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稍加解釋,大家心裏就明白了些。以前幹活兒啥的都是抓壯丁,抓著誰就是誰,現在每個事兒都有了具體的安排和負責人,更合理了。
見大家都清楚了,又轉而說起家裏的進項。
主要的進項,一個是小四和胡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小吃攤;再就是胡旺胡發倆人的工錢。
胡旺胡發倆人都成親了,收入和胡興一樣,給家裏交三成,剩下的自己留著。
這樣算來,家裏的進項其實是縮減了的。
“還有我和師爺的小飯館。”
小四又插嘴。
之前跟家裏提過,後來各種事情趕到一塊,就沒顧上,小四可沒忘。
“行,給你算上。回頭記得給家裏交錢昂。既然要做,那就抓緊,放置時間久了,又該忘了。”
李氏囑咐了幾句,又讓張蓮接著說。
“別的也沒啥了,就是各人手頭的事兒都好好幹,誰有啥想法,也可以提出來,家裏能添個進項也挺好。”
胡興對安排沒啥意見,反正他還是那倆事兒,對他來說沒啥區別。
“那,到底誰當家?”
他還惦記著張蓮不想管家的事兒呢,說了半天也沒有下文,就主動提起來了。
張蓮看看李氏,這個她也想知道,奈何到現在李氏也沒說。
“管家的事兒,就仨閨女輪著來,一人一年。蓮兒從進門開始管了兩年了,那從初一開始,就是點點當家。銀子是明年。”
李氏轉而又加了一句。
“等小四小五娶親了,也按這個來,省得到分家的時候,自己的小家都不知道怎麽照顧。”
李氏這麽定也是看文小點那心大的啥事都不操心,擔心以後分家了照顧不了自己。
“啊?不分家不行嗎?”
文小點一聽要分家,都顧不上推辭管家的事兒了,她不要分家,一大家子在一塊兒,多熱鬧。
她還沒過夠呢。
“早晚的事兒,你們總要自己過日子的。”
李氏很看得開,她婆婆說了,把孩子們都捆在身邊,時間久了,總會生出別的心思。倒不如趁著孩子們關係好的時候分家,到時候也還有兄弟情分在。
“娘,你不要我們了?”
一向沒心沒肺的文小點紅了眼眶,聲音裏還有些顫抖。她,真的舍不得。
“停停停,你打住啊。又不是現在就分家了。再說,分家就是分開住了,又不是老死不相往來,怎麽還不要你了。”
李氏趕緊打住文小點的想法,別這管家的事兒還沒說清楚,又得解決分家的事兒。
胡旺也安慰媳婦兒。
“分家,那至少也得等小五成親了再說呢。他才幾歲?早著呢昂。”
文小點看看才十歲的小五,心裏的小算盤一打,至少還有個五六年呢,不急不急。
小五眨巴眨巴眼睛,這怎麽還有他的事兒呢。
張蓮順勢就把手頭的賬本塞給文小點了,不是她不講武德,婆婆都發話了,那就該文小點管了。
“哎?不對呀,咋還成我管家了?不行啊,我可管不了。”
“不會就現學唄,針線活兒都學會了,看賬本總能學會的。”
張蓮勸文小點的同時,還不忘補刀。
說起文小點學針線,這都大半年了,也就能給胡旺做個貼身的衣裳,鞋都做不了。
文小點推辭了半天,也沒能推出去。張蓮的情況擺在那兒,確實管不了了;銀子剛進門又總在鎮上,愛莫能助;李氏更簡單,一句退居二線,就打發了。
“不是,那叫我們來是幹個啥?也沒我們啥事兒啊。”
老田終於還是沒忍住,問了這麽一句。
“咋滴?天天來吃飯,還不是咱家人了?”
胡老漢毫不留情的回懟。
“哦,還真有事兒。”李氏這才想起來,還有個事兒沒交代呢。轉頭看向胡二伯。
“二哥,你家山青平時也沒啥事兒,我給他安排個差事唄?包吃包住,工錢……就一兩銀子一個月。行不?”
