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二字,既是這建築的總稱,又可以是酒樓的名字;從寓意的方麵來說,表示好著他們是由小做大,有著長遠的未來;還可以是當下的寫照,是一個小小年紀就獨挑大梁的掌勺大廚開的酒樓……
胡二伯一通閱讀理解做下來,山青已經麵無表情的準備好了筆墨,塞到了胡二伯手裏。就著他翻湧的情緒,龍飛鳳舞的寫下了【小樓】二字。
李氏聽得瞠目結舌,乖乖,她怎麽不知道,就是隨口的一句話居然還能有這麽多解釋?讀書的就是讀書的哈,一句話就能聯想到這麽多。不累嗎?
早就等在一旁的胡旺,喊上大哥,小心翼翼的抬進木工房,忙活了一下午,終於趕在太陽落山之前掛在了門頭上。
幸好,幸好趕上了開業揭牌。
門前圍觀的百姓不少,裏三層外三層的對著小樓指指點點,但不管夥計如何招呼,卻始終無人肯上前一步。
好在自家人也不少,分散開來,一樓大廳裏也顯得有幾分人氣。
不過,有沒有人來,他們似乎都不甚在意,畢竟,他們今日還有個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件比酒樓開業還要重要的事情——山青的認親宴。
開業儀式結束之後,大家都進了大廳等候,胡老漢摸著一進門的大長桌愛不釋手,嘴裏嘟囔著能坐下不少人呢。
“叔您喜歡? 正好,家裏還有兩張,正愁怎麽辦呢,您要是喜歡,改天我讓初七給您送家去。”
明宣禮耳朵尖,一聽見胡老漢嘀嘀咕咕的聲音,當即就表示可以送貨上門。因為這些從土匪窩裏扛回來的東西,沈婉兒可叨叨了他好些天呢,耳朵都要磨破了。
既然有人喜歡,那可不得趕緊處理掉?
胡老漢也不含糊,一個敢給一個敢要,倆人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初七帶著人又把鋪過虎皮的大交椅給抬了進來,放在櫃台前麵的空地上,正好是大廳的主位。
胡二伯一身藏青滾雲紋的長袍,四平八穩的坐在交椅上,精心打扮過的臉上,散發著紅潤的光澤,目光矍鑠的看著跪在麵前的山青。
從他三……呃,五歲時候的初見,到現在該成家立業的年紀了,十三年的光陰轉瞬即逝。山青也從一棵小小的豆芽菜,長成了頂天立地的端方君子,好似一瞬間,他就長大了。
“快喝茶啊,手都酸了。”
山青麵帶掙紮,小聲提醒從剛坐下來就一直神遊天外的老頭兒。剛才不是還好好的嗎?怎麽自己一端茶他就靈魂出竅?
被山青責備又帶著寵溺的聲音喚回神智,胡二伯這才笑嗬嗬的接過茶杯,開始後麵的流程。一通折騰,臨近中午才勉強結束。
“真是的,是那麽個意思不就行了?弄這麽複雜幹啥?”
老田不耐煩的對著胡二伯吐槽,上次沒名沒分的死活都要喝上那口茶,今兒也不知道是不是高興傻了,孩子端了大半天,都不知道接過來。
跪了那麽久,也不知道心疼心疼孩子,就知道傻笑。
“不是你們說的嗎?嫌我沒有昭告天下,今兒陣仗大了怎麽還說我?”
老田懶得當著這麽多人跟他掰扯那些有的沒的,省得壞了孩子的心情。自顧自的拿出個小盒子,傲嬌的塞進山青手裏。
“前陣子大家都慌著買房子,你家那老頭兒都不說給你準備一套,白跟他那麽些年了。田伯給你準備了一套,你收好了。”
小木盒裏裝的是一把鑰匙,是老田老早就準備好的,小五都沒有呢。
文師傅也遞上了一隻小木盒,跟老田的大小差不多。他沒老田那麽絮叨,言簡意賅的給山青撐腰。
“他給房,我給地。”
他的盒子裏,是地契,二十畝地的地契。算上之前胡興買的那些,小坎溝空閑出來的田地,基本都到了胡家的口袋。
胡老漢就簡單粗暴多了,掏出族譜,在胡二伯名字下頭,鄭重寫上了胡山青的大名,李氏順勢掏出一摞紅封。
“這是十二晌的,這個是滿月的,這個是周歲的,兩歲生辰,三歲……”
每拿出一個,就念叨一句,從出生到十七歲的紅封,李氏一次性都給補上了,手裏還剩下一個,又被她收回去了。
“哎?這怎麽還帶往回收的?”
