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昏黃而略顯壓抑的奚官織室內,嚴道育的心緒如同窗外無精打采的柳枝,輕輕搖曳卻難掩其下的孤寂與無聊。
“仙姑啊,藥配好了嗎?”趙嬤嬤的聲音適時響起,帶著幾分歲月的滄桑與溫柔,打斷了嚴道育的思緒。
嚴道育輕輕點頭,從桌子中取出幾包精心配製的藥物,遞上。趙嬤嬤接過,眼中閃過一絲感激,輕拍她的手背:“老身這老骨頭,多虧了你這些草藥才能勉強撐著。隻是,兩年後你就要離開了,說實話,老身這心裏還真不是滋味。你和那些因家人牽連而來的不同,你至少有點盼頭。”
嚴道育的嘴角勉強扯出一抹苦笑,提及那個所謂的丈夫張阿鐵,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我的死鬼丈夫,哎,不提也罷,是個不爭氣的人,或許他的死,對我也是種解脫吧。”
就在這時,一陣沉重而急促的腳步聲如同悶雷般驟然響起,打破了織室內原有的寧靜。眾人紛紛抬眼望去,隻見一隊士兵邁著整齊而有力的步伐,押送著新一批的官婢踏入織室。
被押送的官婢們她們有的低垂著頭,眼中滿是迷茫與恐懼,腳步顯得沉重而拖遝;有的則時不時偷瞄一眼四周,眼神中流露出對未知命運的擔憂和不安。她們的衣衫破舊且淩亂,發絲也在奔波中變得蓬亂不堪。
“嬤嬤,這些新來的姊妹怎麽和我們長得如此不同?”嚴道育低聲問道,目光中滿是探究。
趙嬤嬤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解釋道:“主上前些日子去攻打林邑,大勝,俘虜了不少人呢。其中有些女子長得漂亮,就被賞給朝中的大臣啦。而那些年紀大又相貌平平的,她們呐,大多是林邑人,自然跟咱們長得不一樣喲。”
嚴道育聽了,輕輕點了點頭,目光中又多了幾分深思,說道:“看來,嬤嬤您又得忙活好一陣子啦。”
趙嬤嬤感慨地說道:“誰說不是呢,其實啊,還是王鸚鵡和那幾個女孩子有福氣,去當了宮女伺候宮裏的貴人了,雖然宮裏如履薄冰,但是也比這裏好,宮女和官婢還是不一樣的。”
嚴道育聞言,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王鸚鵡的模樣,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情緒。想已經很久沒有想王鸚鵡了,也不知道她在宮裏過得如何,本想想配假死藥帶她去索虜,可是如今她隻想替父兄和她家人報仇,何必牽連無辜呢,說道:“對鸚鵡來說,也是個好去處吧,宮裏什麽樣子,雖然咱們不知道,但是也是富貴了。”
趙嬤嬤苦笑著搖搖頭,說道:“誰說不是呢!鸚鵡這小娘子,當初還非要留在這裏,極不情願,不過,講起來,這檀大將軍可真是厲害得緊。不但把林邑給剿滅了,還順道把江州庶人劉義康的叛亂給平定了,真真是咱大宋的福將啊!要不然咱們這裏才這麽熱鬧”
嚴道育心裏猛地一驚,仿若被重錘狠狠擊中。她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胡誕世在外麵的叛亂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她原本以為胡誕世能掀起一番風浪,卻未曾料到會是這般迅速潰敗的結局。這瞬間的衝擊讓她的心髒急速跳動,思緒也如亂麻般糾結。
趙嬤嬤瞧著嚴道育神色不太對勁,臉上的皺紋擠作一團,眼神中滿是關切,連忙問道:“咋的啦,仙姑?”
嚴道育眼神閃躲,慌裏慌張地說道:“沒,沒什麽。”她的聲音顫抖著,雙手不自覺地絞著衣角,額頭上甚至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江州安成
冬日的安城,幽靜冷清得仿佛時間都已凝固。劉義康一家人瑟縮在矮小的屋子裏,微弱的碳火在角落裏奄奄一息,竭力散發著的那點溫暖,瞬間就被屋內彌漫的寒氣吞噬。
寒風凜冽的冬日,安成的那座矮小屋子外,幾個士兵一臉不耐煩地站著。突然其中一個士兵扯著嗓子,無禮地喊道:“劉義康,快出來接旨!”
