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圓形的寬大葉片層層疊疊,順著暗綠色的藤蔓鋪了一整個菜地,因著生得過於繁茂,雲瀾起初還以為是某種生機旺盛的普通爬藤,不曾想竟是他自己點的南瓜藤。
方文林聽聞雲瀾的呼喊從後院轉至前院,一打眼就瞧見那爬牆上瓦的青藤,從菜地貼著院牆一路筆直向上,竟是翻出了院子,“這麽大一株。”
雲瀾笑著招呼方文林去看藤葉下麵藏著的瓜果,隻見葉脈高高隆起的大葉子下是兩個長筒狀的橘黃色南瓜,看那大小約莫得有三四斤。
心中詫異的同時方文林卻是覺得奇怪。
按說看這瓜藤的長勢不該隻結了這兩個果,沒人精心打理的情況下,合該生出許多長勢一般的小瓜和枝叉,但是他仔細翻看之後發現,這瓜藤看似鋪的寬廣,實則隻一根主藤,果也隻有地上這兩個大的,屬實是太過稀奇。
“有點意思,我們出去看看這藤是翻到哪裏去了。”被激起了好奇心,方文林吆喝著雲瀾一起出去探尋真相。
兩人一同出了院門往左拐去小院左邊的外牆,轉了彎一眼就看見了那垂掉下來的暗綠藤條以及院牆下麵幾個青綠破碎的瓜瓤和幾節已經幹枯的藤蔓。
蹲下身子察看小瓜破碎的身體,方文林在青綠色的瓜皮上發現了動物的咬痕,幹枯的藤蔓上也有,其中有兩根的咬痕在斷裂處,可以判斷出是被咬斷的,另有幾根則是在藤蔓下端,應該是被咬著扯斷的。
他又站起身子去看垂落的主藤,果然在上麵發現了摩擦的劃痕。
“南瓜藤長到了外麵,還溜了小瓜,不過正好被野獸發現給拽咬下來了,沒了這些小瓜和枝叉分走養分,所以院子裏的主藤和那兩個大瓜才能長得這麽好。”
雲瀾也是這麽想的,不過他的關注點則是在於地上這幾個被咬開的小瓜上麵。
“林子你看,這些瓜除了這一個被吃了一部分,其他的都隻是被咬開了沒吃。看著就像是……”
“就像是好奇吃了第一個發現不好吃,後麵這些咬下來的瓜是為了好玩。”方文林替雲瀾補上後半句。
“對,沒錯。”雲瀾很是認同地點了點頭,“也不知道是什麽東西胃口還挺挑。”
他不過隨口感歎了一句,可在看向方文林的時候卻發現他正看著……
順著方文林的視線轉到自己腳邊,黑灰皮毛的狼崽子無辜地動了下耳朵,瞧瞧那靈動的小眼神,說不是它幹的都沒人信。
當場抓獲“作案凶手”。
雖然陰差陽錯正好結了好瓜,不過雲瀾和方文林還是好好教訓了一頓狼崽子,不然以後這狼崽子玩勁兒上來給院子裏的其他瓜果蔬菜咬壞了可就不好搞了。
……
在家歇了兩天,雲瀾和方文林的腳掌都已養好,換做以前,這會兒方文林該到了出門打獵的時候,不過現在他並不打算這麽早出門。
原因就出在這頭已經頗具凶勢的狼崽子身上。
狼崽子還沒訓練好,不具備和他一同外出狩獵的本領,但若是將這頭凶獸和雲瀾一同留在家中,他是更加不放心的。
所以接下來的一周時間,他都留在家中和這隻狼崽子鬥智鬥勇。
好在這狼崽子確實聰明機靈,從最初的隻會蠻幹直接將獵物咬死到現在的會聽從指令撲咬活捉,再到默契地打包抄驅逐合圍的戰術,可謂是進步神速。
一人一狼配合愈發默契,雲瀾看得欣喜,後勤夥食也很給力。
不過一周時間,狼崽子就被喂的皮毛油光水亮,身子都長大了些。
方文林更是不必多說,積攢了一身的力氣,就等著和狼崽子一同踏遍這片山林。
