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壯他們的豆腐坊開啟了一波小高潮,喜子叔那邊卻迎來了低穀。隴山來的羊是賣完了,他收到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個沒前陣子賣的好吃了。
要一直用的都是本地羊,也就算了,大家吃的一直都是這個,也就對比不出來什麽好壞。
前有小樓造勢,後有喜子叔跟著賣,但凡對吃有點子要求的,就都能吃出不同來。越是挑剔,越是覺得差異大。
小樓的那位老主顧,就是給找羊的那位邱老爺子,又來吃羊肉,二柱子猶豫了一下,還是攔住了。
“這羊肉,您怕是吃不慣。”
“換肉了?”
“先前那批賣完了,咱們東家的兄嫂去找了,還沒回來。”
“費那勁,直接找上次那個羊倌兒不就行了?”
二柱子隻笑笑不說話,邱老就猜測這中間肯定有問題,當即就要喊胡達來。這會兒正是飯點兒,後廚正是忙活的時候。
胡達係著圍裙,一手拿著鍋鏟,一手拉著山青就進了邱老的雅間。
“胡……你這是啥造型?”
“那啥,邱老,今兒後廚實在忙不開,我也不能多待,這是我哥,親哥。也是咱小樓的掌櫃,您有啥話,跟他說成不。”
這聲哥,瞬間取悅了山青,嗯~好聽,可以多叫幾聲。
“你先等等,這事兒我得問你。聽說那羊……你們自己去找了?那羊倌兒沒再送過?”
“是,他上次走了,就找不到人了。”
胡達實話實說的回答。但很明顯,他並沒有理解到邱老話裏的另一層意思。
山青聽出來了呀,胡二伯有時候說話就這樣,山路十八彎的,你得多想想才知道要說啥。
“也不怕您笑話,到得到也不敢要他的羊了。”
山青插了句嘴,回答了邱老的言外之意。
“怎麽說?”
邱老追問。這羊是他找來的,也是他上趕著讓人用的,真要有什麽問題,他也得知道是什麽問題吧。
說實在的,要不是看羊倌家裏困難,他根本不願意管這閑事。
“我剛來不久,也知道您是咱小樓的老主顧了。說句實在的,年前的小樓那菜價……根本不掙錢。那二十兩一頭的羊,味道再好,也用不起啊……”
“多少?”
邱老都驚了,好家夥,也真敢要啊。
“二十兩啊,我師爺說的。”
還有個連胡達都不知道的事,羊倌一開始給文師傅的報價,是五十兩來著。
也是為什麽,最後成交的時候,文師傅總覺得自己占便宜了……
畢竟在京城,比這還貴的食材,他都用過。
“行,我知道了。”
邱老飯也不吃了,起身就走了。
胡達見邱老麵色不愉,還以為是煽情說話的罪人了。
“哥,咱是不是把人氣跑了?”
“那不能。他氣的是別人,跟咱沒關係。”
胡達這一喊,山青兄長的架勢說起來就起來了。爹都認下大半年了,今兒才聽見有人叫哥了。小五除外,那小子,嘴兒甜著呢。
胡興和胡旺都比他大,不需要;胡發和胡達平時在鎮上,見不到。
真到說事情的時候,稱呼就被省略了,所以,還真沒那麽容易聽到。
“啊?你咋知道不是呢。”
胡達心想,我咋沒看出來呢。山青剛要解釋,孫慶東就來抓人了。
“哎呦,都什麽時候了,了別聊了。客人都催兩遍了。”
胡達一聽,鍋鏟子一揮,抬腿兒就往後廚奔。
大堂裏食客們見胡達又揮舞著鍋鏟回後廚了,剛才還急赤白臉的心情,頓時就被安撫好了。
大廚回來了,一會兒就有飯吃了。別看就一個廚子,炒菜快著呢。
邱老從小樓出來,直奔好友家,上次那羊倌的羊,還是他幫著給運回來的。
進門也不寒喧,劈頭蓋臉的就問了一句:“上次那羊倌給你錢了沒?”
得到否定的答複,邱老一衝動,直接收拾了包袱卷,就奔隴山去了。
小廝:咱去歸去,先吃口飯,行不?