這粗暴的呼喊聲打破了屋內的寧靜,劉義康一家人皆是一驚。劉義康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的手微微顫抖著,眼中閃過一絲驚恐和無奈。
就在這時,門外的看守突然一陣騷亂,劉義康的心猛地一緊,如今,最怕的就是他的三哥對他動了殺心。可是他心裏明白,自己如今已如砧板上的魚肉,毫無反抗之力,就這樣擔驚受怕的活著吧。
他暗自思忖:“難道這就是我的結局?罷了,若真如此,隻盼妻兒能平安吧。”
謝氏似乎察覺到了他的不安,擔憂地問道:“夫主,可是又有什麽變故?”
劉義康強裝鎮定,擠出一絲無奈的笑容
然而,他的內心卻早已被恐懼和憂慮填滿。
謝氏擔憂地看著他,輕聲說道:“夫主……”
劉義康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緩緩說道:“莫怕,我去便是。”
他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身上那破舊卻幹淨的衣衫,步履沉重地向門外走去。
劉義康身著冬日的棉衣短褐。幹淨而整潔,可仍難掩其質地的粗糙。棉衣的領口緊束,短褐的下擺齊整,他的頭發用一塊深色的布仔細包好,卻依然能看出幾分淩亂。跪在地上接旨。
盡管劉義康竭力維持著體麵,可內心卻充滿了無盡的悲涼與無奈。曾經,他是高高在上、呼風喚雨的人物,如今卻淪為庶人,縱有幹淨整潔的衣物,又能如何?那曾經擁有的一切,權力、榮耀、尊崇,都已消逝不見,隻留他在這冰冷的世間獨自承受命運的捉弄。他深知,這身看似體麵的裝扮不過是一層脆弱的偽裝,掩蓋不住內心深處的落寞和對往昔的追悔。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命運的泥潭中艱難跋涉,無力掙脫。一家人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接旨。
戴法興望著這樣的他,心中五味雜陳,那股無力感仿佛也感染了自己,想起劉義康昔日的提攜,不禁黯然神傷。他宣讀:“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庶人劉義康,不知自省己過。心懷僥幸,每形於辭色,對內傳揚於家人,對外煽動民眾,致不法之族趁機生亂。胡誕世假冒名號,釀成凶逆之禍。為防微杜漸,將庶人劉義康流放至廣州遠郡。”
劉義康顫抖著雙手接過旨,眼神空洞而絕望,仿佛靈魂已在這一瞬間被抽離。他的嘴唇微微顫動,卻終究沒有說出一個字,隻是緊緊地握著那卷聖旨,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
戴法興進了屋子,一眼便瞧見那桌上的糙米飯和鹽菜,簡陋而寒酸。屋子的炭火即將燃盡,僅存的點點火星在黑暗中無力地掙紮,屋內的寒意愈發逼人。
他的視線移向劉義康的兒子劉允,那原本該充滿朝氣與希望的眼眸,此刻卻如死水般沉寂,仿佛對眼前的困苦已習以為常。
寒風從破舊的窗戶紙縫隙中鑽進來,吹得那本就脆弱的窗戶紙呼呼作響。戴法興望著那扇窗戶,窗戶紙上滿是歲月的痕跡和風雨的侵蝕,就如同這落魄的一家人,在命運的寒風中飄搖。
“殿……你們去廣州的路上,多加保重吧。”戴法興望著昔日提拔自己的恩人,如今住在簡陋屋室,身著這般庶民粗布短褐,心中五味雜陳,嘴唇嚅動,不知該如何稱呼。“此次多虧衡陽文王臨終前向主上求情放過您,不然,我此次帶來的便是一壺毒酒與賜死的聖旨了。”
“衡陽文王?你說什麽?我弟弟他,我弟弟他……”劉義康瞪大了雙眼,滿臉的難以置信,聲音顫抖著。
“今歲八月乙未,衡陽王薨逝了。”戴法興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不忍。
