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一同,”董葉青薅住顧幸的一手,就往養心殿拽。
“哎,董大人你幹嘛?”顧幸見狀連忙掙紮!
但別看董葉青年紀一大把,頭發都白了大半,但力氣那是一點不小,顧幸愣是沒有甩脫。
“董大人沒必要,沒必要,”顧幸劇烈掙紮。
董大人雙手死死拽著顧幸,顧幸越掙紮董葉青越興奮,畢竟逍王殿下掙紮的越狠,說明越是能吸引火力。
“姓董的你再這樣,本王可就要生氣了,”顧幸見軟的不行,打算來硬的。
“逍王殿下這是哪的話,臣不就想邀請殿下一同麵聖嗎?怎麽逍王殿下不願見聖?”董葉青一臉笑意,絲毫不在乎顧幸的威脅。
自己都一大把年紀了,頂多再幹個幾年,便告老還鄉了,甚至幾年都做不了了。
再說現在董葉青已是吏部尚書了,這輩子官是已經擺明了做到頭了。
再往上升,也就還有兩個相位,或幾個虛職,自己也懶得去撈了。
故此對於顧幸這種身份,別人怕,但董葉青可是一點不虛。
拽著顧幸就往養心殿衝!
顧幸越是不從,董葉青這老頭力氣便越大!
“誰在外麵?”終於兩人的動靜,引起了老爺子的注意,一聲厲喝傳來。
“臣,吏部尚書董葉青參見陛下,”董葉青瞬間放開顧幸的手,彎腰喊道。
你個老賊,顧幸口中罵罵咧咧。
同樣彎腰喊道:“兒臣顧幸見過父皇!”
“進來,”老爺子威嚴十足的聲音傳了過來。
二人走了進去!
走近一看,顧幸這才發現,此時在裏麵挨罵的人可不止一個。
好幾個老頭排排站,正老老實實地挨老爺子罵。
文官之首左丞相‘崔傑’,戶部尚書‘何有道’,工部尚書‘唐興成’。
另外還有幾個顧幸一眼望去也都是熟人,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從三品,此刻正跟孫子似的站在這挨老爺子罵。
顧幸二人走進養心殿,老爺子看了顧幸一眼,沒有說話。
目光轉移到吏部尚書董葉青身上!
“砰!”
一個折子就砸在了董葉青身上:“這就是你吏部推薦上來的好官,自己看看,”老爺子神色暴怒。
董葉青撲通一聲跪了下去,急忙撿起地上的折子打開看了一眼。
“荊州大雨連下數月,荊州境內河道決堤六處,洪水衝出河道肆意衝刷,於建武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也造成荊州境內百裏受災,房屋衝毀無數,數萬百姓流離失所。”
“於此密奏上報之日,荊州知府張天澤與荊州河督府周友仁尚未進行有效災情治理以及預防。”
“奏報:荊州影衛於建武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末時二刻上奏吾皇!”
“臣失察,臣有罪,”董葉青看完奏折,心中頓時罵娘!
這折子竟不是由荊州知府上奏,而是由荊州影衛上奏的!
影衛,一直獨屬皇權的勢力,勢力範圍布遍天下!
主要作用便是擔任皇帝的雙眼監視天下!
上至諸侯百官,下至市井小民,都在其監管範圍內。
同時影衛人員之多,如同蒼蠅一般,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影衛的存在。
他們可能是某個朝廷官員,也有可能是某個民間富商,亦或者是哪個街邊小乞丐,他們的真實身份都有可能是影衛的成員。
故此官場有著這麽一句俗語,願見閻王,不見影衛!
一旦被影衛找上門,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家破人亡血流成河,還有百分之十同樣是家破人亡流放千裏。
故而影衛在大周官場上的代名詞就是恐懼,黑暗,鷹犬。
當然影衛在百姓心中,也好不在那裏去,同樣是聞其之名,小兒不敢夜啼的存在。
但影衛在大周雖說有監視百官的權利!
但為了防止影衛權力過於龐大,而自亂其身,大周皇室還是對其做了很大的約束。
對於天下百官,影衛隻有監視權,沒有直接抓捕權!
