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韓國的派係,談到溥儀的親屬。
原來韓國誌士,目標雖都在複國;但一涉政治,必有派係,金九是一派,李承晚又是一派,這兩派是比較大的,此外還有許多小派係。文四就是其中之一;與李承晚這一派雖不甚有直接關係,而與金九這一派,難免格格不入,所以想在上海建立據點,不能期望金九這一派有所協力。
“雄白兄,”敖占春說明了事實;接著又表示他跟劉子川的見解:“文四這一派雖小,但論到反日的作用,卻處在很有利,也很尖銳的位置;因為第一、這裏他們的人很多;第二、離韓國近,過一條鴨綠紅就到了;第三、在韓國,山東的移民很多,有好些是由這裏下關東,的老鄉轉過去的,這一層淵源很可以利用。”
“哦、哦!”金雄白深以為然,連連點頭。
“當然,任何對外的奮鬥,首先要求內部的團結;當年吳鐵老調和韓國臨時政府內部的派係,煞費苦心,所以文四這一派,能在上海建立據點,一定不會跟金九這一派係對立。可是,聯絡團結的先決條件是,讓對方重視你的力量;否則,沒有工夫來理你。這就是要在上海建立據點的第一個理由。”
於是他說:“兩位如此厚愛,托以腹心;我不敢不吐肺腹之言。我極願意一盡棉薄,剛才說過,財力上的支援,我可以無條件做一筆信用貸款,數目大致是200兩到300兩黃金左右;照上海人計算黃金的方式,就是20根到30根條子。至於心照不宣的掩護,隻要力所能及,也決不成問題;除此以外,各種小小困難,都可以商量。但是,建立一個據點,要設電台,這件事我現在不敢答應;因為責任太重,到我擔不氣,出了毛病,誤己誤人,錯盡錯絕。”
劉子川與敖占春,相顧動容;臉上的表情很複雜,失望與感激同時呈現;其中也還夾雜著力圖挽回的神氣,使金雄白覺得還有作進一步說明的必要。
“大家都知道,淪陷區最有辦法的人是周佛海;可是他在日本人那裏,也有很多辦不通的地方。來自重慶的地下工作者,被掩護,以及被捕而經周佛海營救出險的人很多。可是,兩位要知道,在基本上,日本軍閥急於拔出陷入中國戰場的那支泥腳,為了求和,在某些方麵示好,是一種手段;否則,他們亦不會賣周佛海的帳。”
敖占春大為驚異,對他所說的事實與見解,有聞所未聞之感;劉子川的表情卻很深沉,顯然的,他正在內心中評估金雄白這番話的言外之意。
在金雄白,卻並沒有自己想說的話,有所保留,”即令沒有關係,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說,反日是可以為日本軍閥所理解的;甚至於所尊敬的。但為了韓國,情形就不一樣了,事不幹己,如非為反日而反日,不會來管這種閑事。因此,周佛海亦沒有辦法,來保障文四先生的據點的安全。就因為周佛海如果為反日而反日,失去了立場,變成日本真正的敵人,說話哪裏會有力量?”
“那麽!”敖占春問道:“周佛海真正的立場是什麽?”
“中日和平;全麵和平。”金雄白答說:“既然如此,不視重慶地下工作者為自己人,是很合邏輯的事。”
敖占春與劉子川終於都明白了,周佛海之掩護重慶地下工作者,並不表示他反日;相反地,就某種意義而言,可以視之為協助日本求取停戰及談和的一種手段,因而可為日本軍閥所容忍。
“再有一層道理,亦不妨說一說。關於被捕的重慶地下工作者如何處置,日本派遣軍司令部在職權範圍內,可以自行決定;如果是滿洲國反日分子,會移送關東軍司令部;韓國反日分子,會移送日本的朝鮮總督。日本駐華派遣軍司令部根本無權釋放,就算想幫周佛海的忙,事實上亦有困難。”
一聽”朝鮮總督”4字,劉子川不由得就想氣外號”朝鮮之虎”的朝鮮總督小磯國昭的猙獰麵目;隨即轉臉看著敖占春,示以征詢的眼色。
“我看,”敖占春說:“先讓文四派一個人去考察考察情況再說。”
“也隻好如此。”
兩人取得了協議,敖占春便問金雄白:“如果派一個人去,不作什麽活動,隻是看看情形,不知道你能不能給予各種方便。”
“沒有問題。”金雄白為了強調誠意,用堅定的語氣答說:“我負完全責任。”
“謝謝、謝謝!”劉子川舉杯相敬。
金雄白幹了酒,又斟酒回敬;然後問道:“不知道派的是怎麽樣一個人?”
“現在還無法奉告。”
“我想,”敖占春說:“原則上總要讓雄白兄便於照料才好。”
“這話,”劉子川問道:“怎麽說?”
