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此,”老爺子眼神不善的看了一眼董葉青。


    接著說道:“荊州知府張天澤與荊州河督府周友仁,既是你吏部推薦官員,現如今荊州出了這麽大的事,你身為吏部尚書說說吧,有什麽想法?”


    “荊州河督府周友仁治理不力,導致荊州河道多處決堤,洪水倒灌荊州大地,無數房屋衝毀,百姓流離失所死傷慘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董葉青磕巴都不帶打一下:“此人臣建議陛下立即下旨緝拿,不日押送回京,交由影衛與刑部共同審理。”


    “荊州知府張天澤禦下無方監察不力,朝廷應下旨嚴厲訓斥,著令荊州知府張天澤迅速做好荊州洪災後續賑災工作。”


    “同步朝廷以應立即選派欽差,攜帶朝廷賑災物資火速趕往荊州,此舉一方麵是對荊州賑災,盡可能體現朝廷仁德,減少荊州百姓傷亡。”


    “另一方麵則是重新對荊州知府張天澤進行調查,進行考評,張天澤是否還能繼續任職荊州知府一職。”


    董葉青快速說完,跪在地上不再言語!


    “諸位愛卿,你們可還有其他不同意見?”老爺子目光掃了一眼其他人,開口問道。


    對於董葉青的建議,不過是常規流程罷了,沒啥可點評的。


    “陛下,欽差肯定是要派的,而且還要快,不然荊州的百姓等不了,”此時左丞相崔傑出言說道:“但關鍵的一點是,派誰去?”


    “另外此次朝廷應下撥多少賑災物資前往荊州,才可減荊州燃眉之急。”


    “欽差人選,諸位可有推薦?”老爺子看著眾人問道。


    幾人目光又同時看向吏部尚書董葉青!


    吏部負責官員調度問題,對於哪個官員適合幹什麽,吏部最有發言權。


    “欽差人選臣推薦中書省何友軍,此人是三年前從地方升任中書省的,康定十六年探花,曾在戶部任職過三年,後調任刑部任職四年。”


    “建武一年外放做了一縣父母官,任期四年,政績突出,升遷郡城主簿,建武八年再度調任長安,進中書省任職至今,多年吏部考核,皆為甲下或乙上。”


    “另外臣之所以推薦此人,除了此人官品不錯,還有便是此人有地方為官的經驗,去往荊州能有效協助荊州知府賑災一事。”


    這裏所謂的欽差,並不是什麽手握尚方寶劍,就牛逼哄哄去了地方,見誰不爽就哢嚓了誰的那種。


    就是單純的朝廷選了一個還算聽話的人,帶著物資前往荊州,代表朝廷代表皇家進行賑災。


    目的就是一個,告訴當地老百姓,皇帝心中時刻牽掛著他們,一直在想盡辦法救他們於水火當中。


    同時也算露個臉,刷一波政績,好為日後啟用做一下鋪墊。


    “你們可還有不同意見?”老爺子再次問道。


    “何友軍此人臣知曉,調任中書省好幾年了,做事一直兢兢業業,算是一個不錯的後輩,派他前往荊州應當沒有什麽問題。”


    “何友軍?”老爺子沉默片刻,問道:“青州何家?”


    “是,何友軍正是青州何家嫡長子,”吏部尚書董葉青直接說道。


    何家青州大族,傳承已過百年,前朝時期家中便出過大官。


    後前朝末代皇帝昏庸無道,諸侯四起,大周太祖起兵。


    青州何家老祖宗是個典型的生意人,各方投資,最終大周太祖這一股,讓青州何家成功押中,家族再次續命百年,至今昌盛無比。


    青州多地官員,都有青州何家的身影,昌盛期間,更是有人爬到了大周正三品的官位上。


    “何家現任家主叫什麽來著?”老爺子突然問了一句。


    “何正權,”董葉青回了一聲。


    青州何家現任家主,也是何友軍的父親何正權,目前官拜大周從三品,年近六十,擔任一虛職官職。


    董葉青明白老爺子突然問這個問題的意思,不用點明便開口說道:“何正權目前官拜從三品,擔任一衙門虛職,明年二月任期便滿了。”


    “根據目前吏部對其的考核評分,加上何正權的年紀,明年二月便要退了。”


    大周開國太祖,深知一個官員在同一個位置,一旦做久了便會形成龐大的關係網,一旦形成氣候,哪怕擁有絕對權利的皇權,也不是能輕易撼動的。


    便立下了祖訓,任何官職,隻能連任兩任,每任時長為四年,任期一滿必須調離。


    任職期間,吏部每年進行考核打分,任期滿了之後,根據吏部考核綜合水平進行升任,或者平調,亦或者直接下調,更嚴重者直接卷鋪蓋滾蛋,或者蹲大獄。


    “可,既然如此,人選就選定此人吧,”老爺子思索片刻點頭應道。


    然後繼續問道:“那賑災物資,戶部這邊能籌集多少?”


    “回陛下,白銀六萬,糧三萬石,布匹五千匹,其他物資若幹,”戶部尚書何有道一步踏出朗聲說道。


    這是賑災,哭窮不給銀子物資,那是不存在的。


    敢這麽整,皇帝分分鍾滅了你!


    百姓受災,你都捂著銀子不放,你要幹啥?


    留著銀子造反,還是找小三?


    “少了,”老爺子聞言眉頭一皺,果斷說道:“其他朕不管,糧食數量翻一番上前。”


    “因荊州官員通報不及時,朝廷已經錯過了最佳賑災時間,此番朝廷賑災糧務必充足,盡可能減少荊州受災百姓傷亡。”


    在君王眼中什麽才是財富,人口就是財富!


    普通的人口!


    世家不算!


    在君王眼中,普通人口是為自己創造財富的!


    至於世家,則是和自己在這片土地上搶食吃的存在。


    隻不過國家的運轉,還需要世家的協助,才能正常運行,不然君王早就提刀滅了所有世家了。


    戶部尚書何有道眉頭微皺!


    “怎麽有困難?”老爺子見狀同樣眉頭一皺。


    “有,但尚能應付,”何有道猶豫片刻開口說道。


    “如此甚好!”


    “工部,”老爺子又喊了一聲!


    “工部目前已籌備千人工匠待命,隨時可出發前往荊州,”工部尚書唐興成長得五大三粗,皮膚黝黑,不知道還以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農,說話甕聲甕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此生隻做逍遙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收玉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收玉米並收藏此生隻做逍遙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