若是發現不對,必須密奏朝廷,由皇帝親自定奪之後,方可抓捕。
另外為了不影響地方官員正常行政,影衛也不可捕風捉影便上奏朝堂,必須證據確鑿或當地百姓已然怨聲載道方可上奏。
不然若是影衛看誰不順眼便寫一封密奏上來,皇帝一看直接讓影衛抓,或者派出欽差查。
久而久之人家地方府衙還怎麽工作?
“董葉青若是朕沒有記錯,去年年末你吏部對於荊州知府張天澤的評語可是甲等吧?”老爺子目光看向董葉青一字一頓的說道。
大周官員,每年年末都會有吏部官員進行審核,然後進行評分。
其中評分等級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
甲為最高,丁為末位!
乙丙為中!
每年吏部考核上報之後,朝廷會根據吏部上報的官員評分,進行升遷錄用。
而能夠升遷的官員,甲等是最有機會的。
乙丙二級幾乎不會怎麽動,頂多也就平調。
若是評分為丁末,那這官就幾乎算是當到頭了。
“臣失察,”董葉青此時哪裏敢多說,急忙磕頭說道。
“去年你吏部對荊州河督府周友仁評級是多少?”老爺再次問道。
一州知府官拜從三品,亦或者正四品,隸屬正兒八經的封疆大臣,老爺子對於這個級別的官員,肯定會特別關注。
但一州河督府一把手,隻是一個官拜從五品的官員,老爺子哪裏會記得這些。
“乙下,”來時董葉青便知道今日絕對要挨呲,特意將荊州幾位主要官員的資料全翻了出來,快速看了一眼牢記心中才來的。
“哼!”老爺子冷哼一聲,乙下中等評價,說明這名官員任職期間並沒有做出什麽突出貢獻,也沒有什麽過失之處,算是中規中矩。
“朕還以為又是一個甲等,”老爺子冷笑一聲:“若還是甲等,你這吏部尚書的位置就不用做了。”
“臣不敢,”董葉青急忙說道:“每年全國各地官員年度評審,皆是各地吏部官員走訪調查之後上報成冊。”
“再由影衛進行最終審核,吏部才會上奏陛下,一切既是公平公正,絕無半點虛假。”
“陛下可隨時派人複審!”
“哎,董大人你幹嘛?”顧幸見狀連忙掙紮!
但別看董葉青年紀一大把,頭發都白了大半,但力氣那是一點不小,顧幸愣是沒有甩脫。
“董大人沒必要,沒必要,”顧幸劇烈掙紮。
董大人雙手死死拽著顧幸,顧幸越掙紮董葉青越興奮,畢竟逍王殿下掙紮的越狠,說明越是能吸引火力。
“姓董的你再這樣,本王可就要生氣了,”顧幸見軟的不行,打算來硬的。
“逍王殿下這是哪的話,臣不就想邀請殿下一同麵聖嗎?怎麽逍王殿下不願見聖?”董葉青一臉笑意,絲毫不在乎顧幸的威脅。
自己都一大把年紀了,頂多再幹個幾年,便告老還鄉了,甚至幾年都做不了了。
再說現在董葉青已是吏部尚書了,這輩子官是已經擺明了做到頭了。
再往上升,也就還有兩個相位,或幾個虛職,自己也懶得去撈了。
故此對於顧幸這種身份,別人怕,但董葉青可是一點不虛。
拽著顧幸就往養心殿衝!
顧幸越是不從,董葉青這老頭力氣便越大!
“誰在外麵?”終於兩人的動靜,引起了老爺子的注意,一聲厲喝傳來。
“臣,吏部尚書董葉青參見陛下,”董葉青瞬間放開顧幸的手,彎腰喊道。
你個老賊,顧幸口中罵罵咧咧。
同樣彎腰喊道:“兒臣顧幸見過父皇!”
“進來,”老爺子威嚴十足的聲音傳了過來。
二人走了進去!
走近一看,顧幸這才發現,此時在裏麵挨罵的人可不止一個。
好幾個老頭排排站,正老老實實地挨老爺子罵。
文官之首左丞相‘崔傑’,戶部尚書‘何有道’,工部尚書‘唐興成’。
另外還有幾個顧幸一眼望去也都是熟人,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從三品,此刻正跟孫子似的站在這挨老爺子罵。
顧幸二人走進養心殿,老爺子看了顧幸一眼,沒有說話。
目光轉移到吏部尚書董葉青身上!