“不,絕不可能,他去年還來看過我,怎會如此?他才三十三歲,正當盛年,怎會突然薨逝!”劉義康情緒激動,一時不能接受他七弟的死。
“您有所不知,衡陽文王他身子骨向來孱弱,尤其那次見您被幽禁於此,又被主上申飭,他一想到自己在徐州的政績,更是戰戰兢兢,生怕稍有不慎惹得主上猜忌,壞了君臣之禮。此後在徐州便隻是一味飲酒,連索虜侵擾徐州也不聞不問,主上斥責他好多次,衡陽文王本就虛弱的身體,還一味喝酒,終是不治而薨,臨了,還在想你,肯求主上留你一條命。”戴法興低垂著頭,語氣沉重而無奈,緩緩地向劉義康解釋著。
劉義康聽著,身子晃了晃,仿佛支撐不住一般,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弟弟啊,是我害了你!我這個沒用的四哥,被囚於此,竟讓你遭受如此折磨!”他的聲音顫抖著,帶著無盡的痛苦與自責,“我何德何能,讓你這般為我憂心忡忡,擔驚受怕!我這被幽禁的罪人,害得你在恐懼與煎熬中掙紮,是我罪孽深重,是我對不住你啊!”說著,他雙手握拳,關節因用力而泛出蒼白的顏色,他的淚水如決堤的洪流,肆意流淌,心中如被萬箭穿過,疼得幾近窒息。
戴法興抬起頭,望著劉義康,輕輕歎了口氣:“事已至此,還望您能保重自己,莫要辜負了衡陽文王的一番苦心。”
劉義康聽聞,先是身軀猛地一震,隨即發出一聲長長的、飽含悲戚的歎息。他那原本就憔悴不堪的麵容此刻更是寫滿了絕望與無奈,雙眉緊蹙,仿佛兩道深深的溝壑,眼中布滿了血絲,卻不見絲毫神采,隻有無盡的空洞和迷茫。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聲音沙啞而低沉:“法興呀,你說說,我連自己弟弟的死訊都無從知曉,又怎可能與胡家兄弟謀逆?主上的旨意指責我不知悔過,可我看著孩子因我而遭受牽連,心中怎會不知悔過?”說到此處,他的眼眶泛紅,淚水在其中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其落下,我在這裏安分守己的活著,隻求善終,我被困在這幽禁之所,又哪有能力出去,哪有途徑能夠煽動民眾?”劉義康的聲音愈發顫抖,他痛苦地閉上雙眼,兩行清淚終是順著臉頰滑落,他的頭無力地低垂著,仿佛被命運壓彎的蘆葦,整個人都沉浸在深深的悲哀之中。
戴法興望著劉義康如此模樣,心中猶如被重錘狠狠擊中,悲痛瞬間溢滿胸膛。他深知自己能坐到中書舍人的位置,全賴劉義康當年的提攜之恩。此刻,他的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中不停打轉,聲音哽咽且顫抖著說道:“殿下,您此番前往廣州,定要多多保重身子啊,說不定仍有轉機,或許主上念及兄弟情誼。這裏有五十兩銀子,您拿到廣州去花用吧,那些負責押送的士兵,我也都已打點好了,必不會受太多委屈。”此時,寒風凜冽呼嘯,瘋狂地吹刮著,使得兩人的衣衫在風中烈烈作響。
劉義康慘然一笑,那笑容猶如深秋的霜花,冰冷而又破碎,透著無盡的淒涼。他的聲音顫抖著,仿佛風中即將熄滅的殘燭:“轉機?嗬,我已不敢再有此奢望。如今,我隻盼著主上能念及往昔的兄弟情分,莫要牽連更多無辜之人。”他的雙手緊緊握拳,關節泛白,好似要把所有的不甘和憤怒都攥在掌心。“可這大冬天全家流放廣州,他的意思還不明顯嗎?看似寬宏大量,實則是要我死!”他的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一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自己的情緒,可那眼中的悲傷卻怎麽也無法掩飾。劉義康頓了頓,目光變得決絕,轉頭叫法興給皇上帶去一封信。他的聲音低沉而又沙啞:“廣州就不去了,這些打著我名義叛亂的人,我管不了,如今在安成這個鬼地方過活成如此,我已經沒有臉麵再活著了。橫豎都是死,流放廣州早晚要死,在這裏也要死,求他給我一個痛快吧。”說完,他緩緩閉上雙眼,兩行清淚順著臉頰滑落。
