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身,張胖子還保持著多年的習慣,提著鳥籠上茶店;有時候經過魏老板那裏,因為同行的緣故,也打個招呼。魏老板克勤克儉,從來不上茶店;但張胖子這天非邀他去吃茶不可,因為做媒的事,當著阿巧不便談。


    踏進店堂,開門見山道明來意,魏老板頗有突然之感;因而便有辭謝之意。就在這時候,阿巧替她父親來送早點,一碗豆腐漿,一團粢米飯,看到張老板甜甜地招呼:“張伯伯早!點心吃過沒有?”


    張胖子不即回答,將她從頭看到腳,真有點相親的味道;看得阿巧有些發窘。但客人還未答話,不便掉身而去;隻有將頭扭了開去,避開張胖子那雙盯住了看的眼睛。“阿巧!”張胖子問道,“你今年幾歲?”


    “十七。”


    “生日當然是七月初七。時辰呢?”


    這下驚了阿巧!一早上門,來問時辰八字,不是替自己做媒是做啥?這樣轉著念頭,立刻想到阿祥;也立刻就著慌了!“那個要你來做啥斷命的媒?”她在心中自語;急急地奔到後麵,尋著她母親問道:“張胖子一早跑來為啥?”“哪個張胖子?”


    “還有哪個?不就是同行冤家的張胖子!”


    “他來了?我不曉得啊!”


    “娘!”阿巧扯著她的衣服說:“張胖子不曉得啥心思,又問生日,又問時辰。我——,”


    她頓一頓足說:“我是不嫁的!用不著啥人來羅嗦。”


    這一說,做母親的倒是精神一振;不曉得張胖子替女兒做的媒,是個何等樣人?當時便說:“你先不要亂!等我來問問看。”


    發覺母親是頗感興趣的神氣,阿巧非常失望,也很著急。她心裏在想,此身已有所屬,母親是知道的,平時對阿祥的言語態度,隱隱然視之為“半子”;那就不但知道自己屬意於什麽人,而且這個人也是她所中意的。既然如此,何必又去“問問看”?豈不是不明事理的老糊塗了?


    苦的是心裏這番話說不出口;也無法用任何暗示提醒她。情急之下,隻有撒嬌;拉住她母親的衣服不放。“不要去問!狗嘴裏吐不出象牙,沒有啥好問的。”“問問也不要緊。你這樣子做啥?”


    母女倆拉拉扯扯,僵持著,也因循著;而魏老板卻因為情麵難卻,接受了張胖子的邀請,在外麵提高了聲音喊:“阿巧娘!你出來看店;我跟張老板吃茶去了。”


    這一下阿巧更為著急。原意是想母親拿父親叫進來,關照一句:如果張胖子來做媒,不要理他。不想要緊話未曾說清楚,白白耽誤了功夫。如今一起去吃茶,當然是說媒;婚事雖說父母之命,而父親可以做七分主,如果在茶店裏糊裏糊塗聽信了張胖子的花言巧語,那就是一輩子不甘心的恨事。念頭風馳電掣般快,轉到此處,阿巧脫口喊道:“爹,你請進來,娘有要緊話說。”


    魏老板聽這一說,便回了進來;他妻子問他:“張胖子是不是來替阿巧做媒?”


    魏老板還未答話,阿巧接口:“哪個要他來做啥媒?我是不嫁的。”


    “咦!”魏老板看看妻子,又看看女兒,真有些莫名其妙了,“你們怎麽想到這上頭去了?”


    阿巧耳朵靈,心思快,立刻喜孜孜地問道:“那末,他來做啥呢?”


    “他說要跟我談一筆生意。”


    “談生意?”他妻子問道:“店裏不好談?”


    “我也是這麽說。他說他一早起來一定要吃茶,不然沒有精神。我就陪他去吃一回也不要緊。”


    “好,好!”阿巧推一推她父親,“你老人家請!不過,隻好談主意,不好談別的。”


    這一去去了兩個鍾頭還不回來;阿巧心裏有嘀咕,叫小徒弟到張胖子每天必到的那家茶店裏去悄悄探望。須臾回轉,張胖子跟魏老板都不在那裏。


    這就顯得可疑了。等到日中,依然不見魏老板的影子,母女倆等了好半天等不回來,隻有先吃午飯。剛扶起筷子,魏老板回來了,滿臉紅光,也滿臉的笑容。


    阿巧又是欣慰又是怨:“到哪裏去了?”她埋怨著:“吃飯也不回來!”


    “張胖子請我吃酒;這頓酒吃得開心。”


    “啥開心?生意談成功了?”阿巧問:“是啥生意?”“不但談生意,還談了別樣。是件大事!”魏老板坐下來笑道:“你們猜得不錯,張胖子是來替我們女兒做媒的。”


    聽到這裏,阿巧手足發冷;一下撲到母親肩上,渾身抖個不住。


    魏老板夫婦倆無不既驚且毫!問她是怎麽回事?卻又似不肯明說;隻勉強坐了下來,怔怔地望著她父親。到底知女莫若母,畢竟猜中了她的心事;急急向丈夫說:“張胖子做媒,你不要亂答應人家。”


    “為啥不答應?”


    “你答應人家了!是怎麽樣的人家;新郎倌什麽樣子?”


    “新郎倌什麽樣子,何用我說?你們天天看見的。”


    提到每天看到的人,第一個想起的是間壁水果店的小夥計潤生,做事巴結,生得也還體麵;他有一手“絕技”,客人上門買隻生梨要扡皮,潤生手舞兩把平頭薄背的水果刀,旋轉如飛,眼睛一霎的功夫,扡得幹幹淨淨,梨皮成一長條。陳巧最愛看他這手功夫;他也最愛看阿巧含笑凝視的神情。有一次看得出神失了手,自己削掉一小節指頭;一條街上傳為笑談。以此話柄為嫌,阿巧從此總是避著他;但彼此緊鄰,無法不天天見麵,潤生頗得東家的器重,當然是可能來求婚的。第二個想起的是對麵香蠟店的小開,生得倒是一表人才,而且門當戶對,可惜終年揭不得帽子;因為是個癩痢。阿巧想起來就膩味,趕緊拋開再想。


    這一想就想到阿祥了;頓時麵紅心跳。要問問不出口,好在有她母親,“是哪個?”她問她丈夫。


    “還有哪個,自然是阿祥!”


    “祥”字剛剛出口,阿巧便霍地起身,躲了進去;腳步輕盈無比。魏老板楞了一會,哈哈大笑。


    “笑啥?快說!阿祥怎麽會托張胖子來做媒?他怎麽說?你怎麽答複他?從頭講給我們聽。”


    這一講,連“聽壁腳”的阿巧在內,無不心滿意足;喜極欲涕,心裏都有句話:“阿祥命中有貴人;遇見胡道台這樣的東家!”


    然而胡道台此時卻還管不到阿祥的事;正為另一個阿巧在傷腦筋。


    阿巧姐昨夜通宵不歸;一直到這天早晨九點鍾才回家。問起她的行蹤,她說心中氣悶,昨天在一個小姊妹家談了一夜。


    她的“小姊妹”也都三十開外了,不是從良;便是做了本家——老鴇。如是從了良的“人家人”,不會容留她隻身一個人過夜;一定在頭天夜裏就派人送了她回來。這樣看來,行蹤就很有疑問了。


    於是胡雪岩不動聲色地派阿祥去打聽。阿巧姐昨天出門雖不坐家裏轎子,但料想她也不會步行;所以阿祥承命去向弄堂口待雇的轎夫去探問。果然問到了;阿巧姐昨天是去了寶善街北的兆榮裏,那轎夫還記得她是在倒數第二家,一座石庫門前下的轎。


