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看著文小點哭笑不得,這個二嫂好好玩的樣子。
“那點點你喜歡哪個?咱們拿下來看看。”
銀子想把話題拉回來,可有人偏不讓呢。
“好,你倆關係好,我就不看了,誰讓 我不招人喜歡呢。”
說話酸溜溜的張蓮玩心大起,白蓮花上身還佯裝著抹抹眼淚。
銀子看著都頭大,剛搞定了一個又來一個,真的好嗎?
“嫂子嫂子,我錯了,咱們仨一塊兒選,一塊兒。”
要命啊,這哪裏是未來妯娌,明明就是戲精啊。
張蓮和文小點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眼睛裏的調皮簡直藏不住。
“好啊,你們倆故意逗我玩兒是吧?”
“才發現啊,她從一進門開始就沒好好說話。”
張蓮也忍不住吐槽,這孩子是真愛玩,進門之前怎麽就沒發現呢?那會兒還覺得這姑娘還挺沉穩的,現在再看,這也是個不著調的。
“銀子招人喜歡嘛,你看你看,生氣的時候都圓鼓鼓的,多好玩。”
得,這生氣也氣不下去了,攤上這麽倆妯娌,估計以後的日子天天都得被當個玩物了。
“好好好,我說不過你們,咱們看布好吧,看布。”
銀子也不敢說讓她們選了,直接就把覺得合適的往她們眼前搬,還是少說話吧。
雖然是開布莊的,每天迎來送往的也不少,但是,銀子真的不算是那種八麵玲瓏的人。
性子是天生的,著實是沒辦法啊。
前頭年輕人逗著玩兒,後院裏兩個長輩正翻著王氏做的繡活兒互捧。
“我說親家啊,你這手藝真是沒話說,花樣子也多,真好看。”
李氏拿著塊繡了水仙花的布料愛不釋手,淡淡的紫紅色,襯得皎白的水仙更鮮嫩,深深淺淺的綠色交織出花莖,簡單卻讓人錯不開目光。
“我這才哪到哪,我可見過人家手藝好的,一塊布兩麵繡,兩麵的花色都不一樣。那才叫好呢。”
“乖乖,還真有這樣的?我還以為話本子上編著騙人的。”
“親家還看話本啊?你喜歡看什麽樣的,我這兒也有,回頭咱們換著看呀。”
“行啊,行啊,我跟你說,我那兒的話本子多著呢,後天去家裏了,你隨便挑,江湖的、情愛的、遊記我那兒都有。”
“這麽全乎?跟你一比我可就拿不出手了。”
“我也就這麽點兒愛好了,我那點兒私房錢一大半兒都扔到這個上了。”
“我就不行了,識字的晚,看得就少了。”
“你還能有我晚,我識字還是我家老頭子教的,老二出生了我才會看話本子。”
“啊?我還以為您家是個沒落了的大家族呢。”
這話其實王氏是在心裏嘀咕的,一不留神就說出來了,嚇得王氏趕緊看李氏的臉色。
“還真是,不過那都兩百多年前的事兒了,這個說起來都能寫個話本子了,回頭我給你講講。”
“別回頭啊,現在就講講唄,就當聽話本子了。”
一說話本子,王氏就來勁了,非得讓李氏給講不行。
雖然胡家的往事大家都默契的不往外傳,可王氏說起來也不是外人,早晚得跟銀子說,王氏也會知道。
這麽一耽擱,一直到天快黑的時候倆人才依依不舍的告別。
“水仙,咱們說好了啊,等你忙過了搬家的事兒,可得來鎮上陪我住幾天。”
“行啊,翠兒你那天可得領著我三閨女早點來昂。”
什麽叫社交達人,什麽叫相見恨晚,這倆就是,才一個下午,商業互捧的倆人就差義結金蘭了。
銀子拽拽兩個嫂子。
“啥情況啊這是?她們倆什麽時候關係這麽好了?”
閨名都叫上了,剛才來的時候還叫親家呢。
“不知道啊,大嫂,你知道不?”