胡二伯想拒絕,奈何有人比他著急。
“行。”
山青搶先答應了。
“你答應啥?我還沒同意呢。”
胡二伯氣的吹胡子,他也沒缺孩子吃喝吧?跟著他也沒少見好東西吧?一兩銀子就叛變了??
“先生您沒工錢。”
這話就很明白了,是胡二伯自己不給工錢。
“那每個月二兩銀子給誰了?”
“您說了,那是零花。”
胡二伯語塞,草率了,要不是當初不想讓山青覺得自己是下人,他也不會說那是零花錢。
失策啊!
就這麽的,六月初一,文小點這個新鮮的當家人和山青這個小管家正式上任。
山青說是管家,其實也就是記賬核對賬目,平日裏還跟著胡二伯。文小點隻要負責把控全局即可。
有了山青的幫忙,文小點覺得她又行了,就是動動嘴皮子,操點心,她可以的!
六月初一,一大早,明宣禮特意從府城帶來的管家劉波就出現在了胡家的院子裏,身後還帶了兩個跟山青年歲差不多的小廝。
“王……七爺吩咐了,讓小的來幫襯幾天,順道給田大夫和溫……文師傅送兩個得用的,給您二位跑跑腿兒。”
“不要!”
“不要!”
老田和文師傅異口同聲的拒絕,態度十分堅決。
“二位,就您三位住一個院子,身邊兒沒個使喚的人,確實不大方便。”
“我有小五。”
“小四。”
他們家一個有徒弟,一個有徒孫。不需要再塞倆人過來,沒啥必要。
等等。小五是老田的徒弟,小四是文師傅的徒孫,文師傅和老田又稱兄道弟……這個輩分……
胡家人,這才意識到,這個輩分好像不大對……
真論起來,小四是不是還得喊小五一聲叔?
哎,早知道就讓文師傅收小四當徒弟了,做什麽徒孫?
也不對!小四要是文師傅徒弟,那就是跟文小點她爹是一個輩分了……
那胡旺……娶的是侄女?還得叫小四一聲叔?
小四還跟胡老漢他們是一輩兒的了?
那胡二伯……不就成小四他……哥???
徒孫就徒孫吧。也挺好的。一家兄弟,就不要計較這麽多了……
見大家都清楚了,又轉而說起家裏的進項。
主要的進項,一個是小四和胡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小吃攤;再就是胡旺胡發倆人的工錢。
胡旺胡發倆人都成親了,收入和胡興一樣,給家裏交三成,剩下的自己留著。
這樣算來,家裏的進項其實是縮減了的。
“還有我和師爺的小飯館。”
小四又插嘴。
之前跟家裏提過,後來各種事情趕到一塊,就沒顧上,小四可沒忘。
“行,給你算上。回頭記得給家裏交錢昂。既然要做,那就抓緊,放置時間久了,又該忘了。”
李氏囑咐了幾句,又讓張蓮接著說。
“別的也沒啥了,就是各人手頭的事兒都好好幹,誰有啥想法,也可以提出來,家裏能添個進項也挺好。”
胡興對安排沒啥意見,反正他還是那倆事兒,對他來說沒啥區別。
“那,到底誰當家?”
他還惦記著張蓮不想管家的事兒呢,說了半天也沒有下文,就主動提起來了。
張蓮看看李氏,這個她也想知道,奈何到現在李氏也沒說。
“管家的事兒,就仨閨女輪著來,一人一年。蓮兒從進門開始管了兩年了,那從初一開始,就是點點當家。銀子是明年。”
李氏轉而又加了一句。
“等小四小五娶親了,也按這個來,省得到分家的時候,自己的小家都不知道怎麽照顧。”
李氏這麽定也是看文小點那心大的啥事都不操心,擔心以後分家了照顧不了自己。
“啊?不分家不行嗎?”
文小點一聽要分家,都顧不上推辭管家的事兒了,她不要分家,一大家子在一塊兒,多熱鬧。
她還沒過夠呢。
“早晚的事兒,你們總要自己過日子的。”
李氏很看得開,她婆婆說了,把孩子們都捆在身邊,時間久了,總會生出別的心思。倒不如趁著孩子們關係好的時候分家,到時候也還有兄弟情分在。
“娘,你不要我們了?”