    所謂“有裏兆榮並兆富,近接公興,都是平康路”,那一帶的兆榮裏、兆富裏、公興裏是有名的紙醉金迷之地;阿巧姐摒絕從人,私訪平康,其意何居?著實可疑。


    要破這個疑團,除卻七姑奶奶更無別人。胡雪岩算了一下,這天正是她代為布置新居,約定去看的第四天;因而坐轎不到古家,直往畫錦裏而去。


    果然,屋子已粉刷得煥然一新;七姑奶奶正親自指揮下人,在安放簇新的紅木家具。三月底的天氣,豔陽滿院,相當燠熱,七姑奶奶一張臉如中了酒似的,而且額上見汗,頭發起毛,足見勞累。


    胡雪岩大不過意,兜頭一揖,深深致謝;七姑奶奶答得漂亮:“小爺叔用不著謝我,老太太,嬸娘要來了;我們做小輩的,該當盡點孝心。”


    說著,她便帶領胡雪岩一間屋子、一間屋子去看;不但上房布置得井井有條,連下房也不疏忽,應有盡有。費心如此,作主人的除了沒口誇讚以外,再不能置一詞。


    一個圈子兜下來,回到客廳喝茶休息,這時候胡雪岩方始開口,細訴阿巧姐一夜的芳蹤;向七姑奶奶討主意。


    事出突兀,她一時哪裏有主意?將胡雪岩所說的話,前前後後細想了一遍,覺得有幾件事先要弄清楚。“小爺叔,”她問:“阿巧姐回來以後,對你是啥樣子?有沒有發牢騷?”


    “沒有,樣子很冷淡。”


    “有沒有啥收拾細軟衣服,仿佛要搬出去的樣子?”“也沒有。”胡雪岩答說,“坐在那裏剝指甲想心事,好象根本沒有看到我在那裏似的。”


    就問這兩句話便夠了。七姑奶奶慢慢點著頭,自言自語似地說:“這就對了!她一定是那麽個主意!”由於剛才一問一答印證了回憶,胡雪岩亦已有所意會;然而他寧願自己猜得不對,“七姐,”他很痛苦地問:“莫非她跟她小姊妹商量好了,還要拋頭露麵,自己去‘鋪房間’?”“賤貨!”脫口罵了一句。


    “小爺叔!這,我要替阿巧姐不服。”七姑奶奶的本性露出來了,義形於色地說:“一個人總要尋個歸宿。她寧願做低服小,隻為覺得自己出身不是良家,一向自由慣了的,受不得大宅門的拘束,要在外頭住;說起來也不算過分。這一層既然辦不到,隻有另覓出路;哪裏來的還到哪裏去,不也是順理成間的事?就算是從良,總亦不能喊個媒波來說:‘我要嫁人了,你替我尋個老公來!’她‘鋪房間’自己不下水;遇見個知心合意的,自訂終身,倒是正辦。”


    聽她一頓排揎,胡雪岩反倒心平氣和了,笑笑說道:“其實她要這樣子做,倒應該先跟七姐來商量。”“跟我沒商量!我心裏不反對她這樣子做;口裏沒有讚成她再落火炕的道理。阿巧姐是聰明人,怎麽會露口風?我現在倒擔心一件事;怕她心裏恨你,將來會有意塌你的台。”“怎麽塌法?”胡雪岩苦笑著,“隻要她再落水,我的台就讓她坍足了。”


    “那還不算坍足。明天她掛上一塊‘杭州胡寓’的牌子,那才好看呢!”


    一句話說得胡雪岩發楞。他也聽人說過,這一兩年夷場“花市”,繁盛異常,堂子裏興起一種專宰冤大頭的花樣,找個初涉花叢,目炫於珠圍翠繞;鼻醉於粉膩脂香;耳溺於嗷嘈弦管的土財主,筵前衾底,做足了宛轉綢繆的柔態癡情;到兩情濃時,論及嫁娶,總說孤苦伶仃一個人,早已厭倦風生,隻為“身背浪向”有幾多債務,隻要替她完了債,她就是他家的人,除此別無要求。


    於是冤大頭替她還債“卸牌子”,自此從良。到一做了良家婦女,漸漸不安於室;百般需索,貪壑難填,稍不如意,就會變臉,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得這家人家的上上下下,六神不安。冤大頭這才知道上了惡當;然而悔之晚矣!少不得再花一筆錢,才能請她走路。


    這個花樣名為“氵忽浴”。如果洗清了一身債務,下堂求去,兩不相幹,還算是有良心的;有些積年妖狐,心狠手辣,嫁而複出,還放不過冤大頭,頂著他的姓接納生張熟魏;甚至當筵訴說她的嫁後光陰如何如何?或者這家人家的陰私家醜,少不得又要花錢,才能無事。


    不過,阿巧姐總不致於如此絕情。胡雪岩問道:“她這樣子做,於她有什麽好處?她是理路極清楚的人;為啥要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小爺叔這句話說得很實在;阿巧姐應該不是這種人。事情到了這步田地,反倒好辦了。小爺叔,你交給我,包你妥當。”七姑奶奶接著又說:“小爺叔,你這兩天不要回去!住在我這裏,還是住在錢莊裏;隨你的便,就是不要跟阿巧姐見麵。”


    胡雪岩實在猜不透她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料知問亦無用;為今之計,隻有丟開不管,聽憑她去料理了。


    於是他說:“我住在錢莊裏好了。我請了張胖子做檔手;趁這兩天功夫陪他在店裏談談以後的生意。”


    “張胖子為人倒靠得住的。就這樣好了!你去忙你的生意;有事我會到阜康來接頭。”


    當天下午,七姑奶奶就去看一個人;是尤五的舊相知怡情老二。當年因為鬆江漕幫正在倒黴的時候,弟兄們生計艱難;身為一幫當家的尤五,豈可金屋藏嬌?因而盡管怡情老二說之再三,尤五始終不肯為她“卸牌子”;怡情老二一氣之下,擇人而事,嫁的是個破落的世家子弟,體弱多病,不到兩年嗚呼哀哉。怡情老二沒有替他守節的必要;事實上也不容於大婦,因而重張豔幟。先是做“先生”;後來做“本家”,跟尤五藕繼絲連,至今不絕。


    阿巧姐原是怡情老二房間裏的人;七姑奶奶去看怡情老二,一則是要打聽打聽阿巧姐預備複出,到底是怎麽回事?再則也是要利用她跟阿巧姐舊日的情分,從中斡旋。不過自己一個良家婦女,為了古應春的聲名,不便踏入妓家;特意到相熟的一家番菜館落腳,托西崽去請怡情老二來相會。


    兩個人有大半年不曾見麵了。由於彼此的感情,一向很好,所以執手殷勤,敘不盡的寒溫。


    怡情老二問訊了七姑奶奶全家,與尤五以外,也問起胡雪岩;這恰好給了她一個訴說的機會。


    “我今天就是為我們這位小爺叔的事,要跟你商量。”七姑奶奶說:“阿巧姐跟胡老爺要分手了。”


    “為啥?”怡情老二訝然相問:“為啥合不來?”“其實也沒有啥合不來——。”七姑奶奶將家眷屬脫困,將到上海;談到阿巧姐的本心。語氣中一直強調,脫輻已成定局,姻緣無可挽救。


    怡情老二凝神聽完,麵現困惑,“阿巧姐跟我,一兩個月總要見一次麵;這樣的大事,她怎麽不來跟我談?”她問:“她跟胡老爺分手以後怎麽辦?蘇州又回不去;而且鄉下她也住不慣的。”


    “是啊!”七姑奶奶接口說道:“不管她怎麽樣,我們大家的情分總在的;就是胡老爺也很關心她。一個女流之輩,孤零零地,總要有個妥當的安頓之處才好。她自己好象打定了主意;不過,這個主意照我看不大高明。二阿姐,你曉不曉得她在兆富裏有沒有要好的小姊妹?”


    怡情老二想了一下答說:“有的。她從前沒有到我這裏來之前,在心想紅老六那裏幫忙;跟同房間的阿金很談得來。阿金我也認識的,現在就住在兆富裏,養著個小白臉。”“這個阿金,現在做啥?”


    “現在也是鋪房間。”


    “我猜得恐怕不錯。”七姑奶奶將阿巧姐瞞著人私訪兆富裏的經過,細細說了一遍,推斷她是跟阿金在商量,也要走這條路。


    “奇怪!她為什麽不來跟我商量?”