三奶奶可不幹了,拿都拿出來了,這怎麽還能收回去呢?
“這個,現在可不能給,他今年可還沒過生辰呢。”
“小氣吧你就,孩子,別搭理他,你看三奶奶給你準備了啥?”
三奶奶掏出一個銀鎖片兒,祥雲的形狀,前麵刻有平安二字,下頭掛了三隻小小的銀鈴,背後刻著的是他的名字——山青。
“還有我這個呢,正好配一套。”
四爺爺趕緊掏出自己準備的東西,是一對兒小銀鐲兒,小孩子戴的那種。山青接過來,放在手心裏,小小的兩個竹節圈交疊在一起。
“啥呀你這,這麽點兒,孩子能戴嗎?”
三爺爺總算是逮著了,毫不留情的指出來。
“拿紅繩串起來,怎麽就不能戴了。”
“那還能是鐲子嗎?”
三爺爺和四爺爺兄弟倆,一邊兒拌嘴,一邊兒往旁邊兒走,山青快要跌出眼眶的金豆子,順著上揚的唇,在帶著哭腔的笑聲中,滴在那對兒銀鐲上。
大壯爹是個悶葫蘆,也說不出什麽話來,隻沉悶的遞上了一個小布包兒,便轉頭走開了了,山青忍不住打開,卻發現是用紅繩串起來的桃核手串。
“哎呀,我爹這是把你當小娃娃了,還拿這個給你擋災呢。”
有一種桃子,是扁扁的形狀,小坎溝這兒叫蟠桃。蟠桃的果核和它的形狀很像,也是圓圓的但沒有那個尖,形狀更像佛珠。
老人有講,說給小孩子戴這樣的手串,能定魂驅邪,晚上睡得安穩。幾乎每家每戶的小孩子,小時候都有這麽一串桃核手串。
隻是,山青這串明顯是成人的尺寸。
阮氏沒有刻意控製音量,還沒走遠的大壯爹,假裝自己沒聽見,隻剩下那紅紅的耳尖,默默揭穿他的偽裝。
胡二伯一通閱讀理解做下來,山青已經麵無表情的準備好了筆墨,塞到了胡二伯手裏。就著他翻湧的情緒,龍飛鳳舞的寫下了【小樓】二字。
李氏聽得瞠目結舌,乖乖,她怎麽不知道,就是隨口的一句話居然還能有這麽多解釋?讀書的就是讀書的哈,一句話就能聯想到這麽多。不累嗎?
早就等在一旁的胡旺,喊上大哥,小心翼翼的抬進木工房,忙活了一下午,終於趕在太陽落山之前掛在了門頭上。
幸好,幸好趕上了開業揭牌。
門前圍觀的百姓不少,裏三層外三層的對著小樓指指點點,但不管夥計如何招呼,卻始終無人肯上前一步。
好在自家人也不少,分散開來,一樓大廳裏也顯得有幾分人氣。
不過,有沒有人來,他們似乎都不甚在意,畢竟,他們今日還有個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件比酒樓開業還要重要的事情——山青的認親宴。
開業儀式結束之後,大家都進了大廳等候,胡老漢摸著一進門的大長桌愛不釋手,嘴裏嘟囔著能坐下不少人呢。
“叔您喜歡? 正好,家裏還有兩張,正愁怎麽辦呢,您要是喜歡,改天我讓初七給您送家去。”
明宣禮耳朵尖,一聽見胡老漢嘀嘀咕咕的聲音,當即就表示可以送貨上門。因為這些從土匪窩裏扛回來的東西,沈婉兒可叨叨了他好些天呢,耳朵都要磨破了。
既然有人喜歡,那可不得趕緊處理掉?
