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麽說,關於人家家族的秘密,老天和胡二伯那是半點兒興趣都沒有的。老話兒說的好啊,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他們年歲大了些,也還沒活夠呢。苟了這麽多年,眼瞅著就要開始享受了,可不能讓好奇心給害死了。
“打雜的,你家山青呢?沒跟你在一起?”
老田這個話題轉移的,還真是自然,不愧是在宮裏摸爬滾打了許多年,還能全身而退的太醫。
“對啊,山青呢?快找找,院子這麽大可別走丟了。”
胡二伯說走就走,邊走還邊喊山青的名字。山青平時沒有什麽存在感,但是每次到這個時候,就會很有存在感。
算盤精也跟著找人,要說對大宅裏的機關最熟悉的,還得是他。剛剛他觸發了機關,估計山青是被困在哪個地方了。
然後顧家老太爺的事情就被拋到了腦後,隨風而散了。
小黑屋裏的山青:多謝我田大夫,指望我家先生,晚上能想起來都是我燒高香了。
山裏的節氣變化要比外頭明顯得多,幾乎是積雪消融的同時, 嫩綠的枝椏就爬上了樹梢。河道裏的冰麵已經開化了,冰排隨著湍急的河水順流而下,漸漸消失 。
出門的時候是八月,現在已經是第二年的陽春三月了,算起來出門都大半年了。就想送個人的二老一少,終於踏進了小坎溝,胡家的大門。
“哈哈哈哈哈~~~~~我胡老五又回來了!!”
小五站在院子中央,左手叉腰,右手指天,笑聲十分誇張。
這麽做的好處就是,但凡在家的人,就都被他給喊出來了。
李氏頭一個出來,因為著急手裏還捏著針線和剪刀,線上還掛了一隻小小的虎頭鞋,隨著她的動作在半空中轉圈圈。
“小五?你回來了?”
張蓮舉著菜刀就從灶房跑出來,看見小五,頓時激動的一腳門裏一腳門外的就喊還在炒菜的文小點。
“點點!點點!小五回來了,快快快。別炒了。”
“啥?哪兒呢?哪兒呢?小五在哪兒呢?啊~~小五,你終於回來了。”
三月的天兒,地裏已經開始忙活了,現在家裏就仨女人在。小五想上前給個擁抱,看了看她們手裏東西,覺得自己還能忍忍 。
李氏隨手把東西放在窗台上,上前抓著他的胳膊左瞧瞧右看看。
“高了,也結實了。挺好,挺好,沒受罪。”
做娘的就是這樣,離家許久的孩子回來,第一時間看的就是孩子是胖了還是瘦了。以此來判斷孩子在外的日子,過的好不好,有沒有受罪。
李氏一句話沒說完,小五的淚珠子就掉下來了。胳膊一伸就撲進了李氏懷裏,委委屈屈的掉眼淚。
“好了好了,回家了昂。”
張蓮作為家裏唯一一個心比較細的,在小五身後看了又看,始終沒看到人進來,仔細看看小五,兩手空空,明顯不對勁啊。
“小五,你自己回來的?二伯和田爺爺呢?”
“在後頭呢,他們倆腿腳慢,大概得晚上了。”
小五從李氏懷裏出來,悶著鼻子回答。半大小子還哭鼻子,多少還是覺得丟人了些 。
“那你行李呢?”
“行李在二伯他們後麵,大概要下個月才來呢。”
“你聽見自己說了啥沒?人回來了,行李還在路上?”
文小點覺得這孩子出去了一趟是不是讓人給忽悠了,行李還能讓人幫忙帶著是咋地。就不怕到時候連人帶行李都找不著?
“沒錯啊。這不是著急回來麽,田爺爺的行李有點兒多,不好拿呀。”
看小五這一本正經的樣子,不像是有什麽問題,可是這麽一來,在家的這仨人,就更鬧不明白了。
“到底是怎麽回事啊?你說清楚了。”
李氏急切的追問,關心則亂,身為胡家唯二靠譜的人之一,小五還不至於受了委屈還說不清楚。
“真沒事兒,等一會兒爹他們回來了,再一塊兒說,不然還得說說好幾遍。”
“真沒事兒?”