    “二阿姐,你問得對。不過,我倒要請問你,如果阿巧姐要走這條路,你讚成不讚成?”


    “我怎麽會讚成?這碗飯能不吃最好不吃!”


    “那就對了。她曉得你不會熱心,何必來跟你商量?”“這話倒也是。”怡情老二仍然困惑:“我就不懂。她為啥還要回頭來‘觸祭’這碗斷命飯?”七姑奶奶認為要商量的正就是這一點。猜測阿巧姐預備重墮風塵的動機,不外三種:第一是為生計所逼;第二是報複胡雪岩;第三是借此為閱人之地,要好好覓個可靠的人,為一世的歸宿。


    “我在想,”七姑奶奶分析過後,談她自己的意見:“第一,她不必愁日子不好過,她自己跟我說過,手裏有兩三萬銀子的私房;而況分手的時節,胡老爺總還要送她一筆錢。至於說到報複,到底沒有深仇切恨,要出人家的醜,自己先糟蹋名聲出了醜;她不是那種糊塗人。想來想去,隻有這樣子一個理由:想挑個好客人嫁!”


    “為了要嫁人,先去落水?這種事從來沒有聽說過。”怡情老二大為搖頭,“除非象阿金那樣,挑個小白臉養在小房子裏;要挑好客人是挑不到的。”


    這話可以分兩方麵來聽,一方麵聽怡情老二始終是不信阿巧姐會出此下策的語氣;另一方麵亦可以聽出她不以阿巧姐此舉為然。而無論從哪方麵來聽,都能使七姑奶奶感到欣慰的。


    “二阿姐,我亦不相信七阿巧姐會走上這條路。不過,打開天窗說亮話,我一麵是幫我小爺叔的忙;一麵也是為阿巧姐的好。二阿姐,這件事上頭,你要看我五哥的分上,幫一幫我的忙!”


    怡情老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七姑奶奶,說到這話,你該罰!你的吩咐,我還有個不聽?”她質問著,“為啥要搬到五少來?”


    “是我的話說得不對,你不要動氣。我們商量正經;我原有個主意——。”七姑奶奶是打算著一條移花接木之計,特地托號子裏的秦先生,寫信給寧波的張郎中,想撮合他與阿巧姐成就一頭姻緣。這話說來又很長;怡情老二從頭聽起,得知張郎中如何與阿巧姐結識,以及後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悵然而返的經過,對此人倒深為同情。


    “七姑奶奶,你這個主意,我讚成。不過,是不是能夠成功,倒難說得很。男女之間,完全靠緣分;看樣子,阿巧姐好象跟他無緣。”


    “不是!當初是因為我小爺叔橫在中間,這麵一片心都在他身上,張郎中再好也不會中意;那麵,看阿巧姐是有主兒的,知難而退。其實,照我看,阿巧姐既然不願意做人家的偏房,嫁張郎中就再好不過。第一,張郎中的太太最近去世了,以他對阿巧姐那一片癡情來說,討她回去做填房,也是肯的;第二,張郎中年紀也不大。”七姑奶奶問道:“阿巧姐今年多少?”


    “她屬羊的。今年——,”怡情老二扳指頭算了一下,失聲驚呼:“今年整四十了!”


    “她生得後生,四十倒看不出。不過總是四十了!”七姑奶奶停了一下,歉然地說:“二阿姐,我說一句你不要生氣,四十歲的人,又是這樣子的出身;隻怕要做人家的正室,不大容易!”


    “豈止不大容易?打著燈籠去找都難。”怡情老二很鄭重地問道:“七姑奶奶,張郎中那裏,你有幾分把握?”“總有個六七分。”


    “六七分是蠻有把握的了。我今天就去看阿巧姐,問她到底是啥意思?如果沒有這樣的打算,自然最好;倘使有的,我一定要攔住她。總而言之,不管她怎麽樣打算,我一定要做個媒。”


    “你是女家的媒人,我是男家的。我們一定拿它做成功也是件好事。”


    “當然是好事。不過,好象委屈了張郎中。”


    提到這一層。七姑奶奶想起自己嫁古應春以前,由胡雪岩居間安排,拜王有齡的老太太做義女的往事,頓時又有了靈感。


    “二阿姐,既然你這樣說,我們倒商量商量看,怎麽樣把阿巧姐的身分抬一抬?”


    七姑奶奶的安排是,請胡老太太收阿巧姐為義女;於是胡雪岩便是以“舅爺”的身分唱一出“嫁妹”了。這原是古人常有之事,在此時此地來說,特別顯得情理周至,怡情老二自然讚成,也為阿巧姐高興,認為這樣子做,她倒是“修成正果”了。


    七姑奶奶也很得意於自己的這個打算;性子本來急,也正興頭的時候,當時就要邀怡情老二一起去看阿巧姐,當麵鑼、對麵鼓,徹底說個明白。倒還是怡情老二比較持重,認為應該先跟阿金碰個頭,打聽清楚了邀她一起去談,更容易使阿巧姐受勸。


    “那也好!”七姑奶奶問道:“我們就去看阿金。”“這——,”怡情老二知道阿金因為養著小白臉,忌諱生客上門;但這話不便明說,所以掉個槍花:“七姑奶奶,你的身分不便到她那裏。我叫人去喊她來。”


    於是她喚帶來的小大姐,趕到兆富裏去請阿金;特別叮囑喊一乘“野雞馬車”,坐催阿金一起坐了來。在這等候的當兒,少不得又聊家常。怡情老二的話中,頗有厭倦風塵之意;但也不曾表示要挑個什麽樣的人從良,七姑奶奶思路快,口也快,聽出她的言外之意,忍不住要提出諍勸。


    “二阿姐,你不要一門心思不轉彎,那樣也太癡了!你始終守著我五哥,守到頭發白也不會成功。這裏頭的原因,五哥想必跟你說過。他領一幫,做事要叫人心服;弟兄窮得沒飯吃,他還要多立一個門戶,你想,這話怎麽說得過去?二阿姐,你死了這條心吧1怡情老二無詞以對。默然泫然,惟有背人拭淚。七姑奶奶也覺得心裏酸酸地好不自在;倒有些懊悔,不該拿話說得這麽直。“說真的,”她沒話找話,用以掩飾彼此都感到的不自然,“那位張郎中倒是好人,家道也過得去;我就怎麽沒有想到,早應該替你做這個媒。”


    “多謝你,七姑奶奶!命生得不好,吃了這碗斷命飯;連想做小都不能夠,還說啥?”


    話中依然是怨懟之意。使得一向擅於詞令的七姑奶奶也無法往下接口了。


    幸好,兆富裏離此不遠;一輛馬車很快地去而複回,載來了阿金。她在路上便已聽小大姐說過,所以一見七姑奶奶,不必怡情老二引見,很客氣地問道:“是尤家七姑奶奶?生得好體麵!”


    “不敢當!這位,”七姑奶奶問怡情老二,“想來就是阿金姐了?”


    “是啊!”怡情老二做主人,先替阿金要了食物飲料;然後開門見山地說:“七姑奶奶為了關心阿巧姐,特意請你來,想問問你;這兩天阿巧姐是不是到你那裏去了?”“她常到我那裏來的。”


    “阿金姐,”七姑奶奶說,“我們是初會,二阿姐知道我的,心直口快。我說話有不到的地方,請你不要見氣。”


    這是因為阿金跟怡情老二,談到阿巧姐時,一上來便有針鋒相對之勢;七姑奶奶深怕言事碰僵,不但於事無補,反倒傷了和氣,所以特為先打招呼。


    阿金也是久曆風塵,熟透世故的人,自知一句“她常到我這裏來的”答語,語氣生硬,隱含敵意,成為失言;所以歉然答道:“七姑奶奶你言重了!我的嘴笨;二阿姐又是好姊妹,說話不用客氣。你可千萬不能多我的心!”