……
“小不點。”
一聲清亮的呼喝,四肢健壯修長,體型勻稱的灰狼便從林子裏鑽了出來。
雲瀾把手裏的板栗扔進竹籃裏,狼崽子便已在其身邊站定,將兩個裝滿板栗的竹籃一左一右掛在狼崽子的身上,他自己則是背了背簍,“回家了。”
一人一狼回到小屋,院子裏正壘窯口的方文林便抬起了頭,“撿了這麽多栗子。”
栗子樹是他訓練狼崽子逮山雞的時候發現的,當時狼崽子追的急,在他喝止之前就已經衝到了栗子樹下。
結果可想而知,狼崽子山雞沒逮著,倒是被毛栗子刺了一身,嗷嗚嗷嗚叫得可淒慘。
對於這讓它吃盡苦頭的小東西,它是深惡痛絕,但耐不住它娘——雲瀾喜歡吃啊。
故而,再是不情不願,它還是跟著雲瀾去撿了栗子,隻不過在雲瀾叫它之前,它是半步都不會靠近那棵會吃狼的樹的。
“這麽好的野栗子,拿來燉板栗雞最是滋補,就多撿了些。”雲瀾將狼崽子身上的竹籃卸下來,裏麵全是剝了毛殼的栗子。
這栗子外形玲瓏飽滿,呈紅褐色,蠟質層淺薄而鮮豔,摸著光滑潤澤,是再好不過的優良品種,就算是自家吃不完,拿去鎮上賣都能賣個好價錢。
可惜的是雲瀾並不知道栗子的儲存方法,隻知道栗子會發熱,發熱了就容易變質,方文林雖然也在村子附近打過栗子,不過也都是現打現吃,少有存餘,同樣也不清楚該如何儲藏。
“那就全都蒸熟磨成粉,栗子粉還是能放很久的。”因著有了石磨,雲瀾近日沉迷於研磨各種粉末,除了最早磨的艾草粉,後又磨了大米和山藥,就連那蘑菇都想烘幹了給磨上一磨。
粉末多了,裝罐儲藏的器皿就不夠用了,所以才有方文林壘窯口這一幕。
製陶,夫夫倆是不會的,但原理嘛還是略知一二的,多嚐試幾次總會運氣好的燒出來那麽一兩隻,這是兩人共同堅信的。
反正燒出來的陶皿都是自己用,樣子不好看沒關係,能用就行,打碎了也不心疼,還能在方文林外出打獵時給獨自在家的雲瀾找點樂子,何樂而不為呢。
……
進山的第九天,方文林終於要外出打獵了,而新上崗的獵犬小不點這一次也跟著一起去。
臨近冬日,秋雨綿綿,今日難得沒下雨,但也是個陰天。
雲瀾不放心的檢查了一遍又一遍方文林要背的背簍,幹糧、小被、水袋……
“放心吧,也就兩三天,剛開始,得先讓小不點適應一下,不用擔心。”方文林背上背簍同雲瀾道別,“倒是你要注意休息,那石磨雖然小巧,但也磨得慢,別累著肩膀和胳膊。”
“曉得了,”雲瀾點頭答應,又抬手整了整方文林的衣領,“你也一樣,平安回來。”
“好。”
膩歪了一陣的小夫夫終是到了別離的時候,方文林沒再磨蹭,走出院門,往大門左邊的院牆根看去,那裏擺著一大一小,一新一舊的兩個竹燈籠樣式的狗窩,他的新隊友早已等候多時。
嗷嗚——
隨著一聲興奮的狼嚎,一人一狼踏進了危險與機遇並存的山林。
直到再也看不見這一高一矮的身影,雲瀾才回了院子關上門。
熱鬧了幾天的小屋突然就隻剩下他一個,一時之間還有些不太適應,原地站了片刻,實在提不起什麽興致做事,便搬了躺椅在廊下蓋著薄被放空自己。
小院更靜了。
秋風蕭蕭,殘葉飄飄。
渙散的視線集中於一點,那是被秋風送過來的一片黃葉,晃晃悠悠的在院子裏打著旋兒,忽高忽低,時左時右,在那雙清透眸子裏打了一套頑皮的雜耍之後又隨著秋風飛出了院子。
