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
杜少傑盤點了今天的收獲。
【綁定廚師:杜少傑】
【等級:特三級廚師】
【當前作品:麻婆豆腐、大千幹燒魚、辣子雞丁、魚香肉絲。】
【綜合評價:美味佳肴】
【附贈:摹擬廚師技能大賽時長(16000小時)】
【獎勵:兌換點(1600點),模擬訓練時長(16000小時)】
【特殊獎勵:無】
【兌換點:9118點\68266點】
【時長:112700小時\1368996小時】
杜少傑看著兌換點和時長的增加,不禁露出了笑容。
這不就對了,有付出有回報,他要是勤快一點,相信很快就能把消耗的時長和兌換點賺回來。
現在有了51道綜合評價為“美味佳肴”的菜品打底,他就可以慢慢磨礪自己的廚藝。
於是,他直接鑽進了模擬場景,開始有針對性的訓練其他菜品的製作。這就是他的計劃,訓練加氪金,廚神來了也得跪。
翌日。
杜少傑起來後,去了一趟局裏。
他都快忘記自己國營職工的身份了,不過他已經想好,等承包期滿之後就辭職。
“你辭個屁的職!你這一天到晚的鬼影子都不見,我正好想和你說這事呢。局裏研究了,決定延長承包期3年,兩家店的總承包費上調至每年3萬元。”
陳濟舟見了杜少傑,氣不打一處來。
這小子自從承包了小吃部之後就徹底的放飛自我,現在想見他一麵都很難。
他在這個位子上坐了很多年,估計還能幹個三、四年,於是就提前把承包的事情定了下來,免得自己一走,事情就亂了套。
這是他唯一能為杜少傑做的事情了,再往後恐怕也有心無力。
“謝謝陳局,謝謝各位領導。您放心,我一定會為局裏分憂解難,那啥,簽訂了下一輪承包之後,我這邊可以再安置20個人。”
杜少傑大喜過望,還是那句話,現階段披著一張“集體企業”的皮是很有必要的。
對於陳濟舟的一片苦心,他自然是懂得的,所以才會誠心的說一聲謝謝。
“小杜,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你有能力有才華,我倒不怕你餓死,就怕你步子邁的太大扯了淡。我這邊該給你提供的方便都提供,你自己也得謹慎一些。”
陳濟舟畢竟地位不一樣,知道當下對於一些事情的爭議很大。
他是在委婉的提醒杜少傑,悠著點,別踩紅線。
“陳局,我要是把一些生意掛靠在小吃部的名下,每年上繳少許的管理費,你看可行不?”
杜少傑現在做事總感覺縮手縮腳的,這和大氣候有關,比如像私人就不能開公司。
他聽懂了陳濟舟的暗示,突然有了主意。
實際上在整個80年代,個人開公司做生意很多都是采用掛靠的形式,將自己的公司掛靠在集體企業名下,個人出資、自負盈虧,每年交一點管理費就完事。
很多日後知名的企業都是這麽走過來的。
“可以!這件事我們已經討論過了,沒什麽問題。另外,小吃部的名稱也要改,回頭你拿著文件自己去辦手續。”
陳濟舟說完,就揮揮手示意杜少傑去找具體的人辦事。
杜少傑記住了陳濟舟的這份人情,幾天的功夫就辦理了新的手續。小吃部正式更名為【光源餐飲服務公司】,企業性質為集體企業。
晚上吃過飯,他把蘇大鵬喊到了自己的私人廚房。
“大鵬,你不是一直想著擴張嗎?現在機會來了”
杜少傑也不賣關子,直接說了如何掛靠、如何擴大經營規模的路數。
掛靠其實就是私營企業的內核,集體企業的皮,是鑽了某些方麵的空子,但又能被各方麵認可的經濟活動形式。
說白了就是一種變通的方法,還不會出事。
蘇大鵬越聽眼睛越亮,就連看向杜少傑的眼神都有了一絲崇拜。畢竟現在有很多事情也是剛剛開始,以他的層麵還接觸不到。
別看他和杜少傑合夥有好幾家門店,骨子裏還是個體戶。
“太好了!經你這麽一說,我就明白了。少傑,咱們幹吧,你拿出個章程來,我聽你的。”
蘇大鵬這人有個優點,既然他認準了杜少傑,就很自然的把自己擺在了從屬的位置上。
這麽些年,不爭不搶,主打一個聽話。再憑著他和對方的關係,深得杜少傑的信任。
“好!接下來咱們辦一個公司,掛靠在飲服公司這邊。然後把各家門店裝入咱的公司,一切就理順了。”
說幹就幹,杜少傑先向局裏做了報備,然後蘇大鵬出麵和【光源餐飲服務公司】簽訂了掛靠協議,每年的掛靠費是1000元。
於是【光源餐飲服務公司第一分公司】粉墨登場。
