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順服


    俄羅斯帝國將鐵路收歸國有後,情況並沒有好起來,反而每況愈下。


    私營時代的帝國鐵路,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至少還可以勉強運行,鐵路公司雖然不會主動提高服務質量,但隻要鐵路出現問題,鐵路公司就會以最快的速度解決,絕不拖延。


    將鐵路收歸國有後,費用並沒有降低,效率更低,日俄戰爭期間還出現了鐵路工人大罷工,交通陷入癱瘓,前線補給受到嚴重影響。


    阿穆爾鐵路的費用高不高先不說,效率是真的高,從雙城子到海參崴86公裏,隻用了不到2個小時。


    別嫌慢,從冰城到雙城子600公裏,用了差不多兩天半,平均每小時隻有10公裏左右。


    海參崴火車站的規模比若昂·裏昂和羅特施坦見過的所有火車站都更大,進站走天橋,出站經地下通道,在火車站內可以直接換乘地鐵,交通非常方便。


    地下通道很寬敞,衛生狀況也很好,並沒有什麽特殊的味道。


    通道兩側電燈裝飾的玻璃櫥窗裏,有海參崴一些景點的彩色介紹圖,若昂·裏昂和羅特施坦甚至發現了海參崴炮台的介紹圖片。


    對於絕大多數港口城市來說,炮台都是軍事禁區,不允許遊客參觀。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隻要你願意花錢,你不僅可以參觀炮台,甚至可以體驗開炮的感覺——”


    “三笠”號受損嚴重,即便花大價錢修複,也不能再繼續服役。


    若昂·裏昂和羅特施坦可都是法國人,俄羅斯帝國跟法國雖然是盟友,可法國也曾對俄羅斯帝國造成過嚴重傷害。


    科圖諾對海參崴了如指掌。


    而且還是差點滅國那種。


    如果喬治因為擊敗了日本就喪失了警惕性,那在若昂·裏昂和羅特施坦看來,喬治多半也是曇花一現。


    “這怎麽可能!”


    跟巴黎人相比,喬治就太會玩了,遊客在海參崴不僅可以參觀炮台,而且還可以參觀西伯利亞艦隊在日俄戰爭中俘獲的“戰利品”號,以及日本聯合艦隊旗艦“三笠”號。


    日俄戰爭結束後,“三笠”號被西伯利亞艦隊撈出來,修補之後拖到海參崴,供遊客參觀。


    雖然科圖諾的父親跟喬治沒打過多少交道,可也不是政敵,並沒有根本性矛盾。


    看清楚,是修補,並不是修複。


    這也不能怪科圖諾,海參崴實在是太好玩了,讓人流連忘返,欲罷不能。


    若昂·裏昂難以置信。


    雖然道勝銀行的主要業務並不在海參崴,不過科圖諾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參崴。


    如果隻是把破洞補上,還是很容易的。


    科圖諾提起喬治,還是不免帶了自豪。


    喬治在日俄戰爭中聲名鵲起,成為俄羅斯帝國的新戰神,老實說,若昂·裏昂和羅特施坦對喬治的戰績,都有點半信半疑。


    “空包彈,沒有彈頭的,雖然價格昂貴,但絕不會讓你後悔。”


    羅特施坦的笑容就帶了嘲諷。


    也對,這才符合俄羅斯帝國的傳統。


    巴黎不僅是世界聞名的文化之都和金融之都,而且還是娛樂之都。


    所以喬治就把“三笠”號撈出來拖回海參崴,改造成軍事博物館。


    “三笠”號是廢物利用。


    “戰利品”號可是在役軍艦,在日俄戰爭中出鏡率極高,喬治居然舍得把一艘裝甲巡洋艦也改造成博物館,這才符合帝國大公的本色。


    除了參觀炮台和軍艦,在海參崴還可以坐飛艇坐熱氣球,租遊艇出海釣魚,再或者去專門的獵場體驗打獵,和傳說中的哥薩克近距離接觸,等等等等。


    總之在海參崴,一年四季都有得玩,完全不會寂寞。


    “我們能否見到尤裏耶夫大公?”


    若昂·裏昂希望能拜訪喬治,從根源上解決中東鐵路的困境。


    “大公很忙的,我隻能說盡量。”


    科圖諾也不確定。


    若昂·裏昂注定要失望,喬治根本沒在海參崴,而是去了椰城。


    把東印度買下來這麽久,喬治還沒有來過椰城呢,他這個領主也太不合格了。


    不過椰城這地方怎麽說呢,地方確實是好地方,但是不適合喬治。


    東印度確實是物產豐富,可也是真的熱,而且是潮濕悶熱,這讓習慣了海參崴氣候的喬治很不適應。


    海參崴冬天雖然冷,夏天還是很舒服的,四季分明,每一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感受。


    東印度一年四季溫度都差不多,熱還不怕,關鍵是濕度高,感覺動一動身上就黏糊糊的,很不舒服。


    卡努尼科夫不怕,他已經習慣了東印度的氣候。


    “熱一點無所謂,在東印度,一年四季都可以工作,這裏簡直就是資本的天堂。”


    卡努尼科夫愛死了東印度。


    21世紀的人們提起熱帶地區,第一反應就熱帶地區的人太懶了,爛泥巴糊不上牆。


    熱帶人確實是懶,你要是跟他好聲好氣的商量,多半是沒什麽用的,能把你活活氣死。


    可你要是以殖民心態看待東印度,那結果就截然不同。


    懶!


    嗬嗬,殖民者手裏的鞭子,會讓他們勤快起來的。


    如果鞭子沒用,還有砍刀和步槍。


    卡努尼科夫也沒指望東印度土著。


    很多土著確實是爛泥糊不上牆,吃飽等死混日子,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椰城工人大多來自高麗和日本,這兩個地方的人不僅不懶,工作熱情堪稱勞模。


    最關鍵的是,高麗人和日本人並不抵觸俄羅斯人的管理,這一點就太難得了。


    高麗還好,跟俄羅斯帝國的關係一直都不錯。


    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損失慘重,幾乎家家披麻戶戶戴孝,國運徹底被俄羅斯帝國搶走,所以日本人對俄羅斯帝國的態度,應該是極端抵觸的。


    事實讓人大跌眼睛。


    日本人不僅不抵觸俄羅斯人的統治,很多日本人還以為俄羅斯工作為榮,即便是因為俄羅斯人的原因,在工作中出現失誤,他們也絕不會責怪俄羅斯人,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卡努尼科夫對此還很驚訝。


    喬治就理所當然,這種事發生在日本人身上太正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最新章節