“我也沒看出來啊,不過不是什麽壞事,隨她們去吧。”
道別之後,娘仨跟胡發一出城門就碰上了來接人的胡興,這一去這麽久都不回來,肯定是擔心的。
布莊也關了門,母女倆到家之後,銀子才把疑問給問出來。
“跟我對脾氣呀,沒想到我都要四十的人了,才遇到跟我對脾氣的友人 。”
在那些勾心鬥角的環境裏長大,像李氏這樣簡單又純粹的人,對她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我的娘啊,我可從來沒見過你像今天這麽開心過。”
“那隻能說明我以前都不開心唄,我今天突然想明白了,也許我們執著了半生的東西,可能真的並不重要。”
銀子更好奇李氏的到底跟她娘說什麽了,可以打開她的心結,讓她真的開心起來。
“銀子,娘現在覺得,跟胡家結親是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娘,到底跟你說什麽了?”
“等你成親之後就知道了,有些事情不該是我跟你說,我隻是從她的話裏想通了一些事。”
“啊?連你也吊我胃口。”
不管銀子怎麽撒嬌耍賴,王氏就是不鬆口,王氏最大的特點就是嘴巴嚴實,她不想說就沒人能撬得開。
“對了,銀子,娘有個事兒想跟你商量。”
“什麽事兒啊?”
銀子還在想李氏到底說了什麽,回答的有些心不在焉。
“咱們這些年也攢了些銀子,娘想在小坎溝找個宅子或者蓋個小院子,過去住。”
“哦,好啊。啊??你說什麽?”
“合著你一個字兒都沒聽見唄。”
“我剛才在想事情,可是娘,你怎麽會想著去村裏住呢?”
“因為開心啊,我都到這個年紀了,都不知道還能活幾年,大半輩子我都是鬱鬱寡歡的過,以後我想過得開心點。”
“那行,娘開心就好,我也正愁以後照顧您不方便,想讓胡發來咱家住呢。”
“切,我看他就差在咱們家紮根了,不用問他都同意。”
王氏揶揄,就算是討好也沒有幾個能做到胡發這個程度,很是難得。
“不會吧?怎麽說也是讓人說嘴丟麵子的事兒,哪有那麽簡單?”
“不信你就問問去,看娘說的對不對。”
“問就問,他可不一定就同意。”
王氏看著自家的傻姑娘,真是傻人有傻福。
“那點點你喜歡哪個?咱們拿下來看看。”
銀子想把話題拉回來,可有人偏不讓呢。
“好,你倆關係好,我就不看了,誰讓 我不招人喜歡呢。”
說話酸溜溜的張蓮玩心大起,白蓮花上身還佯裝著抹抹眼淚。
銀子看著都頭大,剛搞定了一個又來一個,真的好嗎?
“嫂子嫂子,我錯了,咱們仨一塊兒選,一塊兒。”
要命啊,這哪裏是未來妯娌,明明就是戲精啊。
張蓮和文小點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眼睛裏的調皮簡直藏不住。
“好啊,你們倆故意逗我玩兒是吧?”
“才發現啊,她從一進門開始就沒好好說話。”
張蓮也忍不住吐槽,這孩子是真愛玩,進門之前怎麽就沒發現呢?那會兒還覺得這姑娘還挺沉穩的,現在再看,這也是個不著調的。
“銀子招人喜歡嘛,你看你看,生氣的時候都圓鼓鼓的,多好玩。”
得,這生氣也氣不下去了,攤上這麽倆妯娌,估計以後的日子天天都得被當個玩物了。
“好好好,我說不過你們,咱們看布好吧,看布。”
銀子也不敢說讓她們選了,直接就把覺得合適的往她們眼前搬,還是少說話吧。
雖然是開布莊的,每天迎來送往的也不少,但是,銀子真的不算是那種八麵玲瓏的人。
性子是天生的,著實是沒辦法啊。
前頭年輕人逗著玩兒,後院裏兩個長輩正翻著王氏做的繡活兒互捧。
“我說親家啊,你這手藝真是沒話說,花樣子也多,真好看。”
李氏拿著塊繡了水仙花的布料愛不釋手,淡淡的紫紅色,襯得皎白的水仙更鮮嫩,深深淺淺的綠色交織出花莖,簡單卻讓人錯不開目光。
“我這才哪到哪,我可見過人家手藝好的,一塊布兩麵繡,兩麵的花色都不一樣。那才叫好呢。”