陽春三月初,胡興的暖棚終於蓋起來了,真是,哪兒哪兒都不趕趟兒啊。
二月說要蓋,地方總是選不好。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在原址南邊的田裏蓋了,老皇帝來了。
見斜對麵蓋了兩排房子,就開始打聽了,聽到熏肉、磨豆腐的時候還樂嗬嗬的,說到時候來湊熱鬧。
恰好碰上喜子叔抓了小豬崽兒回來,還在豬圈看了半晌,老饅頭再三確認,味道不會傳得太遠之後,終於放心了。
結果看見胡興他們剛搭好的一個暖棚,說啥都不幹了。
“這啥呀,把燈籠插地裏了?醜不拉幾的,拆了拆了。”
不得不說,老皇帝是會用形容詞的,不看那堵牆,竹子搭的架子,糊著燈籠紙,可不就是地裏插了半截燈籠麽。
“明大爺,這也沒在您地裏,不礙事吧?”
胡恩陽講道理,這在自家地裏弄點兒啥也影響不到他這個連地都沒有的人吧?
“咋不礙事,你瞅瞅,正對著我家門呢。”
老皇帝指著一裏地外的大門,學著胡老漢的腔調,說。
胡興和胡恩陽順著看過去,要是忽略了這個距離,還真就是對著人大門呢。胡興有點兒後悔把房子賣給明宣禮了,要不這會兒哪還有這出啊。
跟老皇帝掰扯,掰扯得過嗎?必然掰不過啊。最後,還是胡興退了一步,再次換了地方。
換是換了,但也跑明宣禮那兒告了一狀,他爹惹出來的事兒,他做兒子的也得知道知道!有沒有用不知道,先出了氣再說。
明宣禮剛準備要往村裏搬,東西都收拾好了,又原封不動的放回去了。要不,還是緩緩吧,也不太著急。十七應該也不介意,他們再多住幾天,對吧。
很久沒去小坎溝的明珠,一見胡興,摟著脖子就不撒手了,說啥都要跟著去村裏住。明成聽說小五不在,就沒什麽興致了,還是在家看看書的好。
沈婉兒毫不猶豫的同意了,他們兩口子最近正忙呢,實在是有些顧不上明珠,送到老胡家正好,省得擔心了。
要一直用的都是本地羊,也就算了,大家吃的一直都是這個,也就對比不出來什麽好壞。
前有小樓造勢,後有喜子叔跟著賣,但凡對吃有點子要求的,就都能吃出不同來。越是挑剔,越是覺得差異大。
小樓的那位老主顧,就是給找羊的那位邱老爺子,又來吃羊肉,二柱子猶豫了一下,還是攔住了。
“這羊肉,您怕是吃不慣。”
“換肉了?”
“先前那批賣完了,咱們東家的兄嫂去找了,還沒回來。”
“費那勁,直接找上次那個羊倌兒不就行了?”
二柱子隻笑笑不說話,邱老就猜測這中間肯定有問題,當即就要喊胡達來。這會兒正是飯點兒,後廚正是忙活的時候。
胡達係著圍裙,一手拿著鍋鏟,一手拉著山青就進了邱老的雅間。
“胡……你這是啥造型?”
“那啥,邱老,今兒後廚實在忙不開,我也不能多待,這是我哥,親哥。也是咱小樓的掌櫃,您有啥話,跟他說成不。”
這聲哥,瞬間取悅了山青,嗯~好聽,可以多叫幾聲。
“你先等等,這事兒我得問你。聽說那羊……你們自己去找了?那羊倌兒沒再送過?”
“是,他上次走了,就找不到人了。”
胡達實話實說的回答。但很明顯,他並沒有理解到邱老話裏的另一層意思。
山青聽出來了呀,胡二伯有時候說話就這樣,山路十八彎的,你得多想想才知道要說啥。
“也不怕您笑話,到得到也不敢要他的羊了。”
山青插了句嘴,回答了邱老的言外之意。
“怎麽說?”
邱老追問。這羊是他找來的,也是他上趕著讓人用的,真要有什麽問題,他也得知道是什麽問題吧。
說實在的,要不是看羊倌家裏困難,他根本不願意管這閑事。
“我剛來不久,也知道您是咱小樓的老主顧了。說句實在的,年前的小樓那菜價……根本不掙錢。那二十兩一頭的羊,味道再好,也用不起啊……”
“多少?”