“真沒事兒。二嫂,是不是什麽東西糊了?”
“哎呦,我的菜。完了完了。”
文小點趕緊往廚房竄,可惜還是晚了,鍋裏的雞蛋已經成黑炭了。整個灶房裏都是帶著焦糊味的油煙。
“快快快,趕緊收拾了,讓爺爺知道了我又得挨罵。”
身為一個頂級大廚,文師傅最不喜歡看到有人把菜做壞,浪費食材。
文小點小時候可沒少因為這個挨罵,下意識就想趕緊毀屍滅跡。
“看、到了。”
文師傅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文小點的手一抖,手裏的鍋鏟就掉進了烏漆麻黑的鐵鍋裏。
下一秒伸手就要去撿,被文師傅一把給拽住了。
“燙!”
文師傅看看這個傻呼呼的孫女,手不想要了是吧?
“爺爺,我錯了。”
文小點吐吐舌頭,低頭認錯,態度十分誠懇。
“注意、手!”
“知道了,爺爺。”
文師傅說完又背著手出去了。
被張老爹治好的結巴,僅僅維持了半天,第二天一早,文師傅就又被打回了原形。
不過,他不再惜字如金,該他說話的時候也會說,就是磕磕巴巴的毛病依舊還在。
“呼……嚇死我了,爺爺居然沒罵我,嫂子,今天的日頭是從東邊兒出來的吧?”
文小點一邊兒清理鍋灶,邊跟張蓮嘮嗑。
“不罵人還不好?哪有人上趕著挨罵的?”
張蓮覺得好笑,這孩子怎麽時而傻時而精的?
“這不是覺得爺爺的變化有點兒大麽。”
“不適應?”
“你是不知道以前他是什麽樣子。整天板著個臉,明明脾氣挺好的,就是沒有個笑臉兒,嚇人得很。”
“我看你爺爺對你挺好的呀,哪有你說的那麽嚇人。”
“所以說,你沒見過他以前的樣子。”
“以前的事兒都過去了,珍惜現在就好。”
張蓮知道文小點說的以前並不美好,不管是大難之前還是之後的回憶,都不怎麽好。
所以,關於以前,還是少提起的好。
小五洗去了一身的塵土,換上李氏新做的春裝,美滋滋的出來了。
胡家的飯菜差不多的時候,胡老漢也帶著兒子們回來了。
麥子都是前一年秋天的時候種下的,現在都有膝蓋高了,除除草、澆澆水,沒有多少活兒。
正巧,孩子們都在家,三天的時間就把地裏的活都弄好了。今天上午就是最後那點兒收尾的活,一上午的時間就夠了。
“小五!啊~~ 我家小五回來了。”
小四一眼就看到正在擺碗筷的小五,身材再也沒有胖起來的小四,朝小五跑了兩步。
“四哥!爹,大哥,二哥,三哥。”
“哎呦,回來了?好像長個兒了。”
“還真是,半年竄了不少呢。”
“我看看,還結實了,嗬,還長腱子肉了。”
小五在幾個大男人手裏,又捏又揉的,他剛收拾整齊的造型,瞬間就淩亂了起來。
這就是他們兄弟之間的關 心方式,是旁人理解不了的東西。
“洗手吃飯吧,小五剛洗幹淨,再捏吧他還得重洗。 ”
男人們呼呼啦啦就去井邊打水洗手,準備吃飯了。
飯桌上,免不了問起這半年的都做了什麽,小五除了路上的見聞,好像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倒是家裏的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小五大呼可惜,他沒能參與進來,還有點小遺憾。
“幸好你沒在,咱家的人折進去了一半,你要是在也是給人做添頭兒的 。”
胡發出聲安慰,語氣裏都是唏噓。
“可照你們的說法,這些傷不都是自己人弄的?”
