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1章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良將巧計,以一敵百,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更何況是媲美柳生宗矩的大兵法家和扶桑第一劍客。
如果北討大戰時,建奴聯軍的主帥是柳生宗矩,雖然最後的結局不會改變,但大明軍士至少多戰死一兩萬人。
而東征扶桑,那扶桑是主場,優勢就更明顯,若是宮本武藏掛帥,那阻力無疑是很大的。
“陛下,信中還說,他們去的當天,德川家光派也派使團去請宮本武藏了,
若是晚去一天,估計宮本武藏就和使團大隊人馬走了,想暗殺就很難了,所以他們順手將使團的人也給屠了,放火燒了宮本武藏的城堡!”
“天意呀,這就說明宮本武藏該死!”
崇禎輕笑了一聲,繼續道:“你繼續說第二個消息!”
“二是他們在扶桑取得的戰果,他們毀掉了大大小小的戰船近萬艘,九州、四國、本州島大阪以西已經慌亂,因為缺少商船,嚴重影響了民生。”
“好,關於這一點傳信鄭芝龍,待慶功宴時,一並封賞!”
崇禎說完,又補充道:“不過不能掉以輕心,錦衣衛還是要打探清楚扶桑境內的動態,尤其是打探清楚到底是何人為帥、調動的軍隊等等。”
“臣遵旨!”
“陪朕走走吧!”
“臣……”
崇禎擺了擺手,朝著大門走去,還未走到,門簾就被撩開,一股寒風就吹了進來,渾身打了個寒顫。
進來的王承恩看著皇帝的架勢,詫異道:“皇爺這是要出去嗎?”
雖然疑惑,但手中的活卻是不滿,從旁邊的架子上拿下貂皮大衣給崇禎輕輕的披上,又從書案上將一個精致的手爐雙手遞了過去。
“皇爺,外麵起風了,估摸著著今天要飄雪了!”
崇禎手捧手爐,將自己裹進大衣之中,走出了東暖閣,看著陰暗的天,崇禎輕聲問道:“李愛卿,你知道民間百姓冬天是怎麽過的嗎?”
“陛下,太祖曾經有令,每十畝地必須種半畝的棉花,但棉花這東西畝產不算高,即便是精細耕作,畝產也就在一石左右,
而且近些年天災頻發,半畝棉都保證不了了,且即便是種出來了,普通百姓也都是賣出去用以換取糧食。
據臣所知,自陛下登基以來,棉花的價格逐年上漲,由您登基時的每石一兩六錢漲到了今年的四兩每石。
至於百姓們禦寒,有自己地的倒也能留一些自用,沒有地的,那就隻能多穿幾件,或者塞著蘆絮,
農村山野的,都是燒木材取暖。
這些年的冬天一年比一年冷,每年都有不少人凍死,其中以佃戶居多。”
聽著李若漣的回應,崇禎歎了口氣。
這就是一個矛盾的所在。
糧食畝產兩石,價格二兩銀子,棉花畝產一石,價值四兩銀子,但不是每年都是如此,往常年景也就一兩半到二石左右。
雖然價值差不多,但糧食種出來是實打實的歸倉了,可棉花卻是價格無法保證,
且不一定能賣出去,所以即便朝廷給政策,百姓們也不大願意種棉花。
一家人餓死和一人凍死,這太好權衡了。
當然了,這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耕地不足的因素所在了。
“李愛卿,你可知棉花是從哪裏傳入中原的?”
聽著皇帝的問題,李若漣眼中很是不解,不知道皇帝今天的問題怎麽都這麽怪異。
但還是開口道:“陛下恕罪,臣……不太清楚!”
“皇爺,奴婢好像知道一些!”
更何況是媲美柳生宗矩的大兵法家和扶桑第一劍客。
如果北討大戰時,建奴聯軍的主帥是柳生宗矩,雖然最後的結局不會改變,但大明軍士至少多戰死一兩萬人。
而東征扶桑,那扶桑是主場,優勢就更明顯,若是宮本武藏掛帥,那阻力無疑是很大的。
“陛下,信中還說,他們去的當天,德川家光派也派使團去請宮本武藏了,
若是晚去一天,估計宮本武藏就和使團大隊人馬走了,想暗殺就很難了,所以他們順手將使團的人也給屠了,放火燒了宮本武藏的城堡!”
“天意呀,這就說明宮本武藏該死!”
崇禎輕笑了一聲,繼續道:“你繼續說第二個消息!”
“二是他們在扶桑取得的戰果,他們毀掉了大大小小的戰船近萬艘,九州、四國、本州島大阪以西已經慌亂,因為缺少商船,嚴重影響了民生。”
“好,關於這一點傳信鄭芝龍,待慶功宴時,一並封賞!”
崇禎說完,又補充道:“不過不能掉以輕心,錦衣衛還是要打探清楚扶桑境內的動態,尤其是打探清楚到底是何人為帥、調動的軍隊等等。”
“臣遵旨!”
“陪朕走走吧!”
“臣……”
崇禎擺了擺手,朝著大門走去,還未走到,門簾就被撩開,一股寒風就吹了進來,渾身打了個寒顫。
進來的王承恩看著皇帝的架勢,詫異道:“皇爺這是要出去嗎?”
雖然疑惑,但手中的活卻是不滿,從旁邊的架子上拿下貂皮大衣給崇禎輕輕的披上,又從書案上將一個精致的手爐雙手遞了過去。
“皇爺,外麵起風了,估摸著著今天要飄雪了!”
崇禎手捧手爐,將自己裹進大衣之中,走出了東暖閣,看著陰暗的天,崇禎輕聲問道:“李愛卿,你知道民間百姓冬天是怎麽過的嗎?”
“陛下,太祖曾經有令,每十畝地必須種半畝的棉花,但棉花這東西畝產不算高,即便是精細耕作,畝產也就在一石左右,
而且近些年天災頻發,半畝棉都保證不了了,且即便是種出來了,普通百姓也都是賣出去用以換取糧食。
據臣所知,自陛下登基以來,棉花的價格逐年上漲,由您登基時的每石一兩六錢漲到了今年的四兩每石。
至於百姓們禦寒,有自己地的倒也能留一些自用,沒有地的,那就隻能多穿幾件,或者塞著蘆絮,
農村山野的,都是燒木材取暖。
這些年的冬天一年比一年冷,每年都有不少人凍死,其中以佃戶居多。”
聽著李若漣的回應,崇禎歎了口氣。
這就是一個矛盾的所在。
糧食畝產兩石,價格二兩銀子,棉花畝產一石,價值四兩銀子,但不是每年都是如此,往常年景也就一兩半到二石左右。
雖然價值差不多,但糧食種出來是實打實的歸倉了,可棉花卻是價格無法保證,
且不一定能賣出去,所以即便朝廷給政策,百姓們也不大願意種棉花。
一家人餓死和一人凍死,這太好權衡了。
當然了,這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耕地不足的因素所在了。
“李愛卿,你可知棉花是從哪裏傳入中原的?”
聽著皇帝的問題,李若漣眼中很是不解,不知道皇帝今天的問題怎麽都這麽怪異。
但還是開口道:“陛下恕罪,臣……不太清楚!”
“皇爺,奴婢好像知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