還要多,張蓮拿出小吃攤的專屬賬冊,等數清楚了銅板再記賬。


    半個月下來,小吃攤的進賬有五十兩之多,這個數目報出來之後,大家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麽多?那一個月不得有百兩銀子的收入?”小四沒想到一個小攤子會這麽賺錢,驚訝得很。


    “不會吧?那市集上的小商販還不得都是富戶了?”


    小五的話說完,大家也都覺得有點不對勁了,做生意這麽容易的嗎?那為啥鎮子上的小商販還是勉強度日?


    可是到底是哪裏不對勁呢?


    大家各懷心思的思考著。


    小四覺得生意這麽好,那定然是會賺錢的,多一些也正常。


    老兩口覺得銀子來得這麽容易是不是兄弟倆有什麽別的事兒?


    文小點又想起了之前在溫家刨除本錢的問題,和胡家的說法有些對不上。


    張蓮認為是賬記錯了,開始查賬。這一查就找到了問題。


    “我大概知道是為什麽了,我好像記錯賬了。”


    大家的目光瞬間就集中在張蓮身上,弄得張蓮更不好意思了,這問題出在她身上,就該是她來擔責任的。


    “咱們每天的收入我都單獨記賬的,半個月一共是五十一兩零一百零五文這個是沒有錯的。”


    張蓮把左手邊的賬冊往前推了推,意思是讓大家看看。又拿起右手邊的賬冊往前推了推說道:


    “可是我們這個月家裏的開銷比之前半年的開銷還多。上個月支出二兩半,這個月光銀子就支出去二十多兩……”


    大家把兩個賬本一對比,這就看出來了問題。尤其是文小點,這一看就看出了問題。


    “小吃攤的賬冊隻有進賬沒有出項,家裏的賬冊出項多進項少。”


    “是,每天他們出攤要用的錢都是從公賬上出的,攤位費,木炭、食材、調料這些都是從公賬上出的。


    糧食和菜這些家裏常用的,都沒走賬,這些都沒有數的。”


    張蓮把這問題說了一遍,大家這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


    “那就是要減掉小吃攤的支出,五十兩就剩下了二十多兩了?”


    李氏稍微一轉就得了一個結論。這個賬大家都會算,確實也沒有什麽問題。


    “還不止呢,出攤的麵粉油鹽醬醋大蔥這些雖然都是自己家的,可是現在用的多,家裏的用完那就要買了,按市價來算也要減出來的。”


    官莊鎮位處中原,大多數人家都會種麥子,白麵的價格相對低一些,但是因為現在世道不算平穩,物價也上漲了不少。


    按照現在官莊鎮的糧價,白麵要五十文一斤,還是這兩年收成不錯,若是趕上欠收的年景裏,怕是百文以上都有可能。


    做蔥花餅,油鹽用的最多,油要八十文錢一斤,鹽要一百二十文一斤。醬油倒是便宜,一斤也就十文錢,用的也不多。


    說起來,倒是蔥和蘿卜這菜最是便宜,隻要兩文錢一斤。


    按照這個物價算下來還真就和文小點說的一樣,不止沒有賺錢,還賠錢呢。胡興給媳婦兒拿來紙筆,張蓮開始把兩本賬冊的賬麵合並到一起核算。


    半個月裏,除了第一天的時候少一些,其他時候都是帶著三十斤的白麵出門賣完再回來,和這個相匹配的,要五斤蔥、三斤肉餡、三斤油、五斤木炭……


    加上每天三百文的攤位費,老牛的存放錢,還有小菜、蛋花湯、調味料……


    半晌,張蓮才算清楚。


    “小吃攤這半個月用了麵四百五十斤,大蔥七十五斤,油四十五斤,肉餡四十五斤,鹽三十斤,一百五十個雞蛋,七十五斤木炭。再加上攤位費,村牛車的錢,還有調料什麽的,一共是……四十一兩三百五十文。”


    沉默,全家的沉默。


    “所以……折騰了半個月,都沒掙出來十兩銀子?”


    好一會兒李氏才開了口,然後又是沉默……


    “不是,四兒啊,你半個月就用了三十斤鹽,就沒人覺得齁兒嗎?”


    胡老漢的關注點,有點不一樣,不過他這個問題有人回答。


    “那不是還得醃菜嘛,每天都醃來不及,我就一次多醃了點兒……”


    小四的聲音越來越小,到後麵都不敢說話了。


    “那你賣菜的錢呢?”


    “沒收錢啊,白送的……”


    小四的屁股往後挪了挪,試圖不讓老兩口發現。當然,這都是徒然……屁股長在他身上,他人都跑不了,屁股還能跑的了?


    眼看著老兩口要動火氣了,尤其是李氏,已經開始四處張望尋找趁手的兵器了,胡興趕緊開口轉移話題,順帶提出解決辦法。誰讓他也算是半個從犯呢。


    好吧,他也是主犯之一。


    “那小菜我們賣多少錢合適呢?就那麽一小碟子,收錢也不好收啊,餅才兩文錢一個啊。”


    “那也不能白送啊,來個人就送,那得是多少錢啊?”


    胡老漢皺著眉頭,一臉的不讚同。胡興見一句話沒有忽悠過去,又繼續往下問。


    “那要不就不弄小菜了,我看客人們還都挺喜歡吃的,突然收錢也不合適啊。”


    張蓮覺得今天胡興的話有點多,很奇怪。不過現在是說掙錢的事兒呢,她也沒有多問。


    “突然收錢肯定不合適,那就在攤子上吃的就還送上一小碟子。但是咱們可以加上裝好罐子的小菜,想要的可以買。”


    嗯,這個可以有,還能多個收入。


    兩天之後,蔥油餅的小吃攤上就多了一排小竹筒,一紮高一握粗。有熟客來買的時候還打聽呢。


    “這是什麽?還用竹筒裝著?”


    這還是第一個買蔥花餅的胖婦人,看著那竹筒很是好奇。順嘴就問了一句。


    “這裏頭裝的是咱家的小菜,之前有客人說好吃,想買來著,我們回去就弄了竹筒裝著。


    二十文一竹筒,大概一斤。您可以拿回家嚐嚐,送您個竹筒,下次您來的時候拿著竹筒來,一竹筒便宜一文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就這張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團子的胖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團子的胖麻麻並收藏就這張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