“仙姑啊,藥配好了嗎?”趙嬤嬤的聲音適時響起,帶著幾分歲月的滄桑與溫柔,打斷了嚴道育的思緒。
嚴道育輕輕點頭,從桌子中取出幾包精心配製的藥物,遞上。趙嬤嬤接過,眼中閃過一絲感激,輕拍她的手背:“老身這老骨頭,多虧了你這些草藥才能勉強撐著。隻是,兩年後你就要離開了,說實話,老身這心裏還真不是滋味。你和那些因家人牽連而來的不同,你至少有點盼頭。”
嚴道育的嘴角勉強扯出一抹苦笑,提及那個所謂的丈夫張阿鐵,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我的死鬼丈夫,哎,不提也罷,是個不爭氣的人,或許他的死,對我也是種解脫吧。”
就在這時,一陣沉重而急促的腳步聲如同悶雷般驟然響起,打破了織室內原有的寧靜。眾人紛紛抬眼望去,隻見一隊士兵邁著整齊而有力的步伐,押送著新一批的官婢踏入織室。
被押送的官婢們她們有的低垂著頭,眼中滿是迷茫與恐懼,腳步顯得沉重而拖遝;有的則時不時偷瞄一眼四周,眼神中流露出對未知命運的擔憂和不安。她們的衣衫破舊且淩亂,發絲也在奔波中變得蓬亂不堪。
“嬤嬤,這些新來的姊妹怎麽和我們長得如此不同?”嚴道育低聲問道,目光中滿是探究。
趙嬤嬤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解釋道:“主上前些日子去攻打林邑,大勝,俘虜了不少人呢。其中有些女子長得漂亮,就被賞給朝中的大臣啦。而那些年紀大又相貌平平的,她們呐,大多是林邑人,自然跟咱們長得不一樣喲。”
嚴道育聽了,輕輕點了點頭,目光中又多了幾分深思,說道:“看來,嬤嬤您又得忙活好一陣子啦。”
趙嬤嬤感慨地說道:“誰說不是呢,其實啊,還是王鸚鵡和那幾個女孩子有福氣,去當了宮女伺候宮裏的貴人了,雖然宮裏如履薄冰,但是也比這裏好,宮女和官婢還是不一樣的。”
嚴道育聞言,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王鸚鵡的模樣,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情緒。想已經很久沒有想王鸚鵡了,也不知道她在宮裏過得如何,本想想配假死藥帶她去索虜,可是如今她隻想替父兄和她家人報仇,何必牽連無辜呢,說道:“對鸚鵡來說,也是個好去處吧,宮裏什麽樣子,雖然咱們不知道,但是也是富貴了。”
趙嬤嬤苦笑著搖搖頭,說道:“誰說不是呢!鸚鵡這小娘子,當初還非要留在這裏,極不情願,不過,講起來,這檀大將軍可真是厲害得緊。不但把林邑給剿滅了,還順道把江州庶人劉義康的叛亂給平定了,真真是咱大宋的福將啊!要不然咱們這裏才這麽熱鬧”
嚴道育心裏猛地一驚,仿若被重錘狠狠擊中。她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胡誕世在外麵的叛亂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她原本以為胡誕世能掀起一番風浪,卻未曾料到會是這般迅速潰敗的結局。這瞬間的衝擊讓她的心髒急速跳動,思緒也如亂麻般糾結。
趙嬤嬤瞧著嚴道育神色不太對勁,臉上的皺紋擠作一團,眼神中滿是關切,連忙問道:“咋的啦,仙姑?”
嚴道育眼神閃躲,慌裏慌張地說道:“沒,沒什麽。”她的聲音顫抖著,雙手不自覺地絞著衣角,額頭上甚至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江州安成
冬日的安城,幽靜冷清得仿佛時間都已凝固。劉義康一家人瑟縮在矮小的屋子裏,微弱的碳火在角落裏奄奄一息,竭力散發著的那點溫暖,瞬間就被屋內彌漫的寒氣吞噬。
寒風凜冽的冬日,安成的那座矮小屋子外,幾個士兵一臉不耐煩地站著。突然其中一個士兵扯著嗓子,無禮地喊道:“劉義康,快出來接旨!”
