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摸著石頭過河
重返1994:草莽人生 作者:養老鼠的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川當然是準備就坡下驢了,不過還是要敲打一下徐正強等人。
“這開口求情的,都是原來普鑫電子廠的啊,我都不知道,原來你們這麽抱團呢,那剛才打人的時候,你們三個怎麽不跟著上呢。”
秦川這話一出口,徐正強等幾個人頓時心裏就是一個咯噔。
還不等他們開口解釋呢,秦川就又說到:“行了,既然徐副總他們幫你求情了,那這事就這樣,你好自為之。”
說完以後,秦川就宣布了散會,朝著會議室外邊走去。
但是會議裏邊的眾人卻心裏五味陳雜的,這秦川敲打他們敲打的讓他們心裏發毛啊,宋強就不用說了,差點把總廠廠長的位置都丟了。
而徐正強幾個人呢,這是不是給秦總造成誤會了,讓秦總覺得自己等人拉幫結派了。
眾人一個個的心思各異。
宋強先是感謝了眾人,然後就往辦公室裏邊走去,這一次能不能進董事會,經過這一遭他不抱什麽希望了。
趙立國是無所謂了,他的年齡不小了,身體倒是還不錯,但是進不進董事會的,也輪不到他這個後勤科的科長的。
張超心裏歎了口氣,也沒有多害怕,這上市也是葉子電子的一次重新洗牌的,保衛科,原來的時候,在廠子裏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科室的。
甚至在國營時代,這保衛科的權利是非常大的,保衛科的科長職位,也是廠領導拉攏的人。
但是這新時期以後,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事情已經發生變化了。
首先保衛科的執法權沒有了,能管的事情也少了,隨著治安越來越好,這保衛科的作用,慢慢的就剩下看大門的作用了,自己這個保衛科的科長,想要進董事會,比登天都難的。
所以他基本上也多想了。
徐正強卻是心裏提心吊膽的,他不想讓秦川誤會啊,還想要去解釋一下呢,但是卻被安曉攔住了,說這個時候不合適。
安曉心裏暗歎一聲,這徐正強也太實心眼了,秦總就是那麽敲打一下而已,還真的當回事呢,拉幫結派,你們也得有這個實力啊。
一個保衛科,一個後勤科,拉什麽幫,結什麽派啊。
要是一個財務科,一個人事科,估計秦總早就坐不住了,一個保衛科和後勤科,讓你們拉幫結派,你們有多大的能量啊。
秦川回到辦公室沒有多長時間,就把安曉給找了過來,這兩個事務所都已經開展工作了,接下來就是找券商的事情了。
其實券商正常來說,應該和會計事務所還有律師事務所一起來的,同時開展輔導工作的,但是要是先找了券商的話,一般來說,這會計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就都是券商推薦的人。
秦川當然不願意了,於是就自己找了兩個事務所的人,券商的合作稍微放在後邊了一點,但是也繞不過的。
安曉點點頭,之前她也考察過的,不過這個挑選券商也是一件嚴謹的事情的,有實力的券商和沒實力的券商,完全是兩回事的。
畢竟券商是要全程的參與進來的,承銷是個技術活,從公司向證監會申請到銷售結束,所有的流程都要參與。資格審查,資料準備,發起申請,等待審批,補充材料,準備招股說明書,向市場發布新股發行方案等等。
從股改開始到申請上市,協助審批流程,製定發行計劃,直到公司成功上市!