躺椅上的人盯著飄走的葉片,心裏想的卻是好在沒有落在院子裏,這是方文林才掃幹淨的。
風絮帶走了落葉,卻無法帶走人的思念。
不過才剛剛分開,怎的就又想他了。
雲瀾有點受不了自己,掩耳盜鈴般將薄被拉起蓋住了臉。
不曾想這一蓋便直接睡了個回籠覺,再醒時已經到了中午。
“幸好蓋了被子,不然準得著涼。”一邊喃喃自語一邊起身,保險起見,雲瀾還是給自己熬了一碗薑湯。
薑湯辣口,一碗下肚整個身子都暖了起來,人也精神了許多。
顧盼左右,在石磨和製陶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沒人能拒絕玩泥巴,尤其是對於男性。
菜地旁邊多了一堆鬆散的黃土,是方文林昨天從山裏挖回來的,專門給他用來捏土玩。
欸,怎麽又想起了那個男人。
黃土兌水,像是和麵粉那樣,幹了加水,濕了加土,這一步對於他來說算是得心應手。
拉胚機是用舊的圓木蓋改的,一隻手手動用力往一個方向轉,另一隻手則是劃拉木蓋中心處的陶泥使其塑形。
第一次做,他準備先弄個簡單的,碗就是不錯的選擇。
四指並攏,點在陶泥中心,隨著木蓋轉動,陶泥逐漸被拉開,中間凹陷成坑,邊緣隆起成壁,待木蓋停止轉動之時,一個不太圓潤的小碗便出現在其中間。
碗口拳頭大小,碗沿有點高低肩,碗壁厚薄也不太均勻,但雲瀾對於自己的第一次嚐試表示很滿意,他還是很有天賦的,這種抽象的藝術品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瞧瞧這高低起伏的碗沿,像不像遠處的山巒,看看這厚薄不一的碗壁,是不是暗含主次之美,再瞅瞅這大小,拿去給雞喂食正好。
他可真是個接地氣的抽象派藝術家!
方文林聽聞雲瀾的呼喊從後院轉至前院,一打眼就瞧見那爬牆上瓦的青藤,從菜地貼著院牆一路筆直向上,竟是翻出了院子,“這麽大一株。”
雲瀾笑著招呼方文林去看藤葉下麵藏著的瓜果,隻見葉脈高高隆起的大葉子下是兩個長筒狀的橘黃色南瓜,看那大小約莫得有三四斤。
心中詫異的同時方文林卻是覺得奇怪。
按說看這瓜藤的長勢不該隻結了這兩個果,沒人精心打理的情況下,合該生出許多長勢一般的小瓜和枝叉,但是他仔細翻看之後發現,這瓜藤看似鋪的寬廣,實則隻一根主藤,果也隻有地上這兩個大的,屬實是太過稀奇。
“有點意思,我們出去看看這藤是翻到哪裏去了。”被激起了好奇心,方文林吆喝著雲瀾一起出去探尋真相。
兩人一同出了院門往左拐去小院左邊的外牆,轉了彎一眼就看見了那垂掉下來的暗綠藤條以及院牆下麵幾個青綠破碎的瓜瓤和幾節已經幹枯的藤蔓。
蹲下身子察看小瓜破碎的身體,方文林在青綠色的瓜皮上發現了動物的咬痕,幹枯的藤蔓上也有,其中有兩根的咬痕在斷裂處,可以判斷出是被咬斷的,另有幾根則是在藤蔓下端,應該是被咬著扯斷的。
他又站起身子去看垂落的主藤,果然在上麵發現了摩擦的劃痕。
“南瓜藤長到了外麵,還溜了小瓜,不過正好被野獸發現給拽咬下來了,沒了這些小瓜和枝叉分走養分,所以院子裏的主藤和那兩個大瓜才能長得這麽好。”
雲瀾也是這麽想的,不過他的關注點則是在於地上這幾個被咬開的小瓜上麵。
“林子你看,這些瓜除了這一個被吃了一部分,其他的都隻是被咬開了沒吃。看著就像是……”