    既然彼此都謙抑為懷,就無須再多作解釋,反倒象真的生了意見。不過,有些話,七姑奶奶因為彼此初交,到底不便深問;要由怡情老二來說,比較合適。因而報以一笑之外,向旁邊拋了個眼色示意。


    怡情老二點點頭,接下來便用平靜的語氣,向阿金說明原委:“阿巧姐跟胡老爺生了意見。‘清官難斷家務事’,誰是誰非也不必去說它;總而言之,恐怕是要分手了。七姑奶奶跟阿巧姐的感情一向是好的;當初作成他們的姻緣,又是七姑奶奶出過力的,不管怎麽說,阿巧姐的事,她不能不關心。剛剛特地尋了我來問我;我實在不曉得。阿巧姐好久沒有碰過頭了,聽說這兩天到你那裏去過,想必總跟你談了,她到底有什麽打算?”


    “喔,”阿金聽完,不即回答,卻轉臉問七姑奶奶,“阿巧姐跟胡老爺的感情,到底怎麽樣?”


    “不壞啊!”


    “那就奇怪了!”阿金困惑地,“她每次來,總怨自己命苦。我問她:胡老爺待你好不好?她總是搖頭不肯說。看樣子——。”


    下麵那句話,她雖不說,亦可以猜想得到。這一下,卻是輪到七姑奶奶有所困惑了;“阿巧姐為啥有這樣的表示?”她問,“他們要分手,也是最近的事;隻為胡老爺的家眷要到上海來了,大太太不容老爺在外麵另立門戶,阿巧且又不肯進她家的門,以致於弄成僵局。要說以前,看不出來他們有啥不和的地方!”阿金點點頭,“這也不去說它了。”她的臉色陰沉了,“也許要怪我不好。我有個堂房姑婆,現在是法華鎮白衣庵的當家師太;一到上海,總要來看我,有時候跟阿巧姐遇見,兩個人談得很起勁。我們那位老師太,說來說去無非‘前世不修今世苦’,勸她修修來世。這也不過出家人的老生常談;哪知道阿巧姐倒有些入迷的樣子。”


    一口氣說到這裏,七姑奶奶才發覺自己的猜想完全錯了!照這段話聽來,阿巧姐去看阿金,或者與那位師太有關;不是為了想鋪房間。因而急急問道:“怎樣子的入迷?”“說起來真教人想不到。她那天來問我白衣庵的地址,我告訴了她;又問她打聽地址何用?她先不肯說,後天被逼不過,才說實話:要到白衣庵去出家!”


    七姑奶奶大驚失色:“做尼姑?”


    “哪個曉得呢?”阿金憂鬱地答道:“我勸了她一夜,她始終也沒有一句確實的話;是不是回心轉意了,哪個也猜不透。”“我猜不會的。”怡情老二卻有泰然的神情,“阿巧姐這許多年,吃慣用慣從沒有過過苦日子。尼姑庵裏那種清苦,她一天也過不來。照我看——。”她不肯再說下去;說下去話就刻薄了。


    照七姑奶奶想,阿巧姐亦未必會走到這條路上去。自寬自慰之餘,卻又另外上了心事;她不願重墮風塵,固然可以令人鬆一口氣,但這種決絕的樣子,實在也是抓住胡雪岩不放的表示。看起來麻煩還有的是。


    “現在怎麽辦呢?”七姑奶奶歎口氣說,“我都沒有招數了。”


    怡情老二跟她交往有年,從未見她有這樣束手無策的神情。一半是為她,一半為阿巧姐,自覺義不容辭地,在此時要出一番力。


    “阿巧姐落發做尼姑是不會的,無非灰心而已!我們大家為她好,要替她想條路走!”怡情老二向阿金說:“她今年整四十歲了,這把年紀,還有啥世麵好混?七姑奶奶預備替她做個媒——。”聽她談完張郎中,阿金亦頗為興奮:“有這樣的收緣結果,還做啥尼姑!”她說,“難得七姑奶奶熱心;我們跟阿巧姐是小姊妹,更加應該著力。這頭媒做成功,實在是你陰功積德的好事。我看我們在這裏空談無用,不如此刻就去看她,我不相信三張嘴說不過也一個。由於怡情老二與阿金很起勁,七姑奶奶的信心也恢複了,略想一想問道:“阿金姐,二阿姐,你們是不是決心要幫阿巧姐的忙?”


    “自然。”怡情老二說,“隻要幫得上。”


    “好的!那麽兩位聽我說一句。凡事事緩則圓;又道是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從今天起。索性叫胡老爺不必再跟阿巧姐見麵;我們先把她的心思引開來,讓她忘記有姓胡的這個人。這當然不是三天兩天的事,所以我要先問一問兩位;真要幫她的忙,一定要花功夫下去。從今天起,我們三個嬲住她,看戲聽書吃大菜,坐馬車兜風,看外國馬戲,凡是好玩的地方,都陪她去;好不肯去,就說我們要玩。人總是重情麵的,她決計不好意思推辭;也不好意思哭喪了臉掃大家的興。到夜裏我們分班陪著她住在一起,一麵是看住她;一麵是跟她談天解悶。這樣有半個月二十天下來,她的心境就不同了;到那時候再跟她提到張郎中,事情就容易成功!至於這些日子在外頭玩兒的花費,我說句狂話,我還用得起,統通歸我!”


    “二阿姐!”阿金深深透口氣,“七姑有奶這樣子的血性;話說到頭了,我們隻有依她。不過,也不好七姑奶奶一個人破費。”


    “當然。”怡情老二向七姑奶奶說:“什麽都依你,隻有這上頭,請你不要爭,大家輪著做東;今天是我。我們走吧,邀她出來看‘楊猴子’。”


    於是由怡情老二結了帳,侍者將帳單送了來,她在上麵用筆畫了一個隻有她自己認得的花押。這原是西洋規矩,名為“簽字”,表示承認有這筆帳;本來要寫名字,如果不識字的,隨意塗一筆也可以,應到規矩就行了。


    三個人都帶著小大姐,擠上兩輛“野雞馬車”,直放阿巧姐寓處:下車一看,便覺有異,大門開了一半,卻無人應門。


    七姑奶奶便提高了聲音喊道:“阿祥、阿福!”


    阿祥、阿福都不見,樓梯上匆匆奔下來一個人,晃蕩著長辮子,滿臉驚惶;是阿巧姐的丫頭素香。


    三個人麵麵相覷,都猜到了是怎麽回事?七姑奶奶遇到這種情形,卻很沉著,反安慰她說:“素香,你不要急!有話慢慢說。”


    “奶奶不見了!”素香用帶哭的聲音說,“不曉得到哪裏去了?”


    叫她慢慢說,她說得還是沒頭沒腦,七姑奶奶隻好問道:“你怎麽知道你奶奶不見了?她什麽時候出的門?”“老爺一走,沒有多少時候,她叫我到香粉弄去買絲線;又差阿祥去叫米叫柴。等到我跟阿祥回來,她已經不知道什麽時候出門了;連門上都不知道,再看後門;是半開在那裏。一直到下半天三點鍾都不見回來;我進房去一看,一隻小首飾箱不見了,替換衣服也少了好些。這——這——!”素香著急地,不知如何表達她的想法。


    這不用說,自然是到老師太那裏去了。七姑奶奶倒吸一口冷氣,怔怔地望著同伴;怡情老二便問:“素香,你們老爺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素香答說:“阿祥跟轎班去尋老爺去了。”“你們老爺在錢莊裏。”七姑奶奶說,“你看,轎班還有哪個在?趕快去通知;請你們老爺到這裏來,我有要緊話說。”


    就在這時候,雪岩已經趕到;同來的還有蕭家驥。胡雪岩跟怡情老二熟識,與阿金卻是初見,不過此時亦無暇細問,同時因為有生客在,要格外鎮靜,免得“家醜”外揚,所以隻點點頭,平靜地問:“你們兩位怎麽也來了?”“我們是碰上的。”七姑奶奶答說,“有話到裏麵去說。”


    進入客廳,她方為胡雪岩引見阿金。話要說到緊要地方了,卻不宜讓素香與阿祥聽到;所以她要求跟胡雪岩單獨談話。


    “阿巧姐去的地方,我知道,在法華鎮,一座尼姑庵裏,事不宜遲,現在就要去尋她。我看,”七姑奶奶躊躇著說,“隻好我跟阿金姐兩個人去;你不宜跟她見麵。”胡雪岩大惑不解,“到底怎麽回事?”他問:“何以你又知道她的行蹤?那位阿金姐,又是怎麽回事?”