“我舉個例,譬如讓駒井去,雄白兄就很難照料。這樣一個人,雄白兄怎麽安排她?她去看雄白兄,一定也會引人注目。”
“嗯、嗯!”劉子川充分領會了,”既然如此,不妨請教請教雄白兄的意見,看是派怎樣一個人比較方便。”
“我沒有意見。不過,”金雄白笑道:“如果是女人,不管老少,總比較麻煩。”
劉子川笑了,”麻煩的一部分,來自嫂夫人?是不是?”他問。
“不!”金雄白很輕鬆地回答,”內人對我很了解了。”
“那麽,”劉子川的神態一變,正色說道:“做這些工作,年輕貌美的女人,總比較占便宜。雄白兄的意思如何?”
“我沒有意見。你們,尤其是敖占春,對上海的情況,並不陌生,一定知道,怎麽樣的人,在我最便於照料。”
“派一位新聞、文化方麵的人,雄白兄看呢?”
“那當然最方便。”金雄白不願在此刻就作具體決定;因而把話宕了開去,”你們慢慢考慮好了再告訴我;我毫無意見。”
這是暗示應該結束此一話題,劉子川與敖占春相顧會意;便又談到風月上去了。
“昨晚上很得意吧?”劉子川問。
“是的。”金雄白有了兩三分酒意,回想宵來光景;酒意便變得有五六分了,興奮地說:“可以說是奇遇!風塵女子我也結識得不少,像她這種氣質的,縱非僅有,也是罕見。”
“不錯!逢場作戲,能遇到榮子這樣的,應該可以滿意了。不過——。”
劉子川沒有再說下去,看一看敖占春,向金雄白微笑著;神情詭秘,莫測高深。
“就怕玫瑰多刺。”敖占春半真半假地說:“雄白兄,你可稍為留點心。”
他們的話跟態度,都使得金雄白心裏不大舒服;也不大安心,率直問道:“玫瑰多刺,是在梗子上看得到的;我不知道她的刺是什麽?兩位老兄應該告訴我,讓我好作防備。”
“她的家庭背景很複雜,難免為人利用。”劉子川說:“你隻純粹當她風塵女子,開開玩笑;別談什麽有關係的話。”
“你是說,她受日本特務利用?”
“不光是日本特務。”劉子川答說:“我剛才不是說,她的家庭背景很複雜。”
“我知道,不是說了嗎,她是四轉子。”
“這就可想而知了!除了日本特務,還有別國的人利用她。”
“那麽,恕我直言,子川兄,你利用過她沒有呢?”
“沒有。”
“為什麽?”
“我不能不存戒心。”
“戒心當然是需要的;但似乎還應該虛心。”金雄白自覺這話帶些教訓的意味,不太禮貌,便舉杯笑道:“我是瞎說的。來、來,幹一杯!”
劉子川幹了,替金雄白斟滿,自己也倒上了酒,舉杯回敬。
“雄白兄,”劉子川的神情很嚴肅,也很誠懇,”你說我們應該虛心,必有所見。請不吝賜教,如何?”
“言重,言重!”金雄白想了一下說:“你別忘了,她的國際背景,四分之一是中國。”
一聽這話,敖占春將身子靠攏來細聽;劉子川便問:“你的意思,她能為中國所用?”
“我的看法是如此。”
於是,金雄白將榮子所說的話,所表現的神態,為劉、敖兩人細說一遍;雖然他並未誇張,但他對榮子的感情,是無法掩飾的,因而使得他的敘述的真實性,不免令人懷疑。
等他講完,敖占春說:“雄白兄,我很佩服你,居然具有此慧眼,能識英雄於風塵之中。”
“我是慚愧。”劉子川接口,”我在這裏多少年,不及雄白兄一夜的成就。”
這些話聽來似乎有刺;金雄白氣初有些氣惱,但隨即心平氣和了,因為他理解到,像這樣的情形,懷疑是合理的態度。
“子川兄,”他說:“如果榮子的態度無他,我們是不是應該援以一臂?”
“當然。”
“那麽,怎麽能證明她不是在耍手段,而是出於真心呢?”
聽他這樣發問,劉子川和敖占春不自覺地都表現了嘉許的神色;但對他的問題,卻一時無法作答。
“你是不是覺得應該試驗她一下。”敖占春問說。
“對!”金雄白答道:“最好能在本人不知道的情況之下,試驗試驗她。”
“子川兄,你看呢?”
“隻有一個辦法。不過,我需布置一下。”劉子川說:“不知道今天有沒有機會試?”
“你請說。”
劉子川點點頭,拍了兩下手,等駒井入內;他用韓語跟她交談,兩人商量了好一會工夫,駒井方始退出。
“今天可以試她一試。回頭她到了旅館,你跟她說,有一個機會,可以讓她立刻坐外國的貨船,先到歐洲,再轉上海。馬上就得走,看她的反應如何?”