“好像還真是哈。”
兄弟幾個訕笑。還真是,胡發是搬起石頭,閃了自己的腰。胡旺是敵人沒打著,傷了兄弟。
“小四是太嚇人了,不過也不吃虧,三兩句話就把那個瘋女人給氣了個半死。”
解氣是真解氣,慘也是真的慘。被那瘋婆子劃了一刀,一個小傷口愣是折騰了那麽久。
“怪不得,四哥瘦了這麽多。沒事兒,田爺爺他們大概晚上就回來了,讓他給你看看。”
“沒事兒,袁家的大夫給看過了,說了都好了,要不咱爹也不會讓我下地。”
小四是出了名兒的心大,壓根兒就不放在心上,身材什麽的,不在他關心的範圍之內。
胡發和銀子的婚事定在五月十八,滿打滿算也就還有兩個月的準備時間,婚房就定在後院最西邊的那間。
這兩年家裏人多,那間屋子住過的人也不少,需要重新粉刷一番,家具也得重新準備、添置。還有成親用的被褥,和胡發的新郎裝也都要準備。
因此,胡家又迎來了新一輪的忙碌。
胡旺一頭紮進木工房一忙就是一下午,小四、文小點和胡老漢討論婚宴菜單,等定好菜單之後就得準備食材開始試菜了。
作為嫂子和婆婆,李氏和張蓮得操控全局,胡興和胡發負責打雜、跑腿。
眾人忙活了一下午,忙碌起來就忘了時間,等小四說想先試試菜的時候才發現已經錯過了晚飯時間。
試菜得做,晚飯也得做,正好一塊做了算了。等天都要黑了時候,飯菜才擺上了桌,一群人這才在飯桌上聚在一起了。
張蓮看到飯桌上的小五,這才想起胡二伯和老田來。
“這天都黑了,二伯他們怎麽還沒回來?”
還是他們回來了,但是她沒有注意到?
“還沒到,南風哥跟著呢,應該沒事兒,大概是路上耽擱了吧。”
小五下午開始就在等他們來,一直都沒看到人。顧南風不放心兩老一少倆人走山路,就一路護送過來的,望山跑死馬,輕功一天半的路程,用腿走幾個人走了五六天。
小五跟顧南風學了快一年了的武功了,這次趕山路就是個好機會,顧南風自然是要測試一番的,就讓小五用輕功在前麵走,每隔一段距離就等等他們。
小五身上帶了葫蘆精給藥粉,顧南風也不怕他會不會遇到危險,走走停停了五天,終於進了小五熟悉的後山。
小五幾乎是在山上長大的,對這山裏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顧南風也不再約束他,小五一高興就自己回來了。
具體顧南風和胡二伯他們在什麽位置,還真的不太清楚。
“不對吧?就算是你腳程比倆老頭子快了一點,也不應該差這麽多吧?”
胡興心裏簡單算了一下,還是覺得不對勁。
正說著呢,胡二伯和老田就進門了。顧南風一臉黑線的跟在他們身後,滿是無奈。
兩個老頭兒身上就是髒了一點,倒是沒什麽不對勁。再看顧南風……
一身白衣七零八落的掛在身上,外衫被提在手上,窄袖衣衫上,一點一塊的都是山中摻雜了腐葉的黑色泥土,頭上臉上也沒能幸免。
認識顧南風這麽久,除了他受傷瘋癲的時候,還真沒有見他這樣狼狽過。
他永遠都像謫仙似的一塵不染,幹淨整齊的。況且他武功高強,能把他弄成這樣的人,得是什麽樣子?
“回來了回來了。”
李氏見到人總算放心了不少,小五也趕緊起身迎上去。
“怎麽這麽晚,不就在身後嗎?”
“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有輕功啊?也不想想我倆都多大年紀了。還有這紮針的,還非得要挖什麽破草。”
胡二伯忍不住吐槽,剛走山路一天,他就後悔了。現在,更後悔為了那所謂的麵子死扛著不說。
還有這紮針的, 就是個不能上山的主兒,看見啥都得挖起來帶上。行李都沒帶在身上,還得帶著這些破草!
“什麽破草,那是罕見的草藥好不好,你不懂就不要瞎說。”
老田平時最討厭別人質疑,就算是摯友也不行!
眼瞅著兩老二又要吵起來了,小五趕緊轉移話題。
“南風哥,你咋變成這樣了?”