    “這時候沒有辦法細說。小爺叔,你隻安排我們到法華好了。”


    “法華一帶都是安慶來的淮軍。還不知道好走不好走呢!”“不要緊!”蕭家驥說,“我去一趟好了。”


    “好極!你去最好。”七姑奶奶很高興地說;因為蕭家驥跟淮軍首領很熟,此去必定有許多方便。


    “七姐,我想我還是應該去。”胡雪岩說,“不見麵不要緊,至少讓她知道我不是不關心她。你看呢?”


    “我是怕你們見了麵吵起來,弄得局麵很不好收場。既然小爺叔這麽說,去了也不要緊。”


    到得法華鎮,已經黃昏。蕭家驥去找淮軍大將程家啟部下的一個營官,姓朱;人很爽朗熱心,問明來意,請他們吃了一頓飯,然後命手下一個把總將地保老胡找了來,說知究竟。“好的,好的!我來領路。”老胡說道:“請三位跟我來。”於是迎著月色,往東麵去;走不多遠,折進一條巷子,巷底有處人家,一帶粉牆,牆內花木繁盛,新月微光,影影綽綽;薰風過處,傳來一陣濃鬱的“夜來香”的香味,每個人都覺得精神一振,而一顆心卻無緣無故地飄蕩不定,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脹滿的感覺。


    這份感覺以蕭家驥為尤甚,不由得便問:“這是什麽地方?”


    “這裏?”地保答道:“就是白衣庵。晚上來,要走邊門。”


    邊門是一道厚實的木板門,舉手可及的上方,有個不為人所注意的扁圓形鐵環;地保一伸手拉了兩下,隻聽“克啷、克啷”的響聲。不久,聽得腳步聲、然後門開一線,有人問道:“哪位?”


    “小音,是我!”


    “噢!”門內小音問道:“老胡,這辰光來做啥?”“你有沒有看見客人?”地保指著後麵的人說,“你跟了塵師父去說,是我帶來的人。”


    門“呀”地一聲開了。燈光照處,小音是個俗家打扮的垂發女郎;等客人都進了門,將門關上;然後一言不發地往前走,穿過一條花徑,越過兩條走廊,到了一處禪房,看樣子是待客之處;她停了下去,看著地保老胡。


    老胡略有些躊躇,“總爺!”他哈腰問:“是不是我陪著你老在這裏坐一坐?”


    這何消說得?那把總自然照辦。於是老胡跟小音悄悄說了幾句;然後示意胡雪岩跟著小音走。


    穿過禪房,便是一個大院子:繞向西邊的回廊,但見人影、花影一齊映在雪白的粉牆上;還有一頭貓的影子,弓起背,正在東麵屋脊上“叫春”。蕭家驥用手肘輕輕將胡雪岩撞了一下,同時口中在念:“‘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胡雪岩也看出這白衣庵大有蹊蹺。但蕭家驥的行徑,近乎佻亻達;不是禮佛之道,便咳嗽一聲,示意他檢點。


    於是默默地隨著小音進入另一座院落,一庭樹木,三楹精舍,檀香花香,交雜飄送;蕭家驥不由得失聲讚道:“好雅致的地方!”


    “請裏麵坐。”小音揭開門簾肅客,“我去請了塵師父來。”說完,她又管自己走了。


    兩個人進屋一看,屋中上首供著一座白瓷觀音;東麵是一排本色的檜木幾椅;西麵一張極大的木榻,上鋪蜀錦棉墊。瓶花吐豔、爐香嫋嫋,配著一張古琴,布置得精雅非凡;但這一切,都不及懸在木榻上方的一張橫披,更使得蕭家驥注目。


    “胡先生!”蕭家驥顯得有些興奮,“你看!”橫披上是三首詩;胡雪岩總算念得斷句:閑叩禪關訪素娥,醮壇藥院覆鬆蘿,一庭桂子迎人落,滿壁圖書獻佛多;作賦我應慚宋玉,拈花卿合伴維摩。塵心到此都消盡,細味前緣總是魔!舊傳奔月數嫦娥,今叩雲房鎖絲蘿,才調玄機應不讓,風懷孫綽扇區我;誰參半分優婆塞?


    待悟三乘阿笈摩。何日伊蒲同設饌,清涼世界遣詩魔。


    群花榜上笑良多,梓裏雲房此日過。君自憐才留好然,我曾擊節聽高歌;清陰遠托伽山竹,冶豔低牽茅屋蘿。點綴秋光籬下菊,盡將遊思付禪魔。


    胡雪岩在文墨這方麵,還不及蕭家驥,不知道宋玉、孫綽是何許人?也不知道玄機是指的唐朝女道士魚玄機。佛經上的那些出典是莫名其妙。但詩句中的語氣不似對戒律森嚴的女僧,卻是看得出來的。因而愕然相問:“這是啥名堂?”“你看著好了。”蕭家驥輕聲答道:“這位了塵師父,不是嘉興人就是昆山;不然就是震澤、盛澤。”


    昆山的尼姑有何異處,胡雪岩不知道;但嘉興的尼庵是親自領教過的。震澤和盛澤的風俗,他在吳江同裏的時候,也聽人說過,這兩處地方,盛產絲綢,地方富庶,風俗奢靡。盛澤講究在尼姑庵宴客,一桌素筵,比燕菜席還要貴;據說是用肥雞與上好的火腿熬汁調味,所以鮮美絕倫。震澤尼姑庵的烹調,亦是有名的,葷素並行,不遜於無錫的船菜。當然,佳肴以外,還有可餐的秀色。


    這樣回憶著,再又從初見老胡,說夜訪白慶庵“沒有啥不便”想起,一直到眼前的情景,覺得無一處不是證實了蕭家驥的看法,因而好奇大起,渴望著看一看了塵是什麽樣子?蕭家驥反顯得比他沉著,“胡先生,”他說,“隻怕弄錯了!阿巧姐不會在這裏。”


    “何以見得?”


    “這裏,哪是祝發修行的地方?”


    胡雪岩正待答話,一眼瞥見玻璃窗外,一盞白紗燈籠冉冉而來,便住口不言,同時起身等候;門簾啟處,先見小音,次見了塵一若非預知,不會相信所見的是個出家人。


    她當然也不是純俗家打扮,不曾“三綹梳頭,兩截穿衣”發長齊肩,穿的是一件圓領長袍;說它是僧袍固然可以,但僧袍不會用那種閃閃生光的玄色軟緞來做,更不會窄腰小袖,裁剪得那麽稱體。


    看到臉上,更不象出家人,雖未敷粉,卻曾施朱;她的皮膚本來就白,亦無須敷粉。特別是那雙眼睛,初看是剪水雙瞳,再看才知別蘊春情。


    是這樣的人物,便不宜過於持重拘謹,胡雪岩笑嘻嘻地雙掌合十,打個問訊:“可是了塵師太?”


    “我是了塵。施主尊姓?”


    “我姑胡。這位姓蕭。”


    於是了塵——行禮,請“施主”落座;她自己盤腿坐在水榻上相陪,動問來意。


    “原是來見當家老師太的;聽地保老胡說,寶庵其實是由了塵師太當家。有點小事打聽,請我這位蕭老弟說吧!”蕭家驥點點頭,不談來意卻先問道:“聽了塵師太的口音是震澤?”


    了塵臉上一紅:“是的。”


    “這三首詩,”蕭家驥向她上方一指,“好得很!”“也是三位施主,一時雅興;瘋言瘋語的,無奈他何!”說著,了塵微微笑了,“蕭施主在震澤住過?”


    “是的。住過一年多;那時還是小孩子,什麽都不懂。”“意思是現在都懂了?”