金雄白想了一下問說:“是不是連回家……。”
“當然不能回家。”劉子川截斷他的話說。
“如果她提出這樣的要求呢?”
“你說,不必回家了。她有什麽話,可以留下來,我會替她轉;至於她的家族,當然也由我來照應。”
“嗯、嗯!”金雄白領悟了,”這是試她的決心。”
“不止如此!試驗她是不是跟哪方麵有無法割斷的關係。”
“我懂了。”金雄白又問:“如果她說要打電話呢?”
“那還用說,自然要想法子阻攔。”
談到隻待金雄白一言而決時,他卻煞費躊躇了!說得正確些,還不是左右為難,委決不下,而是根本不想這樣去試榮子。
“實在是件煞風景的事!”他苦笑著說。
看他有打退堂鼓的模樣了。劉子川一笑說道:“算了,算了。原是說說笑話的。”
怎麽會說笑話?明明他跟駒井大費斟酌的,都安排好了。如果自己真是就此作罷,他跟敖占春對他的看法,一定會生覺輕視,如此大事,出以輕率不負責的態度,還能交得到一個有用的朋友嗎?
意會到此,他覺得應該把話說明白,”何以謂之煞風景呢?”他自問自答:“試驗出來不是這麽回事,把她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印象,粉碎無餘,情所難堪。不過,這究竟還是一時感情上的事,倘或試驗出來,果然如此,這個風景就煞得太大了。”
“喔,”劉子川問說:“雄白兄,請你說明一點兒;說實話,我覺得你的話很費解。”
“你想,倘或是真的,她就此上了船,遠去歐洲,再轉上海,這一去跟她的母親是生離,也跟死別相去無幾,因為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見麵。”金雄白息了口氣又說:“在她,既已以身許國,移孝作忠,自應硬得下這個心來;但誰無父母,我們替她們母女設想,今天下午榮子高高興興出門,那知一去就不回頭了!一個人得病而死,病中還可以交代交代後事,如今一句話沒有,說不見人,就不見人,簡直跟橫死一樣。不說局中人情何以堪;就是我們局外人,亦會惻然黯然,耿耿於懷。”
說到一半,劉子川已經動容;敖占春更是不斷深深點頭,等說完,接口答道:“雄白兄真是性情中人。不過,這也注定了你決不能幹這一行。這樣吧,我相信雄白兄的眼光是不會錯的;關於榮子的事,於公於私,都要爭取她,不妨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劉子川連聲附和,”好在隻要試試她的本心,我想總有辦法好想。”
“我認為,子川兄,你不妨跟她作一次深談。”
“是的。我看情形。”
他不肯作願意”深談”的承諾,證明他跟敖占春的看法是有距離的;仍舊不太相信榮子。這使得金雄白的心又熱了,急於想找一個能夠證明榮子愛國的方法出來。
“我倒有個辦法,”敖占春說:“你不妨跟她說,願意把她送到上海;她的家屬,由子川兄替她照料;不過日本人方麵所發的通行證,要她自己想辦法。看她怎麽說?”
金雄白同意這個辦法,算是獲得了結論。飯罷仍回旅館,首先去看黃敬齋向他表示歉意;然後就在陽台上喝咖啡閑談,等榮子來了,再作出遊之計。
“令友來過了?”金雄白問。
“來過了。”黃敬齋說:“他是我們廉大使的秘書;在這裏才一年,聽了康德皇帝的許多笑話。”
所謂”廉大使”,是汪政府派在”滿洲國”的大使”,名叫廉隅。溥儀視之為”自己人”,常常召見;但每次都有”禦用掛”吉岡安直陪著,所以不能說什麽私話;有一天召見時,吉岡安直有事離開了片刻,溥儀總算找到機會說了一句私話。
“你們知道那句私話是什麽?誰要猜到了,我請客。”
“既然如此,就不必猜了。”劉子川說:“請你自己說吧!”
“他跟廉隅說:日本的紙煙壞透了,簡直不能抽。廉大使,你能不能替我弄一箱大炮台來?”
“果然是怎麽樣都猜不到的一句私話!”劉子川問:“後來呢?”
“自然照辦不誤。南京用外交郵袋送來一箱大炮台;作為政府的禮物,日本人也不好說什麽?”
“這,我可就不大明白了。”金雄白問敖占春,”何以不請你們駐南京的大使代辦?”
“不行!”敖占春答說:“從南京寄來的東西,一樣也要檢查;違禁豈不管寄給誰,都得沒收。宮裏要的外國貨,隻有一樣例外,那就是藥。”
“日本藥不是也很好嗎?”金雄白問。
“他不大相信日本藥。”敖占春答說:“由於莊士敦的關係,溥儀是很西洋化的;對英國貨更有好感。”
“日本人倒不提抗議,為什麽相信西洋藥,不相信日本藥?”