秦川之前鍾意的是中菳公司的,中菳公司是國內的老牌券商了,成立時間倒是沒有早到哪裏去,95年的時候,也算是國內第一批批準成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
而且還是中外合資的,這背後有很多的外資的,比如說著名的摩根士利丹等等之類的。
不過具體的合作,還要後續再聊的。
接下來的幾天,兩個事務所在葉子電子開展了全麵的評估工作,一同的還有高管也開展了評估,這一次被秦川敲打完了以後,沒有人敢再鬧幺蛾子了,開玩笑,真以為秦川不會處理人呢。
之前秦川確實是敲山震虎,嚇唬眾人一下,但是眾多的股東確實也被嚇的不輕的。
對於兩家事務所的工作不要太配合的,所以這進展也算是加快了一點,不過也就僅僅是加快了一點而已。
公司的所有高管這段時間,基本上都忙的是腳不沾地的,安曉這邊方案還沒有做完呢,還要配合兩個事務所的評估梳理工作。
另外還要安排人給公司的所有人普及上市的流程,不能夠讓再鬧出上上次一樣,像宋強似的那種情況了。
這幾個上市籌備小組的人,一個個的都忙的飛起,連路淺淺這個剛來公司沒有多長時間的人,都被委以重任了,讓路淺淺去給公司的高管科普上市的流程了。
而路淺淺自己都不怎麽能搞清楚的,看著安曉交代下來的任務有些頭疼,最後沒辦法來找秦川了。
路淺淺來找秦川的時候,秦川正準備出門去資委那邊呢,資委來消息了,關於期權池的事情,讓秦川去資委那邊親自談談,雙方要開一個座談會的。
所以對於路淺淺的到來也沒有時間招待,一邊下樓往車上走,一邊聽路淺淺說著。
其實要是換一個人來,秦川肯定二話不說就罵回去了,我他媽還管這個事情,安曉交待給你的工作,你和安曉說去,要是做不了的話,直接打報告辭職走人。
但是這個是路淺淺,文卿的閨蜜,這自然肯定不能夠用那種態度了,隻能夠無奈的說道。
“這樣,你和兩個事務所的人要一份詳細的上市流程,就說是我說的,然後你就拿著上市的詳細流程給這些高管普及知識。”
路淺淺聽懂了,這秦川是讓他一邊自己學習,一邊教別人。
“可是,這能行嗎?”路淺淺有些疑惑的問道。
“能行。”秦川肯定的說道::“其實整個公司誰都沒有經驗的,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
“這開口求情的,都是原來普鑫電子廠的啊,我都不知道,原來你們這麽抱團呢,那剛才打人的時候,你們三個怎麽不跟著上呢。”
秦川這話一出口,徐正強等幾個人頓時心裏就是一個咯噔。
還不等他們開口解釋呢,秦川就又說到:“行了,既然徐副總他們幫你求情了,那這事就這樣,你好自為之。”
說完以後,秦川就宣布了散會,朝著會議室外邊走去。
但是會議裏邊的眾人卻心裏五味陳雜的,這秦川敲打他們敲打的讓他們心裏發毛啊,宋強就不用說了,差點把總廠廠長的位置都丟了。
而徐正強幾個人呢,這是不是給秦總造成誤會了,讓秦總覺得自己等人拉幫結派了。
眾人一個個的心思各異。
宋強先是感謝了眾人,然後就往辦公室裏邊走去,這一次能不能進董事會,經過這一遭他不抱什麽希望了。
趙立國是無所謂了,他的年齡不小了,身體倒是還不錯,但是進不進董事會的,也輪不到他這個後勤科的科長的。
張超心裏歎了口氣,也沒有多害怕,這上市也是葉子電子的一次重新洗牌的,保衛科,原來的時候,在廠子裏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科室的。
甚至在國營時代,這保衛科的權利是非常大的,保衛科的科長職位,也是廠領導拉攏的人。
但是這新時期以後,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事情已經發生變化了。
首先保衛科的執法權沒有了,能管的事情也少了,隨著治安越來越好,這保衛科的作用,慢慢的就剩下看大門的作用了,自己這個保衛科的科長,想要進董事會,比登天都難的。