    這樣率直反問,有些咄咄逼人的意味;蕭家驥自非弱者,不會艱於應付,從容自若地答道:“也還不十分懂,改日再來領教。今天有件事,要請了塵師太務必幫個忙。”“言重!請吩咐,隻怕幫不了什麽忙。”


    “隻要肯幫忙,隻是一句話的事”。蕭家驥問道:“白衣庵今天可有一位堂客;是來求當家老師太收容的。這位堂客是鬧家務一時想不開,或許她跟當家師太說過,為她瞞一瞞行跡。倘或如此,她就害了白衣庵了!”


    了塵顏色一變,是受驚的神氣;望望這個,又望望那個,終於點點頭說:“有的。可就是這位胡施主的寶眷?”


    果然在這裏,一旦證實了全力所追求的消息,反倒不知所措。蕭家驟與胡雪岩對望著、沉默著;交換的眼色中,提出了同樣的疑問:阿巧姐投身在這白衣庵中,到底是為了什麽?


    若說為了修行,誠如蕭家驥所說:“這裏,哪是祝發修行的地方?”倘使不是為了修行,那末非楊即墨,阿巧姐便是另一個了塵。這一層不先弄明白,不能有所決定;這一層要弄明白,卻又不知如何著手。


    終於是胡雪岩作了一個決定:“了塵師太,我請這位蕭老弟先跟敝眷見一麵。不知道行不行?”


    “有什麽不行?這樣最好。不過,我得先問一問她。”由於了塵讚成蕭家驥跟阿巧姐見麵,因而可以猜想得到,所謂“問一問她”,其實是勸一勸她。反正隻要了塵肯幫忙,一定能夠見得著麵,胡雪岩和蕭家驥就都無話說,願意靜等。等了塵一走,蕭家驥問道:“胡先生,見了阿巧姐,我怎麽說?”


    “我隻奇怪,”胡雪岩答非所問:“這裏是怎樣一處地方,莫非那個什麽阿金一點都不曉得?”


    “現在沒有功夫去追究這個疑問。胡先生,你隻說我見了阿巧姐該怎麽樣?”


    “什麽都不必說,隻問問她,到底作何打算?問清楚了,回去跟你師娘商量。”


    跟阿巧姐見麵的地方,是當家老師太養靜的那座院子;陳設比不上了塵的屋子,但亦比其他的尼姑庵來得精致,見得白衣庵相當富庶,如果不是有大筆不動產,可以按期坐收租息,便是有豐富的香金收入。


    阿巧姐容顏憔悴,見了蕭家驥眼圈都紅了;招呼過後,她開門見山地問:“阿巧姐,你怎麽想了想,跑到這地方來了?”“我老早想來了。做人無味,修修來世。”


    這是說,她的本意是要出家;蕭家驟便問:“這裏你以前來過沒有?”


    “沒有。”


    怕隔牆有耳,蕭家驥話不能明說;想了一下,記起胡雪岩的疑問,隨即問道:“阿金呢?她來過沒有?”這意思是問,阿金如果來過,當然知道這裏的情形,莫非不曾跟你說過?”阿巧姐搖搖頭:“也沒有。”


    “那就難怪了!”


    話隻能說這一句;而阿巧姐似乎是了解的,幽幽地歎了口無聲的氣,仿佛也是有好些話無法暢所欲言似的。


    “現在怎麽樣呢?”蕭家驥問道:“你總有個打算。”“我——,”阿巧姐說,“我先住在這裏。慢慢打算。”


    “也好。”蕭家驥說,“明天,我師娘會來看你。”


    “不要!”阿巧姐斷然決然地說:“請她不要來。”


    這很奇怪!能見一個象自己這樣淵源不深的男客,倒不願見和向交好的七姑奶奶,而且語氣決絕,其中必有緣故。


    他的思路很快,想得既寬且深;所以在這些地方,格外謹慎,想了一下說:“阿巧且,我曉得你跟我師娘、感情一向很好;你這話,我回去是不是照實說?”


    “為什麽不能照實說?”


    “那末,我師娘問我:為啥她不要我去?我怎麽答複她?”問到這話,阿巧姐臉上出現了一種怨恨的表情;“我俗家的親戚朋友都斷了!”她說,“所以不要她來看我;來了我也不見。”


    語氣越發決絕,加上她那種臉色,竟似跟七姑奶奶有不解之仇。蕭家驥大為驚駭;可是說話卻更謹慎了。“阿巧姐,”他旁敲側擊地探索真相:“我不也俗家人嗎?”


    這一問算是捉住她話中一個無法辯解的漏洞。她臉上陰晴不定地好半天,終於有了答複:“蕭少爺,說實話,我是怕你師娘。她手段厲害;我弄不過她。再說句實話,做人無味,教人灰心,也就是為了這一點;自以為是心換心的好朋友,哪知道兩麵三刀,幫著別人來算計我。真正心都涼透了!蕭少爺,這話你一定奇怪,一定不相信;行過,你也要想想,我三十多歲的人,各種各樣的世麵也見識過,總還不致於連人好人壞都看不出,無緣無故冤枉你師娘。你師娘啊,真正是——。”她搖搖頭,不肯再說下去。這番話,在蕭家驥簡直是震動了!他實在不明白,也不能接受她對七姑奶奶這樣嚴酷的批評,楞了好一會才說:“阿巧姐到底為了啥?我實在想不通!請你說給我聽聽看。如果是師娘不對,我們做晚輩的,當然不敢說什麽;不過肚子裏的是非是有的。”


    “如果,蕭少爺,你肯當著菩薩起誓,什麽話隻擺在肚子裏;我就說給你聽。”


    “你是說,你的話不能告訴我師父,師娘?”


    “對了。”


    “好!我起誓:如果阿巧姐對我說的話,我告訴了我師父師娘,叫我天打雷劈。”


    阿巧姐點頭表示滿意;然後說道:“你師娘真叫‘又做師娘又做鬼’——。”


    用這句苟刻的批評開頭,阿巧且將七姑奶奶幾次勸她的話“夾敘夾議”地從頭細訴,照她的看法,完全是七姑奶奶有意要拆散她跟胡雪岩的姻緣,七姑奶奶勸她委屈,入門見禮正正式式做胡家的偏房,看似好意,其實是虛情,因為明知也決不願這麽做,就盡不妨這麽說,好逼得不能不下堂求去。


    對胡雪岩,七姑奶奶在她麵前一再說他“滑頭”,“沒常性,見一個愛一個”;聽來是罵胡雪岩而其實是幫他。“蕭少爺你想,你這位師娘開口‘小爺叔’,閉口“小爺叔”,敬得他來象菩薩。就算他真的‘滑頭’、‘沒常性’,又怎好去說他?”阿巧姐說到這裏很激動了,’我先倒也當她生來爽直,真的是為我抱不平,所以有啥說啥。後來越想越不對,前前後後,想了又想,才曉得她的意思,無非說胡某人怎麽樣不是人,犯不著再跟他而已!”


    聽她對七姑奶奶的指責,實在不無道理。但越覺得她有道理,越覺得心裏難過;因為蕭家驥對他的這位師娘,有如幼弟之於長姐,既敬且愛。多少年來存在心目中的一個伉爽、正直、熱心、慷慨的完美印象,此時似乎發現了裂良,怎不教人痛心?


    因此,他竟沒有一句話說。這一方麵是感到對阿巧姐安慰,或為七姑奶奶辯護都不甚合適;另一方麵也實在是沮喪得什麽話都懶得說了。


    一見蕭家驥的臉色,胡雪岩嚇一大跳;他倒象害了一場病似的。何以跟阿巧姐見了一次,有這樣的似乎受了極大刺激的神情?令人驚疑莫釋,而又苦於不便深問;隻問得一句:“見過麵了?”


    “見過了。我們謝謝了塵師太,告辭吧!”