這粗暴的呼喊聲打破了屋內的寧靜,劉義康一家人皆是一驚。劉義康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的手微微顫抖著,眼中閃過一絲驚恐和無奈。
就在這時,門外的看守突然一陣騷亂,劉義康的心猛地一緊,如今,最怕的就是他的三哥對他動了殺心。可是他心裏明白,自己如今已如砧板上的魚肉,毫無反抗之力,就這樣擔驚受怕的活著吧。
他暗自思忖:“難道這就是我的結局?罷了,若真如此,隻盼妻兒能平安吧。”
謝氏似乎察覺到了他的不安,擔憂地問道:“夫主,可是又有什麽變故?”
劉義康強裝鎮定,擠出一絲無奈的笑容
然而,他的內心卻早已被恐懼和憂慮填滿。
謝氏擔憂地看著他,輕聲說道:“夫主……”
劉義康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緩緩說道:“莫怕,我去便是。”
他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身上那破舊卻幹淨的衣衫,步履沉重地向門外走去。
劉義康身著冬日的棉衣短褐。幹淨而整潔,可仍難掩其質地的粗糙。棉衣的領口緊束,短褐的下擺齊整,他的頭發用一塊深色的布仔細包好,卻依然能看出幾分淩亂。跪在地上接旨。
盡管劉義康竭力維持著體麵,可內心卻充滿了無盡的悲涼與無奈。曾經,他是高高在上、呼風喚雨的人物,如今卻淪為庶人,縱有幹淨整潔的衣物,又能如何?那曾經擁有的一切,權力、榮耀、尊崇,都已消逝不見,隻留他在這冰冷的世間獨自承受命運的捉弄。他深知,這身看似體麵的裝扮不過是一層脆弱的偽裝,掩蓋不住內心深處的落寞和對往昔的追悔。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命運的泥潭中艱難跋涉,無力掙脫。一家人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接旨。
戴法興望著這樣的他,心中五味雜陳,那股無力感仿佛也感染了自己,想起劉義康昔日的提攜,不禁黯然神傷。他宣讀:“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庶人劉義康,不知自省己過。心懷僥幸,每形於辭色,對內傳揚於家人,對外煽動民眾,致不法之族趁機生亂。胡誕世假冒名號,釀成凶逆之禍。為防微杜漸,將庶人劉義康流放至廣州遠郡。”
劉義康顫抖著雙手接過旨,眼神空洞而絕望,仿佛靈魂已在這一瞬間被抽離。他的嘴唇微微顫動,卻終究沒有說出一個字,隻是緊緊地握著那卷聖旨,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
戴法興進了屋子,一眼便瞧見那桌上的糙米飯和鹽菜,簡陋而寒酸。屋子的炭火即將燃盡,僅存的點點火星在黑暗中無力地掙紮,屋內的寒意愈發逼人。
他的視線移向劉義康的兒子劉允,那原本該充滿朝氣與希望的眼眸,此刻卻如死水般沉寂,仿佛對眼前的困苦已習以為常。
寒風從破舊的窗戶紙縫隙中鑽進來,吹得那本就脆弱的窗戶紙呼呼作響。戴法興望著那扇窗戶,窗戶紙上滿是歲月的痕跡和風雨的侵蝕,就如同這落魄的一家人,在命運的寒風中飄搖。
“殿……你們去廣州的路上,多加保重吧。”戴法興望著昔日提拔自己的恩人,如今住在簡陋屋室,身著這般庶民粗布短褐,心中五味雜陳,嘴唇嚅動,不知該如何稱呼。“此次多虧衡陽文王臨終前向主上求情放過您,不然,我此次帶來的便是一壺毒酒與賜死的聖旨了。”
“衡陽文王?你說什麽?我弟弟他,我弟弟他……”劉義康瞪大了雙眼,滿臉的難以置信,聲音顫抖著。
“今歲八月乙未,衡陽王薨逝了。”戴法興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不忍。
“不,絕不可能,他去年還來看過我,怎會如此?他才三十三歲,正當盛年,怎會突然薨逝!”劉義康情緒激動,一時不能接受他七弟的死。