所以他基本上也多想了。
徐正強卻是心裏提心吊膽的,他不想讓秦川誤會啊,還想要去解釋一下呢,但是卻被安曉攔住了,說這個時候不合適。
安曉心裏暗歎一聲,這徐正強也太實心眼了,秦總就是那麽敲打一下而已,還真的當回事呢,拉幫結派,你們也得有這個實力啊。
一個保衛科,一個後勤科,拉什麽幫,結什麽派啊。
要是一個財務科,一個人事科,估計秦總早就坐不住了,一個保衛科和後勤科,讓你們拉幫結派,你們有多大的能量啊。
秦川回到辦公室沒有多長時間,就把安曉給找了過來,這兩個事務所都已經開展工作了,接下來就是找券商的事情了。
其實券商正常來說,應該和會計事務所還有律師事務所一起來的,同時開展輔導工作的,但是要是先找了券商的話,一般來說,這會計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就都是券商推薦的人。
秦川當然不願意了,於是就自己找了兩個事務所的人,券商的合作稍微放在後邊了一點,但是也繞不過的。
安曉點點頭,之前她也考察過的,不過這個挑選券商也是一件嚴謹的事情的,有實力的券商和沒實力的券商,完全是兩回事的。
畢竟券商是要全程的參與進來的,承銷是個技術活,從公司向證監會申請到銷售結束,所有的流程都要參與。資格審查,資料準備,發起申請,等待審批,補充材料,準備招股說明書,向市場發布新股發行方案等等。
從股改開始到申請上市,協助審批流程,製定發行計劃,直到公司成功上市!
秦川之前鍾意的是中菳公司的,中菳公司是國內的老牌券商了,成立時間倒是沒有早到哪裏去,95年的時候,也算是國內第一批批準成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
而且還是中外合資的,這背後有很多的外資的,比如說著名的摩根士利丹等等之類的。
不過具體的合作,還要後續再聊的。
接下來的幾天,兩個事務所在葉子電子開展了全麵的評估工作,一同的還有高管也開展了評估,這一次被秦川敲打完了以後,沒有人敢再鬧幺蛾子了,開玩笑,真以為秦川不會處理人呢。
之前秦川確實是敲山震虎,嚇唬眾人一下,但是眾多的股東確實也被嚇的不輕的。
對於兩家事務所的工作不要太配合的,所以這進展也算是加快了一點,不過也就僅僅是加快了一點而已。
公司的所有高管這段時間,基本上都忙的是腳不沾地的,安曉這邊方案還沒有做完呢,還要配合兩個事務所的評估梳理工作。
另外還要安排人給公司的所有人普及上市的流程,不能夠讓再鬧出上上次一樣,像宋強似的那種情況了。
這幾個上市籌備小組的人,一個個的都忙的飛起,連路淺淺這個剛來公司沒有多長時間的人,都被委以重任了,讓路淺淺去給公司的高管科普上市的流程了。
而路淺淺自己都不怎麽能搞清楚的,看著安曉交代下來的任務有些頭疼,最後沒辦法來找秦川了。
路淺淺來找秦川的時候,秦川正準備出門去資委那邊呢,資委來消息了,關於期權池的事情,讓秦川去資委那邊親自談談,雙方要開一個座談會的。
所以對於路淺淺的到來也沒有時間招待,一邊下樓往車上走,一邊聽路淺淺說著。
其實要是換一個人來,秦川肯定二話不說就罵回去了,我他媽還管這個事情,安曉交待給你的工作,你和安曉說去,要是做不了的話,直接打報告辭職走人。
但是這個是路淺淺,文卿的閨蜜,這自然肯定不能夠用那種態度了,隻能夠無奈的說道。
“這樣,你和兩個事務所的人要一份詳細的上市流程,就說是我說的,然後你就拿著上市的詳細流程給這些高管普及知識。”
路淺淺聽懂了,這秦川是讓他一邊自己學習,一邊教別人。
“可是,這能行嗎?”路淺淺有些疑惑的問道。
“能行。”秦川肯定的說道::“其實整個公司誰都沒有經驗的,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