    了塵又變得很沉著了,她也不提阿巧姐,隻殷勤地請胡雪岩與蕭家驥再來“隨喜”。居姑庵中何以請男施主來隨喜?這話聽來便令人有異樣之感;隻是無暇去分辨她的言外之意。不過,胡雪岩對人情應酬上的過節,一向不會忽略,想到有件事該做,隨即說了出來:“請問,緣簿在哪裏?”“不必客氣了!”


    胡雪岩已經發現,黃色封麵的緣簿,就掛在牆壁上,便隨手摘下,文給蕭家驥說:“請你寫一寫,寫一百兩銀子。”“太多了!”了塵接口說道:’如果說是為了寶眷住在我們這裏,要寫這麽多,那也用不著!出家人受十方供養,也供養十方;不必胡施主費心。”


    “那是兩回事。”蕭家驥越出他的範圍,代為回答:“各人盡各人的心意。”


    接著,蕭家驥便用現成的筆硯,寫了緣簿;胡雪岩取一張一百兩的銀兩,夾在緣簿中一起放在桌上,隨即告辭出庵。


    回營謝過朱管帶,仍舊由原來護送的人送回上海。一路奔馳,無暇交談,到了鬧區,蕭家驥才勒住馬說道:“胡先生,到你府上去細談。”


    於是遣走了那名馬弁,一起到胡雪岩與阿巧姐雙棲之處。粉奩猶香,明鏡如昨;但卻別有一股淒涼的意味;胡雪岩換了一個地方,在他書房中閉門深淺。


    聽蕭家驥轉述了阿巧姐的憤慨之詞,胡雪岩才知道他為何有那樣的痛苦的神態。當然,在胡雪岩也很難過;自他認識七姑奶奶以來,從未聽見有人對她有這樣嚴苛的批評,如今為了自己,使她在阿巧姐口中落了個陰險小人的名聲,想想實在對不起七姑奶奶。


    “胡先生,”蕭家驥將一路上不斷在想的一句話,問了出來:“我師娘是不是真的象阿巧姐所說的那樣,是有意耍手段?”


    “是的。”胡雪岩點點頭,“這是她過於熱心之故。阿巧姐的話,大致都對;隻有一點她弄錯了。你師娘這樣做,實實在在是為她打算。”


    接著胡雪岩便為七姑奶奶解釋,她是真正替阿巧姐的終身打算,既然不願做偏房,不如分手,擇人而事。他雖不知道七姑奶奶有意為阿巧姐與張郎中撮合,但他相信,以七姑奶奶的熱心待人,一定會替阿巧姐覓個妥當的歸宿。


    這番解釋,蕭家驥完全能夠接受;甚至可以說,他所希望的,就是這樣一番能為七姑奶奶洗刷惡名的解釋。因此神態頓時不同;輕快欣慰,仿佛卸下了肩上的重擔似的。“原說呢,我師娘怎麽會做這種事?她如果聽說阿巧姐是這樣深的誤會,不知道要氣成什麽樣子?”“對了!”胡雪岩矍然驚覺:“阿巧姐的話,絕對不能跟她說。”


    “不說又怎麽交代?”


    於是兩個人商量如何搪塞七姑奶奶?說沒有找到,她會再托阿金去找;說是已經祝發,決不肯再回家,她一定亦不會死心,自己找到白衣庵去碰釘子。想來想去沒有妥當的辦法。丟下這層不談,蕭家驥問道:“胡先生,那末你對阿巧姐,究竟作何打算呢?”


    這話也使得胡雪岩很難回答;心裏轉了好半天的念頭,付之一歎:“我隻有挨罵了!”


    “這是說,決定割舍?”


    “不割舍又如何?”


    “那就這樣,索性置之不理。”蕭家驥說:“心腸要硬就硬到底!”


    “是我自己良心上的事。”胡雪岩說,“置之不理,似乎也不是辦法。”


    “怎麽才是辦法?”蕭家驥說,“要阿巧姐心甘情願地分手,是辦不到的事。”


    “不求她心甘情願,隻望她咽得下那口氣。”胡雪岩作了決定:“我想這樣子辦——。”


    他的辦法是一方麵用緩兵之計,隱住七姑奶奶,隻說阿巧姐由白衣庵的當家師太介紹,已遠赴他鄉,目前正派人追下去勸駕了;一方麵要拜托怡情老二轉托阿金:第一、幫著瞞謊,不能在七姑奶奶麵前道破真相;第二、請她跟阿巧姐去見一麵,轉達一句話,不管阿巧姐要幹什麽,祝發也好,從良也好,乃至於步了塵的後塵也好,胡雪岩都不會幹預,而且預備送她一大筆錢。


    說完了他的打算,胡雪岩自己亦有如釋重負之感;因為牽纏多日,終於有了快刀斬亂麻的處置。而在蕭家驥,雖並不以為這是一個好辦法;隻是除此以外,別無善策,而況畢竟事不幹己,要想使勁出力也用不上,隻有點點頭表示讚成。“事不宜遲,你師娘還在等回音;該幹什麽幹什麽,今天晚上還要辛苦你。”


    “胡先生的事就等於我師父的事,”蕭家驥想了一下說,“我們先去看怡情老二。”


    到了怡情老二那裏,燈紅酒綠,夜正未央。不過她是“本家”,另有自己的“小房子”;好在相去不遠,“相幫”領著,片刻就到。入門之時,正聽得客廳裏的自鳴鍾打十二下;怡情老二雖不曾睡,卻已上樓回臥室了。


    聽得小大姐一報,她請客人上樓。端午將近的天氣,相當悶熱;她穿一件家常綢夾襖對客,袖管很大也很短,露出兩彎雪白的膀子,一隻手膀上戴一支金鐲,一隻手腕上戴一支翠鐲,豐容盛髻、一副福相;這使得蕭家驥又生感觸,相形之下,越覺得阿巧姐憔悴可憐。


    由於胡、蕭十分是初次光臨,怡情老二少不得有一番周旋,倒茶擺果碟子,還要“開燈”請客人“躺一息”。主要殷勤,客人當然也要故作閑豫,先說些不相幹的話,然後談入正題。


    蕭家驥剛說得一句“阿巧姐果然在白衣庵”,小大姐端著托盤進房;於是小酌宵夜,一麵繼談此行經過。蕭家驥話完;胡雪岩接著開口,拜托怡情老二從中斡旋。


    一直靜聽不語的怡情老二,不即置答;事情太離奇了,她竟一時摸不清頭緒。眨著眼想了好一會才搖搖頭說:“胡老爺,我看事情不是這麽做法。這件事少不得七姑奶奶!”


    接著,她談到張郎中;認為七姑奶奶的做法是正辦。至於阿巧姐有所誤會,無論如何是解釋得清楚的。為今之計,隻有設法將阿巧姐勸了回來;化解誤會,消除怨恨,歸嫁張宅,這一切隻要大家同心協心花功夫下去,一定可以有圓滿的結局。


    “阿金不必讓她插手了;決絕的話,更不可以說。現在阿巧姐的心思想偏了,要耐心拿它慢慢扭過來。七姑奶奶脾氣雖毛糙,倒是最肯體恤人、最肯顧大局;阿巧姐的誤會,她肯原諒的,也肯委屈的。不過話可以跟她說明白;犯不著讓她一白衣庵去碰釘了。我看,胡老爺——。”


    她有意不再說下去,是希望胡雪岩有所意會,自動作一個表示。而胡雪岩的心思很亂,不耐細想,率直問道:“二阿姐,你要說啥?”


    “我說,胡老爺,你委屈一點,明天再親自到白衣庵去一趟,陪個笑臉,說兩句好話,拿阿巧姐先勸了回來再說。”


    這個要求,胡雪岩答應不下。三番兩次,牽纏不清,以致於擱下好多正事不能辦;他心裏實在也厭倦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個快刀斬亂麻的措施,卻又不能實行;反轉要跟阿巧姐去陪笑臉,說好話,不但有些於心不甘,也怕她以為自己回心轉意,覺得少不得她,越發牽纏得緊,豈不是更招麻煩?