“這有個道理,成藥不能亂服,不然無病反而致病;日本人故意這樣縱容他,自是居心叵測。”
“你的意思是,巴不得他自己亂服成藥,弄出致命的病來?”
“對了,讓他慢性自殺。”劉子川證實了敖占春的話,”他最怕死;疑心病最重,所以左右有醫藥常識的人,明知不妥當,也不敢勸他;也不能說哪一種藥不好。有一次,他嫡親的一個小侄子,無意中說錯了一句話,挨了他一頓好打——。”
原來溥儀有痔瘡,須用坐藥;他的一個小侄子從未見過,覺得很稀奇;無意中說了一句:“倒很像一顆子彈。”這下觸犯了溥儀的忌諱;他的忌諱是由疑心病而來的,認為這種說法就是在咒他”吃子彈”。於是授意其他晚輩,給了這個小侄子一頓板子。
溥儀的侄子很多,除他的胞弟溥傑、溥任的兒子,以及他的胞叔載洵、載濤的孫子,以及道光一係長房曾孫貝子溥倫的兒子毓崇;小恭王溥偉的兒子毓嶦,亦都在長春。
“他那些侄子,實在都不願意跟他;身為王子沒有榮華富貴可享,受罪倒有份。”劉子川說:“他那些侄子,大概都在20歲左右,可是一個個都在修道,每天要入定;結了婚不準回家;還有的在床頭掛一張白骨圖,一天到晚,捏訣念咒,活見鬼!”
“這真是聞所未聞了!”金雄白詫異,”又何致於如此?”
“那都是因為康德皇帝內心空虛,又怕死,每天問卜算卦,看那些怪力亂神的書入了迷,所以教他的侄子也跟著他修道。他自己每天都要打坐,那時不準有一點聲音。可是人聽話,禽獸可不懂人言;有一支大白鶴,高氣興來就要叫一下子。鶴唳空庭,那聲音之高而且銳,可想而知;每每把這位皇上嚇得跳了氣來;於是他傳旨:如果鶴叫一聲,管鶴的聽差就得罰一毛錢。果然,鶴就不叫了。”
“怎麽呢?”黃敬齋興味盎然地問:“莫非這支鶴倒像年羹堯的部下,可以不奉聖旨,就隻聽管它的人的話?”
“非也!”劉子川說:“那個聽差錢罰得多了,仔細研究,悟出來一個道理。鶴唳之前,先要伸脖子;等它一伸脖子,搶先給它一巴掌,鶴護疼一縮脖子,自然就不叫了。”
“妙!不過那時候要一眼不眨地盯著鶴看,也是件苦事。”
“在他身邊侍候的人,無一不苦。最可憐是一些類似小太監的童仆。”說到這裏,劉子川麵色顯得很凝重,”你們知道那些童仆是什麽人?”
是反日誌士的遺孤。日本人知道中國的倫理觀念,父仇不共戴天;所以用個慈善團體的名,將那些孤兒集中氣來,改了姓名,施以奴化教育。溥儀知道了這件事,便要了十幾個到宮裏,當小太監使喚。
聽說是去”伺候皇上”,那些孤兒都抱著很大的希望,以為生活一定會比慈善會中來得好;沒有被選中的,無不豔羨不止。哪知全不是這麽一回事!
到了宮裏,吃的是最壞的高粱米,穿的是破爛衣服,每天十幾小時的勤務以外,晚上還要坐更守夜;動輒得咎,挨打挨罵是常事。即令沒有過錯,溥儀和他的親族,如果心裏不高興,隨時可以拿這些童仆出氣;有一間專為這些苦命孩子所設的”禁閉室”,是間黑屋子。在這樣重重折磨之下,十七八歲的青年,看上去猶如十二三歲的孩子。
有個童仆叫孫博元,受不住這種苦楚,幾次想找機會逃走。第一次被抓了回來,毒打了一頓;可是他還是想逃。宮裏是裝了暖氣的,他以為通暖氣管的地道,可以通到外麵廣大的天地,那知道鑽了進去,就像進了迷魂陣,轉來轉去,轉了兩天兩夜,也沒有找到缺口。
可想而知的,孫博元在裏麵又饑又渴;饑猶可忍,渴則難當,悄悄兒鑽出來想找水喝,那知地道口狹,一出頭就被管理員發現了。
溥儀接到報告,隨即”傳旨”:“讓他先吃點東西,再管教他。”事實上是早就被”管教”過了,遍體鱗傷,奄奄一息。溥儀這時已很相信輪回嫁禍之說;深怕孫博元一死,化成厲鬼來向他討命,急忙派”禦醫”急救,到底沒有將一條小命保住。
這一來,溥儀大氣恐慌;親自在宮內所設的佛室中,磕頭念經,超度孫博元往生極樂。同時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平時打過孫博元的仆徒,在半年以內,每天要打自己的手心,作為懺悔的表示。