小五的聲音十分的誇張,瞬間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當然也包括了倆活寶。
“還不是某些人,光挖草還不夠,眼瞅著就到家了,在個山旮旯角角的地方看見條蛇都得抓,也不知道抽什麽瘋。”
他們年歲大了些,也還沒活夠呢。苟了這麽多年,眼瞅著就要開始享受了,可不能讓好奇心給害死了。
“打雜的,你家山青呢?沒跟你在一起?”
老田這個話題轉移的,還真是自然,不愧是在宮裏摸爬滾打了許多年,還能全身而退的太醫。
“對啊,山青呢?快找找,院子這麽大可別走丟了。”
胡二伯說走就走,邊走還邊喊山青的名字。山青平時沒有什麽存在感,但是每次到這個時候,就會很有存在感。
算盤精也跟著找人,要說對大宅裏的機關最熟悉的,還得是他。剛剛他觸發了機關,估計山青是被困在哪個地方了。
然後顧家老太爺的事情就被拋到了腦後,隨風而散了。
小黑屋裏的山青:多謝我田大夫,指望我家先生,晚上能想起來都是我燒高香了。
山裏的節氣變化要比外頭明顯得多,幾乎是積雪消融的同時, 嫩綠的枝椏就爬上了樹梢。河道裏的冰麵已經開化了,冰排隨著湍急的河水順流而下,漸漸消失 。
出門的時候是八月,現在已經是第二年的陽春三月了,算起來出門都大半年了。就想送個人的二老一少,終於踏進了小坎溝,胡家的大門。
“哈哈哈哈哈~~~~~我胡老五又回來了!!”
小五站在院子中央,左手叉腰,右手指天,笑聲十分誇張。
這麽做的好處就是,但凡在家的人,就都被他給喊出來了。
李氏頭一個出來,因為著急手裏還捏著針線和剪刀,線上還掛了一隻小小的虎頭鞋,隨著她的動作在半空中轉圈圈。
“小五?你回來了?”
張蓮舉著菜刀就從灶房跑出來,看見小五,頓時激動的一腳門裏一腳門外的就喊還在炒菜的文小點。
“點點!點點!小五回來了,快快快。別炒了。”
“啥?哪兒呢?哪兒呢?小五在哪兒呢?啊~~小五,你終於回來了。”
三月的天兒,地裏已經開始忙活了,現在家裏就仨女人在。小五想上前給個擁抱,看了看她們手裏東西,覺得自己還能忍忍 。
李氏隨手把東西放在窗台上,上前抓著他的胳膊左瞧瞧右看看。
“高了,也結實了。挺好,挺好,沒受罪。”
做娘的就是這樣,離家許久的孩子回來,第一時間看的就是孩子是胖了還是瘦了。以此來判斷孩子在外的日子,過的好不好,有沒有受罪。
李氏一句話沒說完,小五的淚珠子就掉下來了。胳膊一伸就撲進了李氏懷裏,委委屈屈的掉眼淚。
“好了好了,回家了昂。”
張蓮作為家裏唯一一個心比較細的,在小五身後看了又看,始終沒看到人進來,仔細看看小五,兩手空空,明顯不對勁啊。
“小五,你自己回來的?二伯和田爺爺呢?”
“在後頭呢,他們倆腿腳慢,大概得晚上了。”
小五從李氏懷裏出來,悶著鼻子回答。半大小子還哭鼻子,多少還是覺得丟人了些 。
“那你行李呢?”
“行李在二伯他們後麵,大概要下個月才來呢。”
“你聽見自己說了啥沒?人回來了,行李還在路上?”
文小點覺得這孩子出去了一趟是不是讓人給忽悠了,行李還能讓人幫忙帶著是咋地。就不怕到時候連人帶行李都找不著?
“沒錯啊。這不是著急回來麽,田爺爺的行李有點兒多,不好拿呀。”
看小五這一本正經的樣子,不像是有什麽問題,可是這麽一來,在家的這仨人,就更鬧不明白了。
“到底是怎麽回事啊?你說清楚了。”
李氏急切的追問,關心則亂,身為胡家唯二靠譜的人之一,小五還不至於受了委屈還說不清楚。
“真沒事兒,等一會兒爹他們回來了,再一塊兒說,不然還得說說好幾遍。”
“真沒事兒?”
“真沒事兒。二嫂,是不是什麽東西糊了?”
