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1997年11月13日
地 點:北京市海澱區車道溝祁淑洪家
訪談者:定宜莊、印紅標
<i>在我做的所有訪談中,這是第一篇,也是我持續不斷地為北京人所做的將近20年訪談的開端。正因為祁女士的講述如此生動,如此精彩,才給了我日後投入這項工作的興趣和信心,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為我日後的訪談方向,提供了某種啟示。</i>
[訪談者按](1997年)<i>祁女士現在的民族成分是漢族,但她卻是我訪談的幾十名老人中,最有旗人味兒的北京旗人後代。她自述隻上過幾年學,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將她的口述與老舍先生以及其他京味作家的作品相參照,細品其中的異同,是饒有趣味的。</i>
<i>祁女士口述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她的母親。在訪談中,她談到其母因受兒子(即祁女士的大哥)株連,於“文化大革命”剛一開始(1966年7月)即被遣送山西,此後如何沒有再講。據祁女士的女兒和女婿所說,祁女士的母親終因不堪此種差辱而自盡,這是祁女士因傷心而不願提及的一段往事。但此事卻非常鮮明地凸顯了祁女士母親那種自尊、剛烈的個性,恰與祁女士所述她平日的言談作風相合,故征得其女兒和女婿的同意,補注於此。我在尋找滿族老人作為訪談對象的過程中,聽到過不止一例像老舍先生那樣在“文化大革命”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事例。“旗人一輩子就要這臉麵”,此話平時說來多為貶義,但在特定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卻是這個民族特有的高貴和自尊,這在那些普通婦女身上有著明顯的體現。再不能與她們促膝談心,洵為憾事,謹以此文表達我對她們的敬意與追悼。</i>
<i>祁女士讀了這篇整理稿之後給我寫了一封信,發表議論說:“滿族人的末落(應為“沒落”)狀況,我的子女誰也說不清了。滿族人的末落與其他民族不同,滿族人名存實亡。”特附於此篇訪談之前。</i>
[訪談者按](2011年)<i>本書此次出版之前,我曾與祁女士的女婿印紅標教授有過聯係,得知老人現在仍然身體康健,這是令人十分欣慰的事。感謝印紅標教授全家的大力協助,得到祁淑洪老人的母親定氏的珍貴照片,在此對印教授全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定氏老人是這篇口述所講述的主角,也是本書中最令我喜愛和尊重的滿族老人之一,更何況她還是我多年來遇到的第一個與我同姓的滿族人(回族中姓定的人我遇到過不少),這應該是天上掉下來的緣分了。</i>
<i>此篇訪談曾將祁老人的名字記錯,盡管印教授認為他的嶽母對名字的漢字似乎並不在意,他說:“不知道是因為讀書不多還是旗人的漢化名字都有類似問題”,但我認為也是我的疏忽所致,在此向祁老人表示歉意。此次出版,根據戶口普查時片警寫在戶口卡上的名字改正過來,特此說明。</i>
<i>還須特別提到的是,祁女士雖然讀書不多,她所述內容顯然是從她生活經曆而不是從書本中得來,但所述很多內容,不僅在文獻中可以找到印證,有時甚至準確到絲絲入扣,對此我在注釋中已經一一說明。這也是在多年之後我再整理此文時仍感驚訝和感歎的一點。</i>
祁淑洪(以下簡稱祁):您是讓我說我母親、我們家裏的事是吧?我姓祁,屬狗的,民國十一年(1922年)上生人,75周歲了,就是在北京出生的。原來我們在東城北池子住,屬正黃旗。我媽說旗人都是東北過來的,根兒都是東北的,來了就跑馬占地注3,我也不懂得這句話。我為什麽沒報滿族也是受我媽的影響,我媽老說:“我沒得過皇恩。”還說這老旗人沒多大意思。
地 點:北京市海澱區車道溝祁淑洪家
訪談者:定宜莊、印紅標
<i>在我做的所有訪談中,這是第一篇,也是我持續不斷地為北京人所做的將近20年訪談的開端。正因為祁女士的講述如此生動,如此精彩,才給了我日後投入這項工作的興趣和信心,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為我日後的訪談方向,提供了某種啟示。</i>
[訪談者按](1997年)<i>祁女士現在的民族成分是漢族,但她卻是我訪談的幾十名老人中,最有旗人味兒的北京旗人後代。她自述隻上過幾年學,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將她的口述與老舍先生以及其他京味作家的作品相參照,細品其中的異同,是饒有趣味的。</i>
<i>祁女士口述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她的母親。在訪談中,她談到其母因受兒子(即祁女士的大哥)株連,於“文化大革命”剛一開始(1966年7月)即被遣送山西,此後如何沒有再講。據祁女士的女兒和女婿所說,祁女士的母親終因不堪此種差辱而自盡,這是祁女士因傷心而不願提及的一段往事。但此事卻非常鮮明地凸顯了祁女士母親那種自尊、剛烈的個性,恰與祁女士所述她平日的言談作風相合,故征得其女兒和女婿的同意,補注於此。我在尋找滿族老人作為訪談對象的過程中,聽到過不止一例像老舍先生那樣在“文化大革命”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事例。“旗人一輩子就要這臉麵”,此話平時說來多為貶義,但在特定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卻是這個民族特有的高貴和自尊,這在那些普通婦女身上有著明顯的體現。再不能與她們促膝談心,洵為憾事,謹以此文表達我對她們的敬意與追悼。</i>
<i>祁女士讀了這篇整理稿之後給我寫了一封信,發表議論說:“滿族人的末落(應為“沒落”)狀況,我的子女誰也說不清了。滿族人的末落與其他民族不同,滿族人名存實亡。”特附於此篇訪談之前。</i>
[訪談者按](2011年)<i>本書此次出版之前,我曾與祁女士的女婿印紅標教授有過聯係,得知老人現在仍然身體康健,這是令人十分欣慰的事。感謝印紅標教授全家的大力協助,得到祁淑洪老人的母親定氏的珍貴照片,在此對印教授全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定氏老人是這篇口述所講述的主角,也是本書中最令我喜愛和尊重的滿族老人之一,更何況她還是我多年來遇到的第一個與我同姓的滿族人(回族中姓定的人我遇到過不少),這應該是天上掉下來的緣分了。</i>
<i>此篇訪談曾將祁老人的名字記錯,盡管印教授認為他的嶽母對名字的漢字似乎並不在意,他說:“不知道是因為讀書不多還是旗人的漢化名字都有類似問題”,但我認為也是我的疏忽所致,在此向祁老人表示歉意。此次出版,根據戶口普查時片警寫在戶口卡上的名字改正過來,特此說明。</i>
<i>還須特別提到的是,祁女士雖然讀書不多,她所述內容顯然是從她生活經曆而不是從書本中得來,但所述很多內容,不僅在文獻中可以找到印證,有時甚至準確到絲絲入扣,對此我在注釋中已經一一說明。這也是在多年之後我再整理此文時仍感驚訝和感歎的一點。</i>
祁淑洪(以下簡稱祁):您是讓我說我母親、我們家裏的事是吧?我姓祁,屬狗的,民國十一年(1922年)上生人,75周歲了,就是在北京出生的。原來我們在東城北池子住,屬正黃旗。我媽說旗人都是東北過來的,根兒都是東北的,來了就跑馬占地注3,我也不懂得這句話。我為什麽沒報滿族也是受我媽的影響,我媽老說:“我沒得過皇恩。”還說這老旗人沒多大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