原來韓國誌士,目標雖都在複國;但一涉政治,必有派係,金九是一派,李承晚又是一派,這兩派是比較大的,此外還有許多小派係。文四就是其中之一;與李承晚這一派雖不甚有直接關係,而與金九這一派,難免格格不入,所以想在上海建立據點,不能期望金九這一派有所協力。
“雄白兄,”敖占春說明了事實;接著又表示他跟劉子川的見解:“文四這一派雖小,但論到反日的作用,卻處在很有利,也很尖銳的位置;因為第一、這裏他們的人很多;第二、離韓國近,過一條鴨綠紅就到了;第三、在韓國,山東的移民很多,有好些是由這裏下關東,的老鄉轉過去的,這一層淵源很可以利用。”
“哦、哦!”金雄白深以為然,連連點頭。
“當然,任何對外的奮鬥,首先要求內部的團結;當年吳鐵老調和韓國臨時政府內部的派係,煞費苦心,所以文四這一派,能在上海建立據點,一定不會跟金九這一派係對立。可是,聯絡團結的先決條件是,讓對方重視你的力量;否則,沒有工夫來理你。這就是要在上海建立據點的第一個理由。”
於是他說:“兩位如此厚愛,托以腹心;我不敢不吐肺腹之言。我極願意一盡棉薄,剛才說過,財力上的支援,我可以無條件做一筆信用貸款,數目大致是200兩到300兩黃金左右;照上海人計算黃金的方式,就是20根到30根條子。至於心照不宣的掩護,隻要力所能及,也決不成問題;除此以外,各種小小困難,都可以商量。但是,建立一個據點,要設電台,這件事我現在不敢答應;因為責任太重,到我擔不氣,出了毛病,誤己誤人,錯盡錯絕。”
劉子川與敖占春,相顧動容;臉上的表情很複雜,失望與感激同時呈現;其中也還夾雜著力圖挽回的神氣,使金雄白覺得還有作進一步說明的必要。
“大家都知道,淪陷區最有辦法的人是周佛海;可是他在日本人那裏,也有很多辦不通的地方。來自重慶的地下工作者,被掩護,以及被捕而經周佛海營救出險的人很多。可是,兩位要知道,在基本上,日本軍閥急於拔出陷入中國戰場的那支泥腳,為了求和,在某些方麵示好,是一種手段;否則,他們亦不會賣周佛海的帳。”
敖占春大為驚異,對他所說的事實與見解,有聞所未聞之感;劉子川的表情卻很深沉,顯然的,他正在內心中評估金雄白這番話的言外之意。
在金雄白,卻並沒有自己想說的話,有所保留,”即令沒有關係,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說,反日是可以為日本軍閥所理解的;甚至於所尊敬的。但為了韓國,情形就不一樣了,事不幹己,如非為反日而反日,不會來管這種閑事。因此,周佛海亦沒有辦法,來保障文四先生的據點的安全。就因為周佛海如果為反日而反日,失去了立場,變成日本真正的敵人,說話哪裏會有力量?”
“那麽!”敖占春問道:“周佛海真正的立場是什麽?”
“中日和平;全麵和平。”金雄白答說:“既然如此,不視重慶地下工作者為自己人,是很合邏輯的事。”
敖占春與劉子川終於都明白了,周佛海之掩護重慶地下工作者,並不表示他反日;相反地,就某種意義而言,可以視之為協助日本求取停戰及談和的一種手段,因而可為日本軍閥所容忍。
“再有一層道理,亦不妨說一說。關於被捕的重慶地下工作者如何處置,日本派遣軍司令部在職權範圍內,可以自行決定;如果是滿洲國反日分子,會移送關東軍司令部;韓國反日分子,會移送日本的朝鮮總督。日本駐華派遣軍司令部根本無權釋放,就算想幫周佛海的忙,事實上亦有困難。”
一聽”朝鮮總督”4字,劉子川不由得就想氣外號”朝鮮之虎”的朝鮮總督小磯國昭的猙獰麵目;隨即轉臉看著敖占春,示以征詢的眼色。
“我看,”敖占春說:“先讓文四派一個人去考察考察情況再說。”
“也隻好如此。”
兩人取得了協議,敖占春便問金雄白:“如果派一個人去,不作什麽活動,隻是看看情形,不知道你能不能給予各種方便。”
“沒有問題。”金雄白為了強調誠意,用堅定的語氣答說:“我負完全責任。”
“謝謝、謝謝!”劉子川舉杯相敬。
金雄白幹了酒,又斟酒回敬;然後問道:“不知道派的是怎麽樣一個人?”
“現在還無法奉告。”
“我想,”敖占春說:“原則上總要讓雄白兄便於照料才好。”
“這話,”劉子川問道:“怎麽說?”