一向沒心沒肺的文小點紅了眼眶,聲音裏還有些顫抖。她,真的舍不得。
“停停停,你打住啊。又不是現在就分家了。再說,分家就是分開住了,又不是老死不相往來,怎麽還不要你了。”
李氏趕緊打住文小點的想法,別這管家的事兒還沒說清楚,又得解決分家的事兒。
胡旺也安慰媳婦兒。
“分家,那至少也得等小五成親了再說呢。他才幾歲?早著呢昂。”
文小點看看才十歲的小五,心裏的小算盤一打,至少還有個五六年呢,不急不急。
小五眨巴眨巴眼睛,這怎麽還有他的事兒呢。
張蓮順勢就把手頭的賬本塞給文小點了,不是她不講武德,婆婆都發話了,那就該文小點管了。
“哎?不對呀,咋還成我管家了?不行啊,我可管不了。”
“不會就現學唄,針線活兒都學會了,看賬本總能學會的。”
張蓮勸文小點的同時,還不忘補刀。
說起文小點學針線,這都大半年了,也就能給胡旺做個貼身的衣裳,鞋都做不了。
文小點推辭了半天,也沒能推出去。張蓮的情況擺在那兒,確實管不了了;銀子剛進門又總在鎮上,愛莫能助;李氏更簡單,一句退居二線,就打發了。
“不是,那叫我們來是幹個啥?也沒我們啥事兒啊。”
老田終於還是沒忍住,問了這麽一句。
“咋滴?天天來吃飯,還不是咱家人了?”
胡老漢毫不留情的回懟。
“哦,還真有事兒。”李氏這才想起來,還有個事兒沒交代呢。轉頭看向胡二伯。
“二哥,你家山青平時也沒啥事兒,我給他安排個差事唄?包吃包住,工錢……就一兩銀子一個月。行不?”
胡二伯想拒絕,奈何有人比他著急。
“行。”
山青搶先答應了。
“你答應啥?我還沒同意呢。”
胡二伯氣的吹胡子,他也沒缺孩子吃喝吧?跟著他也沒少見好東西吧?一兩銀子就叛變了??
“先生您沒工錢。”
這話就很明白了,是胡二伯自己不給工錢。
“那每個月二兩銀子給誰了?”
“您說了,那是零花。”
胡二伯語塞,草率了,要不是當初不想讓山青覺得自己是下人,他也不會說那是零花錢。
失策啊!
就這麽的,六月初一,文小點這個新鮮的當家人和山青這個小管家正式上任。
山青說是管家,其實也就是記賬核對賬目,平日裏還跟著胡二伯。文小點隻要負責把控全局即可。
有了山青的幫忙,文小點覺得她又行了,就是動動嘴皮子,操點心,她可以的!
六月初一,一大早,明宣禮特意從府城帶來的管家劉波就出現在了胡家的院子裏,身後還帶了兩個跟山青年歲差不多的小廝。
“王……七爺吩咐了,讓小的來幫襯幾天,順道給田大夫和溫……文師傅送兩個得用的,給您二位跑跑腿兒。”
“不要!”
“不要!”
老田和文師傅異口同聲的拒絕,態度十分堅決。
“二位,就您三位住一個院子,身邊兒沒個使喚的人,確實不大方便。”
“我有小五。”
“小四。”
他們家一個有徒弟,一個有徒孫。不需要再塞倆人過來,沒啥必要。
等等。小五是老田的徒弟,小四是文師傅的徒孫,文師傅和老田又稱兄道弟……這個輩分……
胡家人,這才意識到,這個輩分好像不大對……
真論起來,小四是不是還得喊小五一聲叔?
哎,早知道就讓文師傅收小四當徒弟了,做什麽徒孫?
也不對!小四要是文師傅徒弟,那就是跟文小點她爹是一個輩分了……
那胡旺……娶的是侄女?還得叫小四一聲叔?
小四還跟胡老漢他們是一輩兒的了?
那胡二伯……不就成小四他……哥???
徒孫就徒孫吧。也挺好的。一家兄弟,就不要計較這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