邱老都驚了,好家夥,也真敢要啊。
“二十兩啊,我師爺說的。”
還有個連胡達都不知道的事,羊倌一開始給文師傅的報價,是五十兩來著。
也是為什麽,最後成交的時候,文師傅總覺得自己占便宜了……
畢竟在京城,比這還貴的食材,他都用過。
“行,我知道了。”
邱老飯也不吃了,起身就走了。
胡達見邱老麵色不愉,還以為是煽情說話的罪人了。
“哥,咱是不是把人氣跑了?”
“那不能。他氣的是別人,跟咱沒關係。”
胡達這一喊,山青兄長的架勢說起來就起來了。爹都認下大半年了,今兒才聽見有人叫哥了。小五除外,那小子,嘴兒甜著呢。
胡興和胡旺都比他大,不需要;胡發和胡達平時在鎮上,見不到。
真到說事情的時候,稱呼就被省略了,所以,還真沒那麽容易聽到。
“啊?你咋知道不是呢。”
胡達心想,我咋沒看出來呢。山青剛要解釋,孫慶東就來抓人了。
“哎呦,都什麽時候了,了別聊了。客人都催兩遍了。”
胡達一聽,鍋鏟子一揮,抬腿兒就往後廚奔。
大堂裏食客們見胡達又揮舞著鍋鏟回後廚了,剛才還急赤白臉的心情,頓時就被安撫好了。
大廚回來了,一會兒就有飯吃了。別看就一個廚子,炒菜快著呢。
邱老從小樓出來,直奔好友家,上次那羊倌的羊,還是他幫著給運回來的。
進門也不寒喧,劈頭蓋臉的就問了一句:“上次那羊倌給你錢了沒?”
得到否定的答複,邱老一衝動,直接收拾了包袱卷,就奔隴山去了。
小廝:咱去歸去,先吃口飯,行不?
陽春三月初,胡興的暖棚終於蓋起來了,真是,哪兒哪兒都不趕趟兒啊。
二月說要蓋,地方總是選不好。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在原址南邊的田裏蓋了,老皇帝來了。
見斜對麵蓋了兩排房子,就開始打聽了,聽到熏肉、磨豆腐的時候還樂嗬嗬的,說到時候來湊熱鬧。
恰好碰上喜子叔抓了小豬崽兒回來,還在豬圈看了半晌,老饅頭再三確認,味道不會傳得太遠之後,終於放心了。
結果看見胡興他們剛搭好的一個暖棚,說啥都不幹了。
“這啥呀,把燈籠插地裏了?醜不拉幾的,拆了拆了。”
不得不說,老皇帝是會用形容詞的,不看那堵牆,竹子搭的架子,糊著燈籠紙,可不就是地裏插了半截燈籠麽。
“明大爺,這也沒在您地裏,不礙事吧?”
胡恩陽講道理,這在自家地裏弄點兒啥也影響不到他這個連地都沒有的人吧?
“咋不礙事,你瞅瞅,正對著我家門呢。”
老皇帝指著一裏地外的大門,學著胡老漢的腔調,說。
胡興和胡恩陽順著看過去,要是忽略了這個距離,還真就是對著人大門呢。胡興有點兒後悔把房子賣給明宣禮了,要不這會兒哪還有這出啊。
跟老皇帝掰扯,掰扯得過嗎?必然掰不過啊。最後,還是胡興退了一步,再次換了地方。
換是換了,但也跑明宣禮那兒告了一狀,他爹惹出來的事兒,他做兒子的也得知道知道!有沒有用不知道,先出了氣再說。
明宣禮剛準備要往村裏搬,東西都收拾好了,又原封不動的放回去了。要不,還是緩緩吧,也不太著急。十七應該也不介意,他們再多住幾天,對吧。
很久沒去小坎溝的明珠,一見胡興,摟著脖子就不撒手了,說啥都要跟著去村裏住。明成聽說小五不在,就沒什麽興致了,還是在家看看書的好。
沈婉兒毫不猶豫的同意了,他們兩口子最近正忙呢,實在是有些顧不上明珠,送到老胡家正好,省得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