“我舉個例,譬如讓駒井去,雄白兄就很難照料。這樣一個人,雄白兄怎麽安排她?她去看雄白兄,一定也會引人注目。”
“嗯、嗯!”劉子川充分領會了,”既然如此,不妨請教請教雄白兄的意見,看是派怎樣一個人比較方便。”
“我沒有意見。不過,”金雄白笑道:“如果是女人,不管老少,總比較麻煩。”
劉子川笑了,”麻煩的一部分,來自嫂夫人?是不是?”他問。
“不!”金雄白很輕鬆地回答,”內人對我很了解了。”
“那麽,”劉子川的神態一變,正色說道:“做這些工作,年輕貌美的女人,總比較占便宜。雄白兄的意思如何?”
“我沒有意見。你們,尤其是敖占春,對上海的情況,並不陌生,一定知道,怎麽樣的人,在我最便於照料。”
“派一位新聞、文化方麵的人,雄白兄看呢?”
“那當然最方便。”金雄白不願在此刻就作具體決定;因而把話宕了開去,”你們慢慢考慮好了再告訴我;我毫無意見。”
這是暗示應該結束此一話題,劉子川與敖占春相顧會意;便又談到風月上去了。
“昨晚上很得意吧?”劉子川問。
“是的。”金雄白有了兩三分酒意,回想宵來光景;酒意便變得有五六分了,興奮地說:“可以說是奇遇!風塵女子我也結識得不少,像她這種氣質的,縱非僅有,也是罕見。”
“不錯!逢場作戲,能遇到榮子這樣的,應該可以滿意了。不過——。”
劉子川沒有再說下去,看一看敖占春,向金雄白微笑著;神情詭秘,莫測高深。
“就怕玫瑰多刺。”敖占春半真半假地說:“雄白兄,你可稍為留點心。”
他們的話跟態度,都使得金雄白心裏不大舒服;也不大安心,率直問道:“玫瑰多刺,是在梗子上看得到的;我不知道她的刺是什麽?兩位老兄應該告訴我,讓我好作防備。”
“她的家庭背景很複雜,難免為人利用。”劉子川說:“你隻純粹當她風塵女子,開開玩笑;別談什麽有關係的話。”
“你是說,她受日本特務利用?”
“不光是日本特務。”劉子川答說:“我剛才不是說,她的家庭背景很複雜。”
“我知道,不是說了嗎,她是四轉子。”
“這就可想而知了!除了日本特務,還有別國的人利用她。”
“那麽,恕我直言,子川兄,你利用過她沒有呢?”
“沒有。”
“為什麽?”
“我不能不存戒心。”
“戒心當然是需要的;但似乎還應該虛心。”金雄白自覺這話帶些教訓的意味,不太禮貌,便舉杯笑道:“我是瞎說的。來、來,幹一杯!”
劉子川幹了,替金雄白斟滿,自己也倒上了酒,舉杯回敬。
“雄白兄,”劉子川的神情很嚴肅,也很誠懇,”你說我們應該虛心,必有所見。請不吝賜教,如何?”
“言重,言重!”金雄白想了一下說:“你別忘了,她的國際背景,四分之一是中國。”
一聽這話,敖占春將身子靠攏來細聽;劉子川便問:“你的意思,她能為中國所用?”
“我的看法是如此。”
於是,金雄白將榮子所說的話,所表現的神態,為劉、敖兩人細說一遍;雖然他並未誇張,但他對榮子的感情,是無法掩飾的,因而使得他的敘述的真實性,不免令人懷疑。
等他講完,敖占春說:“雄白兄,我很佩服你,居然具有此慧眼,能識英雄於風塵之中。”
“我是慚愧。”劉子川接口,”我在這裏多少年,不及雄白兄一夜的成就。”
這些話聽來似乎有刺;金雄白氣初有些氣惱,但隨即心平氣和了,因為他理解到,像這樣的情形,懷疑是合理的態度。
“子川兄,”他說:“如果榮子的態度無他,我們是不是應該援以一臂?”
“當然。”
“那麽,怎麽能證明她不是在耍手段,而是出於真心呢?”
聽他這樣發問,劉子川和敖占春不自覺地都表現了嘉許的神色;但對他的問題,卻一時無法作答。
“你是不是覺得應該試驗她一下。”敖占春問說。
“對!”金雄白答道:“最好能在本人不知道的情況之下,試驗試驗她。”
“子川兄,你看呢?”
“隻有一個辦法。不過,我需布置一下。”劉子川說:“不知道今天有沒有機會試?”
“你請說。”
劉子川點點頭,拍了兩下手,等駒井入內;他用韓語跟她交談,兩人商量了好一會工夫,駒井方始退出。
“今天可以試她一試。回頭她到了旅館,你跟她說,有一個機會,可以讓她立刻坐外國的貨船,先到歐洲,再轉上海。馬上就得走,看她的反應如何?”