隨後,蘇大鵬將各家店的營業執照都換了,全都變成了一分公司下屬經銷部。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不受限製的進行擴張,想開多少家店就開多少家店。
接下來就是【大盤雞】專賣店,杜少傑和董軍談了談,對方的態度很積極。
杜少傑就讓王玉秀出麵和【光源餐飲服務公司】簽訂了掛靠協議,再次成立了一家公司,掛靠費還是每年1000元。
這家公司就是二分公司,未來所有的【大盤雞】專賣店都會裝入其中。
一分公司的負責人是杜少傑,二分公司的負責人是董軍。以後就隨他倆去慢慢折騰吧,反正他也懶得繼續投錢,就讓他們自己滾動發展。
“啥叫滾動發展?就是用店裏的利潤進行再投資,你不是想開分店嗎?開分店我不會從口袋裏掏錢,全靠你們的錢支撐。”
杜少傑決定從這個月開始不再抽離利潤,用以支持企業的擴張。
兩家公司都配備了專職的財務人員,采購人員,配送人員等等,辦公地點就在之前的衛校食堂。
暫時先騰出來了兩間屋,臨街的空地會蓋一棟五層樓。
一二層是商業門麵,三四五層是辦公室。
這個工程交給了市一建,馬經理正在幫忙跑前期手續,很快就可以開建。
“這段時間大家麻煩點,進出需要走後門。因為前院馬上要進行施工,所以前後院會用暫時隔開,明白了嗎?”
杜少傑召集大家開了個會,包括蘇大鵬和董軍都在,這些話就是說給常駐在衛校食堂這些員工說的。
施工這段時間肯定比較雜亂,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保證食品衛生。
“明白了!”
大家紛紛表態,杜少傑便宣布散會。
兩家分公司的員工,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局裏安置的待業青年,少數是從外麵招聘的。
“少傑,我這邊製作【德州扒雞】的人員還得增加,你再給我調四個熟手過來,行嗎?”
蘇大鵬有了詳細的擴張計劃,店門數量增加之後,【德州扒雞】的供應壓力也隨之增大,自然需要擴大製作規模。
“沒問題,三天內就可以辦妥。”
杜少傑笑著點點頭,他當然很樂意。
日前他還接收了20名待業青年,幾乎沒打起一點浪花就消化完畢。
但兩家公司將所有的工作理順,還是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之後,一分公司的【德州扒雞】銷售門店增加到了16家,基本上覆蓋了城市的重要區域。
而【大盤雞】專賣店擴張起來就比較費事,一個來月的時間隻增加了一家門店。
董軍的目標是到年底爭取將門店的總數增加到三家,到明年,門店總數爭取增加到五家,這恐怕也是一兩年之內的極限了。
公司化運作之後,王玉秀的自由時間反而多了起來。
這麽多的【德州扒雞】門店,她每天有選擇的去幾家店轉轉,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小女兒身上。二分公司那邊她隻是掛了個名,實際上根本不管事。
另外,以前小吃部的兩家店,也相應的做了名稱變更,分別叫做【光源餐飲服務公司民主路飯館】和【光源餐飲服務公司春風巷飯館】。
這兩家飯館的負責人是於建新,運作模式基本不變。
一直到五一前,杜少傑才徹底清閑了下來。
這天下午,他抽空去看了鍾福祥,對方愁眉苦臉的。
說實話,一個優秀的廚師不見得是一個優秀的經營者和管理者。杜少傑曾經係統的學習過餐飲管理,而且實踐經驗豐富。
鍾福祥雖然在大飯店幹過,杜少傑之前也對其充滿了信心,但事實證明,他自己經營的不是很成功。
“我現在的情況就是每個月略有盈餘,雖然比掙工資強點,但是操心啊,生怕一不小心就虧損了。”
鍾福祥倒沒有瞞著杜少傑,實話實說。
杜少傑也沒辦法給出具體的建議,每個人的思路都不一樣,說多了還討人嫌。
“鍾師傅,你這是想打退堂鼓了?你要是想轉讓餐廳,我不反對,反正不管誰經營我都是收租金。”
“我倒沒這個意思,隻是最近突然有了個新想法,你幫我參謀參謀。我覺得之前的生意不好,主要是因為餐館的定位出了問題,菜品的價格太貴了。
我就尋思,還是搞個大眾化的項目比較好。想來想去,我覺得火鍋不錯。要是開火鍋店,樓上的格局就要重新改造,你說呢?”