“就像是好奇吃了第一個發現不好吃,後麵這些咬下來的瓜是為了好玩。”方文林替雲瀾補上後半句。
“對,沒錯。”雲瀾很是認同地點了點頭,“也不知道是什麽東西胃口還挺挑。”
他不過隨口感歎了一句,可在看向方文林的時候卻發現他正看著……
順著方文林的視線轉到自己腳邊,黑灰皮毛的狼崽子無辜地動了下耳朵,瞧瞧那靈動的小眼神,說不是它幹的都沒人信。
當場抓獲“作案凶手”。
雖然陰差陽錯正好結了好瓜,不過雲瀾和方文林還是好好教訓了一頓狼崽子,不然以後這狼崽子玩勁兒上來給院子裏的其他瓜果蔬菜咬壞了可就不好搞了。
……
在家歇了兩天,雲瀾和方文林的腳掌都已養好,換做以前,這會兒方文林該到了出門打獵的時候,不過現在他並不打算這麽早出門。
原因就出在這頭已經頗具凶勢的狼崽子身上。
狼崽子還沒訓練好,不具備和他一同外出狩獵的本領,但若是將這頭凶獸和雲瀾一同留在家中,他是更加不放心的。
所以接下來的一周時間,他都留在家中和這隻狼崽子鬥智鬥勇。
好在這狼崽子確實聰明機靈,從最初的隻會蠻幹直接將獵物咬死到現在的會聽從指令撲咬活捉,再到默契地打包抄驅逐合圍的戰術,可謂是進步神速。
一人一狼配合愈發默契,雲瀾看得欣喜,後勤夥食也很給力。
不過一周時間,狼崽子就被喂的皮毛油光水亮,身子都長大了些。
方文林更是不必多說,積攢了一身的力氣,就等著和狼崽子一同踏遍這片山林。
……
“小不點。”
一聲清亮的呼喝,四肢健壯修長,體型勻稱的灰狼便從林子裏鑽了出來。
雲瀾把手裏的板栗扔進竹籃裏,狼崽子便已在其身邊站定,將兩個裝滿板栗的竹籃一左一右掛在狼崽子的身上,他自己則是背了背簍,“回家了。”
一人一狼回到小屋,院子裏正壘窯口的方文林便抬起了頭,“撿了這麽多栗子。”
栗子樹是他訓練狼崽子逮山雞的時候發現的,當時狼崽子追的急,在他喝止之前就已經衝到了栗子樹下。
結果可想而知,狼崽子山雞沒逮著,倒是被毛栗子刺了一身,嗷嗚嗷嗚叫得可淒慘。
對於這讓它吃盡苦頭的小東西,它是深惡痛絕,但耐不住它娘——雲瀾喜歡吃啊。
故而,再是不情不願,它還是跟著雲瀾去撿了栗子,隻不過在雲瀾叫它之前,它是半步都不會靠近那棵會吃狼的樹的。
“這麽好的野栗子,拿來燉板栗雞最是滋補,就多撿了些。”雲瀾將狼崽子身上的竹籃卸下來,裏麵全是剝了毛殼的栗子。
這栗子外形玲瓏飽滿,呈紅褐色,蠟質層淺薄而鮮豔,摸著光滑潤澤,是再好不過的優良品種,就算是自家吃不完,拿去鎮上賣都能賣個好價錢。
可惜的是雲瀾並不知道栗子的儲存方法,隻知道栗子會發熱,發熱了就容易變質,方文林雖然也在村子附近打過栗子,不過也都是現打現吃,少有存餘,同樣也不清楚該如何儲藏。
“那就全都蒸熟磨成粉,栗子粉還是能放很久的。”因著有了石磨,雲瀾近日沉迷於研磨各種粉末,除了最早磨的艾草粉,後又磨了大米和山藥,就連那蘑菇都想烘幹了給磨上一磨。
粉末多了,裝罐儲藏的器皿就不夠用了,所以才有方文林壘窯口這一幕。
製陶,夫夫倆是不會的,但原理嘛還是略知一二的,多嚐試幾次總會運氣好的燒出來那麽一兩隻,這是兩人共同堅信的。
反正燒出來的陶皿都是自己用,樣子不好看沒關係,能用就行,打碎了也不心疼,還能在方文林外出打獵時給獨自在家的雲瀾找點樂子,何樂而不為呢。