    看他麵難色,怡情老二頗為著急說:“胡老爺,”她說:“別樣見識,我萬萬不及你們做官的老爺們;隻有這件事上,我有把握。為啥呢?女人的心思,隻有女人曉得;再說,阿巧姐跟我相處也不止一年,她的性情,我當然摸得透。胡老爺,我說的是好話,你不聽會懊悔!”


    胡雪岩本對怡情老二有些成見,覺得她未免有所袒護,再聽她這番話,成見自然加深,所以一時並無表示,隻作個沉吟的樣了,當作不以為然的答複。蕭家驥旁觀者清,一方麵覺得怡情老二的話雖說得率直了些,而做法是高明的;另一方麵又知道胡雪岩的心境,這時不便固勸,越勸越壞。好在巧姐的下落明了,在白衣庵多住些日子亦不要緊。為了避免造成僵局,隻有照“事緩則圓”這句話去做。


    “胡先生也有胡先生的難處;不過你的宗旨是對的!”他加重了語氣,同時對怡情老二使個眼色,“慢慢來,遲早要拿事情辦通的。”


    “也好。請蕭少爺勸勸胡老爺!”


    “我知道,我知道。”蕭家驥連聲答應,“明天我給你回話。今天不早了,走吧!”


    辭別出門,胡雪岩步履蹣跚,真有心力交瘁之感。蕭家驥當然亦不便多說,隻問一句:“胡先生,你今在歇在哪裏?我送你去。”


    “我到錢莊裏去睡。”胡雪岩說道:“你今天還要不要去見你師娘。”


    “今天就不必去了。這麽晚!”


    “好的。”。胡雪岩沉吟了一會,皺眉搖頭,顯得不勝其煩似的,“等一兩天再說吧!我真的腦筋都笨了,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拉拉扯扯,弄不清爽的麻煩!”


    “那末,”蕭家驥低聲下氣地,倒像自己惹上了麻煩,向人求教那樣:“明天見了我師娘,我應當怎麽說?”這一次胡雪岩答得非常爽脆:“隻要不傷你師娘的心,怎麽說都可以。”


    回到錢莊,隻為心裏懊惱,胡雪岩在床上輾轉反側,直到市聲漸起,方始朦朧睡去。


    正好夢方酣之時,突然被人推醒;睜開澀重的睡眼,隻見蕭家驥笑嘻嘻地站在床前,“胡先生,”他說,“寶眷都到了!”


    胡雪岩睡意全消,一骨碌地翻身而起,一麵掀被,一麵問道:“在哪裏?”“先到我師娘那裏,一番皇曆,恰好是宜於進屋的好日子,決定此刻就回新居。師娘著我來通知胡先生。”


    於是胡家母子夫婦父女相聚,恍如隔世,全家大小,嗚咽不止;還有七姑奶奶在一旁陪著掉淚。好不容易一個個止住了哭聲,細敘別後光景,談到悲痛之處,少不得又淌眼淚;就這樣談了哭、哭了談;一直到第三天上,胡老太太與胡雪岩的情緒,才算穩定下來。


    這三天之中,最忙的自然是七姑奶奶;胡家初到上海,一切陌生,處處要她指點照料。但是隻要稍微靜了下來,她就會想到阿巧姐;中年棄婦,棲身尼寺,設身處地為她想一想,不知生趣何在?


    因此,她不時會自驚:不要阿巧姐尋了短見了?這種不安,與日俱增;不能不找劉不才去商量了。


    “不要緊!”劉不才答說,“我跟蕭家驥去一趟,看情形再說。”


    於是找到蕭家驥,輕車熟路,到了白慶庵;一叩禪關,來應門的仍舊是小音。


    “喔,蕭施主,”小音還認得他,“阿巧姐到了寧波去了!”這個消息太突兀了,“她到寧波去做什麽?”蕭家驥問。“我師父會告訴你。小音答說,“我師父說過,蕭施主一定還會來,果然不錯。請進,請進。”


    於是兩人被延入蕭家驥上次到過的那座精舍中;坐不到一盞茶的工夫,了塵飄然出現,劉不才眼睛一亮,不由得含笑起立。


    “了塵師太,”蕭家驥為劉不才介紹,“這位姓劉,是胡家的長親。”


    “喔,請坐!”了塵開門見山地說,“兩位想必是來勸阿巧姐回去的。”


    “是的。聽小師太說,她到寧波去了?可有這話?”“前天走的。去覓歸宿去了。”


    蕭家驥大為驚喜,“了塵師太,”他問,“關於阿巧姐的身世,想來完全知道?”


    “不錯!就因為知道了她的身世,我才勸她到寧波去的。”“原來是了塵師太的法力無邊,勸得她回了頭!”劉不才合十在胸,閉著眼喃喃說道:“大功德,大功德!”


    模樣有點滑稽,了塵不由得抿嘴一笑;對劉不才仿佛很感興味似的。


    “的確是一場大功德!”蕭家驥問道:“了塵師太開示她的話,能不能告訴我們聽聽?”


    “無非拿‘因緣’二字來打動她。我勸她,跟胡施主的緣分盡了,不必強求。當初種那個因,如今結這個果,是一定的。至於張郎中那麵,種了新因,依舊會結果;此生不結,來世再結。塵世輪回,就是這樣一番不斷的因果;倒不如今世了掉這番因緣,來世沒有宿業,就不會受苦,才是大徹大悟的大智慧人。”了塵接著又說:“在我養靜的地方,對榻而談,整整勸了她三天,畢竟把她勸醒了!”


    “了不起!了不起!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劉不才說。“不是大智慧人遇著大智慧人,不會有這場圓滿的功德。”“劉施主倒真是辯才無礙。”了塵微笑著說,眼睛一瞟,低頭無緣無故地微微笑著。


    “了塵師太太誇獎我了。不過,佛經我亦稍稍涉獵過,幾時得求了塵師太好好開示。”


    “劉施主果真向善心虔,隨時請過來。”


    “一定要來,一定要來!”劉不才張目四顧,不勝欣賞地,“這樣的洞天福地,得與師太對榻參禪;這份清福真不知幾時修到?”了塵仍是報以矜持的微笑;蕭家驥怕劉不才還要嚕蘇,趕緊搶著開口:“請問了塵師父,阿巧姐去了還回不回來?”“不回來了!”


    “那末她的行李呢?也都帶到了寧波?”


    “不!她一個人先去。張郎中隨後會派人來取。”“張郎中派的人來了,能不能請了塵師太帶句話給他,務必到阜康錢莊來一趟。”


    “不必了!”了塵答說:“一了百了,請蕭施主回去,也轉告胡施主,緣分已盡,不必再自尋煩惱了。”


    “善哉!善哉!”劉不才高聲念道:“‘欲除煩惱須無我,各有因緣莫羨人!’”


    見此光景,蕭驥心裏不免來氣;劉不才簡直是在開攪。一賭氣之下,別的話也不問了,起身說道:“多謝了塵師父,我們告辭了。”


    劉不才猶有戀戀不舍之意,蕭家驥不由分說,拉了他就走。


    一回到家,細說經過,古應春夫婦喜出望外;不過七姑奶奶猶有怏怏不樂之意,“欠還應該問詳細點!”好略有怨言。這一下正好觸動蕭家驥的怨氣,“師娘,”他指著劉不才說,“劉三爺跟了塵眉來眼去吊膀子,哪裏有我開口的份?”接著將劉不才的語言動作,描畫了一遍。


    古應春夫婦大笑;七姑奶奶更是連眼淚都笑了出來。劉不才等他們笑停了說:“現在該我說話了吧?”


    “說,說!”七姑奶奶笑著答應,“劉三叔,你說。”“家驥沉不住氣,這有啥好急的?明天我要跟了塵去‘參禪’,有多少話不好問她?”


    “對啊!劉三叔,請你問問她,越詳細越好。”古應春當時不曾開口;過後對劉不才說:“你的話不錯,‘欲除煩惱須無我,各有因緣莫羨人’。小爺叔跟阿巧姐這段孽緣,能夠有這樣一個結果,真正好極!不必再多事了。劉三叔,我還勸你一句,不要去參什麽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頂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陽並收藏紅頂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