“砰!”
一個折子就砸在了董葉青身上:“這就是你吏部推薦上來的好官,自己看看,”老爺子神色暴怒。
董葉青撲通一聲跪了下去,急忙撿起地上的折子打開看了一眼。
“荊州大雨連下數月,荊州境內河道決堤六處,洪水衝出河道肆意衝刷,於建武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也造成荊州境內百裏受災,房屋衝毀無數,數萬百姓流離失所。”
“於此密奏上報之日,荊州知府張天澤與荊州河督府周友仁尚未進行有效災情治理以及預防。”
“奏報:荊州影衛於建武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末時二刻上奏吾皇!”
“臣失察,臣有罪,”董葉青看完奏折,心中頓時罵娘!
這折子竟不是由荊州知府上奏,而是由荊州影衛上奏的!
影衛,一直獨屬皇權的勢力,勢力範圍布遍天下!
主要作用便是擔任皇帝的雙眼監視天下!
上至諸侯百官,下至市井小民,都在其監管範圍內。
同時影衛人員之多,如同蒼蠅一般,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影衛的存在。
他們可能是某個朝廷官員,也有可能是某個民間富商,亦或者是哪個街邊小乞丐,他們的真實身份都有可能是影衛的成員。
故此官場有著這麽一句俗語,願見閻王,不見影衛!
一旦被影衛找上門,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家破人亡血流成河,還有百分之十同樣是家破人亡流放千裏。
故而影衛在大周官場上的代名詞就是恐懼,黑暗,鷹犬。
當然影衛在百姓心中,也好不在那裏去,同樣是聞其之名,小兒不敢夜啼的存在。
但影衛在大周雖說有監視百官的權利!
但為了防止影衛權力過於龐大,而自亂其身,大周皇室還是對其做了很大的約束。
對於天下百官,影衛隻有監視權,沒有直接抓捕權!
若是發現不對,必須密奏朝廷,由皇帝親自定奪之後,方可抓捕。
另外為了不影響地方官員正常行政,影衛也不可捕風捉影便上奏朝堂,必須證據確鑿或當地百姓已然怨聲載道方可上奏。
不然若是影衛看誰不順眼便寫一封密奏上來,皇帝一看直接讓影衛抓,或者派出欽差查。
久而久之人家地方府衙還怎麽工作?
“董葉青若是朕沒有記錯,去年年末你吏部對於荊州知府張天澤的評語可是甲等吧?”老爺子目光看向董葉青一字一頓的說道。
大周官員,每年年末都會有吏部官員進行審核,然後進行評分。
其中評分等級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
甲為最高,丁為末位!
乙丙為中!
每年吏部考核上報之後,朝廷會根據吏部上報的官員評分,進行升遷錄用。
而能夠升遷的官員,甲等是最有機會的。
乙丙二級幾乎不會怎麽動,頂多也就平調。
若是評分為丁末,那這官就幾乎算是當到頭了。
“臣失察,”董葉青此時哪裏敢多說,急忙磕頭說道。
“去年你吏部對荊州河督府周友仁評級是多少?”老爺再次問道。
一州知府官拜從三品,亦或者正四品,隸屬正兒八經的封疆大臣,老爺子對於這個級別的官員,肯定會特別關注。
但一州河督府一把手,隻是一個官拜從五品的官員,老爺子哪裏會記得這些。
“乙下,”來時董葉青便知道今日絕對要挨呲,特意將荊州幾位主要官員的資料全翻了出來,快速看了一眼牢記心中才來的。
“哼!”老爺子冷哼一聲,乙下中等評價,說明這名官員任職期間並沒有做出什麽突出貢獻,也沒有什麽過失之處,算是中規中矩。
“朕還以為又是一個甲等,”老爺子冷笑一聲:“若還是甲等,你這吏部尚書的位置就不用做了。”
“臣不敢,”董葉青急忙說道:“每年全國各地官員年度評審,皆是各地吏部官員走訪調查之後上報成冊。”
“再由影衛進行最終審核,吏部才會上奏陛下,一切既是公平公正,絕無半點虛假。”
“陛下可隨時派人複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