但鍾福祥接下來的一番話,倒是讓杜少傑挺驚訝的。(本章完)
杜少傑盤點了今天的收獲。
【綁定廚師:杜少傑】
【等級:特三級廚師】
【當前作品:麻婆豆腐、大千幹燒魚、辣子雞丁、魚香肉絲。】
【綜合評價:美味佳肴】
【附贈:摹擬廚師技能大賽時長(16000小時)】
【獎勵:兌換點(1600點),模擬訓練時長(16000小時)】
【特殊獎勵:無】
【兌換點:9118點\68266點】
【時長:112700小時\1368996小時】
杜少傑看著兌換點和時長的增加,不禁露出了笑容。
這不就對了,有付出有回報,他要是勤快一點,相信很快就能把消耗的時長和兌換點賺回來。
現在有了51道綜合評價為“美味佳肴”的菜品打底,他就可以慢慢磨礪自己的廚藝。
於是,他直接鑽進了模擬場景,開始有針對性的訓練其他菜品的製作。這就是他的計劃,訓練加氪金,廚神來了也得跪。
翌日。
杜少傑起來後,去了一趟局裏。
他都快忘記自己國營職工的身份了,不過他已經想好,等承包期滿之後就辭職。
“你辭個屁的職!你這一天到晚的鬼影子都不見,我正好想和你說這事呢。局裏研究了,決定延長承包期3年,兩家店的總承包費上調至每年3萬元。”
陳濟舟見了杜少傑,氣不打一處來。
這小子自從承包了小吃部之後就徹底的放飛自我,現在想見他一麵都很難。
他在這個位子上坐了很多年,估計還能幹個三、四年,於是就提前把承包的事情定了下來,免得自己一走,事情就亂了套。
這是他唯一能為杜少傑做的事情了,再往後恐怕也有心無力。
“謝謝陳局,謝謝各位領導。您放心,我一定會為局裏分憂解難,那啥,簽訂了下一輪承包之後,我這邊可以再安置20個人。”
杜少傑大喜過望,還是那句話,現階段披著一張“集體企業”的皮是很有必要的。
對於陳濟舟的一片苦心,他自然是懂得的,所以才會誠心的說一聲謝謝。
“小杜,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你有能力有才華,我倒不怕你餓死,就怕你步子邁的太大扯了淡。我這邊該給你提供的方便都提供,你自己也得謹慎一些。”
陳濟舟畢竟地位不一樣,知道當下對於一些事情的爭議很大。
他是在委婉的提醒杜少傑,悠著點,別踩紅線。
“陳局,我要是把一些生意掛靠在小吃部的名下,每年上繳少許的管理費,你看可行不?”
杜少傑現在做事總感覺縮手縮腳的,這和大氣候有關,比如像私人就不能開公司。
他聽懂了陳濟舟的暗示,突然有了主意。
實際上在整個80年代,個人開公司做生意很多都是采用掛靠的形式,將自己的公司掛靠在集體企業名下,個人出資、自負盈虧,每年交一點管理費就完事。
很多日後知名的企業都是這麽走過來的。
“可以!這件事我們已經討論過了,沒什麽問題。另外,小吃部的名稱也要改,回頭你拿著文件自己去辦手續。”
陳濟舟說完,就揮揮手示意杜少傑去找具體的人辦事。
杜少傑記住了陳濟舟的這份人情,幾天的功夫就辦理了新的手續。小吃部正式更名為【光源餐飲服務公司】,企業性質為集體企業。
晚上吃過飯,他把蘇大鵬喊到了自己的私人廚房。
“大鵬,你不是一直想著擴張嗎?現在機會來了”
杜少傑也不賣關子,直接說了如何掛靠、如何擴大經營規模的路數。
掛靠其實就是私營企業的內核,集體企業的皮,是鑽了某些方麵的空子,但又能被各方麵認可的經濟活動形式。
說白了就是一種變通的方法,還不會出事。
蘇大鵬越聽眼睛越亮,就連看向杜少傑的眼神都有了一絲崇拜。畢竟現在有很多事情也是剛剛開始,以他的層麵還接觸不到。
別看他和杜少傑合夥有好幾家門店,骨子裏還是個體戶。
“太好了!經你這麽一說,我就明白了。少傑,咱們幹吧,你拿出個章程來,我聽你的。”
蘇大鵬這人有個優點,既然他認準了杜少傑,就很自然的把自己擺在了從屬的位置上。
這麽些年,不爭不搶,主打一個聽話。再憑著他和對方的關係,深得杜少傑的信任。
“好!接下來咱們辦一個公司,掛靠在飲服公司這邊。然後把各家門店裝入咱的公司,一切就理順了。”
說幹就幹,杜少傑先向局裏做了報備,然後蘇大鵬出麵和【光源餐飲服務公司】簽訂了掛靠協議,每年的掛靠費是1000元。
於是【光源餐飲服務公司第一分公司】粉墨登場。
隨後,蘇大鵬將各家店的營業執照都換了,全都變成了一分公司下屬經銷部。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不受限製的進行擴張,想開多少家店就開多少家店。