“您有所不知,衡陽文王他身子骨向來孱弱,尤其那次見您被幽禁於此,又被主上申飭,他一想到自己在徐州的政績,更是戰戰兢兢,生怕稍有不慎惹得主上猜忌,壞了君臣之禮。此後在徐州便隻是一味飲酒,連索虜侵擾徐州也不聞不問,主上斥責他好多次,衡陽文王本就虛弱的身體,還一味喝酒,終是不治而薨,臨了,還在想你,肯求主上留你一條命。”戴法興低垂著頭,語氣沉重而無奈,緩緩地向劉義康解釋著。
劉義康聽著,身子晃了晃,仿佛支撐不住一般,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弟弟啊,是我害了你!我這個沒用的四哥,被囚於此,竟讓你遭受如此折磨!”他的聲音顫抖著,帶著無盡的痛苦與自責,“我何德何能,讓你這般為我憂心忡忡,擔驚受怕!我這被幽禁的罪人,害得你在恐懼與煎熬中掙紮,是我罪孽深重,是我對不住你啊!”說著,他雙手握拳,關節因用力而泛出蒼白的顏色,他的淚水如決堤的洪流,肆意流淌,心中如被萬箭穿過,疼得幾近窒息。
戴法興抬起頭,望著劉義康,輕輕歎了口氣:“事已至此,還望您能保重自己,莫要辜負了衡陽文王的一番苦心。”
劉義康聽聞,先是身軀猛地一震,隨即發出一聲長長的、飽含悲戚的歎息。他那原本就憔悴不堪的麵容此刻更是寫滿了絕望與無奈,雙眉緊蹙,仿佛兩道深深的溝壑,眼中布滿了血絲,卻不見絲毫神采,隻有無盡的空洞和迷茫。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聲音沙啞而低沉:“法興呀,你說說,我連自己弟弟的死訊都無從知曉,又怎可能與胡家兄弟謀逆?主上的旨意指責我不知悔過,可我看著孩子因我而遭受牽連,心中怎會不知悔過?”說到此處,他的眼眶泛紅,淚水在其中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其落下,我在這裏安分守己的活著,隻求善終,我被困在這幽禁之所,又哪有能力出去,哪有途徑能夠煽動民眾?”劉義康的聲音愈發顫抖,他痛苦地閉上雙眼,兩行清淚終是順著臉頰滑落,他的頭無力地低垂著,仿佛被命運壓彎的蘆葦,整個人都沉浸在深深的悲哀之中。
戴法興望著劉義康如此模樣,心中猶如被重錘狠狠擊中,悲痛瞬間溢滿胸膛。他深知自己能坐到中書舍人的位置,全賴劉義康當年的提攜之恩。此刻,他的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中不停打轉,聲音哽咽且顫抖著說道:“殿下,您此番前往廣州,定要多多保重身子啊,說不定仍有轉機,或許主上念及兄弟情誼。這裏有五十兩銀子,您拿到廣州去花用吧,那些負責押送的士兵,我也都已打點好了,必不會受太多委屈。”此時,寒風凜冽呼嘯,瘋狂地吹刮著,使得兩人的衣衫在風中烈烈作響。
劉義康慘然一笑,那笑容猶如深秋的霜花,冰冷而又破碎,透著無盡的淒涼。他的聲音顫抖著,仿佛風中即將熄滅的殘燭:“轉機?嗬,我已不敢再有此奢望。如今,我隻盼著主上能念及往昔的兄弟情分,莫要牽連更多無辜之人。”他的雙手緊緊握拳,關節泛白,好似要把所有的不甘和憤怒都攥在掌心。“可這大冬天全家流放廣州,他的意思還不明顯嗎?看似寬宏大量,實則是要我死!”他的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一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自己的情緒,可那眼中的悲傷卻怎麽也無法掩飾。劉義康頓了頓,目光變得決絕,轉頭叫法興給皇上帶去一封信。他的聲音低沉而又沙啞:“廣州就不去了,這些打著我名義叛亂的人,我管不了,如今在安成這個鬼地方過活成如此,我已經沒有臉麵再活著了。橫豎都是死,流放廣州早晚要死,在這裏也要死,求他給我一個痛快吧。”說完,他緩緩閉上雙眼,兩行清淚順著臉頰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