金雄白想了一下問說:“是不是連回家……。”
“當然不能回家。”劉子川截斷他的話說。
“如果她提出這樣的要求呢?”
“你說,不必回家了。她有什麽話,可以留下來,我會替她轉;至於她的家族,當然也由我來照應。”
“嗯、嗯!”金雄白領悟了,”這是試她的決心。”
“不止如此!試驗她是不是跟哪方麵有無法割斷的關係。”
“我懂了。”金雄白又問:“如果她說要打電話呢?”
“那還用說,自然要想法子阻攔。”
談到隻待金雄白一言而決時,他卻煞費躊躇了!說得正確些,還不是左右為難,委決不下,而是根本不想這樣去試榮子。
“實在是件煞風景的事!”他苦笑著說。
看他有打退堂鼓的模樣了。劉子川一笑說道:“算了,算了。原是說說笑話的。”
怎麽會說笑話?明明他跟駒井大費斟酌的,都安排好了。如果自己真是就此作罷,他跟敖占春對他的看法,一定會生覺輕視,如此大事,出以輕率不負責的態度,還能交得到一個有用的朋友嗎?
意會到此,他覺得應該把話說明白,”何以謂之煞風景呢?”他自問自答:“試驗出來不是這麽回事,把她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印象,粉碎無餘,情所難堪。不過,這究竟還是一時感情上的事,倘或試驗出來,果然如此,這個風景就煞得太大了。”
“喔,”劉子川問說:“雄白兄,請你說明一點兒;說實話,我覺得你的話很費解。”
“你想,倘或是真的,她就此上了船,遠去歐洲,再轉上海,這一去跟她的母親是生離,也跟死別相去無幾,因為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見麵。”金雄白息了口氣又說:“在她,既已以身許國,移孝作忠,自應硬得下這個心來;但誰無父母,我們替她們母女設想,今天下午榮子高高興興出門,那知一去就不回頭了!一個人得病而死,病中還可以交代交代後事,如今一句話沒有,說不見人,就不見人,簡直跟橫死一樣。不說局中人情何以堪;就是我們局外人,亦會惻然黯然,耿耿於懷。”
說到一半,劉子川已經動容;敖占春更是不斷深深點頭,等說完,接口答道:“雄白兄真是性情中人。不過,這也注定了你決不能幹這一行。這樣吧,我相信雄白兄的眼光是不會錯的;關於榮子的事,於公於私,都要爭取她,不妨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劉子川連聲附和,”好在隻要試試她的本心,我想總有辦法好想。”
“我認為,子川兄,你不妨跟她作一次深談。”
“是的。我看情形。”
他不肯作願意”深談”的承諾,證明他跟敖占春的看法是有距離的;仍舊不太相信榮子。這使得金雄白的心又熱了,急於想找一個能夠證明榮子愛國的方法出來。
“我倒有個辦法,”敖占春說:“你不妨跟她說,願意把她送到上海;她的家屬,由子川兄替她照料;不過日本人方麵所發的通行證,要她自己想辦法。看她怎麽說?”
金雄白同意這個辦法,算是獲得了結論。飯罷仍回旅館,首先去看黃敬齋向他表示歉意;然後就在陽台上喝咖啡閑談,等榮子來了,再作出遊之計。
“令友來過了?”金雄白問。
“來過了。”黃敬齋說:“他是我們廉大使的秘書;在這裏才一年,聽了康德皇帝的許多笑話。”
所謂”廉大使”,是汪政府派在”滿洲國”的大使”,名叫廉隅。溥儀視之為”自己人”,常常召見;但每次都有”禦用掛”吉岡安直陪著,所以不能說什麽私話;有一天召見時,吉岡安直有事離開了片刻,溥儀總算找到機會說了一句私話。
“你們知道那句私話是什麽?誰要猜到了,我請客。”
“既然如此,就不必猜了。”劉子川說:“請你自己說吧!”
“他跟廉隅說:日本的紙煙壞透了,簡直不能抽。廉大使,你能不能替我弄一箱大炮台來?”
“果然是怎麽樣都猜不到的一句私話!”劉子川問:“後來呢?”
“自然照辦不誤。南京用外交郵袋送來一箱大炮台;作為政府的禮物,日本人也不好說什麽?”
“這,我可就不大明白了。”金雄白問敖占春,”何以不請你們駐南京的大使代辦?”
“不行!”敖占春答說:“從南京寄來的東西,一樣也要檢查;違禁豈不管寄給誰,都得沒收。宮裏要的外國貨,隻有一樣例外,那就是藥。”
“日本藥不是也很好嗎?”金雄白問。
“他不大相信日本藥。”敖占春答說:“由於莊士敦的關係,溥儀是很西洋化的;對英國貨更有好感。”
“日本人倒不提抗議,為什麽相信西洋藥,不相信日本藥?”