“哎呦,我的菜。完了完了。”
文小點趕緊往廚房竄,可惜還是晚了,鍋裏的雞蛋已經成黑炭了。整個灶房裏都是帶著焦糊味的油煙。
“快快快,趕緊收拾了,讓爺爺知道了我又得挨罵。”
身為一個頂級大廚,文師傅最不喜歡看到有人把菜做壞,浪費食材。
文小點小時候可沒少因為這個挨罵,下意識就想趕緊毀屍滅跡。
“看、到了。”
文師傅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文小點的手一抖,手裏的鍋鏟就掉進了烏漆麻黑的鐵鍋裏。
下一秒伸手就要去撿,被文師傅一把給拽住了。
“燙!”
文師傅看看這個傻呼呼的孫女,手不想要了是吧?
“爺爺,我錯了。”
文小點吐吐舌頭,低頭認錯,態度十分誠懇。
“注意、手!”
“知道了,爺爺。”
文師傅說完又背著手出去了。
被張老爹治好的結巴,僅僅維持了半天,第二天一早,文師傅就又被打回了原形。
不過,他不再惜字如金,該他說話的時候也會說,就是磕磕巴巴的毛病依舊還在。
“呼……嚇死我了,爺爺居然沒罵我,嫂子,今天的日頭是從東邊兒出來的吧?”
文小點一邊兒清理鍋灶,邊跟張蓮嘮嗑。
“不罵人還不好?哪有人上趕著挨罵的?”
張蓮覺得好笑,這孩子怎麽時而傻時而精的?
“這不是覺得爺爺的變化有點兒大麽。”
“不適應?”
“你是不知道以前他是什麽樣子。整天板著個臉,明明脾氣挺好的,就是沒有個笑臉兒,嚇人得很。”
“我看你爺爺對你挺好的呀,哪有你說的那麽嚇人。”
“所以說,你沒見過他以前的樣子。”
“以前的事兒都過去了,珍惜現在就好。”
張蓮知道文小點說的以前並不美好,不管是大難之前還是之後的回憶,都不怎麽好。
所以,關於以前,還是少提起的好。
小五洗去了一身的塵土,換上李氏新做的春裝,美滋滋的出來了。
胡家的飯菜差不多的時候,胡老漢也帶著兒子們回來了。
麥子都是前一年秋天的時候種下的,現在都有膝蓋高了,除除草、澆澆水,沒有多少活兒。
正巧,孩子們都在家,三天的時間就把地裏的活都弄好了。今天上午就是最後那點兒收尾的活,一上午的時間就夠了。
“小五!啊~~ 我家小五回來了。”
小四一眼就看到正在擺碗筷的小五,身材再也沒有胖起來的小四,朝小五跑了兩步。
“四哥!爹,大哥,二哥,三哥。”
“哎呦,回來了?好像長個兒了。”
“還真是,半年竄了不少呢。”
“我看看,還結實了,嗬,還長腱子肉了。”
小五在幾個大男人手裏,又捏又揉的,他剛收拾整齊的造型,瞬間就淩亂了起來。
這就是他們兄弟之間的關 心方式,是旁人理解不了的東西。
“洗手吃飯吧,小五剛洗幹淨,再捏吧他還得重洗。 ”
男人們呼呼啦啦就去井邊打水洗手,準備吃飯了。
飯桌上,免不了問起這半年的都做了什麽,小五除了路上的見聞,好像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倒是家裏的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小五大呼可惜,他沒能參與進來,還有點小遺憾。
“幸好你沒在,咱家的人折進去了一半,你要是在也是給人做添頭兒的 。”
胡發出聲安慰,語氣裏都是唏噓。
“可照你們的說法,這些傷不都是自己人弄的?”
