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政府發布新聞,縣文化局在工作中,發現了一件珍貴文物,被專家定名為“西漢錯金銀銅弩機”。


    這把弩機裝飾得精美異常,整體均有錯金銀裝飾。


    望山上五組圖案:蛇形龍紋、鳳紋、金蛇紋、奔獸紋、飛鶴紋;


    雙牙上兩組圖案:外側麵為一對奔鹿,正麵為一對靈鶴,牙下轉輪上為兩隻飛雁;


    鍵兩端兩組圖案:一為白虎和朱雀,另一為奔鹿和奔獸;


    比較複雜的是郭台及箭槽內的圖案,郭台後部為白虎齧野豬圖,前部則為兩組對稱的奔鹿圖;


    箭槽中畫有利箭和大雁圖案:一支金色利箭脫弦而出,前方兩隻大雁倉皇而逃。


    這把西漢錯金銀銅弩機,有著“天下第一弩“的美譽。為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最精美的漢代弩箭實物。


    老李驚喜的發現,自從把弩箭捐出去後,家裏兩個女人的狀態有了明顯變化,李燕能沉下心學習了,老婆則很少發脾氣了。


    這天我在圖書館翻閱典籍,忽然看到有專門櫃台存放本地各家姓氏族譜,於是問老李是否有關於本地施氏族譜的資料。


    隨後老李找出《京兆堂泗水施氏東支宗譜》8卷。


    翻開族譜,開卷寫著:始祖崇,字伯勤,東漢人。始遷祖繼章,明正德間自山東遷居江蘇桃源縣(今泗水)。


    而後翻找到近代本家輩分排名,找到我這輩的排名章節。


    江蘇泗水桃源施氏字輩:“鴻維嵐慎守廣居碩修聿。”


    按照族譜所排輩分取名,我家應該延續“居碩修聿”的排名。所以我爺爺叫“施居正”,我爸叫“施碩明”,而我叫“施修遠”。


    老李感歎說:“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啊,尋根問祖,有脈可尋,千年不亂。”


    隨後又搖著頭說:“可惜現在關注這個的年輕人不多了!”


    我跟他說:“我們都是普通百姓,又不是達官顯貴,不重視這個很正常。普通人可能從沒想過自己能做出光宗耀祖可以記上族譜的事,對於這個自然不關心了。”


    老李說:“這個可不一定啊,我覺得你很有前途,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肯定就可以記入家譜了。”


    我笑笑說:“好的,到時候你可要把加了我名字的新族譜收好啊!”


    老李說:“那肯定的,哈哈。”


    我一邊翻著族譜本,一邊說:“這個最早記載我們始祖是東漢人,之前的都沒有記載,不知道又會是哪裏的,有沒有出過什麽名人。”


    老李說:“漢代離我們現在都兩千年了,再之前那都是春秋戰國時期了,社會亂七八糟的,寫字都是竹簡,除非帝王之家,普通人家哪能有那麽奢侈記族譜啊。”


    我點點頭,同意他的說法。


    老李來了興趣,神秘的跟我說:“雖然我不知道你們家族那之前出過什麽名人,但是我們蘇北有個共同的祖宗,非常有名。”


    我好奇的問:“什麽人?”


    老李笑著說:“你知道蚩尤吧?”


    我說:“蚩尤?華夏神話裏的戰神,被黃帝打敗的蚩尤?”


    “對,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我們都是九黎部落的後人,所以蚩尤可以算我們的始祖了。”


    隨後老李跟我解釋起了我們跟蚩尤的關係。


    蚩尤,神話時代和黃帝、炎帝齊名的人物。作為中華三始祖之一,重農耕、冶銅鐵、製五兵、創百藝,在中華文明史上做出過巨大貢獻。


    遠古時期,中原王朝把周邊的少數民族按居住方位稱“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其中“東夷”,也稱“九夷”“九黎”,相傳,蚩尤為九黎部落首領,而九黎部落主要分布就是河北、山東和蘇北一帶。所以算起來我們都是蚩尤後人。


    當然,後來黃帝與蚩尤大戰,黃帝與炎帝聯軍贏了,吞並了九黎部落。所以我們都成了炎黃子孫。


    聽起來感覺好像很有道理。


    老李接著說:“我可不是亂說,這都是有史可查的。而且,你知道我們為什麽稱普通人叫黎民百姓?”


    我奇怪的問:“這個也跟蚩尤有關係?”


    老李笑嗬嗬的說:“當然。”


    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在稱呼自己的時候,往往都會用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百姓、庶民、黎民等等詞匯,來形容自己。


    而在這些稱呼之中,最被大家認同的就是“炎黃子孫”,因為我們是炎帝和黃帝的後代,但是使用最廣泛的卻是“百姓”這個詞。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百姓”這個詞是出自《百家姓》,因為我國有著非常多的姓氏,所以大家都會稱呼自己為“老百姓”。其實不然,“百姓”這個詞並不是來自《百家姓》,因為“百姓”出現得比《百家姓》要早得多了。


    而且,我們往往都會將“百姓”和“黎民”一起使用,即“黎民百姓”。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黎民”和“百姓”指的並不是一類人,而是兩個不同的人群。


    “黎民”指的是蚩尤所在的“九黎族”,因此黎民就是蚩尤的後代。在上古時期,炎帝和黃帝聯合起來,和蚩尤的九黎族展開大戰,最終打敗了蚩尤。蚩尤所在的九黎族部落,自然就歸順了炎黃部落,而他們就被叫做“黎民”。


    在當時,黎民作為戰敗的一方,這樣的稱呼並不是一種正常的稱呼,反而是帶有一定的歧視,也沒有什麽地位,和後來的“奴隸”意思差不多。


    而作為勝利的一方,炎黃的子孫,被稱之為“百姓”。因為當時黃帝和炎帝聯合起來的聯軍,人數實在是太多了,一共有100多個部族,而每個部族都有自己的姓氏,於是炎黃的子孫後代就被用“百姓”稱呼。


    然而,作為勝利的一方,百姓的地位,自然是要比黎民高上不少。那麽為什麽後來又有了“黎民百姓”呢?


    因為,到了春秋時期,土地私有製開始出現,宗法製開始慢慢消失,很多的百姓都沒有什麽地位了,也就沒有了和黎民的區別,於是就幹脆統稱為“黎民百姓”了。


    我敬佩的說:“李叔,你知識真淵博,難怪人家都說絕不要瞧不起圖書管理員,很可能就是隱藏的高人。”


    李叔得意的說:“那是,毛主席以前不也是做過北大圖書管理員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蘇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日的藍色天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日的藍色天空並收藏江蘇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