“這有個道理,成藥不能亂服,不然無病反而致病;日本人故意這樣縱容他,自是居心叵測。”
“你的意思是,巴不得他自己亂服成藥,弄出致命的病來?”
“對了,讓他慢性自殺。”劉子川證實了敖占春的話,”他最怕死;疑心病最重,所以左右有醫藥常識的人,明知不妥當,也不敢勸他;也不能說哪一種藥不好。有一次,他嫡親的一個小侄子,無意中說錯了一句話,挨了他一頓好打——。”
原來溥儀有痔瘡,須用坐藥;他的一個小侄子從未見過,覺得很稀奇;無意中說了一句:“倒很像一顆子彈。”這下觸犯了溥儀的忌諱;他的忌諱是由疑心病而來的,認為這種說法就是在咒他”吃子彈”。於是授意其他晚輩,給了這個小侄子一頓板子。
溥儀的侄子很多,除他的胞弟溥傑、溥任的兒子,以及他的胞叔載洵、載濤的孫子,以及道光一係長房曾孫貝子溥倫的兒子毓崇;小恭王溥偉的兒子毓嶦,亦都在長春。
“他那些侄子,實在都不願意跟他;身為王子沒有榮華富貴可享,受罪倒有份。”劉子川說:“他那些侄子,大概都在20歲左右,可是一個個都在修道,每天要入定;結了婚不準回家;還有的在床頭掛一張白骨圖,一天到晚,捏訣念咒,活見鬼!”
“這真是聞所未聞了!”金雄白詫異,”又何致於如此?”
“那都是因為康德皇帝內心空虛,又怕死,每天問卜算卦,看那些怪力亂神的書入了迷,所以教他的侄子也跟著他修道。他自己每天都要打坐,那時不準有一點聲音。可是人聽話,禽獸可不懂人言;有一支大白鶴,高氣興來就要叫一下子。鶴唳空庭,那聲音之高而且銳,可想而知;每每把這位皇上嚇得跳了氣來;於是他傳旨:如果鶴叫一聲,管鶴的聽差就得罰一毛錢。果然,鶴就不叫了。”
“怎麽呢?”黃敬齋興味盎然地問:“莫非這支鶴倒像年羹堯的部下,可以不奉聖旨,就隻聽管它的人的話?”
“非也!”劉子川說:“那個聽差錢罰得多了,仔細研究,悟出來一個道理。鶴唳之前,先要伸脖子;等它一伸脖子,搶先給它一巴掌,鶴護疼一縮脖子,自然就不叫了。”
“妙!不過那時候要一眼不眨地盯著鶴看,也是件苦事。”
“在他身邊侍候的人,無一不苦。最可憐是一些類似小太監的童仆。”說到這裏,劉子川麵色顯得很凝重,”你們知道那些童仆是什麽人?”
是反日誌士的遺孤。日本人知道中國的倫理觀念,父仇不共戴天;所以用個慈善團體的名,將那些孤兒集中氣來,改了姓名,施以奴化教育。溥儀知道了這件事,便要了十幾個到宮裏,當小太監使喚。
聽說是去”伺候皇上”,那些孤兒都抱著很大的希望,以為生活一定會比慈善會中來得好;沒有被選中的,無不豔羨不止。哪知全不是這麽一回事!
到了宮裏,吃的是最壞的高粱米,穿的是破爛衣服,每天十幾小時的勤務以外,晚上還要坐更守夜;動輒得咎,挨打挨罵是常事。即令沒有過錯,溥儀和他的親族,如果心裏不高興,隨時可以拿這些童仆出氣;有一間專為這些苦命孩子所設的”禁閉室”,是間黑屋子。在這樣重重折磨之下,十七八歲的青年,看上去猶如十二三歲的孩子。
有個童仆叫孫博元,受不住這種苦楚,幾次想找機會逃走。第一次被抓了回來,毒打了一頓;可是他還是想逃。宮裏是裝了暖氣的,他以為通暖氣管的地道,可以通到外麵廣大的天地,那知道鑽了進去,就像進了迷魂陣,轉來轉去,轉了兩天兩夜,也沒有找到缺口。
可想而知的,孫博元在裏麵又饑又渴;饑猶可忍,渴則難當,悄悄兒鑽出來想找水喝,那知地道口狹,一出頭就被管理員發現了。
溥儀接到報告,隨即”傳旨”:“讓他先吃點東西,再管教他。”事實上是早就被”管教”過了,遍體鱗傷,奄奄一息。溥儀這時已很相信輪回嫁禍之說;深怕孫博元一死,化成厲鬼來向他討命,急忙派”禦醫”急救,到底沒有將一條小命保住。
這一來,溥儀大氣恐慌;親自在宮內所設的佛室中,磕頭念經,超度孫博元往生極樂。同時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平時打過孫博元的仆徒,在半年以內,每天要打自己的手心,作為懺悔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