……
進山的第九天,方文林終於要外出打獵了,而新上崗的獵犬小不點這一次也跟著一起去。
臨近冬日,秋雨綿綿,今日難得沒下雨,但也是個陰天。
雲瀾不放心的檢查了一遍又一遍方文林要背的背簍,幹糧、小被、水袋……
“放心吧,也就兩三天,剛開始,得先讓小不點適應一下,不用擔心。”方文林背上背簍同雲瀾道別,“倒是你要注意休息,那石磨雖然小巧,但也磨得慢,別累著肩膀和胳膊。”
“曉得了,”雲瀾點頭答應,又抬手整了整方文林的衣領,“你也一樣,平安回來。”
“好。”
膩歪了一陣的小夫夫終是到了別離的時候,方文林沒再磨蹭,走出院門,往大門左邊的院牆根看去,那裏擺著一大一小,一新一舊的兩個竹燈籠樣式的狗窩,他的新隊友早已等候多時。
嗷嗚——
隨著一聲興奮的狼嚎,一人一狼踏進了危險與機遇並存的山林。
直到再也看不見這一高一矮的身影,雲瀾才回了院子關上門。
熱鬧了幾天的小屋突然就隻剩下他一個,一時之間還有些不太適應,原地站了片刻,實在提不起什麽興致做事,便搬了躺椅在廊下蓋著薄被放空自己。
小院更靜了。
秋風蕭蕭,殘葉飄飄。
渙散的視線集中於一點,那是被秋風送過來的一片黃葉,晃晃悠悠的在院子裏打著旋兒,忽高忽低,時左時右,在那雙清透眸子裏打了一套頑皮的雜耍之後又隨著秋風飛出了院子。
躺椅上的人盯著飄走的葉片,心裏想的卻是好在沒有落在院子裏,這是方文林才掃幹淨的。
風絮帶走了落葉,卻無法帶走人的思念。
不過才剛剛分開,怎的就又想他了。
雲瀾有點受不了自己,掩耳盜鈴般將薄被拉起蓋住了臉。
不曾想這一蓋便直接睡了個回籠覺,再醒時已經到了中午。
“幸好蓋了被子,不然準得著涼。”一邊喃喃自語一邊起身,保險起見,雲瀾還是給自己熬了一碗薑湯。
薑湯辣口,一碗下肚整個身子都暖了起來,人也精神了許多。
顧盼左右,在石磨和製陶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沒人能拒絕玩泥巴,尤其是對於男性。
菜地旁邊多了一堆鬆散的黃土,是方文林昨天從山裏挖回來的,專門給他用來捏土玩。
欸,怎麽又想起了那個男人。
黃土兌水,像是和麵粉那樣,幹了加水,濕了加土,這一步對於他來說算是得心應手。
拉胚機是用舊的圓木蓋改的,一隻手手動用力往一個方向轉,另一隻手則是劃拉木蓋中心處的陶泥使其塑形。
第一次做,他準備先弄個簡單的,碗就是不錯的選擇。
四指並攏,點在陶泥中心,隨著木蓋轉動,陶泥逐漸被拉開,中間凹陷成坑,邊緣隆起成壁,待木蓋停止轉動之時,一個不太圓潤的小碗便出現在其中間。
碗口拳頭大小,碗沿有點高低肩,碗壁厚薄也不太均勻,但雲瀾對於自己的第一次嚐試表示很滿意,他還是很有天賦的,這種抽象的藝術品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瞧瞧這高低起伏的碗沿,像不像遠處的山巒,看看這厚薄不一的碗壁,是不是暗含主次之美,再瞅瞅這大小,拿去給雞喂食正好。
他可真是個接地氣的抽象派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