胡老漢也不含糊,一個敢給一個敢要,倆人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初七帶著人又把鋪過虎皮的大交椅給抬了進來,放在櫃台前麵的空地上,正好是大廳的主位。
胡二伯一身藏青滾雲紋的長袍,四平八穩的坐在交椅上,精心打扮過的臉上,散發著紅潤的光澤,目光矍鑠的看著跪在麵前的山青。
從他三……呃,五歲時候的初見,到現在該成家立業的年紀了,十三年的光陰轉瞬即逝。山青也從一棵小小的豆芽菜,長成了頂天立地的端方君子,好似一瞬間,他就長大了。
“快喝茶啊,手都酸了。”
山青麵帶掙紮,小聲提醒從剛坐下來就一直神遊天外的老頭兒。剛才不是還好好的嗎?怎麽自己一端茶他就靈魂出竅?
被山青責備又帶著寵溺的聲音喚回神智,胡二伯這才笑嗬嗬的接過茶杯,開始後麵的流程。一通折騰,臨近中午才勉強結束。
“真是的,是那麽個意思不就行了?弄這麽複雜幹啥?”
老田不耐煩的對著胡二伯吐槽,上次沒名沒分的死活都要喝上那口茶,今兒也不知道是不是高興傻了,孩子端了大半天,都不知道接過來。
跪了那麽久,也不知道心疼心疼孩子,就知道傻笑。
“不是你們說的嗎?嫌我沒有昭告天下,今兒陣仗大了怎麽還說我?”
老田懶得當著這麽多人跟他掰扯那些有的沒的,省得壞了孩子的心情。自顧自的拿出個小盒子,傲嬌的塞進山青手裏。
“前陣子大家都慌著買房子,你家那老頭兒都不說給你準備一套,白跟他那麽些年了。田伯給你準備了一套,你收好了。”
小木盒裏裝的是一把鑰匙,是老田老早就準備好的,小五都沒有呢。
文師傅也遞上了一隻小木盒,跟老田的大小差不多。他沒老田那麽絮叨,言簡意賅的給山青撐腰。
“他給房,我給地。”
他的盒子裏,是地契,二十畝地的地契。算上之前胡興買的那些,小坎溝空閑出來的田地,基本都到了胡家的口袋。
胡老漢就簡單粗暴多了,掏出族譜,在胡二伯名字下頭,鄭重寫上了胡山青的大名,李氏順勢掏出一摞紅封。
“這是十二晌的,這個是滿月的,這個是周歲的,兩歲生辰,三歲……”
每拿出一個,就念叨一句,從出生到十七歲的紅封,李氏一次性都給補上了,手裏還剩下一個,又被她收回去了。
“哎?這怎麽還帶往回收的?”
三奶奶可不幹了,拿都拿出來了,這怎麽還能收回去呢?
“這個,現在可不能給,他今年可還沒過生辰呢。”
“小氣吧你就,孩子,別搭理他,你看三奶奶給你準備了啥?”
三奶奶掏出一個銀鎖片兒,祥雲的形狀,前麵刻有平安二字,下頭掛了三隻小小的銀鈴,背後刻著的是他的名字——山青。
“還有我這個呢,正好配一套。”
四爺爺趕緊掏出自己準備的東西,是一對兒小銀鐲兒,小孩子戴的那種。山青接過來,放在手心裏,小小的兩個竹節圈交疊在一起。
“啥呀你這,這麽點兒,孩子能戴嗎?”
三爺爺總算是逮著了,毫不留情的指出來。
“拿紅繩串起來,怎麽就不能戴了。”
“那還能是鐲子嗎?”
三爺爺和四爺爺兄弟倆,一邊兒拌嘴,一邊兒往旁邊兒走,山青快要跌出眼眶的金豆子,順著上揚的唇,在帶著哭腔的笑聲中,滴在那對兒銀鐲上。
大壯爹是個悶葫蘆,也說不出什麽話來,隻沉悶的遞上了一個小布包兒,便轉頭走開了了,山青忍不住打開,卻發現是用紅繩串起來的桃核手串。
“哎呀,我爹這是把你當小娃娃了,還拿這個給你擋災呢。”
有一種桃子,是扁扁的形狀,小坎溝這兒叫蟠桃。蟠桃的果核和它的形狀很像,也是圓圓的但沒有那個尖,形狀更像佛珠。
老人有講,說給小孩子戴這樣的手串,能定魂驅邪,晚上睡得安穩。幾乎每家每戶的小孩子,小時候都有這麽一串桃核手串。
隻是,山青這串明顯是成人的尺寸。
阮氏沒有刻意控製音量,還沒走遠的大壯爹,假裝自己沒聽見,隻剩下那紅紅的耳尖,默默揭穿他的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