接下來就是【大盤雞】專賣店,杜少傑和董軍談了談,對方的態度很積極。
杜少傑就讓王玉秀出麵和【光源餐飲服務公司】簽訂了掛靠協議,再次成立了一家公司,掛靠費還是每年1000元。
這家公司就是二分公司,未來所有的【大盤雞】專賣店都會裝入其中。
一分公司的負責人是杜少傑,二分公司的負責人是董軍。以後就隨他倆去慢慢折騰吧,反正他也懶得繼續投錢,就讓他們自己滾動發展。
“啥叫滾動發展?就是用店裏的利潤進行再投資,你不是想開分店嗎?開分店我不會從口袋裏掏錢,全靠你們的錢支撐。”
杜少傑決定從這個月開始不再抽離利潤,用以支持企業的擴張。
兩家公司都配備了專職的財務人員,采購人員,配送人員等等,辦公地點就在之前的衛校食堂。
暫時先騰出來了兩間屋,臨街的空地會蓋一棟五層樓。
一二層是商業門麵,三四五層是辦公室。
這個工程交給了市一建,馬經理正在幫忙跑前期手續,很快就可以開建。
“這段時間大家麻煩點,進出需要走後門。因為前院馬上要進行施工,所以前後院會用暫時隔開,明白了嗎?”
杜少傑召集大家開了個會,包括蘇大鵬和董軍都在,這些話就是說給常駐在衛校食堂這些員工說的。
施工這段時間肯定比較雜亂,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保證食品衛生。
“明白了!”
大家紛紛表態,杜少傑便宣布散會。
兩家分公司的員工,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局裏安置的待業青年,少數是從外麵招聘的。
“少傑,我這邊製作【德州扒雞】的人員還得增加,你再給我調四個熟手過來,行嗎?”
蘇大鵬有了詳細的擴張計劃,店門數量增加之後,【德州扒雞】的供應壓力也隨之增大,自然需要擴大製作規模。
“沒問題,三天內就可以辦妥。”
杜少傑笑著點點頭,他當然很樂意。
日前他還接收了20名待業青年,幾乎沒打起一點浪花就消化完畢。
但兩家公司將所有的工作理順,還是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之後,一分公司的【德州扒雞】銷售門店增加到了16家,基本上覆蓋了城市的重要區域。
而【大盤雞】專賣店擴張起來就比較費事,一個來月的時間隻增加了一家門店。
董軍的目標是到年底爭取將門店的總數增加到三家,到明年,門店總數爭取增加到五家,這恐怕也是一兩年之內的極限了。
公司化運作之後,王玉秀的自由時間反而多了起來。
這麽多的【德州扒雞】門店,她每天有選擇的去幾家店轉轉,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小女兒身上。二分公司那邊她隻是掛了個名,實際上根本不管事。
另外,以前小吃部的兩家店,也相應的做了名稱變更,分別叫做【光源餐飲服務公司民主路飯館】和【光源餐飲服務公司春風巷飯館】。
這兩家飯館的負責人是於建新,運作模式基本不變。
一直到五一前,杜少傑才徹底清閑了下來。
這天下午,他抽空去看了鍾福祥,對方愁眉苦臉的。
說實話,一個優秀的廚師不見得是一個優秀的經營者和管理者。杜少傑曾經係統的學習過餐飲管理,而且實踐經驗豐富。
鍾福祥雖然在大飯店幹過,杜少傑之前也對其充滿了信心,但事實證明,他自己經營的不是很成功。
“我現在的情況就是每個月略有盈餘,雖然比掙工資強點,但是操心啊,生怕一不小心就虧損了。”
鍾福祥倒沒有瞞著杜少傑,實話實說。
杜少傑也沒辦法給出具體的建議,每個人的思路都不一樣,說多了還討人嫌。
“鍾師傅,你這是想打退堂鼓了?你要是想轉讓餐廳,我不反對,反正不管誰經營我都是收租金。”
“我倒沒這個意思,隻是最近突然有了個新想法,你幫我參謀參謀。我覺得之前的生意不好,主要是因為餐館的定位出了問題,菜品的價格太貴了。
我就尋思,還是搞個大眾化的項目比較好。想來想去,我覺得火鍋不錯。要是開火鍋店,樓上的格局就要重新改造,你說呢?”
但鍾福祥接下來的一番話,倒是讓杜少傑挺驚訝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