“乖乖,還真有這樣的?我還以為話本子上編著騙人的。”
“親家還看話本啊?你喜歡看什麽樣的,我這兒也有,回頭咱們換著看呀。”
“行啊,行啊,我跟你說,我那兒的話本子多著呢,後天去家裏了,你隨便挑,江湖的、情愛的、遊記我那兒都有。”
“這麽全乎?跟你一比我可就拿不出手了。”
“我也就這麽點兒愛好了,我那點兒私房錢一大半兒都扔到這個上了。”
“我就不行了,識字的晚,看得就少了。”
“你還能有我晚,我識字還是我家老頭子教的,老二出生了我才會看話本子。”
“啊?我還以為您家是個沒落了的大家族呢。”
這話其實王氏是在心裏嘀咕的,一不留神就說出來了,嚇得王氏趕緊看李氏的臉色。
“還真是,不過那都兩百多年前的事兒了,這個說起來都能寫個話本子了,回頭我給你講講。”
“別回頭啊,現在就講講唄,就當聽話本子了。”
一說話本子,王氏就來勁了,非得讓李氏給講不行。
雖然胡家的往事大家都默契的不往外傳,可王氏說起來也不是外人,早晚得跟銀子說,王氏也會知道。
這麽一耽擱,一直到天快黑的時候倆人才依依不舍的告別。
“水仙,咱們說好了啊,等你忙過了搬家的事兒,可得來鎮上陪我住幾天。”
“行啊,翠兒你那天可得領著我三閨女早點來昂。”
什麽叫社交達人,什麽叫相見恨晚,這倆就是,才一個下午,商業互捧的倆人就差義結金蘭了。
銀子拽拽兩個嫂子。
“啥情況啊這是?她們倆什麽時候關係這麽好了?”
閨名都叫上了,剛才來的時候還叫親家呢。
“不知道啊,大嫂,你知道不?”
“我也沒看出來啊,不過不是什麽壞事,隨她們去吧。”
道別之後,娘仨跟胡發一出城門就碰上了來接人的胡興,這一去這麽久都不回來,肯定是擔心的。
布莊也關了門,母女倆到家之後,銀子才把疑問給問出來。
“跟我對脾氣呀,沒想到我都要四十的人了,才遇到跟我對脾氣的友人 。”
在那些勾心鬥角的環境裏長大,像李氏這樣簡單又純粹的人,對她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我的娘啊,我可從來沒見過你像今天這麽開心過。”
“那隻能說明我以前都不開心唄,我今天突然想明白了,也許我們執著了半生的東西,可能真的並不重要。”
銀子更好奇李氏的到底跟她娘說什麽了,可以打開她的心結,讓她真的開心起來。
“銀子,娘現在覺得,跟胡家結親是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娘,到底跟你說什麽了?”
“等你成親之後就知道了,有些事情不該是我跟你說,我隻是從她的話裏想通了一些事。”
“啊?連你也吊我胃口。”
不管銀子怎麽撒嬌耍賴,王氏就是不鬆口,王氏最大的特點就是嘴巴嚴實,她不想說就沒人能撬得開。
“對了,銀子,娘有個事兒想跟你商量。”
“什麽事兒啊?”
銀子還在想李氏到底說了什麽,回答的有些心不在焉。
“咱們這些年也攢了些銀子,娘想在小坎溝找個宅子或者蓋個小院子,過去住。”
“哦,好啊。啊??你說什麽?”
“合著你一個字兒都沒聽見唄。”
“我剛才在想事情,可是娘,你怎麽會想著去村裏住呢?”
“因為開心啊,我都到這個年紀了,都不知道還能活幾年,大半輩子我都是鬱鬱寡歡的過,以後我想過得開心點。”
“那行,娘開心就好,我也正愁以後照顧您不方便,想讓胡發來咱家住呢。”
“切,我看他就差在咱們家紮根了,不用問他都同意。”
王氏揶揄,就算是討好也沒有幾個能做到胡發這個程度,很是難得。
“不會吧?怎麽說也是讓人說嘴丟麵子的事兒,哪有那麽簡單?”
“不信你就問問去,看娘說的對不對。”
“問就問,他可不一定就同意。”
王氏看著自家的傻姑娘,真是傻人有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