“好像還真是哈。”
兄弟幾個訕笑。還真是,胡發是搬起石頭,閃了自己的腰。胡旺是敵人沒打著,傷了兄弟。
“小四是太嚇人了,不過也不吃虧,三兩句話就把那個瘋女人給氣了個半死。”
解氣是真解氣,慘也是真的慘。被那瘋婆子劃了一刀,一個小傷口愣是折騰了那麽久。
“怪不得,四哥瘦了這麽多。沒事兒,田爺爺他們大概晚上就回來了,讓他給你看看。”
“沒事兒,袁家的大夫給看過了,說了都好了,要不咱爹也不會讓我下地。”
小四是出了名兒的心大,壓根兒就不放在心上,身材什麽的,不在他關心的範圍之內。
胡發和銀子的婚事定在五月十八,滿打滿算也就還有兩個月的準備時間,婚房就定在後院最西邊的那間。
這兩年家裏人多,那間屋子住過的人也不少,需要重新粉刷一番,家具也得重新準備、添置。還有成親用的被褥,和胡發的新郎裝也都要準備。
因此,胡家又迎來了新一輪的忙碌。
胡旺一頭紮進木工房一忙就是一下午,小四、文小點和胡老漢討論婚宴菜單,等定好菜單之後就得準備食材開始試菜了。
作為嫂子和婆婆,李氏和張蓮得操控全局,胡興和胡發負責打雜、跑腿。
眾人忙活了一下午,忙碌起來就忘了時間,等小四說想先試試菜的時候才發現已經錯過了晚飯時間。
試菜得做,晚飯也得做,正好一塊做了算了。等天都要黑了時候,飯菜才擺上了桌,一群人這才在飯桌上聚在一起了。
張蓮看到飯桌上的小五,這才想起胡二伯和老田來。
“這天都黑了,二伯他們怎麽還沒回來?”
還是他們回來了,但是她沒有注意到?
“還沒到,南風哥跟著呢,應該沒事兒,大概是路上耽擱了吧。”
小五下午開始就在等他們來,一直都沒看到人。顧南風不放心兩老一少倆人走山路,就一路護送過來的,望山跑死馬,輕功一天半的路程,用腿走幾個人走了五六天。
小五跟顧南風學了快一年了的武功了,這次趕山路就是個好機會,顧南風自然是要測試一番的,就讓小五用輕功在前麵走,每隔一段距離就等等他們。
小五身上帶了葫蘆精給藥粉,顧南風也不怕他會不會遇到危險,走走停停了五天,終於進了小五熟悉的後山。
小五幾乎是在山上長大的,對這山裏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顧南風也不再約束他,小五一高興就自己回來了。
具體顧南風和胡二伯他們在什麽位置,還真的不太清楚。
“不對吧?就算是你腳程比倆老頭子快了一點,也不應該差這麽多吧?”
胡興心裏簡單算了一下,還是覺得不對勁。
正說著呢,胡二伯和老田就進門了。顧南風一臉黑線的跟在他們身後,滿是無奈。
兩個老頭兒身上就是髒了一點,倒是沒什麽不對勁。再看顧南風……
一身白衣七零八落的掛在身上,外衫被提在手上,窄袖衣衫上,一點一塊的都是山中摻雜了腐葉的黑色泥土,頭上臉上也沒能幸免。
認識顧南風這麽久,除了他受傷瘋癲的時候,還真沒有見他這樣狼狽過。
他永遠都像謫仙似的一塵不染,幹淨整齊的。況且他武功高強,能把他弄成這樣的人,得是什麽樣子?
“回來了回來了。”
李氏見到人總算放心了不少,小五也趕緊起身迎上去。
“怎麽這麽晚,不就在身後嗎?”
“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有輕功啊?也不想想我倆都多大年紀了。還有這紮針的,還非得要挖什麽破草。”
胡二伯忍不住吐槽,剛走山路一天,他就後悔了。現在,更後悔為了那所謂的麵子死扛著不說。
還有這紮針的, 就是個不能上山的主兒,看見啥都得挖起來帶上。行李都沒帶在身上,還得帶著這些破草!
“什麽破草,那是罕見的草藥好不好,你不懂就不要瞎說。”
老田平時最討厭別人質疑,就算是摯友也不行!
眼瞅著兩老二又要吵起來了,小五趕緊轉移話題。
“南風哥,你咋變成這樣了?”
小五的聲音十分的誇張,瞬間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當然也包括了倆活寶。
“還不是某些人,光挖草還不夠,眼瞅著就到家了,在個山旮旯角角的地方看見條蛇都得抓,也不知道抽什麽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